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2700000025

第25章

“我写此纸时,心如春江水,春花随我开,春水随我起。”

他进入了人生最顺畅的时期,他得以走出国门,遍览群山,含英咀华,一偿数十年的夙愿;他研习大师们的作品,追踪他们的足迹,更明确了自己的追求:东方的意趣,西方的实感;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灵感如喷泉般汹涌,他的作品宛如自然生成:它们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他的艺术到了晚年活力依旧,而愈加炉火纯青,随心所欲。

打击再一次降临,这次是疾病。父亲是坚强的,在得知身患顽症后并没有消沉,他说:“你们放心,我不会吓自己,更不会骗自己。”在病床上他读到杨绛所译的一首小诗,英国诗人蓝德的《生与死》,反复吟诵,非常欣赏。原诗是这样的:

生与死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他认同诗人的价值取向,赞赏他的达观与从容,指点我们领会译文之妙:生命之火已不再旺盛,所以要双手“烤”着取暖,一个“萎”字写尽了那渐进的过程。“译得多好,一字也不能改呀!”他感叹着。

但是他还是改了。他为母亲抄录了一份:

绿荫息影偶读杨绛所译英国诗人蓝德小诗《生与死》,顿感弦音轻拨,甚合心声。原作立意高,译文韵味好,因摘其前五句,改写后两句,以作座右之铭。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只要火苗还在。

自有春晖满怀

火苗仍在旺盛地燃烧,他感觉到时间的紧迫。

得知患病后的三年半,他做了精力充沛的健康人也难以完成的工作。治疗期间,他读,他写;治疗间隙,他画;他参加数个全国性大型画展,所送多为新作;2005年他于浙江博物院,母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故址举办了生前最后一个个展,展出作品100幅,18幅为患病以来新作;出版了两本画集,《湖上春风——苏天赐作品回顾展》和《缤纷与空灵——苏天赐油画作品选》;他整理作品,准备出版自己的全集。稍有余力,他还要去写生,洞庭,皖南,最后一次是武夷山。这是一次中德艺术家互动的创作活动。登山那天,同行的德国老艺术家都坐上了滑竿,父亲执意谢绝了,手拄拐杖攀上了最高峰。第二天一气呵成完成了作品《万古相依》。他很看重这幅作品,他有了很多新的感受,他还要继续发展新的思路。回到南京他找了一幅最大的画布,稍加改动构图。稿子起得很好,气氛味道很对,他跃跃欲试,却迟迟没有继续。他在积蓄着精力和体力,他要一鼓作气完成。遗憾的是,命运没有再给他机会。

父亲再次住进了病房。他在病床上完成了长文《我站在画布面前》——他艺术历程的总结。同房的病友马老向我告状:要管管你父亲了,他半夜三点躲在厕所写文章。原来父亲夜里睡不着,怕影响病友休息便悄悄起床,进了卫生间。马老也正失眠,见他许久不归,怕出问题过来查看,见他正坐在厕具上写作。对我们的劝慰,他不以为意——他要以意志抗衡病痛的折磨。他因肺部感染,做了氧分压测试,数据之低令医生不敢相信,接连做了三次,看着依旧气定神闲的父亲,医生无论如何不相信手中的数据:氧分压32,早就该昏迷了呀!直到带上呼吸机,父亲依然幽默:“你看,我成铁面人了,是路易十二还是路易十四?”

翻开他留下的日记和文稿,没有抱怨没有哀叹,最触动人心的一个词是:感激。感激大自然给他的爱抚和启示;感激上苍让他选择了绘画作为终生的事业;感激此生得遇恩师林风眠先生;感激病中家人对他的呵护;甚至感激命运,让他在与沉疴共处的日子里,没有失去他的工作能力和感受能力……父亲执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深得学生爱戴。除了专业方面的指点,更有精神上的激励和呵护。

他的一生从来只是埋头默默耕耘,不怨尤,不争锋,将全部精力灌注到他的艺术事业之中。他说:“我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现在他能使我自慰,使我无大憾于一生。”

秋天素来是父亲丰收的季节,写不尽的《秋山》、《秋水》、《秋江》、《秋澄》、《秋林》、《秋韵》……今年秋风又起,父亲,你在哪里?遥望天际,似见满天满地霜叶如丹。

苏天赐先生逝世周年感怀

舒卫

苏天赐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年了。人们会说这是自然的规律,是自然的法则,是一件不可回避的事情。但对于那些亲近他的人、曾受益于他的艺术思想的人、那些喜爱他的艺术的人来说,消逝的时光、停下的脚步,并不意味着遗忘;甚至可以说当我们离他越远,他的身影反而越清晰,因为我们现在可以从他那完整的一生中,看到他是如何在艺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如何地克服了各种困难而奋力前行,如何地似杜鹃啼血般发自肺腑地唱响了他的艺术之歌。

80多年前,当苏老在广东阳江那座溽热而美丽的南方小城来到人世时,生活于他并不特别眷顾。时局的混乱、生活的艰难、物质的匮乏等等这些现实状况似乎并没有泯灭他对美好事物天生的向往;而一些早期的艺术尝试更使他看到了美的力量,看到了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的强大,以至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崎岖艰险的艺术之路。

多年以后,提起当初的学习经历,苏老就会以他遇上了林风眠先生为幸。海外留学多年并且对中国的过去和现状有着痛切感受的林风眠,高举着“为艺术战”的旗帜,力主通过艺术来改造人的灵魂从而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他是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漩流中的领航人,赵无极、朱德群、席德进、吴冠中这些日后各有建树的艺术大家也都是他的学生;是林风眠的身体力行以及他融合中西艺术以创造时代艺术的宣言打破了五千年文明的沉寂,为古老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然而求学之路并不平坦。苏老曾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独行千里从家乡前往国立艺专当时的所在地重庆考学;上学的前两年间曾用仅有的五张铅画纸反复地画了又洗、洗了又画地完成了素描学习;因颜料画布紧缺,在整个的三年学习过程中仅仅正式地画过三张油画;为了进一步求学于林风眠,他曾在毕业一年后又前往回迁杭州的母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几乎只靠食用山芋打发。这些在今天的幸福学子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在他是一种珍贵的回忆。他在林风眠的指引下博览群书,走过了国内外千百年的艺术历程。《黑衣女像》、1940年代的《林风眠像》等作品就是他当年实现融合中西之理想的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在马列主义指引下的中国革命正逐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找到了出路。社会革命的风暴扫荡了中国大地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遗存,重建了社会结构,无形中也使西湖边上多少有点专注于纯艺术研究的沙龙气息烟消云散。

然而从林风眠的画室走出来的苏天赐,已具有在新中国的艺术天空中翱翔的能力,尽管他必须穿越意识形态的云层,必须进行艰巨的适应性转变。面对祖国大地上欣欣向荣的焕然一新如何艺术地去表达,他做了大量的尝试。在五六十年代陆续创作有《带徒弟》、《书记送饭到田头》、《黄海渔民》、《黑媛》、《穿维吾尔族服装的少女》、《苏北姑娘》、《富饶的海湾》、《沸腾的高炉》、《春风又绿江南岸》等一大批融合了中西艺术特点的作品,当时在全国就有一定的影响。当时关于油画如何民族化的大讨论很多,对于什么是油画也有过思辨式的争论,还有的尝试是要用一种固定作画步骤的模式来培养油画家。然而早就对于西方油画艺术的精髓有过潜心研究的苏天赐一向就认为,任何一种油画技法都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对方法的学习绝不可能替代艺术本身的创造;真正的中国油画应当是既有不同于国画的特质,如具有体积感、色彩感、质地感,又能贯注进民族艺术的飘逸、空灵、意境;更重要的是应当面对我们身边的现实,发挥自己的直觉能力去表达真实的感受,这才无愧于泱泱大国的艺术风范。

但是,现实又在变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基础变革完成之后,上层建筑的革命又伴随着隆隆的鼓声拉开了帷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类灵魂的社会运动,它要求几乎一切的上层建筑领域都必须回到近乎原生态的状况下去寻求其生存意义,确认其存在的价值,以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这种情况对于创作中的画家苏天赐来说,犹如“烧了一半的水又停下来了”,他必须去学习、反省、劳动。一段时间里的艺术活动只是运用他在西湖边练就的造型技艺去画巨幅的毛主席像。所幸的是学校的正常功能几年之后又开始运作了,苏老要带学生到基层去深入生活、搞创作,这使他非常高兴,因为他又可以继续画画了。当他又一次登上了太湖缥缈峰、俯瞰着脚下的万顷波涛时,诗兴油然而生:

朝云举天醒,春草随意青。

廿年寻旧句,登山逐云影。

云深雀更啭,峰高花愈明。

荆丛有通道,尤珍两鬓青。

神思逐波远,彩笔裂苍冥。

在这首诗中,一位锐意进取的艺术家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从现存的这一时期的许多幅先进工作者的肖像上、十数幅的大海、几次为创作收集素材的不同地域的专线写生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苏老在表现各不相同的题材时游刃有余的卓越的掌控能力,而且令人称奇的是在那些画面上无不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那是一种精神的光,是时代精神的光芒,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洒落在一草一木、男女老少的脸上。

随后的1980年代是值得记取的年代,因为在经历了严酷的政治运动之后,整个国家开始了她迈向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艺术家们开始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创作自由,行动自由,经济自由。重回大自然苏老的心情犹如放飞的云雀,尽情地讴歌着万物的复苏、自然的伟大。当然宽松的环境也让他能一了夙愿,亲身前往欧洲诸国考查油画艺术的渊源脉络。1987年在他65岁时,他来到了巴黎。他忘却了自己的年龄,日复一日在充塞着大街小巷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里穿行,常常是带着面包在展品前一站就是一天,以至膝盖剧痛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近距离的观察使他弄明白了原先通过印刷品所无法解答的问题:用笔的方法、着色的层次使他知其然;流淌着的塞纳河、运行在风景如画的巨大城市里的轻轨列车里坐着的各色人等使他知其所以然。法国艺术的特点,正是来源于博物馆外错落有致的大街上,来源于高卢人兼收并蓄的对美的绝对崇拜,来源于法国民族的灵魂。进一步地放眼望去,任何民族所值得骄傲的文化建树,恰好就是将某种外来样式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

令苏老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名符其实的世界艺术之都里,他还看到了许多在国内都从没看到过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它们熠熠生辉,静静地躺在橱窗里,与任何其他展品相比都毫不逊色。它们所带来的不只是亲切和熟悉感,更是自信和自豪感。

多年后苏老回望巴黎之行时写道:“一切成功而有恒久价值的作品都显示着画家的自信专致而不理会已成的成法。这种自信来自于自身的底气,这种底气尽然产生于画家自我的气质和经验及视野之宽广。”这既可以看做是他的考查总结,也是他从西湖边一路走来所越发明晰的实践心得。底气十足,正是他这些年作画的特点。不论是花卉还是人体、风景还是静物,用笔的老辣精准,用色的浑然天成,即便画的是妩媚的春天,也带上了几分阅尽人间沧桑的悲壮。一向不事张扬的苏老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赴德参加海姆巴赫国际艺术节并举办个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赴新加坡访问并举办画展,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作品奖,赴日讲学并举办画展,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赴美讲学并举办画展……进入2000年后的苏老更是渐入佳境。他常会将一个主题反复推敲,充分提炼其中的造型因素,往往是越画越简洁凝练、越画越超脱潇洒,越画越大象无形、越画越与大自然的灵魂融为一体。于是这些题材相近的画就会演变成一个个系列,《春水》、《霜晨》、《晨光》……他的年龄越大,艺术生命力就越旺盛,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也越高:“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画展”、“苏天赐——中国油画十家”以及好几个全国性大展和展于不同城市的两次大规模个展,还有一些国际性交流互动接连展开,他的艺术和他笑眯眯的容颜总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苏老是个从艺60多年的老教师,知识渊博、循循善诱。他要求学生在短期内就应解决掉基本的技法问题,更主要的是应开阔眼界多吸收各种营养,培养艺术素质;然而上升到艺术思维层面上的练习他则认为无成法可循。他会帮你分析前人各不相同的造型方法,启发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掘自身的潜能,找自己的路。他会满腔热情地发现你画面上的独特的东西,帮助你将偶然的闪光点扩展成下意识的表现方式,从而锻造成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这是他在教学中所最为看重的。

但凡从他那个时代过来之人,都经历过那种在政治运动中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的、犹如行走在刀尖上一般的压抑感觉。而不论身处顺境逆境苏老都是个童心永在的艺术家,他在外地参加运动时却也不会忘记按时在信纸上画上一束鲜花遥祝亲人生日快乐。

当艺术品开始进入经济领域、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形成某种风气时,他对此也从不理会。他不愿为此打湿自己还要高飞的翅膀。即使在不请自来的病魔和死神面前,他也是心静如水,坦然面对。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履行他艺术家的使命,最后带着深深的遗憾在初秋的漫天红霞中悄然离去……唯愿苏老信步而行的足音永在。

艺术的见证

舒卫

不觉苏老已经离开我们有一年了。当纷繁的思绪平静下来,当最初的错愕回归常态,当我们的视线投向我们面前苏老的这批画作时,他似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用他的画笔展示着他用毕生精力锤炼出来的艺术造诣,展示着他对这个世界、对大自然的无尽的爱……认识苏老的人大都会说他是个低调的人。生活上的恬淡与随意、待人处世的率真与简略,却反衬出他在艺术上的追求是那样的殚精竭虑、那样的永不满足;熟悉苏老作品的人在这些画面前也大都会有一种新鲜之感,因为在这些画中显现出的雍容大气、挥写自如的遒劲笔力,明确无误地宣示出一个千年古国的文明传统在现代环境中的新生。那种明丽而清新的色彩、朴素而亲和的主题,却如静水流深,让人们感受到了超越画种的华夏精神、中国气派。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海迪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也有人说是小儿麻痹症)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孔子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孔子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 幽默无处不在

    幽默无处不在

    本书是吴玲瑶幽默散文选集,书稿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一种或轻松、或辛辣的手法写出来,让读者忍俊不禁,同时又收获颇多。《幽默无处不在》中收录了幽默处处有、童年随想、开会睡觉、爱吃谈吃等等许多幽默故事。
热门推荐
  • 功德神眼

    功德神眼

    民间传说,有阴阳眼之人可见鬼神之物!某人天生拥有阴阳眼,可是,阴阳眼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而让他体弱多病,多灾多难!当他还有一年阳寿时,却意外的救了一个九天仙女般的女子,让他的阴阳眼产生了异变……阴阳眼异变后,能见到诸天万灵身上的功德金光!传说,得无量功德可成大佛!可成仙!可成神!可成圣!民间传说,身具大功德之人,在凡间可以大富大贵,封候拜相,若在古代,甚至能为帝,为王!且看一介凡人如何积累大功德!为王!为圣!
  • 一生悔丝一世情

    一生悔丝一世情

    她穿越到了古代,遇上了他。他为了她,抛下高贵身价,不惜一切代价。历尽艰辛,他为她而亡。最后一刻,她红颜憔悴,轻依他的身上,:“对不起!我爱的太晚……”
  • 细雨闲花多寂寞

    细雨闲花多寂寞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这后宫中,寂寞如斯,人总要找些理由活下去。我是沈微雨,小字云闲我从来都知道,自己的命运由不得自己——这世间多少红颜枯骨,葬送在这暗无天日的宫墙之后,从来不多不少沈微雨一人
  • 僵尸恋人:原名,僵尸传说:千年劫

    僵尸恋人:原名,僵尸传说:千年劫

    她一出生便被誉为魔星,魔星乃天地万物黑暗力量的统治着,拥有毁世的力量,她带着天地万物精灵的黑暗、怨恨、仇视的力量来到人间。魔星问世的那天,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暴雨,乌云密布天空漆黑如夜,也不知道从哪里发出鬼哭狼嚎浑浊地响声,一股股怨气席卷而过,然后凝聚在一起直冲九宵。突然漆黑的夜空瞬间变成了血红色,然后绰然晴朗,晴空万里,白云飘飘,天边还出现无数彩虹。所以沉睡的人们都纷纷爬了起来,对着天空朝拜。半夜如白昼,沉睡的人们像是受到某种力量的召唤,这一切都是从未有过的奇观。更令人惊奇的是,一夜之间阿撒国所有的牡丹花都徐徐绽放,而且开得灵气实足,也就在那一晚阿撒国下了,千百年来的第一场雪。
  • 恐怖哭声

    恐怖哭声

    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他奶奶的故事,他们生活在金银村,而他们家后面有一所房子,非常的诡异
  • 重生之恋人未满

    重生之恋人未满

    在姐姐的订婚之夜含冤受辱,为脱离苦海她飞身坠楼,宁为厉鬼,永生不轮回!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个玩笑,她竟然重生为著名的影视明星,众星捧月下,她发誓要讨回她所承受的一切!殊不知,新的身份,确是新的噩梦的开始……
  • 我家皇叔萌萌哒

    我家皇叔萌萌哒

    【爽文!宠文!宠文!宠文!宠字强调三遍!】上辈子蠢死的苏月桐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让自己爽!于是当街退婚,戳穿渣男,再一顿吊打,让他记住了敢惹姑奶奶的下场!重生的第二件事,还是让自己爽!白莲花,绿茶婊,扎堆来,照单全收,统统往死里整!整不死还来?苏月桐扭头看向身后英武帅气的男人,“嘤嘤嘤,皇叔她们欺负我……”楚奕寒摸她狗头,一脸宠溺:“乖~”苏月桐再回首,谈笑间贱人灰飞烟灭,不留一丝渣渣。“月儿,收拾完贱人该办正事了。”“什……什么正事?皇叔你靠这么近做什么?”“我的衣服,别扯!”啊喂能不能好好演高冷皇叔了?她还是颗小嫩芽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光之主

    极光之主

    以吾心代天心,以吾名代神名,吾俯瞰天下时,吾即是神中至尊……
  • 现实恋爱游戏攻略

    现实恋爱游戏攻略

    菜鸟术士初到人间,竟迷上玩恋爱文字攻略游戏,怎奈BE之神笼罩,一直未能拿到圆满结局。在积累拿到233个BE时达成隐藏成就——来到古代进行真实恋爱游戏。要攻略谁?攻略几个?甚至……如何拿到人生第一个HE?考验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