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900000029

第29章 经络肢体病证(8)

例二证属麻毒内陷心肺,热入气营。方用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减以清气凉营,宣肺化痰定喘。药服4剂,神志已清,7剂后,体温正常,诸症大减,症现余热未清,阴津耗伤之象,投以沙参麦冬汤养阴生津,清解余邪而收其功。

水痘

例1:李××,男,2岁。

初诊:1993年12月20日。患儿发热2天,咳嗽,流涕,两目微赤。咽部红肿疼痛,水痘布及头面躯干,疹色红润,疱浆清亮,皮肤抓痒,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风热时邪挟湿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大连翘汤加减。

连翘6g 二花6g 荆芥3g 防风3g

柴胡4g 赤芍4g 蝉衣3g 木通3g

车前子4g 滑石粉6g 黄芩4g 紫草3g

杏仁4g 兰根6g 僵蚕4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2剂。

二诊:1993年12月22日。服1剂后,微汗出,水痘密布全身,2剂服完,咳嗽稀少,目赤流涕减轻,惟身热退而未尽。再予上方连服3剂。热退痘敛,诸症均消,数日后痂落。

例2:史××,女,5岁。

初诊:1995年1月15日。患儿二天前发热憎寒,咽喉疼痛,至今日体温达39.2℃,烦躁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水痘密布全身,根盘红晕显著,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辨证:热毒挟湿,内犯气营。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渗湿。

处方:清胃解毒汤。

升麻5g 黄连4g 丹皮5g 生地6g

黄芩5g 生石膏20g 大黄4g 银花10g

连翘8g 竹叶5g 蝉衣5g 芦根10g

紫草4g 苡米8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5年1月18日。身热已退,水痘已结痂,诸症渐消,饮食欠佳,大便转常,小便稍黄,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滑数。原方去大黄、银花、紫草,加入焦楂10g、麦冬6g、石斛5g,再进3剂症愈。

例3:黄××,男,6岁。

初诊:1997年3月18日。五天来身起水痘发痒伴发热,并有湿疹已一年,饮食不佳,大便略溏,小便发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象浮滑数。

辨证:湿毒素盛,复感外邪。

治法:疏风解毒,除湿清热。

处方:自拟方。

银花10g 连翘8g 兰根10g 黄芩8g

白藓皮12g 防风5g 荆芥4g 蝉衣5g

苡米10g 地肤子5g 土茯苓10g 苦参6g

焦楂10g 薄荷3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7年3月21日。服药后,身热消退,水痘已结痂,湿疹亦渐好转,精神转佳,二便正常,惟食欲不佳,舌苔白腻,脉缓滑。上方减去兰根、荆芥、薄荷,加白术6g、谷芽6g、乌蛇10g、白茅根10g,服15剂,湿疹已愈。

按:水痘又称水疱、水花、水疮,是由外感时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时行疾病。以发热,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以1~6岁小儿多见。本病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时邪热毒与内湿相搏,则发为水痘。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原则。

例一湿毒不胜,表邪亦轻,治宜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例二热毒较甚,兼挟湿邪,风犯气营,治宜清热凉营,解毒渗湿。例三湿毒素盛,复感外邪,内外合邪相搏:发生本病,治宜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惊风

例1:崔××,男,3岁。

初诊:1987年7月18日。患儿在一周前以发热起病,体温逐渐上升,高热不退,面红目赤,烦躁口渴。至今日突然肢体抽搐,两目上窜,颈项强直,头痛呕吐,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9.4℃,神志不清,口唇发绀,喉间痰鸣,呼吸困难,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划跖试验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细胞计数300×10(上标6)/L,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辨证:急惊风·疫毒化火,肝风内扰。

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处方:羚羊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粉2g 钩藤6g 菊花6g 桑叶5g

贝母6g 生地6g 白芍8g 竹茹4g

僵蚕6g 全蝎4g 黄芩5g 天竹黄4g

大黄3g 胆南星4g 菖蒲4g 大青叶6g

连翘6g 甘草3g

浓煎鼻饲,先急以安宫牛黄丸半丸化开饲之。

二诊:1987年7月20日。上方连服2剂后,身热稍退,抽搐缓解,喉中痰鸣不甚显著,呼吸好转,神志仍未完全清醒,体温38.5℃。脉象滑数,是外邪有外达之机。仍以清热解毒熄风为主,佐以醒神开窍。原方继服3剂。

三诊:1987年7月23日。服完上药,大便得下二次,体温已降至37.8℃,有时抽搐发作,时间较前短暂。神志已清,呕吐已止,知饥思食,呼吸均匀,转侧自如,仍头痛微烦口渴。证属热毒尚未肃清,肝风有时内动。仍宜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处方:

羚羊角粉1g 钩藤4g 菊花4g 桑叶3g

贝母5g 生地6g 白芍6g 僵蚕5g

全蝎4g 黄芩4g 天竹黄3g 人工牛黄2g

元参6g 麦冬5g 连翘6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后,身热已退,体温接近正常,抽搐不作,饮食活动已如正常。

例2:蒋××,女,5岁。

初诊:1992年9月11日。患儿素禀体弱,面黄肌瘦,时常便溏,近一周来因贪食瓜果引起发热腹泻,人院后经液体疗法,抗感染治疗,病情改善不大。请中医会诊。症见:泄泻10余天,稀水样便,日六七次,时有肠鸣,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呕吐不思饮食,口唇干燥,四肢不温,阵阵抽搐,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证:脾肾阳虚,土虚木亢。

治法:温肾健脾,扶土抑木。

处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党参6g 炒白术8g 茯苓5g 白芍5g

炒山药8g 陈皮3g 半夏4g 砂仁4g

肉桂3g 熟附子5g 钩藤5g 全蝎3g

干姜4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2年9月13日。服药后,泄泻减至日三四次,质如稀粥,呕止思食,四肢转温,抽搐稍缓。药证相符,嘱以原方再进3剂。

三诊:1992年9月16日。服药后,泄泻大减,日行二次,质如粥样,抽搐已止,精神好转,面渐转华,舌苔已化,脉沉缓。现肝风已熄,脾阳渐复。治宜健脾止泻,温肾助阳。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

处方:

熟附子5g 党参8g 炒白术10g 茯苓5g

干姜3g 炒山药6g 砂仁3g 焦三仙各4g

补骨脂4g 诃子肉5g 味子3g 全蝎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水煎服,每日1剂,数剂后症消泻止,康复出院。

按:惊风为儿科四大证之一,以肢体抽搐,意识不清为主症。发病年龄以1~5岁为多见。来势凶猛,病情危急,发病率高,四季皆有。临床以外感风寒、风热等时邪,或肝盛、脾虚等为惊风的主要发病因素。其病理多由内蕴痰热,风痰窜络;或邪陷心包、蒙蔽清窍之证。急惊风多属实证,以急性传染性热病最为多见;慢惊风多为虚证,多见于吐下后或久病患儿。当分析不同的病因、病理予以辨证治疗。

例1急惊由外感温热时邪,未能及时外泄,内陷心包,致使肝风内动,神志不清,反复抽搐。西医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为疫毒化火,肝风内扰。故以清热解毒,熄风开窍为主要治法。急以羚羊钩藤汤加味配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待危证转安后,又现余热未清,津液亏损之症,在本法中佐以养阴生津之品,以收其功。

例2慢惊,又称“慢脾风”。《医宗金鉴》谓:“慢脾风一证,多缘吐泻既久,脾气大伤,以致土虚不能生金,金弱不能制木,肝木强盛,惟脾是克,故日脾风”。本证素禀体弱,先天不足,又因贪食冷物,损伤脾胃,脾阳不振,而致泄泻。脾虚则面黄神疲,大便水样。阳虚则四肢不温,舌淡,苔白。土弱木乘,木旺化风,故时时作搐等症。通过健脾止泻,温肾助阳,柔肝熄风治疗后,使肾阳得温。肝木条达,脾胃健运,木平土旺,病自获愈。

疳证

例1:杨××,男,3岁。

初诊:1984年5月9日。患儿断乳太早,人工喂养,过食香甘之品,渐致腹膨如鼓,青筋暴露,形神赢瘦,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疏如穗,食欲不振,腹痛作止无定,睡眠不宁,大便时溏时坚,尿如米泔,舌质淡,苔厚腻,脉细滑数。

辨证:疳积·胃实脾虚。

治法:健脾和胃,导滞化虫。

处方:消积散。

使君子8g 槟榔8g 枳实6g 雷丸6g

厚朴4g 焦三仙各8g 内金6g 砂仁3g

白术5g 陈皮5g 蜣螂4g 莪术4g

胡黄连4g

浓煎,每日空腹服3次,嘱服3剂。

二诊:1984年5月12日。药后大解酱粪,胶固而稠腻不堪,秽臭异常,腹膨渐松,按之稍软,是佳兆也。效不更方,再进3剂。

三诊:1984年5月15日。服药后,腹膨已松软,疼痛未作,大便基本正常,小便略清,食欲已增,睡眠渐安。舌苔渐化,脉细软。治宜调和脾胃,佐以扶正。

处方:

太子参10g 炒枳壳6g 半夏4g 陈皮4g

茯苓8g 炒山药10g 焦楂10g 内金5g

炒谷芽10g 砂仁3g 使君子6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四诊:1984年5月21日。服完上药,精神已振,面色转华,食欲大增,腹膨明显缩小,二便调,睡眠安。治宜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方拟资生健脾丸加味配制末药一料,以资补益后天,巩固疗效。

处方:

党参30g 炒白术50g 茯苓30g 太子参30g

黄芪60g 当归40g 炒山药40g 莲子肉40g

炒苡米30g 炒扁豆30g 泽泻20g 焦三仙各40g

内金25g 使君子30g 枳壳20g 桔梗15g

白蔻仁20g 胡黄连15g 藿香10g 粳米30g

甘草10g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g加入面粉20g,少许白糖,加水搅成糊状,蒸熟分二次食服。

半年后随访,患儿诸症均消,面色红润,体质已趋健康。

例2:程××,男,5岁。

初诊:1991年9月8日。患儿时常口舌生疮,口腔糜烂,秽臭难闻,咽干作痛,病已半年,经过多种治疗未愈,现症同前,面赤唇红,烦躁哭闹,身体瘦削,腹部略膨,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

辨证:口疳·心脾积热。

治法:清心泻火。

处方: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

生地10g 木通5g 竹叶3g 大黄5g

黄芩8g 栀子5g 连翘10g 赤芍6g

玉片6g 焦楂8g 石斛6g 元参8g

薄荷3g 甘草5g

水煎2次,取汁300ml,加入蜂蜜10ml,分3次服之,日服1剂。

二诊:1991年9月11日。服上药3剂后,口舌糜烂渐敛,面色红赤不显,现能安静入睡,大便已通,小便色淡,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继以原方减去大黄、元参,加入内金6g、冬瓜仁10g、黄连3g,再进3剂。

三诊:1991年9月14日。服完上药,口舌糜烂基本愈合,咽干作痛消失,面色萎黄,食欲略增,腹部仍膨,舌质转淡,苔薄黄,脉细缓。现热毒已清,心脾胃余热未尽,又显脾胃虚弱之证。治宜健脾和胃,兼清余热。方用肥儿丸加味《医宗金鉴》。

处方:

太子参10g 白术8g 茯苓6g 黄连4g

胡黄连5g 使君子6g 神曲5g 麦芽6g

焦楂6g 芦荟3g 鸡内金4g 玉片4g

连翘6g 陈皮4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加减服用20余剂后,食纳正常,腹膨已消,体质日健,病告痊愈。

随访一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按: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疳”有两种含义:其一“疳者甘也”,是指小儿姿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赢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机或症状。

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小儿脾胃薄弱,若乳食无度,或姿啖肥甘生冷,壅滞中州,脾气不运,往往形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受伤,阻滞气机,乳食及水谷之精微无以运化,致营养失调,脏腑气血供应不足,渐致身体赢弱,气液亏损,而发为疳积。古人云“无积不成疳。”说明了先有积滞,而后出现疳证。由于营养缺乏,致小儿发育障碍。此类病证,每多虚实并见,或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故临床上疳积之证极为复杂,多种多样。治疗原则以顾护脾胃为本,根据脾运失健、脾虚挟积、脾胃气阴俱伤的不同阶段,采用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清泻兼施,干疳则以补为主的治疗方法。

外感夹滞

例1:常××,女,1岁。

初诊:1999年4月21日。患儿发热3天,微咳,体温38℃左右,手足心甚热,时有汗出,啼哭烦躁,大便泻黄色沫,日行六七次,不欲纳食,食后即吐。舌苔微黄,指纹色紫达于风关之上。

辨证:外感风热,内蓄食积。

治法:疏风清热,消积化滞。

处方:葛根芩连汤加味。

葛根5g 黄芩4g 黄连2g 赤芍4g

茯苓5g 苍术4g 厚朴3g 焦三仙各5g

内金3g 玉片3g 银花6g 芦根6g

竹茹3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2剂。

二诊:1999年4月23日。发热已退,体温正常,手足心微热,大便黄软,日行1~2次,食纳已增,未见呕吐。上方减去竹茹、赤芍、芦根、银花,加陈皮3g、炒苡米4g,再进2剂而安。嘱其父母今后注意饮食调养为要。

按:患儿肠胃力弱,喂养不当即现停滞。食积化热,易感外邪,俗称“内伤外感”。症见大便泻黄沫为内蓄郁热,发热有汗为外感风邪,手足心热属消化不良,不欲纳食,食后即吐为内有积滞,胃气不和,啼哭烦躁是腹痛不适之故。治宜清热解表兼助消化为法。方用葛根芩连汤最宜。药服2剂,热退泻止,加减又服2剂,病获痊愈。

例2:柴××,男,2岁。

初诊:2001年7月16日。患儿发热10余天,入夜尤甚,伴咳嗽,唇焦起皮,口渴欲饮,纳差,每夜8点左右发烧,至天明渐退,烧甚时抽搐。大便二日未行,小便色黄,舌质红,苔白中黄,脉浮滑数。

辨证:暑邪外袭,食滞内积。

治法:清热解暑,消积导滞。

处方:经验方。

柴胡5g 枳实5g 生石膏15g 钩藤4g

蝉衣4g 大黄4g 焦楂6g 玉片4g

内金4g 莱菔子4g 银花8g 连翘6g

陈皮5g 芦根10g 杏仁4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2剂。

二诊:2001年7月18日。服上药后,大便泻下黑酱样稠便二次,烧退能食,微咳,唇干口燥,舌苔已化,脉细数。上方减去枳实、大黄、玉片、莱菔子,加沙参6g、麦冬5g、贝母5g,再进2剂,诸症皆平,其病痊愈。

按: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多有饮食失节,饥饱失常。因此,外有邪客则容易侵袭,内则多兼饮食停滞,故外感病中常兼脘腹痞满饱胀,不欲饮食,甚则痞硬拒按等症。为此治疗小儿外感时常加神曲、山楂、内金、玉片、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使中焦通畅,外邪易去,所谓“里和表自解也”。本例为暑邪夹滞之证,采用清热解暑、畅中、导下之法,使三焦通畅,热退暑散,积消脾健,病即获愈。

顿咳(百日咳)

例1:鲁××,女,1岁半。

初诊:1991年3月11日。患儿半月来阵咳频作,气呛成顿,咳剧则呕,咳后可听到吼声、痰鸣,精神饮食欠佳,肌肤不丰,二便自调,经西医治疗未见显效,寻余诊治。查体:心肺腹无明显异常。舌苔黄腻,指纹淡紫。

辨证:痰热互结,邪阻肺络。

治法:清肺化痰。

处方:自拟镇咳方。

炙百部6g 橘红6g 桑皮6g 贝母5g

黄芩5g 杏仁5g 瓜蒌10g 麦冬6g

天竹黄4g 竹茹4g 炙杷叶5g 蝉衣4g

葶苈子4g 地龙4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同类推荐
  • 老药新用途

    老药新用途

    本书介绍的中西药在临床上的新用途,一是供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参考,尽快运用到临床中去,为患者解除疾病缠身之苦;二是供医务工作者了解药理学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摸索、总结出自己的治疗新方法、新发现。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1918年大流感在全球造成5000万到1亿人死亡。从它结束的那天起,科学界有一个共识,就是类似的流感大流行迟早还会爆发。流感为什么这么可怕?医学界为什么束手无策?一旦浩劫重演,人类将如何求生?应该作哪些准备?从今天开始,准备和大流感的百年之约。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甲型H1N1流感防护手册

    甲型H1N1流感防护手册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人际间传播。甲型H1N1流感在2009年暴发时,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猪流感”(SwineInfluenza)的名称。2009年4月30日,由于农业界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避免“猪流感”一词引起的误解,即通过吃猪肉食品可造成流感传播,于当日就开始用“甲型H1N1流感”代替“猪流感”来称呼该病毒。
热门推荐
  • 惜缘

    惜缘

    奋斗崎岖路,无奈忽视所爱,未知伊人流泪,仅为爱人营造铜墙铁壁般的避风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来进行时

    将来进行时

    往事不堪回首,前任只只渣滓,王妟做好了准备,迎接一个人孤独到老。但是……“抱歉打扰一下,女士,你的手机可以借我一下吗?我想用它和朋友通话两分钟。”“……嗯。”
  • 日常系男神

    日常系男神

    “作为一个男神,你认为最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是容貌,才华,人品素质?还是修养,智商情商,幽默感呢?”“我认为是驾驶技术!”“没懂。”“单手会开法拉利!”“……来吧骚年!我来为你提高思想觉悟。”……这是一个普通小直男努力成为男神的故事。阅读、运动、练字、减肥、培养情商、与人为善……只要变得越来越好,居然都能获得金钱奖励,那么何乐而不为呢!0.0……
  • 团宠公主的马甲要掉了

    团宠公主的马甲要掉了

    她是司徒家最受宠的小公主,她有四个哥,个个身怀绝技她可以一生只当咸鱼一生无忧无虑十五岁出国留学,让她马甲无数,势力滔天当可爱的她遇上冷漠无情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小剧场】初见时,他对她念念不忘他感慨:怎么有这么阳光可爱的人呢?再见时他彻底爱上了她……他会怎样让她爱上他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想光荣

    梦想光荣

    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火箭军的心路历程。
  • 灌篮高手之水户洋平

    灌篮高手之水户洋平

    “我们的目标是:称霸全国!”一样的灌篮高手,不一样的水户洋平……
  • 无梦不清欢

    无梦不清欢

    人一生中能做很多的梦,我以梦中情景解你,带你入梦,出梦。
  • 芳娇

    芳娇

    易清重生后发现,周围的人瞅她的眼光,怎么看怎么不对?而一张口,不是怼她,就是在怼她的路上!易清叫屈,怎么通通不按套路来,这是要逼得他们夫妇成为大佬啊!女主成长型,聪明,三观正!男主身心干净,两年前后的性格有差异!
  • 妖王大人你别跑

    妖王大人你别跑

    原本以为穿越就可以叱诧风云,可是她一朝穿越,竟然变成了个小小的受气包,想她苏银好歹也是一代倾国倾城的美女(当然是小一点的城),可是在这碰上的人各个都比她牛。不,她才不同意。原本以为穿越一回,就可以当一回传说中的红颜祸水,不料在这里碰上的男人们各个都比她还要祸水。不,她才要做王。原来,爱一个人,真的会让你丢去所以的骄傲,只成为她想要的那一个。那么,妖王大人,你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