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2000000024

第24章 超越生死(3)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对一切境界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无相者,实相无相,行者要能离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才能证得清净法性;无住者,在念念中不思前境,在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住在境上,是为无住。

在具体修行上,禅宗也表现出与其他宗派在方法上的差异。参禅打坐向来都强调坐姿,而六祖却呵斥坐相,《坛经》曰:“善知识!道要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呵。善知识,又有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道是通过无著的心境才能证得,如果住著于坐相,势必不能证得大道。所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也是反对住著坐相。

六祖门下的南岳怀让也对打坐持不以为然的态度。马祖道一在南岳坐禅,怀让禅师知他是法器,于是前去相问:“大德坐禅图什么?”道一说:“图作佛。”怀让禅师就拿砖在他面前的石上磨,道一诧异:“磨作什么?”怀让禅师说:“磨作镜。”道一不解:“磨砖岂能成镜?”怀让禅师说:“磨砖不能作镜,坐禅又岂能成佛?”道一又问:“那应该怎么办?”怀让禅师说:“如牛驾车,假如车不驶,应该打车还是打牛?同样,你希望通过坐禅成佛,可是禅非坐卧,佛无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果执于坐相,不仅不能通达禅,永远都不能成佛。”在参禅修道时也不能心有所住。禅宗兴起之前,教界流行的小乘禅观都是以系心于境为方法,而禅宗则以为坐禅要心无所住。

如《坛经》说:“此门坐禅,既不著心,也不著净,也不是不动。”如果提倡著心,可是心本是虚妄的,知道了心的幻化,有什么好著呢?倘若主张著净,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因为妄想覆盖真如,才显得不清净。如果起著净相,本身就是一种障碍本性的妄想。

六祖接引怀让禅师之时,怀让禅师礼祖,六祖问:“何处来?”怀让曰:“嵩山。”祖问:“什么物凭么来?”怀让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六祖问:“还可修证否?”怀让曰:“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说:“就是这个不染污的东西,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这个公案说明,修道要保有一颗不染污的心,不生任何住著之相。

禅师之间也相互检验彼此是否住相。赵州游天台,路遇寒山,见道边有牛脚印,寒山说:“你看到牛了吗?”赵州说:“不识。”寒山指着牛脚迹说:“这是五百罗汉游山留下来的。”赵州说:“既然是罗汉,怎会留下牛脚迹呢?”寒山说:“苍天苍天。”赵州呵呵大笑,寒山问:“你笑什么?”赵州说:“苍天苍天。”如果从常人眼光去看,这段对话似乎不近人情,可它显示了道人与常人之不同。常人著相,牛脚迹是牛脚迹,罗汉脚迹是罗汉脚迹,而禅者处处以本分事相见。在法性上,牛脚迹就是罗汉脚迹,罗汉脚迹就是牛脚迹。

基于此,禅者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遵循不取不舍的生活方式。因为不住著于相,所以,他们始终奉行极为俭朴的生活原则。

慧休禅师三十年著一双鞋;大梅法常禅师不吃锄下之菜;左溪玄朗常行头陀,居住石岩之间,一件袈裟穿了四十多年;通慧禅师入太白山,不带粮草,居于树下,饿食树果,渴饮泉水,布衲终身不换;智则禅师性格落魄不羁,屋内除了床单、瓦钵、木匙外一无所有,房门从不关闭……禅者的修道就落实在简朴的生活中,落实在平凡的日常作务中,从吃饭、穿衣中体会道,从采茶、砍柴中体会道。他们将物欲降低到最低限度,却从修行中获得了宁静的心境中,获得了极大的法乐。

因此,当你请教禅师们如何修道时,他会告诉你:吃饭、睡觉、喝茶……但禅者吃饭、穿衣不同于我们一般人。凡人吃饭不好好吃,挑挑拣拣;睡觉不好好睡,百般思想,辗转反侧。而禅者吃不住吃相,穿不住穿相,处处随缘,处处自在。

不住于相才能解脱生命的痛苦。《心经》告诉我们:要用般若智观照一切,认识到世间万物了不可得,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就无恐怖,从而远离颠倒梦想,到达究竟涅槃。涅槃是永恒的幸福宁静,只有证得涅槃,生命才能彻底解脱痛苦。

息灭妄想很多人会把生命的痛苦归之于客观环境:诸如身体欠安,生活清贫,世道不公……其实,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观原因,而它产生的真正根源来自我们的心念。我们心中充满种种妄想,正如前面所说:错误的观念、迷信、执著、贪嗔邪见等等,都是妄想的表现。妄想使我们的内心失去平静;妄想使我们陷入永无止境的追求;妄想使我们寻求各种刺激;妄想还会使我们胡作非为。所以,要解脱痛苦,就必须息灭妄想。

如何才能息灭妄想呢?

经常听很多初学打坐的人说:打坐时妄想太多,静不下来,有什么办法可以对治?办法当然是有的,但我们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妄想出现?我们的心念有前后延续性,如果想在禅坐时能够专心,日常生活中就要时刻注意用心。打坐时出现得最频繁、最强烈的妄想,必定是我们平时最执著的境界。因此,一个修习静坐的人,在生活中要能透视一切,从而保有一颗无住、空灵的心,对所有境界如雁过长空,风吹竹叶,不留一丝一毫的踪迹。心清净了,打坐时自然不会妄想连翩。

念佛也能息灭妄想。人们往住将念佛误解为老婆婆专修的法门,或以为念佛是在求佛。有个故事说,一位老婆婆整天念佛,小孙子听得很厌烦,于是就“奶奶,奶奶”地叫个不停。老婆婆嫌吵:没完没了地叫什么?孙子说:我叫了几声你就烦,可你总是不停地念佛,佛难道就不烦吗?故事中小孙子的看法,代表了许多人对念佛的误解。事实上,念佛是为了调御自己的心态,息灭自己的妄想,所谓“清珠投进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注入妄心,妄心不得不净”。《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中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所以说,念佛是用来对治妄想的最佳方法之一。

止观能息灭妄想。止观乃禅定之异名,梵语奢摩他,汉译曰止,止息散乱,止心一处;毗钵舍那,汉译曰观,是对所止境起正观察。止观有小乘止观与大乘止观之分。小乘止观从六根门头摄一而入,系缘而修。如修数息观就是专注呼吸,知息出入、知息长短、知息冷暖、知息粗细。把心念系在呼吸之上,心息相依,由粗而细,由细而无,待妄想息灭,止观也就成就了。

观心能息灭妄想。观心是观察自己心念的起灭,我们的心如流水一般念念相续,平常人缺乏观照能力,总是随着念头东奔西跑,不能自已。观心是要认识到心念的虚妄性,心念无非是由一系列的经验和概念组成,离开这些经验和概念,我们的心究竟是什么?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从时间上透视心念的实质。“过去心不可得”,是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陷入追忆,也不要随着它跑;“未来心不可得”,是说未来还没有到来,不必去想它。在前念过去而后念未生之际,保持中间这段清明、干净的心,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临济禅师说:“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这都是教我们从观心中认识真心,保养真心。

参话头能息灭妄想。参话头也是禅宗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话头通常有: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无梦无想时主人是谁?一念未生前是什么?……参话头不可对话头下注解,不可以推理,不可以等开悟,不可以扔掉话头求静,不要给自己讲道理,外界动静一概不管,一路追问下去。黄龙南禅师对参话头有个比喻:“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诸根顺向,首尾一直。”参话头重在一个“疑”字,祖师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要把自己全部身心凝聚在话头上,如同活死人一般,不达到这个程度,不算上路。一个修行人,当话头参到得力时,专注一念,心无旁骛,妄想自然也就无从生起。

妄想是痛苦产生的根源,要在根本上断除我们的痛苦,就要从息灭妄想着手。当妄想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就不会被它所转,从而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我们就不会被妄想分散我们的精力,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专心地去干任何事;我们就不会被妄想所干扰,从而将心念专注一处,进入禅定的状态;我们就不会被妄想遮蔽我们本具的佛性,从而使真心得以显现,智慧得以开发;我们就不会被妄想带来的错误认识所左右,从而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说,息灭妄想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解脱》

同类推荐
  • 疗心

    疗心

    时代的快发展,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心灵极易蒙尘。于是,焦虑烦闷、悲伤绝望等各种负面情绪便无孔不入,一一袭来。而受其困扰的我们,则如踩在浮木之上,一刻不得放轻松,因而也无法生活,只是生存而已。要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因此,我们需要从心灵上进行自救,让心灵得以自由、放松,让身心回归自我。本书便是这样一本心灵开解之作,它为我们传授16种心灵疗法,帮我们消除各种负面情绪,锻造强大的内心,从而自在安然地享受生活,发现生命之美。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经典。《古兰经故事》中所有的篇幅都是《古兰经》中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传闻轶事,主要是穆罕默德之前的历史人物,即历代先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国家普遍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确实,先知们光明磊落、公正无私、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任劳任怨、积极进取、洁身自重、临危不惧、宽宏坚忍、劝善止恶、敬老爱幼、赈困济贫、意志顽强、信仰忠诚……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不光是每一个穆斯林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典范,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基本生活准则。同肘,从故事中讲述的古老部族的兴衰成败,告诫我们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热门推荐
  • 龙域岁月

    龙域岁月

    平静的小渔村被海盗洗劫,姐弟忍痛分离;拥有奇异秘术的家族被神秘组织灭门,唯一的幸存者死里逃生却又落入毒窟;强大的帝国风雨飘摇,各股势力暗流涌动,是命运的不公还是天将降大任,这一切都写在岁月里,静待花开时.....
  • 我的世界之方块传说

    我的世界之方块传说

    “地狱没有边境。”归来的少年如此述道。“有的只有黑暗。正义,只是一个幼稚而拙劣的谎言罢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像天平,倾向一端,另一者就将彻底粉碎。即使这样,被世人视为黑暗巅峰的少年,毁灭了一切。只是为了心底火焰般燃烧的信念。行年磨炼出的信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君醉红尘

    仙君醉红尘

    九重天上一件大事:月老沈月清醉酒将三殿下与一凡人捆了姻缘!“沈月清王八蛋,我是什么,我是堂堂三殿下!”南冽如是说道。而他看到醉酒的月老和乱捆的姻缘,一阵头痛。沈月清面容姣好,白发翩翩少年,却醉的不省人事。而姻缘绳,不能斩断,缘分已生,斩了是孽缘,不斩他不服。“明明最不懂情的是他自己,乱点什么鸳鸯。”还是去看看吧,不知是怎样的女子。可是,岁月流连,他和她,终是走上了不归路。他骗了世人,却忘不掉她。她杀了众生,却甘愿死在他的怀中。“我从未忘,你是南冽。”“我从未恨,因为你是南冽。”“南冽,下一世,不要再见。”南冽捧着断了的姻缘线说:“沈月清,你为我栓的姻缘,真是好极了,为什么它会断?为什么!沈月清你说话!你去叫那个女人把苏凝还给我!还给我!”沈月清叹了口气:“她不会的,她恨我。”
  • 诸天最强影帝

    诸天最强影帝

    在死神来了中扮演驱魔师,摆脱死神的追击。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扮演大理寺缇骑,与狄仁杰一起侦破龙王案。在一人之下中扮演武当山道士,制霸罗天大醮。在霍比特人扮演屠龙者,带领矮人们征服孤山!在漫威中扮演最强反派,吊打各路英雄。狐妖、西游降魔、诛仙、超神……在诸天扮演各路角色,成就最强影帝!新书:影视世界体验师~
  • 我的网游能修炼

    我的网游能修炼

    新书推荐一下(无敌从做主播开始)鬼刀一开,回手掏,敌人卒。灵气复苏,妖兽肆虐,鬼刀一开,我就无敌了。现实版:鬼刀一开,恭喜你击杀黄金野狼王一只,爆出一把无尽之刃,卖出一千万人民币!网游版:恭喜玩家带妹吃鸡、五黑英雄联盟、斩杀BOSS,个人修为提升到最强王者!
  • 永久是一瞬间给的心动

    永久是一瞬间给的心动

    因为严俪舒高考落榜,决定复读,却与冷酷而冰山王子同桌,因为严俪舒一心想努力学习却忽略了身边有这么个顶级人物的同桌汪观瑾,便让汪观瑾对严俪舒产生了好奇,好奇心害死猫,最后爱上严俪舒,再为她放弃了出国,偷偷与她报考同所大学,不料出现很多意外,最后的结局请看章节哦。
  • 活金

    活金

    他体弱多病,却是天定的护灵之人,以德报怨,收服逃窜的金马,挽救受难的村民,觉醒的他,得到了强大的灵力指环,修炼血精,追寻活金渊源,危机困境之下,他成就了传奇人生。
  • 狱间行

    狱间行

    这是一个没有一丝希望的世界!大日惶惶!人间冰冷如狱!所行所见,山河无有半分颜色!苍天早死!人道何生?怒发冲冠碎铁吟!何往矣?且向此间行!炽血未干战不休!何惧死后枯骨朽?但求敌血撒江流!不愧男儿心!
  • 魂御武原

    魂御武原

    在武原大陆飞升第二位神灵后,整个大陆变进入修炼飞升成神的热浪狂潮,无数人都为之癫狂。却不知这飞升成神乃是一个天大的阴谋,而知道这个阴谋的人,或者神,要么沦为阴谋的棋子,要么,化为了、、、一堆枯骨!只有一个沦为弃子的可怜之人活了下来,而这个活下来的可怜之人再次踏入成神之路,他还会重蹈覆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