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18700000021

第21章 《张子正蒙》选读(3)

君子之道达诸天,故圣人有所不能;夫妇之智淆诸物故大人有所不与。

匹夫匹妇,非天之聪明不成其为人,圣人,天聪明之尽者尔。

大人者,有容物,无去物,有爱物,无徇物,天之道然。天以直养万物。代天而理物者,曲成而不害其直,斯尽道矣。

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

清为异物,和为徇物。

金和而玉节之则不过,知运而贞一之则不流。

道所以可久可大,以其肖天地而不离也;与天地不相似,其违道也远矣。

久者一之纯,大者兼之富。

大则直不绞,方不刿,故不习而无不利。

易简然后能知险阻,易简理得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

易简故能悦诸心,知险阻故能研诸虑;知几为能以屈为伸。

“君子无所争”,彼伸则我屈,知也;彼屈则吾不伸而伸矣,又何争无不容然后尽屈伸之道,至虚则无所不伸矣。

“君子无所争”,知几于屈伸之感而已。“精义入神”

交伸于不争之地,顺莫甚焉,利莫大焉。

“天下何思何虑”,明屈伸之变,斯尽之矣。

胜兵之胜,胜在至柔,明屈伸之神尔。

敬斯有立,有立斯有为。

“敬,礼之与也”,不敬则礼不行。

“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仁之至也,爱道之极也。

己不勉明,则人无从倡,道无从弘,教无从成矣。

礼“直斯清,挠斯昏,和斯利,乐斯安”。

将致用者,几不可缓;思进德者,徙义必精;此君子所以立多凶多惧之地,乾乾德业,不少懈于趋时也。

“动静不失其时”,义之极也。义极则光时着见,唯其时,物前定而不疚。

有吉凶利害,然后人谋作,大业生;故无施不宜,则何业之有“天下何思何虑”,行其所无事斯可矣。

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昼夜〔之道〕而知,其知崇矣。

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已有也;故知礼成性而道义出,如天地〔设〕位而易行。

知德之难言,知之至也。孟子谓“我于辞命则不能”,又谓“浩然之气难言”,易谓“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又以尚辞为圣人之道,非知德,达乎是哉“暗然”,修于隐也;“的然”,着于外也。

作者篇第十

“作者七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制法与王之道,非有述于人者也。

以知人为难,故不轻去未彰之罪;以安民为难,故不轻变未厌之君。及舜而去之,尧君德,故得以厚吾终;舜臣德故不敢不虔其始。

“稽众舍己”,尧也;“与人为善”,舜也;“间善言则拜”

禹也;“用人惟己,改过不吝”,汤也;“不闻亦式,不谏亦人”,文王也;〔皆虚其心以为天下也〕。

“别生分类”,孟子所谓明庶物、察人伦者与象忧喜,舜亦忧喜,所过者化也,与人为善也,隐恶也所觉者先也。

“好问”,“好察迩言”,“隐恶扬善”,“与人为善”,“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皆行其所无事也,过化也,不藏怒也,不宿怨也。

舜之孝,汤武之武,虽顺逆不同,其为不幸均矣。明庶物,察人伦,然后能精义致用,性其仁而行。汤放桀有斩德而不敢赦,执中之难如是;天下有道而已,在人在己不见其间也,立贤无方也如是。

“立贤无方”,此汤所以公天下而不疑,周公所以于其身望道而必吾见也。疑周公上有“坐以待旦”。

“帝臣不蔽”,言桀有罪,己不敢违天纵赦,即已克之,今天下莫非上帝之臣,善恶皆不可掩,惟帝择而命之,己不敢不听。

“虞芮质厥成”,讼狱者不之纣而之文王。文王之生,所以縻絷于天下,由多助于四友之臣尔。

“以杞包瓜”,文王事纣之道也,厚下以防中溃,尽人事事,“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仲尼少也国人不知,委吏、乘田得而食之矣;及德备道尊,至是邦必闻其政,虽欲仕贫,无从以得之。“今召我者西量徒哉”,庶几得以事事矣,而又绝之,是诚系滞如匏瓜不是食之物也。

不待备而勉于礼乐,“先进于礼乐”者也;备而后至于礼乐,“后进于礼乐”者也。仲尼以贫贱者必待文备而后进,则于礼乐终不可得而行矣,故自谓野人而必为,所谓“不愿乎其外”也。

功业不试,则人听见者艺而已。

凤至图出,文明之祥,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则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鲁礼文阙失,不以仲尼正之,如有马者不借人以乘习。

不曰礼文而曰史之阙文者,祝史所任,仪章器数而已,举近者而言约也。

“师挚之始”,乐失其次,徒洋洋盈耳而已焉;夫子自卫反鲁,一尝治之,其后令人贱工识乐之正。及鲁益下衰,三桓僭妄,自太师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以去乱。圣人俄顷之助,功化如此,“用我者期月而可”,岂虚语哉“与与如也”,君或在朝在庙,容色不忘向君也。“君召使摈,趋进翼如”,此翼如,左右在君也。“没阶趋(进)翼如”,张拱而翔;宾不顾矣”,相君送宾,宾去则白曰“宾不愿而去矣”,纾君敬也。

上堂如揖,恭也;下堂如授,其容绿也。

冉子请粟与原思为宰,见圣人之用财也。

圣人于物无畔援,虽佛、南子,苟以是心至,教之在我尔,不为己甚也如是。

“子欲居九夷”,不遇于中国,庶遇于九夷,中国之陋为可知。欲居九夷,言忠信,行笃敬,虽蛮之邦可行,何陋之有栖栖者,依依其君而不能忘也。固,犹不回也。

仲尼应部,虽叩两端而竭,然言必因人为变化,所贵乎圣人之词者,以其知变化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惮卑以求富求之有可致之道也;然得乃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

爱人以德,喻于义者常多,故罕及于利;尽性者方能至命,未达之人,告之无益,故不以亟言;仁大难名,人未易及故言之亦鲜。

颜子于天下,“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故怒于人者不使加乎其身,愧于己者不辄贰之于后也。

颜子之徒,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故曰“吾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

“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颜子龙德而隐,故“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与圣者问。

龙德,圣修之极也,颜子之进,则欲一朝而至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回非助我者”无疑问也,有疑问,则吾得以感通其故而达夫异同者矣。

“放郑声,远佞人”,颜回为邦,礼乐法度不必教之,惟损益三代,盖所以告之也。法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谋而听天命者与上天之载,无声臭可象,正惟仪刑文王,当冥契天德而万邦信悦,故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以声色为政不革命而有中国,默顺帝则而天下自归者,其惟文王乎可愿可欲,虽圣人之知,不越尽其才以勉焉而已。故君子之道四,虽孔子自谓未能,博施济众,修己安百姓,尧舜病诸。是知人能有愿有欲,不能穷其愿欲。

“周有八士”记善人之富也。

重耳婉而不直,小白直而不婉。

鲁政之弊,驭法者非其人而已;齐因管仲,遂并坏其法故必再变而后至于道。

孟子以智之于贤者为有命,如晏婴智矣,而独不智于仲尼,非天命耶山硉〔节〕藻为藏龟之室,祀居之义;同归于不智宜矣。

使民义不害不能教爱,犹众人之母不害使之义。礼乐不与,侨之病与献子者忘其势,五人者忘人之势。不资其势而利其有然后能忘人之势。若五人者有献子之则反为献子之所贱矣。

颛臾主祀,东蒙既鲁地,则是已在邦域之中矣,虽非鲁臣,乃吾事社稷之臣也。

三十篇第十一

三十器于礼,非强立之谓也。四十精义致用,时措而不疑。五十穷理尽性,至天之命;然不可自谓之至,故曰知。

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七十与天同德,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常人之学,日益而不自知也;仲尼学行、习察异于他人故自十五至于七十,化而(知)裁〔之〕,其进〔德〕之盛者与穷理尽性,然后至于命;尽人物之性,然后耳顺;与天地参无意、必、固、我,然后范围天地之化;从心而不窬矩;老而安死,然后不梦周公。

从心莫如梦。梦见周公,志也;不梦,欲不逾矩也,不愿乎外也,顺之至也,老而安死也,故曰“吾衰也久矣”。

困而不知变,民斯为下矣;不待困而喻,贤者之常也。

困之进人也,为德辨,为感速,孟子谓人德慧术知者存乎疾以此。自古困于内无如舜,困于外无如孔子,以孔子之圣而下学于困,则其蒙难正志,圣德日跻,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独知之者矣,故曰“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立斯立,道斯行,绥斯来,动斯和,从欲风动,神而化也。

仲尼生于周,从周礼,故公旦法坏,梦寐不忘为东周之意;使其继周而王,则其损益可知矣。

滔滔忘反者,天下莫不然,如何变易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知天下无道而不隐者,道不远人;且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

仁者先事后得,先难后获,故君子事事则得食。不以事事,“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仲尼少也国人不知,委吏、乘田得而食之矣;及德备道尊,至是邦必闻其政,虽欲仕贫,无从以得之。“今召我者西量徒哉”,庶几得以事事矣,而又绝之,是诚系滞如匏瓜不是食之物也。

功业不试,则人所见者艺而已。

“师挚之始”,乐失其次,徒洋洋盈耳而已焉;夫子自卫反鲁,一尝治之,其后令人贱工识乐之正。及鲁益下衰,三桓僭妄,自太师以下,皆知散之四方,逾河蹈海以去乱。圣人俄顷之助,功化如此,“用我者期月而可”,岂虚语哉“与与如也”,君或在朝在庙,容色不忘向君也。“君召使摈,趋进翼如”,此翼如,左右在君也。“没阶趋(进)翼如”,张拱而翔;“宾不顾矣”,相君送宾,宾去则白曰“宾不愿而去矣”,纾君敬也。

圣人于物无畔援,虽佛肝、南子,苟以是心至,教之在我尔,不为己甚也如是。

“子欲居九夷”,不遇于中国,庶遇于九夷,中国之陋为可知。欲居九夷,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可行,何陋之有栖栖者,依依其君而不能忘也。固,犹不回也。

仲尼应问,虽叩两端而竭,然言必因人为变化,所贵乎圣人之词者,以其知变化也。

颜子于天下,“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故怒于人者不使加乎其身,愧于己者不辄贰之于后也。

“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颜子龙德而隐,故“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与圣者同。

“放郑声,远佞人”,颜回为邦,礼乐法度不必教之,惟损益三代,盖所以告之也。法立而能守,则德可久,业可大,郑声佞人能使为邦者丧所以守,故放远之。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盖“士而怀居,不可以为士”,必也去无道,就有道。遇有道而贫且贱,君子耻之。举天下无道,然后穷居独善,不见知而不悔,中庸所谓“惟圣者能之”,仲尼所以独许颜回“惟我与尔为有是”也。

仲由乐善,故车马衣裘喜与贤者共敝;颜子乐进,故愿无伐善施劳;圣人乐天,故合内外而成其仁。

子路礼乐文章未足尽为政之道,以其重然诺,言为众信,故“片言可以折狱”,如易所谓“利用折狱”,“利用刑人”,皆非爻卦盛德,适能是而已焉。

颜渊从师,进德于孔子之门;孟子命世,修业于战国之际;此所以潜见之不同。

犁牛之子虽无全纯,然使其色肐且角,纵不为大祀所取,次祀小祀终必取之,言大者苟立,人所不弃也。

有德篇第十二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行修言道,则当为人取,不务徇物强施以引取乎人,故往教妄说,皆取人之弊也。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志正深远,不务信其小者。

辞取意达则止,多或反害也。

君子宁言之不顾,不规规于非义之信;宁身被困辱,不人以非礼之恭;宁孤立无助,不失亲于可贱之人;三者知和而能以礼节之也,与上有子之言文相属而不相蒙者。凡论语、孟子发明前文,义各未尽者皆之。他皆放此。

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善同归治,故王心一言必主德,故王言大。

言有教,动有法;书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君子于民;导使为德而禁其为非,不大望于愚者之道与!礼谓“道民以言,禁民以行”,斯之谓尔。

无征而言,取不信,启诈妄之道也。杞宋不足征吾言则不言,周足征则从之。故无征不信,君子不言。

“便僻”,足恭;“善柔”,令色;“便佞”巧言。

“节礼乐”,不使流离相胜,能进反以为文也。

“骄乐”,侈靡;“宴乐”,宴安。

言形则卜如响,以是知蔽固之私心,不能默然以达于性与天道。

人道知所先后,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而归厚矣。

肤受,阳也;其行,阴也。象生法必效,故君子重夫刚者。

归罪为尤,罪己为悔,“言寡尤”者,不以言得罪于人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恕己以仁人也。“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己虽不施不欲于人,然人施于己,能无怨也。

“敬而无失”,与人接而当也;“恭而有礼”,不为非礼之恭也。

聚百顺以事君亲,故曰“孝者畜也”,又曰“畜君者好君也。”

事父母“先意承志”,故能辨志意之异,然后能教人。

艺者,日为之分义,涉而不有,过而不存,故日游。

天下有道,道随身出;天下无道,身随道屈。

“安土”,不怀居也;有为而重迁,无为而轻迁,皆怀居也。

“老而不死是为贼”,幼不率教,长无循述,老不安死,三者皆贼生之道也。

“乐骄乐”则佚欲,“乐宴乐”则不能徙义。

“不不贼”,其不忮不求之谓乎不穿窬,义也,谓非其有而取之曰盗,亦义也。恻隐,仁也,如天,亦仁也。故扩而充之,不可胜用。

自养,薄于人私也,厚于人私也;称其才,随其等,无骄吝之弊,斯得之矣。

罪己则无尤。

困辱非优,取困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勇者不惧”,死且不避而反不安贫,则其勇将何施耶不足称也;“仁者爱人”,彼不仁而疾之深,其仁不足称也;皆迷谬不思之甚,故仲尼率归诸乱云。

挤人者人挤之,侮人者人侮之。出乎尔者反乎尔。理也;势不得反,亦理也。

克己行法为贤,乐己可法为圣,圣与贤,迹相近而心之所至有差焉。“辟世”者依乎中庸,没世不遇而无嫌,“辟地”者不怀居以害仁,“辟色”者远耻于将形,“辟言”者免害于祸辱,此为士清浊淹速之殊也。辟世辟地,虽圣人亦同然忧乐于中,与“贤者”“其次者”为异,故日迹相近而心之所至得不同。

“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窬尊,疏逾戚”之意,与表记所谓“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则乱也”相表裹。

“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而后智能焉。不悫而多能,璧之豺狼不可近。

谷神能象其声而应之,非谓能报以律吕之变也,犹卜筮叩以是言则报以是物而已,易所谓“同声相应”是也。王弼谓“命吕者律”语声之变,非此之谓也。

“行前定而不疚”,光明也。大人虎变,夫何疚之有言从作义,名正,其言易知,人易从。圣人不患为政难患民难喻。

有司篇第十三

有司,政之纲纪也。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必先正之,求得贤才而后举之。

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劳。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生于不足则民盗,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假设以子不欲之物赏子,使窃其所不欲,子必不窃。

故为政者在乎足民,使无所不足,不见可欲而盗必息矣。

为政必身倡之,且不爱其劳,又益之以不倦。

“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故虽汤武之举,不谓之讨而谓之伐。陈恒弑君,孔子请讨之,此必因周制邻有弑逆诸侯当不请而讨。孟子又谓“征者上伐下,敌国不相征”

然汤十一征,非赐铁钺,则征讨之名至周始定乎“野九一而助”,郊之外助也。“国中什一使自赋”,郊门之内通谓之国中,田不井授,故使什而自赋其一也。

道千乘之国,不及礼乐刑政,而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言能如是则法行,不能如是则法不徒行,礼乐刑政亦制数而已尔。

富而不治,不若贫而治;大而不察,不若小而察。

报者,天下之利,率德而致。善有劝,不善有沮,皆天下之利也。小人私己,利于不治,君子公物,利于治。

大易篇第十四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易语天地阴阳,情伪至隐赜而不可恶。诸子驰骋说辞,穷高极幽,而知德者厌其言。故言为非难,使君子乐取之为贵。

易一物而〔合〕三才: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之人。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故撰德于卦,虽爻有小大,及系辞其爻,必谕之以君子之义。一本大作又其爻二宇。

同类推荐
  •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本书面向中小学教师,通俗易懂的介绍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语音规范、文字规范、语汇语法规范、标点符号等内容。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本书是国内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先生与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名声渐起的阳光女校长——张萍女士关于学校管理的精彩对话,是人生、阅历迥然不同的两位智者的管理经验和人生体悟的感言集。本书包括8章40节,陶继新先生与张萍女士以凝练的笔法、精妙的话语,深刻的认识,对领导哲学、人才理念、办学精神、课程建设等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书中所谈到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都是时下校长们所关心的问题,从中也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相信很多校长从中可以学到真正的治校之道。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热门推荐
  • 精分妖王和废柴系统

    精分妖王和废柴系统

    高中少年意外穿越到修仙世界,被鸟妖捡走。同时,少年收到两个消息:好消息是穿过来时带了个系统;坏消息是这个系统是个废的。
  • 星月公主

    星月公主

    本故事处于一虚构空间,所有历史人文纯属虚构。推星拦月,横跨长空。星月帝国史上第一位星月公主,与双生子弟弟共同降临世上。血脉赋予了她天赋神通与自古而来的责任。然而,只是一介女子的她如何笑傲星月大陆呢?远在神秘空间的母亲又是何人?强大桀骜的她又能否俘获那温润如水却又满身是刺的男子呢?借用了修仙元素,但主要是言情啦!
  • 无射于人斯

    无射于人斯

    在古代,我是大夏天王赫连勃勃第八子赫连无射,流着匈奴血却行汉人之事,身着白衣,腰系酒壶,配短剑,孑身一人,游走于五胡乱世,被逐出家门后,饮酒赋诗广结好友,无乐不作。直到遇见她……出山复国平天下!在现代,我是女大学生金于斯,有着“赖床能手”、“刷剧狂魔”、“宅女终结者”多项外号的小学渣,相貌平平成绩平平恋爱经历为零的丑小鸭。直到遇见他……决心相助促奇缘。梦境成了我与“我”穿梭千年的秘密。本来井水不犯河水,怎奈得我恋上了“我”?故曰:“含情之梦皆为真,何觅庄周蝶?相恋即若难相见,无射于人斯。“
  • 首长驾到:萌妻的101次逃跑

    首长驾到:萌妻的101次逃跑

    别人都说他是个高冷,帅气多金,为人沉稳。为什么她觉得他除了脸就没有可以提的特长了?高冷?明明就是个明骚!情商低?明明分分钟把她扑倒!她逃他便追,她走他便随。天呐!不是说这只是爷爷交代他做的任务吗?为什么他这么敬业!“我都逃了那么多次了,你怎么还追啊!”某只一挑眉,“这是任务,”说罢,又用手揉了揉另一只的头,假做沉思状,说“第一次是你爷爷交代我的,剩下的是我交代我自己的。”
  • 爱情是个孩子

    爱情是个孩子

    入夏以来,我总睡在南书房。自从我家老爹撒手人寰,我便继承了这里。开始写作以来,我使它迅速进入一个惨绝人寰的淘宝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往日书

    往日书

    收录妈妈年轻时写给爸爸的信,他们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他们那一辈人当时的生活,敬佩他们的家国情怀!
  • 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

    [花雨授权]十里红妆,天下女子谁能嫁得如她这般风光?奶奶相授的锦囊里,一个忍字已道尽太子妃之位绝非轻松可坐,深宫内院,一幕幕红颜战场,凤仪天下的背后,是一颗永不悸动的心。可面对他,那一双深深眼眸,她又该如何?
  • 筱陌

    筱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匆匆一瞥,便是流年,只一眼,便是一生。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你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共赏云卷云舒。
  • 恶魔校草,都怪你

    恶魔校草,都怪你

    第一次见面女主就一头栽进了男主的怀里。女主一向都都是温和的,呆萌的,可是对着男主她却会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当他们知道他们是有婚约搬进同一所房子里。两年培养他们的感情,男主向女主表白了,女主也同意了。可是正当他们在热恋中的时候,男主的前女友却扰乱了他们的生活。一切都变了,男主是否还会将心放在女主的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