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600000049

第49章 文学篇(12)

这种人性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因为这种人性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是根除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真正的人道主义,即满足大多数人的生活需要,尊重大多数人的尊严和价值,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和自由,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性。其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不可能借用公共权力谋取特殊利益,不可能各自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支配他人劳动占有剩余产品,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因而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表现出勤劳、朴实、忠厚、诚信、安分守己、与人为善的人性。正是人民群众以这种人性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社会财富,才维系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其二,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结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因而,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的消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满足,最终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依赖于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占有方式的根本改变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因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实现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必然要确立热爱劳动、勤苦奋斗的进取性道德,增强实践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必然要确立团结互助、先人后己、克己奉公的协调性道德,不断改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以真诚的分工合作,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历史的进步中实现主体自身的进步。其三,在同传统的所有制实行决裂的过程中,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决裂。否则,传统观念会复制出传统的所有制,使旧的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消除后,新的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有可能再产生出来,使人民群众再次处于受侵夺受损害的境地。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同传统所有制的彻底决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为了“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通过制度安排,保障绝大多数人得到生活需要的满足,尊严和价值的尊重,权利和自由的享有,实现真正的人道主义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最广大人民真正过上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然而,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管理层中仍会有一些人受极端利己主义人性支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使得社会生活出现种种腐败现象,如公有制经济中的一些管理者挖空公有制经济,中饱私囊,使公有制经济出现“空壳”现象;行政机构中的一些管理者把公共权力看作生存斗争的工具,借用职权,大肆侵吞国家和人民财产;一些行业借行业垄断谋取特殊利益。同时,各种腐败分子还相互联成关系网。“官官相维”,共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因而,消除极端利己主义人性,确立先人后己、克己奉公的人性,是践行“三个代表”、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的客观需要,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要求。

所以,真正的人性是与人民性相同一的概念。它是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性,是社会历史由非“人道”向“人道”进化的过程中,实践主体不断克服人的异化,增强人的同化,从而实现人的进步。作家们如果认为文学应把人性作为表现的对象,就应坚持人民性,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利益,鞭挞损害人民利益的丑恶现象,贬斥极端利己主义人性,赞扬人民群众的高尚人格,表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趣,培养人们崇高的道德情操,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生的真谛和人之本性,增强主体能动性,表现实践主体的人格力量。如果说,那种产生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以及其他社会的丑恶现象,导致社会生活非“人道”的极端利己主义人性是“恶”的人性,那种产生人尊重人,人关爱人,平等互利,促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形成的集体主义人性,是“善”的人性,那么,文学作品在表现人性时,不应当倚重表现“恶”的人性,去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以及所谓的“原始的野性”。不应当贬斥“善”的人性,把它斥之为脱离现实的道德空想。而应当抑恶而扬善,教育人们努力消除恶的人性,切实增强善的人性,克服人性的异化,增强人性的同化,不断完善人格,使人最终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真正成其为“人”,通过人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努力完成文学的历史使命。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他们共同的创作倾向,正在于作品在表现人性时,总是从道德进步的角度,从人生教科书的角度,鞭挞丑恶的人性,褒扬善良的人性,抑恶扬善,增强作品的思想力量和人格力量,使之具有浓烈的人民性。

四、文学人民性的主要特征

提出文学的人民性,需要对人民性内涵作出科学界定,否则会产生把所有的作家都说成是人民的作家,把一切作品都看成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甚至把以赚钱为目的、思想倾向卑俗的“通俗”文学也看成是人民性的文学,进而导致作家立场立足“自我”,文学作品良莠不分,颓废文学鱼目混珠,理论“创新”为颓废文学推波助澜的倾向。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就曾出现类似情况。风靡一时的卢卡契新潮派曾由反对文学的阶级性观点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所有的作家都说成是人民的作家,把一切作品都看成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甚至把一些为沙皇黑暗统治歌功颂德的作品也说成是人民性的。在近年来的我国文学实践中也出现过类似现象。所以,要创作出具有浓烈人民性的优秀作品,使文学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应深入探讨文学人民性的科学内涵。

自19世纪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文学的人民性以来,中外文学界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许多理论家、批评家和作家,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都曾做过精辟论述。总结文学创作的新鲜经验,汲取已有的理论成果,文学的人民性就是作家站在“人民的立场”,表现“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使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的反映。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文学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时代性。别林斯基最初论述文学的人民性时就认为:“任何一部作品,不管属于哪一种体裁,只要在精神和形式方面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满足时代的一切要求,那么,它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作品。”文学史上,古代神话表达远古时期人民同自然界斗争的愿望的要求;欧洲文艺复兴文学要给时代照一面镜子,打一个印记,描绘该时期人民群众反封建禁锢,反宗教迷信,崇尚民主与科学的社会生活;我国现代文学全面反映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斗争。这些文学实践都集中体现了人民文学的时代性。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这就指明,新时期的文学应反映新时期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体现新的时代特色。当然,新时期的文学应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学遗产,但这种继承不是泥古不化,始终让古人统治文学舞台,而是古为今用。同时,各民族有各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各民族人民有各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别林斯基说:“人民性是人类的个性。没有那许多民族性,人类就成了死的、逻辑的抽象概念,成了没有内容的名词,没有意义的声音。”“如果我们把人民性理解为对某一国家某一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气质的忠实描绘的话,每个民族的生活都呈现在它所特有的形式中。”因而,文学作品应体现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固然,文学没有国界,各民族的文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但是,借鉴不是“生吞活剥地谈外国”,盲目追随西方思潮,盲目模仿西方流派,而是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点,洋为中用。总之,人民性的文学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如邓小平所说,“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的一切好的东西,塑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二是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塑造人民群众英雄形象。

同类推荐
  •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建立良好的校风,党风是校风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党风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前提,只有通过抓党风建设,才能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的重要途径。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孙英文集(上下卷)

    孙英文集(上下卷)

    《孙英文集》分上下两卷,主要收录作者2000年至2005年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及近年来的讲话、文稿、文章等,共计132篇。全书60余万字,内容广泛,涉及党的重大思想理论、党史工作、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同事师友的纪念、怀念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论功力,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阅读价值。
热门推荐
  • 阿炜的励志冒险

    阿炜的励志冒险

    失去记忆的世界,丢失科技的文明,在战争结束的末世,一位少年决定改变这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灵之竞技大师

    精灵之竞技大师

    “幽君,学院已经决定由新转学来的朔茂顶替你的首发位置,把你手上的精灵都交给朔茂吧。”听着这充满既视感的对白,陈幽铭一脸懵逼。我去,我这到底是穿越到了宠物小精灵的世界,还是全职高手的世界?你们下一句话不会还想让我留下来当陪练吧?“旅行一年,然后回来,目标,联盟冠军!”留下一句霸气的结语,无视一群不懂梗的凡人,陈幽铭从此踏上了一条通往青年赛冠军的道路!(这是一篇竞技文!可以当电竞文看的那种,喜欢大家能喜欢)
  • 一人一山一小仙

    一人一山一小仙

    开局获得最强硬汉左千户传承,成了一名妥妥的六刀流。凭借手中仙山,召唤万古人杰,各种神通法术,应有尽有。吾有一剑:可斩人、杀鬼、诛妖、弑仙、灭佛、屠神。别惹我,我很凶。“大威天龙,杀!”
  • 三国之风云再起

    三国之风云再起

    刘跑跑除了腿长跑得快,似乎就有一个特点,能挖到各种人才为己用。黄月英:对不起刘将军,我家亮亮已死,有事烧纸。刘跑跑:--!
  • 太初史

    太初史

    茫茫天道谁逆命,我欲剑破苍穹,一腔热血醉清风!大道依旧在,几人能争锋?白发红颜泪湿梦,几度春夏秋冬?叹往事只恨相逢!心死赴黄泉,喜遇笑颜红!
  • 欠你一世安好

    欠你一世安好

    八年前她们意外救了当今皇帝,也让她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以她遗愿为信念,义无反顾的选择进京,嫁进宁王府,次次生死关头,她不顾后果的救他,大业已成时,他却把她弄丢了
  • 紫风人王

    紫风人王

    踏天路,诛天神,不成仙,不成神,六道之外我为尊,看主人公如何解开上古之谜。请君赐我恩泽。于六界之外,指点江山。热血激情,兄弟们燃气你们心中的愤悗。忆往昔一事无成,深感惭愧,编著此书,以供世人取乐。想我八尺男儿须眉不若裙衩,唯有以此留予世人。他人之才皆在我之上的胜不可数。唯有低调。
  • 晨钟破晓

    晨钟破晓

    他是个小人物,他自己都不否认,出身在一个小镇上的没落家族,细心经营自己的小世界和小家族。唯一愿望不过是出去走走,但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卷进去都是不知不觉的,他不知为什么会认识她,认识这个世界的嘴脸。若可以选择,他会形同陌路,但是既然认识了,努力办好自己的角色。在别人渴望的目光中,伪装身份,隐藏懦弱,云淡风轻,回答:“没错,我是谭铙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