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900000005

第5章 肺病证(2)

例2:姜××,男,46岁,农民。

初诊:1989年12月6日。患者在一周前开始咳嗽不止,胸闷气逆,泡沫痰,头痛怕冷,恶风无汗,曾服西药(药名不详)均未效。患者素有咳嗽病证,半年前在某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咳嗽,有痰而不多,每遇寒冷,咳嗽加重,舌苔薄白,脉浮滑。

辨证:寒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处方:三拗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前胡10g 桔梗10g

炙百部10g 贝母10g 胆南星6g 苏子10g

冬花10g 炙紫菀10g 海蛤壳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9年12月9日。服上药后,诸症大减,惟咳嗽仍较频,上方减去苏子、冬花,加生阿胶、百合嘱服6剂,诸症完全消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例3:王××,男,60岁,教师。

初诊:1993年9月8日。患者咳嗽3年,吐白痰,晨起为重,常年大便稀溏,日行两次,食纳欠佳,食后腹痛,口苦喜热饮,舌苔微黄腻,脉寸微,关弦滑,尺沉弱。

辨证:中虚湿滞,肺脾肾同病。

治法:健脾除湿,温化痰饮。

处方: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12g 桂枝6g

炒干姜12g 白芥子5g 橘红10g 炙甘草5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3年9月14日。服上药后,大便稀溏已好转,食纳增加,微有腹胀,早起痰多,晚间头痛。舌苔见退,脉同前。前方去干姜,加半夏、厚朴、砂仁,水煎服6剂。

三诊:1993年9月20日。服药后食纳好转,大便日行一次,稍溏有轻度腹胀,半夜咳嗽有白黏痰,夜间后脑仍痛,睡眠尚可,舌脉同前。继以原方减去厚朴加冬花再进6剂。

四诊:1993年9月26日。服药后,腹已不胀,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咳嗽减少,微有白黏痰,气短,头晕痛,舌苔已化。治宜温脾肾,化痰止咳,方用金匮肾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及参蛤散加味,以资巩固。

处方:

熟地60g 山萸40g 山药60g 茯苓60g

泽泻30g 丹皮30g 肉桂20g 附片25g

白芥子25g 莱菔子40g 苏子40g 人参30g

蛤蚧2对 黄精50g 补骨脂30g 仙灵脾30g

生龙牡各30g 覆盆子30g 陈皮30g 贝母30g

五味子3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1日3次。

按:本例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肺脾肾同病。先以补脾益肺之法,给以温化之剂,方用理中汤健脾而获效,多年便溏亦转成形;后以金匮肾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及参蛤散加味,补肾固本,化痰止咳,以资巩固。

例4:朱××,男,55岁,农民。

初诊:1995年10月23日。患者十数年来咳嗽。痰多早晚较重,每届秋冬为甚。近眠食欠佳,大便不实。屡经治疗,效果不佳,经西医透视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舌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脾肺两虚。

治法:补肺健脾。

处方:四君子汤合延年紫菀散加味。

太子参15g 白术12g 茯苓12g 炙百部10g

炙紫菀10g 炙白前10g 橘红:10g 杏仁10g

沙参10g 贝母10g 枇杷叶10g 半夏曲10g

炒远志10g 白蔻仁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5年10月30日。服上药后,咳嗽大减,食眠亦均转佳,二便正常,前方加玉竹、冬虫草、冬花,嘱服6剂。

三诊:1995年11月7日。服上药后,咳嗽基本停止,嘱以上方5剂量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并嘱加强锻练,防止外感。

按: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主要临床症状有长期咳嗽、吐痰,有时伴有喘息。凡是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咳嗽,这种情况连续两年以上,排除心肺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就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哮证”、“喘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其内在因素与脏腑有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其中与脾肺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时必须辨清何脏受病,脏与脏合病,审其新久虚实而施治。

咳嗽(大叶性肺炎)

例1:毛××,女,26岁,农民。

初诊:1993年4月10日。患者发病已达五天,高热,咳嗽,带铁锈色痰,伴痰鸣、气急、口渴,尿少而黄,烦躁不安,食欲差,舌质红,苔黄,脉洪滑数。检白细胞计数为22.1×10(上标9)/L,中性87%,胸透证实为大叶性肺炎。曾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辨证:痰热上壅,热伤肺络,肺失清宣。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皮12g

鱼腥草30g 银花20g 连翘10g 赤芍10g

芦根20g 黄芩15g 冬瓜仁15g 麦冬10g

紫菀10g 白茅根15g 贝母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3年4月13日。服上药后,体温下降,基本恢复正常,咳嗽、气急诸症均有好转,血象转入正常。继以原方再进5剂,诸症消失而痊愈。

例2:李××,男,18岁,学生。

初诊:1995年5月12日。患者高热4天,咳嗽、喘息、胸胁均痛,痰多而黏,痰色如铁锈。经胸片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嘱住院治疗。患者因上学不愿住院,要求服中药治疗,初诊时体温39.4℃,呼吸急促,咳嗽频频。舌苔黄垢腻,脉滑数。

辨证:风热犯肺,内热炽盛。

治法: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皮10g

地骨皮10g 桔梗10g 橘红10g 炙百部10g

苏子10g 沙参12g 芦根20g 白茅根15g

瓜蒌15g 连翘10g 竹叶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5年5月15日。服上药后,痰色变淡,胸胁疼痛减轻,体温38.1℃,咳喘如旧。以原方减去自茅根、地骨皮、竹叶,加葶苈子、海蛤粉、青黛,嘱服3剂。

三诊:1995年5月18日。服上药后,体温37.5℃,喘息大减,咳嗽畅快,痰易吐出,痰色正常,胁间仍痛,嘱服原方再进3剂而愈。

按:大叶性肺炎,现代医学以抗菌素治疗其效颇速,中医治之疗效亦高。方药表里双解,使邪有出路,再加泻白散、葶苈子使肺气得降,气逆胀满咳喘逐步解除,体温、痰色恢复正常,邪去体康。

例3:许××,女,58岁,教师。

初诊:2000年9月21日。患者素体虚弱,易感冒,昨日突发高烧,微觉恶寒,无汗,头目昏晕,干咳无痰,已数日食纳欠佳,口中烦渴,频频饮水,三日未解大便,小便色黄,舌质于红无苔,脉浮大而数。“胸片”确诊为急性肺炎。

辨证:风热犯肺,化热入里。

治法:宣肺止咳,通腑泻热,生津和胃。

处方: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g 鳖甲15g 知母12g 丹皮10g

银花15g 连翘10g 芦根15g 花粉10g

枇杷叶10g 杏仁10g 大黄8g 焦楂15g

桑叶6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2000年9月24日。服上药后,诸症得以改善,热势减轻,大便已通,精神转佳,食欲增进,但仍干咳不止,头目昏晕。渴而思饮。方改用沙参麦冬饮加味。

处方:

沙参12g 麦冬10g 玉竹10g 花粉10g

桑叶6g 生扁豆10g 元参15g 菊花10g

枇杷叶10g 百合12g 杏仁10g 内金10g

丹皮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三诊:2000年9月27日。服上药后,干咳、口渴、头目昏晕等症已明显减轻,精神尚可,但微咳,饮食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方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其后。

处方:

太子参15g 白术10g 茯苓10g 桔梗6g

莲子12g 百合12g 麦冬10g 枇杷叶10g

山药12g 扁豆12g 瓜萎15g 内金6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4剂。

按:肺炎为肺部急性感染所引起的肺实质急性炎症。因感染因素不同,肺炎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过敏性、霉菌性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细菌所致。细菌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临床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咯唾铁锈色痰。体温达39℃~40℃时,伴有头痛,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周身肌肉专痛,极度疲劳等。

祖国医学认为,温热之邪上犯,侵犯肌表,卫气失于宣畅,故发热、头痛。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津液被灼,故咳嗽痰黏。热邪炽盛,则高热。心神受扰而心悸,烦躁不安。邪热上蒸,血络破损,故见胸痛,咯铁锈色痰。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消炎、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方法。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余治疗本病,常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宣肺清热,并依据病情注意化痰平喘,泻肺消胀,并不多用甘寒、苦寒之品。实践证明,肺中实邪不清,甘寒、苦寒之药,既无从发挥作用。药服三四剂后,痰消气降,体温也随之迅速下降。热退之后,既侧重于清养肺气,肃肺化痰之法,以善其后。

喘证(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例1:张××,男,32岁,农民。

初诊:1998年10月13日。患者自幼即患喘咳,至今已20余年。每届秋冬时常发作,近两年来逐渐加重,发作多在夜间,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咳嗽有痰,曾在省、市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昨晚又行发作,今日来诊,舌苔薄白,脉洪数。

辨证:肺热咳喘。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葶苈子10g

炙白前10g 炙紫菀10g 前胡10g 陈皮10g

桔梗10g 苏子10g 旋覆花10g 桑皮10g

远志6g 贝母10g 瓜蒌12g 大枣3枚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10月16日。服药后,喘已减轻,但仍咳嗽,唾白痰,脉滑实,外邪初退,其势犹强,拟前方加减。

处方:

炙麻黄6g 杏仁10g 射干8g 细辛5g

白前10g 炙百部10g 五味子6g 紫菀10g

苏子10g 陈皮10g 莱菔子10g 白芥子6g

远志6g 贝母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三诊:1998年10月19 H。服药后,昼间喘咳基本停止,夜晚即现憋气不舒,喘嗽仍有发动之势,方用定喘汤合三子养亲汤化裁治之。

处方:

炙麻黄6g 白果10g 苏子10g 冬花10g

杏仁10g 桑皮10g 黄芩8g 半夏曲6g

茯苓10g 炙百部10g 桔梗6g 莱菔子10g

白芥子6g 炙远志6g 地龙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四诊:1998年10月26 13。服药后,夜晚胸闷憋气大减,拟上方加味配制末药一料,以固疗效。

处方:

炙麻黄30g 杏仁50g 生石膏120S 桑皮50g

莱菔子40g 苏子50g 白芥子30g 桔梗40g

贝母60g 半夏曲30g 炙百部60g 味子30g

白果40g 葶苈子30g 瓜蒌皮60g 冬花50g

远志30g 粟壳30g 茯苓60g 橘红50g

地龙30g 僵蚕30g 冬虫草20g 水蛭30g

红花20g 炙甘草10g 紫菀40g 鱼腥草10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次1丸,日服3次。

按:支气管哮喘而兼肺气肿者,根除不易,然其发作之际,亦可控制其喘嗽。余用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汤、三子养亲汤、定喘汤等方,随证化裁,收控制发作之效。如能避免外感,重视生活规律,防止发作因素,再加服药合理,虽难根治,亦可减轻病痛也。

例2:赵××,男,47岁,干部。

初诊:1998年10月24日。患者有哮喘咳嗽病史已10余年,早经西医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炎、肺气肿。经多处求医治疗始终未愈。每遇寒冷或气候骤变则哮喘咳嗽加剧。前天气候突变,喘咳又大发作,咳痰颇多,尤以夜间为甚,睡眠欠佳。舌苔边白中黄,脉弦滑。

辨证:肺燥咳喘。

治法:润肺降气,止咳平喘。

处方:自拟清金平燥汤。

苏子10g 杏仁10g 花粉10g 贝母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瓜蒌皮12g 远志6g

枇杷叶10g 桑皮10g 黄芩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10月27日。服药后,哮喘渐平,白天咳嗽亦减,但遇天气变化,入夜则咳嗽加剧,痰液已较前减少,舌苔亦化。仍本上方意,加重清金平燥之品。

处方:

苏子10g 杏仁10g 花粉10g 贝母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瓜蒌皮12g 紫菀10g

桑皮10g 元参12g 枇杷叶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98年11月3日。服药后,哮喘及咳嗽均已大减,精神亦佳,饮食正常,痰液减少,舌苔正常,脉象弦细,再以上方之意,加滋养肝肾之品使金水相生,肝不乘肺,疗效方能巩固。

处方:

沙参30g 玉竹30g 生地30g 地骨皮50g

葶苈子15g 贝母30g 桑皮30g 百合60g

早莲草50g 女贞子50g 麦冬60g 天冬60g

同类推荐
  •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本书主要探讨了医患最为关心的纠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医患矛盾的办法。
  • 医学基础实验教程(形态学分册)

    医学基础实验教程(形态学分册)

    本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主要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也可供助产、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相关专业使用。本书编写过程中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克服内容偏深、偏难,满足在护理从业中对正常人体形态知识的需要,突出护理岗位日常使用的解剖学内容,突出实验要点,精减与理论教材间的重复性内容,并在本书的最后附有填图、绘图和实验报告练习。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 新冠肺炎防控科普指南

    新冠肺炎防控科普指南

    本书是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下,由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针对公众热切关注的焦点,综合政策规范、权威解读、行业报道、科普书籍及专家科普文章汇编而成,旨在为公众提供系统、权威、专业的防护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做好防护、理性应对。我们推出此书,首先在于其内容广泛。全书七篇,内容涵盖病毒知识、个人防护、社会防护、医护规范、心理疏导、政策解读、常见误区等诸多防控细节,不仅普通民众能够通过本书学习、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而且社会管理者、专业医护人员也能从中查漏补缺,规范工作流程。我们推出此书,还在于其通俗易懂。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解读疫情防控中的疑惑,方便易查,所涉专业知识,也力求以精练简洁、深入浅出的方式予以解读,让读者能直观、快速地掌握所需要的防护知识。
  •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本书是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之一。以现代病名为纲,扼要阐述疾病特征与中医证属和经典辨证论治,并精选了古今著名中医医家临床案例,系统介绍了病史、辨证及诊治经过,重点对处方作了解析,指出了医案的精要之处,提示了名医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的特色。
热门推荐
  • 强势首长的小娇兵妻子

    强势首长的小娇兵妻子

    她是A市言氏千金,刚一回国,就被家里的老爷子逼着去当兵,不从就逼婚。结果出逃被发现,还与一个冰山男结下梁子。在入兵当天,言念星悲催地发现那个冰山男就是她的教官!完了完了,某女想逃跑,背后却传来冰冷的话,“想去哪?”接下来的魔鬼训练里,她被魔鬼教官折磨得死去活来,某女悲哀道,混蛋,禽兽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物之绝对没有问题

    春物之绝对没有问题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绝对没有问题》
  • 归来的地狱领主

    归来的地狱领主

    和平已久的迷大陆引来了宿命中的原罪,趁风而起的是血族王者精心策划,他发誓要颠覆骑士之国秩序。初来异界,阿拉斯加贵为王子,却惨遭驱逐。身为领主,却被奴仆欺幼。最后被困地下五年,复仇之火早已灼热,他到底会给这个宿命何等的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见蔷薇开

    夜见蔷薇开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狐身的冰雪之神,她只是一个蔷薇花妖。他前世叱咤风云,心如冰,却唯爱一人,后不料被唯一信任的兄弟给了断一生;她前世为致爱,却被致爱了断一生,轮回异世作为平凡人,也难以避免前世留下的祸根,再度轮回故土,祸根还会相随吗?他与她此生再相遇故土,他只是一个丑陋孤儿,她却是一个富家千金,她却忘记了所有,而他却记忆犹存,又该怎样?我们,又见面了!
  • 你我的镜像

    你我的镜像

    谨以此文弥补曾经的幻想,了却曾经没做完的梦
  • 魔兽武装

    魔兽武装

    鉴于问题严重,本书将停更,新书《异世之魔兽武装》已上传,优化了本书中的设定,并重新构思了故事情节,希望各位朋友能够看看,并给出建议,如果喜欢请给点票票支持^_^!在此特别感谢书友A阿斯塔罗特的建议,只是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没能及时表达,希望见谅。
  • 神奇宝贝之世界冠军

    神奇宝贝之世界冠军

    呐这算是构思一段时间的长文连载吧,争取每周双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拖更还请大家包含#(委屈)故事的背景是一个把动画和剧场版参杂在一起的世界,18岁的智爷用得了波导,骑得了神兽,下海有王冠,上天有烈空,总之就是最后我最强,顺便能撩妹。感情线比较复杂,每一个瑟妹,小遥,小光,小霞,爱丽丝都会有单独跟小智在一起的章节。小智在我的成长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希望在剧集中因为各种因素完不成的梦想,我斗胆说一句,由我来亲手帮他完成!
  • 富豪俱乐部4

    富豪俱乐部4

    鹏城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建辉到俱乐部寻欢作乐,却受屈辱。其父王汉荣(南方省前政法委书记)本就觉得俱乐部在经营上有不法问题,外加爱子心切,写信给有关部门,提出整治想法。时值全国性黄赌毒治理期间,俱乐部危在旦夕,虽行事如履薄冰,却劫数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