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81300000014

第14章 附篇近代医家剌法(1)

近代有许多著名针灸医家,从不同角度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其中不少针灸名家对针刺手法造诣很深,仓IJ新较多,成就颇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宝贵的经验。本附篇收录了近代(以年代为序)员圆位著名针灸医家的针刺手法,并标明出处,供读者学习之用。

任作田八法十术一、尧八法1.搓如搓绳状,拇指向前进,与食指合起来,用力搓针柄9次,即后退6次,如此连续行之。

2.捻如捻线状,照前法行之,但动作宜轻微。

3.弹针至目的时,如针柄动作紧沉,不易转动,即用右食指弹针柄数次,针身即能松动,就可照常行动遥源.燃就是用姆指、食指左右旋撚,侍针尖活动自如后,再按常法深进。进到某部分,如再出现针感涩滞,仍可用旋撚法使之流畅,然后再深进,直至目的为止。

5.扪行补针,出针后即用左食指将针目艮按一下。

6.循针进入半途时,因气滞针不能再深入,就用左食指在被针部位附近从上向下点划,使气自上向下行动,然后针就能深进。

7.揉在进针以前,用两手中指、食指在针穴上揉数下,使皮肉活动。

8.按在进针以前,用两手中指、食指在针穴上深按。揉按两法同时施行,目的是使被针部分气血散开,以减少疼痛。

以上八种手法(搓、捻、弹、撚、扪、循、揉、按雪,称之为“八法”。

二、十术1.进进是拇指前进9次。在前进时,针尖同时向下用力,使针深入。

2.伸在进针时,针尖向下用力,就是伸展之意,也有以探索皮肤肌肉内部三层的虚实和病状的轻重而定补泻之法。

3.退退是拇指向后6次,在后退时,同时将针柄向上微提。

4.提提是提起针柄,用前进9后退6之平补平泻法或左右旋撚法将针退出。

5.卧将针进到预定之目的地,行平补平泻法,欲使病势镇静,将针停放10min尧20min尧30min尧60min均可,然后将针退出。

6.捣针进到皮肤后,若病势紧张,可用微捣法,就是旋撚针柄一上一下,如捣米状,使虚状转实状,使凝滞状转流通状,然后再进针至肌肉层。病状与上列情况相同,仍用原法,再进针至内部,行针法相同,病势平和即出针。

7.摇针到预定之目的地,针尖针身过紧过沉,可将针柄微摇,使针身流利。

8.拔出针时用些微之力将针拔出来,若拔不出时,则须用提法并行之,将针拔出。

9.扩针到目的地后,欲使受针部分扩大,宜将针尖向四处探去,同时用旋撚法施行针术,然后出针。

10.复针到目的地后,“气”不至,“血”不流畅,针刺感应不能通到被针部位以外,是因患者虚弱所致。将针退出一半,稍停2耀3min,再将针伸进原处,行九九大补法;气血仍不通畅,再往返施术2次;仍不达,行大补法后出针,急扪针眼。

以上十术为任守中的经验体会。

附记:前进九为补,后退六为泻;九个九为大补,六个六为大泻曰前进九,后退六,反复行之为平补平泻。虚病用补法,实病用泻法,不实不虚用平补平泻法。炎症沉滞为实,寒证滑空为虚。

王乐亭十二透剌法

一、透刺法的作用与特点

1.一穴贯两经(或数经)袁沟通经气用一根针刺入某腧穴,得气后,即可通过手法,引导经气流行,感传之所及与针刺的深度、手法的强弱密切相关。当透刺到另一腧穴时,再行手法,使之得气,针芒所向则气至病所,这样两经的经气就会沟通交融。若病入阴,即可从阳引阴;若病在阳,犹可从阴引阳。有时也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而采取相近而又可能的穴位透刺。如治疗便秘时,往往从阳陵泉透刺至足三里,以木疏土;由于两经的经气交融,气血得以流通疏竣,以加强治疗作用;有时在透刺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以上经络,其治疗作用就更加广泛和明显。

2.一穴担两穴,免伤卫气针刺某一腧穴,必然要经过皮肤、肌肉而至筋内或深入脏腑近处。所谓透刺又与一般沿皮刺有所不同,进针深,刺激重,由于补泻手法的实施而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大凡用毫针刺破皮肤,在表之卫气必然受损伤,若用三棱针刺破,非但伤气而且耗血,正如《素问·刺要论》所说:“……是故刺毫毛腠理勿伤皮,伤皮则内动肺。”所以,针刺一穴而从皮下深处透至另一穴,这样起码能避免刺破另一处皮肤,可免伤皮卫之气,又能达到针刺两穴的治疗效果。

二、十二透穴方

1.十二透穴方的形成与组成关于“透穴”,针灸临床一般较少应用。王老本人在50年代使用也不多。到了60年代初期,王老所惯用的透穴方已基本形成,先是肩透臂臑,以舒利肩部关节;曲池透少海,以舒利时部关节;合谷透劳宫,以舒利掌指部关节;阳陵泉透阴陵泉,以舒利膝部关节曰绝骨透三阴交,以舒利踝部关节曰丘墟透申脉,以舒利踝部关节或矫正足内翻畸形。上述透穴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一个或数个。以后又在不断的实践中,将透穴逐步系统化、规格化,1962年终于把“十二透穴方”确定下来,其组方为:(1)肩透臂臑;(2)腋缝透胛缝;(3)曲池透少海;(4)外关透内关;(5)合谷透劳宫;(6)阳池透大陵;(7)环跳透风市;(8)阳关透曲泉;(9)阳陵泉紝月陵泉;(10)绝骨透三阴交;訛丘墟透申脉;輥太冲透涌泉。其中(1)(3)(5)(7)(9)訛组穴为主穴,其余为配穴。主穴的功能艮脏舒缓、润柔和滑利肩、肘、掌、指、髋、膝、踝部关节。

2.十二透穴的临床应用关于透刺的功用已如上述,正是因为其作用量与刺激量较强,所以作为系统的配方和常规治疗时,就应掌握好适应证,特别是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等情况具体运用。

(1)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超过半年以上,而且关节筋脉拘急挛缩者。治疗时,若见语言謇涩者,加风池透风府;肩凝不举者,除选用腋缝透胛缝外,加肩透极泉;足内旋与外翻同时存在者,除丘墟透申脉外,加商丘透照海;足下垂者,改用解溪透中封。

(2)痹证曰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者。透刺后可以加灸,以助温经散寒、温养气血。

(3)小儿麻痹后遗症之足下垂者,膝部肌肉麻痹者,加犊鼻透膝关;踝部麻痹者,加用解溪透中封。

(源)脑炎后遗症之肢体关节拘挛者。若出现双侧肢体拘挛,则左右侧交替施术曰若后遗呆痴、傻笑等症者,可加百会透囟会(沿皮刺)、风池透风池。

(5)脑外伤后遗症、半身不遂、肢体瘫痪、筋脉拘急、关节挛缩等症。

3.该透则透,务必得法《素问·刺要论》

曰院野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

所以,王老认为该透则透,不该透绝不可透。例如刺内关穴,要求仅刺五分,不可再深,再深就会“过其道,过之则内伤。”然而在透穴时又要内关透外关,直达对侧皮下,经确定为透刺的适应证,务必透之得法,其要点有以下三方面。

(1)掌握好适应证。摸索透刺法时,开始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病情顽固、难以治疗的瘫痪、半身不遂、关节拘挛等症。

(2)正确理解透刺的功能。气主骨(关节),血主筋,气血凝滞贝鹏骨失利J而拘挛。所以,透刺的功能主要是通经活络,调补气血,舒筋利节。同时,翻的穴位也多选在患侧、患肢或关节周围。

(3)补泻手法要适宜。运用透刺时,虚实补泻一定要掌握好。因为透刺比一般针刺的作用量和刺激量要大,如果补泻不适宜,反而更伤气血,所以在体质比较虚弱或虚证时,应当在进针之后首先使之得气,然后再透刺到达对侧穴位;如果体壮证实,则可进针直达对侧穴位再候气,得气后施行补泻手法。对于这两种透刺方式,切莫疏忽大意。

总之,王老在继承传统针灸技术的基础上,把透刺的方式系统化、规格化,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配方,适应范围也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郑毓琳针刺八法

一、二龙戏珠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耍龙灯时二龙戏珠一样的动作,故名“二龙戏珠”。

操作方法院施针时使感觉传到眼区为目的。如针太阳穴时,左手食指紧按穴上,右手持针捻转进入穴位,针到一定深度,得气后,针尖向眼的方向捻转,使热胀或凉胀的感觉分两条线传到上下眼睑,并包围起眼珠。如两眼有病,针两攒竹穴时,使热胀或凉胀感觉传到两眼内,亦呈二龙戏珠的施针方法。

临床应用:此法用于治疗一切眼病,针太阳穴、攒竹穴。如属虚证,用热补手法,使热胀感传到眼内;如属实证,用凉泻手法,使凉感传到病所。

二、喜鹊登梅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喜鹊登在梅树枝上歌舞,头尾上下活动一样,故名“喜昔鸟登梅”

操作方法:施针时用推垫的手法。如针鱼腰穴,左手食指点按其穴,右手持针捻转进入穴位,得气后,右手拇指持拿针柄,中指推垫针体,使针柄、针体和针尖行上下的摆动,似喜鹊登在梅树枝上歌舞一样的动作,使热胀或凉胀感觉接连不断地传到眼内。如针其他穴欲使感觉传到病所时,均可用此法。

临床应用:针鱼腰治疗眼病。如属虚证,用热补手法使热胀感传到眼内曰若系实证,用凉泻手法使凉胀感传到眼内。如治疗痹证、胃脘痛等,欲针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肩等穴时,均可应用此法。

三、老驴拉磨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老驴拉磨一样的动作,故名“老驴拉磨”

操作方法:施针时用推盘手法。如针头维穴时,左手食指紧按其穴,右手持针进入穴位,得气后,将针提到皮下,似推磨一样的推转针体(与古法的盘针术相似)。为了达到热补或凉泻的目的,可连续的推转几次,热补时推转的角度小;凉泻时推转的角度要大,使经气速至。

临床应用:可治疗一切虚、实性头痛,高血压,肝郁气滞,胸闷腹胀,痹证及胃脘痛等,可按证配穴。如针头维穴治疗头痛,针期门治疗肝郁气滞等。对任何穴位均可应用此法操作。

四、金钩钓鱼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游鱼吞饵的情况,将鱼钩上提的动作一样,故名“金钩钓鱼”。

操作方法:施针时行小提抖术。如针膻中穴,左手食指紧按其穴,右手持针捻转进入穴位,得气后,右手拇、食、中三指持柄向前捻转多些,艮P得滞针的现象,此似游鱼上钩吃食一样;右手持针柄,再把针尖带着穴位的肌肤微微地提抖几次,即叫“金钩钓鱼手法操作”。

临床应用:适用于一切虚实兼证、肝郁气滞等证或眼病。用平补平泻手法时,可在多数穴位上应用。如针中庭、膻中、阳白等肌肤浅薄的。

五、白蛇吐信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白蛇吐信一样,用双针齐刺入肌肤的穴位中,故名“白蛇吐信”。

操作方法:施针时用圆枚针齐刺。如针曲池穴时,左手食指紧按其穴,右手拇、食、中三指持双针齐刺捻转入穴位,得气后,行提插术,似白蛇吐信似的一伸一缩地提插,使行2枚针同时上下提插的动作。

临床应用:适应于一切麻木的病症,如中风半身不遂、痹证等。针脾俞、肾俞、关元俞治腰背痛或刺肩、肩缝、肩、曲池、足三里治中风半身不遂等,均用热补手法。

六、怪蟒翻身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怪蟒翻身回头一样的动作,故名“怪蟒翻身”。

操作方法:施针时行搬转术的操作方法。

如针肝俞穴时,左手食指紧按其穴,右手转针捻转进入穴位,先令气至,有了麻、胀等感觉时,右手拇、中、食三指持柄,由下向上搬转针柄,使针体呈半圆形角度,由左向右捻转,似怪蟒回头翻身一样的动作。行凉泻手法。

临床应用: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积滞、实证胃脘痛等。

七、金鸡琢米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小鸡啄米一样的动作,故名“金鸡啄米”

操作方法:施针时行小提插术。如针曲池穴时,左手食指紧按其穴,右手持针进入穴位,为了催经气速至,行小提插手法,寻找感觉,似小鸡吃米时鸡头上下动作一样。

临床应用:适用于一切虚证、实证。凡用补泻手法操作时,气至慢者可用此法加速气至,以达热补、凉泻的目的。

八、鼠爪刺法

命名含义:系指施针后,皮肤表面留下似小鼠爪印痕迹,故名“鼠爪刺法”

操作方法:施针时用猿枚、5枚或7枚普通毫针,长1寸或1.缘寸。将针柄缠在一起,或术者右手拇、中、食三指持拿5枚或7枚针进行点刺,或直接刺在肌肤的穴位上,或刺在病灶部位,刺后皮肤表面留下5或7个针印,似小鼠爪印一样。

临床应用:适用于一切病症,对小儿科疾病应用为多,如食积、乳积和疳积等。有时需在针后的穴位上用墨涂。

陆痩燕烧山火、透天凉法

一、烧山火

透皮后,先进至天部(腧穴深度的上1/3处),紧按慢提9次;次进至人部(腧穴深度的中1/猿处),紧按慢提9次曰再进至地部(腧穴深度的下1/3处),紧按慢提9次;然后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这样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尚有热感,出针揉闭其穴;如无热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热至。

二、透天凉

透皮后,可直达地部,在该处紧提慢按6次,退至人部,同样紧提慢按6次,再退至天部,亦施前法6次;这样一部进针,分三部退针(一进三退),称为野1度”。反复操作3度,如有凉感,即可出针,并摇大其穴曰如无凉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凉感产生。

据先师的经验,手法成败的关键在于:

1.必须严格掌握进退针的层次、运针的幅度、速率的快慢、指力的轻重,做到一丝不苟。

2.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3.必须使患者留意针感,并细心体会,但不要暗示。

4.烧山火适宜于寒证或阳虚病例,透天凉则适宜于热证或阴虚病例。如能严格做到以上四点,则手法成功机会较多。

临床实践中他还体会到,热感与凉感的产生,往往与得气时针感的性质有关,在酸胀针感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出现热感,而在沉重针感的基础上常常可以产生凉感。至于凉热感应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人先从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则先出现在肢端,有的甚至可出现在对侧。

焦勉斋烧山火、透天凉法

根据杨氏与《明堂》之说,使用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时,是令患者自己口鼻呼气与吸气,再按三进一退与三退一进之刺法,即可使针下有寒热之感觉。本人在30余年临床实践中,加以变通改进,经过多年反复研究探索,证之于临床,效果颇佳。兹介绍如下。

同类推荐
  • 重症护理专科指南

    重症护理专科指南

    本书从ICU基本护理内容和操作程序标准出发,把ICU常用的50项护理操作从目标、标准程序、结果标准进行描述,着重介绍操作过程中的评估、告知、危险环节、观察要点,同时将结果标准明确告知从事ICU的护理人员。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本书以“识病真谛、特色技能、痹症论治”三方面为主题,汇集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师承秘诀等特色技能,以“巧而妙,妙而精,精而准”的口诀编撰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难点、疑点及要领,使习者易懂、易记、易用、易传承。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肝胆病名家医案

    肝胆病名家医案

    本书通俗易懂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案例教学时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中西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术式魔装

    术式魔装

    面前的军队倒下额时候主角无奈的说:“我真的只是来游戏里打金的!”
  • 超级战神奶爸

    超级战神奶爸

    五年前,他家破人亡,像条丧家之犬般远走他乡,却意外加入了华国神秘组织‘龙魂’。五年后,他荣耀归来,誓要斩尽当年负我者!为家而战!为国而战!大丈夫生六尺躯,何不令其千古!?
  • 明月安然

    明月安然

    你说祝愿我心之所向平平安安,那你可知我的心之所向皆是你。
  • 人魔之王

    人魔之王

    一个毫无武功根基的天生废材,面对世间最庞大的宗派,要怎样为父母报仇?梦中得来至尊至邪的武林秘籍,究竟是福是祸。
  • 三兴大汉

    三兴大汉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东汉末年,烽烟遍地,诸侯并起。这是一个豪杰辈出,群雄逐鹿的煌煌大世!既然让我来到了这样一个大世,我又岂能不青史留名,彪炳千秋?且看我如何扭转这天下大势,取代吴蜀魏,兴我汉家天!现代人刘和穿越东汉,成为幽州牧刘虞之子。此时老子刘虞已经得罪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两位诸侯,公孙瓒与袁本初。袁术陶谦结盟于公孙,曹操刘表也惟绍之命是从;刘虞已是秋后蚂蚱,自己却是阶下之囚;幽州已成死地,举目天下皆敌。且看宗室刘和如何在这重重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救亡图存,三兴大汉!
  • 时光为辞

    时光为辞

    【时光为(未)辞(迟),我们的爱来的刚刚好。】夏瑾辞VS傅时绎初次见面的一见钟情,让向来冷似冰山的心理医生傅时绎慌了心。夏瑾辞是那种智商高情商低的乖乖女,是不早恋不逃学的三好学生,以至于她到大学毕业都还是母胎solo。闺蜜笑她没有恋爱脑,是的。不过她到底是什么时候爱上傅时绎的?【甜宠无虐,放心入坑】
  • 故事新编之老庄孙子

    故事新编之老庄孙子

    愚蠢的笑声,智慧的头脑和深省的心灵谁更受欢迎呢?
  • S市蹊跷的火灾

    S市蹊跷的火灾

    远处的天际传来隐隐雷声,林老师正在讲解一道数学题,
  • 道尘

    道尘

    世有红尘万千情,岂无道尘情万千?凡尘也好,道尘也罢,且看李君浩如何在道尘路上颠簸......
  • 好想恋着这个世界啊

    好想恋着这个世界啊

    留住生活的感动,发现生活之美,以诗言志,抒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