登陆注册
25167100000017

第17章 谎言的衰落(1)

那个到处迫害哲学家、试图让全世界只剩下一种声音的欧洲教会,我们还一直没往下说呢。

假如我们让中世纪的教会制定一份“通缉危险分子名单”,我猜想,排在第一位的既不是马丁·路德,也不会是斯宾诺莎,而应该是古腾堡——那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人。

欧洲教会的尊严尽失是从印刷术的出现开始的。这也赖那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各自为政,行政效率低下。如果是换在乾隆时代的中国,管你什么活字印刷,一场轰轰烈烈的禁书运动下来,一样可以给你禁得差不多。

中世纪的欧洲就没那么美好了。印刷术的出现造成了出版业的空前兴盛,从行政成本的角度看,教会不可能在每本书出版之前一一进行检查,只能等到发现了违禁书籍之后再进行查抄和销毁。

因此,1559年天主教会开始推出《禁书目录》,并且不断更新它。最后一份《禁书目录》到了20世纪的1948年还在出版,那时候二战都胜利了!

教会规定,凡是印刷、出版、阅读《禁书目录》上所列书籍的人,一经发现都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我们之前提过的很多哲学家,比如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还有后面的康德、帕斯卡,他们的著作都上过这本《目录》。

但是《禁书目录》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这里就显示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优势了。放到乾隆那时,这本《禁书目录》只需要给各级官员当作内部刊物就可以了。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是间接的,它必须把《禁书目录》公开,让欧洲人民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自觉遵守。

因此,在荷兰、波兰、日耳曼那些教会不太管得到的乡村和城镇里,隐藏着大批印刷商和出版商。他们在罗马安插眼线,一旦最新的《禁书目录》出版,这些商人立即日夜印刷出版新出现的禁书。就像我们今天的“少儿不宜”反而成了宣传卖点一样,《禁书目录》也让很多人起了好奇心。在天主教管不到的地方,这些禁书的传播速度反而很快。

当然教会还有别的招。还有宗教裁判所。教会还可以通过世俗的力量谴责你、咒骂你、开除你、驱逐你。只要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相信教会,教会就有种种办法给敌人施加压力。

宣扬“日心说”的伽利略就是这么被裁判所玩死的。

有人说,伽利略被裁判所迫害,受了酷刑。这是不对的,裁判所没对伽利略用刑。因为用刑那叫“整”,不叫“玩”。

整人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玩得你有苦说不出才叫本事。

说到伽利略插一句,伽利略为人熟知的一项实验是从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来证明自由落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无关。

首先,这个实验伽利略本人从没有记录过,最早是伽利略的一个朋友在伽利略死后十二年写的一本传记中提到的。历史学家们大多认为这个实验是杜撰的。

其次,这个实验结果也是错的。因为虽然两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是一样的,但是两个球受到的重力不同,用重力减去相同空气阻力得到的合力,不再和各自的质量成正比,所以实际的加速度也是不同的。只要学过初中物理,列个式子就明白了。

给伽利略当过助手的物理学家巴利安尼曾经用两个体积相同的铁球和蜡球做过这个实验。当落体高度达到大约十五米的时候,两个小球的掉落速度就明显不同了,所以我们课本上画出图的比萨斜塔实验,就算抛开历史因素,也是错的。物理老师用真空管比较羽毛和铁球的实验才是正确的。

真正有价值的,是伽利略的另一个思想实验。内容是说,亚里士多德觉得越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越快。伽利略就想象,假如金属球的掉落速度比木头球的掉落速度快,那么我们用一根绳子把这两个球连在一起扔下去,按说掉落速度慢的木头球,会拖慢金属球的掉落速度。也就是说,两个球合在一起的掉落速度会比金属球慢。但另一方面,两个球合在一起的质量不是比单独一个金属球更大了吗?那不是掉落的速度又要比金属球单个儿快吗?这理论自相矛盾,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伽利略影响最大的理论还是“日心说”。用E.T.贝尔的话说,伽利略的发现使当时“半数欧洲的自然哲学家都把时光打发在透镜上”。

教会恨伽利略,也就恨在这个“日心说”上了。

伽利略关于“日心说”的名著叫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但是这本书出版之前,伽利略就因为谈论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请进去过一回。

你想宗教裁判所是什么地方,几个审判员把大门咣当一关,把伽利略一围,和善地问他:你是放弃地心说啊,还是放弃日心说啊?

伽利略一看架势不对,就认罪了。

1616年,宗教裁判所判决伽利略“放弃日心说,不准再讲授、捍卫日心说”。伽利略签字认罪。这份判决书伽利略拿一份,宗教裁判所留一份作存档。

十几年后,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对话》。

其实那时伽利略和教会关系还算不错,他还给教皇献过自己的望远镜。(他心里八成想的是:群星到底怎么转您自己瞅瞅不就行了?)而且伽利略也不傻,他知道教会的底线是不能和《圣经》矛盾,因此在写作的时候很注意保护自己。他在《对话》的前言中就声明,他把“日心说”当作纯粹的假说。

伽利略写完《对话》后,把这本书献给了教皇,两年后被允许出版。但是在这里伽利略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当时的教皇和伽利略的私人关系很不错,两个人还多次私下谈论过日心说的问题。但是在这本《对话》里,伽利略安排了一个愚蠢的角色,在书里被大大嘲弄了一番。熟悉教皇的人一眼就能发现,这个蠢人的言谈举止和教皇一样。我不明白为什么伽利略要得罪这个有权有势的好朋友,或许是因为他对教皇没能全力支持日心说感到失望?教皇要求伽利略的新书必须把地心说和日心说平等对待,并要声称日心说是个假说。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教皇看了这书后还允许出版,或许是教皇本人没认真看这书,或许是欲擒故纵?

总之,这本书出版后的第二年,教皇的立场完全改变了,命令该书停止销售,市面上的书全部收回。并且命令宗教裁判所把伽利略抓了回去,说他违反了1616年“不能讨论日心说”的判决。伽利略一听就急了,回家把自己那份判决书拿出来说:你看看,你这判决明明没有“不能讨论日心说”这条啊!

这时候裁判所不慌不忙地拿出他们存档的那份判决书,在判决书的最后,赫然就写着“不能讨论日心说”这几个字。

有理没处说去啊,伽利略服了软,在监狱里自愿补写了《对话》,以便让内容更偏向地心说。但是没有用,他还是被判有罪,判了监禁,“刑期以我们认为必要为准”。已经69岁的伽利略还遭受了羞辱,跪在大庭广众之前,穿着代表悔罪的白色长袍,手执蜡烛,当众表示“公开放弃诅咒和痛恨地动说的错误和异端”。

有人说,在判决几天以后,当伽利略被押解至某监狱,从囚车上艰难地下来的时候,他弯下腰用手指触地,喃喃地说道:“唔,它还在动。”

后来,伽利略双目失明,身体十分虚弱。经过了一番活动,才得以改成回家乡软禁。结果一直被软禁到死。

伽利略的事件起到了震慑欧洲学术界的作用。要么风声不对就往荷兰跑,要么就匿名发表作品,或者干脆终止了自己的研究,有些人的作品只能在去世后才发表。

不过,就算这些人再异端,好歹他们还都信个上帝呀,等机械论和决定论一出,教会就彻底疯了。

其实决定论倒不一定非和教会矛盾。决定论确实没给上帝留出干涉世界的空间,一切事物都按照自然规律自行运转。但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也能知道未来发生的一切事情。所以在决定论的世界观中,上帝完全可以在世界生成的那一瞬间,把后来宇宙万物的发展都安排好,这也不违反基督教教义。

话是这么说,但机械论和决定论想拒斥上帝也很容易。特别是机械论,一不留神就会跑到无神论那边去。

我们前面说过的机械论者霍布斯就是个例子。

虽然霍布斯也信仰基督教,但是他的著作《利维坦》实际上宣扬的是无神论思想。

《利维坦》一出来,教会和保守势力都怒了。一查这人谁啊,原来就是一家庭教师出身,没权没势的,嘿,办你还不容易嘛!

正好那个时候英国闹革命,革命党克伦威尔把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当众斩首。过了几年,克伦威尔又嫌国会碍事,让军队把议员赶出了国会,把国会大门锁上,在门口挂上“吉屋出租”的牌子。最终,克伦威尔成了英国实际的统治者。

正在混乱的时候,霍布斯结束旅居法国的生活回到了英国。克伦威尔也信基督教啊,于是,教会和保守势力就准备趁机对霍布斯下手。

但教会没想到,霍布斯的《利维坦》除了讲机械论外,还有一多半在讲政治。《利维坦》的政治理论里有一个观点,说当君主已无法再保护臣民安全时,臣民可以转向服从新的君主。这个观点正好给事实上篡位独裁的克伦威尔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霍布斯在英国受到了克伦威尔的保护。克伦威尔连英国国王都给弄死了,还怕什么教会势力?霍布斯自然高枕无忧。

克伦威尔善于打仗,但不善于治理国家。他当上独裁者几年以后,国家的问题越来越多,举国上下怨声载道。阴谋刺杀、反叛他的人层出不穷,甚至连他女儿都反对他。不久,克伦威尔病倒去世。他死的时候已经臭名昭著,据说死讯传到荷兰时,孩子们沿着运河奔跑,高兴地呼喊:“魔鬼死了!”

同类推荐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韩娱之背对背崇拜

    韩娱之背对背崇拜

    他,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男子偶像组合成员。她,是一直仰望着舞台上的男神的小粉丝。有哪个女孩儿,在追梦的年纪没有梦想过同自己的偶像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肥皂剧一般的恋爱。然而,若是梦中的那个人走进了你的日常,每天一起工作,你还能够在心中存留着他最完美的一面,还能够存留着作为粉丝见到他时哭泣颤抖的那种纯粹的心情么?或许,比起恋人,作一名粉丝更加幸福。*****本文背景设置在韩国首尔的娱乐圈,主要人物为原创。文中的艺能节目取材自韩综第一《无限挑战》,但具体内容与播放时间会有出入。本人认识的明星不多,对各家平等,绝不会有恶意的影射。
  • 都市超级英雄

    都市超级英雄

    征服星辰大海,跨越无尽时空,为的就是让自己的青春无悔。就算是一滩烂泥,当他漂浮在宇宙之中时,也可以骄傲的说,我就是最闪亮的存在。
  • 比你厉害

    比你厉害

    丘簌:我比你厉害漓苼:比我厉害就带我回家吧丘簌竟是理科尖子生,而漓苼是文科高材生?文理相撞,谁更能略胜一筹。背后的故事谁又知道偷抹的眼泪谁又瞧见是人。都有不想被戳穿的痛从现在开始。可以告诉我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世之启

    浮世之启

    黎明过去多久,会再次迎来黑夜?众星闪耀多久,会无奈面临陨落?当灵魂颤抖着与世界共鸣,你是否有勇气注视神的眼睛?如果神也会灭亡“或许吧。”来自山羊镇大山羊堡的怀特西·弗雷斯特男爵举起酒杯笑了,如果世界只是一个谎言,那么不去揭穿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天荒之风

    破天荒之风

    一指定生死,一掌夺造化,一戟化毁灭,一剑破云霄,一戟一剑,破天荒之风!由一个知名的星球穿越来到未知的世界,一代天骄横空出世。家族的陨落,情感的破碎,生死的离别,血色的离迷,使得他留下了宛如恒古般的璀璨。他能否令得他在另一个世界中屹立于大陆之巅?破天荒,何为破天荒?一代天骄,被人歧视。何不愤怒?一切,他将手持一戟一剑,破天荒之风!
  • 万事不朽

    万事不朽

    亿万年前从混沌深处带出一颗菩提种子,细心培养,万年开灵,万年讲道,成就一代菩提道尊。千万年前,踏进苦海尽头,彼岸花开,埋青木石棺。百万年前,走进生死门,为人族帝尊舍命取出一滴真命之水,成功续命,在活一世。十万年前,虚空破碎,道蕴泯灭,天地陷入无道暗黑时代,虚空灵气被封,无人承载天道,止于帝尊之下!万年前,混沌身躯被锁天地阴阳漩涡,灵魂化虚,一缕灵魂神念遁入大地消失。千年前,道蕴恢复,万物重新修炼,天道回归。百年前,万族林立,争夺道蕴,希望承载天道,成就帝尊之位,只是这一世却无人封尊。……十年前,一位少年从幽冥深渊走出,开始了一世峥嵘。本书改名帝尊物语创世首发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人生真谛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