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92500000011

第11章 回复三代(2)

有宋周程张朱子,于天人性命大本大原之所在,与夫用功节目之详,得孔孟之心传。而于理欲、公私、义利之界,辨之至明。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所谓入圣之阶梯,求道之涂辙也。……此宋儒之书所以有功后学,不可不讲明而切究之也。

又针对汉学兴盛之弊端,或谓调和汉宋,曰:

今之议经者,间或援引汉唐笺疏之说,夫典章制度,汉唐诸儒,有所传述考据,固不可废。而经术之精微,必得宋儒参考而阐发之,然后圣人之微言大义,如揭日月而行也。

《郎潜纪闻》:乾隆初年,上方嚮用儒术,尚书杨名时、孙嘉淦、大学士赵国麟,咸以耆寿名德领太学事,相与倡明正学,陶植邦彦。

另一方面,“经世之学”已蔚然而起。乾隆十三年四月,策试天下贡士,其第一问,为“农政”:

农桑,王政之本也。列圣重熙累洽,休养蕃滋,思所以裕其衣食,亦既屡申劝课之令矣。而人不能无遗力,地不能无遗利。果……大吏惟以簿书期会为急,即著之功令,用以为殿最,率具文从事欤?

第二问为“粮政”,当时重点考虑的一大问题(详见后文):

迩年米价之贵徧天下,朕多方筹划,税免矣,而腾涌如故;仓发矣,而市值仍昂,岂皆有司之奉行未善欤?或且欲停采买以纾其急,严囤户以畅其流,禁富民之射利,以裕其所出,果皆切中事情欤?采买停,则所在仓庾,不数年而告匮,缓急将何以济?青黄不接之时,市无现粮,贫民翘首官仓,使粒米无存,有司能坐视而不为补救欤?生谷止有此数,积于官必亏于民,其较然者;然积之害,与散之利,当熟筹之。而非明著其由,何以使官民两利?

其三为“荒政”:

至水旱偏灾,朕不惜帑藏,广为赈恤。而实惠之未能下逮者,其弊安在?……古荒政之切于时事,可行者有几?……此外或有裨于实用,可入告者否欤?

第四为“治水”:

治河转漕,以饷京师。黄河之由豫入徐,奋迅急疾,大溜横趋,堤工在在危险,……舍加高培厚之外,别有长策,可一劳而永逸者否欤?

所言涉及垦政、农政、粮政、荒政、赋税、矿政、河工、漕政等等,直可视为一篇经世派的宣言了。

在以往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中,一向最受重视的就是“考据学”了,于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之外,并不认为十八世纪存在一个“经世学派”。

这与清人的看法有所不同,相对于孔门的“德行之科”(义理之学)、“言语之科”(辞章之学)、“文学之科”(考据、汉学),曾国藩特增“经济之学”(“政事之科”),为儒学四要项,“缺一不可”。张之洞亦称“理学家”外,尚有“经济家”一名目,“其奏议公牍即是著述,或在文集,或在《切问斋文钞》及《经世文编》中”;“不惟读其书,并当师其人耳”。

儒家《大学》八条目,虽说修、齐、治、平“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在“治国”、“平天下”之上。于此立定脚跟,超越宋明,回到先秦儒家,企图建立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的,正是清代十八世纪“经世学者”的志向。

其实,“经世之学”不仅存在于十七世纪(胜朝遗老),及十九世纪(所谓改革派),也存在于十八世纪,不过内容有所不同罢了。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中收集的,主要就是十八世纪的作品。

如曾国藩把陈宏谋奉为讲“经济之学”的楷模,“立意崇尚之”;张之洞所说的“经济家”,有名臣孙嘉淦、李绂、陈宏谋、朱轼、鄂尔泰、舒赫德、方观承、刘统勋,“诸家皆经济显著者”。何一不是十八世纪的经世派人物?

此外,见于《清史稿》的有:陈宏谋(数省)、陈大受(安徽)、塞楞额(江西)、杨永斌(广东)、潘思榘(安徽)、斐宗锡(安徽)、阿尔泰(四川)、沈善富(安徽);

见于《清实录》的省级官员有:张广泗(贵州)、陈玉dg(贵州)、陈悳荣(贵州),姜顺龙(四川),黄廷桂(甘肃)、张允随(云南)、方观承(直隶)、准泰(安徽)、陆燿(山东)、蒋溥(湖南)、郝玉麟(两江)、庄有恭(江苏);

见于《皇朝经世文编》的有:尹会一(河南)、毕沅(陕西)、乔光烈(陕西)、岳震川(陕西)、宋如林(贵州)、李拔(福建)、俞森(陕西)、杨锡绂(湖南、广西)。

而《切问斋文钞》的作者陆燿、今文学宗师庄存与,乃至史学家章学诚等人,可以说都是十八世纪经世派的“谱系”中的重要人物。

其讨论范围,见于《清史稿·食货志》中有:

户口、田制、赋役、仓库、漕运、盐法、钱法、茶法、矿政、征榷、会计。

见于《皇朝经世文编·户政》者有:

理财(两卷)、养民(一卷)、赋役(三卷)、屯垦(一卷)、八旗生计(一卷)、农政(三卷)、仓储(两卷)、荒政(五卷)、漕运(三卷)、盐课(两卷)、榷酤(一卷)、钱币(两卷)。

是皆与“经济”有关。而“河渠”、“地理”、“天文”、“历算”等,尚不计在内。

对上述政务的处理,使得兼任宰相的清代皇帝成了国家头一号技术专家,并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技术官僚。过去学界对他们和他们为处理国家政务所持有的必不可少的学术和专业知识,一直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在倡导拓宽学术领域的今天,这些难道不应视为思想史的范围?虽然它们不属于儒家“经学”的范围,岂非国家行政须臾不可或离的“学问”,值得认真总结?

11.议改土地制度

就儒家思想体系来说,“回复三代”应包含有三部分内容,即“封建”、“井田”和“学校”。清代皇帝不打算恢复封建,这在世宗皇帝批驳陆生楠时,即已明确。

于是“回复三代”,只能集中于“井田”这一范畴之内,如乾隆初年讨论“均田”、“限田”,当是“复古”,而在粮政上的那些重大措施,更无非是追寻“三代”。

清代初年,黄宗羲等人主张恢复井田,他说,屯田之行,“知井田之必可复”;颜元、李塨等主张“可井则井,难则均田,又难则限田”,并着重研究了从地主手中“收田”的具体方法。但这些似乎未能对实际政治发生直接的影响。倒是满人在占领辽东以后,曾经计口分田(一男均给六晌),且对内地“富人多占土地”,穷人“没有土地”,“乞食身无一物”的现象颇有指摘。

清人入关以后,未及对现存制度作出全面反省,一时似也无力进行新的尝试。因而关于土地和租佃制度的讨论,就与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一样,也留在了十八世纪上叶。

乾隆初年,在政府权力扩张和追求新的努力目标之际,出现了对土地制度和租佃制度的重大讨论,这不是偶然的。欲“回向三代”,也不可能不涉及这些问题,如“井田”、“限田”、“均田”等,在乾隆初年都曾被反复提出。

乾隆二年,御史薛馧奏请限田额,王大臣等提出不同意见:

(限田)其说本之汉儒,而审时度势,万不可行。盖井田既废已久,田不在官而在民,民之贫富不可强而同。……前人岂无复古之意?正之夺富予贫为拂人情而违土俗,莫若听民自便之为得也。

特别针对本朝情况,指出限田之实际困难:

我朝承平日久,户口殷繁,州县田亩俱有定数,……是以薛馧亦知均田之难,而但欲禁富民增置,令贫民各置五十亩之数。此无论田多之人花名诡寄,诸弊丛生,即使富者果皆奉法无违,而现在贫民未有置产之资,反失佃种之业,转致失所,势有必然,……为害甚大,决不可行。

拟薛馧以悖谬见奏,议交部察议。但皇帝却不以为然,谕:

朕念切求言,若因此加以处分,恐阻人进言之路;且伊所敷陈者,尚有直赣之气、近理之语,……使此等之言,时闻朕耳,以补朕之遗忘,亦未为不可。

对改变田制的议论,不但不愿处治,言下之意似还颇为嘉许。

乾隆七年,福建按察使王丕烈复请限田,下九卿议奏。户部立稿主“应毋庸议”,并于五月二十六日传集九卿会稿画题。都统兼刑部左侍郎盛安独持异议,另议一稿,送主稿衙门附奏,然户部不以为是,不得不将另议撤回。六月十一日,盛安具折独抒己见,首先追述古代井田之本意:

圣王知民之贵有恒产也,制其田里,教之树畜,使人皆有土可耕,有产足倚。……自秦废井田以开阡陌,田之多寡,遂不均匀,……后世虽有爱民之君,蠲赈时行,然蠲免之惠止及有田与田多之人,而田少与无田之人不沾实惠,赈济之惠止救一时与一方之急,而究不能使家给人足,永无匮乏……

继而讨论汉代董仲舒、师丹、孔光、何武“限民名田”,北魏以至周、隋、唐代“均田”、“授亩”,元时郑介夫,特别是明臣丘浚“限田”之法,称:

为今之计,莫如渐次收买公田,……请嗣后纳监者令其捐田纳监,赎罪者令其以田赎罪。……民田既有限制,而官复收田公之于民,行之不过数十年,民皆有土可耕,有产足恃,猝遇荒歉,亦不肯轻去其乡,即加蠲赈,亦得均沾其惠。臣愚窃谓圣主仁民之政,无过于此。

为什么汉唐以来的限田之议、均田之制,皆议之而不果行,行之而不能久呢?盛安以为:

非独时势使然,乃当事者恶其不便而使然也。……限田之法一行,仕宦之家失之其所恃矣。乃将限田之法交与不便限田之人议之,无怪乎其不肯议行也。且限田国之大计也,或耻其论不由己出而力为阻挠,虽非私意,亦属忮心。又或以为千百年未经行之事,一旦举行,关系甚重,倘力持其说而行之,设有纷扰,得毋罪及首议之人,虽明知其善而又先畏其难,故议之而不果行也。

伏祈“圣明自有裁断”,排除干扰,“以立圣朝养民之大法”:

我皇上御极以来,于养民惠下之政,凡耳目所及,心思所到,无不次第举行矣。乃限田之法,实王道之大端,而自汉、唐、宋、元以来终未克举行者,将毋天心之有待于皇上也。

朱批:“大学士等议奏”。直隶总督高斌遵旨覆奏:

查限田之说……其言似乎近理,而其意固亦美矣,但未尝详察而切究之也。夫直省之广,地土之高下肥硗,风俗之奢检勤惰,生民万有不齐。而欲以数条科则限之以制,将欲其均之而适有不均之叹,此事势之显然而易见者。

至于世风不古、民俗浇漓,……是限田之说一行,贫民且未必能即受均田之益,而富民之扰累,吏治之纷繁,其不便且有不可胜言之处。

明白指陈“世风不古、民俗浇漓”,今日情势已不适宜恢复古制。

这样的一些议论,自然涉及传统政治理念的若干基本问题,即在儒家而言,一方面是积极入世用世的,另一方面却隐含有“悲观”、“幽暗”的一面。在社会上,对所谓“贫富不均”、“生民万有不齐”一类的问题,并无力铲除;在政治上,对《儒林外史》所说的官官相护,《儿女英雄传》记载的官场倾轧,都没有打算,也不可能“彻底解决”。因为眼下已经不是“三代”,而是三代以后,因此任何努力都只能是有限的不容乐观的。《御批纲鉴》(卷93):

均田限田之制,虽属古法,而实不可行;盖民之贫富不一,必欲齐之,则诸弊以起。

为此只能采取现实的态度,不能抱有什么过高的奢望,只可“因时立制”,不得随意鼓吹什么蛊惑视听、不负责任的美好方案。因此,乾隆初年的“回向三代”,也不过是一种尝试而已,到一定时候,便只能“见好就收”了。

寻,大学士张廷玉遵旨议奏:“今日而议复限田,诚无不可行之理,而有不可行之势”,又有何“善策”可依,如

田以何为等差?限以何为多寡?直省风土亘异,贫富长落不时,非清查不知,而查则滋扰。纵使章程既定,券契可凭,而瓜分诡寄、改户移名,即精明之吏亦难按册而稽,将胥吏乘机需索讹诈,而小民震惑,互相告讦,狱讼纷繁。古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毋扰之而已……

至称请收买公田,……宋元明皆有之,……收买时不无长短,催租时不无凌虐,完纳时不无勒索,比之民种民田实有便有不便。

一年之后,漕运总督顾琮奏请实行限田,“以均贫富,与用事大臣动色争于上前,无所挠挫”,八年九月,上谕:“朕深知此事,名虽正而难行”,尔以三十顷为限,……已至三十顷者,分之兄弟子孙,则每人名下不过数顷,未尝不可置买。何损于富户,何益于贫民?况一立限田之法,若不查问,仍属有名无实,必须户户查对,人人审问,其为滋扰,不可胜言。夫果滋扰于一时,而可收功于日后,亦岂可畏难中止。今辗转思维,即使限田之法,地方官勉强奉行,究于贫民无补,是不但无益而且有累也。……此事著停止,并令各督抚知之。

“名虽正而难行”一语,正道出了皇上的矛盾心情。于是也就像其他的众多问题一样,把它搁置、留给了后人。

十月,河东盐政吉庆具奏,一再言及皇上“既深知其不可行,犹冀望其或能行”之苦心。此后几乎就不见有关修改田制的议论了。

日后,《御批纲鉴》于汉代董仲舒“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条下批曰:

限田之制,其名似美,实不可行。且一州一邑中,田满三十顷者本不多见,即分其所余,何以与贫民,亦且势难遍给,徒使富者诡名寄户,贫者讦告纷争而已。是岂达治体者之所为?

又就治河一事批曰:

居今之世,虽大禹复生,吾知其无善策,亦不过补偏救弊耳。

同类推荐
  • 黄连沱

    黄连沱

    60年代,一对靓女喜欢上一个地主儿发生的故事…………
  • 铁马江山

    铁马江山

    论天下如何,不如烈火秋风,不如江湖美酒。
  • 大转折

    大转折

    雍熙三年急于展现自己武功宋太宗赵光义,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20万大军北伐。最终却是大败而回,20万禁军精锐损失大半,大将杨业被俘,绝食尽忠。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从而使宋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宋太宗开始偃武修文,大宋也被冠以弱宋的名号。可是这时一个现代人的到来,让历史发生了一次大转折。
  • 重生关羽之谁与争锋

    重生关羽之谁与争锋

    现世兵王,一朝身死,穿成关羽关云长,改写乱世!曹操:吾得云长,侥天之幸也。刘备:云长大才,惜哉与备无缘!……赵云:天下那么多诸侯,兄长为何只选曹操?曹操:吾生性多疑,独不疑云长耳!……关羽挑眉,但笑不语。
  • 三国之商人谋国

    三国之商人谋国

    所谓大商谋国,叶晨穿越为三国商贾之家,以商发家,因商贾之人地位低下,不得不勾结张让阉人。招兵买马,训练甲士,北上抗击匈奴,南下争霸天下,收猛将谋臣,遇美人江山。
热门推荐
  • 五行修士的日常

    五行修士的日常

    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五行修士的故事。
  • 圣贤者遗迹

    圣贤者遗迹

    种田,种田。穿越到异世界,艾伦偷偷地躲在角落里攀着科技树。异世界的渣渣们,你们等着!本商人决心让你们在火药与大炮的威力下瑟瑟发抖,艾伦愉快的意淫着。但他忽略了这个世界对他的恶意,他发现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根本不支持蒸汽机……我去!艾伦怒砸算盘!我艾伦就算用钱也要砸死你们!你们这群渣渣!(ps:本文不是种田文,主角基地已经发育完成,他要出门浪!)
  • 红酥手

    红酥手

    从银行出来,秦美丽直接去了“心远”茶行。上个月这家店还在装修,这个月就开门迎客了。秦美丽一进门,两个年轻的服务员立刻迎了上来。她们向秦美丽介绍店里的主打产品——武夷山“大红袍”。这些每斤价格在600元以上的茶叶盛在圆形、方形等扁平的铁盒子内,按照不规则的图形摆在深黄色的木头格子里。
  • 高冷王爷:王妃快到碗里来

    高冷王爷:王妃快到碗里来

    【宠文,完全宠文】她,凤云清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王牌,却在一次任务中被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所害,一朝穿越,穿到凤家最宠爱的三小姐身上,爹爹疼爱,姐姐喜爱,哥哥宠爱,娘亲却已离去。他,雪遥国的高冷王爷,冷血是世人对他的认知,王府上没有一个女人,百姓就认为他是断袖,却栽倒在她身上。【宠文,完全宠文】
  • 不曾遗忘恐花睡

    不曾遗忘恐花睡

    亲爱的遗忘者们:欢迎来到遗忘世界,在这里,您就是被遗忘的人,当然,也是遗忘他人的人
  • 凰倾天下:惊世红颜

    凰倾天下:惊世红颜

    她,是现代21世纪的王牌女杀手,高居杀手榜第一,睿智、阴冷、残酷集于一身的她,好比地狱界来的恶鬼。但,一旦提及到钱,阴冷残酷的形象立马不复存在,分分钟秒变疯子逗比女二货,她,就是人送外号"诡月"的第一女杀手,代号"妖夜"!——草!是谁说杀手穿越后过的平步青云、步步生莲的!尼玛!面对着权高位重的皇公贵族,犹其实是掌握千军万马的皇上,不都得对着人家哈腰点头嬉皮笑脸的?要是让人家一个不爽,不分分钟让你切腹自尽,还能找谁喊冤找谁哭去?所以!好汗不吃眼前亏!待老娘找个高级点的夫君再来装逼!
  • 我的鲨鱼生涯

    我的鲨鱼生涯

    我成了一条鲨鱼,这是什么情况,老天你让我怎么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渴望胜利的恶魔

    渴望胜利的恶魔

    半无敌文,所有背景随剧情发展不断扩大,细品则知,词汇可能略乏,谢谢各位书友的长期支持。爱非爱,家似家,他看着她,她看着他,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拼尽一切,将自己逼入绝境中的绝境,最终从深渊中走出来的他,已然成为了另一个存在。她看到了什么?无人可知,她只是,想要一个“家”,并,让他幸福。“家”究竟是什么?虽苦苦追寻,他们却没有得到答案。绝望,愤怒,爱恨交织,史诗即将拉开序幕,新的时代已然来临。“现在!万族!臣服于我!”平淡的声音响彻于整个辉煌世界。
  • 轻想时光

    轻想时光

    天地仁,而众生皆有灵焉。一条灵鱼,一部《养灵》,为孙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灵鱼?灵兽啊,看来这世界上有高智商的动物。养灵?功法啊,看来这世界上有非常人的修者。可这种种,哪有学习来得舒服?带着这些,孙砚踏上了新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