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1000000035

第35章 媒体连接(1)

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读赵国春的《荒原随笔》

贾宏图

时逢共和国50华诞,所有新闻媒体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各地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取得的巨大成绩。几乎国家和黑龙江的各大媒体都报道了北大荒的历史飞跃,从一片荒原变成国家重要粮食基地的人间奇迹。但是,我并不满足,这些报道都说到北大荒为国家上交了千百亿斤的商品粮,却没有提北大荒创造的辉煌文化为共和国增加的光彩。其实北大荒对共和国的贡献,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而精神方面的影响更加深远。

说到北大荒的文学艺术发展,我们自然想到英雄的10万转业官兵和浪漫的45万知识青年,前者是北大荒文化的拓荒者,后者是北大荒文化的发展者和普及者。那么现在怎么样,北大荒文化是停滞了,还是发展了?我可以负责地说,北大荒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新一代北大荒人继承了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的文化传统,又创造了新的历史辉煌。我手中的这本散文《荒原随笔》就是一个佐证。

本书的作者赵国春既不是转业官兵又不是知识青年,而是北大荒的土著,是转业官兵的后代,生于这片黑土地,长于这片黑土地。他最初的文学读本是前辈转业官兵的小说和兄长般的知识青年传抄的诗歌。对这片土地的深知和厚爱,必要的文学天分,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自己的勤奋和钻研,这都是成就赵国春一个本土作家的条件。他的处女作是发表在1978年3月25日的《屯垦戍边报》(《农垦日报》的前身)上的一首小诗《粮山要比群山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20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和所有的初学者一样,国春走过十分艰辛的道路。其作品也从粗浅、直白到深刻、生动。他的每篇作品都是他自己铺在脚下的一块砖,踏着一块块砖,他越走越高,越走越远。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作品,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连续出版的散文集显示了他已具备的实力;在丁玲文学奖中获奖,已成为他进步的标志。赵国春代表了新一代北大荒年轻作家的成长和成熟。这使我们离开北大荒又牵挂北大荒的文化人颇感欣慰。

这本散文集我最深的感受是作家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国春可以被称为北大荒文化历史的研究者,近几年来他跑遍北大荒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的资料,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不断写出一篇篇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如收入本集中的《伟人与北大荒》、《胡耀邦与青年垦荒队》、《北大荒的老红军》、《文化名人在北大荒》、《文化名流在北大荒》,其材料真实珍贵,其文笔流畅生动,让我这个在北大荒“抗战”八年的老知青也为之感动。深知才能厚爱,知之越深,爱之越切。在这本文集中所有关于北大荒的文字中,从作者朴实无华的叙述中,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对这片山河的爱,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之爱,对开发建设北大荒宏伟事业之爱。爱是最宝贵的,爱是不能忘记的。

这是一本内容相当丰厚的散文集,有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也有作者对山河景物的速描,还有作者读书研史的遐思凝想。篇什精短,信手拈来,真切感人,全无矫揉造作之感。这种清新朴实的文风十分可贵。

当然,对正在走向成熟的作家,我们对国春应该有更高的期望。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更富才情、更有张力,如何从中国古典散文中学习精辟和深邃,从现代散文中学习浪漫和幽默,作者还要在读书和实践两个方面下一番功夫。成功和进步永远与他同行。

1999年9月26日于哈尔滨

钟情于北大荒的耕耘者——序赵国春的随笔自选集《心灵的倾诉》

韩乃寅

认识赵国春,是我到总局工作的第二年。那天,他找到我说,他们正在举办“垦区文学创作班”,想请我去讲一讲。我当时还没分管文化工作,我说:“还是请分管领导去讲吧。”可他还是坚持说:“不是请您去讲话,是请您讲一课,许多业余作者很想见您一面。”出于对北大荒的感情,看到国春诚恳的样子,我愉快地答应了。

讲课那天,台下有近百人,台上坐了十来个人,国春在介绍我的创作经历和成绩时,令我惊讶了,不知他是从哪找了那么多有关我的资料,不难看出国春是有准备的,他对文学是热爱的。

对赵国春的进一步了解,是在后来多次的工作接触中。他是九三人,我下乡时就在九三分局的山河农场。赵国春是转业官兵的后裔,他的童年是在马架子、拉合辫土房里度过的,与风雪为伍,和黑土做伴,总之,北大荒赋予他特有的生活底蕴和坚韧的个性,与其他作者相比他对北大荒这块土地的描写有更深厚的情感在里面。我刚下乡时,他还在读初中。我上了大学后,他也参加工作了,后来也开始写些新闻报道,写点文学作品。

赵国春写的第一篇作品,是1978年在《屯垦戍边报》(《农垦日报》前身)发表的诗歌《粮山要比群山多》,此后他一直笔耕不辍。在组织的培养下,经过他的辛勤努力,赵国春从一个普通农工,成长为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先后在分局机关和总局机关工作;从一个基层的业余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除了在总局文化体育局做社会文化工作外,还担任北大荒文联副秘书长、北大荒作家协会的常务副主席。从事他热爱的文学创作,只有业余时间。

北大荒开发建设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赵国春的创作素材,全部来源于北大荒火热的生活。从散文集《荒原随笔》到人物传记集《荒野灵音》,从《北大荒风物传说》到《一个女作家的遭遇——丁玲在北大荒》,几乎都是写北大荒的。

正如《黑龙江文学通史》对他评价的那样:“赵国春的散文多以北大荒生活为题材,他以平实的叙述笔法,善待生活的热情,以及心中挥之不去的对北大荒的钟情,勤勉地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人物与事件。以一种写实的视角为北大荒地域建立了历史与文化档案。他是一位躺在前辈垦荒故事上咀嚼着他们轰轰烈烈的当年而充满着景仰的晚辈,而历史毕竟没有给他留下冲锋陷阵的机遇。但是,赵国春的努力实践,我们仍可以看出北大荒文化不死的精神,与前辈的北大荒散文作家相比,赵国春的地域散文有了平实与凡俗的色彩。而他对地域故事的深爱与执著又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

赵国春的作品给我总的感觉是,文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朴实,篇幅精短,全无矫揉造作之感,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北大荒的热爱。如本书中的《珍视友情》、《减肥计划》、《家乡的老莱河》、《体味甘苦》等。

赵国春作品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他搜集了北大荒大量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方面的资料,经过一番认真研究,不断写出一篇篇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学价值的作品。如书中的《丁玲在北大荒的岁月》、《丁聪、吴祖光回访北大荒散记》、《张抗抗重返北大荒》、《我认识的郑加真》、《谒二十三烈士陵园》等。

这是一本内容丰厚的个人自选随笔集,有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也有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素描,还有作者为文友作品集写的序和评论。

二十多年来,赵国春不管工作多次变动,始终坚持业余创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到目前已经出版了八本书,每年都有一些作品被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有的还在国家级报刊上连载,每年都为垦区的作者编辑一套文学丛书,他也成为北大荒作家群中的骨干作者和优秀的组织者,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为此对他进行过表彰。他的创作成绩和传略,先后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黑龙江文学通史》等书,他为北大荒文学的第三次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欣喜,更企盼着赵国春同志在读书和创作实践上下大气力,深入生活,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思想性和文采,创作出精品,为北大荒文化的第三次繁荣,为省委提出的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作出新的贡献。

我的感动——赵国春的《心灵的倾诉》读后感

曲洪智

读了赵国春新出版的随笔《心灵的倾诉》,让我心生感动。

我的感动首先是来自他的勤奋。

我和国春初识于1989年《农垦报》社举办的“太湖笔会”上。那时他在《九三报》当编辑,创作上属于起步阶段。以后和国春熟了,看出他不是那种“聪明绝顶”的人,手中的笔也称不上“生花妙笔”。可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短短的几年里,竟让人刮目相看,连续出版了八本书,发表了一百五十余万字的作品,而且都是业余完成的,我想,没有“勤奋”二字,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国春曾戏说:“在家是妻子做家务,我搞‘小开荒’。”这话其实不假,据我所知,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他几乎全用在了写作上,躬身伏案,一熬就是大半夜。这本集子里,附录的丁继松先生写的《丁玲在北大荒全景式记述》里说:“三年来,他(指赵国春)几乎查找了全国各地报刊刊载的有关丁玲的文章,多次去图书馆,在他的笔记本上有十多万字的资料记录。”

同类推荐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 我的叔叔“李小龙”

    我的叔叔“李小龙”

    关于不能成功的爱情,关于破碎的梦想,关于挫折的欲望;关于破裂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小说都可以算是关于失败的故事。尽管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要读不可救药的失败的故事呢?我想人们之所以读小说,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感觉不幸的人并非只有自己。同时也会明白,在不幸和失败中依然梦想得到救赎,不屈不挠地活下去的人也不止自己。
  • 风在兹土

    风在兹土

    走过一片麦田,翻过山岭,夕照下的那个村庄就是我的故乡。今年春节我回到故乡。年三十的下午,带着女儿在山野游荡。正累的时候,发现了一座爬满老藤的小桥,弯弯地架在一条小溪上。女儿抢先跑上桥头,捡起小石子掷到下面的溪水里,咚咚地响,然后又跑出去玩了。她的这一举动猛然勾起了我的一段乡村往事,没想到无意间我又来到了那座小桥。原来,连接小桥的那条路走旧了,山路改道了,小桥无用了,留在溪上凄迷独立,时光走过,斑驳苍老,成了似有还无的风景。寂寞的溪水声撞击着布满苔痕的老桥基;山蜘蛛的网交织在桥面的荒草上,像神秘的古文字。这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玩伴是隔壁女孩。
  • 人生玩家:蔡澜生活美学(全2册)

    人生玩家:蔡澜生活美学(全2册)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随心随意去生活》。《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一书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人生态度的散文随笔集。本书谈读书、交友、饮食、茶道、旅行、情感、婚姻、家庭、花鸟等主题,涉及人生意义、生活情趣、情感培养、养生休闲等诸多内容。《随心随意去生活》一书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生活方式的散文随笔集。
热门推荐
  • Gaplight隙光

    Gaplight隙光

    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像飘在空中的一点点零星的光芒。抓住第一缕光芒——这是来自于对插画师アボガド6一幅画的评价摇曳的光和水这是一个水族馆,模仿大海让我们继续一个没有止境的约会在这个没有声音的地方人和美人鱼之间的爱你和我我不能再回家了透过玻璃凝视的目光来自美人鱼一侧?从人的角度看?被抓住的是美人鱼吗?人?两个没有腿的人很亲密……
  • 速人生

    速人生

    从我出生起,我将知道我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中,月里只有30天的我,知道明年一月一日,我便要.........
  • 重生之互联网时代

    重生之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成就了百度;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成就了腾讯;实现了人与商品的连接,成就了阿里。一个程序员重生到1994年这个互联网蛮荒时代,把社交、搜索、电商合为一体,缔造属于他的互联网帝国……(PS:已A签,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她的心上人是她

    她的心上人是她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卿知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程秋濯喜欢常绛之,云崖郡谁人不知?哦,大概只有常绛之那个书呆子本人了吧。可柳辞喜欢程秋濯,大概只有她自己知道了……程秋濯愿意为了书呆子上京,柳辞也愿意为了小姑娘陪她一起上京。本来以为上京之徒能够为她们两的感情添砖加瓦,偏偏没想到竟然有人截胡!!常绛之截胡!!这个废物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居然妄想截她的胡!!痴!心!妄!想!!奈何她的小姑娘喜欢惨了这个废物,所以常绛之总是感觉有人想弄死他。常绛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头号情敌居然是自己媳妇的闺蜜。
  • 网游之剑道修罗

    网游之剑道修罗

    “姓龙,单名宵,我喜欢别人叫我,龙魂,”哦,对了,怎么说呢?别招惹他,除非,你想招惹真正的恶魔,
  • 乖:乖女法则

    乖:乖女法则

    她,是一个双面美女,人前美若天仙却弱不禁风,背地里一统黑白两道,学校里,如同乖乖女般,黑道内,却冷血无情,他是全世界最强的黑帮老大,邪魅,冷傲,一次‘乖巧’的她不小心认错人把他大骂了一顿,当发现认错时,急忙想抽身,但是他如同撒旦般冷笑“想跑?没那么容易。”,于是游戏正式开始……
  • 诠仙志

    诠仙志

    一心只想做纨绔的林少爷,遇上了历练红尘的老道士,从此踏上了一条茫茫不归路。波澜壮阔的画卷就此缓缓展露......
  • 都市无敌战神

    都市无敌战神

    夏国唯一战神,被奉为国士无双,得知兄弟被害,誓要为之报仇。镇边关,荡倭寇,定四方,而后荣耀归来,哪个能挡?!
  • 惊染迟迟

    惊染迟迟

    染公主:"你怎么来得那么迟?"迟爷:"对不起,我的公主殿下,臣来迟了。"染公主:"看在你那么真诚的份上原谅你了。"
  • 天下第一魁

    天下第一魁

    四海六国围绕着万里阴阳山一缕残魂,几个不速之客齐齐落在了这片遥远的八卦轩辕大陆看破败小楼如何升级五星级大酒店看狼眼魁王为何突然变成了山神诶,好好的钱不赚去当山神真的好吗?没办法,谁让你有个狐帝老公呢…诶,不对吧…狐帝啥时候出现来着?92万的时候吧…论,史上最勉为其难的路人型男主【可有可无的那种】【剧毒文,偶尔正经随时会崩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