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92800000049

第49章 雨在义山(2)

美是一种表达的过程。一种刻骨铭心的对于细雨冷雨暮雨夜雨的飘飘摇摇、迷迷离离、寥寥落落的体验,是无法赤裸裸地原封不动地表达出来的。体验需要表达,所以才写诗,哪怕写出诗来秘而不宣,仍然是表达给自己。就是说,即使是自言自语也仍然是表达,是用语言符号来表达。写诗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过程,为了审视必须提供审视的对象,为了形成这样的对象必须有所表达。诗是这样的表达,诗的形象诗的意境诗的象征便是这样的表达的寄托。在雨成为这样的诗情的寄托的时候,雨也就更加诗化了。这就是说,雨的对象因为诗人的诗化表达而成为了美的对象,诗心诗作将美的特质赋予了雨。《夜雨寄北》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在于诗人的乡情寄托在“巴山夜雨”上。未有归期而思归,“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实有的,实有的巴山夜雨与虚的未有的归期联系在一起,又与未来的或有的实的共剪西窗烛联系起来,成为或有的实的共剪中的虚的回忆;现时的巴山夜雨,成为未来时的共剪烛中的过去时的回忆。这样的一唱三叹一波三折的表达,当然极大地美化了思乡的“一般性”愁绪。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咏雨的此联,完全可以与“红楼隔雨”句比美。这里,作者的寂寞、飘泊、寥落的身世感不仅寄托在雨上,尤其寄托在圣女像上。这里,雨是梦的,风是灵的,自然的雨风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灵与心灵的品格。按道理,雨是不大可能飘的,除非雨下得很小很小,又有一阵阵的风,吹得雨丝飘来飘去。但风也很小,尽日也吹不起一面旗子来。东风无力,细雨飘飘,这超自然的神灵与心灵的力量又是何等的柔弱,何等的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罢了!而这是“无可奈何”之美!晏殊的名句不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吗?

这些诗句当然不无颓唐,但是诗人的颓唐毕竟与例如酒鬼的颓唐不同,诗艺为哪怕是颓唐的情绪寻找寄托、结构、语言、音韵。制造——或者说是创造情感的节制或者铺陈、寄托的高雅或者亲切,意境的深远或者明白,语言的准确或者弹性,这一切都是美的历程,审美的过程。“一春梦雨”与“尽日灵风”的对偶是美的,但已经不是一种原生的情绪本身的美而是表达的结构与形象的美。“常飘瓦”与“未满旗”的既柔弱又执着的动态是美的,这既是体验的美也是炼字炼句的美。珠箔飘灯,梦雨飘瓦,李商隐用这个飘字的时候是充满情感、充满对自己的“羁泊”的身世的慨叹的。因而绝无李白的“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古风五十九首?第十九》)或“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东武吟》)中的“飘”字的洒脱与力度。而二李的飘都是美的,因为它们都经过了诗人的编织与创造。至于“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这一名句之美雅,全在于寄托角度即表达角度的独具风雅,“相思迢递隔重城”(同上诗)的辗转,表现为夜来听遍雨打枯荷的声响,而诗人用留荷听雨的风雅掩盖了却也从而婉转地表达了相思迢递、夜不能寐的忧伤。

那么,最后,我们可以说美是一种形式了。当李商隐把雨情情雨以至他的一切感受情志表现为格律严格的韵文,表现为用词绮丽而又典雅、深挚而又蕴藉、工整而又贴切的语言——文字的时候,美的境界完成了。这里,孔夫子时代已经奠定的中国式的“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诗艺、诗美、诗教确实是一种理想的力量、美善的力量、健康的因素。寻找形式的过程,特别是李商隐寻找他的精致幽深、讲究诗的形式的过程,吟哦的过程,炼字炼句炼意(这三者也是不可分的)的过程,修改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调节的过程,安慰和欣悦的过程,说得夸张而又入时一点,这几乎是一个心理治疗的过程。不论情绪多么消沉,把消极的情绪诗化的努力仍然是有为的与带有积极因素的艺术实践。不论自叹身世多么畸零,诗的形式(例如七律的种种讲究)的完整与和谐却似乎哪怕是虚拟地实践了诗人对完整与和谐的生命、人生、生活的向往。李商隐的诗特别是抒情诗常常是忧伤的,但读他的诗获得的绝对不仅仅是消沉和颓唐的丧气,在读者为他的忧伤而喟然叹息的同时,你不能不同时感到一种钦佩、赞赏、欣悦乃至兴奋,你会不无惊喜地发现,即使是畸零不幸的身世,也能带来那么深幽的美的体验,带来那么感人的诗情诗心诗作,带来那令人激动的读者与诗人的温馨的心灵交会。诗是巨大的补偿,义山的未尽之才,在诗里其实是尽了——他还有许多或者更多比较不是那么十分出色的诗,他的真正堪称精彩的诗,窃以为不超过百首,只占六分之一。能不能说明义山吟诗略尽才呢?他的未酬之志,在诗里其实已经酬了,至今他还牵动着中外许多读者的心!他的未竟之业,在诗里其实已经完成了,又有几个诗人能具有堪与义山相比的艺术事业的辉煌呢?

笔者曾经有一个讲法:真正的艺术(有时还包括学术)是具备一种“免疫力”的,它带来忧愁也带来慰安与超脱,它带来热烈也带来清明与矜持,它带来冷峻也带来宽解与慈和,它带来牢骚也带来微笑,带来悲苦也带来信念,带来热闹也带来孤独,带来柔弱也带来坚韧,带来误解、歪曲、诽谤也带来永远的关注与共鸣,有诗应去病,得韵自怡神!也许李商隐的感情与意志是柔弱的,但当这些柔弱化为千锤百炼的诗篇以后,这些诗便是很强很强的了——套用斯大林时代一首苏联歌曲的歌词,叫做(这些诗)“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最后,让我们从比较义山的“雨诗”与其他诗人的“雨诗”(词)出发,探讨一下李商隐的性格和他的身世的性格根源吧。杜甫有句“文章憎命达”(《天末怀李白》),义山有句“古来才命两相妨”(《有感》),其实综观义山一生,并未遇到类似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乃至王安石、苏轼那样的政治挫折、政治危难、政治险情,除了在派别斗争中他的某些行为“表现”为时尚所不容以外,他没有获过罪、入过狱、遭过正式贬谪,但他的诗文要比上述诸人哀婉消沉得多。尽管他的咏史诗表达了许多清醒的见解,表明他不无政治判断力、政治智慧,但他显然缺少政治家的意志与决心,尤其缺少封建政治家的认同精神。他既未能对时代、对朝廷、对皇帝、对同僚、对社会各阶层与广大百姓认同,又不能像道家或儒家的另一面那样与天地、与自然、与宇宙万物认同。杜甫的“好雨知时节”,是站在被滋润的万物万生的立场上写的,其心甚“仁”,因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他对雨充满希望,对明日的“晓看”充满希望,他替万物承载了“春夜喜雨”的湿润与重量,他代万物立言。李商隐咏雨之作中有“雨气燕先觉,叶荫蝉遽知”(《送丰都李尉》)句,体会了一下燕、蝉、身外的生命的感受,“先觉”“遽知”则仍然是且疑且惊,无定无力;“先觉”固然觉了,仍然吉凶难卜,更不知“先”以后的事会发生些什么。“遽知”叶荫则更含有一种夏将尽晴日将尽的怵目惊心的颤抖。“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句也不算悲凉,但是这里的树与荷对于雨来说,是不相通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陌生的、漠然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亦如是,“枯荷”与“雨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被动的,无相求相知相悦之情的,这就与锦官城里的红花对喜雨的欣然迎接与接受全然不同了。这些句子,在李商隐的咏雨之作中还是比较明快的,其他,就更加顾影自怜,心事重重了:义山多寂寞,浑若不胜雨!“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杂情堪底寄,唯有冷于灰”(《寄裴衡》),秋、黄叶、青苔与雨浑然一个凄凄迷迷的世界,这世界似乎只余一个“冷于灰”的诗人了。

韩昌黎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虽是小雨,视野开阔,感受和悦,春好处虽言绝胜,烟柳皇都未必不佳。诗人对世界对节季换转的眷眷之意溢于言表,空间时间,都牵连着韩愈的济世之心,诗人是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来表现为之喜悦的春雨中的世界的。李义山则不同,“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灯》),雨与随雨而来的时令迁移的暗示引发的是一种渐远渐休的失落感。“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采凉”中的细雨,本身就显得有些孤独与寂寞,雨自细自飘自卷自凉,与世界不得交流。“一春梦雨常飘瓦”,雨飘于瓦,本为陌路;蝉鸣原与树相通,而“一树碧无情”——美丽的“一树碧”都是无情的,何况比碧树更晦暗也更无生意的瓦片。陌路相逢,终难依靠,飘曳而过,雨自萧条,瓦自沉寂而已。“红楼隔雨”“珠箔飘灯”,以我望雨,雨中我归,从我到雨,从雨到我,李义山的许多诗不管用多少典故、多少迷人的境象,最终仍然是从我到我,以我写我,雨也罢,瑟也罢,蝴蝶也罢,终归是我的凄迷婉转、自恋自怜之情的寄托罢了。

同类推荐
  • 2013年散文随笔选粹

    2013年散文随笔选粹

    本集精选了2013年度最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显年度散文写作之精髓。
  • 昆仑山的爱情:王宗仁散文,报告文学选

    昆仑山的爱情:王宗仁散文,报告文学选

    《昆仑山的爱情》这本书中的散文,象《昆仑桥》、《情满不冻泉》、《月落沙滩》、《女兵墓》、《昆仑雾》等,都是作者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联想。作者不用采访,不用四处奔波搜集素材,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随手拿材料,随心所欲地运用。二十多年前作者在青藏高原经历的那些事情,有不少当时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值得可写的,但是还是把它们存放在生活的仓库里,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对这些库存进行“反刍”,嚼出了新味,写出了具有新意的散文。对生活进行多思,对过去的积累进行反思,这是关键,《戈壁滩一夜》便是这样写出来的。
  •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理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回望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品味。在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里,史学典籍为数众多,《二十五史》以涵盖中国历代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而大放异彩。由于《二十五史》内容浩繁,文言文枯涩难懂,很多读者纵然想去研读,也是有心而无力。为此,《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特别甄选了《二十五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书的时间顺序分为25个章节,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述中国历史,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科学简明的体例
  •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随着近代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学开始被迫与外来文化、文学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从本来弱者被侮时一种本能的话语反应渐渐转变为主动应对,并在主动应对中开始积极吸纳、调整与创造,然后这种调整开始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对话,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存在,20世纪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对话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地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

    本书为“乔伊斯文集”中的诗歌、剧作与随笔卷。诗歌部分收录了乔伊斯从少年到成名后所作的各类抒情诗、讽刺诗、短诗、长诗共160首;剧作部分是仿易卜生风格兼具自传性质的问题剧,也是作家唯一的剧作《流亡者》;随笔部分则收录了诗人根据观察和内心感触摹写下来,兼作创作素材之用的短文小品3篇。
热门推荐
  • 九天之外是山花

    九天之外是山花

    一个从小把她抓来做了自己的“鬼护”,一个与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白天是是乖巧懂事、聪明伶俐的叶府千金,夜晚是杀人如麻的“鬼护”,一个不知她的白天,一个不懂她的黑夜,而她所做的一切只是想等无法摆脱的黑夜过去,在每个白天,她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而这个平衡,也随着皇后懿赐的一纸婚书而打破……,蝴蝶的翅膀,最终煽动起了一整个风暴……
  • 五凤吟

    五凤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下无赖

    天下无赖

    仙踪飘渺,无人得见,滚滚红尘,何人不欲长生。仙,有之,无之?纵然大道无情,又岂能挡住众生不度轮回之愿。登浩瀚云海,临九幽之地,或问道求长生,或逍遥于天地。何谓长生?何谓成仙?天地之间一股青烟。
  • tfboys之疯狂酷公主

    tfboys之疯狂酷公主

    看一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中国十大文豪白居易

    白居易一生,历经八个皇帝,先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白居易前期敢作敢为、锐意进取,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纳,终放弃了“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
  • 血族继者

    血族继者

    最近因为无聊所以我便写了自己的科幻恐怖小说,喜欢的可以看看,不喜欢的也不要喷我毕竟第一次写小说而且知识有限这个小说讲述的是男主和朋友们成为吸血鬼与千年圣战中以拥有以神能力并肩的血宿展开了一场恐怖的恶战。上次的千年圣战血宿因为大量的吸食人类的血液并变成吸血鬼,上帝看到人类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不得不出手,上帝引发的洪水虽没有取得血宿性命,但让他们受到了重创不得不进入休眠为了第二次圣战做准备!
  • 追到殿下之吃货成神记

    追到殿下之吃货成神记

    圣灵大陆,以实力为尊。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元素之力。……人家都是杀手穿越大显神威而她是穿越成杀手?而且还是死士的那种?求放过啊大哥大姐们我还不想死啊呜呜呜……谁能救救我这个只知道吃的蠢货?……初见时,她激怒了他。某女咬唇泪花闪闪:我不过就是想在这里混口饭吃而已,这个该死的变态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变着法子折磨她?再后来,他收她为徒。师父,你做饭怎么这么好吃?某女捧着肚子一脸满足。师父:“……你是猪吗。”再然后,她一步步成长,助他完成复国大业,只为和他比肩。某女一头秀丽墨发迎风飘飞,红色如火的衣袂飘飞,勾唇笑得妖娆:“如此,我可配得上你?”最后的最后,是同君执手共渡涛涛江河,还是沉浮于爱恨情仇疯癫成魔,还是去坐那天上的神仙眷侣,永生永世不分离?
  • 城堡大领主

    城堡大领主

    一次意外王云飞穿越了带这英雄无敌3中的人类城堡,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成为人类传说中的人物,带领人类战胜一个一个的强大种族,让人类站在宇宙最巅峰.本文主角不会一出来就无敌,种田流于任务流相互结合,主角的实力会一步一步的提升.
  • 败甲

    败甲

    烟尘锁我心,离家拜天门。有池洗剑来,可以濯我心。辞去春风一万里,破甲拔城窃国挽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