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7900000006

第6章 连环画中的图画(1)

一、连环画以画为主

连环画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文和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具有一体性。在连环画的内部结构中,文学脚本和图画的关系及各自应占的位置、应发挥的作用又当如何呢?这便是连环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上一篇里,我们论述了脚本是连环画的基础,没有脚本就不可能创作连环画。那么绘画在连环画当中又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呢?总的说,连环画无论在创作过程中还是作品完成之后,绘画都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所以,人们常说连环画以画为主。

固然,没有脚本就没有连环画,脚本的基础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但是编写脚本的目的应该非常明确,它不是为编写脚本而编写,也不是为了追求独立欣赏或单独发表。它的目的很明确:在创作过程中是为了把文学故事转化为图画;在作品完成之后是配合图画描述故事。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图画相结合完成连环画创作的使命。在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情况下,脚本作者只能为文图转化提供条件,他本身却不能完成这一转化,这个转化任务,最终只能由画家来完成。就一般改编的情况来说,由原著到脚本还只是量的变化,只有画出来之后,才有质的飞跃。它由语言艺术转变为造型艺术,由想象的形象转变为可视形象,成为一种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相结合的全新艺术。它具有原著和脚本及一般绘画都木可替代的艺术功能。

为了实现这个质的飞跃,在连环画的编绘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以改编为主,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情况下,绘画作者所付出的艺术劳动量一般都大于脚本作者所付出的艺术劳动量,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艺术创作是脑力劳动和手工劳动,一般地说,它所付出的劳动多少常和其价值成正比。绘画创作的艰巨性,是其在连环画的创作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要根据。例如连环画《官渡之战》(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故事》之一)的第一幅,文字说明是:“且说大将军袁绍统领冀、青、幽、并各州人马七十余万来攻曹操。曹操自许昌起兵七万前往迎敌。两军在河南官渡摆开阵势,曹操和文官武将商议退敌的计策。”这段文字共三句话,前两句阐述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即故事背景;后一句则是具体的现场描绘。脚本作者写这段文字,基本上是根据原著《三国演义》某一节文字的概括和摘录,所花的劳动是不大的。而绘画俸者要把这段文字转化为图画,既说明故事背景,又表现具体情节,把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则是要煞费苦心的。首先要搜集大量历史文字材料和形象资料(包括人物相貌、服饰、多种道具等),然后要设计出几个主要人物的造型绣像,再去构思连续的画面,确定具体的表现方法,才能最后完成。这幅图画经过画家精心绘制,可以说很好地表现了脚本的意图:既显示出两军对垒的宏大场面,又突出刻画了曹营文武官员议事的情景。通过议事可联想许多画外之意——当时严峻的形势和背景。构图的远近虚实,也处理得和谐得体。它不仅表达了文学的主题,更塑造了一批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出决战之前大兵压境的紧张气氛。当然,画家所付出的劳动是远远超过脚本作者所付出的劳动的。

连环画在绘制完成之后,由于脚本的许多内容都已溶于图画之中,不须在文字说明里重述,图画就肩负起较文字更为重要的使命。它不仅在篇幅上大大超过文字的位置——一般连环画册图文所占位置的比例约为三比一;而且在内容表现和艺术感染方面,也都应该具有超越文字的作用,成为决定整个作品好坏的关键。否则,就不能算是很好地完成了文图结合的使命。如果整套连环画完成之后,还主要依靠文字来说明问题,那么我们何必花那么大的力气把它绘成连环画呢?所以,在文图的结合中必须明确应以图画为主,文字则不要喧宾夺主。凡是在图画中已经表现的,文中则不必重复,文字只发挥图画不易发挥的作用。这样才是最理想的结合。关于文图结合的问题,下一篇还要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多谈。以上是就文图作者分工合作的情况而言,画家自编自绘的情况又如何呢?不管是画家改编别人的作品或是自己创作的脚本,自必多从绘画的角度来考虑,以画为主的特点尤为明显。其过程也与画别人编的脚本相类似,不必再说。还有一些连环漫画的创作,常常以设计连环画面来构思故事,不一定非要写出成文的脚本,这种创作当然更是以画为主了。

对于连环画以画为主的观点,连环画家大多赞成;而有的脚本作者则持反对态度,认为连环画应以脚本为主,或者应该是“图文并重”。其理由是因为连环画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故事都是脚本提供的,当然应该为主。这一点,我们前面已有分析,这里不再多说。此外,他们还常常举出有些连环画的确以文为主和有些读者看连环画主要是看文字的实例,来反证以画为主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以下我们对此再作简单的分析:

由文图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看,连环画大致可分下述三类:(1)以画为主的作品。此类作品一般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没有文字说明——有的仅有标题,有的连标题也没有,如一些连环漫画等。这类作品很明显的是以画为主,不必细说。(2)图文并茂的作品。一般连环画大多属于此类,如前面提到的(官渡之战)等。此类作品从其内部构成和艺术功能来看也是以画为主,前面已有论述。(3)以文为主的作品。此种连环画图画只起图解或插图的作用。它又可区分为不同的情况:有的作者主观上并不愿意如此,只是由于选题不当或编绘不当造成的,因而它只能算是并不成功的连环画。也有的是作者主观上就明确地在搞以文为主的作品,如(中国连环画)1988年第1期转载《刺梨》画刊的《亚森·罗平智斗福尔摩斯》及第2期刊载的《假若明天来临》等。这类作品的编写目的就是为了缩编原作,使读者花不多的时间就能了解故事,图画只起插图作用。因此,在严格意义上讲,它并非是连环画。《中国连环画》把它称之为“小说图画”,可能就是有意把它和一般连环画区分开来。所以,并不能以此来否定连环画应以图画为主。

其次,从读者阅读连环画时的表现来看,一般说来也可分为三类:(1)有的读者主要是欣赏绘画,不看或者很少注意文字说明。这类读者多是美术作者或美术爱好者,以及一部分识字不多的少年儿童。他们以看画为目的,绘画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连环画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单纯欣赏绘画,有时就看不懂,或者只是看其表现技巧,很难全面品评其艺术价值。因此,这类读者的阅读方法,应该说有很大的遗漏,不能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也就不能全面接受作品的艺术功能。(2)还有一些读者则主要看文字说明,基本上不看或者很少看画。这类读者多半是一些粗通文字的少年儿童和对图画不大感兴趣的人。他们以欣赏故事为目的,并不注意绘画质量的高低。对于这一类人来说,绘画可有可无,显然不起主导作用。这对画家的辛勤劳动,不能不说是极大的遗憾!对于图画所占的宝贵篇幅,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当然,对于读者的欣赏习惯不能勉强,只可诱导启发。所以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属于读者欣赏心理的问题和由于绘画失败缺乏对读者具有吸引力等问题,暂且不说,以后在别的篇章里再谈。从文图结合的关系来说,这种遗憾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少连环画由于没有很好地依照文图结合的规律来创作,而是让文字的连续性代替了绘画的连续性,致使读者只看文字不看绘画也能了解故事内容。过分强调文字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不注重文图结合,就势必降低绘画的主导作用。这虽然迎合了某些读者的欣赏习惯,却削弱了文图结合艺术的特殊功能,看一部连环画只等于读一篇小说故事梗概,图画在他们脑海中并未留下什么印象,这不仅是画家的憾事,也是文图作者共同的悲哀!所以,我们由此决不能得出连环画应以文为主的结论,恰恰证明不坚持以画为主的观点,就势必使连环画成为跛足的艺术。我们只有强调连环画绘画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摆脱这一窘境。(3)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上述两类读者都是些极端现象,就连环画的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是既看文又看画的,是从文图结合的欣赏当中获得知识、教育、乐趣和美感享受的。在连环画这一文图相结合的艺术中图画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是因为绝大多数读者看连环画不仅要求了解故事,还要求造型艺术美的欣赏。因此,他们常把一部心爱的连环画反复观看,仔细寻味。他们可以从连环画当中看到在原著或据此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看不到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可视艺术形象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看过《国演义》、《水浒传》小说和影剧的人,还想再看据此编绘的连环画的原因。因此,我们只有抓住以图为主这个根本,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人们常说“图文并茂”是连环画一个重要特点。那么它与“以图为主”是否相矛盾呢?有人认为二者是矛盾的,因为“图文并茂”“是根据形式特征而言。它肯定了连环画依赖于文学因素这个重要特点,但过分突出了文学因素的作用。在绘画完成之后,文学因素多转化为绘画因素,脚本文学或被舍弃,或只起补充说明作用。因此,文学不能与绘画‘比肩’或‘并茂’。连环画的审美价值最终是要由绘画来体现的。”(参阅《从文学之缘谈连环画的特点》一文,刊1986年第3期《连环画论丛》,其实,在文图相结合的艺术框架之内,“以画为主”和“图文并茂”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却是可以共存共荣的。“以”图为主”主要是指连环画的内部结构,而“图文并茂”表明连环画的外部形式。“并茂”不等于没有差别;有“主”不能忽略其“次”。因此,连环画的审美价值,也不能说最终要由绘画来体现,而应是文图结合同来体现,不过图画应起主导作用而已。

此外,也有人认为连环画既然是文图相结合的艺术,文和图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何必再分主次?分清主次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即使要分,也只能根据不同的作品来论,有的以图为主,有的以文为主,不应有统一的模式。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任何由几种艺术相结合或综合的艺术,其组成部分在整体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探讨其内部结构关系确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其本质特征,也有助于我们的创作实践。如上所述,大家对于这一问题又确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很值得展开讨论。当然,即使提出“以画为主”的观点,也不是规定统一的模式,在不同的作品中,文图所发挥的作用应有所不同。但是,作为连环画当中文图两个组成部分的总的关系,脚本是基础,图画是主导,则是文图相结合的基本规律,不可随意加以变更的。

二、关于图画“独立性”的探讨

我们说连环画以图为主,是在文图相结合的框架之内,就其相互关系而言的。如果由此而忽视脚本的重要性,则是不能赞同的,因为它违反了结合的规律。但是,在连环画的论坛上的确有这样的主张,认为绘画应摆脱脚本的束缚而独立存在。这和我们前一篇里探讨过的脚本有无“独立性”一样,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这一主张的具体论点,请参阅1986年第,2期《连环画论丛》中《关于连环画艺术如何发展的探讨》专辑中的一些文章。他们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为下述几点:

1、关于连环画的本质特性——认为是“流”、“虚幻空间流”,或者叫“流动”。这种“流动”是心理的,是艺术家的思维、情感的流衍过程。

2.关于文和图的关系——认为讲故事不是连环画的目的,主张要摆脱文学情节和脚本的局限;或者说要舍弃脚本,跳出“文学附庸”的窠臼,到精神运动中去寻找空间。这就是连环画发展的新方向。

3.关于创作设想——认为连环画要打破常规,建立绘画本身的连续性,即脱离文字形成直观的连续。它是直接表现思维的绘画,直接以画家的思维方式出发,表现一种连续的、画与画之间组合的新样式。

持这一主张者自称是“连环性绘画”的理论。对于这一理论究应如何评价呢?在其后出版的《连环画论丛》中曾对此展开讨论。有的同尽对此表示支持和鼓励,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创作也颇赞赏。而不赞成这一理论者,则认为它背离了文图相结合的原则,因面很难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这种看法在讨论中占主导方面。

很显然,上述“连环性绘画”理论是前些年文艺界兴起的西方现代派思潮在连环画艺术当中的一种表现。西方现代派艺术思潮各种各样,众说杂陈,也并非一无是处,但其通病却是脱离群众,抬高自己;强调主观,轻视客观;强调形式,轻视内容,不能全面地把握艺术的实际。所以,我们应该有所鉴别,不能盲目吸取。同时,这一“绘画性理论”的出现,也是长期以来连环画主要依靠改编,画家被动地依据脚本创作,因而较难发挥主体意识的一种逆反思绪的具体反映。所以,它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对于这一理论的分析和研讨所涉及的问题很广,这里不可能详谈,只能先就连环画绘画能否离开脚本而独立存在这个中心问题,来谈一些意见。其它问题的探讨,将在以后有关的篇章里寻找机会再谈。

要创新应该勇于探索,力戒思想保守,不能墨守成规。但是连环画艺术的基本规律和独特的艺术法则,却是离不开的,而且必须受其制约。因为如果背离了这一基本规律,也就没有什么连环画可言了。当然,究竟什么是连环画艺术的规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应该展开讨论。那么所谓“流”或“流动”是不是连环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呢?应该说“流”或“流动”是连环画本质的一个属性,但它并不就是连环画的本质。固然,没有流动就没有连续性,故事也就不能发展。但是,这种流动力又来源于何处呢?他们认为来源于“思维”、“心理”和“精神运动”。但是,任何具体的思维和心理及精神运动,都不能离开物质基础——生活内容,否则就不能运动起来。即使有了生活材料,进行思维活动,可以产生流动,但这种流动的结果却未必就是连环画的诞生,而连环画的诞生必须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有一个明确的创作动机,然后根据创作连环画的基本规律开展思维活动,才能“流”出连环画来。否则,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任意的思维活动,可能产生别的成果,但决不会是连环画。由此可见,所谓“流动”并非连环画的本质特征,它只是创作连环画的一种表现方式。而连环画的“流动”归根到底只能来源于脚本的文学故事。

同类推荐
  •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是作者行走在尼泊尔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为了更好地说明写生、创作中体会,每件作品都写了创作的切身感受,以此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心得。同时还附有尼泊尔旅游的路线、费用和攻略,可供去尼泊尔出行参考。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这是一本普及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的,有一定水准的广度、包容性和通俗性的音乐读物。全书共分六章,以第一、三、四、五章为重点章节。第一章,以常识性为特色将欧洲音乐史加以完整概述;第三章,就如何欣赏和理解交响音乐作品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以第三章中欣赏音乐所立观点将音乐的表现内容作为切人点,把从巴洛克音乐到现代音乐中的50多首交响音乐名曲划分为三大类由浅入深作出介绍;第五章,系统概述了交响音乐发展史。此外,第二、六章的内容也不乏丰富性。
  • 世界工艺美术(下)

    世界工艺美术(下)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音乐的极境

    音乐的极境

    从古尔德、波利尼、布伦德尔,到普莱亚、席夫、鲁普;从切利比达克,到巴伦博伊姆、莱文;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瓦格纳、欣德米特、布列兹……萨义德以专深音乐素养论及众多伟大作曲家、作品,伟大演奏家、指挥家,抽绎音乐的社会、政治、文化脉络,阐释音乐对社会被低估的影响力,对音乐界现状提出尖锐批评:帕瓦罗蒂将歌剧表演的智慧贬低到最少,把要价过高的噪音推到最大;霍洛维兹成了在白宫接受颂扬的国有资产;莱文的指挥简直就像是从坟墓里挖音乐,而不是赋予音乐生动与活力;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只甘于上演老实平庸的二流剧目;萨尔兹堡音乐节僵化成例行公事和恬不知耻的观光促销计划……
热门推荐
  • 龙鬼传说

    龙鬼传说

    我去了大学,我又重回江云市,不过,我的父亲,重小一直没见过,到底有什么神秘呢,一身绝技的叶子夕开始了调查
  • 《王殿这就是宿命》

    《王殿这就是宿命》

    她,从刚一出生就命定不凡;他,从小就苦练技能,却终究需要她的帮助,或者说,辛年家族,向来就要为这个世界而战,我们的天使,也要冷漠孤傲
  • 古玄苍域

    古玄苍域

    九荒元域,万族林立,群雄芸萃,万道争锋。在这里,人类与魂兽追求着无穷的主宰之路,灵气和魂力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一代天才少年,一个古朴手镯,一位神秘老人……且看少年顾百玄如何对抗魂兽、拯救大陆,上演属于自己的逆天传奇。
  • 倚剑独舞

    倚剑独舞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乃我何。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天若不满我灭天,灭天只在挥手间剑,古之圣品。“古之言兵必言剑”他一人一剑,带领军团拯救的不是世界,而是人们曾经失去的美好以及信仰。
  • 青痕路

    青痕路

    地球出发的能量探测舰队,在遭遇空间乱流后几近覆灭,唯一逃出的一艘,闯入了一个新的世界,探测舰最终分崩离析,这些地球文明如同种子般散落在未知的星球上,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会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变化?一名身体瘦弱的普通少年;一道无由来的淡青痕迹;一条不寻常的探索之路;青痕路,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玄幻世界。
  • 妃比寻常魔妃要逆天

    妃比寻常魔妃要逆天

    女主本是现代第一杀手,号称冷夜,腹黑狡诈,冷时像冬天一样冷,像夜般不可捉摸,一次意外,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伧楚大陆上,重生到了一个废材身上,外称弱智傻,且看女主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说她弱,魔兽来一只踩一只,说她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看女主和男主一起携手傲苍生。
  • 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雪球专刊第021期:股民的自我修养2

    最近有这样一种想法,即股市投资成功带来的收益,与一个人的层次、境界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层次和境界,即使从股市中得到了暴利,也很容易失去(2006年首次入市,在2007年大赚的投资人,估计只有不到5%的人到目前保住了牛市的成果)。更多的人是从未在股市中得到过较多的浮盈,而是在中国股市这个亿人坑中越陷越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神之路

    武神之路

    宅男穿越异界,神秘系统突然降临!从此,废柴华丽变身,开始演绎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奇迹!顶尖功法?绝世武器?倾城美女?武道巅峰?在武神系统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且看拥有武神系统的叶星辰,如何在乱世之中踏上武道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