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400000022

第22章 斯人斯事(14)

大学是一件衣服,图书馆是一枚别针,看似渺小却又高贵典雅,永远别在最醒目的地方,虽然小,但如果好好经营,定会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阿根廷智者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形容得非常贴切:“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新图书馆虽然还未成为天堂,但是正在向他所说的方向驶去……

整理王露萌应志野

蓦然回首,岁月成金

饶妮妮

我是1979年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当时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我们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深造机会。和成电结缘来源于父亲的引导,我父亲当时在国防工业办公室工作,深知国防以及电子技术行业急需人才,他认为成电在军工及电子技术行业有优势,便极力推荐我去考成电。

我当时考入的是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是电子对抗。和现在的理工科学院里女生寥寥无几的情况相比,那时候我们班级以及学院的女生都较多。女同志们坚信,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够做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够做到。我们觉得当时正是国家建设的时期,学习理工科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很多同学便选择电子信息类专业,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和对专业一丝不苟的韧劲,很多同学后来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还记得我第一次迈进成电大门的情景,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难掩兴奋。记得当时看见学校的一些建筑上铺设了许多管道和排风设备,心里一惊,怎么像是进了一个工厂啊。现在想来,当时的学校出于安全以及国防建设的考虑,自然会有那样的校园环境。

当时我们课业繁重,课外活动不多。记得同学们一到周末大多数都会待在寝室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樊映川编写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以做题锻炼思维为乐趣。

在成电读书的日子充满乐趣,时刻有着边走边收获的感觉。本科期间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老教授给我们上的课,我已经想不起他的名字了。当时他教线性代数,让我们本科生和他的研究生们一起上课,我很受震动,觉得研究生的上课方式竟然和本科生有如此大的差别。那种概括性和点拨性的授课方式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也让我萌生了继续深造,接触新的领域的想法。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什么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学习上的参考书也不多。我们深感自己的知识和信息面狭窄,同学们有时候就去省图书馆借书,但可供参阅的资料仍是寥寥无几。与外国的学术交流也很困难,为了了解国外大学的信息以及与国外大学建立联系,我们一般总是先去省图书馆去查找外国大学的地址,然后给那些大学写信,交流困难而且难有实效。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读书都是抱着“一口井挖到底”的态度,看一本书一定要深究其来龙去脉,因而,学习过的课程就能够建立起一个较完整和深入的知识体系。这让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受益良多。现在大学课程设置多而广,同学们学习的知识大都点到即止,很难静下心来深入其中建立较完整的体系。当然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进步和改革的必然。然而,不管何时要想做研究,不深入都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那时候是个娱乐贫乏的年代,同学们的常态就是青灯下埋首苦读,于是学校一月或半月放映一次的露天电影便成了我们的盛大娱乐。每到放电影的日子,学校的公告一出,同学们便像过节般欣喜。那个时候我们一般会看国产的或是日本的电影,遇到经典的片子就会津津有味地看好几遍。那时电影放映地点在操场,就是现在沙河校区逸夫楼的位置,同学们总是老早搬着自己寝室的板凳去等候。我和室友们常常因为晚去一步,就只能坐在后面。由于身材瘦小,在人山人海中总是看不见电影屏幕,于是我们就到荧幕的背面去看。由于是反着看,人像的左右手总是倒着的,我们一边看,一边告诉自己的大脑,要记得倒回去,现在想想,还真是一段有趣的回忆。

还记得1982年,中国的女排姑娘们第一次战胜美国。这让我们感觉扬眉吐气,兴奋不已。学校工会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就为大家提供了场地和一台电视机,让大家亲眼见证这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同学们围着一个小小的电视机,里三层外三层踮着脚尖往里看,简直是水泄不通。之后一些男同学又纷纷拿出自己的脸盆一路敲着在校园里游行,仍不足以宣泄心中的喜悦之情。

虽然学业繁重,但我当时还是参加了很多活动,因为中学时参加了市业余体校学习过游泳,就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每周要游两到三次,每次两三千米,很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那个时候每次游完泳都有三毛钱的补助,可以在食堂吃到一顿很丰盛的饭菜,这也是当时的乐趣。

在游泳队我结识了队友李伟,收获了一生的友谊。她是数学系的,因为队里就我们俩比较瘦小,体力不及大家,总是落在后面。我们就每次相互鼓励着游完全程。她后来读了研究生,和微固学院的一个同学结了婚,1988年移居美国,直到二十多年后,她回国时我们才再次相见。叙起在成电的求学岁月,不由得感慨蓦然回首,岁月成金。

当时参加的社团活动还有系里组织的舞蹈排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自己去参加,一般都是女生参加,逢到有节目要演出的日子,我们往往每周排练几次。印象很深的是我们排演的“康巴的春天”,在全校表演后受到大家的好评。

在成电的学习经历中至今还难以忘怀和历历在目的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在学业上给予我的指点、帮助和生活中给予的关怀。记得龚耀寰老师眼底出血还在医院里给我们开研究组会;卢铁城老师为了让学生学到信息加密技术,无任何报酬,晚上蹬着自行车到成电来给研究生们讲授一门完整的课程;郑昌旋老师认真负责地指导我做本科毕业设计……老师们的指点、帮助和关怀使我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受益匪浅。我借此机会向他们道一声感谢。如今,他们年事已高,祝他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1983年本科毕业后我去研究所工作了几年,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1986年回到成电深造,读研究生。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是1989年,当时自信心不足,心里很紧张,于是在课下尽量做最充分的准备,最后慢慢地能够坦然地站在讲台上了。这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还应该归功于当时学校以老带新的制度,让年轻的老师慢慢上路。

后来我在电子科大读博,由学生转变成传道到授业解惑的老师,再见证生命学院的成立。回首这伴随成电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感慨万千。我算是幸运的,见证了成电的过去、现在并将参与到她未来的建设中。这几十年间成电的教学不断改革并取得新的突破,我欣喜地看到母校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纵观成电历史,可以说成电是与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也相信,成电的每一个学子能够肩负起历史使命感,为母校、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整理马姝婕黎明

20年在成电

尧德中

慕名成电求学

1991年3月,在成都理工大学读完博士的我慕名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师从阮颍铮教授,开始了自己的博士后生涯。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一个在科研之路上孜孜不倦地探寻了多年的中年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十九年都奉献给了成电。

为什么我会选择成电呢?当时成电(电子科技大学)在整个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影响都非常大,当时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交(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的同学都把能到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深造当成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那个年代拥有院士头衔的学校凤毛麟角,而我们成电就已经有了国内微波研究领域名声显赫的林为干、刘盛纲两位院士。另外,那时的电磁学与通信专业就已经是学校的主流专业,来自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以及科研条件也都比较好,所以在成都理工大学读完博士,我就一心想到成电读博士后。来成电深造还真不是一件易事,我们那一年全校总共就五六个博士后。

曾经的日子

同类推荐
  •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暮霞走笔

    暮霞走笔

    《暮霞走笔》是唱给故乡的情歌。故乡的情是人类最重要的感情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固有的传统美德。作者的故乡是一个古老、美丽又富饶的地方,沉积着厚重的人文和历史文化底蕴。留在作者脑子里最多的便是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作者对故乡表达了浓浓的思念之情、爱恋之情,并进行全面讴歌。作者听惯了淳朴的乡音,看惯了美丽的家乡山水,他爱故乡古老之美、自然之美。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那些时光教我的事

    那些时光教我的事

    几年前,偶遇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教授。临别前我问:何谓生活?他答:同一样的生,不一样的活。
热门推荐
  • 疯人有愿

    疯人有愿

    这不是一个痴傻幼女如何一步一步揭开阴谋逃出升天的故事,而是女蛇精病在做任务的时候遇见男蛇精病的故事然后一起和坏人斗智斗勇的故事,部分推理性情节让你欲罢不能,部分bug让你仰天长笑,伏笔,线索,佳人,阴谋,棋子,诡异,当然这是一本古风!!没错!!!的言情!你会是一只什么样的鸡呢?”红衣女孩,摸了摸那颗从饭菜里偷出来的鸡蛋。“……”鸡蛋不说话。“都那么多天了,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话?”女孩从旁边的梳妆柜上抄起了一只细小的毛笔。“……”鸡蛋不说话。“你这样让我很为难耶,别人会觉得我像个疯子一样。”女孩用笔在鸡蛋上画上一个可爱的人脸,然后在嘴巴上打了一个叉叉。“……”鸡蛋还是不说话。
  • 武生传说

    武生传说

    一个以武而存在的大陆,高手如云,他——————一个穿越大军里的一个的小卒子,一个从小部落走出来的迷茫少年,带着他那个强者的梦!@如何在这个残酷现实,适者生存的大陆上走进高手行列,笑傲整个大陆,留下自己的不世传奇
  • 孤儿王乐

    孤儿王乐

    心性敏感的孤儿,面对青涩的初恋,全力以赴却狼狈收场。爱情与亲情,命运与人生。
  • 网游之初心不改

    网游之初心不改

    本来只想好好的玩个游戏,打打怪,升升级,爆爆装备而已,直到有一天。。。
  • 末之路

    末之路

    文艺版:末路,是一种情境,人们在灾难面前,是那么的无力,但是,我们拥有战斗到底的决心,那便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末路,是一条真实的路,它的表面布满了荆棘,但是,走在上面的人却看到了最光明的未来。那么,这究竟是谁的末路。恶搞版:什么?姐不姓沈姓轩辕?有木搞错啊,爸爸妈妈没说过姐是捡来的啊?什么?末世了?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肿么办?什么?我是末路所有者?那那边一群群吆喝的起劲的人难道是鬼?什么?要姐搞定反派大boss?姐不是凹凸曼不负责打小怪兽,大怪兽更不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火影之静候轮回

    火影之静候轮回

    架空到火影世界后,面对杀戮残酷的现实中。面对俺妈紫研的爱慕,和对宇智波叶以及琳的愧疚,勇敢的生活着,晓得追杀、木叶高层的仇视,他如何生存下去...
  • 她是小情歌

    她是小情歌

    故事的起源.狂傲不羁的谢起尘偷偷的说了句“这姑娘的眼睛全是故事啊”他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却是陪她一起在以后岁月共同承担未来故事的人。都说,谢起尘自从遇见尼箔歌开始,他就不在是原来那个谢起尘了。谢起尘笑了“谁说不是呢”
  • 末世之王牌战场

    末世之王牌战场

    笑看,猪脚萧荣与兄弟基友一起闯天下“滴”“恭喜宿主绑定王牌战场系统”“打开新手礼包”“恭喜宿主获得小丑技能书一本,飞刀十把”……“我发誓,今后,我萧荣,与哈弗,李翰,常林患难与共,不离不弃。”从此多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