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1800000014

第14章  管理有道,善于用人

以财买才,以财揽才

胡雪岩在生意上的成功与朋友、伙计们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他,就在于他善于收买人心,笼络人才,懂得以财买才,以财揽才。

胡雪岩在筹办阜康钱庄之初,急需一位得力档手。这个人选的能力如何,对于钱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胡雪岩十分重视这个职位的选拔。经过多番考察之后,他选定了刘庆生。刘庆生原是大源钱庄的一般伙计,身份较为低下,但是对于钱庄这个行业的各项业务都很清楚,而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胡雪岩认为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决定先人一步抢下此人才。

当时阜康钱庄尚未开业,而且周转的资金还没有到位,但是胡雪岩依旧决定每年给刘庆生200两银子作为酬劳,年底还有分红,并且预先支付了一年的薪酬。当时杭州城内的生活水准就以每顿荤素都有、一年四季绸布皆备为准,一个8口之家全年的消费也才需要十几两银子。现如今,胡雪岩每年给刘庆生200两银子,与之前在大源钱庄当伙计每月不到2两银子的收入形成了鲜明的相比。

胡雪岩慷慨解囊,不仅安定了刘庆生的心,而且还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因为有了这200两银子,他就可以将留守在家乡的全家老小接到杭州共同生活,可以尽到一个做儿子的孝心,可以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因而,无牵无挂的刘庆生全心全意地帮助胡雪岩打理钱庄的生意。胡雪岩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刘庆生的心,当胡雪岩预先支付给他200两银子时,刘庆生激动地说:“胡先生,您这样待人,说实话我听都没听说过。铜钱银子能够用得完,但您的心意无价,以后您吩咐好了。”

胡雪岩不仅重视经商之道,而且特别注重内部激励制度的完善,为了刺激钱庄伙计们的积极性,他想出了两个办法:一种是红利均沾,即没有钱入股的伙计们,也可以根据经营状况的好坏,到年底分取红利;第二种是入股合伙,即如果伙计们有资金入股,到年底大家都有好处可拿。这种激励制度的建立,就将伙计们的收益与钱庄的效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钱庄效力其实也是在为自己赚钱,这样伙计们也就会更加卖力地工作了。

胡雪岩用人,特别是对自己的伙计,从不吝惜钱财,而且还会努力完善各种制度。胡庆余堂药铺设有“养俸”、“阴俸”两种规矩。“养俸”类似于现在的退休金,它规定如果不是中途辞职或是被解雇者,店内人员上至阿大、档手,下至采买、药工以及站柜台的伙计们,当丧失劳动能力之后,都会获得由胡庆余堂发放的原薪养老,直至去世;所谓的“阴俸”就是指现如今的抚恤金,如果对胡庆余堂生意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在死后,其工资会继续发放给其家属,达到他们家能够维持他在世的生活水平。

就这样,胡雪岩通过各种方式将形形色色的人才都聚集到了自己的身边,他们为胡雪岩的生意兴隆立下了汗马功劳。

俗话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钱往往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对于一般人来讲,他的自身价值往往都是通过工作所获得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随着收入的增多,员工的忠诚度也会有所增加,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会提升,做起事来也会更卖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商人在刚踏进新领域时可以大手笔地投资运作,却不会拿出部分资金来招揽人才,更谈不上像胡雪岩这样慷慨大方。

胡雪岩招揽人才向来不吝惜钱财。在他看来,以财揽才,就如上街买东西,“一分钱一分货”,高薪聘请的人员自然是忠心而得力的人。因此,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他向来不让他们吃亏,而且还不时地分以红利。

因此,当胡雪岩遇到困难时,他们自然都愿意伸手帮忙,更愿意与他合作。这与他重薪聘请、以财揽才是分不开的。

选才不拘一格

真正有领导才能的人,往往善于识别人才,并见微知著,从漫漫黄沙中淘得真金。任何成功人士的身后,都有为其出谋划策的智囊团,胡雪岩也不例外。他强调“看了人再用”,这里所说的“看”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看,从而团结一批忠实于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即使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宏伟的蓝图。

在胡雪岩创业之初,他就非常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和全面考察,并且适当地任用。

偶然的机会,胡雪岩结识了靠摆渡为生的老张一家,并且了解到老张虽然是靠摆渡维生,识字不多,但是为人却很仗义,有一股侠义之气。而老张的妻子虽然出身贫贱,但是对生意却有着非凡的见识和精明劲。胡雪岩在与她闲谈之间,了解到她对蚕丝的生产、品质等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令胡雪岩大开眼界,于是,他决定在湖州开设丝行,由老张一家帮忙打理,以奠定自己日后在这一领域内的发展基础。

事实证明,胡雪岩选择老张作为帮手是非常英明的选择,老张一家将丝行的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最后使生丝生意成为胡雪岩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胡雪岩说:“找一个可用的人很简单,但要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却要费一番心思。”因为人才很多,但是品行却良莠不齐。人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在重用他人之前,胡雪岩十分重视对其品行的全面考察。

在常人眼中,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混迹于赌场街头,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人是一文不值的,但是胡雪岩却独具慧眼,重用了这样的小混混——陈世龙。陈世龙的外号叫“小和尚”,他在没有结识胡雪岩之前,就像上面说的那样,但是,胡雪岩却从陈世龙身上发现了他的长处。

首先,陈世龙非常机灵。胡雪岩结识陈世龙很偶然,有一次,在湖州他让陈世龙带自己去找郁四,仅从这一面之缘,胡雪岩就发现陈世龙身上有许多常人没有的可取之处:陈世龙在与人交往时不露怯,而且言谈举止十分大气,对胡雪岩的提问也能对答如流。所以,胡雪岩对陈世龙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后生可造就”。

其次,陈世龙不是吃里爬外的人。其实,郁四心中有点不喜欢“小和尚”,因为他认为陈世龙太精明了,而且吃喝嫖赌样样都占。但是胡雪岩看重的却是他不吃里爬外。关于这一点郁四也给出了公正的评价:陈世龙倒不是那种人,就是太精了。这恰恰印证了胡雪岩对“小和尚”的第一印象是正确无误的。

事实证明,陈世龙果真是个血性男儿,而且很讲信用。这一点是胡雪岩试探出来的。在没有重用陈世龙之前,胡雪岩便把陈世龙叫来深谈了一番,最后陈世龙答应胡雪岩要戒赌。临分手之前,胡雪岩给了陈世龙一张50两的银票,让他拿去随便用。胡雪岩了解赌徒的心理,只有手上有钱,心里就一定会痒痒,所以,他想借此试验一下陈世龙是不是心口如一的人。陈世龙拿到钱之后,果然没忍住去了赌场,但是只是转了一圈,最终拒绝了周围人的诱惑没有下场,这一点令胡雪岩很是看重。

胡雪岩认为,吃喝嫖赌都不是什么重要的缺点,为人最重要的是要讲信用,有志气。即使缺点和不足很多,但是只要有志气就可以将其改掉。胡雪岩重用陈世龙,就是看中了陈世龙讲信用、重诺言、头脑灵活却又不失本分这些优点,所以打算塑造这个可造之材。经过胡雪岩的一番调教,陈世龙最终成为胡雪岩跑江湖、泡官场的得力助手,甚至是胡雪岩离不开的左膀右臂。

胡雪岩用人不按常理出牌,他看重的是这个人有没有可塑造的长处,最重要的是品行是否可信。正是在这种眼光下,胡雪岩又重用了另外一个特别的人才——刘不才。

刘不才原名刘三才,他是胡雪岩的二太太芙蓉的亲叔叔。刘三才的祖上是开药铺的,招牌为“刘敬德堂”,世代相传的祖业到芙蓉父亲这一代经营得也十分不错,而且还积攒了殷实的家底。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芙蓉的父亲乘船外出到四川采购药材时,船只触礁,船上的人无一生还。至此,“刘敬德堂”由刘三才接管,刘三才自小就是一个花花公子,而且嗜赌如命,药铺归他经营不到一年,便维持不下去了。他将药铺转让,房子、生材、存货折价卖掉,再将所有外债都还清之后,只收回3千多两银子,而这笔钱不到一年时间又被他败得精光。

既无祖业,又无家产,刘三才只好以典当家具为生,到后来连家具都没有了,他只好四处告贷,最后连告贷都无门,因而落了个“刘不才”的绰号。在所有人眼中,刘不才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败家子,就连他的亲侄女芙蓉都说他一无是处。而胡雪岩却从刘不才身上挖掘到了鲜为人知的优点和长处。

第一,刘不才虽然嗜赌如命,但是在告贷无门的情况下,却没有将祖上传下来的制药秘方拿出来做赌注。这证明他心存振兴祖业的想法和念头。

第二,刘不才虽然吃喝嫖赌样样占,而且事事都能玩出花样,但是他从来都不吸大烟。这说明他还是有自制力的,没有堕落到自暴自弃的地步。

第三,刘不才为了打捞哥哥的尸体不计财力,这说明他有情有义。

刘不才这三点很少被人注意到,却被独具慧眼的胡雪岩发现了,而且胡雪岩认为这三个长处正是刘不才的可取之处。经过综合考虑,胡雪岩决定起用刘不才,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且使他手上的几张祖传秘方发挥用处。

于是,胡雪岩便摆了一桌认亲宴,在席间与刘不才谈妥了药铺开办的地点、规模、资金等事项。日后闻名天下的老字号药店“胡庆余堂”就这样创办了。刘不才不仅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且还摆脱了贫苦的生活,并且成为胡雪岩身边不可或缺的人才,帮助胡雪岩做了好几件大事情:拉拢庞二与其联手将生丝销往洋庄;在太平军占领杭州城时,帮助照顾胡家老小。在以后的数年内,这个药铺不仅成为胡雪岩主要的稳定财源,还为胡雪岩赚来了“胡大善人”的好名声。

挑选人才应该从不同方面进行全面考察,既要重视全面素质的考量,又要看中一些难得的品质和非凡的能力。而常人眼中的“庸才”,说不定换一个角度就是可造之材,甚至能起到别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刘不才的成功启用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事实证明,要想做一个成功者,首先必须知人、知贤,然后求贤、用贤,仔细观察,认真辨析,不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达到知人善任的境界。

大才大用,小才小用

胡雪岩有一用人原则,即“大小由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只看对方自己怎么样”。其实,简而言之就是量才使用,并且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潜能。

胡雪岩认为,用人时根据他人的才能委以适当的职位,则识人不会失败;根据他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则能够减少他人犯错的机会。所以,客商把货物交给中间人,把资本托付给合伙人时,事先一定要观察他们的为人,看看他们的能力适不适合这项工作。如果他的才能与所做的事物不相称,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和财产的流失。

在胡雪岩看来,选取人才应该以特长来划分。用人要根据其天资、性格、能力的不同,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各得其位,各有所长,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这样一来,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圆满地完成。

杭州城曾被太平军占领过,而后又被清军收复。夜不能寐的胡雪岩只听见远处传来打更声,便顿时感慨万千。历经无数劫难的杭州城,什么都改变过,但是这个更夫却依然如旧,夜夜打更,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胡雪岩认为这个更夫是个可用之人,因为他恪守尽忠,工作认真负责,即使是这样无趣的事情,他都能一本正经地坚持下来,而且兢兢业业地完成,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样的人才很难得。胡雪岩想,如果雇佣这样的人去巡守仓库,他一定会做得非常好。第二天,胡雪岩便把更夫找过来,让他做胡氏仓库的总巡视。这个更夫果然不负众望,自从他接管这个仓库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选拔人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为人才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位。胡雪岩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眼光和见识,才使他的生意处处得助,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

胡雪岩所谓的“大小由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就是要根据人才的特长和专长,为他们分配适当的职位,使其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同时还能为自己创造效益,减少不利因素的发生。如古应春懂洋文,从小在洋行长大,所以十分了解洋行内部的事务和洋规矩和礼仪,胡雪岩便在与洋人有关系的生意上,如生丝销洋庄、贩运军火等运作上重用他,甚至完全倚重他;老张为人本分,做事踏实,而且很仗义,所以让他做生丝行老板;尤五掌握着漕帮势力,而且十分熟悉帮会中的情况,所以,胡雪岩就让他主持杭州经松江到上海一路的丝、粮水运;陈世龙头脑灵活,而且悟性高,胡雪岩就安排他做生丝生意方面的帮手,还要求他学外语,以便将来和洋人打交道;朱福年出身朝奉世家,精通典当行业,胡雪岩就让他做典当行的主事;黄仪原来是丝行的档手,为人十分精明,而且文字功底极好,所以,胡雪岩就安排他做自己身旁的文书。这不都是知人善任吗?

话说至此,胡雪岩身边的人才很多,但是,如果胡雪岩只会识别人才,而不重用人才,或是将这些人才的分配不得当,没有做到因才施用的话,恐怕对他的事业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反而很有可能还会阻碍其事业的发展。

人才的选拔是重要的,但是给人才寻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胡雪岩正是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位置,使他们充分发挥出才能,从而造就了自己的成功。

用人也需疑人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用人还是要适当地“疑”。胡雪岩后来说:“对小人的失察和放纵,就会毁了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此话不无道理。从胡雪岩的识人观来讲,确实能够体现出仁厚和宽容的一面,这也是他能够招揽到许多良才、贤人的主要原因。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胡雪岩的识人观中也有缺点和隐患,那就是很容易放纵小人。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由此可见,一旦放纵或是失察,小人就必定会给自己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实际上,胡雪岩最终失败的直接导火索——阜康钱庄的破产,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阜康钱庄是胡雪岩白手起家置办起的第一个家业,后来因为生意忙,所以阜康钱庄就由宓本常负责。胡雪岩重用宓本常就是看中他头脑灵活,是一个经营好手。胡雪岩用人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自从宓本常接手阜康钱庄的生意以后,胡雪岩就将全国分号的大权交给他管理。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胡雪岩得知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阜康钱庄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出现在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宓本常身上。

一天上午,胡雪岩一改往日前呼后拥的出行排场,独自到了一家茶楼,并找了一个清净的雅间坐下来,一边品着茶香,一边想着心事。后来,沉思的胡雪岩被旁边雅座的几个人的谈话惊醒了。

“你们知道吗?最近吴淞口出大事情了。”

此时,最先提问题的那个人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外国人倒是没打进来,不过这件事情也挺有意思的。”

久在官府当差的人,其说话语调都有些慢条斯理,好像在故意吊人家胃口。很显然,他这个目的达到了,因为不仅他身边的茶友让他讲讲,就连胡雪岩这样特意寻清净的人也对他的话产生了兴趣,暗想:“有什么事情能比外国人打进来还有意思呢?”

此时,茶室的人已经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混杂状态下,胡雪岩隐约听见“南北货”之类的话。所谓的“南北货”,就是指把北方的特产运到南方,再把南方的货物运往北方,这一南一北的周转之后,商人就可以从中赚取巨额差价。在当时的贸易中,“南北货”是以高风险、高利润著称的,需要雄厚的资金做依托,否则根本做不成。此外,因为南北方所经路途遥远,有着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这种生意是不能轻易涉足的。向来对生意敏感的胡雪岩又怎么能够轻易放弃这类消息呢?他很想知道是谁这么有胆识和财力,敢于承受这等风险。

隔壁的谈话声越来越大,大家的兴趣好像被刚才那位官差的话带动起来了。那边热闹地讲了半天,胡雪岩才听明白一点端倪:原来,昨天下午有三艘做南北货的船只在吴淞口外遇到风暴沉没了。

胡雪岩听到这儿不由得心一惊,心想,这足以证明贩运南北货的老板其实力是不容忽视。但是,令胡雪岩疑惑的是,自己在沪杭这么久,全国的大商家没有几个不认识的,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时候有人做南北货的生意。百思不得其解的胡雪岩只好先摒弃疑问,耐着性子听那官差将话讲完。

此时的话题已经转移到三艘船上的货物上,胡雪岩隐约听见有东北的千年人参王、尺长梅花鹿茸等,都是些奇珍异宝。听得胡雪岩也暗自咂舌,心想:“这位老板的实力真是非常了得,如果以后在上海遇见这位对手,一定要万般小心才好。或者干脆来个强强联合,使得生意越做越顺手。”

此时,大家都纷纷猜忌起来,但是所有人最关心的还是三艘船的主人是谁。话说到这里,刚才的那位官差说:“可这属于官场机密,不能轻易说出来。”大家的兴趣早已被官差勾起,岂能容他不说?官差为了挽回面子,迫不得已地说:“这三艘南北货的货主叫张连顺。”

“张连顺?”

“这个人是谁?”显然,大家对这个答案都不是很信服,因为有几个人已经开始怀疑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了。胡雪岩也渐渐地失去了耐心,认为这位官差是在演绎一场无聊的闹剧,于是决定起身就走。

面对大家的质疑声,官差说道:“也好,今天我就让你们明白明白!”此时,胡雪岩刚要起身结账,只听见隔壁官差一拍桌子说道:“其实,这个张连顺只不过就是个幌子,真正的大老板,是连顺的表哥……”

“表哥?”一帮人追问着,胡雪岩此时也不由得重新坐好。

此时,官差又故意地清了清嗓子,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其实,这个张连顺的表哥就是——阜康钱庄的主事宓本常。”

听见这句话,胡雪岩差一点从椅子上摔下来。隔壁雅间的听客也是唏嘘不已,然后纷纷议论着什么。此时,胡雪岩已经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了,他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唯一的反应就是宓本常欺骗了他,而且一定是在钱庄的账目上做了手脚。此时,胡雪岩只想马上赶到阜康钱庄,找到宓本常,查一查出入账目。因为如果三艘船只货物的主人真是宓本常,那么,毋庸置疑,他的资金只能来自阜康钱庄。因为胡雪岩对宓本常的经济实力再了解不过了,凭借他能够调动起来的财力而言,连半船南北货也搞不来。

想到这里,胡雪岩便觉得有点头晕,勉强站起来结了账,然后踉踉跄跄地朝着阜康钱庄走去。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愿意回到自己的钱庄,甚至有些害怕进入自己的钱庄,因为他已经预感到这个不祥的事情是真实的。

踏进阜康钱庄的第一步,胡雪岩便发现了宓本常没有像往常那样谈笑风生,而且脸色看起来有些不大对劲。要是在平常,胡雪岩一定不会在意,但是刚在茶楼听到那样的消息,胡雪岩不可能不将宓本常的脸色与沉入海中的三条船联系起来。

胡雪岩毕竟经历过大事,他佯装漫不经心地问道:“本常,近来阜康的账目怎么样啊?”说话之间,胡雪岩敏锐地注意到宓本常的眼珠非同寻常地动了一下。此时,胡雪岩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因为他知道不幸被言中了。

此时,宓本常很自然地拿出阜康钱庄的收支账簿,然后恭恭敬敬地放在胡雪岩面前,说道:“请大先生过目。”

胡雪岩点了点头,然后很随意地翻了翻账目。从目前来看,胡雪岩从账簿上大致能推算出宓本常挪用阜康库银的数目,大约有七十几万两,而三艘船上的货物价值大概就有60万两,显而易见,这60万两是名副其实地打水漂了。

俗话说“家贼难防”,胡雪岩的前车之鉴足以让后人谨记教诲。所以,要切记:用人也需疑人!

充分了解下属意愿

想建功立业的领导者,就需要下属的鼎力相助和拥护,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了解下属的意愿,做到投其所好,如此才能管理好下属,让整个团队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一日,左宗棠登门找胡雪岩议事,开门见山地说:“雪翁,你要帮我想出个妙招,治理一下那帮蠹吏!”胡雪岩不知左宗棠所指的“蠹吏”是什么,左宗棠解释道:“就是京里户部与兵部的书办。”

左宗棠说:“户部与兵部的书办,希望早日肃清长毛,也好有发财的机会。现如今李少荃的淮军长驱西进,与冯子材汇合,经丹阳驰援曾九,看起来可以在江宁吃粽子了。”

胡雪岩脱口而出:“没有那么快吧!”

左宗棠十分不悦地问道:“何以见得?”

胡雪岩听出了他的话外音:“莫非论兵法,我还不如你?”此时立即改口说:“大人用兵料事如神,我只是瞎议论,想着李中丞未必肯带兵西进。因为他不会笨到去分享曾九帅一心想独揽的大功。”

“啊!原来你也是这么想的。”左宗棠附和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我先前就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没敢肯定这个想法。”

“事实上,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实。江宁合围,外援断绝,城里的存粮一旦完结,长毛也就完了。依我看来,在夏秋交际之时,就一定可以成功。”胡雪岩说道。

“那时估计就已经为时已晚了,你先看看这个……”左宗棠随即拿出一封信递给胡雪岩。信笺大意为兵部与户部的书办,眼看洪杨肃清在即,要办军费报销,雇了很多书手,备办笔墨纸张。专程南下,就地为湘淮两军代办报销。

左宗棠说道:“我们只需按照惯例奉送‘部费’即可,其余的事情先不用管。”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胡雪岩点着头说道,“只不过这笔‘部费’可观,我曾经替殉节的王中丞经手过,至少要百分之二。”

“这也是我想和你商量的事情。我共用过7000万两银子,照例奉送要求,需要20万银子。我哪里有这么多闲置的银子,即使有也不愿意塞狗洞。你想个法子打消它!”

“打消倒是容易,但恐怕会后患无穷!请大人再慎重考虑一下,花些时间与这些人打交道。”

左宗棠不以为然地说道:“不,我的意思是说根本不办报销。再者,户部也没有资格向我要账!”

左宗棠的话有些霸道,对此,胡雪岩不以为然,只好选择沉默不答。见胡雪岩不讲话,左宗棠就催问道:“雪翁,有何高见,请指教!”此时,胡雪岩回答道:“这不是大人一个人的事。”

“这倒是,但我也脱不了干系和麻烦呀。”左宗棠说。

“就是麻烦,也不会比两江来得大吧!”胡雪岩感叹道。

左宗棠眼前忽然一亮,说道:“你的意思是说,策动曾相(曾国藩)去顶?”

胡雪岩说:“如果曾相出面去争,比较容易见效。”

“我也曾这么想过,但是曾相胆小如鼠,忧谗畏讥,最近朝廷还想另选亲信大臣,这时候,曾相怎么肯大张旗鼓地奏请免办报销?”左宗棠不解地分析道。

“难就难在这儿,”胡雪岩说,“军务尚未告竣,如果贸然奏请免办报销,反会节外生枝,或许还会惹起无谓的麻烦和猜疑。”

“可是消弭隐患,需立即动手,如果书办勾结司员,再说服堂官,如果一经定案,要打消就很难了。”左宗棠推测着说道。

“如果书办勾结司员”这句话触动了胡雪岩的思路,于是,他说:“既然如此,不妨在第一关就拿书办挡回去。”

“好!但是,怎么个挡法呢?”

“大事书办是不能做主的。如果司官给他们泼一盆凉水的话,到关键时刻我们再挺身而出讲几句公道话,户部堂官亦不能不听。”胡雪岩解释道。

“此话有理,但是,去哪找寻一位明大体、有胆识的户部司官?”左宗棠疑问道。

“其实,只要这位司官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到时候,自然会为我们挺身而出的。”

左宗棠说:“雪翁,你技高一筹啊,听你这语气,好像有了最佳的人选。”

“王文韶怎么样?他处事圆滑,人缘上佳,而且户部左侍郎沈桂芬是他乡试的座师,很关照这个门生。”

“这种事情,只有耿直的人才肯做,像他这种圆滑的人会做吗?”

“大人分析得不无道理,所以只能暗中托他疏通,他应该会为自己的前程考虑的。”

“何以见得?请雪翁详细说明。”

胡雪岩说:“以王文韶的才能,短时间之内在京城中是不易升官的。如果外放做个三两年知府,就可以升职做到道员了。”

胡雪岩的用意,左宗棠当然能够心领神会,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做外官要靠督抚。督抚可以以“才不胜任”等理由,奏请“请京任用”,以此推翻朝旨。由此可见,如果王文韶想做外官,必须先要与督抚结缘。

如果免办报销成功的话,王文韶会得到很多好处,首先,湘淮两军将领都会十分感激他;其次,天下所有的督抚都会报答他的恩情,这可谓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日如果王文韶分配到这些省份做外官,岂有不照顾的道理。

此时,左宗棠豁然开朗,心想:“如果王文韶懂得利用这个机会,一定会普结天下督抚之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同样适用于社交中。求人办事之前,先了解对方的意愿,这样就可以投其所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而且他还会心甘情愿地配合你。反之,如果你利用强权,或是其他方式迫使对方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因为他不会很积极、很卖力地为你做事。所以,求人办事之前,首先要“对症下药”。

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只有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才能处变不惊,理智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不给对手、敌人任何可乘之机,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常人往往在得失利害中穿梭不息,囿于浮华的宠辱,在似有若无之中迷失了自我,于是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从而变得浮躁不已。所以,只有将功名利禄看轻,将胜负看清,将起伏看淡,才能处变不惊,冷静处事。

同类推荐
  • 让感觉跟着跑

    让感觉跟着跑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
  • 心态决定你的命运(提升版)

    心态决定你的命运(提升版)

    积极的心态、坦然的心态、变通的心态、行动的心态、坚持的心态、谦逊的心态、高标的心态、平和的心态共八章。
  • 智慧易拉罐

    智慧易拉罐

    本书分成情感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成功的智慧、创意人生等几部分,每部分都收入了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故事后都有简洁明了的总结,使人读后获得莫大的启示。当你一次次以最优雅的方式,打开每一个贮存有智慧精灵的易拉罐时,你就聆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你就开启了智慧的人生,它抵达你的心灵,滋养你的心灵。
  • 不生气的法门

    不生气的法门

    就算被冒犯、被错怪、被辜负,也照样心平气和、头脑清晰的方便法门!
热门推荐
  • 大风起兮之此风此月绊人心

    大风起兮之此风此月绊人心

    一眼沉沦,千金一笑。一念波澜,千山万水。一意孤行,千帆过境。一世情缘,千古风流。(拒绝傻白甜,给你不一样的三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龙凌神

    战龙凌神

    傲家本是龙神遗脉,傲云龙一个被废丹田的废物,机缘巧合激活体内上古流传的龙神血晶,开启龙神宝藏,没有丹田看我凝结先天龙胎,以龙胎孕育本命真龙,破而后立,从新修炼,龙血沸腾,纵横四海,八荒六合,唯我独尊!肉身化龙,逆天而行,经历重重杀劫,万千雷劫洗礼,以大无畏之心,遇强越强的斗志,吞噬天地的战意……千锤百炼,终成九天十地傲视苍穹宇宙的一代盖世战龙!
  • 南望浮生

    南望浮生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和风摇曳,那平凡的少年位于轻舞的众空之下,仰望苍穹,那苍穹仿佛一个囚笼,困住了他的身体,他的心,却要挣脱出去……好吧,这是某穷逼为了去旅游而苦心想出的理由。穷之一字,束缚众生,不过没关系,前方还有一条食品袋铺成的光明大道……一阵不和谐的钟声传来,打断了少年的思绪……要迟到了……
  • 残凄梦

    残凄梦

    讲述男主和女主两人开始接触有了好感在一起后马上要结婚,但仇恨被告知,他是选择继续爱着女主还是听从安排。
  • 系统要带我去装b

    系统要带我去装b

    获得系统,叶文生活发生改变。从一个懵懂少年,到踏入修仙界,只为做最强,亲眼看着身边的人被杀,更要下定决心去提升实力,保护家人朋友们。叶文一步步到达神王之路,系统陪伴,美女围绕。“谁敢伤害我的人,我必将全力以赴。”
  • 红龙悲鸣之夜

    红龙悲鸣之夜

    10把被锁选中的钥匙。10位受诅咒的参与者。围绕着传说中龙之宝珠,互相残杀。人类的情感成为死者的枷锁,直至一同落入被遗忘的深渊。无限轮回,无法改变的结局。红龙苏醒,无人生还。——————————————————————————其实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的侦探游戏。虽然人死的猎奇了点,推理方式奇幻了点……本人新手,文笔有限,请读者大大们多多谅解。
  • 听说豪门不好嫁

    听说豪门不好嫁

    人人都说随家的继承人随浅孤僻、冷血。她从不出席任何party,豪门家族几乎没人见过她;亲生母亲离世,她淡漠得像个局外人;亲手铲平了家族百年大宅,她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有人说,“随浅的心,比北极更冷。”她听到,轻哧一声,“是又如何?”一次偶然,一个男人闯入她的生活。“我很欣赏你。”顾景桓在校门口拦下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欣赏我什么?”随浅笑容淡淡,毫不躲闪地对上他幽深的凤眸。顾景桓勾唇轻笑,幽幽地吐出两个字“薄情。”三年相处,18岁的随浅心中藏了一个男人,他叫顾景桓。她为他抛弃所有,却得知他要娶她姐姐。她洒泪放手,绝望出国。我们的身上都藏着一个倔强的姑娘,我们都曾错过谁,到现在却都还念念不忘。
  • The Wrong Box

    The Wrong Bo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游行者

    云游行者

    在外太空有一颗古老星球,名叫轮回星球,轮回星球因为有三种不同的气候,分为了三个不同的区域和种族,天上雨空区(被水覆盖,一刻不停的下雨)、星空区(被熔岩覆盖,火山爆发、地震无休止)、光空区(被沙漠覆盖,太阳近在咫尺)三大空域,气候互不干扰,彼此之间有上百公里的区隔。对应在陆地上,因三大空域所形成的三种陆地环境,彼此也并不直接相连,在连接处被三座贯穿南北、高耸入云的山脉所阻隔。轮回星球每314年转动一次,陆地上的三个板块会彼此位置转换,转换周期是58天。三大板块高空的天象是固定不变的,人们为了回到适合自己居住的板块,就要在这58天里,集体迁移,星球轮回之时,是此星球最动荡的时刻。主人公名叫万壹,就在这轮回时刻出生了,他是洞人族的小孩,却被鱼人族抚养长大,他的身世、他的家族被灭之谜都需要他来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