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8400000043

第43章 东郡,第一块根据地(2)

虽然当大官了,但曹操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仍然是眼前的百万黄巾军,他们一个没减少,且斗志昂扬。而他自己只有区区数千人,且老兵少,新兵多,更要命的是自己手下这些人也没受过什么训练,许多人都没上过战场,猛地听说敌人有百万之众,“举军皆惧”。但既然当官了,就得干活,即使不为老百姓,也得为自己拼命啊。于是,初平三年,曹操率兵开赴寿张与青州黄巾军交战。

曹操的原计划是趁着敌人无防备之时,设计迎战。曹操和农民军打过多次交道了,基本上是怎么打怎么赢,他相信这次也不例外。但当曹操和他的铁哥们鲍信率领骑兵先期抵达战场时,却发现对方早有防备。

事实证明,时代在变,对于敌人也必须用发展眼光去看待,轻视敌人是要吃大亏的。一番较量下来,曹操手下死伤数百人,而曹操自己更悬,被敌人紧紧包围,要不是鲍信够义气,在后面掩护他突围,曹操恐怕已经是刀下之鬼了。算来这是曹操第二次死里逃生了(上次是荥阳之战对徐荣)。不同的是,上次救他的是亲戚曹洪,这次是亲信鲍信。曹操真是天下少有的幸运儿。

曹操是安全了,可鲍信就惨了。他随曹操两次出征,前次输得干净,这次输得彻底,把自己都搭进去,曹操连他的尸骨都没有找到。

曹操这一生性格多疑,真心朋友很少,但鲍信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自始至终,鲍信都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真的很铁,很哥们。所以鲍信死了,曹操很伤心,他明白,今后再也不可能遇到这样的真心朋友了。于是,他叫人刻了一个鲍信模样的木头人下葬。

黄巾军获胜后,乘势向曹军压过来。曹军原本就军心不稳,这下随时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只好强打精神,穿上铠甲,戴上头盔,到军营中鼓舞士气:“同志们,你们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没事儿,只要大家好好干,你们的未来是光明的,奖金是丰厚的,前程是远大的。”在他的激励下,士兵们的斗志一下昂扬了不少。

失败之后的曹操改变策略,不再贸然出击。不久之后,他开始迎来胜利的曙光,而青州黄巾军则盛极而衰,因为他们面临一个大问题——后勤保障不足。

黄巾军的一大特点就是行军基本不带粮食(那时灾荒年月,似乎也没多少粮食可带),实行流动作战,打到哪儿,抢到哪儿。打下了一座城,就大吃大喝一番;打不下,就只能忍饥挨饿。总之,对他们来说饥一顿,饱一顿很正常。可上百万人口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啊,所以他们总是饿的时候多,饱的时候少,可人长期饿肚子是要出问题的。

黄巾军的根据地青州已经被袁绍的部下臧洪占领,靠那儿补充给养是不可能了。曹操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开始固守。当然,他也不是一味固守,一有机会就对敌人进行袭击。曹操虽然人少,但像牛皮糖一样,打又打不着,甩又甩不掉,黄巾军不堪骚扰。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一个应对的绝招——收买。

说是收买也不对,他们主要是写信,给曹操摆事实,讲道理。信的大意是:你当济南相的时候,捣毁寺庙,毁坏神坛,差不多算一个无神论者了,而我们道家(黄巾军是道教的一支)只崇拜黄帝和老子,其余的大神统统不认。这样看来,咱们的主张是多么雷同啊。既然大家是同道中人,你就不要管闲事了,赶快撤军吧,从哪儿来,还回哪儿去,大家脸上都好看。这些理由听上去很美,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了。

他们希望这种套近乎的方式能感化曹操,但如果他们知道曹操的成长史,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天真。要知道,曹操虽然痛恨宦官,痛恨贪官污吏,却是靠打黄巾军起家的。你找这样的人合作,只能说是搞错了对象。

从这封信里,曹操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你们人多势众,凭什么主动求和?啃不动我呗,既然啃不动,我为什么接受你们的建议?所以,曹操不但不听黄巾军的忠告,反而要把闲事管到底。

由于曹操善于使用骑兵,且士兵个个酒足饭饱、斗志昂扬,因此,饿着肚子的黄巾军就该受苦了。曹操对他们穷追猛打,但追到济北,就不追了,因为黄巾军投降了。

人多势众的黄巾军居然向只有几千人的曹操投降,听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但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黄巾军的战斗力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初平三年冬,百万黄巾军向曹操投降。都说曹操疑心重,下手狠,但对这些投诚过来青州黄巾军,曹操是相当宽容的。曹操从中选出了三十万精锐,重新编队,号称“青州兵”。这支部队虽号称精锐,但由于纪律涣散,除了攻击陶谦时杀人放火在行外,在历史上似乎也没留下什么亮点。

除开这一部分人,其余的人曹操也没发遣散费让他们回家,而是给他们安排了一份新工作——屯田,也就是从事农副业生产。

得到青州兵后,曹操的实力大增,他的心气也随之水涨船高。初出道时,他只想当个好官、清官;董卓专权时,他想的是讨贼立功;现在,他开始着眼天下,为自己规划未来。

当上兖州牧后,曹操的名气更大了,一大批人才纷纷投奔到他帐下:谋士如满宠、毛玠、程昱;武将如乐进、典韦、李典、于禁,加上曹家帮自己的人才,曹操阵营可谓人才济济。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曹操一出名,眼红的人就打上门来。来找茬儿的不是别人,正是袁术。袁术之所以要找曹操的麻烦,不是不服气,而是被人逼得实在没法儿了。而逼他的是刘表。前面说过,汉末军阀主要分为两大门派,两派的盟主分别是北方的袁绍和南方的袁术。而曹操和刘表都是袁绍的盟友,一句话,他们都是袁术的敌人。

袁术虽然贵为南派盟主,但却属于没皮没臊、眼高手低的人物。这样的人要实现自己无比远大的志向,真是比登天还难。但就是这样一个眼高手低的人物,偏偏没有自知之明,偏偏要为自己所谓的理想努力奋斗一番。

一开始袁术和刘表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孙坚杀掉南阳太守,把南阳交给袁术后,还是刘表帮着推荐袁术兼任南阳太守(他之前的职务是后将军)。但袁术很有追求,他不光要南阳郡,还想打整个荆州的主意。因为在他眼里,刘表这个人比较老实,比较好欺负。所以,他决定玩一把以大欺小的游戏,派孙坚攻打荆州。

但战争游戏有时也不是那么好玩的,刘表打仗固然不行,可他手下有一员名叫黄祖的大将,既不软,也不好欺负。虽然孙坚打仗敢打敢冲,但脑袋一直比较单纯,也比较听话,袁术叫他去,他就真去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州没打下来,他自己也挂了(被黄祖射杀)。

孙坚死后,袁术虽然没得到荆州,却依然是大赢家,他接收了孙坚的全部遗产——豫州(孙坚是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但孙坚和他的关系实在过于特殊,孙坚既是他的盟友,也是他的打工仔——至少袁术是这么认为的。南阳是孙坚帮他打下的,豫州也是孙坚帮他打下的,可以说,有孙坚,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有孙坚,就没有他袁术今天的幸福生活。

孙坚死后,随孙坚一同出征的侄儿孙贲带领残兵败将赶回去,袁术为安抚他,依然封他当有名无实的豫州刺史,实际权力仍然在他袁术手上。

此时的袁术,除开南阳郡、豫州外,自己还打下了一些地盘,比如扬州的九江郡、司州的若干地盘,杂七杂八算下来,他的地盘竟然横跨司州、扬州、荆州、豫州,俨然是南方的霸主,的确霸道。

如果好好治理,成为全国霸主也不是梦啊。但袁术这个人理政的本事是很差劲儿的,打仗的本事也是很差劲儿的,如果一定要说他有什么过人之处的话,那就是享受,而且是高档享受、超前消费,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前文说过,南阳郡是东汉第一大郡,辖区37个县,人口二百四十多万,经济繁荣。袁术到任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基本上只办了一件实事——搜刮民脂民膏(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结果,好端端一个南阳郡被袁术弄得一片狼藉。

孙坚死后,袁术元气大伤,连一向比较软弱的刘表也硬气起来,他开始从襄阳带兵北上,断了袁术的粮道,直接威胁南阳。刘表是有名的老实人,但被这样的老实人欺负,袁术却没有一点儿脾气,因为他手上无粮。因此,心头发慌的袁术决定,自己挪挪窝,换换手气,撤离南阳郡,重新找一个软柿子下手。去哪里呢?他相中了兖州。在他眼里,曹操在酸枣会盟那会儿还是个挂靠在张邈门下的跟屁虫,这个被徐荣打得血本无归的人,就是传说中的软柿子啊。他不挨打谁挨打?认准他了,没错的。他当然不会想到,曹操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软柿子,而是硬骨头,没有好牙口是啃不动的。

初平四年,袁术屯驻兖州陈留郡的封丘县,准备拿曹操开刀。这次袁术是有备而来。为了彻底打败曹操,他网罗了一批盟友,比如被曹操打得灰头土脸的黑山军、南匈奴单于于扶罗等人,与他们结成反曹统一战线。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东汉时期,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逃往漠北,南匈奴归顺朝廷,成为东汉的雇佣军。董卓进京后,天下大乱,南匈奴成了没娘的孩子,在单于于扶罗的带领下,跟着白波农民军四处打零工,先后攻破太原郡、河内郡,还威胁到了曹操的东郡。曹操当然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主儿,立即毫不客气地把他们打了出去。

除了上述一干人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的名字叫金尚(也作金敞)。金尚是谁?新任兖州牧是也。金尚字元休,京兆(长安附近)人。金尚并不是无名之辈,他和同郡另外两个名字带休字的人(韦休甫、第五文休),一同被称作“三休”。

原来,自从兖州牧刘岱同被青州黄巾军做掉后,朝廷考虑到兖州人民群龙无首,又重新为他们委任了一位新领导。那人不是出力最多的曹操,而是金尚。那时的朝廷处于李傕等人的控制之下,曹操曾经是国家的通缉犯,让一个逃犯来领导兖州人民,成何体统?

这下难办了,一个是经过正常组织程序任命的,一个经过基层“民主”推荐产生的,兖州一下子有两个领导,谁是正牌货?只能让拳头说话了。

毕竟是天天打仗的人拳头硬些。曹操听说抢生意的人来了,立即派兵到兖州边界提前“恭迎”金尚。面对一大群穷凶极恶的士兵,金尚自然没胆量去上任,索性跑到袁术那儿去诉苦。

袁术这个人似乎很仗义,听金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的不幸,当即慷慨地表示:“金尚,你放心,你的事情就是我袁术的事情,看我亲自带人为你报仇雪恨。”

这样看来,袁术盟友够多,且个个苦大仇深、志在必得,但他们面对的是曹操,袁术就是有一打朋友也等于零。按理说,以曹操的实力,打谁都是小菜一碟。但纵观他的一生,他打袁绍和吕布是很吃力的,但打袁术、刘备等人却很轻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注定是袁术命里的克星。

袁术进入兖州后,驻扎在陈留郡(史书记载有误,应该是陈留国,因为刘协称帝前就曾经被封为陈留王,陈留郡已经改为陈留国)的封丘,而曹操驻扎在东北角的鄄(音同倦)城。虽然袁术看不上曹操,但他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出部将刘详作为先头部队驻守封丘东北的匡亭,互相策应。

面对打上门来的袁术,曹操也不含糊,他迅速带兵南下,打算先打弱一点的刘详,然后专心致意啃袁术这块硬骨头。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后,袁术当即决定带兵救援刘详,因为匡亭若丢了,袁术就相当于失去一只臂膀。但袁术很快发现自己和刘详的组合加起来也不是曹操的对手,结果,二人大败。

匡亭没保住,袁术只得退回封丘,准备歇口气再说。但曹操实毫不给他喘息之机,马不停蹄地追了上来,准备包抄他。

袁术千里迢迢从南阳赶来,后勤补给一直是个老大难,如果被包围,不用曹操攻打,自己不被困死,也得饿死。怎么办?袁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逃跑。他放弃了封丘,逃往襄邑。但他没想到曹操擅长使用骑兵,体能比他还充沛,跑步的功夫比他还强,一直咬着他不放,袁术惶惶如丧家之犬。整个逃跑过程中,袁术没有组织一次像样的反抗,一直发扬马拉松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住地往东南跑。他以为逃离兖州这块伤心之地,那就安全了。

袁术逃到太寿时,曹操直接放水灌城,袁术不幸成为落水狗,差点儿淹死,只得再次搬家。袁术的下一站是宁陵。但更凄惨的是,宁陵也不是安全岛。

袁术一路丢盔弃甲最后逃到九江郡,这下是真的安全了,因为九江郡属于扬州,曹操的手还没那么长。何况扬州牧陈瑀是自己任命的,是自己人,因此跑到扬州就相当于是到家了。但袁术的霉运远没有结束,他还没来得及享受家的温暖,势利的陈瑀突然翻脸表示:“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无家可归的袁术鼻子都气歪了。

大家都是势利眼,能怪谁?好在九江郡的守将是孙坚的侄儿孙贲,在孙贲的大力支持下,袁术总算驱逐了扬州牧陈瑀,并且创造性地为自己封了一个“徐州伯”的头衔。

徐州是一个州,长官不是徐州牧就是徐州刺史,就是没有“徐州伯”这个编制,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徐州牧是陶谦。你袁术在人扬州,心却念叨着徐州,典型的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该不是吃错什么药吧?要知道,陶谦和你可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啊。

哎,没办法,老子穷得叮当响,被人逼得快要上吊了,打敌人(比如曹操)又打不过,只好打战友的主意了。虽然占不了徐州,自我安慰一下也是好的。委屈你陶谦了,多多理解,多多包涵啊。袁术真是想当官都快想疯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失魂落魄、精神近乎失常的人还是有人欣赏的。比如,初平四年,朝廷的当权派李傕等人就大大方方地送给袁术一个左将军的头衔,还封他为阳翟侯,赏他节杖(假节)。当然,职务、权力都是虚的,反正是空头支票,上面的金额随便开多大都行。

换在以前,袁术对此会理都不理,以前,董卓给他官职(后将军),他表现得很有种,没要;但世道不同了,讲实际讲不下去的袁术也贪图虚荣了。董卓的旧部给的官帽,他表现得很没种,要了。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以前很清高,很有骨气,此时也有气,但是是俗气。

同类推荐
  • 依存

    依存

    匠千晓双胞胎哥哥千治上吊自杀,而害死千治的人正是他们的母亲——美也子。美也子的突然出现,让以沉着著称的千晓慌乱起来,因为她的出现竟是为了毁掉高濑千帆的家庭。倍感压力的千晓,将面对人生最大的难题——战胜自己,保护高濑。他的思绪也飘回到了那充斥着无奈与悲伤的十四岁……
  •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本书是女真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儿子上树》《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等11篇小说。所选小说思想性和现实性俱佳,富有艺术感染力。作品贴近生活,行文流畅,故事娓娓道来,读后耐人寻味。
  • 厚土

    厚土

    厚土,作者陈永祥。父母在,不关机。这是前几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话。看过之后,就记在了心里。从那时起,我的手机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着,就是充电,也是开着。
  • 解剖室闹鬼:碎脸

    解剖室闹鬼:碎脸

    大一新生叶馨住进了传说闹鬼跳楼的女生宿舍405室,不信邪的她却因频频遭遇诡异恐怖事件而逐渐接近崩溃边缘。江京医学院长年流传着诸多关于学校解剖实验室的神秘玄异故事。故事往往发生在夜半,故事主角,有变态的嗜尸怪人,邪恶的厉鬼,哀怨的孤魂;而故事受害者,无一不是无辜的医学生。每天十一点晚自习结束后,这里就成了学生们心目中的禁区。而叶馨发现,想弄清事实的真相,却正要从这座令人胆寒的实验室楼开始……
  • 珠片

    珠片

    东海边的深秋拖着条松鼠般浓密的尾巴,满城桂花帮衬着把空气烘得香香的,温柔软密中筑起一道抵御北风的墙——虽然到最后总是要被冬天破关而入。
热门推荐
  • 总裁,请离婚

    总裁,请离婚

    当他们只是单纯的想在一起时,却发现横在他们中间的鸿沟无法跨越,当他们疲于明争暗斗想要结束这混乱的一切时,又才知道事情总是出人意料。最终,所有的真相揭开,有喜悦,有悲哀,有愧疚,有心疼,或许离婚,才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后的开始。
  • 愿师

    愿师

    我们生活的世界或许只是一个游戏,你在操作游戏人物时,也许你也正在被人操纵。人族镇运神器不知所踪,诸天万界皆战,烽火四起。地球历2800年,被誉为人族中兴之主的罗文,其实只是个游戏玩得稍微多一点的三级残废屌丝男一个。愿师,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召唤诸天之万界帝皇

    召唤诸天之万界帝皇

    魂穿魔武三国,成为大汉天子刘协,这里有力能扛九鼎的吕布,一刀开蜀山的关羽,一箭射大日的黄忠。而他们,都将效忠于朕。“大汉江山,是朕的,万界苍宇,也是朕的!尔等蛮夷,唯有跪拜臣服!”‘恭喜宿主,帝皇之气+1,系统随机奖励:变态版齐天大圣。’……九尾妲己:“陛下能用妾身,是妾之荣幸!”杀神白起:“陛下但有一声令下,臣率军荡平九方十天!”……………东皇太一:“洪荒万族,愿永生奉陛下为主!”
  • 璟爷的独家小粘精

    璟爷的独家小粘精

    “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简裕用刀捅进她的心脏,告诉她爱错了人时,祁画懂了。她这一生风风光光,却为简裕堕了胎,背了锅,还杀了白璟。大局重布,她定要再好好活一次。
  • 我叫NUMB

    我叫NUMB

    我叫NUMB,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我可以是任何东西,我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世间的冷暖又是什么呢?
  • 话说官场

    话说官场

    官场,乃官者活动之场所也。大到机关单位,小到三尺圆桌,凡是官员聚集之地,都可称之为官场。社会不能没有官,官是社会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者,人民赋予他们权力,他们也服务于人民。可是,有些为官者却忘了自己的责任,忘了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从春秋战国到明清两代,历朝历代的昌盛兴衰都与吏治有关,吏治严厉,国运昌隆,吏治腐败,国民遭秧。但是,光靠以法治吏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应该是官吏自治。只有形成一个人人自廉的氛围,官场才会清如水,平如镜。《话说官场》说的是官场中的奇谈怪事,在揭露脏官的同时,也颂扬了鞠躬尽瘁的好官,让人们以贪官为警,以好官为荣。
  • 末日之大玩家

    末日之大玩家

    在家无聊的郑岩随手打开一款名为《大玩家》的末日手游,然后稀里糊涂的郑岩被迫来到另外一个末日世界。这里不仅有恐怖的丧尸,还有狡猾的人类。而郑岩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活下去……
  • 鸿钧请我闯轮回

    鸿钧请我闯轮回

    人类的信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幻界,信念的强度,决定了幻界实力的差别,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的幻界来保护。当我们的信仰越来越少时,保护我们的幻界也变得虚弱。忧心忡忡的鸿钧大人,找来一位很特别的年轻人,希望走出另一条路,帮助华族幻界重新崛起。
  • 楚之巫

    楚之巫

    在地球的历史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像太极的转动,像云层的变幻。在雪峰山上,矗立着——不——应该是悬浮着一座城市,那就是大楚国的首都——凤都。在云梦的深处,有一群人,巫、王、人三界众生绵延。明巫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从而推开楚国巫、王、人三界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