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6800000057

第57章 学校科研文化与学科文化建设(3)

其次,教研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

所谓的精神文化是说教科研要表现出其精神的价值,教育科研不仅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表面的问题,更应该通过它提升老师的精神境界。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研绝不是为研而研,而是通过研而促使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教育的热爱,通过研而促使自己求真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共进精神的形成。教研就是探究,就是对自身境界的开拓,就是一种生命韧性的磨炼,同时在不断的研磨中打造自己的教研精神和人格,这就是教研文化最实质的作用。

当我们理解了教研文化的形态,特别是教研文化给老师精神的影响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教研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了。我们说从事教研的单位,一是个人,一是学科教研组,当老师和群体都具有了教研意识和教研文化精神后,学科组便会形成一种合力,学科组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当这种文化意识渗透到每个老师灵魂深处,学科教学的境界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科建设就会有一个完美的展现,这也是我们建构教研文化的目的。

三、我校构建教研文化的措施

在强化学科文化和科研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为了使教育科研在教师的发展中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我们学校制订了主要学科的学科文化建设规划,把教研文化当作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做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校的学科文化建设规划有以下内容:学科组文化建设的定位分析、学科文化建设目标、实施途径、教学常规落实措施、保障体系等,这些都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我们本着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的指向,学科建设不离研究,研究始终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中心,对学校、老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保障作用。我校主要有以下措施构建学科文化:

(一)强化学科教师的精神建构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精神是集体凝聚的黏合剂,是力量的源泉所在。没有精神的建构,没有精神力量的凝结,就不会有学科教研组老师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会有和谐集体的产生,就没有更高教育价值的实现。正如王坤庆教授所说“只有当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年,甚至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与精神相结合的时候,人的生活才会充满价值,才会不断地去追求、创造和实现更高的价值”。而精神的建构,我们认为其核心又在价值观的建设,也就是人生的追求,我们力求在经济大潮下,把学校建设成适合教育发展的特区。

我们强化教师爱的生成,强化教育所需要的奉献精神。对于从事教育的老师来说,如果心中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没有持续不断的奉献精神,就是想要取得有效的成绩也是很难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的确立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面的有关章节中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我们的精神建构的措施,一是进行形势激励。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和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和时代的要求紧紧相连,俗话说,时代造英雄,时代是推动人们前进和发展的重要的力量。

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学科组老师,针对新世纪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认清我们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只有树立了爱和奉献的精神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也才能真正称得上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二是榜样激励。这里既包括校内涌现出的具有任劳任怨、勇于创新、勤勤恳恳老师的事迹,也包括省内外优秀老师的事迹。我们特别关注校内老师的表现,并从中提炼出优秀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加以阐发和宣扬。这样做对全体教师能起到激励、启发、引导等多重功效。三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在一所学校,笔者总感到是一种有各种因素交织形成的场域,这个场域的核心是精神。而某种精神的建构和形成又由各种日常的管理细节所决定。能够公正、公平任用人才,使学校的老师员工能够各尽其才、各展其智、各用其长,这无疑对精神的建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说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本身就是这所学校的精神符号,这样的老师如果在学校的地位得不到提高,重任不让承担,本身就是对某种优秀精神形成的阻抑,假如一所学校的优秀老师由于具有某种优秀的精神特质还受到排挤,那么这所学校的真正优秀的精神建构就不可能形成。由于精神建构的艰难性,要求我们从各个方面都要小心行事,不仅要公平、公正,而且要注意细节,悉心地培育。

(二)注重制度文化建设

我们反复强调制度文化的建设,并坚持制度是学校的法律。制度文化不仅是学校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基础。试想一个教研组,不管它成员的素质如何,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教研活动愿意参加就参加,愿意发言就发言,人人各自为政,请问这样的话,学科文化能够建构起来吗?我们知道文化是人们生存的“样法”,这种样法一经形成,就会形成一种支配人们言行的制约力量,但是它在形成的初始往往不会是自发、自为的。虽然我们不否认,社会文化对人的言行的制约,但是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其特殊性文化的形成开始阶段更靠制度的制约和引领,以及中间阶段的不断的强化。文化就是在一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下,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炼而形成的一种人和集体的心理积淀和行为的自觉,这种自觉也就是人的一种生活形态和样法。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并且把制度建设作为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当然这个建设可能经历由抵触到认可再到规范的过程。如今学校各个学科组都有自己的制度,有对教研活动、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要求。当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问题不同的阶段,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学科教研组的制度,条文非常的详明,但是不少时候是做样子,应付一下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所以为了促使学科文化的形成,我们不仅把制度建设当作基础工作来做,并且把执行制度当做学科文化建设的保障。为此,学校同样制定了有关学科组活动检查、验收的评估制度,把文化建设当作系统工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实践流程

流程就是一种过程,清晰的流程使事物发展方向明确、过程阶段性清晰。在学科组的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实践流程的有序性、严密性、有效性,以期使学科组的活动在学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深知一盘散沙式的活动,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产生流于形式、消解老师积极性的作用。

为此,我们首先注重的是流程的确立,确立流程就是对学科组的每项活动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计划。例如一堂公开课,我们规定要先确定合适的授课老师、本次公开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公开课听评的程序、发言的不同分工,反思总结通过这次课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个性化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制定流程的目的是使学科组的老师能够形成一种严谨的学风、求实的精神及合作负责任的态度,这是学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当实践流程确定以后,为了使计划得以有效落实,其监管督促就显得十分重要,监管主要是看流程规划的实施、活动效果的评估、组内老师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等,参与监管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要能提出方向性的意见,这样监管才更有效。

(四)倡导探究合作和行为反思

探究是一个有作为老师对教育教学应有的态度,合作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反映,行为反思是使自己逐渐进步的必由之路。没有探究就不会深刻,没有合作就不会产生应有的成果,没有反思就不会成就自己的修为。优秀的老师不管个人的能力如何高超,离开了不断的探究、合作和反思也不能取得应有的成就,可以这样说,探究、合作、反思,在今天的形势下是老师成就自我的必经之路。当探究、合作和反思成为自己不断进步,服务学生、贡献学校的一种精神的时候,就是一个老师发挥个人的能力最充分的时候,也就是学科教研组最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时候。因为精神本身就构成一种文化的内核。我们倡导这种精神,并且不断地激励老师将它发扬光大,就是因为它是建设具有个性化学科教研组的需要,是文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我们洪塘中学来说,由于教师相对年轻化,无论从个人发展、学校需要上来看都需要这种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为老师的探究,为老师之间的合作,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比如实施“青蓝工程”、聘请校内外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加大对教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等等,都是为学科组的文化建设提供动力和保障,当然这方面的工作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也不少,我们在此只做一般的介绍。

同类推荐
  • 精典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精典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本书介绍斯宾塞的教育方法。内容包括: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快乐教育拥有神奇的力量、进行快乐教育所需的教具、对孩子实施快乐的教育、找出让孩子不快乐的因素、快乐教育法开发孩子的智力等。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反映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应用文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解读到政治组织的运营、经济活动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变化等,感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无论截取哪段历史,都可以从应用文中看到各种“影像”。应用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准确而丰富的表现力,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以及与人们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性,是任何文体无法相比的。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红楼之小妹不要太悲催

    红楼之小妹不要太悲催

    瑶小妹一直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这句话就是她人生的写照。出生豪门?但是她未满百日父母就双双出了车祸怎么算?好不容易大学快要熬到大学毕业,结果室友的订婚喜糖,竟然被她卡到了气管里——嗝屁了!或许……她不用再悲催了吧?这个想法在她醒来后顿时轰然倒塌。
  • 海贼之幸运轮盘

    海贼之幸运轮盘

    黄铭,二十一世纪游民一枚,意外来到海贼王世界,面对以前仰慕的存在,他决定持刀,斩海。
  • 从宝可梦大师开始

    从宝可梦大师开始

    这是一个颜值巅峰的少年,靠着绝世美颜,带着麾下宝可梦,披荆斩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呸,登上宝可梦大师的王座的故事。
  • 我们在最好的年纪相遇

    我们在最好的年纪相遇

    男主在高中的时候和女主认识的,谈起了恋爱,当时男主是一个学渣,女主是班长,老师就安排班长给男主补课,经过男主的不懈努力考上了和女主一样的大学,因为女主学习太出色,校长就聘请女主在这里当大学导员,男主又多次降级,终于分到了女主教学的班级,从此就又过起了恋爱的幸福生活
  • 瓦洛然编年史

    瓦洛然编年史

    历史回归到起点,洛克萨斯刚刚结束被称为血腥革命的军人政变,德莱兄弟在政变中脱颖而出。在德玛西亚,嘉文四世成年,另一方面的艾欧尼亚,均衡教派也选出了继承远古血脉的暗影战士,远方的暗影岛,蓝焰海,班德尔城,皮尔特沃夫,恕瑞玛。。。在瓦洛然的每一个角落,无数颗新星冉冉升起。
  • 淡雅似水逢长青

    淡雅似水逢长青

    那一年,他五岁,她一岁。一次刹那的相遇,系起了他们相连的丝线。之后一次偶然的相逢,再加一次必然的相识,组成了千里长的一线牵。他们在冥冥之中相知,淡淡如水中相惜,红尘乱世里相爱。
  • 温柔沼泽

    温柔沼泽

    真的太喜欢温柔的人了,尤其是那种看着高冷,实则温柔到骨子里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超神学院搜刮万界

    在超神学院搜刮万界

    原本华国首负的钉小智,在一次拿身上仅有的二十块软妹币买了个刮刮乐,结果才划开一角就看到一个字,“谢”。。。。。然后他就到了超神学院,遇到了一个搜刮系统,两人臭味相投,从此开始搜刮万界,走上无敌之路。“来来来,卡尔,给你个降龙十八掌,再来个金钟罩,看看你能不能研究透彻。”“饕餮,如果你再欺负华夏,我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从天而降的掌法。”但钉小吉在搜刮的同时也不忘记寻找回家的办法。在钉小吉的信念中只有两个字:“回家”(想清楚了,不会有女主,但会有知己,就是好朋友。也不会加入超神学院,会加入军方阵营,毕竟但凡是写超神学院的大多都会有女主,还是加入超神学院的,我来个不一样的。)
  • 爱回到起点

    爱回到起点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