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2500000037

第37章 独立自主开辟革命新道路(4)

部队在三湾进行改编的地方:枫树坪。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把已经不足一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由陈浩担任,实际上取消了余洒度对军队的指挥权(而余洒度这时对起义已因悲观失望而灰心丧气了);下辖一、三两个营,还有特务连、卫生队、军官队、辎重队各1个,共有700多支枪;改编时,毛泽东宣布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第二,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参加对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官长要受它的监督。第三,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设小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三项措施开始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是一个需要有极大魄力才能实行的了不起的改革。三湾改编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有重大意义。

在三湾,毛泽东还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和地方结合起来,要取得地方的支持,一方面我们把伤病员交给他们,他们可以把我们的伤病员安置好;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枪给他们,帮助他们发展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打垮。这多少已提出了武装斗争要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结合的思想。他按照中共江西省委的介绍,派人同宁冈县党组织和驻在井冈山北麓宁冈茅坪的袁文才部取得了联系。

10月3日,毛泽东在部队离三湾出发前,对刚刚进行了改编的部队全体指战员作动员。他说:敌人在我们后面放冷枪,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七百多条枪,还怕干不起来吗?这些话,在部队处境艰难、不少人情绪消沉的情况下是很能鼓舞人心的。

毛泽东的讲话,犹如在黑暗摸索中射出的一道耀眼光芒,照亮了指战员们的心。大家豁然开朗起来。那种因处境艰难造成的沮丧和灰暗气氛,一扫而光,从心头像点燃了一把火炬。在继续行军途中人们纷纷议论:“毛委员不怕,我们还怕什么?”“贺龙两把菜刀能够起家,我们几百人还不能起家吗?”带着坚定的信念,毛泽东率领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精神抖擞地继续南下,寻找革命落足点。

三、落脚井冈山

1、结交绿林朋友

袁文才。王佐。1927年9月29日,工农革命军转战到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一面部署部队整编,一面考虑联系井冈山绿林武装的问题。当时井冈山有王佐、袁文才两支绿林武装,一支在山顶,一支在山腰,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各有六七十支枪和一百五六十人,互相配合,据守井冈山。袁、王二人还是拜把兄弟,结为“老庚”。要想落脚井冈山,不得到王佐、袁文才允可那是办不到的,于是,毛泽东写信给袁文才和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请他们来三湾一趟,共同商议联合暴动的事。

当工农革命军一进三湾村,袁文才很快就得到消息。他怀疑是国民党军队冒充的,就派人去侦察,揭下工农革命军贴的宣传标语,连夜送到茅坪。头领们看着“打倒国民党新军阀!”“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议论纷纷,都觉得不像国民党伪装的队伍。

正在袁文才等头领们议论的时候,哨兵带进两个陌生人,说是从三湾来专门送信给袁大哥的。袁文才接过信一看,果然是给自己和龙超清的。于是,袁文才下令要头领们讨论这封信。头领中有个叫陈慕平的人,曾经在武昌中央农讲所当过学员,一看到毛泽东署名的信件,显得格外高兴,弄得大家莫名其妙。几个头领不约而同地问他什么原因。陈慕平说:“我在武昌中央农讲所的老师来了,能不高兴吗?”陈慕平接着说:“这是送信上门来请的,当然得去,不去恐怕有失礼面。”

至于怎样去接头?头领们却众说不一。有的提议袁大哥亲自去,有的却不同意,说办起事来留个回旋余地好。于是,有人提议:最好由陈慕平代表袁大哥去,一来可以见见老师;二来师生之间谈起话来也方便些。陈慕平立即表示:那好,我同龙超清去三湾走一趟,摸一摸情况。大家都表示赞同。袁文才最后说:“这几天大家不要走远,万一有个不测,集合起来也方便一些。”同时,他还指派人尽快把龙超清找来。

中午时分,龙超清回来了。他读罢毛泽东的信,兴奋地说:“这下可好了。”他转而问袁文才:“怎么打算?”袁把陈慕平代他去接头的事说了一遍。龙超清点头道:“这很好。吃过午饭就动身。”袁说:“今天你已走累,还是明天一早走好。”

毛泽东在三湾翘首等待着袁文才和龙超清的到来。当知道宁冈来了两个人时,毛泽东立即出门迎接。看见一个陌生人朝自己挥手喊道:“毛老师,你好!”毛泽东十分惊讶,仔细端详后问他:“你是哪一个,怎么喊我老师呢?”“我叫陈慕平,是武昌中央农讲所学员”。毛泽东猛然想起来,“嗅!是你呀!你不会游泳,大家叫你旱鸭子,对吗?”陈慕平连连点头道:“是呀!是呀!”并转过身将龙超清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礼貌地将他俩迎进屋里叙谈。

三人坐定后,陈慕平首先向毛泽东解释:“本来袁大哥自己要来,只是有点伤风不能来,要我代表他向大家问候,欢迎到宁冈去。”紧接着龙超清简单地介绍了宁冈县的情况,并说:“你们来了,我们很高兴,袁文才那里估计不会有问题,他是今年1月入党的党内同志嘛!”毛泽东听了两人的谈话,甚是高兴。他亦连忙向两人介绍秋收起义严重受挫、转移到这里来的情况,然后说道:“在莲花县接到江西省委的信,指示我们到宁冈、井冈山找你们。看来是十分正确的。”

双方谈得颇为投机,互相又介绍了一些情况。忽然,毛泽东发现他俩都没有带枪。问其原因,龙超清答道:“我们这里枪很贵重,有钱买不到,带出来怕丢失,一般外出都不带。”毛泽东说:“如今是革命暴动时期,出门要随身带枪,你们回去每人带一枝枪走。”这时,团长陈浩对毛泽东说:“部队吃粮困难,能否早点开到宁冈去?”毛泽东转向龙超清:“你们看怎么样?”龙超清说:“行啊!明天就可开到宁冈的古城去,离这里30里,我们先回去准备一下。”

10月3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抵宁冈县古城,宁冈是一个深山中的偏僻小县,古城曾是县城所在,这时已很荒凉,人口稀少。在这里,召开了两天前委扩大会议,参加扩大会议的还有前来联络的龙超清和陈慕平。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扩大会议总结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人少了,但是很精干,大有希望。会议着重研究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落脚点和开展游击战争问题,“部队不能乱跑了”,要“就地打主意”。

工农革命欲在井冈山落脚,不征得袁文才、王佐二人的首肯是不可能的,而事情也远非那么简单。袁文才、王佐虽早年参加了绿林组织,但在大革命时期都受过革命风暴的洗礼。

1926年,袁文才担任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拜把兄弟王佐也将所部改为遂川县农民自卫军。1927年7月,他们曾会同永新、永福、莲花的暴动队伍一度攻克永新县城,组成赣西农民自卫军,由王兴亚任总指挥,贺敏学、王佐、袁文才任副总指挥。这也就是王亚久在安源会议上发言所谈到的这两支队伍的由来。自卫军占领了永新县城二十多天,后因国民党军队五个团来进攻,袁、王两部被迫退回宁冈、遂川境内的井冈山。刚担任中央永新县委书记的永新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贺敏学,是袁文才在永新禾川中学的同学。他和一批共产党员(其中有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率领一部分农民自卫军携他随同退到井冈山麓的茅坪,永新县委也到山上。这是袁、王能够欢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上山的思想基础。但是,袁、王两人对前来的这支工农革命军没有多少了解,甚至担心这支比他们力量大得多的部队上山会不会“火并山寨”,夺取他们原有的地盘。心中难免存有疑态。在古城会议期间,袁文才曾表示:可以接济工农革命军一些给养,但请工农革命军“另攻高山”。

据何长工回忆,当时工农革命军中,“有人曾提议,解除他们的武装,把他们解决,他们那几十支枪,一包围缴械就完了。毛泽东同志说,谈何容易,你们太狭隘了,度量太小啦。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呢!历史上有哪个能把三山五岳的土匪消灭掉?三山五岳联合起来总是大队伍。毛泽东同志说服我们,不能只看到几十个人、几十杆枪的问题,是个政策问题;对他们只能用文,不能用武,要积极地争取改造他们,使他们变成跟我们一道走的真正革命武装。”这是关系到工农革命军能不能在井冈山地区站住脚跟的关键性决策。袁、王部队的人数虽不多,但在当地有相当的社会基础,许多群众拥护他们。尽管他们存在一些弱点,仍是能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如果当时采取了有些人所主张的那种狭隘和鲁莽的做法,而不取得他们的支持,就很难设想能在井冈山建立起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来。

怎样说服和争取这两支农民武装?毛泽东选定先从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袁文才入手,再通过他去做王佐的工作。

拿什么当见面礼呢?这是毛泽东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他从与龙超清、陈慕平的接触中得知,枪是他们的命根子,而本部队枪支恰恰有多余,就在“送枪”上做文章吧。毛泽东盘算着送少了不解决问题,干脆他狠下决心送他100支,袁文才原有60支枪,加上送的这些枪几乎可以把他们全部武装起来了,一定能够解除他的戒心与顾虑。工农革命军团部几个主要干部听到要送100支枪,大为惊讶,说:“这要占自己全部枪支数的六分之一,以后自己发展、扩大怎么办?”毛泽东亲自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说明争取袁文才的重要性、送100支枪的必要性,终于统一了团部干部的认识。

龙超清回到茅坪找到袁文才,转告毛委员要会见他的事。在同他商定会面地点后,龙超清又回古城通报情况。袁文才迅速召集头领们议论会见毛泽东的事。多数头领提出:“热情款待,准备全鸡、全鸭、全鱼。”少数头领仍顾虑重重:会见凶吉未卜,还是作些军事防备为好。袁文才认为此意不妥,有失礼节。其中一位头领献策说:“可以将30人隐蔽在大仓村后面树林里,不露蛛丝马迹。”袁文才只是皱皱眉头,没有再说什么。

工农革命军这一边亦对毛泽东此行而担忧。团长陈浩提议,至少带一排兵去大仓村。毛泽东立即反对:“此议不可取,只你和警卫员去。”陈浩有点担心地问:“3个人去行吗?这帮人原是绿林好汉,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的。”毛泽东耐心劝慰道:“要相信人家,尊重他们,人去多了反而不好,会增加他们的疑心。”最后毛泽东还是决定3人去,由龙超清带路,毛泽东等3人按时赴约。茅坪的头领们也早早来到大仓村,在村口等候,当看清毛泽东只带两个随员时,立即示意撤去武装埋伏。陈慕平指着前方说,那个头发长长的就是毛委员。袁文才大步向前,热忱欢迎。

袁文才把毛委员等迎进屋里,说道:“毛委员,咱们久居深山,孤陋寡闻,先给我们讲讲当前时局好吗?”毛泽东说:“还是请大家先谈谈。”谦让一番后,他向众头领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国内的形势和革命发展前途,说明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和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表明工农革命军来井冈山地区的目的和想法,勉励袁文才同工农革命军共同开展革命斗争。接着,他话题一转问道:“听说你们这里也闹得很欢呀!”袁文才接过话说:“红火了一阵子,后来局势逆转,就退回山里来了。如今你们来了,革命斗争有指望了。”毛泽东又问袁文才:“你们有多少人和枪?”袁文才答道:“有一百六七十人,60多支枪,有的枪还不能用。”毛泽东以赞许的口吻说:“你们在逆境中保存这么多枪,很不容易呐,但这还不够,还应扩大才是呀!这样吧,工农革命军送100条枪给你们。”

袁文才听完不禁一愣,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疑惑地望着毛泽东,其他头领也半信半疑,互相对视。毛泽东见此情景,又道:“明天,你们派人去挑100条枪。”这回众头领方才听清楚,个个咧嘴欢喜,袁文才表示非常感谢。同时,他也不含糊,当即说:“听说工农革命军眼下给养有些困难,我们准备了一点钱(600块银元),先送你们略作补充,日后有需要我们的地方,尽管吩咐。”陈浩向毛泽东递了个眼色,得到毛泽东的应允后对袁文才说:“文才同志,还有一件事要与你们各位商量,我们有伤病员要安顿,想把医院和留守处设在茅坪,你们尊意如何?”众头领对此感到突然,把目光一齐投向袁文才,等着他表态。袁文才深明大义,环顾众头领一眼后,痛快地说:“有福同享,有难同担,咱们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也同意留守处和医院建在茅坪。”

既然双方已谈妥,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顺理成章。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分两路到达茅坪,袁文才带领农民自卫军和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极尽地主之谊。在袁文才的大力帮助下,工农革命军得以在茅坪攀龙书院设立后方医院,安置了伤病员;在步云山象山庵设立留守处,作为与各处联络的地点。军官队留驻茅坪、大陇一带开展群众工作。

10月中旬,毛泽东派陈伯钧、徐彦刚、游雪程3人赴袁文才部队当干部,帮助袁部开展军事训练,进一步扩大工农革命军的政治影响,准备逐步改造这支农民武装。同时,通过袁文才的关系,派人与王佐取得联系,并相机向王佐介绍工农革命军的情况及行动方向,后又派何长工去王佐部开展改造工作。对于袁、王部队的改造,毛泽东自始至终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不仅亲自对派出的干部作了许多明确而又具体的指示,给他们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注意体察入微,直接做袁、王的工作。除抓住机会直接面谈外,毛泽东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还经常写信给袁文才、王佐,向他们讲政治形势,讲共产党的任务,讲军队的性质,讲革命的前途,讲无产阶级的纪律等等,这对袁、王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为了团结、改造好袁、王部队,毛泽东还抽出时间,到袁、王部队中看望士兵群众,给士兵们讲述革命的道理,开阔大家的眼界,提高觉悟。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迪斯尼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迪斯尼

    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蜚声世界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以天才之笔描写天才,向世人展示了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晚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一分钟、《马赛曲》作者如有神助的创作……这14个关键的历史瞬间悄然而神圣地降临到14位天才身上。他们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一经碰撞,瞬间火花四射,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
热门推荐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薄情君上的皇后

    薄情君上的皇后

    来晚深爱着他愿意为他牺牲一切,也一直信任着楚慕辰。当来晚以为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坚不可摧时,那个名叫“沅霓”的女人出现了!来晚才发现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楚慕辰设计好的,为了给心爱的女人解毒不惜一直利用自己试毒!甚至连怀孕楚慕辰都没有让她知道,而是直接用计害她流产,导致来晚再也无法有孕。……当来晚得知这一切的时候她彻底绝望了!最终“楚慕辰…我们之间也就到此为止了!…”
  • 穿越成草包上神

    穿越成草包上神

    哈?仙术?本上神才不稀罕!本上神有空间精灵,只要随便召唤出一个精灵,就可以灭了你们,况且本上神还有那么厉害的一个未婚夫,who怕who?(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真真知灼见

    真真知灼见

    真真同学是一个有些自卑的孩子。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普通,没有人会在意她,她也不喜欢有人把目光放到她身上。第一次见他,是在入学的门口。明媚的阳光,明媚的笑颜。跟她完全不一样,他天生站在阳光下,那么肆意,是她梦想中的模样。“你好呀,同学。”真真同学,开始了,她的暗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生弓马为谁书

    一生弓马为谁书

    听说你喜欢美男?啊?啊。喜不喜欢的,那不是遇巧了嘛!无巧不成书,真的只是无巧不成书。
  • 星传大陆

    星传大陆

    被命运牵引的少年来到了全新的世界。他开创了全新的职业,武力无双,称霸大陆。他收藏宝物无数,却还要每天为金钱而奋斗。他可享齐人之福,但只倾心一女。是成为守护天使,还是成为一个传说,尽在他一念之间。
  • 生命裁决所

    生命裁决所

    这是一次最占便宜的穿越。他穿到的这个离奇世界有着怪异的定律,这儿所有人自然寿命都只有二十五岁,想继续生存就得劳动来向一个叫“生命裁决所”的机构换取寿命,相反,你也可以用寿命来向裁决所换其他东西,裁决所应有尽有:神奇的兵器、罕见的珍宝、美人忠仆、甚至让你进化成超人的武技……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不能提供的。因为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所以他的身体极为特殊,他的自然寿命达百多岁,是天生的大富翁,使他有慷慨的资本;而且相对这个世界谨小慎微的人他有着更优越的个性和胸襟,使他名利女人唾手可得。不过,他的寿命毕竟有限,而且他的一些作为干扰了这个世界原有的秩序,使得身边危机四伏,他必须升级力量来应对危机,还要解开生命裁决所中无数的不解之谜……
  • 当爱遇上恶魔

    当爱遇上恶魔

    父亲破产,负债千万,她被迫进入夜总会工作,却没想到那会成为她一生的污点……
  • 乾坤歾

    乾坤歾

    混沌无极,大道衍生。圣人云:无欲则无所求。那小道有欲当如何?圣人又云:红颜若枯骨,向道之心当自然天真。小道自感向道之心已天真自然,但渴求圣人赐矛‘枯骨’炼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