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6700000015

第15章 长恨歌之开元盛世(五)张说复出

画外音:

前面的节目当中说到,唐玄宗知人善任,在开元初年选择了姚崇、宋璟作为宰相,君臣一心,奋发有为,开创了天下大治的大好局面。但随着开元初期结束,宋璟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被罢相,唐玄宗开始物色新的宰相人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唐玄宗的要求?唐玄宗的心里又在勾画什么样的政治蓝图?

蒙曼:

开元九年的七月份一纸诏书就从长安传达到并州去了,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任命并州长史同时也是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为兵部上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意思就是拜相。那么接到这纸诏书之后,张说是热泪盈眶,谢过皇恩之后他突然跳起来了,一把就拉住旁边一个叫王毛仲的大臣,手舞足蹈,连蹦带跳。那么蹦跳了几下之后,他又突然跪在地上了,连连亲吻王毛仲的靴子尖。那大家说这也太夸张了吧,那张说是何许人,可能诸位还有印象,他是唐玄宗先天政变的功臣,先天二年,其实也就是开元元年他还当过宰相,后来被姚崇略施小计赶下相位贬到地方去了,那现在张说怎么又复出了呢?而且他复出之后表现怎么那么激动,激动得都失态了。

我们上集说过,经过唐玄宗君臣六、七年的努力,唐朝出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根据《开天传信记》的说法,那就是“四方丰稔,百姓殷富”。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生活安定,老百姓安定下来了,唐玄宗的脑子可不能安定下来,他又要在想了国家下一步向何处去。那么想来想去,唐玄宗觉得现在在他的手下大唐已经摆脱乱象,实现治理,那下一步要往哪儿去?下一步就要张开双臂迎接盛世的到来,迎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这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呢?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文治昌明,第二个标准是武功强盛。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文治武功,那现在要想让国家进一步发展,应该从文治武功这两个层面下工夫,那明确了发展方向,我们还得评价一下当时唐王朝它的现实状况怎么样?文治武功是什么情况呢?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现实状况是状况不好,有待提高。怎么叫做状况不好有待提高呢?我们从文治武功这两个角度看,先看文治,本来从武则天后期开始直到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有这么一段时间确实是大兴文治的,我们不是讲过武则天那么大岁数一个老太太还亲自组织赛诗会嘛,那当时像李峤,宋之问这一类的大文人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更厉害的不是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嘛,曾经是几朝的文坛领袖,文坛曾经很活跃。但是文坛这方面的发展到开元初年就被斩断了,开元初年,出于整顿乱象,稳定国家的需要,唐玄宗无论是在任相,还是在一般的用人上都讲究:重实干,崇道德,尚质朴。那既然崇道德,尚质朴,重实干了,文学之士可能就要一边站着去了。当然虽然有像苏颋这样的大文豪存在,但是从整体来说文学之士并不受到重视。

那我们不是说唐朝号称诗的国度吗?这个诗国在开元初年,在两京地区,就是长安和洛阳地区没有产生一个大师,也没有产生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个事情放在开元初期我们是可以理解的,长安诗坛的一片沉寂,我们觉得也是一个值得付出的代价。可是现在开元初年这个拨乱反正的时代过去了,要想追求盛世了,你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觉得不太像话了。毕竟盛世不光是政治盛世,也不光是经济盛世,还得是文化盛世,太质朴,太沉闷也不行。何况唐玄宗本人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文人,他也不能够容忍文坛永远这样黯淡,永远这么质朴无华,这是我们说文治方面确实是有待提高的。

那么再来看武功,武功怎么样呢?这个我们讲过,姚崇的《十事要说》中有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臣请陛下三数十年不求边工可乎?”什么意思呀?就是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你不要追求对外作战,不要整天想着开疆拓土,这叫做不赏边功防黩武。不奖赏边功,以防皇帝产生穷兵黩武之心。姚崇和宋璟的思路是一样的,这样的思路我们也得说,放在开元初年是对的,因为当时你内政还不稳定何谈打仗呢?何谈对外呢?可是这样的国策不能永远维持下去,为什么?因为当时在开元年间唐朝周边的几个民族都强盛起来了,不要说唐朝传统的敌人突厥,就连像什么契丹,奚,这样的东北部的比较小的民族这时候都显得很强大。怎么强大法?我们也举一个例子,唐玄宗刚刚上台那年,契丹有一次就攻到了幽州城下,幽州就是咱们今天北京城,攻到我们诸位的脚底下来了。当时这个幽州都督就是宋璟,宋璟也是一个能人,可是你看他手里武力不够,怎么办?只有紧密城门,任由契丹的士兵大掠而去,大肆掠夺了一番放人家走了,这很窝囊啊。

这还不算,开元二年的时候,唐朝好不容易集中起来六七万的兵力想要跟契丹打一仗,跟契丹打一仗兵都准备好了,一交手落花流水了,六七万的士兵那是死伤十之八九,百分之八九十,五万人都命丧沙场,这是何等凄惨。所以当时的局面是什么?那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你唐朝想不打仗,可是当时的国际局势不容许你不打仗,而且呢,一打打得这么窝囊,连契丹和奚,这样所谓的“小番”都打不过,这你还谈什么盛世啊?所以这时候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唐玄宗觉得自己的国库也充实了,他心思也就蠢蠢欲动了,想要加强国力,想要宣扬国威。毕竟他也是从小喜欢骑射的一个皇帝,就从内心而言,他也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国家这么窝囊。就这样,唐玄宗逐渐不满足于现状了,他想发展文治武功了,想要带领大唐走向盛世了,那么当时的宰相能不能帮他做到这一点呢?非常遗憾,当时的宰相不能帮他做到这一点。当时的宰相是谁呀?我们上一集讲,宋璟之后,唐玄宗在那儿冥思苦想,想出一个张嘉贞来当宰相,这张嘉贞的素质如何呢?史书对他是这么评价的,说他是“吏事强明,善于敷奏”,说他办事是非常精明能干的,而且特别擅长向皇帝汇报工作。口才很好,那我们说,这个评价它是不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啊?对于一个一般大臣而言,如果能做到这点的话是一个不错的评价了,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宰相而言,这个评价可就不算太高了。因为你无论是办事还是说话这都是具体事务,就算你做得再好,那也只是一个能臣或者说是一个将才,而宰相需要什么?宰相需要像姚崇那样能够提出《十事要说》来,能够对大政方针予以把握。那可能有人不服气,说宰相非得这样吗?那能够照着以前的规矩办事,把这个规矩执行得非常完备不也是好宰相吗?我们讲萧规曹随,谁都说箫何是好宰相,曹参也是好宰相,历史上是有这样的好宰相,但是那一定是要守成时期。可是现在,玄宗想要迈进一个新时代了,想要开创一个新局面了,宰相光会守成,光会办事就不行了,宰相也需要有开拓精神。

那张嘉贞这样的事务型宰相其实就不好用了,所以当时虽然说唐玄宗还没有产生罢免张嘉贞的想法,但是他的头脑之中也开始琢磨了,谁是最适合的人选?那么思考来思考去,有一个人就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谁呢?就是我们本集开头提到的那位张说。

画外音:

张说自武后时期走上仕途,先后历仕四朝,唐玄宗时期他作为先天政变的功臣被封为“燕国公”,成为当朝宰相,但开元初年唐玄宗下令先前政变的功臣不能当宰相,再加上他与宰相姚崇不合,最终被贬为岳州刺史,仕途坎坷的张说如今时来运转成为唐玄宗心中新的宰相人选。那么张说究竟凭借什么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呢?

蒙曼:

那为什么是张说?因为当时张说就是一个文治武功两方面的优点合于一身的这么一个人物。怎么叫做文治武功优点合于一身?那我们还得从两方面来看,我们先看文治这方面,张说有什么本事?我们都知道张说是在武则天时期起家的一个人,我们在武则天系列也讲过,张说当年参加制举考试,在万名考生之中拔得头筹,相当于现在高考文科状元,武则天对他非常赏识,还曾经让他进入二张兄弟组织的那个“三教珠英”编辑部,让他编书。

当时,张说这个文风是清词丽句,可是后来因为在政治上遭遇了一些挫折,张说就开始慢慢摆脱浮华的风气,写文章越来越醇厚了。我们刚才不是说,开元初期在长安和洛阳的诗坛没有产生什么好的诗作吗?可是在幽州就产生了,因为张说当时在幽州当都督,他在幽州的任上写下了一首好诗入选了《千家诗》,可能好多朋友都清楚,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幽州夜饮》,“凉风吹夜雨,箫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舞剑,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幽州夜饮》这诗什么意思呢?这诗描写的其实是秋天的场景,说凉风吹着晚间的雨就飘洒在了寒林之上,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箫瑟了,可是虽然外面的景象箫瑟,我们军营之中却正在大摆宴席。大摆宴席非常热闹,让我这个老人都暂时忘掉自己已经是迟暮之身了。那军中跳舞跳的是什么舞呢?跳的一定是剑舞,军中要是玩乐器,玩的是什么乐器?一定是胡笳,只有剑舞和胡笳才能和边地这种雄浑的气势相符合。那如果一个人你不在边地当一阵子将领的话,你永远也体会不到皇帝的恩德有多么深厚,这最后一句我们听着挺别扭,是颂圣的,好像跟之前那些需什么必然联系,这个也是大臣写诗嘛必然如此。但是我们单看前面那写景壮物,把我们现在北京城这一带的丰物,这个质朴而雄健的人情不是描述得栩栩如生吗?这是一篇好的作品,张说虽然留下来一首好诗,当然还有好多其它的好诗,但是他最擅长的还不是写诗,张说最擅长的是写什么碑文,墓志这一类的大文章。当时好多文人都模仿他这个写法,所以张说号称是一代文宗,而且我们上集不是讲了嘛,另外一个大文豪苏颋和他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那现在让这个有大手笔会写大文章的燕国公来帮着皇帝一块儿开创文治局面,这不是很合情合理的一件事吗?这是我们说文治方面张说是一个能人。

可是别因为张说会写诗,会写文章,大家有怀疑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事实上在从宰相岗位上被贬下来之后,张说没少担任军职,所以经过几年的历练,武功也相当了得。我们说这个武功,大家不要以为,他像李小龙那样会一些拳脚,不是那么回事,他是有胆有识会打仗。讲个例子,我们一般不是觉得文人胆子很小嘛,在这个例子里头,张说表现得胆子很大。开元八年的时候,张说正在担任天兵军节度大使,这个天兵军大使驻扎在并州,就是现在的太原,他的旁边还有一支军队叫做朔方军,朔方军驻扎在现在宁夏的灵武,这两支军队离得很近,而且都在北部缘边地区,所以无论是天兵军还是朔方军,他们管辖之内都有好多投降的少数民族部落。那么当时朔方军的节度使,他就怀疑自己管辖区内,有一支突厥人的部落想要谋反,所以说朔方军节度使就把这支他以为想要谋反的部落他的首领,还有他的下面的一些部众都给交来给诱杀了。这是一件不太地道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它也引起了轩然大波。那紧邻着朔方军的天兵军,他手下也有好多投降的少数民族部落,这些部落他非常敏感非常紧张,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节度使的个人行为,还是朝廷的既定政策,是不是朝廷想把我们这些恢复的部落一个一个给消灭,先消灭这个突厥部落,然后再来消灭我们。那当时有些部众就提出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这样的想法。那如果说天兵军手底下这些部落都造反的话,那对于唐朝是一个很大的危险,怎么办呢?张说想去安抚他们,怎么安抚?他不是天兵军大使吗,他把这个副使留在家里了,说你给我好好看守住营盘,然后他自己带了20个骑兵就走了,往哪儿去呢?就到他手下这些部落驻扎的地方去了。到了部落驻扎地,他也没有自己另外安营扎寨,他直接就到部落首领所在的那个账篷去了,跟人家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在间歇时间跟首领摆事实,讲道理,讲朝廷的政策,做人家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他住到人家这个部落首领的大帐之中了,他手底下的传令兵赶紧得回去报告那个副使,得告诉副使我们主帅在哪儿。副使一听他居然在别人的地盘上,吓坏了,副使感觉这跟住在狼窝虎穴没有什么区别呀,赶紧给他写了一封加急的信,就跟他讲这些少数民族都是不可信的呀,你千万离他们远点要维持一个安全距离,要学会保护自己。那么张说怎么给他回信的呢?张说是这么说的,说我的肉不是黄羊肉,我不怕谁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马血,我也不怕谁喝。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出力的时候,我已经决定就报效朝廷了,所以您不必再劝我了。那咱们说张说这样做效果如何,其实少数民族绝对不像副使想的那样都是不讲信义的人,恰恰因为张说信任这些部落,这些部落特别地感动还真的就安定下来了,没有闹任何事情,这不是有勇有谋吗?

很明显,张说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但是他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武人,那他到底是什么?这叫做允文允武,文武双全。

画外音:

张说不仅能文而且能武,这一点非常符合盛唐时期“文治武功”的需要,并且当初唐玄宗立下的“功臣不能当宰相”的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也不用再去忌讳,张说成为宰相似乎顺理成章,轻而易举,然而,从被贬在外到他再次成为宰相已相隔近十年的时间,如何能够从“罪臣”的身份跨越时间和空间,再次得到皇帝器重似乎不仅仅是他“精通文武之道”这么简单。那么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蒙曼:

张说能够梅开二度,除了皇帝赏识之外,和他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自我推销也是大有关系的,那我们就来说说张说是怎么自我推销的啊?根据《明皇杂录》的记载张说第一次推销自己还是在开元四年,当时他不是从宰相岗位上已经下来了嘛,一贬再贬,贬到岳州去担任刺史了,岳州是哪里?岳州是今天咱们湖南的岳阳,风景非常好,但是从唐朝到宋朝那都是朝廷贬官集中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岳阳有一个名楼叫岳阳楼,岳阳楼有一个名记叫《岳阳楼记》,大名鼎鼎的《岳阳楼记》怎么写的呀,开头不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 这个巴陵郡就是岳州,可见这么大名鼎鼎的《岳阳楼记》也是为一个贬官而写的。

那张说被贬到那里,也算是跌入他人生的最低点了,他想翻身呢,那怎么才能翻身呢?当时,苏颋不是刚刚当上宰相嘛,张说就瞄上这苏颋了,因为他跟苏颋的爸爸苏瓌曾经是好朋友,所以就想借助这个关系求苏颋给他美言几句,可是怎么样才能打动苏颋呢?你就光跟人家说,我可是你叔叔辈的人,我跟你爸关系不错。那人家保证不会给你说好话,你口气这么大还行。那怎么样打动苏颋啊,张说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主意来,当然苏瓌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而且他的忌日又快到了,张说就精心炮制了一组诗,叫做《五君咏》,吟咏的就是唐朝的五位宰相,五位有贤德的人,其中之一就是这个许国公苏瓌,他想把这首诗作为献礼献给苏颋,让他在苏瓌忌日的那一天拿出来看。可是这么精心写成的诗,那不能白白地就送过去,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地送,要让它发挥作用,要让它在恰当的时机,恰到好处的送过去。怎么样才是恰到好处的送过去呢?张说就找了一个人,说,你就是送诗使者了,我把这个诗包起来,你拿着它,拿好了,提前几天启程,务必赶在老苏相公忌日之前你就到那儿,到那之后,你就在苏颋他们家周围找个小旅馆你住下来,你别忙着献诗,你等,等到什么时候呢?一直要等到他忌日的那一天,而且那一天你早也不能送,晚也不能送,你一定要到黄昏时分送过去。然后你看看苏颋他看了这个诗有什么反应。那这个使者就领命而去了,提前几天就来到了苏颋他们家们门前,找一个旅馆住下了,到苏瓌忌日到来那天,黄昏时分这个使者就拿着诗出现在苏颋他们家大门口了。

那我们知道苏颋和苏瓌都是两代宰相了,这父子两个声望都很好,影响也很大,所以当时很多人要跟他们结交要攀附他们,基本上满朝文武都已经在苏颋他们家报到了,都准备给老苏相公过忌日,那这时候呢,张说的使者就捧着诗出现在苏颋面前了。这是我家主公张说让我送来的,诗怎么写的呢?这个诗写的非常好,是这样写的“许公信国桢,克美具瞻情;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朱户传新戟,青松拱旧茔;凄凉丞相府,馀庆在玄成。”什么意思呢?这诗写的呀,我们得给大家解释解释,它其实是分两部分,前半段是主要在夸苏瓌的,说苏瓌真是一代贤臣而且品德特别好,你看他虽然地位很高但是自己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这种感觉,而且,临到大节的问题的时候从来不苟且,很能把握自己,这是前半段。那后半段就是真正有意思的这部分了,后半段说,朱户传新戟,青松拱就茔;凄凉丞相府,馀庆在玄成。什么意思呢?现在老苏相公苏瓌虽然已经在坟墓之中了,被青松掩盖了,但是他们家后继有人了,后继有人这个人是谁呢?馀庆在玄成,这里就用典了,用了一个“玄成”的典了,这玄成是汉朝,汉昭帝时候的一个名臣,叫做韦玄成,韦玄成他爸爸叫韦贤,这父子俩两代都非常有名,所以《汉书》给这父子两个人作传,传里头特地写了一句说韦玄成这个人文采过其父,你看这不就比上苏颋了嘛,说书亭和苏瓌这父子也是这种关系,而且苏颋文化方面比他爸爸还强。你看这拍马屁拍得多是地方,因为张说也是一代文宗,那是专家,由专家来夸另外一个专家这是很难得的呀。而且,你看这首写得很深情的诗又在这样一个高朋满座的时间送到,又在黄昏时分,这样一个容易引起人某种伤感情绪的时间送到,苏颋一看真是震撼了,感动了。怎么感动呢?他是当堂呜咽流涕,悲不自胜。那苏颋都这番表现了,他请那些客人呢也是很感动,都被这个诗打动了。那苏颋感动不能白感动,第二天一上朝苏颋就跟唐玄宗讲了,张说这个人是一个很忠贞的大臣,怎么能让他老是在边疆沦落呢?皇帝呀,该考虑起用他了吧。

那你看周围那些大臣都是头一天晚上苏颋他们家的座上客呀,所以也纷纷帮着苏颋说话,是啊,是啊,皇帝要考虑一下张说的事情。那皇帝考虑没有呢?当然考虑了,很快,唐玄宗把张说提升为锦荆州长史,荆州是一个大区,荆州长史已经很厉害了。但是荆州长史它绝不是张说人生的终极目的。当了荆州长史这算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好,张说还要接着推销自己。

画外音:

张说虽然文武兼备,才华横溢,但也有人对他提出批评,说他在政治上趋炎附势,急功近利,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公允?张说在吸引皇帝注意的过程中,还会使出怎样的推销手段?对于他的这种作为我们又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呢?

蒙曼:

这一次呢他推销的对象就不再是宰相了,而是直接把自己推销给皇帝了。怎么推销的呢?《新唐书》讲了这样一个事情很有趣,说在开元七年的时候,当时张说已经担任幽州都督了,有一次他上朝穿着一身军装,就是一身戎服就来见唐玄宗了。唐玄宗一看,张说穿上戎服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大喜过望,那可能有的朋友不明白了。张说穿着军装怎么唐玄宗就大喜过望啊?您要不明白啊,就说明您对唐玄宗的了解可不及张说呀。张说对形势的判断太到位了,我们刚说当时是开元七年,那时候唐玄宗心目中那种开疆拓土建立武功的念头已经在抬头了,张说别看在遥远的边疆,在外地,可是对皇帝的脉搏那摸得是相当地准。所以他这次穿军装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包装,这叫军装秀。就是想向皇帝表明,你不要以为我就是一介文臣,就是个文弱书生,不是,我还可以成为赳赳武夫,我的军事才能和我的文化才能一样厉害,你不用我用谁呀。那么就在这身戎装的视觉冲击之下,唐玄宗果然上钩了,马上任命张悦担任并州长史,同时还兼天兵军节度大使。并州长史这可不是一般人当得了的,我们知道这并州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所以他的长官都是由诸王来担任,就是由王子去担当的。所以长史你不要以为他是一个负手,他是真正的一把手,这可不是一般大臣能够当得上的。那并州长史还是一个文臣,再加上天兵军节度大使那就更不得了,这是一个武职了。天兵军也是当时唐朝拿得出手的一支军队,那是所谓的北方长城。唐玄宗让张说担任并州长史还兼天兵军节度大使,这就等于认可了张说文武兼资这个身份。你都认可我是文武兼资型的人才了,那离宰相不就一步之遥了吗?可是我们也会想一步之遥这也是距离呀,张说怎么样走完这最后一步。

那通过上面两个故事大家肯定就能找到规律了,张说一定又是推销自己,没错,他又去推销自己了,这次他推销的对象是谁呢?就要我们在本集开头提到的那个王毛仲,王毛仲大家一定有印象,因为我们讲得次数太多了,他是唐玄宗的私人奴仆,是家奴,但是聪敏伶俐,在唐玄宗两次政变中都帮了大忙了,所以是唐玄宗跟前的红人。那张说想了这个时候巴结王毛仲比巴结谁都灵,因为这么一个皇帝的亲信他要说上一句话那顶得上别人千言万语,怎么样才能跟王毛仲搭上关系呢?张说他从担任并州长史开始他就给王毛仲送钱了,他想的也很对,王毛仲是一个出身寒微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爱财,爱财是好事正好用钱打通关节,所以张说当上并州长史之后就不断地往王毛仲他们家输送金银财宝,王毛仲非常得欣赏他。那就通过王毛仲这条渠道张说那些点点滴滴的功绩,那个高瞻远瞩的眼光就源源不断地被告诉唐玄宗了。唐玄宗对张说的了解就加深了,我觉得王毛仲这次的汇报肯定是张说能当上宰相的最后一个砝码。通过王毛仲的美言唐玄宗觉得就是张说了,就是他才能够帮我走进太平盛世。

那因为王毛仲对张说有这么大的帮助,所以说张说在接到宰相这个委任状的时候才会拉着王毛仲连蹦带跳,甚至不惜去吻人家的靴子尖。确实,张说为当这个宰相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

那我们说到这儿,可能大家就觉得,得评价评价张说这些努力了,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人说这张说是个小人,一点大臣的骨气都没有,是不是这样呢?确实,我们中国人真是挺清高的,就欣赏那些特别清高的人。比方说宰相吧,我们觉得什么样才过瘾呢?像诸葛亮那样高卧南阳等着别人三顾茅庐那才过瘾,那才叫有风度,再不行也得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如果像张说这样自己主动迎求,主动巴结着当宰相,咱们感情上就有点受不了,觉得这是个小人。可是,我想大家也应该想一点,想什么问题?人之所以为人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有灵魂,有抱负,有雄心。那么有本事的人呢?他往往也是不甘寂寞的人,他有自我实现的这种愿望,可是自我实现能不能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这是很危险的,很不把牢的。你看像毛遂那样聪明的人,不是也得通过自荐这种方式,才能够被平原君青眼相加吗?大贤,大德,大圣如孔子,那不也得是周游列国到处去寻找知己吗?为什么这些人不清高,就是因为他们有才华,也有雄心,他们害怕自己的才华浪费掉,如果真的浪费掉的话,不仅他们可惜,其实我们今天都会觉得可惜。所以,我想我们在评价张说的时候也要看到这个问题,张说的功名心确实是有,而且确实挺重的。可是如果张说没有这种功名心,没有这种孜孜不倦追求官职的努力,那他和唐玄宗之间这种君臣遇合不也就实现不了吗?我们今天看到的《唐史》不也就缺少了光彩的一页了吗?所以我想,张说他的这些做法还是为了成就自己,成就了自己其实也就成就了这个时代。那么经过这么多周折,费了这么多努力的张说,重登相位之后会为唐朝做出怎样的贡献呢?咱们下集再说。

同类推荐
  • 千沌王朝

    千沌王朝

    在这个诸国各执一方的年代,千沌王朝的胡高宗面对着千沌等国的侵犯和屠杀,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除此之外隐藏在皇城内的暗流无时不想着取代他,他又能否躲得过这暗处的冷箭呢?
  • 杭州的爱情

    杭州的爱情

    大诗人白居易在临终之际,对大好河山美好江南的回忆。
  • 大征服之称雄大漠

    大征服之称雄大漠

    成吉思汗和他的父辈及其子孙七代蒙古大汗共同完成了一幅人类前所未有的大征服画卷。这部历史巨卷中不仅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神煞杰作,还有画龙点晴的天才而神奇之笔;不仅有毛骨悚然的血腥屠杀,还有柔情风骨的情感缠绵。从复仇、掠夺、屠杀到止杀、扩土、征服,折射了当年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少年和他的子孙们一步步走向大元帝国的艰苦卓绝和人性觉醒的历程。本书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超越时空的感观,叙述那些可歌可泣和鲜为人知的奇异、诡秘的故事。为了完整翔实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画面,书中难免涉及到大草原男人的性虐与贪婪和女人的激情与宿命。然而,这些恰恰是大征服至为重要的一种原始动力,也是征服者从蒙古大草原走向大元帝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明初放逐

    明初放逐

    沈越火场救人,却被命运放逐到大明初年。神秘宝物现世,引发腥风血雨,而这与希腊传说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之间又有怎样的秘密?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我大明江山;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悲呼,我铁血同胞。恨生不逢时,愿寄心陋书,放逐于明初荒年,为我大明志气万世延绵,挺直民族之脊梁!大丈夫不当五鼎食,便当五鼎烹,看沈越在明初掀起怎样的滔天骇浪!(本书交流群:433418845)
  • 三国之盖世枭雄

    三国之盖世枭雄

    穿越成了张角唯一的弟子,奈何刚刚出场张角就病故了,所幸得到了张角的传承太平要术,自此开启了崛起之路!关公战秦琼,宇文斗吕布,双李争第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究竟谁更强!最豪华的诸侯阵容,如春秋战国一样的汉末时代,世上最乱的乱世!美人我要之,天下我也要之!
热门推荐
  • 帅门子弟之鬼神学说

    帅门子弟之鬼神学说

    从前有那么几个人,因为自己的样貌突出建立了——帅门。这几个人不仅长相十分俊俏而且还各个知天灵,能了解鬼神学说,大部分武功极高。在那时候,人们还是可以和鬼神共同生活的,可慢慢的,帅门里出现了很多邪念,这些邪念期望和平,认为人鬼神三界不可能会相濡以沫。最终,三界开始了大战。以邪念为首的死者打破的世间和平。鬼神分离,而其界点便是人界。那么亿年后的现在,帅门再次出现
  • 玉龙第叁国

    玉龙第叁国

    首部殉情题材悬疑恐怖小说——千年殉情诗,藏下纳西族的未解之谜;一页五线谱,看似普通却又暗藏玄机;冒血的温泉,莫非真的是从地狱而来;老旧的教堂,是什么在地底蠢蠢欲动;命运之轮中,究竟谁唱主角谁主沉浮!
  • 我收养了一名魔法少女

    我收养了一名魔法少女

    【单女主,日常文,狗粮】秦翰家里招了贼,当他如临大敌地回家抓贼时,愕然发现行窃的是一名女孩,看到对方脸的一瞬间,他的心被偷走了。这位来自异世界的少女,胆小,单纯,软萌还贪吃,于是秦翰用一碗牛肉面把她骗进了家门。相处的过程中,秦翰发现,她会一点魔法,不敢和外人接触,超依赖自己,每天都期待着好吃的,喜欢光着脚……一幅温馨的日常画卷徐徐展开,秦翰当爹又当男友地忙碌着,直到某一天,他发现了少女身上的一个超大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间磨盘

    时间磨盘

    在时间的磨盘里,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唯独楚岚在苦苦挣扎。
  • 一世樱花飘落

    一世樱花飘落

    到底是什么,能让她在英国蜕变得如此无情,当年惊诧商业界的韩氏大小姐已成为了黑白两道的王者。她能精准地算出任何人要做的下一步,可她却算不出她的路途。到底是有什么秘密将她束缚,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无情……她尽力守住姐妹们的未来,她本以为她们知道后换来的是憎恨,可最后她看到的是姐妹们的泪水和喜悦。【原本以为会天人永相隔,可没想到原来她注定的未来并不是死亡,而是幸福。】
  • 鬼医毒妃倾天下

    鬼医毒妃倾天下

    她,以医毒闻名的一代特工,一朝穿越成为不受宠的将军府嫡女,继姐继母视她为眼中钉,父亲以她为不耻时刻想要她命,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她势必要站在顶峰,扫除一切障碍,保她所爱之人,护她想护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她是前世有名的军医,一朝穿越成了凤家的废柴小姐!婚礼前夕,未婚夫上门退婚,不但如此还要娶她庶妹?更更更过分的是极品继母说她被人退婚难再出嫁,做主把她许给家里挑粪的旺财!!尼玛,还当我是小白菜呢,任你们烹炒油煎?家有奇葩一朵朵,凤锦珞,只奉行三个字,斗斗斗!他是大华朝最尊贵的寒王,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另眼相看!说她是废柴不配嫁他?哼!我偏要与他披肩,共掌天下!
  • 蛇王选后:捡来的新娘

    蛇王选后:捡来的新娘

    她叫苏贝贝,名字已经又输又背,她的人生却也跟她的名字一样“背”!她只不过是喜欢享受从雪山高处急速滑下的飞跃感而已,用得着一飞就飞到一个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的古国吗?她不过穿越后不小心砸到这蛇王的真身而已,便倒霉让他缠上,他要选后关她啥事,为何也要她掺和,他阴险狡诈,她才不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