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1000000036

第36章 媒体连接(2)

“这本17万字的书,他用三四个月时间完成。”这不就是勤奋的佐证吗?

他的勤奋还表现在他处处都做有心人。在《难忘“得莫利”》中,他吃完了可口的鱼,不是擦嘴就走,而是详细打听到“这四十多家饭店,每年需要活鱼六百多吨,白酒、啤酒四百多吨,直接参与经营的达六百多人。”在《初识江村》中,他没有仅限于浏览风光,还记下了“在咸丰初年,江村就有八万人口……全村有书屋学校九所,明清时期江氏族人考取进士、举人等达126人,民国初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在《胖人》、《懒人》里,对这两种人的细微观察记载,在《黑熊王国》、《眷恋故土的大马哈鱼》中,对两种不同动物的习性描写等等,无不表现出国春的勤问、勤记、勤学精神,由此才使他的作品翔实可信。

我的另一个感动是因为他的真诚。

首先是对朋友的真诚。他在《珍视友情》里说:“我珍视友情,如同珍视自己的生命。因为几十年来我深深体会到,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的人生,孤独比贫穷更可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虽然结识国春多年,但因工作在两地,并没有深交。即使这样,后来他调到总局身居文化官员,却从未忘记我这个基层的文友,文坛动态、某报刊征文、创作信息等等,总是打电话告诉我。对一些新文友也一视同仁,例如我场有一青年作者,与国春只有一面之交,听说垦区作者刘家祥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很想得到一本。国春知道后,不远千里托人捎给了他。还有一位业余作者,处境艰难,但仍坚持创作,不断有作品发表,他本人很想加入省作协。当我把这意思告知国春后,他立刻回答:“像这样的基层作者,我们一定大力推荐。”还有,收在这本集子里的国春为几位基层作者写的书序,及为农场文学社创刊写的贺词等,字里行间,也都体现了他对文友的真诚与对文学的真诚。

国春的真诚,更表现在他对北大荒这片黑土地和对亲情的赤诚之心。在《家乡的老莱河》中,他以平实的语言,抒发了故土深情,并由河勾起欢乐童年的记忆:“每次下水前,先撒泡尿撩到肚脐眼儿上,据说这样做肚子就不会疼了”、“发现来了洗衣服的女孩时,赶紧躲到河的甩弯处,用泥巴把下身抹得严严实实的,”几个细节的描写,一下就使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岳父》一文中,他对老人的一片深情表露,在《瓷婚纪念照》、《第一次来哈尔滨》等篇中,对亲情氛围的渲染,都炫示出作者的至爱亲情。另外,像《减肥计划》、《水仙与树椒》、《保媒》等篇,也都可圈可点。

正像人们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文章是没有止境的。国春的行文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像《胖人》、《懒人》两篇,虽然表象实在,但却少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挖掘,就使文章苍白缺少内涵。当然,我相信国春凭他勤奋的习性、真诚的为人,一定会克服不足,把今后的文章写得更有品位。

钟情北大荒——访青年作家赵国春

《黑龙江日报》记者沈才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北大荒的青年作家、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国春来说,喜事不断。先是去年6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八本文学作品集《心灵的倾诉》;再是8月,在黑龙江省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省委员会委员。

2004年刚过,他接手一件让所有为北大荒开发建设奋斗过的人都值得兴奋和自豪的事——筹建北大荒博物馆。

他是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筹划布展的博物馆现场接受记者采访的,爽朗的赵国春开口便说:北大荒的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起陆续有一大批全国全省知名的著名作家和艺术家从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走出来。说到他自己的成长,赵国春却谦逊地说:“我还是个小字辈。”

他曾是农工

今年47岁的赵国春,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父亲是比十万转业官兵还早来北大荒的农建二师的普通士兵。他随父母从三江平原辗转到松嫩平原,最后落脚小兴安岭下的九三农垦分局。从小就勤奋好学的他,却生不逢时,刚进入初中就赶上**********。17岁高中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五师46团7连当上了一名农工。火热的现实生活,前辈们的战天斗地,耳濡目染北大荒的一串串动人故事,让赵国春的文学天赋和北大荒的情感交融,在晒场上扛麻袋时就得以显现。1978年3月23日,赵国春的第一首诗歌《粮山要比群山多》在《屯垦戍边报》上发表。此后,开始了他北大荒文学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由于他不懈努力,1986年8月,被调到九三分局主办的《九三报》社,当上了他钟爱的副刊编辑。两年的时间里,他主编了沃土文学丛书《最初的旋律》(诗集)、《早春的鹅黄》(散文集),为九三垦区文学爱好者提供驰骋的天地。他的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黑龙江日报》、《农垦报》等选登。不到而立之年,就在北大荒文坛上小有名气。北大荒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郑加真评价说:“赵国春是垦区土生土长、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对北大荒充满激情的高产作家。”

散文集荣获“丁玲文学奖”

在不断的写作中,赵国春尝到了知识不足的苦头,要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在他转为国家正式干部后,他又参加了全省党政干部基础科自学考试。

1989年夏天,他父亲患胃癌,住进了齐齐哈尔铁路医院。他作为长子,陪护是义不容辞的,可这时候离考试只有一周的时间了。病房里床位住满了,父亲只好住在走廊里的加床,晚上,他借着走廊里昏暗的灯光,一只手把着父亲点滴的手,另一只手拿着书认真地学习着。对面是病房的厕所,患者出入门关不严,刺鼻的硫酸味,医院里的杂味弥漫在走廊中。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拿下了12门课的最后一科,终于拿到了盖有黑龙江大学钢印的大学毕业证书。

1991年3月,赵国春被调到农垦总局机关工作。环境变了,工作条件好了,可他的勤奋学习的劲头没有变。当时住房条件差,一家三口挤在不到十几平方米的住宅里。为了鞭策自己,他把卧室当成书房,起名叫“勤奋斋”。他把这段学习生活写成了散文《我的勤奋斋》,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以后的13年间,尽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他这种艰苦奋斗劲头一直不减,笔耕不辍,每两年有一部十万字以上的文学集子问世,在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两千四百多篇,其中三篇获国家级奖励,六篇获省地市级奖励。

第一本散文集《珍藏的回忆》于1991年5月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次年8月,他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的传记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时过两年,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散逸集》由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并在1995年第三届丁玲文学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被农垦总局授予“自学成才标兵”,并荣获黑龙江省职工自学成才奖。1997年11月,在第三届北大荒文代会上,当选为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他写的人物传记《文化名人在北大荒》在《中国农垦》杂志发表后被《读者》杂志转载,受到黑龙江省文化厅的通报表彰。1999年7月他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的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作家大辞典》,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荒文学界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他扛起了北大荒的大旗

说到北大荒的文学艺术,人们自然想到英雄的10万转业官兵和踌躇满志的45万知识青年,是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创造了让世人震惊的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使北大荒成为共和国的大粮仓和农业战线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让人瞩目的是他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名人。著名作家吴祖光、聂绀弩,诗人艾青,画家丁聪,版画家晁楣,优秀知青作家梁晓声、张抗抗等相继从北大荒走出。原省文化厅厅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宏图在为赵国春第五本散文集《荒原随笔》所作的序言《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中说:“北大荒青年作家赵国春,既不是转业官兵也不是知识青年,而是北大荒的土著,是转业官兵的后代,生于这片黑土地,长于这片黑土地,对这片黑土地的深知和厚爱及必要的文学天分,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勤奋钻研,成就赵国春成为一个钟爱北大荒的本土作家、成为北大荒历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近几年来他跑遍北大荒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资料,揉进去了他对这片黑土地的深厚感情,写出了一篇篇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

进入新世纪以来,赵国春创作的传记文学《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被中国当代作家陈列馆收藏。他写的散文《北大荒的动物》(四篇)和纪实文学《文化名人在北大荒》,收入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垦区九年义务教育《乡土教材》。长篇传记文学《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先后在《人物》、《名人传记》、《团结报》、《农垦日报》、《中国农垦》等报刊连载,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他撰写的论文《论北大荒文化第三次繁荣发展的战略构想》,分别荣获黑龙江省“群星奖”金奖和全国“群星奖”铜奖。2001年3月,他兼职的北大荒作家协会连续三年被省作家协会评为先进团体会员,赵国春被评为全省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全省近二十家团体会员,只有三人获此殊荣。他的创作成绩,被收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辑、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文学通史》。《通史》中这样评价他:“赵国春的散文多以北大荒生活为题材,他以平实的叙述笔法,善待生活的热情,以及心中挥之不去的对北大荒的钟情,勤勉地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人物与事件。以一种写实的视角为北大荒地域建立了历史文化档案。”

面对取得的成绩,赵国春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说:“自己虽然出版了一些作品,但离精品还有距离,要完成总局党委交给的繁荣北大荒文学的任务,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一方面要组织垦区的广大作者写,一方面自己也要带头写。”

同类推荐
  • 小回忆

    小回忆

    作者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作家。这个“小回忆”,是作者从出生到15岁考上大学前的记录。他把一个男孩所看到的那...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民谣歌手邵夷贝的首部主题随笔集。不涉及音乐,不谈经历,此时此刻,她并不是歌手,不务正业,写一本也许不太正确的主题随笔集。她的文字简单平白,个性,但不激进,不玩晦涩,不装深刻,甚至不玩所谓的诗意和艺术。试图在这个把所有复杂事情被简单化和把所有简单事情都复杂化的年代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她的自我检查和激励,也是她送给同龄的文艺青年们的鸡血良方。
  •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
  • 我只想让心柔软一些

    我只想让心柔软一些

    《我只想让心柔软一些》是周荣桥的一本诗歌选集,诗集收录了周荣桥近年来创作的百余首诗歌代表作。这些诗多以现实为依托,着重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感悟与自我反思,其中对旅途、爱情、时光、理想、历史的叩问与阐释,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拥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部分诗歌近似歌谣歌词,总体风格较清新淡雅。
热门推荐
  • 颤栗异次元

    颤栗异次元

    数据流,无限流。因为没有达到收藏标准,本书免费了哟。群:732483425。
  • 认定你护你一世周全

    认定你护你一世周全

    ”求求你们不要带我走求求你们了””哥哥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我不认识你你干嘛”你当真不知道我是谁?”
  • 他和她的异世界

    他和她的异世界

    他叫王安,一个普普通通的安静学生。她叫林彦筱,一个被军校退学的公主。他和她相遇,因为梦想而交汇。属于他和她两人的异世界,开始了。
  • 穿越修仙界之我靠演技走天下

    穿越修仙界之我靠演技走天下

    独孤芊芊,年且二十便是影视界的泰斗人物,但遇刺魂穿到了上古第一隐世家族,做唯一的嫡女,靠演技玩转修仙界
  • 重生嫡女逆袭而上

    重生嫡女逆袭而上

    圣上派你浴血奋战你于战场杳无音信,迟迟不归我再如何担忧只得苦苦等待 我在京城苦受折磨只能在京城待你战归你却美人在怀把家还?!其美人甚至是我闺蜜?!就说她为何了无踪迹,原是她已找到归宿!你这是让我情何以堪?!走前你曾承诺:“我回来,定会娶你为妻!”呵!可你终究负了我的心!我自欺欺人:你是一时着了心魔定会改过自新!可你……可你却讥讽我:“呵!这般笑话也就你信!还妄想我回头是岸?想得倒美!”你打破了我最后的希望我郁郁而终!如今我浴火重生,必定手刃渣男让你后悔终生!前生,闺蜜你将我骗得团团转?!今世,我定要你血本无归!——欢迎亲们入坑一下作品!《竹马的醋坛子又打翻了》
  • 爹爹,你家娘子又闯祸了

    爹爹,你家娘子又闯祸了

    清晨某天师眉眼弯弯看着怀里的女子:“早安,娘子。”某女大惊:“我,我不是故意睡你的!”小包子突然爬过来,大眼睛盯着某女褶褶发光:“娘亲,我是豆豆,豆豆,爹爹说豆豆要做娘亲贴心的小棉袄,娘亲可以叫豆豆小棉袄。”某女:……
  • 不予一忱

    不予一忱

    林一恬是S城空军队总指挥,一次意外不幸被敌方炮弹击中而沉入水中,无意间穿越来到了六界.在醉仙阁遇见了花花公子玉哲忱,玉哲忱对妓女吆三喝五,可却被林一恬发现其实所谓的花花公子其实无疑是一个“小处男”
  • 仙界的华夏人

    仙界的华夏人

    一个普通人,偶尔进入仙界。步步踏上修仙路、奇遇、仙田空间,都必不可少最少5000万字,目标一亿。给大家一个轻松愉快的修仙之旅。
  •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边有只鬼

    那边有只鬼

    这是一个奇幻的故事,他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孤儿身上。他因为一次牢狱之灾,竟然发现自己朋友是个道士。他因为这事,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走上了修道之路。等到学有所成才发现自己当初的莽撞。主角选择了背负命运的诅咒,却又想破解命运的诅咒,他能成功吗?欢迎收藏,以便观看。我创了个群:43289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