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55600000032

第32章 放逐(18)

——你整天战战兢兢,低声下气,让别人把关——作者自己倒可以不负责么?这一来,就让人怀疑你问题不小。

——能这样么?

——怎么不能?人家一纸调函,八分钱,就解决问题了,你呢?来回折腾,连觉也睡不好。这回明白了吧?!

能不明白么?

始作俑者,居然是我自己。

是我的恐惧格杀了我自己。

我活得像个人,像个活人么?我为什么偏偏习惯这么活着。我诅咒我自己,我一天到晚想落个干净,却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不干净来。生成的贱种。

——你不配幸运!

那女子可是说绝了。

可现在还能为一个作者一点问题未了而枪毙一本书么?

也许,这位同房的人是嫉妒了。

责编也否认这一点:

——调函是发了,这是正常的组织手续。也没什么。你也没有什么天大的问题。问题大,你还得呆在监狱里。我们决不为这些而轻易否定一部作品,你应当相信,还是安心改你的作品,这才是上上策。

——可是……

——可是什么?

——我心里总有点不踏实,因为听说有不同意见,而这些意见我又不知道,万一没改掉,再打回来一次……——这一点,你也不必多虑,有不同意很正常,还可以争论、反驳,这是当责编的责任,你别分心。现在关键是你如何按旭天老的意见将书稿精益求精。至少,他的意见没人可否定。

可不,旭天毕竟资格最老。

但是,我却觉得,旭天当天的话中,不无更深广的忧虑。

他毕竟经历的比我多。

而他这位“右派”平反后,固然声誉鹊起,可是著述为何反而鲜见了,他在这个社会的地位又如何?仍有名无实么?他似乎不去争什么,事实上不就是争不到什么吗?反右大方向正确,他被扩大化了,才得到纠正,这是历史使然。可是,在人们心目中,不还有“摘帽右派”仍是“右派”的“感觉”么?由于他的赞赏,我的作品,乃至于我的人,便自然而然地同他联系在一起了,而我还是个不干净的人,那么,岂不就是沆瀣一气,臭味相投了么?

就这样,我便落入了一个不自觉的圈套当中。

我成了黑上加黑的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非旭天式的人物来重新评价,这些牵累才会自然而然地减轻,我才能从中脱身。

我已经不能思考如何改稿的问题了,而是想到了书稿周围的人际关系,历史背景,政治氛围……无论如何,我得挣出一条活路来。

我首先想到了涂堤。

他自然是最干净的,连“文革”中都没受到什么冲击,“文革”后期便就是编辑部主任,如今又是副总编,仅次于旭天及社长,且前程无量。

我打听到了他的办公室。

而且,了解到他稍为空闲的时刻。否则,人家忙,三言两语就把你打发走了,或者情绪不好,你又不识趣,事情就更糟了……如今,我也实在太会前思后想,左右权宜了。

这么活着,能不累么?

我敲了门。

仍是那文质彬彬的声音。

——请进。

我推门进去了。

镜片后的眼睛看不出任何表情。

只是他坐在副总编的办公桌前,没有动一下,连欠身也不曾有,手中还有一支笔,也没搁下。

——我是匡正时。

——认识,刚读过你的稿子,有什么事情要找我么?

我沉吟了一会,心想,还是得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好。

——我刚回社,听说您看完稿子了,正想听听你的意见,以便把稿子改得更好。

——意见我已同责编谈了,该转达给你的,大概已经转达了,是吗?

我不能撒谎。

——转达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么?

——嗯,这个,艺术上的……

——艺术上的,是无可挑剔的。你才华横溢,我边读边叹,可惜……——可惜什么?

——既然你亲自来听意见,我也就再复述一遍,以免转来转去走了样。

——这样也好。

——我是搞欧美史的。对欧洲文艺复兴、启蒙主义……等等,自然多少比你要了解一点,是么?

——是的。

——无疑,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批判封建神权的强有力的武器。如果在那时的作品中,充满了这种人道主义的战斗精神,自然是无可非议的。这得历史地看问题。

我的心一下子坠入了万丈深渊,我太熟悉这种开场白了。

——对于明末的封建极权,特务政治,我们当然要揭露,要批判,可是,得站在什么立场上呢?还站在当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么?可我们今天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还要进步,因此,就要站得更高,批判得更彻底。

——当然。

——遗憾的是,你并没跳出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批判封建神权的框框,可以说,整部作品的思想体系仍是陈旧的、落后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而马克思则是十九世纪的人了,你却已在二十世纪。你还得好好钻研一下,看马克思是怎么批判封建主义的,又是怎么批判资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

完了,一部作品,思想体系错了,还有什么指望呢?

后面的话,我已听不清了。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只允许出反映我们思想体系的专著;如果是介绍性的,当然可以出;可这是创作,就不能容忍了……我告辞了。

他连身也没起。

当日的温良恭俭让,一点也没了。他似坐在太师椅上的判官,高高在上,在下我的死亡判决书。

我只能去死了。

责编来了,见我桌上的文稿仍一字未改,有点诧异。

——是不是还没考虑成熟?

我摇摇头。

——那又为什么?

——思想体系问题。

责编抽了一口冷气。

——莫非你自己也这么认为?

——我没意识到。

——那么,你反驳了么?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我就不这么认为。

你不认为有什么用?——这话我没有说出来,他不过是位普通编辑。

——我还得认真想想,我没有思想准备,所以不可能意识到。还一个思想体系……——没意识到就没有嘛,什么思想体系,这是中国史,不是西方史。意见只供参考,还是以旭天老的为准。别去想入非非。安下心来修改吧。

我不相信他的话,不正是他发了我的调查信函么;否则,何以引起对我这个人的猜疑。现在,诓了我修改,到时出不了,我岂不白费心血了。我说:

——我档案问题就这样,我为一百多个人写了申诉,就一个人没平反,我还是有问题,不能彻底平反。一百个平反无功,只一个未甄别仍有罪,这便是今天的法则。如今,有一个人对作品提出质疑,我担心也一样,一大于一百。

——这种荒唐事,在我们这个文化首府,是不至于有的。一决不会大于一百的,你档案的事也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都是过来人,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文革”中闹翻案的,得其反大都是好人。你还是改吧。

他叹息着离开了。

他的话我听进去了么?为何我面前只有涂堤那道貌岸然的身子,在办公桌前正襟危坐,逼视着我,似乎要看出我骨子里的“体系”来。现在是二十世纪,是“批判的时代”,“分析的时代”——是他的时代。

我有“体系”么?几十年来,别说谁敢有别的什么体系,连几句不满的话都只在暗地里说说,而且只是片言只语,谈不上体系。当然,批判者倒会为你拼凑出一个“体系”来的,可因为是拼凑的,它本身就不是体系。然而,今天却不是为的批判,而是一位权威人士在宣称你有个“体系”,这你就有口难辩了。

不妨去翻翻自己的文稿吧。

我试图去找出自己的体系来。

我谴责了明末的特务统治,却又认为这时于奴化统治是一个进步,它毕竟说明了人们已不可能从思想上作无形的控制了,是一个极权皇朝崩溃的标志。一个靠告密者来维持的政权,是最脆弱、最反动也最灭绝人性的政权——这里我只能作如此简单的回述,其实我写得要严谨得多,细致得多,也委婉得多。

莫非不该用“灭绝人性”一词。

资产阶级谴责圣·巴托罗牟之夜的宗教大屠杀,也是用的这个词么?

其它,关于李贽的分析?还有东林党的分析……他们难道不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莫非我少写了李自成几句?可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不也一样与明王朝一同殉了葬,引来了落后民族入主中原,腐朽的中原文化又再度捧为正宗……我没法改变我从史实研究中得来的观点。除非历史本不是这样。

坦率地说,中国传统观念,在我专著中仍有较多的反映,过几个月再看,倒是应该有改纠正的……然而,却要我从中找出一个可以说是没有的“体系”,这比当年在牛棚里作自我批判还要难上加难。

我找不出——这证明我没觉悟么?

可既往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不觉悟过来,检讨就没法过关;换句话说,你的稿子就改不好,改来改去,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让他们来看,就是耍花招,负隅顽抗……这些,可是纯粹的理性,严密的逻辑推理,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这毕竟是最伟大的思辨成就。

我想不明白。

我只能拿大顶了。

也许,这样,会清醒一点。

窗外,变得灰蒙蒙的,渐渐有点发白,是月光,还是路灯?

不会是拂晓吧?

也不知木然地端坐了多久,只觉得一身凉水浸过一样,他终于起了身,下了床蹑手蹑脚地走到了门边上……后来,他一直诧异自己为何那时这样蹑手蹑脚。

门被他轻轻地拉开了,面前,居然伫立着她——当然,只是一个依稀可以辨认的人影,但呼吸出的热气却处处可触。

在他以为她不在时,她竟一直在着。

“你……”他意外地说出一个字。

“不,不……”

她惶恐地转了身,便急急地拖着睡鞋往楼上走来。

睡鞋是布的,没多大声响。

这证明有过的感觉是真实的。

他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也是无声地上了楼梯。

她进了楼上的房间,反手将门关上。

但他轻轻一推,门又开了,里面没闩,是不是没来得及?可她已不在门后了。

他听到一阵喘息声,便迎了上去。

那是一张床,她已经伏在床上了,他伸手就挨到了她抽搐的肩头——却是冰冷的,不知她在下边站了多久。

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觉得一阵茫然,心中有一团火在忽燃忽暗,一切都在这明灭中变得很乱,很乱……他终于摸到了她的手。

她没有把手移开,让他捏住,他感到她的掌心很热,汗津津的,因为热,手变得很软、很软,似要融化一样。好一阵,这手反过来拉了他一下,他便也倒在一起了。

“你来了,终于来了……”她说。

“我在外面走了好一阵。”

“我见到的……”

“不会惊动孩子吧?”

“不,你来……”她拉过他的手,让他挨到了孩子的身子,“没有……男人抚爱过他,我也不让别的男人挨他。”他脑子里有某个电路一下子接通了,立即问:“莫非他……”

“你什么也不要问……只要你出来了,你在就好,你一定累了,我不该惊扰你……就这么挨着我,就这样就行,什么也别想,也别动,这样就行……”

此时,他心中也的确没有任何欲望,即算有,他也不行,旅途疲劳,这么些年的困顿,他甚至怀疑自己起码的功能是否早已衰退。他心中是一片宁静的月光,淡泊、却又明亮。他觉得她也很平静地挨着自己,一动也不动。

就这样,呵,我就只要这一夜,有你在身边,就够了……放心,我不会留你的,明天,我一早就送你上路,我知道你,她比我对你更合适。我什么也不懂,不过,我的孩子会懂得很多,这就够了。不,知道你回来了,好好的,我就够了……这个客店,只是为你一个人开的,开的……”

他感到大颗大颗的泪水在她脸上滚动。

“多好,你,我,还有小仲,我们在一起,哪怕只有几个小时了。我就只要这几个小时。这么多年,我等的就这几个小时……”她哽咽着,紧紧抱住他的胳膊,泪水如溪流一样从他裸露的胳膊上流过,让他感到心里也盛满了这很稠很稠的浊泪,他又一次心碎了,“呵,别动,就这样,很好。”她讷讷地说,把头枕在他的臂弯里。

她也需要一臂港湾么?他的心紧缩了,轻轻地挽住了她的肩。

“就这样,多好,多……”她讷讷地说着。声音渐渐变得微弱了,喘息也平复下来,呼吸开始均匀起来。

她疲倦地合上了眼,甜甜地睡去了。

女人总是很容易地在男人的胸脯上入睡的,那是一种满足,一种慰抚。而男人,则往往很难在女人怀中入梦,心里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他想轻轻地抚爱她一下,可又怕惊醒她甜美的梦——她的脸正向着他的脸,看得出,在极度的焦渴与疲乏之后,她得到了久已盼望的一切,嘴角还噙住了笑,双眉也微微往下弯。他细心地端详着她,又想哭了。

他的手动了一下,却让她的手软软地箍住,梦中她仍在讷讷自语:“别动,就这样,多好!多好……”

是很好!他们就像两位天真无邪的兄妹一样,在童年的梦榻上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心里那么明净,那么静穆,那么充实,又那么充满了美的憧憬。

他也感到极度的疲乏了。

肌体上的疲乏,那早已是有了的,这里感觉到是精神上的疲乏,从七八年开始,这么多年了,身边走了一批又一批人,他们都是被平反的,有的还专门开来了小轿车,开平反会,披红挂彩——当然,他绝不艳羡这种一时的显赫,也犯不着以这种显赫气一气当今没把他们当人看待的狱吏,没这种必要,人,总得有一点气量,况且不是哪一个人可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劫难。他不是愤愤不平、牢骚满腹者。然而,一批又一批地走了,名单上总没有他,他等得脖子也长了,眼珠子也凸出来了,他,差不多便是最后一个人了……他能不累么?待听到自己有份时,他的身骨子像散了架,精神也散了架一样,所以,在回来的路上,连这最后的十几里都走不过去了……也许,自己永远走不完这十几里了,人生的旅途,该在这里打个句号。

他兀地一惊:莫非自己该留在这里么?她,孩子,小客店。

他情不自禁地又深深看了她一眼,轻轻地用手摞在她额上的散发,这时,她似乎没什么反应,但脸上甜甜的笑却显得更加逼真,更加迷人,他忍不住在她额上吻了一吻。

是的,她就近在咫尺!

十多年,她一直在近即,以整个温暖的身子捂着他,使他在以为人世间唯有冷酷与无情,并为之绝望时,嗅到了一股生命的气息。虽然大幕后的时刻是那么短暂,却始终点缀了他这十多年惨淡的生活,使这生活有了光,有了色,有了热……他是深深地感激她的。在她这里,他感到自由,轻松、无拘无束——甚至没有任何重负——或所谓责任。只有彻底献身的女人才能给人以这种感觉。

可那位呢?那位以前的结发妻子呢?

她站得太远了,以至今天已无法辨认了——这可是有整整十多年的距离,相距十多年,人样早模糊了,不是说老了,皱纹多了,那都只属于外在的东西,而是心里模糊了,记忆模糊了。十多年,她可是一字无有,那么沉得住气,自然,不该有,因为离婚证书早已解除了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再写信,可以说是不合“法”的了。但她又十多年没有再找他人,独身,却分明是在期待——是执着的期待,还是那种麻木的期待了。

是的,在她的身边,你总觉得要服从什么,要给限定着干点什么,她态度端庄、办事严谨,什么都好用学府式的思维模式加以权衡,太重功利、得失,太重影响、结果了,人,能步步思前想后么?也许正是这样思前想后,才令她这十几年中仍是孤身一人。她是一种道德规范,她是一个精美的框架,可又有什么内容呢?对此,他茫然了。理由充足,却感情失落了,不!不需要理由,世界才不是由理由构成的。

这十几年,这十几里地,都太遥远了!太遥远了,他走不过去了!人,不是在理念下生活的……想到这,他的心竟意外地平静,他轻轻地挽了一下胸前酣睡的这一位,合上了眼。

这位均匀的呼吸,给他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的呼吸也平复下去了,极度的困乏终于使他合上了眼睛。

梦与现实一样。

这位,那么贴近,连她的秀眉上一根根眉毛都历历可数,一颦一笑也都漾进了他的心底,渗透了蜜一般的甜。她就像他的孩子,在他的臂弯里泊上了十多年的情感。

而那位,若即若离,最后变得飘渺而又遥远,没法辨认清楚了——似乎是高不可及!

同类推荐
  • 天眼1:天王神墓

    天眼1:天王神墓

    《天眼1:天王神墓》陕西农民无意中挖出了六壬极乐盘,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会破解金盘机关?十三道金环拼出的神秘地图代表什么?湖州毗山慈云寺后殿为何长年紧锁,里面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洪秀全陵墓究竟在何处,传说中的太平天国财宝到底藏在哪里?
  • 八岁

    八岁

    《八岁》是邓一光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后期的短篇小说将背景转向深圳等沿海城市,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多变,塑造人物时代气息强,然目光向下,反映底层的人和事的情怀不变,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四兄弟

    四兄弟

    春江市发生了一起案件黑暗中的长途贩毒,午夜的惊魂血案,“美人计”,“空城计”,“欲擒故纵”,“打草惊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智得昌长袖善舞,既不动声色又在暗地布局……
  • 天行者

    天行者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天行者》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 上学堂记

    上学堂记

    少共湘东南分委书记洪广田突然失踪,组织上派代耀华去接替他的工作。代耀华请乡间秀才唐继文出山,帮助自己重新开办学堂。唐继文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代耀华告诉他,“四书五经”里有好东西,但这个社会还需要明白更多的道理……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梦见花开

    TFBOYS之梦见花开

    “你,还有我王俊凯啊……”“王源,我喜欢你!”“夏欣颜,做我女朋友好吗?”
  • 悟球道

    悟球道

    一本不一样的篮球书,主角把功夫融合进篮球,因此他能够站在篮球这一领域的顶端。他不是仅靠苦练来提高球技,而是通过领悟,提高心境。什么最重要?球德。球道!!!!一本没有爱情的书不是好书,一本不YY的书不是好书!新书:烟欲书号:1128943绝对爽的一本书
  • 极道真主

    极道真主

    来到一个崭新世界后的宋玉只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来解决温饱,只不过令他万万没有想到是……在一个风平浪静、夜黑风高的晚上。他家那台智能语音电视机……在没有任何人触碰的条件下莫名开启了。…………宋玉:“我电视动了,我不玩儿了。”
  • 催眠睡神

    催眠睡神

    曹逸天语录:1、我喜欢睡觉,我也喜欢让别人睡觉。2、我是个善良的人,即便是对待敌人,我也喜欢让他在睡梦中安然的离开,不受半点的痛苦。3、别逼我出手,我不出手,你还有一线生机,我一出手,你必死无疑。这是一个睡觉的世界,带给你不一样的修炼体系……很热血,有很轻松!
  • 仙尘抉

    仙尘抉

    花里胡哨的法术,目不接暇的宝物。爱恨情仇的复杂。
  • 恋恋不忘时光

    恋恋不忘时光

    这是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无情感故事不喜欢可以不看
  • 云仙的快穿之旅

    云仙的快穿之旅

    女主墨云仙从小经历坎坷,幼时为父母所弃。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流浪人生被生育艰难的养父母收养,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养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养妹墨依依的排斥下渐渐与养父母离心。大学毕业后接受了学长的告白,孰料所遇非人最终凄惨死去。死后开启了轮回珠,开始了一次次的轮回之旅
  • 纨绔姑爷

    纨绔姑爷

    本书讲述的是一名落魄的纨绔子弟入赘金陵财阀沈府后发生的故事,且看他如何发家致富,平定西南,光复中原,驰骋大漠,振兴大宋。正所谓家里红旗不倒,屋外彩旗飘飘,妻妾成群一直是他穿越之后最大的理想,所以沈大小姐、大宋公主、小龙女、林妹妹、豆腐西施、秦淮花魁、沙俄女皇……等美女自然统统收入麾下了。各位读者,且看纨绔姑爷如何建功立业,如何泡美女,小人物鱼跃龙门!本书QQ群:63783504
  • 帝王爱:腹黑妃子斗后宫

    帝王爱:腹黑妃子斗后宫

    她,是步入后宫的女子,也是深陷阴谋的宠妃。她只想做一个无忧的女子,却逼不得已,一步一步走到双手沾满鲜血……
  • 无意为之如之奈何

    无意为之如之奈何

    我只是想靠着宋家这棵大树,舒舒服服的活着。我本无意与诸位作对,但诸位想让我死,那就先请诸位死一死!本公子虽然是想当条咸鱼,但是也绝不想进各位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