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6500000009

第9章 亲子篇——家有儿女,父母要共同成长(1)

老爸陪儿子穿裙子,对吗——孩子的性别教育应慎重

核心认识:“总体上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天然制约,关于对错的理解会比较简单,对未来的预见力不足。所以父母以成年人的心智对他们的行为轻率地表示支持,是不对的。在何时何地表达特立独行,儿童难以胜任这种认知判断。”

典型事件:一个五岁的德国小男孩总是喜欢穿裙子。他的爸爸没有责骂他,而是选择跟他一起穿上裙子,走上街。“我没有受过多少高等教育。我只想我的孩子懂得,有时候不一定要符合大众预期。我想他知道,爸爸总会在他身边支持他。”(据新浪微博)

冯俊杰:关于此事,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开始是叫好,认为这父亲很开明,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您认为呢?

朱文波:开始大家同声赞同,因为人们大抵只被一个现象吸引,就是父亲的陪伴,但是忽略了他陪伴什么。父亲也换上女裙一起陪孩子走上大街,这成了对行为的奖赏和强化,将男孩的不当行为延续下去。

于是我在微博上作了这番评论:“可以有父子温情,但未必是称职的教育。”且不说孩子未来可能有的性别认同障碍或异装癖隐患,仅就当下来讲,“有时候不一定要符合大众预期”这种想法是成人具备了复杂认知后的自我判断,但一个五岁的孩子不可能理解,只会简单地认为父亲支持的就是对的。对儿童而言,反社会行为也可以在这样的信念下培养出来。

冯俊杰:您说到“反社会”行为也可以培养出来,我有点吃惊。

朱文波:这里还涉及儿童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那就是性别认同:他属于哪个群体,相同和不同点有哪些,哪些行为可能被群体接纳或排斥。男孩穿裙子也许是简单地好奇和尝试,也许是因为他在小环境中偶尔听见大人对某个女孩的夸奖和赞赏,在社会比较中他想获得同样的待遇,于是开始模仿。

这些不当的适应策略被大人忽略,在他未来成长中,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负担,产生混乱。他可能招来同伴嘲笑,没有归属感,自尊心会严重受损。

冯俊杰:我注意到,您提到一个“自我判断力”。我记得法律就规定了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当然,法定年龄是广义的,取的是社会平均值。一个人拥有完整的心智判断力,心理学上有什么标志吗?

朱文波:自我判断力的准确与否,一定和个体的综合认知能力有关,也就是自身行为更多地符合社会规则,从而在环境中受益。这关乎个体的生存质量。

总体上,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天然制约,关于对错的理解会比较简单,对未来的预见力不足。所以父母以成年人的心智,轻率表示“有时候不一定要符合大众预期”并不妥当。在何时何地表达特立独行,对儿童来说难以胜任这种认知判断。

一个人拥有完整的心智判断力,在心理学上的标志应该是,行为和内部情感能够适应各种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完整”是个体难以实现的挑战,而承认这种不完整,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认知判断。

冯俊杰:以我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有不少父母把小孩子当成洋娃娃,给小男生穿裙子,让小女孩光屁股。我想帮广大父母问一下,有没有一个性别教育的时间点呢?

朱文波:性别教育没有时间点,它几乎渗透在儿童发育的早期。当孩子开始学走路时,他们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许在洗澡时,就开始追问父母,自己身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幼儿期还会通过自我刺激,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男孩女孩都可能有偶然的自慰行为。而这些都涉及性的私密性教育,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比如,不可让人随意触碰的部位,不可在公众场合所做的行为。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性别教育并非单一的内容,也不是在特定时间来一次集中宣讲就行的,好的性别教育来自日常生活的随机讨论和长期沟通。

世界如此险恶,孩子怎么强大——成长教育中的生存与安全

核心认识:“对于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孩子应该如何判断对与错,显然他们常常力不从心,需要父母耐心指导,需要点滴的渗透式点拨。这个过程就不能立于说教和集中宣讲,因为孩子听起来困难,听完也会忘。所以,如何把握情境,适时表达,非常考验父母的教育水平。”

典型事件:有一位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六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几乎快要摧垮这位父母已经坚持了六年的教育观。

他发现六岁的女儿入学一个月后,学校的教育模式和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冲突,他举了“学校要求买统一的舞蹈鞋”、“老师觉得女儿的书写很不好,让家长监督孩子练字”、“老师发短信布置作业时,嘱咐家长‘没事就不用回复’”和“老师用发小红旗等方式奖励孩子为班级做贡献”等四件事例来说明自己不认同学校的教育模式。

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是该认为“学校这么做是在帮孩子适应生存规则,可以理解”,还是认为“学校的做法是潜规则,家长不该盲从”?

根据新浪微博一项有3万多网友参与的调查统计,支持前者的不足3%,而后者的支持率占97%。

现在这位长家无比担忧,六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据新浪网)

冯俊杰:对于此事,青年学者押沙龙认为,不当的教育体制需要成人组织抗争,但不该让孩子冲在第一线,除非孩子确有强大的内心。其次,父母有义务让孩子听到不同的声音,但在什么年龄段进行才不会引起孩子的认知紊乱是儿童心理的技术问题。您怎么看?

朱文波:教育体制的诟病,话题太大了,但显然让孩子承担反抗的责任是不妥的。父母焦虑的原因很多,最主要还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视野。那些朝外看的父母在比较之后发现,我们的孩子通过已知的学校教育手段在未来的竞争中占优势的希望渺茫。

我们这里因为特有的国情,知识教育几乎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变成一种强制灌输,内容死板,要求整齐划一,强调“管制”,不强调“灵活”。因人施教成了空话,心智训练不讲究活泼创新。

比如从幼儿园开始直至小学全程,学校要求孩子上课时双手背在身后。这种僵化的要求一直延续至今。大脑想要高效而又充满活力,需要身体的配合。舒展的身体能带动大脑更快速灵活地运转。

冯俊杰:我记得之前在“爸爸该不该陪儿子穿裙子”的话题中,我问过有没有具体的、适合认知教育的年龄。您回答的是,广泛的时间段都可以。这次我想请您谈得更加详细一些,以供参考。

朱文波:对于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孩子应该如何判断对与错,显然他们常常力不从心,需要父母耐心指导,需要点滴的渗透式点拨。这个过程就不能立于说教和集中宣讲,因为孩子听起来困难,听完也会忘。所以,如何把握情境,适时表达,非常考验父母的教育水平。尤其在复杂的道德伦理层面,比如战争中一村人都躲进同一山洞,外面有敌人在搜索,这时妈妈怀里的孩子号啕大哭,母亲该怎么办?将孩子捂死了是否合适?这种两难困境父母可以自由设置,帮助孩子获得价值取向、同情心、处事态度、决策等诸多领域的训练。

冯俊杰:对孩子的教育压抑,还有最近出现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让人感觉世界太险恶了,孩子们简直是身心都遭受着摧残。大环境如此,且不说抗争,有没有相对温和又能好好保护孩子的妥协之路?

朱文波: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社会里,公平教育得不到落实,那么当周围的学校少,或者传说中的好老师集中,这就形成了稀缺效应,这使得父母和校方沟通失去对等性。

有的父母不敢对老师给予监督和质疑,盲目地依赖学校教育资源。有的父母错误地理解为打骂也是为孩子好,不细究什么叫失控,不知道孩子已经处于危险境地。

我认为,对打骂虐待学生的现实,不能有丝毫妥协。这种行为是教育者的耻辱,跟教育一点儿也不沾边。打骂孩子是实施控制的行为,以强制力迫使顺从。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被打骂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不可能有好的学习状态。孩子因为自己弱小,失去父母的保护屏障后,通常他们会隐忍,秘而不宣,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会更无助。父母要做到敏感和有效防范:第一,不要对孩子小的外伤视而不见;第二,对孩子在睡眠时常出现噩梦的情形,父母要警觉;第三,如果孩子在与同龄人的交往语言变得粗暴强硬,不友好的肢体动作频繁,父母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后果。

写检讨比跳楼还可怕——挫折教育带来心理创伤

核心认识:真相教育才是有力的价值观培养的基石,让孩子明白对错的界限,而不是让他们从小就揣度成人世界的复杂,这样在他们受伤害时才不会隐忍或将事情合理化,避免酿成大祸。

典型事件:成都十岁孩子被逼写检讨跳楼自杀。华润成师附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因在朗读比赛中说话,被老师留下体罚。老师要求他写一千字检查,写不了就去跳楼。最后孩子选择从三十楼跳楼身亡。孩子在语文书上写着:“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有几次都缩回来了。”(据四川新闻)

冯俊杰:这个事看着就让人痛心。这么小的孩子,因为写检讨而跳楼。我们小时候会听说类似的做法,认为让孩子多受点挫折,可以让孩子得到磨炼。但现在看来,很不靠谱。

朱文波:从心理学角度看,逼孩子写检讨弄到孩子跳楼其实是难以被原谅的错误。十岁孩子的自我概念是极其脆弱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具有无上的权威,而权威效应的巨大威力在于让人盲目服从,个体无力为后果负责,权威指引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受挫貌似是一种锤炼,但如果一个人从小人格被羞辱、被轻贱,个体丧失自尊,那就不叫受挫,而是被虐待、剥夺和摧残。受挫是为了成长而提取经验,羞辱是对一个人的蔑视,对成长不仅无益,反而会带来损害。

冯俊杰:我看见过的最神奇的新闻是,有个妈妈因为家里有钱,怕孩子只会坐享其成,不知道人生艰辛,于是骗女儿说她不是亲生的。

朱文波:这些都是糊涂父母。比如这个孩子跳楼的事件,跟同学闹矛盾,是人际间的相互攻击,那是适应方面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我调适。但老师是权威,他的话语具有标签化作用,他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冯俊杰:有些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往往把老师当神,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

朱文波:父母不要因为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就无条件树立老师的威信。在今天复杂的教育背景下,父母和孩子交流学校环境时,要尊重真相,真相教育才是有力的价值观培养的基石,让孩子明白对错的界限,而不是让他们从小就揣度成人世界的复杂,这样在他们受伤害时才不会隐忍或将事情合理化,避免酿成大祸。

冯俊杰:我同意您这个看法,要帮助孩子了解成年人的世界。

朱文波:这种放弃寻求帮助的本身才是最大的悲哀。真实能在真正危险的时刻充当依据,真实才是孩子研究判断的立足点和发挥自我能动性有理有据的起点,否则他将没有安全感,没有对环境踏实的确认,只剩下习得性无助,最后彻底崩溃,放弃生命。

是什么造就出央视上的神回复——今天我们如何开展性教育

核心认识:“父母只要发现孩子态度真诚,那他或她所问及的所有内容都需要坦诚告知。父母的姿态越开放和诚实,越容易将性知识、尊重和亲密关系的讨论做有机结合。”

典型事件:继“你幸福吗”的街头采访之后,央视再推出“我从哪里来”的调查。我们小时候问父母“我从哪里来”,得到各种神回复:“垃圾箱里捡来的”,“被洪水冲来的”,“胳肢窝掉出来的”,“问你妈去”。中国人谈性色变,这个问题让很多父母头疼,告诉不告诉是个问题,如何告诉和告诉多少也是个问题。(据央视报道)

冯俊杰:应该表扬央视,做了很好的事。这件事让大家看到社会经济发展了,但有些思想其实没有进步,于是各种神一般的回复雷到观众。有个文化学者调侃说,中国人不谈性,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成年人可以只做不说,可是性教育呢?这种文化禁忌源头是什么?是我们太封建落后吗?

朱文波:迄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科普知识的传播其实相当艰难。所谓文化多元,其实掺杂着太多糟粕。有时候,有些事情在商业的驱动下被人别有用心地曲解,国人在应用与实践中就会陷入迷茫,乃至谁也不信。

所以这个文化禁忌透着茫然虚无后的无奈和焦虑。还记得某一年北京好不容易在初中教科书里有了性知识教育,可是插图却招来大量的非议。其实那些内容在小学末期就该开展,可是父母们无所适从。

究其原因,是父母们对主流专业水准的质疑已成习惯。对一个现象形成讨论或争议原本正常,可是主管部门却常常害怕引起“麻烦”,应对策略通常是暂缓、降格和低调,使得科学知识也显得羞于见人。

冯俊杰:有什么样的性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神回复”。那么性教育有具体的指导原则吗?

朱文波:我认为性教育不能靠单一说教,或在某一时间内集中完成所有内容,而是应该结合孩子提供的线索,根据他或她目前了解到何种程度来循序渐进。也就是说,给孩子目前想知道的。

冯俊杰:我记得我中学时学校使用的生物学教材其实有比较细致的身体讲解。

一提性教育,好像大家都紧盯着父母,我反倒觉得,学校其实在这方面是更好的教育主体,让孩子习惯在公开的场合,态度认真地去面对。

朱文波:性教育应当是学校和家庭并重,相对来说学校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老师受过专门知识的训练;2.性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公共健康意识;3.知识来源可靠;4.便于指导青少年正确的性行为。

父母则应当鼓励孩子善待自己的身体,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尤其强调父母和孩子必须学会以可靠信息来源来理解相关知识。

冯俊杰:最后我想再请您给大家讲一讲孩子不同时期的性教育技巧。

朱文波:好的。

人类简单的生理构造差别在孩子蹒跚学步时就该告知。学龄前孩子已经涉及较具体的性知识,父母在早期可以含糊地说明,关键点在于关注其性好奇的来源,核心是纠正误解。大人不可以嘲笑,不可以用其他代称来回避性器官。

等孩子再大一些,父母需要有心,利用家庭生活各种合适的情境,比如电视、网络、广告或聊到同龄人,告知孩子关于勃起、月经、性行为等内容。父母只要发现孩子态度真诚,那他或她所问及的所有内容都需要坦诚告知。父母的姿态越开放和诚实,越容易将性知识、尊重和亲密关系的讨论做有机结合。

对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孩子的性焦虑,比如生殖器大小、乳房大小,等等。这时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担他或她的担忧,告知其怀孕或性传播的危险性,也要告知关于爱情的美丽、忠诚和生命的喜悦。

父母老了,送不送养老院——在家养老的孝顺误区

同类推荐
  • 荣格心理术

    荣格心理术

    本书介绍了荣格的心灵层次分析术、自我认同分析术、梦境分析术、性格分析术、沙盘游戏治疗术、精神诊疗术等心理学知识。
  • 驻藏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驻藏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提高军人军政素质、维系身心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也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定,加强并规范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部队心理疾病的发生,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长年进驻海拔3000米以上西藏高原的官兵,高寒缺氧、环境艰苦、守备任务繁重,对官兵心理有着特殊影响,迫切需要对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疏导进行科学研究,制定适合这一特定区域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 舌尖上的心理学

    舌尖上的心理学

    洞悉中国式饭局社交智慧,在觥筹交错间读懂人心。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选择什么食物、饮品意味着不同的性格;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说什么话,可以显现出其心理特点;一个人在吃饭时候的身体语言,可能有独特的暗示……通过这些“密码”,你可以读懂一个人。
  •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个性之美是女人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个性,必然会变得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你的外表多么美丽,也只能是一种装饰。通俗地讲,就是“花瓶”。所以,一个女人只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符合现代潮流的审美标准,成为一名别具品位的“俏佳人”。现代女性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在这种欲望的引导下,女人不是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而是个性越来越突出,她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寻找恰当的个性,以求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品位。显然,一个现代女人必须要有个性气质,才能赢得大家的青睐,才能发现自己美在何处。
  • 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3秒钟读懂孩子的心——深刻解读0-3岁宝宝的日常心理

    0-3岁,是孩子心理形成的关键期。这段时间,孩子会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生灵,变成一个“小大人”。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提升,他们的心理也进入了一个很特别的时期。如果你家有一个0-3岁的孩子,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应该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解孩子的心里所想,使其平稳过渡到生长的黄金时段。这本书一共分为九章,内容涉及丰富、典型。相信,读了这本书,家长一定会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浮生筱筱

    浮生筱筱

    本小说讲述筱筱的男友偶然失踪事件成为“寻找真相”的源头,筱筱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为了寻求真相,计算机系的才女筱筱,贸然孤身一人前往荒无人烟的沙漠进行殊途的较量。与智慧少年浮生,擦出火花,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真相揭晓——生死悬殊于一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夫君还在等着我去娶他

    夫君还在等着我去娶他

    一句话简介:穿越后,君予安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修炼!努力赚钱!把夫君娶回家!【君予安】当君予安得知自己是从果子里出生的,君予安表示——她只在乎以后跟夫君生宝宝会生下一颗果实吗?当君予安得知自己的名字是夫君取的得时候,君予安表示——开心鸭!她家夫君真棒!当君予安被人比天赋时,君予安表示——奈何低调不起来,我可是全灵根哦!当君予安被人比炼丹、轮纹时,君予安表示——渣渣,本美少女一出手,极品在我手! 当君予安被欺负时,君予安表示——大哥大姐们,上! 哼哼,我可是少女们的团宠!大哥大姐们疼爱的妹妹!她们都打不过还想欺负我?【君北辰】谈恋爱要从娃娃抓起,自己真是提出了恋爱界里程碑式理论!每天都是等待他家予安把他娶回家的一天!
  • 张牙舞日记

    张牙舞日记

    一个真诚,热情,感情丰富的男孩的故事……
  • 网游之亡城领域

    网游之亡城领域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游戏世界,它能让一介贫民进入天神学院,也能将一代天骄化作青泥!谁能想过一款游戏也能帮助修炼?谁能想过一款游戏还包含着无数阴谋?!新一代英雄豪杰的崛起!新一轮优胜劣汰的争夺!看步三哥如何纵横《天神》,手捏BOSS,脚踩“天骄”,吸引各路美女投送怀抱,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武至尊

    神武至尊

    诸神,拥有天赐血脉,立于苍穹之上,掌控众生命运;林阳,一个平凡少年,却立誓逆天改命!毁灭轮回,扭转生死之宿轮,只为亲情长存;魔阻屠魔,神挡杀神!战诸神,只为坚守一份万古沧桑终不移的承诺。“天既阻我,我便将这天穹纳入掌中。天不容我,我便自创一方宇宙。”
  • 一方守村人

    一方守村人

    两个月前,姥姥去世,母亲不愿意回到老家,害怕触景生情,所以决定让我去处理老家剩下的几亩荒地和一处老宅。
  • 天行早

    天行早

    被帝舜封印的七十二邪魔破封而出,于人间界掀起腥风血雨,值此之际,有人挺身而出......总觉得这种介绍因为严肃而变得中二起来,或许是我的错觉吧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