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4500000044

第44章 五四运动前后(3)

陈独秀对毛泽东、蔡和森这些湖南青年是极为看重的。为此,1920年陈发表过一篇题名《欢迎湖南人的精神》的文章,一开头就说:“我们安徽人在湖南地方造的罪孽太多了,我也是安徽人之一,所以对着湖南人非常地惭愧。”这显然是对湖南驱张运动(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的响应,叫湖南人遭灾受罪的张敬尧是安徽霍邱人。文中提到湖南人的奋斗精神,举了艰苦奋斗的学者王船山,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曾国藩、罗泽南,坚韧不拔的军人黄克强和蔡松坡为例。陈说,他们奋斗不过的精神,“已渐渐在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身上复活了”。这“可爱可敬的青年”中,显然就有为驱张来京的毛泽东这些人。蔡和森在北京进行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时,也认识了陈独秀,他1920年2月到法国,这年夏天就开始建党的活动,同陈独秀也取得了联系。

1920年7月,从上海回到湖南之后,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中国从湖南做起》、《绝对赞成“湖南门罗主义”》、《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湖南自治运动”应该发起了》、《反对统一》等10多篇。这些文章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显然都不是切实可行的,可是作者对当时存在的问题,却是看得清楚而深刻的。在这些文章中所包含的正确的和错误的意见,有价值的和无甚价值的意见中,我们不知道的是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陈独秀的意见,但可以断言,它们必定在某种程度反映了陈的意见,这从陈当时发表的文章中可以得到证实。

毛泽东在一师读《新青年》时,也很喜欢胡适的文章,因此同斯诺谈话时,胡、陈并列:“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五四运动时由陈独秀、胡适等主编的另一个周刊,《每周评论》,对毛泽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办《湘江评论》,无论刊名和倾向,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明显看出《每周评论》的影响。胡适也是这样看的,他甚至把新创刊的《湘江评论》称作《每周评论》的“小兄弟”,在《每周评论》第36号(1919年8月24日出版)上发表的《介绍新出版物》一文中说:“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类新派的报纸……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在这篇文章里,胡适特别赞赏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他说:“《湘江评论》第二、第三、第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

一个说是“楷模”,一个说是“小兄弟”、“好兄弟”,可见在五四运动时,他们是志同道合地向旧势力进攻的。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器都能做的事。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胡适甚至以为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这“外来进口的主义”指的是什么?他没有明说。他只是表示反对谈“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主义,而主张去研究诸如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女子解放问题,等等;但是人们都知道,胡适反对的是主张“根本解决”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点,胡适自己后来也是承认的,晚年他在台湾出的《胡适口述自传》中说:这“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我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

胡适的这篇文章引起了毛泽东极大的兴趣。作为响应,他甚至想组织一个“问题研究会”。这个设想虽然后来并未实现,但从他所拟定的《问题研究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中,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来。这《章程》曾经印发,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朋友邓中夏将它刊在《北京大学日刊》第467号(1919年10月23日)上。《章程》共分12条,第一条说宗旨:“凡事或理之为现代化生所必需,或不必需,而均尚未得适当之解决,致影响于现代人生之进步者,成为问题。同人今设一会,注重解决如斯之问题,先从研究入手,定名为问题研究会。”第二条列举了一批有待研究的问题,大项目列了71题,例如(一)教育问题,(二)女子问题,(三)国语问题(白话文问题)之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国际、技术等许多方面。问题大可以大到“国家制度改良及国家制度应否废弃问题”(第8题)、“民族自决问题”(第11题)、“经济自由问题”(第12题)、“社会主义能否实施问题”(第18题);问题具体可以具体到“飞渡天山问题”(第35题)等。在这大大小小71个题目中,有八个题目又包含若干小题目,共计81个。如教育问题中列举了17个小问题(如(1)教育普及问题、(9)废止考试问题、(10)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问题,等等)。这第17小题是很有意思的。杜威这位提倡实用主义的哲学家,是胡适心目中的一尊偶像,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的主张,正是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和那一点一滴的改良主义。当时胡适请杜威来中国讲学,为时两年又两个月。1920年10月26日,杜威在长沙讲演,毛泽东曾应湖南《大公报》之约担任记录。《章程》中,毛说的是“如何实施”杜威的教育说,就清楚不过地表明他当时认同杜威和胡适的意见。当年由毛泽东等创办的文化书社经销图书中,就有杜威在华的演讲录《杜威五大讲演》,并将它与《马克思资本论入门》、《达尔文物种原始》、《社会主义史》等书,一同列为“书之重要者”,郑重向读者推荐。可见当时他对各种新的思想学说,都抱有兴趣、兼容并蓄的。

除了杜威教育说外,我们还可以从《章程》中看到毛泽东赞成胡适主张的例证。例如,胡适的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大总统权限问题”,《章程》第2条所列问题中之(五八),就是这个问题。此外,胡适文章说的“女子解放问题”,在章程中“女子问题”中分列为17个小题目,诸如参政、教育、职业、贞操、放足等,比胡适文章分得更细也想得更细了。胡适文章提到了“加入国际联盟问题”,《章程》也有(十五)国际联盟问题,以及有关的印度自治、爱尔兰独立、土耳其分裂、埃及骚乱、山东问题、退回庚子赔款问题等。这也是把胡适提出的问题更全面更具体化了。

胡适的文章发表之后,李大钊发表了一篇《再论问题与主义》,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刊在1919年8月17日出版的《每周评论》第35号。毛泽东的《问题研究会章程》是9月1日写的。从时间上来说,毛在草拟这《章程》时,有可能已经看到李文,也有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看到李文。从当时交通、邮递的情况来推想,很可能没有看到。从《章程》内容看,大体上都是胡适的意见,李大钊的意见在其中没有得到反映。李文中说:“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章程》第三条说:“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这是不是反映了李大钊的意见呢?并不是的。只要看《章程》这一条中说的,“下列各种主义,为特须注重研究之主义”,就明白了。《章程》所列举的各种主义是:“(1)哲学上之主义,(2)伦理上之主义,(3)教育上之主义,(4)宗教上之主义,(5)文学上之主义,(6)美术上之主义,(7)政治上之主义,(8)经济上之主义,(9)法律上之主义,(10)科学上之规律。”很清楚,这里列出的各种主义,只不过是那许多大大小小问题的归类和概括,名为“主义”,其实也多是“问题”,同李大钊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或布尔什维主义,并不是一回事。

据毛泽东所撰《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一号),1918年秋,新民学会在北京的会员同胡适也有接触:“会友在京,曾请蔡孑民、陶孟和、胡适之先生各谈话一次,均在北大文科大楼。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其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1919年12月,为了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毛泽东率湖南各界驱张代表团赴京,在北京停留了3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他同胡适又有所接触。他后来同斯诺谈起此事:“那时候我也遇见了胡适,我去拜访他,想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在1920年3月14日毛致周世钊的信中,谈了一些他同胡适交谈的内容。那时许多人都热心出国留学,毛对此颇不以这然,同胡适讨论了出国留学的得失。毛在信中对周世钊说:“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邵西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非留学篇》载于1914年1月出版的《留美学生年报》第3号,主张设立国立大学为培养本国人才之所。文章说:“一国无地可为高等学问授受之所,则固有之文明,日即干沦亡,而输入之文明,亦扦格不适用,以其未经本国人士之锻炼也。”本国办了好的大学,就不一定都要出国留学了。在办学方法上,胡适认为中国古代的书院重视自修与研究,其精神与当时在教育界颇有影响的“道尔顿制”相近,可以采用。这一想法深深吸引了毛泽东。

在同一封信中,毛还告诉周世钊,他曾经同胡适商谈过创办自修大学的计划:“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

毛泽东绕道天津、上海等地,于7月7日回到长沙。1920年7月9日他写了一信给胡适: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吗?我前天返湘。湘自张(敬尧)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此颂教安。”

此信手稿现在保存下来了。从这一短简中,人们可以想见当日毛对胡适是很尊重的。毛写给胡的信还不止这一封。据说,胡适1949年离开大陆前,在上海图书馆查找他存放的书信。当他知道毛泽东给他的信已经销毁,曾深表惋惜。

1923年,毛泽东在《新时代》创刊号(1923年4月10日出版)上发表《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将国内各派势力分为三派:革命的民主派、非革命的民主派和反动派。他把胡适等“新兴的资产阶级”划归“非革命的民主派”,并且认为他们是可以同革命派合作的。

新闻学研究会和邵飘萍

1918年8月,毛泽东到北京后,为解决生活开销,由杨昌济的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职务是在红楼第二阅览室管理报刊,并登记阅览者的姓名。虽然待遇菲薄,工作琐碎,但确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因为已置身于北京大学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堡垒之中。

自从在长沙当新军的列兵起,毛就养成了良好的读报习惯,现在更是如鱼得水了。北大这个阅览室当然比第一师范的要丰富得多,他可以广泛阅读京、津、沪和全国的重要报刊,进而研究各种学说。同时,可以经常旁听北大的有兴趣的课程,参加学校设立的各种学术团体的活动。这里值得一述的是参加新闻学研究会,这跟他早年就极其重视新闻报纸的作用大有关系。

蔡元培在北大时,治校“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听其自由发展”。校内各种新文化活动,他都予以支持。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10月14日成立,蔡元培被选为会长,亲自为该会制定了8条简章,其宗旨为“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材”。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之范围、采集、编辑、选题,以及新闻通信法,新闻纸与通讯社之组织。研究会每周都有讲课活动,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璜为主任导师,讲授新闻学原理;邵飘萍为兼任导师,讲授办报经验。研究会还办了一种《新闻周刊》,由会员撰写稿件,作为实习阵地。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称该会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该刊为“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识之报纸”。毛泽东获得听讲半年的证书。他同斯诺谈话时回忆说:在新闻学会里,“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直到1974年,81岁的毛泽东会见外宾时,还曾提到邵飘萍其人。

邵飘萍(1884—1926),名振青,浙江金华人,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和著名报人,兼主笔、记者、经营和教学于一身,为新闻界的全才。他14岁中秀才,18岁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青年时,从崇拜康、梁到崇拜孙中山。1912年在杭州创办《汉民日报》,一年后即因反对袁世凯而被查封,其间曾3次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组织东京通讯社,向国内各报发稿,揭发日本侵华野心和“二十一条”真相。1916年春,应上海新闻界电邀回国,先在《申报》、《时事新报》、《时报》等担任主笔,继应聘为《申报》长驻北京记者,为该报日拍新闻专电。1918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为国内第一个通讯社,以消息准确迅速蜚声海内,新闻记者的社会地位因此得以提高。同年创办著名日报《京报》,宣传十月革命,传播社会主义,支持南方革命政策。五四运动时,《京报》发挥其“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的宗旨,揭发段祺瑞政府卖国罪行,被下令查封。邵本人被通缉,流亡日本。仍从事新闻事业,并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20年回国,复刊《京报》,在平民大学执教,办报学系。遇大事,邵必亲自采访,尤重视副刊,《京报》副刊达12种,实兼日报与杂志两长。副刊中最著名的有鲁迅主编的《莽原》周刊;《西北周刊》更给冯玉祥以直接影响。1926年“三一八”惨案时,《京报》成为讨伐段政府的舆论阵地。4月,段失势出走,奉军进驻北京。4月26日,邵飘萍以“宣传赤化”罪名,被奉系军阀杀害于北京。综观一生,邵飘萍首先是一个站在时代的最前面,以报纸和新闻作手段,鼓吹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的勇敢战士和报人,他敢于冲锋陷阵,不畏任何强暴,终于以身殉职。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时,他在编辑室大书“铁肩辣手”几个字,勉励同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确实一生实践了这10个字。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担任导师时,他已有自己的著作《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向会员系统地传授有关报纸的作用、任务,以及如何组稿、采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整套业务知识,并且介绍国内报界和世界各重要通讯社的情况。他非常强调新闻的作用,认为“新闻是社会的耳目”,“与社会有莫大关系。报纸的任务就是供给新闻,代表舆论,提倡道德,传播知识,协助工商业的发达”等。他强调新闻之第一要义为“确实”,尊重事实,摒除偏见,反对以讹传讹,颠倒是非,尤反对刊登黄色新闻。他以自己多年办报和当记者的经验,帮助学会的《新闻周刊》,将一个星期之内国内外各种重要新闻,做出系统的记载,并加评论。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现身说法的实际经验,其人格力量和辣手文章,当然给学员以深刻影响。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主要讲述了:遵义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投了赞成票。会后,陈云受到毛泽东的委派赴上海恢复党组织,并赴苏联取得同共产国际的联系;在苏联,陈云假托被俘的国民党军医撰写《随军西行见闻录》,最早客观、公正宣传毛泽东,宣传红军长征。陈云敢断家务事,明确表示不同意毛泽东和江青草率结婚;经过慎重考虑,陈云和于若木结为夫妻,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高饶阴谋篡权时,陈云主动揭发;事件处理时,毛泽东提议搬陈云作救兵;事件处理后,陈云强调: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毛泽东逝世后,陈云提出要客观公允地评价毛泽东一生中的是非功过,尤其是对其晚年的失误,要作出公允而又科学的评价。
  • 倪光南:大国匠“芯”

    倪光南:大国匠“芯”

    一直以来,倪光南院士都在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呼号,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接近40年时间,一直在为此目标而努力。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误解和白眼,但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中兴、华为被美国封锁以来,中国逐渐意识到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开始重点关注,并将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国产化提上了日程,倪光南院士奔走半生的事业终于出现了曙光。这本书主要书写的是倪光南院士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半生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宿主你可别浪了

    快穿之宿主你可别浪了

    宁浅月,女,技术不是一流,但逃跑技术堪称顶尖的21世纪女杀手。某一次执行任务时,被仇人追杀。秉着“打不过就跑”的原则,她逃到了墓地,并且做出了平生最愚蠢的决定——躲进棺材里。于是,作天作地的她,成功地绑定了一个甩都甩不掉的小系统,非得带着她穿到各种奇葩位面。每个位面居然还有渣男要攻略,宁浅月表示自己很累......等等,她怎么越来越感觉,这就是一个阴谋?!
  • 萌萌花仙养成记

    萌萌花仙养成记

    一朵迷糊的荼蘼花一个呆萌的小道士打打闹闹不亦乐乎奈何师妹来搅局岂知前世的缘分也来插一脚这原本就不牢靠的红线能否经得起这般撩拨呢
  • 四色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四色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作品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细节描述讲述了一个关于逃避的故事。四个高中生“听到”了一起强奸案,可没有作出施救。过后把赎罪的希望寄托在幻觉与想象之中。本是血气方刚的男子,却成了不言不语、洋洋自得的懦夫。逃跑、逃跑、逃跑、逃跑。他只是感到整个头部都灌满了水,水甚至从他的口、眼镜、鼻孔和耳孔流出来,跑步都跑不稳,头重脚轻,下一步脸就要砸在地上,像装满水的胶袋砸在地上一样。他连这些都想不了。也想不起来有没有在叫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狂暴升级

    无限狂暴升级

    主角穿越至各个位面,无限狂暴升级,你我的狂暴升级,要不要一起来?狂暴狂暴狂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求推荐票,求分享,求评论,五星。谢谢
  • 叁代女王樣

    叁代女王樣

    她是冥界二小姐,身怀神秘力量,绝顶功夫,却天生是个闯祸精。打工误收挑战书,逛街棒打流氓,遭算计被迫狩猎。决斗偶遇他,误会不断,没想他竟向她表白!雨夜求婚,她备受感动;诞下宝宝,却被迫分开。阔别三年,再度相遇,他把她绑上飞机,“女人,别想跑!”
  • 枯桑海水

    枯桑海水

    月夕国1899年魅惑天下的林小姐出生了,她有着傲世一切的资本,却为了一个男人谋划仕途。即使永远不会两情相悦但也不会后悔。他,翩翩公子温润如玉,温柔到了极致,他可以照顾所有人的情绪,让所有人都是莞尔一笑。但也不会为一个人放弃自己的野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血族少女猎爱中

    血族少女猎爱中

    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被自己贪婪的欲望所支配,吸血鬼,传说中的超自然生物再见天日……殊不知,在吸血鬼猎人学院学习的少女在某一次执行任务时遇见了小时候一起长大的男孩,然而男孩已经是吸血鬼的一员,男孩向少女表明自己贵族的身份后,少女被一路追杀,无奈之下少女被子爵变为吸血鬼,好景不长……这次,又将发生些什么呢?【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