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6500000023

第23章 生活篇——解开日常迷思(5)

典型事件:某开设一年不到的网店销售额就达到了30万元,店主每月纯利润逾万元,只不过这家网店卖的都是假冒名牌鞋。近日,金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了一起网售假名牌鞋的案件。所谓原单、代工厂等,多数情况下只是包装假货的概念,尤其在奢侈品领域,基本全是假货,只是仿造水平高低而已。业内人士透露。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表示,除了一些店主别有用心、给冒牌货戴上正品的“高帽”之外,消费者的不理智也给了冒牌产品滋生的空间。一些消费者怀着侥幸心理,明知价格远低于专柜价,存在比较大的购买风险,却依然自欺欺人地选择购买。(据《新闻晚报》)

冯俊杰:您怎么看“A货”这种东西的存在呢?看起来便宜又满足虚荣心。大牌如LV、GUCCI,已经是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奢侈品了。好多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消费这些大牌的A货。

朱文波:A货就是俗称的山寨盗版,利用人们对某品牌商品的共识和认同,以仿冒品代替它。其获得“成功”的途径就是价格优势,因为山寨版无需承担研发设计、宣传、市场开发和品牌培育等前期高额成本投入,当然会对正品造成掠夺式的伤害。

冯俊杰:坦白说,我年轻时候也买过山寨的。记得是在大学时代,外面店子不少买仿造的名牌鞋子、裤子。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也喜欢买这些A货,一个便宜三个爱,哈哈。您如何看待买A货的人的心理呢?这种消费方式,有什么来龙去脉?

朱文波:学生时期可以理解。品牌代表着优质,它在同类商品中具有显著的识别效果。享受优质商品除了商品本身具有的适用功能外,还满足了人们的炫耀和优越感。当不同品牌的消费能力有了社会阶层差别标签化的功能时,尤其对高档品牌拥有者影响了人们对他的态度,买A货的人们想要得到类似的态度,但不具备购买正品的消费能力,于是热衷于价格低廉许多的仿冒品,以期鱼目混珠。在社会心理中这属于社会交往非诚实性的形象操纵,以错觉赢得赞誉或羡慕。

冯俊杰:这种消费行为其实还是因为没钱吧?大部分中国人,也是在近十几二十年才富裕起来的。

朱文波:这种消费行为势必带着经济发展或社会文化的影响。1.经济收入的不均衡性。当品牌消费成为少数人的专有标志,并且这类人群具有足够的特权和影响力时,必定带动更多人群向往和仿效,而背后缺乏真实的经济实力的支持,买山寨货成为满足愿望的选择。2.价值取向的平庸和单一。如果足够数量的人群都认同或热衷购买山寨货,表示他们核心价值取向上认同以貌取人或者正遭遇以貌取人的情境压力。说明这群人更急迫地以浅显的表面符号点缀他们与“成功”的距离。3.盲目跟风,自我缺乏确定的审美,仿效他人。

冯俊杰:和别的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差别吗?

朱文波:消费行为能折射出国民的文明素质。对A货的态度上实际上存在着道德公益心的考量。假如你问中国人制假贩假是否可以,我相信绝对优势的比例会反对,但微妙的变化在于个体实施消费行为时,态度和行为差别有了完全利己的转变。

标准的多重性和实用性像买服装买书买碟可以,买药买食品不可以。说明在公共道德层面我们表现出态度和信念的差别。态度具有易变性,而信念才是恒定不变的价值系统。

跟其他国家相比,在自觉性上我不能得出肯定的答案,但在其他方面,比如法律的严密和强制,对制售源头给予真正的监控和打击,对消费者给予恰如其分的引导,品牌内涵和选择的多样性,都能让A货市场的存在几率大打折扣,这点经济发达国家要做得好很多。

冯俊杰:您会消费这种产品吗?如果朋友买A货呢?

朱文波:身边会有朋友买A货,我能理解,所以通常也不会劝阻,大环境下的个人消费行为并不涉及品行的界定,不可以自我的道德标杆来要求他人。我自己也买过盗版书盗版碟。

冯俊杰:要是钱包太瘦,又狂热爱着精致名牌,这种人该怎么办?

朱文波:荷包不饱又追求奢侈品消费,最大的隐患是个人的财务危机。追求奢侈品本身无可厚非,只是量入为出才可能对有序生活起到锦上添花的愉悦效果。而罔顾经济能力,一味追求奢侈品消费,这种行为特征预示着生活的其他领域存在着同样的隐患——缺乏计划性,易冲动而缺乏自我约束力,更多依赖于感官需要渴求即时满足。如果你想摆脱人性的脆弱,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不妨从有节制地对待奢侈品开始。

冯俊杰:我们国家常常被取笑说是山寨大国,深圳的电子产品,福建的鞋子,还有江浙沪的服装,几乎在淘宝上一统天下,而且销售额庞大。您如何看这个事啊?

朱文波:凭媒体报道和观察的现象来看,我认为大陆是A货生产销售的主要区域,原因在于庞大的消费人群和似是而非的市场监管,有的政府职能部门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税收,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或睁一眼闭一眼的柔性执法。

冯俊杰:喜欢A货的人那么多,但毕竟这样不对。如果咱们国家要治理,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朱文波: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收益本来就是资本投机的秉性,藐视道德甚至法规不足为奇,本不该报以奢望以求自律,所以教育功能在成效上是极其有限的。这需要政府在源头制造上切实监管和打击,巨大的违法成本作为惩罚性后果,一定能让制造者收敛直至转向,风险和收益评估是简单的道理。

对民众以道德教育也需要辅助条件,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是人之共愿。当大众的价值取向转变为被人发现使用A货是件丢脸和羞耻的事情,那么A货生存的土壤会快速枯竭。

冯俊杰: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有文化但没钱”的人买A货,“没文化但有钱”的人买正品。在我们媒体界还流传着一个笑话,那些天天报道明星大腕巴黎走秀的编辑记者,月薪才几千。他们对名牌了如指掌,但消费不起,都靠赞助或买瑕疵品,甚至也偷偷用仿品。这很好玩。而那些一掷千金的富豪,才不管什么品牌故事,什么文化传承,看见就买。您怎么看呢?

朱文波:要讽刺的是这类标榜有文化的人,空读了多年书,也不可能真正理解所谓的品牌内涵。其行为正好说明了他追求的仅是牌子,所以才不论真假。不论文化程度的高低,只要是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财富,即便是“土豪”,去享受正品也是天经地义的,任何品牌无论其内涵如何,都不可能超越其商品属性和被消费属性,除非有的商品具有特别属性,也只是存在得体与否的差异。

催眠真有那么神奇强大吗——别让你的意志被他人取代

核心认识:被催眠者越相信催眠,越希望能够证明催眠行为,就越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排斥“轻信”之后,没有了被催眠的动机,就不再对催眠产生反应。简单点说,被催眠者是有想象力的角色扮演者,他们让催眠者的意志取代自己的意志。

典型事件:新浪博客上出现了一篇“催眠一亿人,挑战吉尼斯”的帖子。一位自称是文利的催眠师,决定在2012年1月13日,通过网络、电视及现场参与的方式,为一亿中国人来一次催眠体验,并注明此次活动完全免费,自愿参加。

冯俊杰:这个催眠一亿人,您怎么看?我小时候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催眠》,当时就震惊了。非常诡异,悬念迭出。我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那个时候还没有专门接触心理学,一直以为真的有这么神奇。

朱文波:同时对一亿人实施催眠,绝对是不可能的事!虽然现在网友众多,但是面对“1亿人”这个天文数字,文利的想法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相信很多人对心理学的好奇都源于这个学科的神秘感,催眠是特别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尤其经过文学、影视作品的演绎,催眠师犹如法力附身,似乎能在亦真亦幻中改变人的行为,然后心理咨询师几乎等于催眠师,犹如魔法师。但作为人本身的安全感考虑,你身怀这一绝技,彼此的交往变得不太对称,于是有些人跟心理咨询师打交道,会虚虚地问一句:“哎,你不会给我催眠了吧?”

不少催眠大师出来行走江湖,很多所谓的心理网站开办专门的学习班,以神秘作为噱头,有人声称催眠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天涯社区曾经也有人鼓噪将你催眠,可以知晓你前世今生,引来几万点击和不少附和。也有人开设专门的博客据以惑众。有多少人假科学之名?当有人鼓吹催眠可以帮你孩子戒除网瘾,当有人告诉你接受催眠可以解除你心灵之痛,你需要保持一份戒心,小心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冯俊杰:您学过催眠吗?在心理咨询中,使用过没?催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屡屡有那么多人对此大做文章,大肆渲染?

朱文波:我告诉你真实的催眠在科学上如何被严密验证的,以及专业领域如何看待、如何解释这一心理现象。我和大众一样,早期处于对心理学的粗浅认识阶段,也出于对催眠的严重好奇,去学过的。

当年读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时,老师对催眠一副轻描淡写的模样曾让我备感失落,跟原先强烈好奇的预期严重不符。难道是老师本身技术不行?可他们都是当今国内这门学科的泰斗级人物啊。于是我本人决定另辟蹊径,专门自费学习这门手艺。我投到当时的台湾“高人”名下,进班学习。

要知道2000年初台湾已经有催眠术高人抢滩大陆了,只是价格昂贵。那个班我至今记忆犹新,也许我是唯一一个高学历的心理学科班出身的人,催眠大师显然打起了精神,特别关注。也许是我的加入,这个班的气场真的就比较衰了,这点我不是故意捣乱,因为我本身关注的是心理现象本身,自我的心理体验以及操作过程是否自然。从老师的教授过程到学员间的互相催眠实践,我毫无感觉。

老师专门跟我谈话,他看到我的状态明显影响到周围若干兄弟姐妹的感应,我也强迫自己试着找点感觉,避免被偏见所限,但是结果还是赤裸裸地呈现在那,让我对催眠有了真切的了解。那套经典的催眠程序我烂熟于胸,但在今后的心理研究和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我绝对拒绝使用。即使有来访者要求做催眠,我宁愿传授放松技巧、冥想,并且直白地告诉他们催眠没那么神奇,甚至无效。

冯俊杰:搞催眠的最爱提的就是潜意识了,其实催眠不就是心理暗示嘛!我当时也参加过一位国际知名的老师的现场活动。有一两个人似乎有点反应。我看也不像真的,像是客套礼貌性的表现,给那个老师面子而已。有的人接受他人意见,容易被暗示,有的人没什么反应,根本不理会。

朱文波:早期的催眠使用者最著名的当属弗洛伊德,他借鉴这门技术用以自由联想,试图在深度放松状态更多发现有价值的心理线索,不过他也很快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已知的催眠涉及的心理学机制研究大抵有三种态度:早期认为催眠让人进入恍惚状态,与清醒意识很不相同;后来有研究认为催眠增强了人的动机;再后来有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角色扮演,试图取悦催眠师的安慰剂反应。

让我们看看菲利普·津巴多这位当代心理科学大师委婉而客观的评价:“催眠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一是催眠感应,一是可催眠性。催眠感应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感应程序重复,使人进入催眠状态。你所看见过的是催眠师对被催眠者的催眠力量,这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是被催眠者自身的可催眠性,才决定催眠的反应程度。受暗示性上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从根本没有反应到完全反应”。“催眠只有一个确定无疑的价值就是可以减少疼痛(催眠性痛觉缺失),对催眠需要说明的是,催眠者作为教练,可以训练被试,成为表演者去扮演角色。”被催眠者,你可能是无意的,舞台上的催眠师之所以能在催眠状态下,让被催眠者完成奇异行为,包括身躯如钢板后身上站人,无非就是一个痛觉缺失,再没有其他玄妙。

冯俊杰:那现代科学对此是什么解释?催眠可以帮助回忆吗?

朱文波:结合心理学试验和PET核磁共振脑部扫描,对催眠澄清一些事实。精神分析家们似乎以深度放松可以得到记忆。普通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记忆力恢复无异于心智的返老还童,这是不可能的,试验确定催眠唤起的记忆大多把事实和幻想掺杂在一起。研究证明大多数UFO报告者都是较强可催眠能力,并且曾经被催眠过。

冯俊杰:催眠在心理咨询当中,到底有没有医疗作用?

朱文波:催眠没有任何魔力,只不过诱发患者自我治疗能力,催眠和正面的积极建议都可以改变人们的预期指望,两者效果相仿。

冯俊杰:催眠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意愿吗?民间传说里,据说有种“拍花子”,把人弄晕了,让他怎么做都行,包括去银行取钱了给骗子。

朱文波:社会心理学家以试验证明只要有权威感,在特定情境下,不论催眠与否,都可以诱使人们做出平常不敢做的事情。

被催眠者越相信催眠,越希望能够证明催眠行为,就越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排斥“轻信”之后,没有了被催眠的动机,就不再对催眠产生反应。简单点说,被催眠者是有想象力的角色扮演者,他们让催眠者的意志取代自己的意志。多看看身边那些成功的人们,有谁是容易被催眠的?

同类推荐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和希望一起飞

    和希望一起飞

    中考时,因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感到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于道明的青春年春年少时期的叛逆使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开始与父母、老师甚至自己作对。班主任曾私下不止一次对我的同学断言,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会有出息的话,那一定是上天瞎了眼。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那时候的我是学校最鲜活热辣的反而教材,老师可随时毫无顾忌地当着同学的面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教师公文包-心理咨询百问

    教师公文包-心理咨询百问

    本书讲述了儿童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的意义,以及常见儿童心理障碍病案分析和家庭教育心理案例分析等内容。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热门推荐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摊上臭屁律师

    摊上臭屁律师

    小编辑和律政先锋的恋爱故事。他说要告她,那行!她就把他写进书里顺便抹黑他。她把他写进书里,还故意抹黑她,那行!他就顺便拐了她。
  • 星榜至尊

    星榜至尊

    “要修养没修养,要身材没身材,要容貌没容貌,你说,你有什么?还敢前来悔婚!”“你…”“你什么你!这张婚约,我不同意。你爱咋咋滴!”男子说完,便转身而去……灵魂穿越而来,携带神秘残片。逐步崛起,踏天骄,凌绝顶!炼上古血脉,筑不朽之躯!融神秘残片,成星空至尊!
  • 剑语者之灵剑大陆

    剑语者之灵剑大陆

    每个人,在凝练出自己的剑的时候,就会诞生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剑魂,两者之间灵魂相接,密不可分。每个人的剑,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着其独属于自己的强大能力!最强火系灵剑,火葬苍穹,皆归尘土......最隐秘,速度最快灵剑,杀人于无形,灭口于无影......最唯美灵剑,花落人消散,雨落君消亡......绝戮、承影、花雨、天瀑...霸道的流火,小巧的夜刃,神秘的龙吟剑......剑破苍穹...雷动九天...繁华葬...人断肠...三尺青锋荡八荒,一剑光寒照九洲!这里,是剑的世界,没有花俏的魔法,有的,只是传承至极致的剑道!
  • 超级治安系统

    超级治安系统

    这是一个灵气复苏之后人妖共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治安是什么样?律法和武力之间人们会选择哪一个?喜欢和谐社会的秦安立志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治安官。打造他向往的和谐社会,向往的美好生活。我有一法可治国安邦,亦可国泰民安!此为律法!我有一系统,上可治国,下可安民!此为超级治安系统!群:1055552593
  • 暴风雨

    暴风雨

    《暴风雨》(the Tempest)是威廉·莎士比亚完成的最后一部完整的杰作。本剧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染仙记

    染仙记

    一路奋斗的故事。故事不长,努力挣扎在修仙界中,常常奋斗在一线。万年大家族做后盾,频临灭绝的家族。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大能者护她周全,天涯海角任她闯。一场惊天阴谋,暗流汹涌,莫名其妙卷入其中,成了这主。一代女仙的成仙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为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和对毗连区的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制定本法。
  • 奥特曼无尽时空

    奥特曼无尽时空

    少年凌天得到新生的光,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在奥特曼的时空中,凌天又有怎样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