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1700000027

第27章 职场幽默(10)

余光中在美国的一所大学任教的时候,有一天,他讲了一首中国古诗《寻隐者不遇》。美国的学生都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古诗总是缺少主语或者宾语。比如:“松下问童子”,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谁“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谁“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云深”谁“不知处”。面对一群美国学生,余老不知道怎样去向他们解释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余老想了想,对这一群好奇的学生说:“既然你们要主语,那我就给你们主语。‘《我寻隐者不遇》:我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隐者只在此山中,云深我不知隐者处。’”

△(三)

余光中刚到中山大学执教,他称女研究生们为“村姑”。毕业后这些女弟子们相约来为他祝寿,他对“村姑们”说:“不要以为毕业离校,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作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售后服务’还多着呢!”说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四)

余光中和几位文人聊到演讲费,有一位文人说他拿过一个小时一万元,有一位说他拿过两万元,有一位说他拿过三万元,接下来,轮到余光中出声了,大伙儿以为他会继续加码,余光中却说:“我拿过一个小时五百元的……”

△(五)

余光中是诗人,但却没时间读诗,缘何如此?且听老先生细细道来:“目前忙着写诗、译诗、编诗、教诗、论诗,五马分尸之余,几乎毫无时间读诗,甚至无时间读书了。”

△(六)

余光中撰写《幽默的境界》一文以阐明自己独具特色的幽默理论。在文中他指出“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人领悟荒谬的后果。”为佐证这一论断,他曾说过一则故事:“据说阿根廷有一位邮差,生就拉丁民族的洒脱不羁,常把一袋袋邮件倒在海里,多少叮咛与嘱咐,就此付给了鱼虾。”

△(七)

深度不足的演讲家,常用长度来补偿。对此类“演讲家”,余光中亦有妙论:“还有一种人演讲,不但贪长,而且逞响。愈浅的人愈迷信滔滔的声浪,以为‘如雷贯耳’便足以征服世界。以前不用麦克风,这些人到底容易声嘶力竭。现在有了机器来助阵,等于有了武器,这种演讲人在回声反弹如回力球的喧嚣里,更幻觉自己的每句话都是警世的真理了。”

△(八)

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点令余光中颇为担忧。他说:“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及,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和迷信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逼神太甚呢!”

△(九)

余光中回到“母乡”常州市,他与小他十岁的编剧苏叔阳进行了中国文化、乡愁、全球化的对话。说到全球化的问题、中国文化受到冲击的问题,余光中说:“全球化并不是要全部化在一起,而是要彼此了解尊重、保持自我、互相吸收。”继而幽默道:“如果‘食古不化’是一种病,那么‘食洋不化’也是一种病。”

△(十)

有人请余光中谈谈对美女作家的看法,他说:“我的拙作看起来有很多人买来一读,但比起那些美丽的才女作家,我真的不及她们,看!那些书本封面都印上了美丽的照片,只要她们长头发往脸一飘,书就买光了,我那里能够跟她们比。”

△(十一)

余光中在大学作题为《创作与翻译》的演讲,有学生问他现今流行的新诗作法,他回答:“一句诗如果字数超过12个字便太长了,故此,我称为‘画虎成犬派’。”全场大笑。

△(十二)

有一次,余光中和王蒙一起参加文学讲座。有人问王蒙:“现在有些女作家,公开声称自己是用身体来写作,这又算是什么心态?”还没等王蒙回答,正好站在一旁的余光中却插话说:“这只有体态,没有心态。”

△(十三)

妻子范我存是余家的内务部长、外交大臣、不管部部长。古训“子不教,父之过”,余家非也。对子女教育的重担,余光中也尽数下放给太太。从小到大,四个女儿的学校他都没去过,老师叫什么名字他更不知道。一次范我存打趣地问:“哎,你怎么不担心孩子的功课?”余光中倒理直气壮:“为什么要人管哪,我以前念书还不是自己念?念书本来就靠自己。”

△(十四)

与王蒙对话诗与散文,余光中比喻说:“诗是情人,专用来谈情说爱;散文是妻子,一会儿要进厨房,一会儿要管小孩子。”

△(十五)

站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散文家奖”的领奖台上,余光中感言:“我一向有一个得奖哲学,就是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已经成名;而年老时得奖,应该跟年轻人一同得,表示尚未落伍。不知道这哲学今天是否合用。”

沙叶新的妙语幽默

【王军】

沙叶新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剧作家,更是一位妙语连珠的幽默大家。他的语言诙谐幽默,格调高雅,听后令人开怀大笑,回味无穷。透过沙叶新那些雅俗共赏、妙趣横生的言谈笑语,我们更能领略到他那坦荡的胸怀,乐观的态度以及渊博的学识。

△别具一格的名片

当今世界,名片已十分流行。在形色各异的名片中,沙叶新先生的名片可谓风格独具。

“我,沙叶新。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

剧作家——永久的;

某某理事、某某教授、某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的。”

这张别具一格的名片,也许就是沙叶新诙谐幽默的最好缩影吧!

△“美中”不足

一次,沙叶新先生应美国政府之邀出访美国。在美国参观考察期间,沙叶新有机会与美国社会各界人士接触,同他们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与了解。其间,有人曾问沙叶新:“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在这种充满友好气氛的场合,无论是说美国好还是说中国好都非权宜之计。沙叶新不愧是“腹有诗书口自畅”,他机智而幽默地回答说:“美国有美国的弊端,中国有中国的好处,美国、中国均有不足之处,这就叫‘美中’不足……”沙叶新在关键时刻能舌底生风、口吐莲花,顿时使局促、尴尬的气氛变得轻松、和缓。

△反复研究、慎重考虑

幽默的语言好似“维他命”,它能为人们酿出欢娱和快乐。同时它也是一种智慧的自卫武器,是智慧之峰的绝佳处。曾经,有位文艺界的名人为了维护当时的所谓文艺理论,对沙叶新的剧本批之切叨、驳之铮铮。但时过境迁以后,这位名人又对他的剧本大为赞颂褒扬,并决定收录到xx大系一书中。碍于过去的一幕,他只得请人转告沙叶新:“经反复研究、慎重考虑,我们决定将沙叶新同志的xx剧本收入xx大系一书中。”沙叶新巧妙地运用幽默武器,顺着对方的话笑着回答道:“经反复研究、慎重考虑,沙叶新同志决定不将xx剧本送交xx大系一书中。”

△丑妻陋田世二宝

沙叶新从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后,分人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在艺术剧院,如花似玉的女演员可谓多如星辰,但他却找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小学老师为妻。他的一位好朋友曾不解地问他:“怎么不找个女演员做妻子?”沙叶新风趣地回答说:“我父亲曾对我说,‘丑妻陋田世二宝’,我是遵从父命啊!”其实,沙叶新的妻子江嘉华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且长得面善目秀,极有韵致,她和沙叶新的组合,属于典型的“郎才女貌”。二十多年来他们夫唱妇随,琴瑟相和,很让人羡慕。为此沙叶新高兴地对朋友说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都由妻子将我精心饲养。结婚前,我毛重一百零五市斤,如今重达一百五十多市斤,一身肉都是我妻子精心饲养的成绩。俗话说,饮水思源,我是见肉思妻啊!”沙叶新这一番妙趣横生的话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由衷感激之情,其语诙谐幽默,其言沁人心脾。

△不出次品

沙叶新有一千金,名叫沙智红,出生于“文革”时期。谈及女儿名字的由来,沙叶新们曾作文道,“当时全国风行京剧样板戏,我便将三出样板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剧名的第一个字拿过来,合成了女儿的芳名。八出样板戏,我女儿独占三出,够“威”的了!”沙叶新的千金沙智红长得十分漂亮。有一次,女作家陆星儿和王小鹰到沙叶新家作客,见到沙智红时,不由得惊呼:“哇,沙叶新,你怎么还有这么个漂亮女儿,真是个小美人啊!”听到这由衷的赞扬,沙叶新毫不谦虚地说:“我沙叶新从不出次品!”

△少十斤

沙叶新为人十分坦荡,他善于解剖自己,他曾在文章中以戏言谑语谈及自己:“沙叶新,曾化名少十斤。少十斤为沙叶新的右半,可见此人不左;砍去一半,也不过十斤,又足见他无足轻重,一共只有二十斤。沙叶新于一九三九年出品,因是回族,曾信奉伊斯兰,且又姓沙,可能原产地为沙特阿拉伯,后组装于中国南京。体形矮胖,属于三等残废,但他身残志不残,立志写作,一回生,二回熟,百折不回;箪食瓢饮,回也不改其乐,终于成为回族作家。沙叶新一九五七年侥幸地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一九六一年又意外地被送到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班深造。一九八五年身不由己地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一九九一年又己不由身地挂命为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作品以戏剧为主,多有争议,得过奖,也挨过批。编剧以前叫剧作,指九天以为证,他绝不是恶作剧。”

沙叶新正是用他的坦诚写着他真实的自我。他敢于剖析自己,且剖析得十分精彩。沙叶新这番诙谐幽默的真情流露,尽显他潇洒的人生态度。他十分崇尚真实,他曾解嘲地说:“如今什么都是假的,唯有骗子才是真的。”他也真切地说,有关我的报道,百分之五十是艺术夸张,百分之二十是凭空编造,只有百分之三十才是真实有据的,但也只说好,不说坏。

笑能化解一切,笑能感悟一切,笑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这是沙叶新所崇尚的。沙叶新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笑面人生,这正是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幽默王蒙

【赵文静】

王蒙头发花白,戴眼镜,成功人士身材——有点“将军肚”,他是当今大名鼎鼎的作家,当过文化部部长,又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或许在大多数人的想像中,这样的“大人物”多半是不苟言笑、颇显威严的人。然而现实生活中王蒙却是很有幽默细胞,接触过他的人都对他的诙谐、机智、幽默记忆尤深,赞不绝口,他生活工作中发生的笑话更是不计其数。

△属雅点儿的

王蒙与一朋友聊天,朋友突然问王蒙他属什么。王蒙说:“狗。”他清晰而准确地发了这个单音后,即而又惭愧地笑笑说:很抱歉,本来想属得雅一点的。

△没他长得漂亮

2003年12月,王蒙出席香港一个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同时被邀出席这个颁奖典礼、并担任讲座主讲的,还有来自港台的余光中、白先勇、刘以鬯、董桥等多位学者。因为白先勇有好几篇散文被收入香港的中学语文课本,因此他在香港学生中的名气最大。每逢白先勇主讲,讲完后找他签名的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简直是围得水泄不通。见此情景,有一次一人笑着问王蒙:“您遇到过这么多人找您签名吗?”王蒙笑答:“我哪有他长得漂亮。”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既幽默,又深沉,这句信口而出的话,其实留有很大的想像空间,答得真妙。

至于王蒙有关文学的讲座,那更是谈笑风生,生动有趣。比如:当讲到在当今到处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中如何看待文学的作用时,王蒙说,同样是追求爱情,阿Q见到那个“尼姑”,只会说“我想跟你困觉”;而换做徐志摩,他就会说“我像一片云向你飘来”,这就是文学的语言。这种深入浅出的比喻,说得听众无不哈哈大笑。

△少说话多做事

一次,王蒙先生应邀到上海某大学演讲,一开始他就说:“由于我这几天身体不太好,感冒咳嗽,不大能说话,还请大家谅解。不过,我想这也不一定是坏事,这是在时刻提醒我———多做事少说话……”幽默的开场白立刻引起了台下的笑声和掌声。

△一天一妻制

今年初,老王刚从越南出席完交流活动,经广州辗转上海参加中国作协会议,顺便为广州花城出版社送来《王蒙自传》的第一部手稿。吃饭时,王蒙觥筹往来、言语应酬,熟极而流,客气而不失大家矜傲之风。老王爱听也爱讲小段子,风格是“尴尬风流”一路,简短有味道。席间讲到刚刚去世的王选教授,(北大方正创始人,当代毕昇,是他发明的汉字照排系统,现在各个报纸都在使用。)王蒙任意发挥,说过去没有激光照排系统,用铅字排印《婚姻法》,本来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因为印刷质量不稳定,“夫”字没出头,印成了“一天一妻制”,逗得满座人仰马翻,王老却独自得意地呷了口玉米汁。

△与美女作家喝咖啡

席间一人问王蒙,对美女作家有何看法?王蒙说,如果一位作家是美女,那是令人愉快的,我很愿意跟她聊聊天,喝喝咖啡。如果一位作家,不是美女,但文章写的很好,那我也很乐意读她的作品,和她聊天时,我脸上也会有灿烂的微笑,也喝咖啡,但不一定由我买单。众人大笑。

△王蒙的“缓兵之计”

对这位连续4年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老牌作家,这几年不仅是国内媒体,就连国外媒体也一直穷追不舍。所以这次来广州,许多记者前来采访,但是很难见到,此次连日奔波,终于被记者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饭桌上逮住,让人简直不胜惶恐。记者声称采访到王老太困难,王蒙直言不讳,说近来拒绝了所有前来叩门问讯的媒体。

然而王蒙吃完饭后又使出“缓兵之计”,“下次吧,我5月份还要来呢”。一在座者说起一个笑话,贾平凹出席某活动时,碰到一记者说“你记不记得你曾经答应给我一幅字画?”商州老怪淡然答曰:“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老王哈哈大笑,拍手称绝。

为了以防万一,记者次日凌晨6点便恭候其下榻宾馆,眼看王蒙吃过早餐欲作挥手状,赶紧随车去机场,在登机前终于索取到零星答案。事后问老王,要是去了北京,或者下次来广州碰面时说,您还欠我一个采访,您不会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老王直爽笑复: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盗版书不签

王蒙不光受到文学爱好者的敬仰,就连一些作家们也为得到他的一纸签名而荣。一次王蒙参加一个活动,休息时一作家直奔王蒙,握手,寒暄,然后掏出了一本书,正是王蒙先生的《尴尬风流》,说:“王老师,我特意买来的,请你签个名。”王蒙接过书只看了一眼便说:“哎呀,你这书是盗版。我不给签。”“不是盗版,怎么会是盗版呢?”“怎么不是,一看就是盗版。有错别字,比正版开本略小,盗版书我不签。”“我买了才看见有错别字,但确是在一家书店买的。”作家急切的解释。“多少钱买的?”王蒙先生仍像小孩子似的有些天真地问,“原价买的。”作家一板一眼地答道。“真是原价买的?那我就给你签了吧。”看着作家急切的样子,王蒙忍不住笑了。旁边有人起哄:“他买本假书,您也给他签个假名字。”“这主意好。”王蒙笑着说,然后龙飞凤舞的把“王蒙”二字签在了书上。众人大笑。

△“五四青年”他姥爷

今年春天梨花开的时候,王蒙回到了家乡沧州,在梨树地里观光时,王蒙先生往梨树下一站,各路摄影记者就咔咔照了起来。一个记者跑上来,大声说:“一会儿再照,围上这个。”把一条红围巾围在王蒙的脖子上。这一打扮效果的确挺好。王蒙先生围着围巾,穿着深色衣服,站在雪白的梨花底下,别有一种风情。他的“粉丝”纷纷站在他身边,合影留念。有人说:“王老师,你这形象太棒了,整个一五四青年。”“是啊,五四青年——他姥爷。”话锋一转,一个大喘气。逗得人们哄堂大笑。

同类推荐
  • 学生精品美文:一把水瓢

    学生精品美文:一把水瓢

    本书收集的一些文字大都是作者20多年来陆续写成的。共600余千字。作者从农村出来,在城市生活,既有游山玩水的欢快尽兴,更有日常生活的平淡感悟。这些人生经历在文字中都有流露和表述。有些文字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有些文字也曾获过奖。
  • 季节轮换

    季节轮换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梳理尘封的往事,重溯“第三代”诗的流程,仔细探讨一种诗学趣味发生、形成以及几经变流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弄清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见证的“第三代”诗,在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
  • 七城书

    七城书

    珠珠一岁多了,与我们在场主义几乎同岁。散文是从说话开始的,于是我想到成长中的珠珠;或者说,从珠珠逐渐清晰的话语,想到了在场主义。对智慧的人,一岁也许就是一个坎。过了一岁,不仅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话语,而且那话语逐渐清晰而明亮。我相信,从童真开始,逐渐走向清晰、丰富、成熟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
  •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本书以西方“文学进化论”思想为指导,梳理了中国文学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全书分唐以前和唐朝(上)两编,阐述中国白话文学产生的背景。
  • 大家小札系列(全集)

    大家小札系列(全集)

    “大家小札”系列包括:《末世悲歌红楼梦》《旨永神遥明小品》《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聊斋的狐鬼世界》《儒林外史的人间》《公案中的世态》《武侠小说史话》共七册。“大”,因其作者皆是各自领域内专业研究者,毕生浸淫其中,笔墨见才情,思想可燎原。“小”,因其文易于涉趣,易于入目,避免让人正襟危坐,可于枕边案头,随手翻阅。“大家小札”文字形式,不拘一格,或如师友晤对,或似书札往来,平凡之中,偶有警语,闲扯之际,忽现闪光。于少年有读书求知启迪之用,于成年有增广见闻之功,所谓浅者自见其浅,而深者足见其深。上述七种书主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知识性解读和评论,既有关于具体作品,如《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的讲解,也有关于某一类别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流变的梳理。无一例外,都可以增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也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热门推荐
  • 穿越位面万界

    穿越位面万界

    穿越斗罗大陆,开启诸天万界能量系统。从星斗大森林开始,操控诸天万界,成为幕后杀神。小说世界:斗罗大陆,斗破苍穹,遮天,完美世界,圣墟……现实世界:盗墓笔记,爱情公寓,铠甲勇士……动漫世界:超神学院,天行九歌,成龙历险记……仙侠世界:仙剑一三,轩辕剑,古剑,诛仙……神话世界:西游记,封神,洪荒…… 幽默型文风,不正经,喷子勿入。 企鹅读者群,群聊号码:537349552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废材逆天之最强控音师

    废材逆天之最强控音师

    穿越而来的琉璃成为了九华国的废材五小姐,为了活命,她选择了做他一个月的侍女。一个月后各奔东西,为何她心中会有淡淡的不舍?寻找亲生父母,掌管巫雨家族,契约至尊神兽,炼制无上丹药,冶炼至强兵器,誓要逆天的她在这片大陆创出属于她的绝代风华。翮墨:“璃儿,你喜欢我什么?”琉璃:“我喜欢你喜欢我。”万年前的事情揭开,她与他是仇敌,彼时两人都是至尊的存在,强者与强者的碰撞,王者与王者的厮杀,她是最强控音师!也许前面有些烂文,但是接着看下去,我会逐渐找到感觉,会越来越好的!
  •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一本关于考古的科普书籍。人人皆知考古学家的工作艰难,这些专家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的劳动成果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文化遗产,还有更多的未知的文化遗产被埋在地底,等待世人的挖掘,本书将带领青少年读者们走进考古学家的工作环境,领略考古的乐趣。
  • 凌云刺客

    凌云刺客

    穿梭在两个世界,过着两世生活的一位顶尖刺客,迷一般的存在两个世界之间又有怎样联系和秘密……
  • 鲁余小说选集

    鲁余小说选集

    作者鲁余拥有广博的人生经历,深厚的文化底蕴,曾以优雅的文辞笔力锤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本书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合集,内容趣味生动,引人深思,内容饱含了人间百态与苦辣酸甜。陈智斐,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青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名陈智斐,1993年生于山西省大同县,2010——2012届《潮》文学社社长。著有中篇小说《雨夜凶杀案》《青春恋歌》《血色记忆》、短篇小说《十四岁在中学路上》《将军之死》《复仇》、散文《风雨中的背影》《我的母亲》等……曾于《大同县报》、《大同县政府网》、《大同广播电视报》《火山文化》等刊物发表作品进20万字。现为大同广播电视报记者、电视台编剧。
  • 嗜血佛魔

    嗜血佛魔

    魔界意不休,杀戮永不止。杨家灭门之案,强者回归之时,以敌之血,染红青天。
  • 王一博之她是我的甜心

    王一博之她是我的甜心

    在很多粉丝看来,王一博是人间妄想,可在林允曦看来,并不是这样!主持人:请问你觉得直男怎么样?林允曦: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直男,要看他对的人是谁?王一博和林允曦都是《天天向上》的主持人,两个一个是直男一个是直女,却在不经意间擦出了火花,开启了办公室恋情! 第二季已上线,还请多支持呀~
  • 咖啡不恋糖

    咖啡不恋糖

    这是一部关于甜美爱情的故事,几个女子以自己的对爱情的理解,为爱努力,诠释爱的真谛!
  • 林间集青春的事

    林间集青春的事

    世间诗歌何其多,恰逢此处最煽情。一段生活感悟,一次心灵寄托,世上诗歌千千万,总有那么一句不约而同地戳中你的灵魂,道出你的心声,讲述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