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67100000012

第12章 机械论

大部分哲学家之所以能在哲学史上留下一笔,当然是因为他们亲自研究了哲学,就具体的哲学问题提出了出众的看法。

而牛顿能给哲学留下影响,却不是因为他进行了什么哲学研究,而是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实在太大,余波就把哲学给影响了。

这个成就就是他的力学。

简单地说,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不是好用,有两个标准:

第一看它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第二看它是否足够简要。

先解释第一条。

理论是用来指导行动的。理论好不好用,就看它能不能准确预测特定条件下的事实的出现。

比如说古代人研究历法,为的是预测天气,好指导农业生产。历法对天气预测得越准确,就越成功。

再比如天文学。如果一个天文学理论只能解释过去已有的观测资料,这不叫本事。关键看能不能预测到未来的天文现象。预测越准确,理论就越是优秀。

第二个标准,就是一套理论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越简练越好。

我们今天都接受“日心说”,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地球自己还自转。但是不要忘了,运动都是相对的啊。假如我们以地球为静止不动的宇宙中心,我们同样可以描绘出太阳等星球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轨道来,同样可以符合天文现象。这不就成了“地心说”了吗?

之所以我们没选择“地心说”而选择了“日心说”,并不是因为前者不准确,而是因为在两者同样准确的前提下,“日心说”更加简洁。在哥白尼之前的时代,坚持“地心说”的天文学家们为了让理论能和观测结果符合,不得不给太阳等星球画出非常复杂的轨道来。比如让太阳在一个大圆周运动上再做小圆周运动,就像螺旋一样。如果他们按照观测结果不断地修正理论,那么这套“地心说”学说有一天也可以和“日心说”理论一样准确。但是模型和计算过程就无比复杂了。

如果我们按照这两个标准去评价牛顿力学,那么它绝对称得上是第一流的理论。

我们知道,牛顿的力学定律非常简单,就三句话,初中生就能学会。

但是这简单的三句话,却可以解释小到一块石子、大到一颗星球,乃至宇宙中一切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以当时的观测条件,预测的结果很精确。就算是向来被人们当作神祇的群星,牛顿说它们下一步该出现在哪里,它们就出现在哪里。

学会了这几条公式的人就可以指着天空说:

星辰万物,皆服从于我。

再庞大复杂的世界,也敌不过几个数学公式。

从有文明开始,人类面对宇宙的种种奇妙现象只能俯首膜拜。这种情况已经有几千年了。这时牛顿轻轻一点手指,整个宇宙立刻缩身于他的三条定律中,不敢有半点造次。

就像英国著名诗人蒲柏在牛顿去世后写的赞诗中的词句那样: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要有牛顿”

万物俱成光明

这不就是神吗?

要换成是我,那时候也得成为牛顿的粉丝,简称牛腩。成天往胡克和莱布尼茨的博客上刷留言:谁说偶滴顿顿素抄袭了,就算素抄,你们有他抄滴那么好看吗?

1643年,牛顿出生在英格兰乡下的小村子里。他的母亲只想让他当一名普通的农夫。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在英国最高级别、埋葬众多英国国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英国给他举行的是国葬,送葬队伍绵延好几英里,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一个平民出身的人能获得比王公贵族还大的荣耀,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就在牛顿下葬的同年,地球的另一端,伟大的雍正皇帝正在下诏驱逐传教士。南怀仁送给康熙爷的各种科学书籍和实验器具,被清廷贵族们扔到了一边。贤臣们叫着:“其所云人之知识记忆皆系于头脑等语,于理实为舛谬。”——西洋人竟然说知识存在于人脑里,这话太他妈扯淡啦!

我们回到牛顿时代的欧洲,看看牛顿力学在当时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它大大缩小了神学的地盘。

原先人类难以给现象繁多的物理世界一个满意的解释,自然倾向于诉诸神力。如今牛顿给了解释,而且无比精确。

不仅是物理世界,连灵魂的存在也被局限得很小了。

在古代,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没有生命的物体必须受到外力才会运动,有生命的物体自己就能运动。这就是存在灵魂的证据呀,灵魂是负责“驱动”身体的。(亚里士多德对此吐槽:那照这么说,磁石也是有灵魂的,因为磁石引起了铁的运动。)然而牛顿和他之后的科学家们证明,生物的机体也遵守物理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的规律。生物运动可还原为纯粹的力学现象,并不需要灵魂的“驱动”。

顺着牛顿力学的思路,有人开始想,既然世间万物都要臣服于运动规律,那么动物、人类的身体,是不是也会臣服于这些规律呢?进一步想,是不是人类的思想、感情也会符合运动规律呢?是不是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意识其实都不过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呢?

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

机械论很好理解,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都受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机械论就是除掉了辩证法之后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叫作“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论和我们之前说过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都不太相同。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关心的是真理的来源,一个说是归纳,一个说是推理。机械论在这个问题上倾向于经验主义,认为我们能观测到的东西就是真的。但机械论并不真的关心这个问题,当经验主义者们讨论经验到底可靠不可靠的时候,机械论者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它直接说:经验不可靠还有啥可靠?

对于理性主义,机械论者就更不屑一顾了。机械论者不相信这世上存在什么高于客观世界的理性。他们认为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精神世界也要符合物理定律。所以研究这世界,我们只要学好科学就行了。

在哲学史上,机械论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观点,最早从古希腊时代就有了。实际上,今天各个流派的哲学,在古希腊都可以找到源头。只是牛顿之前的机械论缺乏根据,影响力也就不大。牛顿的出现使得机械论有了坚实的基础。科学研究不断证明牛顿力学的成功,也就相当于在不断扩大机械论的地盘。

有科学在,谁打得过它啊?

就像经验主义者集中在英国、牛顿是英国人一样,机械论的急先锋也是一个英国人,他叫作霍布斯。

霍布斯出生在英格兰,时值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时代。据说霍布斯的母亲因为听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要打过来了,在惊吓中早产,生下了霍布斯。

霍布斯基本上和牛顿是同一时期的人。霍布斯和笛卡尔类似,不大相信书本上的知识。霍布斯说:“如果我读的书跟别人一样多,我就不会知道得那么多了。”霍布斯给培根当过秘书,可想而知他受到了经验主义的影响。

霍布斯拿铃声来说明他的机械论观点。他说,在“铃铛颤动直到我们听到声音”这个事件过程里,铃铛只有运动没有铃声,空气只有运动没有铃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了就产生了铃声。所以真正存在的是运动,不是声音。

作为英国人,作为机械论者,霍布斯也参与到了英国哲学同欧洲大陆哲学的辩论之中。他发现了理性主义者的空谈弱点,说斯宾诺莎的哲学结论没有什么意义,推理出来的不过是一堆定义罢了。

除了霍布斯外,当时还有个叫拉美特里的法国医生写了一本《人是机器》的书,说人体完全按照力学规律运转,精神只是人脑中肌肉的作用。人跟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脑离心脏比较近,供血多,所以人就有理性。

这些话放到今天看来就是疯话。但是今天医学家对人脑的研究其实仍没跳出这个思路:大部分医学家认为大脑的物质运动是产生人的精神和思维的根本原因。

在其他流派的哲学家看来,机械论未免过于冷冰冰,而且后面我们会说到,它还会导向一个非常危险的结论,因此它一直饱受批评。然而我觉得,无论最终对它的评价如何,机械论本身的初衷是很美好的:它要建立一个用数学统治的美丽新世界。

17、18世纪的人们崇拜牛顿的学说,那时的机械论也被认为有着伟大的前途。机械论者希望,有一天在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可以应用牛顿力学,或者像牛顿力学那样用几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去解释。

到了这时,人类理解、设计社会也可以像用力学去计算天体一样简单便捷。人类可以按照这些公式,设计出一个完美的社会。我们可以自信满满地保证每一个社会政策都是对人类利益的最优解,就像我们可以保证每一台新发明的机械都是对力学的最优解一样。那样可以避免多少人间悲剧啊。

或许有一天,人们发现解读世间万物的密码真的就存在于一组数学公式中,一切就都豁然开朗,人类对世界的见解就跨入了全新的时代。这梦想不切实际吗?在牛顿之前人们也没想过运动的规律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

在我看来,机械论寄托了一个理科生对世界最美好的幻想:

伟大的宇宙啊,你无论多么广阔多么复杂,终将归结于数学公式之中。

机械论,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对我们普通人最大的优点是,很容易被接受。

人活着就要和物质打交道,这是最基本的事。你想想,假如有一个为了一日三餐要忍受肉体痛苦搬砖挖墙的工人,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劳动技巧来减少肉体痛苦,想办法多挣一口饭以满足口腹之欲。对于这种时刻同肉体感受斗争的人来说,你和他讲什么唯心主义,那自然会被当成不知人间烟火的无聊空谈。

而且机械论还有日益强大的科学奇迹作后盾。只要人稍微了解一下现代医学,就很容易接受“意识乃是神经活动的结果”这一机械论最关键的结论。可以说,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对生活的看法多少都带一些唯物的观点。

然而机械论也有弱点。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物质能对意识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脑萎缩会降低人的思考能力,打一棍子可以让人立刻昏厥,喝酒、嗑药可以让人产生幻觉),可以证明人类不能靠思想意念去改变物质,但是也仍旧不能严格证明意志完全由物质决定。

当一个人的身体丧失生理功能而死去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一动不动,对刺激没有反应,我们认为他的意识消失了。但我们如何去证明这一点呢?或许这个人一动不动仅仅是因为身体失去了生理功能,而不是意识消失呢?虽然这个假设很古怪,但是机械论却难以反驳它。

还有另一个批评。唯物主义说物质不依赖意识存在。但是,当人没有意识的时候,又怎么知道那些物质是存在的呢?唯物主义者或许说,科学可以证明。但是科学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在意识无法触及的领域里,自然无法产生经验。因此科学对这些事物只能猜测,却证明不了任何东西。你或许不会同意这个说法。没关系,对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同类推荐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

    在《季羡林谈人生》中,季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漫漫人生旅途后道出的质朴真理。但在芸芸众生中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却常常抱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吹毛求疵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其结果只能换来日日焦虑,反而错过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康德谈道德哲学

    本书集中了康德关于道德哲学的论述:关于人的意识、道德的力量、行为的准则、实践的智慧、道德与体验、人性的善恶、伦理与法理、道德与良心等。
  •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不是高中低档各式心灵鸡汤,而是严肃的心理学书籍;不是数理类心理学教科书,而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不是超级难读的学术书,作者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心理学书籍。《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代表作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心理学经典著作。现代人的精神苦闷、对科学文明的厌倦与抵抗等现象,荣格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书里都有非常精辟与独到的见解。荣格不但为文明指出了这些现象,而且为现代人开出了一帖解救精神痛苦的良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肾上腺素:惊魂校园

    肾上腺素:惊魂校园

    那些穿越过黑夜的大声哭叫应该也会很畅快的刺激你的肾上腺素的分泌。
  • 一心想的复仇,变爱情

    一心想的复仇,变爱情

    我只是想将手写小说想向大家分享一下,主要是在校园里的小小爱情故事
  • 允你行路不孤单

    允你行路不孤单

    ?《允你行路不孤单》——书香中名【大千世界里没有人认真喜欢了他们好几年】看似及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从来都没有人回应过谁,直到她的出现……权玖延Vs小孩淡姒姒「他邪魅一笑,轻声道:“小孩你吃我的喝我的还让我陪睡这么多年,现在不打算证明一下我的地位?」
  • 邪王盛宠:逆天小狂妃

    邪王盛宠:逆天小狂妃

    银白的发,金色的眸,毁容的脸,当北宫莫从浑沌中醒来,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要找回失去的记忆,找回失去的他,以及,向一个疯女人复仇。修为没了没关系,她的天赋比以前更加强大,总有一天,她要把那些看轻她欺辱她的人狠狠地踩在脚底下。她的身体隐藏着一个秘密,不老不死,可是,她真的不会死吗?她右臂上像花朵一样殷红的印记一点点变黑,一个声音告诉她,印记完全变黑之日,就是她的覆灭之时。她不想死,那个冷酷男人的大手温柔地抚上她的银发,“莫莫,不要怕,不管你去哪里,我都陪你。”(宠文爽文非虐文)
  • 腹黑妖孽天生一对

    腹黑妖孽天生一对

    她是属狐狸的,他是属...额...无赖的。她三生不幸,惹到了一朵烂桃花。他三十生有幸,遇到了一只小狐狸。恩恩,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啦!观众朋友们请看好,都说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吃窝边草,人急了会...额...变成人渣……就因为某个奇葩女汉子有意的杀了几个人,世界就全变了【穿越大神瞬间进化成爱神丘比特,奇葩掌门女瞬间退化成恋爱中的不幸炮灰,无赖人渣男也瞬间娶到了一只娘子……】
  • 云起微风笑

    云起微风笑

    传说中的云修山里,有着许多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的山贼,魏少峰想不透,他只是路过此地,怎么就变成山寨主了?不仅有着许多恶霸自愿跟随他,还被迫娶一个女子传宗接代?!虽然这娘子看起来秀色可餐,但怎么像只母老虎野蛮不讲理......他堂堂一个山贼头子,岂容她在这个“抢劫圣地”撒野叛乱?
  • 非实之战

    非实之战

    战争的意义是否真实,是否保持初心,为了守护,还是为了杀戮,在沙场中逐渐迷失。
  • 租借生命

    租借生命

    大地和阳光催促着我,我踏着从天空投下来的影子奔跑。影子在我的脚下像一只纸糊的鸟,它的原身是飞翔在碧蓝天空中的飞机。我在影子中飞速摇动,像海水颠簸船一样我漂流在影子上。我的这双精瘦的脚板好像没有跳动,跑动的是山谷和野草,河道里流动着的水也似乎静止不动。
  • 蓝图计划

    蓝图计划

    世界的形状并非由其本身决定,而由观察它的对象决定,那么于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具有高等思维能力的人类而言,从其具有意识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为了新的观察者,而所有观察者观察到的世界有相同之处,其谓理,谓认知。观察者间自然会产生相互影响,在影响的范围足够大,影响的个体足够多时,它就不再仅仅作为观察者存在,这些特殊的观察者被称为执棋者。在这个人类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执棋者帮助改变命运的走向,蓝图计划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