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900000014

第14章 脾胃肠病证(5)

二诊:1998年6月20日。服上药后,腑气已通,痰湿热得以下泄,故呕吐见止,脘痛亦减,舌苔厚腻渐化,脉弦涩。方药既效,当守前法,依上方减去枳实、大黄、厚朴、竹茹,加丹参15g、郁金10g、枳壳10g、香附子10g,再进10剂。

三诊:1998年6月30日。服上药后,脘痛止后未发,大便每日得通,舌苔薄腻,舌边暗,脉弦涩。痰湿热虽泄化,而血瘀症状犹在,再拟滋阴养血,行瘀止痛,佐以化湿。

处方:通幽汤加味。

当归15g 升麻5g 桃仁10g 红花6g

生地12g 熟地12g 丹参15g 郁金10g

香附子10g 莪术10g 山楂15g 半夏10g

陈皮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四诊:1998年7月10日。服上药后诸症皆除,舌淡红,苔薄白,脉小弦。后经消化道气钡造影复查,未见异常,病告痊愈。

按:本例“反胃”属实证、热证,乃少阳蕴热,阳明腑实,兼有血瘀湿阻,治宜疏肝和胃,化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故先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味,使痰湿热得以下泄,腑气已通,诸症大减,但瘀血之症犹在,故改用通幽汤加味,滋阴养血,行瘀止痛,佐以化湿,方中当归养血和血,生熟地黄滋阴养血,红花活血化瘀,桃仁破瘀润肠,以降胃气,升麻入阳明胃经,引诸药直达病所,即“欲降先升”之义。诸药配伍,有攻有补,扶正而不助邪,攻邪而不伤正,瘀血去,新血生,胃气通降自如,本病庶几有振愈之机,以收奇功。

泄泻(急性胃肠炎)

例1:曹××,男,24岁,中庄子农民。

初诊:1986年6月16日。一周前外感暑邪,突发吐泻,在当地诊所治病,误用大黄连进数剂,以致吐泻不止,烦躁不安,昼夜之间吐泻十余次,大便呈喷射状,初为黄混水样物,并肠鸣漉漉,腹痛,精神疲乏。舌绛尖红,苔白腻如积粉,脉细濡滑。

辨证:暑湿腹泻。

治法:清暑化湿。

处方:清暑化湿汤加减。

青蒿10g 半夏10g 豆豉10g 佩兰10g

茵陈12g 陈皮4g 黄连5g 白蔻5g

苍术6g 木香6g 藿香6g 炒苡米12g

银花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86年6月18日。服上药2剂后,吐止,泻大减,舌转淡红,苔化。减去陈皮、苍术、藿香,加炒栀子6g、菖蒲6g、滑石粉12g,又进4剂,病获痊愈。

按:夏季腹泻多为暑伏湿遏,不能外达,只需清暑化湿,因势利导。苦寒之剂误下易促成暑湿内闭,转使吐泻加剧。本例属暑湿腹泻,治宜清热祛暑,燥利湿邪,佐以芳香化湿,使暑清湿化,吐泻自愈。

例2:李××,男,38岁,水电局工人。

初诊:1995年7月4日。一周前吃狗肉,喝啤酒,饮冷后发病,初为稀便,继而水泻,每日可达6~7次,除腹泻外无其他症状,服西药治疗未效,迁延7天不愈,昨夜又泻三次水样便,即来寻余诊治。舌苔薄白,脉濡滑。

辨证:湿困中焦,水湿内停。

治法:行气利水,祛湿和胃止泻。

处方:五苓散合平胃散加减。

桂枝10g 白术10g 茯苓15g 泽泻10g

猪苓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焦三仙各10g 车前子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1剂腹泻则止,连服3剂痊愈。

按:本例为水湿内停的腹泻,应用五苓散合平胃散加减以健脾利水,分清降浊,治疗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的专用方剂。临证加减,疗效甚佳。

例3:王××,男,46岁,焦家庄乡红庙墩村农民。

初诊:1986年9月15日。半月前秋收大忙之季,天热口渴,食之西瓜、苹果,回家后又饮冷水,疲乏之极,在屋檐下铺席而睡,醒后自觉头痛,恶寒发热,肢体酸困,腰痛腹泻,当晚腹泻数次,在当地卫生所服药打针未见好转,前来医院寻余治疗。症状同上,舌苔白腻,脉浮滑。

辨证:寒湿内伤,外感风邪。

治法:解表散寒,化湿止泻。

处方:藿香正气汤加味。

藿香10g 苏叶10g 白芷10g 大腹皮10g

白术12g 茯苓12g 陈皮6g 薏苡仁12g

元胡15g 半夏10g 木香6g 桂枝10g

白蔻仁6g 玉片6g 焦三仙各10g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嘱服3剂而愈。

按:本例泄泻属于寒湿内伤兼外感风邪而致,治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止泻,方用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颇有效果。

泄泻(慢性肠炎)

例1:许××,女,47岁,县城居民。

初诊:1986年6月3日。患慢性肠炎已有五六年,大便溏泄,每日多则十余次,少则五六次。曾经西医、中医治疗,均未收效。在长期服药中,惟有初服四神丸时,略见小效,旋又失灵。寻余诊治。症见:肠鸣腹痛,腹泻,每日便5~6次,四肢酸软,小腿肌肉时有痉挛,腰膝无力,面色黧黑,舌淡苔净,脉沉细。

辨证: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温肾涩肠。

处方: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味。

补骨脂12g 吴萸6g 肉豆蔻6g 五味子6g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0g 黄芪20g

乌梅10g 粟壳8g 赤石脂12g 石榴皮6g

木香5g 附子8g 肉桂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86年6月8日。服上方后上述症状均有减轻,大便日2~3次。仍照前方再进5剂。服完上药诸症皆除,病告痊愈。

按:本案久泻病例,病延5年以上,症属脾肾阳虚之证。肾阳不足,命门火微,脾胃生化乏源,温运失职。病人初服四神丸稍有效果,继续服用就不再生效,乃是病重药轻,助火、健脾、温肾、固涩之品不足。阳虚久泻病症,屡用本方,一般服用5~10剂即可获效。

例2:王××,男,30岁,县粮食局干部。

初诊:1986年5月10日。患者于1982年即开始有腹部疼痛,胀满少食,常常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多。曾经西医检查治疗,诊断为“慢性肠炎”。现脐下右侧有压痛,大便不调有腐臭味,腹部隐痛胀满食少,体质消瘦,皮肤粗糙不泽,精神欠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肝郁脾虚,运化无权。

治法:平肝理气,健脾消食。

处方: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当归10g 白芍15g 白术12g 茯苓12g

柴胡6g 党参15g 焦三仙各10g 砂仁6g

炒内金10g 黄连6g 木香6g 青皮6g

薄荷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患者诸症悉除,饮食转佳,脉转缓滑,此系脾运已复,予前方再进10剂,病获痊愈。

按:根据脉症分析,该患者为肝郁脾虚之宿食证。脉象弦滑无力是肝脏疏泄条达失司,肝郁乘脾,脾运无权,胃失和降,不能运化水谷,以致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胃痛胀满,食少,消化不良,脐周疼痛,大便失调等症。“脾胃为后天之本”,“血者水谷之精气”,若伤脾损胃,精微不化,气血乏源,脏腑形体失精灌溉,则形体消瘦,皮肤粗糙。治疗必须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为首务。

例3:穆××,男,47岁,县公路段工人。

初诊:1993年11月24日。三年多来,昼夜腹痛隐隐,泄泻每日5~6次,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肠炎”,长期服药治疗均无效(药名不详),而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未愈。寻余诊治。主症:身体消瘦,恶寒,四肢厥冷,不思饮食,食后即泻,舌质嫩,苔白厚,脉沉迟细弱。

辨证:脾胃虚损,运化失常。

治法:补虚温中,涩肠固脱。

处方:真人养脏汤加味。

党参15g 白术12g 当归10g 白芍12g

肉豆蔻10g 诃子肉12g 粟壳6g 肉桂6g

干姜6g 木香6g 砂仁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93年11月29日。服药后腹痛及泄泻明显好转,但仍日泻2~3次。上方即效,按原方加附片6g、补骨脂10g连进10剂。

三诊:1993年12月9日。服药后,四肢转温,泻止,大便正常,饮食增加,因此去干姜,继续再进10剂以固疗效。

二月后,来院告知病愈。

按:本例泄泻历时3年有余,经中西医治疗反复发作,迁延未愈。由于久病不愈,脾胃受伤,中焦虚寒,不能运化水谷,输布精微,故见形体消瘦,不思饮食,食后即泄。中阳衰微,内郁而不能外达,则恶寒,四肢厥冷。治宜补虚温中,涩肠固脱,服用真人养脏汤加味收到满意效果。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

例1:田××,男,55岁,县农业局干部。

初诊:1992年8月9日。患慢性腹泻已达10余年,每遇饮食不节,劳累后腹泻加重。近月余来,每日腹泻6~7次,便溏,无脓血,黏液较多,腹痛不喜按,腹痛以左下腹为甚,曾在兰州等地大医院诊治,做过直肠镜等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过多种中西药,均收效甚微,因此寻余求治,症状同上,舌黯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涩。

辨证:脾气虚弱,兼有血瘀。

治法: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处方:经验方。

黄芪30g 太子参20g 炒白术15g 茯苓12g

炒苡米12g 炒山药12g 丹参20g 赤芍15g

白头翁20g 公英15g 当归10g 炒白芍15g

海蛸12g 黄连6g 木香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92年8月14日。服药后腹痛腹泻减轻,腹泻每日减为4~5次,嘱其原方继续服用,又进20余剂后,诸症均除,大便正常。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属脾胃虚弱。久泻难免伤阴,药物常用甘平清补之品,如黄芪、太子参益气,山药、苡米、白术补脾健运,这类药物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茯苓甘平利湿不伤脾胃;木香性温,理气醒脾,调畅诸气;白芍收敛养阴,配合当归、甘草缓急止痛,加入海蛸治疗溃疡;大便带有黏液,属于湿滞未清,故用白头翁、公英、黄连清热利湿而不伤阴。从舌脉分析兼有瘀血,投以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全方标本兼顾,相得益彰。健脾益气,气充则血通,血通则气顺,使之气畅血调故诸症自除,久访不复。

例2:赵××,男,42岁,肃南县皇城区牧民。

初诊:1991年11月3日。大便溏薄,便前腹痛,已近五载。食后腹胀,身体消瘦,精神较差,经多次大便常规化验正常。在武威地区医院做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发现72厘米处有黏膜溃疡,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较长时间服用氯霉素等西药不效。近一个月来,开始疲倦加重,恶心并呕吐食物,腹胀矢气,又服酵母片、胃蛋白酶合剂及中药等均不能减轻腹泻,每天少则2~3次,多则6~7次。故此寻余诊治,证见:患者腹胀不适,腹泻便溏,每日达6~7次,便前腹痛,胃脘与右胁作胀,食后尤甚,纳谷欠香,面色无华,精神疲倦,喜暖畏寒。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看患者携带中药处方,曾服平胃散、藿香正气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健脾利湿、补脾益气之剂不生效。

辨证:肝旺脾弱,中阳受损。

治法:扶脾抑肝,温中健脾,缓急止痛。

处方:黄芪建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味。

炙黄芪24g 炒白芍30g 桂枝10g 炒白术15g

防风8g 陈皮6g 当归10g 焦楂炭12g

海蛸12g 九香虫6g 炙甘草6g 生姜6g

大枣5枚 饴糖30g(溶化,可以高粱饴糖代用)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二诊:1991年11月13日。上药服后,腹胀、腹痛、腹泻显著好转,大便每日1~2次,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由于患者路途遥远,乘车不便,遵依前方配制末药一料,服之三月,诸症皆除,精神大振,来院告知病获痊愈。

按:慢性泄泻为常见的消化道疾患,本案病延五载,神疲色萎,喜暖恶寒,显属久泻虚寒之证。根据本案的症状来辨,应以脾虚为主,但脉象较弦,右胁作胀,可见肝气偏旺。古人云:“脾虚故泻,肝实故痛”。肝强脾弱,治以扶脾抑肝,温中健脾,缓急止痛,选用黄芪建中汤合痛泻要方以柔肝健脾,理气和中,获得满意的疗效。

便秘

例1:赵××,女,64岁,城关镇居民。

初诊:1998年1月12日。患者长期以来大便秘结,腹胀痛拒按,服用通便药其便后少腹胀痛,睡眠不安。在半年前患胸膜炎,经治疗病情稳定。体查: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大。

辨证:肺肠燥热,津液不足,气滞肠腑。

治法:清热泻火,行气润肠通便。

处方:麻子仁丸加味。

麻子仁20g 白芍1魄 枳实10g 大黄12g

厚朴10g 杏仁10g 玉竹10g 生首乌15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1998年1月17日。服上方连进5剂,大便转润,腹胀作痛减轻过半,嘱其原方再进5剂,诸症皆除,病告痊愈。

按:此案属于肺阴素虚,肠燥失润,气机郁滞,通降失司,导致大便秘结不行,综观全方,重用麻子仁滋脾润肠,配伍大黄、枳实、厚朴泄热导滞,生首乌、玉竹滋阴润燥,佐以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敛津,组成攻润相合之剂,使腑气通顺,津液充足,下不伤正。

例2:王××,女,25岁,小学教师。

初诊:1998年10月31日。患者下焦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大便秘结不通,小腹胀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下注,热蕴膀胱,大肠热结。

治法:清热利湿,利尿通便。

处方:经验方。

银花30g 瞿麦15g 车前子12g 泽泻15g

滑石15g 栀子10g 木通6g 大黄10g

芒硝6g 苍术10g 黄柏8g 川牛膝10g

琥珀粉3g 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1998年11月3日。前方连服3剂,二便俱行,腹部胀痛均有减轻,继服原方3剂,病愈。

例3:张××,男,48岁,东寨乡农民。

初诊:1998年8月4日。患者平素有习惯性便秘,五六日行之一次,凡大便暴秘而泻。泻药只能取决于一时,停药则其秘如故。面色不华,腹中冷痛,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而迟。

辨证:脾阳不振,冷积便秘。

治法: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处方:温脾汤加味。

大黄10g 当归10g 干姜8g 附片6g

党参10g 芒硝6g 木香5g 肉桂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1998年8月7日。服上方3剂即效。继服3剂后诸症皆除。

按:便秘系指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艰涩不畅为主的证候,多因燥热内结,气滞不行,津液不足,肠燥失润以及阴寒凝结所致。本症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脾、肾、膀胱功能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上应分型施治,证方合拍疗效更佳。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内科临证医案

    内科临证医案

    古今医案众多,专著亦如此,鉴于如今中医学大力发展内伤学的需要,本书搜集整理了内伤学中较为完整、观点明确、可信性较大、面较广的医案,加以编校,供广大医学工作者及中医学院校各级同学参阅。
  • 专家诊治乙型肝炎

    专家诊治乙型肝炎

    让你了解与乙型肝炎有关的医学知识: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道之问天

    道之问天

    天才少年因误用火精而经脉尽毁,不堪受辱而流落红尘五年。当重回修道之途,却发现身背两道封印,一处诅咒。在预言的最终,却是发现道不是道。我欲问道,要与那天同高,与那地同古,与那日月星辰并行,与那万古同永恒。
  • 丧化末日

    丧化末日

    一次精心准备的考古行动,却挖出人类的灾难。平凡学生,不凡经历。
  • 废柴重生:倾城杀手妃

    废柴重生:倾城杀手妃

    她是北冥国惊才绝艳却武功尽失的长公主,他是西潭国战功赫赫且神秘无情的皇太子。大婚之日,他竟与皇妹攻入皇城,借她之手杀了皇帝,引起满朝纷争;皇妹一把寒冰弓射穿她的胸膛,嫣然浅笑,“姐姐,西潭国的太子妃只能是我!”他静立于城墙之上,长剑带血,目送她坠落城墙灰飞烟灭。嗜血重生,她回到十五岁那年姨娘对她下毒手的前夜,拦住来人纤纤玉指中夹着的化功散,她清冷一笑,既然想置她于死地,那就全都不要活了罢。
  • 绿色的书简(百所名校校长推荐版)

    绿色的书简(百所名校校长推荐版)

    收录著名作家张晓风经典散文作品,包括《只因为年轻啊》《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晴日手记》《近水》《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等文学价值极高的文章。张晓风的作品往往洋溢着一种空灵而温暖人心的情感,主题内容包括自然的美丽和对万物的敬仰,家的温馨和对亲人的牵挂,生活的美好和对生命的珍惜,有温暖,有感恩,有领悟,有释然。余光中称其为“华语世界一支亦秀亦豪的健笔”,蒋勋更盛赞她的文字像沸水中复活的春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灵女武神

    精灵女武神

    本是大型纪录片《古武和古兵》的资料整编人员,从不玩魔兽的她却意外穿越到了艾泽拉斯,在这个即将动乱的世界,她到底该怎么办才能幸存?是苟延残喘?还是奋起拼杀?一切的一切还是让我们慢慢的说。
  • 我的蠢萌夫君

    我的蠢萌夫君

    传闻江州城的四大纨绔子弟之首陆一鸣身中奇毒活不二十岁;传闻江州城陆一鸣喜怒无常,横行霸道;传闻陆一鸣毫无孝心,不敬长辈……某一个风和丽日的下午,梁未如偶然之间将陆一鸣“捡了”回去。什么救命之恩就当以身相许。陆一鸣表示这个女人就是个笨蛋,江州城的女子都对他避之不及,她却还上杆子粘着他,图谋的竟然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的脸。梁未如表示原来你这么讨人厌,没关系以后你就是我夫君了,我不避着你。以后有我喜欢你,你就不会可怜了。陆一鸣炸毛,谁要你可怜了。他可坏人,坏人你懂吗?坏人需要人同情吗?不需要!勾心斗角中长大陆一鸣,生命中全是苦味。温馨欢乐中长大的梁未如,生命中全是甜味。原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因为一次意外而交织在一起。当甜味与苦味交织,孰能更胜一筹?
  • 为什么非让我来拯救世界

    为什么非让我来拯救世界

    白池本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高富帅青年。可最近,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偷偷跑来地球。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白池只能.....
  • 猎人里的假面

    猎人里的假面

    有的人明明死亡,却永远留在人心。有的人明明活着,却永远不在人眼。死亡者永享安宁,存活者负重前行。你要怎么选择,死亡或者苟活,停留或远行。
  • 远书知南

    远书知南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见我时,我在你身边嬉笑扯你发带你不见我时,我便四处流浪等待护你进世天不容你,人不容你一人之力抵不过天命一人之力敌不了万人一人之力但可护你周全“赵知南,你记得,倘若有一日我护不了你,你就扔下我,保自己。”“王远书,又若你先于我而去,我帮你护好王家,守你后人百岁安康。”世间万千,变幻莫测光天化日之下,真相终会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