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73400000013

第13章 两宋佛教(1)

宋王朝总结了历史上灭佛和崇佛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适当扶持佛教,使它能助益于教化;另一方面又注意对佛教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不致脱离政权的束缚。宋代佛教世俗化加剧,在思想领域体现为“三教合一”思想和对君主权威的信奉;在庙宇管理上体现在“五山十刹”的划分。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两宋佛教

宋代佛教世俗化加剧,在思想领域体现为“三教合一”思想和对君主权威的信奉;在庙宇管理上体现在“五山十刹”的划分。

两宋政治与佛教

纵观两宋时期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大致上是比较和谐、融洽的。宋王朝总结了历史上灭佛和崇佛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适当扶持佛教,使它能助益予教化;另一方面又注意对佛教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不致脱离政权的束缚。南宋高宗说:“朕观昔人有恶释者,欲废毁其教,绝灭其徒;有善释氏,即崇其教,信奉其徒,二者皆不得其中,朕于释氏,但不使其大盛耳。”这大致上可以作为宋代政治与佛教关系的总写照。

宋太祖赵匡胤掌握政权之初,于建隆元年(960)下令停止废毁寺院,已废毁者则不再重建。并下诏度童行8000人。乾德三年(965),僧道圆经历18年后从印度回国,并携于阗使者回到京师,宋太祖闻讯立即在便殿召见了他们。次年又派遣僧人行勒等157人组成庞大使团游历西域求法。开宝四年(971),宋太祖又命张从信到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文木版印刷的大藏经,它依《开元录》所收经藏目录为主,总计1653帙,6620卷,对以后的刻经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太祖对佛教活动也进行过限制,开宝八年(975),明令禁止灌顶道场、水陆法会及夜集士女等诸种活动,以防聚众滋事。

宋太宗对佛教也十分重视,登基之初.便大规模地扩大僧人人数,一次度童行17万,并且仿照唐太宗设立了译经院,撰《新译三藏圣教序》,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的佛经翻译。此次译经活动前后持续约百年左右时间,译出佛典284部758卷,其中绝大多数是密教经典。

宋真宗著有《崇释论》,试图借助奉佛“十力”,辅俗“五常”,达到劝善禁恶的目的。大中祥符二年(1009),下《特度僧道诏》,规定每10名童子,可有一个出家名额。并在全国增设72所戒坛,满足僧尼出家的需要。在政策的配合下,僧尼人数和寺院场所大量增加,天禧五年(1021)时,僧众人数达397615人,尼众61240人,寺院4万余所,是宋朝佛教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在宋朝,佛教也曾遭受过唯一的一次打击。宋徽宗时,由于他崇奉道教,自号“道君皇帝”,在宣和元年(1119)下诏说,佛教是“胡教”,虽不能废除,但是其对礼义制度有害,必须加以改革,“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现。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但是由于宋徽宗不久被俘,对佛教的影响不是很大。

此外,宋朝朝廷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佛教,增加财政收入,也是这一时期佛教和政治关系的特色。度牒,是僧人合法身份的证明。在北宋初期,度牒的发放只是象征性的收很少的费用。宋神宗时,因河决、饥荒,急需赈灾款,便开始发放度牒收费,从此度牒成为宋时充实财政的经常性手段。特别是北宋中期以后,中央财政面临巨大的亏空,每当筹措军赞、治理河流时,收费发放度牒竟成惯例。受此影响,原本帝王用来褒奖僧人的各种称号,如“紫衣”、“师号”等也都明码标价。南宋理宗时,为了聚敛钱财,甚至明确规定没有“紫衣”、“师号”不能作寺庙的住持,迫使僧人必须用钱购买这些称号。这些措施给寺庙这样一个清静之地带来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很多僧人的不满。

度牒的做法使本意用来控制僧人数量的度牒失去了效用,并且由于宋时寺庙多经营各种产业,如当铺、商店等,经济上较富足,出家又可免除丁役,所以导致僧尼数量失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又不影响朝廷的收入,南宋高宗颁布了两项新的措施:一是停止发放度牒,以期通过僧人的自然减员,限制僧人的人数;二是对僧道开征免丁钱,使僧人的税赋比一般的民众还重。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寺院的人数。

总体而言,两宋的佛教坎策相对比较平稳,对佛教的限制多采用较平和的经济手段,较少像前代那样的政权和佛教之间的剧烈冲突。

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与实践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到宋朝传人中国已近千年,但仍不时受到一些儒家正统思想家的非难。他们仿效韩愈排佛的做法,纷纷著书立文用传统的伦理观点批评佛教,面对这样的排佛浪潮,佛教内部采用r一贯的调和态度,倡导三教融合、儒释一致。云门宗僧人契嵩和天台宗僧人智圆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契嵩(1007~1072),号潜子,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自幼出家,为云门宗僧人晓聪的弟子。契嵩一生以调和儒佛为己任,“遇士大夫之恶佛者,契嵩无不恳恳为言之,由是排者浸止。”他所著的《辅教编》在士大夫中引起很大反响,张商英、李纲等都接受了契嵩的说法,主张儒佛一致。

契嵩调和儒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契嵩认为儒佛作为一种教化方式,虽然有“治世”和“治心”的区别,但其“治”之目标是一致的。儒家是以有为的方式教化世人,佛教则以无为的手段调理人心。

2.针对士大夫常从儒家伦理的角度来批评佛教,他明确指出佛教的伦理和儒家的伦理思想并无本质区别,佛教的五戒和儒家的五常是“异号而一体”,他说:“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安言,信也”。契嵩还在《辅教编》立“孝论”十二章,用儒家忠孝观念来解释佛教思想,针对有人指责佛教出家不孝的说法,他明确予以否认,认为佛教才是最重视孝的宗教,“夫孝,请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这是因为佛教之孝是“至且火”,将孝从亲情的范围中扩充到全体众生。

3.契嵩认为,从心、性的角度言,儒佛具有一致的理论基础。他说:“古之有圣人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此心“大哉至也矣!幽过乎鬼神,明过乎日月,博大包乎天地,精微贯乎虚邻。”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包容一切的根本。此心既是禅宗“本心”、“妙心”,亦是儒家圣人之心,“《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实,仁之实也”。因而禅宗“心”的概念成为契嵩融合儒佛的一个理论出发点。契嵩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化方式,都是对本心的展现,圣人无私心,不会私藏道,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个人如何把握自心,“是故圣人以信其心为大也”。做到了“自信其心”,至于以什么方式体现出来,是佛,还是儒及其他百家就都不重要了。契嵩指出:“而天下学者反不能自信其心之然,遂毅然相与排佛之说,以务其名,吾尝为其悲之。”

综上所述,契嵩调和儒释,从理论上说是以禅宗的本心概念为中心,融摄、解释儒家的心性概念,保持了佛教在哲理上的优先性。从实践上,是将儒教伦理置于佛教戒律之先,为佛教争取一个良好的政治生存空间。总之,“不必僧,不必儒;不必彼,不必此;彼此者,情也;僧儒者,迹也。”这就是契嵩心目中理想的儒佛关系。

除契嵩外,孤山智圆(976~1022),也是宋代力倡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智嘲,字无外,号中庸子。属天台法系,他“学通内外”,对儒墨老庄都有研究,自称“或宗于周孔,或涉乎老庄,或归于释氏,于其道不能纯也。”由此可见,智圆的三教合一,与契嵩的做法有所不同,契嵩虽然也援儒入佛,精通儒家经典,但他的立场是以佛教为中心。相对地,智圆主张儒释一致,更强调用儒家的伦理观念改造佛教的心性思想,“宗儒为本”。他继承丁唐代哲学家李翱《复性书》的思想,主张性情之别。君子以复性为好,小人以悦情为务。性是性善,复性就是要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儒家五常的规范中,从智圆的这种表述中完全看不出佛教的心性思想,性也不是佛性,而只是儒教所谓的人性。

同上述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相联系,佛教在多个方面进一步世俗化。在提高僧人的修养方面,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对僧人的基本要求。在对待政权的态度上,结合宋懦忠君报国的思想,佛教僧人开始绝对臣服于君主的权威,著名禅僧宗呆将“菩提心”解释成“忠义心”,明确指出:“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

北宋著名佛教建筑

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

塔位于河北定州,建于北宋真宗成平四年(1001),55年后建成,高84米,是我国最高的古塔。塔平面呈八角彤,各层东、西、南、北皆辟门。塔的第一层较高,上施腰椭平座,其上各层仅有腰檐。塔顶雕饰忍冬草覆钵,上为铁刹承露盘及青铜塔刹。塔有内外两层,周有游廊环绕,中心八角拄体内有砖阶可直达顶。塔内两壁有龛,龛内有壁画、塑像,各层回廊壁上有历代碑刻和名人题咏。

开封铁塔

位于开封城东北隅,建于北宋皇祜六年(1049)。塔平面呈八角形,13层,高54.66米。塔为褐色琉璃塔,因外观似铁,故俗称“铁塔”。塔身细部的琉璃砖雕有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宝相花等50余种图案,神态生动,雕工精细。

繁塔

位于开封市东南1.5公里处,建在繁台上,故名。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平面呈六角形,砖砌楼阁式,现存3层,高31.67米。塔檐下有仿术构建筑的砖雕斗棋.外壁镶嵌各种不同姿态的佛像雕砖数十种,刻工精美。第一、二、三层内壁镶嵌宋代石刻约200余方。

山东济宁铁塔

塔位于济宁市铁塔寺内,北宋崇宁四年(1105)建。塔原为七级,明万历九年(1581)重修时增至9层,高23.8米。塔身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西面辟门,座室内砌八角形藻井顶,中有宋代千手佛石像和清光绪七年(1.881)塔铭。塔身八角形,铁壳砖心,每层由钩栏平坐、塔身、回檐三部分迭台而成,各层四面辟长方形门,并四面设龛置佛像两尊。其中一、二层塔身还铸有建造日期和姓氏,顶层八角各悬风铃,顶为铜制鎏金宝瓶塔刹。

官化了的禅寺——中国的五山十刹王山十刹的来历

所谓五山十刹之制,是南术寺院建制的一种形式,在性质上是南宋成熟完备的官寺制度的典型表现,具体表现为寺格等级制度。

同类推荐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心领神悟:星云大师谈佛学

    心领神悟:星云大师谈佛学

    “智慧人生系列”之一。本书以睿智语录形式解读佛学,分思想体系、法门修持、佛光宗风、实践净土等几个专题。
热门推荐
  • 卡牌大师闯都市

    卡牌大师闯都市

    陈诺被英雄联盟卡牌大师系统附身,拥有了卡牌大师的技能和装备商店,从此陈诺一身坦克装备NB到了极点,在都市里横冲直撞,如鱼得水,泡校花,追MM,留下一段段玄幻般的传奇故事。
  • 匹圣

    匹圣

    到底您老有多少阴谋,做在家里就整死我了,哎呀妖域陈大叔你好厉害啊,暗算死我了。美丽与善良并肩的红陵域天灵秀纺丫头们,哎呀我冷酷的黑袍又坏了。拿着星长魔剑的魔域魔曦将军们,哎呀什么时候我们再笑看一片风吹城,饮一江湖水啊?霸气在身天珠鬼算蛮域的十二丈庭小军师,哎呀你的范家七星再借我用用如何啊?至于洪荒域的朱雀寺,那里永远是我童年的回想。
  • 何为尊

    何为尊

    少年手持血剑得轩辕皇传承勇闯人神七界傲剑凌云天下神魔本为同根自有公道在心中
  • 飞哥的青春时代

    飞哥的青春时代

    脚踩泥泞,刀斩彷徨。青春的时代,我欲辉煌!
  • 重生网游之独步天下

    重生网游之独步天下

    一个厉害的炼器师妹子,身边有忠心无比的哥们,身后有着炫酷狂拽的厉害师傅,小生活过的无比滋润,一朝被空间裂缝卷入,意外重生到九年前!哥们已不见,师傅却随着自己重生了,这到底是一场意外,还是一个未知的阴谋?这一世,我必独步天下!
  • 倾雪传

    倾雪传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稀里糊涂的穿越,开启不一样的人生。睿智女主实力蒙逼,这家伙是专门派来治她的吧,说好不近女色,说好冷面无情,尼玛,逗我玩呢?魂生陌世,唯他懂她,海阔天空,唯他夺她......男强女强,强强联手。
  • 光芒的绽放

    光芒的绽放

    叶枫是一个在农村上学的孩子,一次偶然机会,来到城中读书,在初中时,有了当作家的梦想,于是开始写作,但老师们认为这个梦想很不现实,所以并不支持他,但他并不放弃……他经历了很多困难,即使是真正成为作家后,也是极其不容易……后来他又成为了知名作家,不再读书,但他也仍坚持学习,并且专研于金融学,……很多大学聘他去做金融教授……很多节目因为他是作家而聘请他去做评委……他也有着成功的爱情,他与和他同岁金爱斐真心相爱,最后结婚……
  • 凡人九仙传

    凡人九仙传

    阴魂,鬼物,练尸,傀儡,都是主角的最爱。练气,筑基,结丹,元婴,主角到底能修炼到哪个境界?各位道友说了算。
  • 仙途万人往

    仙途万人往

    凡尘亿万随风趟,仙途渺然万人往。天地万物为何修真,修真一道为何出现。一柄凡尘剑,斩去凡尘入仙途。
  • 雷古鲁斯决定不当圣斗士了

    雷古鲁斯决定不当圣斗士了

    雷古鲁斯:我要去雁夜的世界打虫爷,有组队去的么?黑猫:大腿求带!我要去看吾王!莫德雷德:狮子兄求带!我要去看父王……啊呸!看亚瑟和兰斯洛特打架!齐木楠雄:狮子兄,可以先来帮忙救一下地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