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400000010

第10章 斯人斯事(2)

(1)A gener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unctions of fuzzy numbers

Hong Quan Yang Yao HuaJ. D .Jones

Appl.Math.Lett.Vol.5 No.6pp.51—55,1992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2)Calculating Inverse Functions of Fuzzy Numbers

H.Q. Yang Z. Yang

Appl.Math.Lett.Vol.8 No.3pp.43—48,1995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3)Calculating Inverse Functions of Fuzzy Numbers

Hong Quan Yang Yao HuaJ. D. Jones

Puzzy sets and systems 55(1993)273—283

除了父母千辛万苦的培养,我是在党的关怀下成长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把我培育长大,我的五年大学学习全靠人民助学金度过,在苏联学习四年,每月生活费700卢布,加上旅费,置装费,恐怕要三万五千卢布,多少工人农民的劳动成果才能换取这么多的外汇呢!每念及此,心中总是不安。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从参加成电的筹备工作开始,一直到教学、科研和各种社会活动,我与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志、同学们朝夕相处,共患难同欢乐,在这片土地上结下了深厚的、淳朴的、永恒的情谊。我的母亲跟我们来到成电,最后在这里逝世。我和我的老伴韩昭春一起在这里工作,退休离休后,还是生活在这里,一直到现在。女儿儿子都是成电幼儿园、成电子弟校的学生,后来分别毕业于成电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专业。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国内国外,天涯海角,我们的心永远和成电联系在一起,惦记着交纳党费的日期,总是在新春佳节的日子里,通过离退休工作处向全校祝福,以表达内心的怀念之情。现在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高水平的著名的高等学府——电子科技大学。深深地祝愿她不断地发展壮大,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已年迈体衰,力不从心,但愿有朝一日,化作一抔泥土,撒在这片土地上,滋润着她的种子发芽成长!

整理孙勤伟王曦晴

历历在目的人生记忆

陈耕云

作为学校的拓荒者之一,我的成电五十年记忆仍历历在目。虽然随着岁月的打磨渐渐模糊,但我依旧记得当初如何在泥泞的道路上创造出如今学者天堂的电子科技大学。

初到成电。又遇“右派”大潮

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选派精英到成都成立我国第一所无线电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经过种种波折,我和张志浩、周玉坤等还是顺利抵达成都,参与到建设学校的工作中。在完成搬迁和建校工作后,我和从上海交大一起过来的无线电研究的骨干在电子材料教研室开始工作,主要从事无线电研究与教学。我在301教研室还撰写了“非线性电容电桥”科学技术研究报告,并为本科生讲授《电子管电路》《电讯材料》等课程。

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且不说实验室设备与器材的缺乏,连修建大楼的砖都是来之不易的。在一个教学楼厕所仍不能通水、吃饭还在简易食堂的初建成的学校里,教学与研究都还存在较大困难。

1957年,“右派”运动扩大化汹汹而来,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也未能幸免于难。政治敏感的年代,即便是相对纯洁的学校也难以逃脱。刚建校一年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右派”扩大化中有近百名师生被划成“右派”,其中就包括我。刚刚稳定下来的学校,又有些混乱了。被划成“右派”的老师不能去上课,但初建校,师资尚缺,我的无线电材料的相关课程没有其他老师能够接替。耽误了学生是大事,于是有一次我冒险到教室给学生讲课,但先申明自己是“没摘帽子的右派”,身份特殊,意在提醒学生们,怕有不必要麻烦的,可以不用上课。后来形势更加严峻,上课事宜只得作罢。

“右派”运动在整个学校着实造成不小的影响,所幸在后来的“改正”中,大部分老师、学生得到了“改正”,但是“改正”这个词一直让我甚是困惑。

他乡结同僚之情

建校初有从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学校来的专家教授,但因种种原因,长时间留任的不多,而我却在这远离家乡的成都扎下根来。在我的成电记忆里,有两个人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是当时同从上海来资历较深的周玉坤先生。另一个则是1956年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的陈鸿猷先生。

周玉坤先生是当时内迁的人员之一。他曾任上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上海电工协会委员,是我敬重的前辈。在“右派”运动中,周玉坤未能幸免,在“改正”时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恢复在我校相应的身份,并被调到成都当时并不出名的一个研究所。我敬重周先生的为人,后来多次为他的退休金问题奔走求助。

陈鸿猷则是我被划“右派”时期给予我最大支持与帮助的人。1956年毕业的陈鸿猷到成电担任实验员,我给予他一些帮助,而他对我十分信任。在我被划为“右派”后,在党内发展较好的陈鸿猷支持我于1957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做了很多仪器方面的研制。

当时,国家急需无线电测量的研究,但无线电的相关工具和仪器都不齐全,需要自行研制,陈鸿猷因此鼓励我做自制设备的研究。在测量仪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陈鸿猷一直坚持给予我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第一年就研制出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且资料都稀缺的七种重要仪器,这些仪器顺利研制与陈鸿猷的支持不无关系。我俩也因此友情颇深。有一次在谈到做电桥时,陈鸿猷要求我做到比现有甚至比国外更高一层的技术,而我因事实和现有条件的限制,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高度,我俩遂起争执,也正是因为这场争执我才了解到陈鸿猷一直在党内积极申请为我做甄别,帮我洗刷“右派”冤情。在后来的时光里,我们仍是成电校园里相互支持、一起合作的伙伴。

在五十年的成电时光里,有我太多记忆。五十年,凝聚着一个老人的春夏秋冬四季,我的喜怒哀乐在成电,我的热情与信仰在成电。如今历史已然沉淀,回忆渐渐模糊,翻开记录旧日点滴的泛黄的书信纸,打开九三学社留下的大型唐三彩马砚,浏览昔日奋斗留下来的证书成果,五十年的回忆,一切都如随风飘落的银杏叶,平静而安详。

整理彭秋源廖辉

从工科数学教学看成电变化

谢云荪

初入成电,已不陌生

我跟电子科大有着很深的感情。1958年,电子科大还被称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我的父亲当时是成电的第二任院长。之前父亲是西南师范学院的院长,我也就读于那里。1959年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在随后的31年里,我差不多每个假期都会来到成电,因此就很自然地对成电有了较深的印象。后来因为母亲和弟弟相继去世,父亲无人照顾,我就调到成电,来到了成都。

我从1990年开始在成电工作。那时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学在成电”,这充分说明了成电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教师严谨治学,认真从教;学生勤奋学习,就算是周末,图书馆也挤满了人。因为之前我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不仅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而且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所以来到成电后就担任了应用数学系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并担任“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工科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与西南师范大学相比,成电的性质不一样。西师大主要培养中学教师,数学系在西师是大系;而成电是以电子科学为主的工科院校,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应用数学系教师主要承担工科数学教学工作,因而应用数学系当时在成电来说算不上大系,每年仅招30人。当时的应用数学系系主任李正良教授上任后提出了“教学立足,科研立系”的主张,也就是说应用数学系在学校要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就必须有较高的工科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学校与各系的认可。当然,要把应用数学系办好,也必须把科研抓上去,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来到成电就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成电的工科数学教学质量搞上去。我想我们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工科数学教师队伍,有成电这样好的学习环境,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抓住机遇,与时俱进

我们从什么工作下手呢?回想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本建设。例如教材建设,就“微积分”教材而言,我们组织教师编写并试用,两年修改一次,直到现在逐渐成熟。我们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教材,形成了现在的内容体系与整体框架。从内容上,我们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优化了定理的证明,加强了数学的应用,精选了例题与习题。在难度上更加符合我校重点大学的学生实际。在文字表述上力求语言简明,深入浅出,具有可读性,方便同学自学。我们编制了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册,避免了教师随意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去做,强化了学生系统的训练。我们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和努力很快就显现出成效,1994年初全省高等数学统考(当时重庆还没有成为直辖市),电子科大以平均92分的成绩名列四川省第一名,1500多人参加考试达到满分的就有近百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是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已开始快速发展,当时不少专家预测计算机的发展将对数学教学与科研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与几位老师也开始注意这一新的动向,我们开发与研制了“多媒体高等数学教学演示系统”,并对计算机如何进入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索与试验,加上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成果,1993年“在改革与创新中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年我校成为国家教委面向2l世纪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主持单位之一,1997年我校又成为六个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之一,2001年我校与西安交大等学校以面向21世纪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是开展工科数学教学课外活动。要提高工科数学教学质量,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吸引广大同学热爱数学、钻研数学。为此,面向全校本科生我们主要抓了两项工作,即“工科数学疑难分析讲座”与“高等数学竞赛”,这两项工作一直到今天都还在举办。“讲座”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竞赛”可以给优秀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智慧的舞台,发现优秀人才。近年才出现的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我校学生能获得优秀的成绩,除了我校较高的工科数学教学质量与赛前教师的认真培训外,也与坚持每年一次校内竞赛有关。

四是举办数学H班(H就是High的意思),为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数学H班就是把高考数学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统一给他们上工科数学分析等有较高要求的数学课程,我也曾为他们上课,这个H班一直到英才班的建立才停止。最近我看过一篇文章说,钢琴家郎朗在小学期间,他的老师为了鼓励他的特长,专门为他减轻了学业上的负担,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练钢琴。这位小学老师强调要在小学发现学生的潜在特长,这是很不简单的。同样,我们有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又对数学感兴趣,就应该加以培养。所以,我认为办英才班是十分必要的,这给优秀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与成才的平台。

五是通过组织数学建模竞赛及培训活动,促进和深化工科数学教学改革。1993年我校组织同学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以后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长期以来,由于数学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理论的学习,而不知道如何应用。数学建模打开了我们师生的眼界,数学虽然看起来很空泛,但实际应用无处不在。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培养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交流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我们十分重视这一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工作,加强了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建设了一支优秀的稳定的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并一次又一次地带领学生在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1997年“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深化工科数学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数学实验”课程正式列入电子科大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必修课中。

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就是我来到成电后的最大感受。

平淡地离开讲台,收获满满的师生情

电子科大是以电子科学技术为主的工科院校,这种单科性的学校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加强理工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人文教育,毕竟学生需要具备的是综合素质。当今的市场经济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只是掌握某一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更应该是具有“科学头脑”、善于应变的人才。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才是增长才干的最好素质。老师只能教学生“一阵子”,而不能教学生“一辈子”,一辈子的事情要靠学生自我充实。因此,在大学期间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这种自我充实、无师自通的能力,而语言与数学正是这种能力的基础。相比20世纪90年代,现在的学生由于信息渠道的发达,视野更广一些,但相对要浮躁一些,这是不同时代学生的不同特点。我要求学生的原则是“以学为主,全面发展”,学习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适应各种变化。但国家需要的人才不是书呆子,而是要求其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全面发展。

我从未离开过教学,这是我一生的热爱。从高中起我就做初中学生的辅导员,从那时起就萌生了当教师的想法。大学毕业后留校当高校教师。选择了教师,选择了数学专业,这个选择我终身无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准则,教师只有讲好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带给学生享受与乐趣,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同类推荐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歌儿

    歌儿

    该诗集收录了作者自2015年至2017年间创作的74首诗歌。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已先后发表于《上海文学》、《作家》、《扬子江诗刊》等杂志。作者从旅行、读书中汲取心得,以炽烈、深沉的情感抒发对生命、爱情、真理的执念。全集共五辑,以短章为主,讲究意象的营造和语词的精诚,追求抒情性和韵律感,是八十年代朦胧诗风格的遗传。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热门推荐
  • 大藏之老林仙冢

    大藏之老林仙冢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将你拉入一个个轮回,人总是在主观中走向客观的未来。
  • 玫瑰与她

    玫瑰与她

    整所学校的风云人物总结就这几个。宫薄情,淡,发起脾气没人敢惹。宫薄懿,闹,不敢靠近。宫西竣,酷,难接近。在领略了校内各种帮派的规矩之下,薄情体会到整所学校的病态所在。那么,战场出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诸国争霸

    异界诸国争霸

    异界大陆诸国并起群雄割据,互相攻伐逐鹿天下。且看一个来自21世纪的宅男。如何在这乱世之中挣扎出一片天?
  • 家有考生

    家有考生

    本书从心理调适、考前复习、后勤保障、临场发挥、得分技巧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应对高考的全新策略。
  • 灵气复苏之大梦初醒

    灵气复苏之大梦初醒

    灵气复苏末日现,天道洪荒是鸿蒙。位面融合万族现,气运之争谁赢家。圣灵不出主宰生,天庭地府与魔土。神话传说皆出现,一切皆是轮回苦。
  • 重生异界之行

    重生异界之行

    当陈偏迷迷糊糊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却猛然醒悟原来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当他服用了来到异界前‘神人’送给他的一颗‘职业药丸’后,猛然发现原来是一颗‘过期’产品……他该如何在危险的异界生存下去?
  • 风起缓缓待静

    风起缓缓待静

    一场误会让两人就此相识,并且留下了深刻印象,薛玖静没想到自己的美女救美会变成一场乌龙,祁奕风也并没有料到自己会对这个对自己满是误解的霸道女生产生保护欲,心里的那片柔软也因她而触动,一场无声的保护和宠溺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 灵魂令牌

    灵魂令牌

    为了一件至宝,荒古大陆诸强大战。大战导致强者死伤殆尽,荒古大陆破碎。那件至宝却没有任何人得到,至宝带着一块大陆碎片漂离大陆。经过无数年月的发展,那块漂离的大陆碎片变成一颗美丽的生命星球。星球上科技和修炼共同发展,而那件至宝被一个小人物得到又会引发出什么样的故事呢?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关我P事!
  • 风寻客:预前序章

    风寻客:预前序章

    风寻客,尘身过,几经曲折,遍寻人生路。覆水横,终难收,莫再回首,寂饮殇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