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600000042

第42章 文学篇(5)

所以,文学作品的娱乐价值实质是作品艺术美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作品艺术美的同时,也在通过审美移情,关照自己的人生,受作品中塑造的理想人格的感染和熏陶。因而,作品的审美价值,又必然地蕴涵着认识生活的认识价值,陶冶情操的教益价值。娱乐价值不是独立于认识和教益价值而存在,而是与认识和教益价值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统一于审美价值之中。文学作品愈能达到娱乐、认识、教益价值的完美统一,愈能使读者获得快感、愉悦感,愈受读者的喜爱。

创作出娱乐、认识、教益价值有机统一的文学作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社会的发展是人们进行生产斗争、社会斗争、科学实验三大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对客观世界改造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结果。自从有人类以来,客观世界就是人的客观世界,进入主体实践范围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马克思说,在社会中,对于人来说,既然对象的现实处处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都是人的现实,也就是说,都是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那么,对于人来说,一切对象都是他本身的对象化,都是确定和实现他的个体的对象,也就是他的对象,也就是他本身的对象。

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强化对客观世界的“人化”程度,以获得愈来愈多的自由和幸福,必须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本质力量,正确认识人生。人的本质力量归根结底是以结合起来的群体方式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从人的结合体而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等一切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本质力量,就必须不断调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以及主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而,就必须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这些矛盾,寻找调适矛盾的途径,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以理想人生作为社会实践的“摹本”,以理想美的火炬照亮人生的前进道路。因而,除娱乐之外,人们还需求文学具有认识价值。文学作品是对现实人生的再现或对理想人生的表现,是以人生画卷展示人生底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所以吸引广大读者,引起千万人的情感共鸣,并且经久不衰,就在于它不仅具有娱乐价值,而且具有“镜鉴”价值,能够满足人们认识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的需求。恩格斯称他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我国古代王朝所以采诗,是把诗作为“镜子”,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在现代,茅盾的《子夜》等作品正是我国民主革命的“镜子”,人们通过文学作品这面镜子,扩大了认识生活的视野,加深了对生活底蕴的理解。

人的本质既有肯定的方面,也有否定的方面。勤劳、勇敢、顽强、进取、拼搏,是肯定的方面,懒惰、怯弱、畏缩、颓废、萎靡,是否定的方面。人性既有动物性,又有社会性。自私、损公、欺诈、弱肉强食等,是人的动物性;诚信、关爱、助人、集体主义等,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的否定方面和人的动物性,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人的本质的肯定方面和人的社会性强化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人们要通过相互间矛盾斗争的解决,实现相互间关系的协调,以结合起来的群体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主体改造客体的本质力量,就必须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的两重性以及人性的二重性,不断克服人的本质的否定方面,强化肯定的方面,不断克服人性的动物性,强化社会性,实现主体自身的完善和人性的复归,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最终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创作作品不能不对生活中的人或事作出主观评价。仍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现实中引人兴趣的事物。但是,人既然对生活现象发生兴趣,就不能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说出他对它们的判断;诗人或艺术家不能不是一般的人,因此对于他所描写的事物,他不能(即使他希望这样做)不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是艺术作品的新的作用。凭着这个,艺术成了人的一种道德的活动”。文学作品正是通过对生活现象下判断,教育读者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应该爱什么、恨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厌恶什么,通过“寓教于乐”,以其艺术魅力感染读者,发挥陶冶情操的教益作用。《巴黎圣母院》、《死魂灵》、《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其所以能唤起广大读者的美感,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是它们或者贬斥卑俗,或者褒扬高尚,或者鞭挞丑恶,或者歌颂美好,或者兼而有之,给人们的情操陶冶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以深刻的启迪。相反,那些片面追求形式技巧,缺乏丰富的思想内容,或思想内容卑俗的作品,人们读它,如饮劣质酒,原本是为了引兴,可是饮后却感到无比的苦涩,毫无回味之余地。

文学的社会需求要求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娱乐价值,而且兼具认识和教益价值。与哲学中的“三维空间”相类似,文学价值是由娱乐、认识、教益三种价值共同维系的三维价值。任何一方面的纰漏都会产生审美流程的梗阻,影响作品艺术效果。一个有远见的、有艺术追求的作家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使之经久不衰,就应审时度势,深刻认识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文学的社会需求,确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不为扑朔迷离的社会表象所迷惑,不为一时一事的社会思潮所左右,精心耕耘,创作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作品。

一是创作出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美的作品。首先是在文学形式上具有艺术特质的可读的作品。

从共性上说,各种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都应运用生动的、形象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从个性上说,各种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文本、电视剧文本,各有各的语言特点,各有各的艺术规定性。文学创作应创作出既具有文学作品共性,又具有各种文学体裁个性的作品。诗歌应像诗歌,散文应像散文,小说应像小说。诗歌应讲求韵律、节拍感、音乐感,语调的抑扬顿挫,意境的描绘;小说应讲求生活环境、人物肖象、人物心理的描绘,人物个性化语言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作家的艺术追求,读者的审美趣味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作品的艺术效果与读者的审美情趣是相互影响的。因而,文学作品的艺术规定性也是不断变化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墨守成规。但是,不能不看到,文学创作既有代代革新的一面,又有代代相承的一面。读者的审美情趣既有不断变化的一面,也有认同历史文化积淀的一面。当代读者阅读古典诗词,大都喜欢唐诗宋词,而不喜欢宋诗,更不喜欢魏晋的玄言诗、清代的《庚辰集》(纪晓岚主编);对现代诗歌,大都喜欢贺敬之的《回延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以意境创造表达真挚情感的诗,却不喜欢直抒胸怀的豪言壮语诗。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诗歌有诗歌的艺术特质,如毛泽东所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作家在艺术追求中应不断创新,但这种创新不应背离文学创作的历史积淀,同时,创新应特别注意读者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以及心理接受程度。在物质生产中。我们常说消费者是上帝,在文学创作中,我们也可以说读者是上帝,作家只有创作出合乎读者普遍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的作品,才能真正实现作品的价值。因此,作品的艺术形式不应以作家个人的标新立异、求新求奇为尺度,而应以广大读者的喜闻乐见为尺度。首先应反对在“阶级斗争工具”说、“文以载道”说价值观影响下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同时也应反对反文化积淀,缺乏艺术意蕴的创作倾向。那些高举“反传统”、“反文化”、“反语法”旗号的作家,创作的诗歌、小说让读者难以解读,这种“离经叛道”,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不如说是对广大读者的反叛。这种反叛,最终是对作家自身的反叛,它愈来愈使作家自己成为不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人。

二是创作出具有艺术真实的作品。

作品的艺术形式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但是,仅此还不足以唤起读者的美感,如同物质产品仅有精美的包装还不足以让消费者满意那样。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以前的骚体诗,如屈原的《离骚》是美的,但在传承骚体诗艺术形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魏六朝的赋体诗和骈文,尽管语句词藻极其华美,但读起来味同嚼蜡,这是因为前者具有丰富的思想意蕴,后者的思想内容空洞,或思想内容不美。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贺敬之的《回延安》,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并没有堆砌华美的词藻,但读起来很美,而且常读常新,这是因为这些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所以,文学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不仅应有精美的艺术形式,而且应有丰富的、健康的思想意蕴。再进一层看,作品丰富的、健康的思想意蕴是以艺术真实为基础的。文学作品要发挥价值功能,增强艺术感染力,必须真实地反映人生,逼真地描绘人生画卷。因为,作品的真实性是使读者产生审美移情的基础。所谓审美移情,就是当作品中的人生逼真于现实的人生时,读者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现实人生中的感受移到作品人生中去,同时将作品人生中的感受移到现实人生中来。作品只有真实地反映现实人生,逼真地描绘人生画卷,创造出“熟悉的陌生人”形象,才能使读者产生审美移情。如果编织的故事荒诞不经,创造的形象完全陌生,描绘的生活远离现实,读者难以解读作品,也就难以产生与作品思想感情的共鸣。同时,作品的真实性是实现作品认识价值的基础。作品只有逼真地描绘人生画卷,真实地反映现实人生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及其矛盾斗争,才能充分发挥“镜鉴”作用,使读者充分认识现实人生。而且,作品的真实性又是实现作品教益价值的基础。作品思想倾向性的流露、作品理想人格的塑造,只有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让读者觉得真实可感,才能起到“感动人、教育人、改造人”的作用。如果片面强调“崇高美”,过分拔高艺术形象,脱离生活真实,使读者感到作品人物生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天国,作品主人公是“神”而不是人,自然不会受感动,受激励。不可否认,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文学界尽管是“一花独放”,但也创作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好作品,如《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这些作品所以感人,是作品以生活原型为基础进行艺术概括,实现了真实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相反,这一时期的《龙江颂》、《杜鹃山》等作品,硬要把艺术典型塑造成“一个大姑娘,站在高坡上,举手指方向”,脱离生活真实,就不怎么感人了。

三是创作出具有抑恶扬善,人世进取思想倾向的作品。

文学的真实性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思想性。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它总是打上创作主体的鲜明印记。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倡导文学作品的“意义消解”,倡导艺术描写的客观性达到“感情零度”。其实,绝对的“意义消解”,绝对的“感情零度”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将无限博大的现实人生全部搬进作品,只能选择一定的角度或一定的方面,有所删舍,有所凸显,这本身就是创作主体思想倾向的流露。一部作品如果不蕴含高尚的、积极的思想情趣,就必然蕴含卑俗的、消极的思想情趣,进而给读者产生高尚的或卑俗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艺术感染。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本身看,无数优秀作品都流露了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情趣。它们或者颂扬高尚、贬斥丑恶,或者表现正义战胜邪恶、睿智战胜愚昧、善良战胜欺诈,或者“把高尚的毁灭给人看”(悲剧),或者“把卑俗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相反,那些非英雄化、非崇高化的作品,那些醉心于写人的性冲动、性心理、性行为,或者宣扬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作品,则是流露了卑俗的、消极的思想情趣,产生了消极的艺术效果。文学创作要满足社会需求,给读者带来高尚的娱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将真实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使作品能够帮助读者认识什么是善的、美的,什么是恶的、丑的,从而抑恶扬善,人世进取,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如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所说,教育他的时代,是每个作家应该向自己提出的任务,否则他只是一个逗乐的人罢了。一个不愿消极颓废的作家,应以奔腾的思想激情认识生活,评价生活,褒扬顽强拼搏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批评悲观厌世、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情趣,贬斥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丑恶事物,促进主体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复归。

总之,文学创作要满足社会需求,创作出具有娱乐、认识、教益三维价值的优秀作品,应求美、求真、求善,使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美,而且不愧为“人生教科书”。只有这样,作家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努力探求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的有机结合

创作方法是与创作目的密切相关的。要创作出具有艺术特质的优秀作品,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进一步明确文学创作价值目标的同时,应进一步探讨文学的创作方法,实现创作方法的创新。

探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方法,应以真正历史主义的态度,正确分析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及其演变,正确总结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正确处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汲取各种思潮、各种流派、各个作家创作经验的合理内核。

从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看,文学史上,文学巨匠繁若群星,文学思潮彼落此起,文学流派各有门路,但他们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主观表现,一种是客观再现。各种思潮,各种流派皆由此演变而来。

同类推荐
  • 君主论

    君主论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著名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1498年,马基雅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积累了大量有关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工作经验。《君主论》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君主国的几种形式及它们是怎样建立的、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为什么在他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怎样统治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公务员制度教程

    公务员制度教程

    一般来说,公务员是指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在各国,它有不同的名称和范围。公务员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尽管它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日益完善。
  •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智库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世界“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中国版“NSC”:大国安全标配全球化2.0版:美拟借“一体两翼”战略重塑世界格局“习氏风格”与中国外交新格局、新战略等。
  •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任期的这五年,是地方人大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人大锐意进取,主动作为,扎实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在往届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作用,受到了各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本书回顾总结了本届江苏省人大工作的特色和成就。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热门推荐
  • 爱无界绝情冷枭特工妻

    爱无界绝情冷枭特工妻

    年少成孤才知自己是被捡回来的弃婴,墨倾颜颠沛流离多年只为完成养父遗愿寻到生母,为此她成为一名半吊子特工并在接到的第一宗任务时碰上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利用与被利用,初出茅庐她被人落到了棋盘上却不自知,从毫无盼望的痴守到拨云见月的相爱相知,一路走来她见证了男人是如何从明媚少年变得薄凉如水,又是如何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沾了人气。情到浓时,他们也曾彼此许下相爱一生的誓言,然而,扑朔迷离的真相接踵而至,身世、血仇、人性的拷问……是加固了他们的爱情还是促成了最终的分离?
  • 爱的小屋

    爱的小屋

    左小凡租房被骗,与帅哥同居一屋檐下,经朋友诺诺才知道此人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但两人已成死敌,关系无法缓和,久经时间磨合虽都喜欢上对方,都不愿承认这点,只到莫归尘出国前两人才想尽办法在一块,被父母左右的事情他们能否改变?
  • 杰克之子

    杰克之子

    雨,漫漫的下着。是夜,一个黑色的死神漫步在街头。他在等待他的猎物。他就是杰克之子。受他母亲续杰克的影响。他成为了死神。他守猎着罪恶的灵魂。坚守着自己的正义。人渣,去死吧!
  • 修仙界大发明家

    修仙界大发明家

    灵稻产量低?我有【杂交水稻术】,亩产1000公斤不是梦。灵猪生育低下?我有【论公猪配种技巧】,一胎10个多不多?御剑术风大打脸?我有【蓝博基尼流线飞行器】,带你装逼带你飞。意外获得大发明家系统,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地球科技,在仙侠世界混的风生水起。
  • 人类是病毒

    人类是病毒

    机甲大战,量子瞬移这个金手指能不能解救人类未来世界,成功逃离至另外一个新的宇宙。病毒浮出水面,机甲大战病毒。在战斗和未来的生活中,诠释人类是病毒的真谛或者人类其实并不是病毒原因,这些现在都未可知。希望与你们一起去探讨这一个病毒的事件。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阅读,本书预计不少于100万字,无论成绩如何坚持写完这本书是我定下的最终目。
  • 爱情的神圣

    爱情的神圣

    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记住,你只能活一辈子。请容许我说一句让很多人会不满意的话——普通人。不配自杀!生命的意义还没有实现。却连自己家人的快乐都想剥夺!安安份份学习。读完该读的书。想伤心时,痛快地伤心,想欢喜时也同样痛快地欢喜。没有哪个人比你的生命重,没有哪场爱情会比你尊严重。受到伤害,说明道行不够,看人不准。好好修炼自己的眼光吧。总看着伤口哭,是毫无意义的。
  • 九天之息

    九天之息

    千百年前,一个被上天选中的人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个世界的格局
  • 参商无常

    参商无常

    参商,即参星、商星。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永不相见。参商者,一喻彼此对立,不和睦;二喻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三喻有差别,有距离。命不可违,世事无常。生活从来不予人千分顺意,苦辣酸甜全要品尝。若我能在千万的人海中独握你的手,可否让我在漫长的未来里,遇见最美的时光......这是一个别扭的故事,这也是一个走过千山遇见最初的故事,这还是一个拐来拐去最终圆满的故事。
  • 这个皇后有点坏

    这个皇后有点坏

    我穿越了,是个皇后的职位,高级长官啊,就是权势架空。上面没有太后,下面没有孩子,省心省事。皇上不爱,妃子不瞧,乐得自在。后宫寂寞,无事教人赌赌赚点伙食费。那些王爷,一个比一个帅又多金,热情地邀请我出宫去豪赌一番。遇上个高傲的麻子脸,赌输不给钱。他是皇上,抓到皇后赌博,会不会直接废了?我打死也不退休,一口咬死不是我。京城禁赌,就赌一脸青春痘的男人上哪个宫找谁,或者是召谁侍寝。青春痘却龙颜大怒,外面的美男很多,但是也很危险,个个都想谋着各自的心思。美男如酒,看得醉人心思。麻子脸皇上如狗,想往我身上咬一口。冰火二重天,战战兢兢地看着男人和男人间的斗争。为权,为势,为我。
  • 青铜甲

    青铜甲

    自周朝建立,武王分封天下。助商灭纣的有功之臣封土建国,共计八十一位。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导致烽火连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传说。这部书发生的年代是在战国后期,也就是秦国正式开始统一天下之时。长达数百年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结束这个黑暗时代,不再有无休止的杀戮。吕子领昭王命游走于各地,招贤纳士以充实秦国实力。为寻求和平之光,他带领我华夏好男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华丽的乐章。可是当面临忠诚与信仰,和平还是战争的抉择之际,他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