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3300000038

第38章 禅元趣一、修身养性(1)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

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

“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地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

“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所省悟。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道是杀生毕竟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人说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着。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只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俗了,意谓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僧,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月亮偷不去 良宽禅师除弘扬佛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芦,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本性,每一个人,本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自家宝藏,怎会偷窃他物?禅师的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凡圣两忘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松再追问:“既不像佛,那像什么?”

光涌则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也无人优胜于你,你好好保重。”

事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说:

“光涌为肉身佛也。”

这则公案究竟有何含意呢,譬如有人问人像什么?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假如有所像,就有所不像。如果回答说人像鬼,鬼中也有人;如果说鬼像人,人中也有鬼。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虚空像什么?虚空无相无所不相,正因为虚空无相,才能包容万有;虚空无相,所以像一切的样子。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不像驴,不像佛,那么究竟像什么?像自己。惟有见到自己的自性,才能与虚空一个鼻孔出气,像什么?像虚空无相之相。能够凡圣两忘,体用一如,那就是见到无相的真理了。一与十 龙潭崇信禅师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就将寺中一问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可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天皇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的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的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后在龙潭结庵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这一段公案,完全表现的是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天皇道悟禅师的房子,要让给龙潭崇信禅师去住,这表示我的就是你的;龙潭崇信禅师的烧饼,天皇道悟禅师收下以后,又再还一个给龙潭崇信禅师,这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那时天皇道悟禅师的苦心,不是一个卖饼的俗人所知,但经常如此,终于触动崇信的灵机,从参究这个疑团,到直接的抗辩论争,龙潭崇信终于觉悟到多少不二,你我不二,心物不二,有无不二,原来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离他去。

后来,有灭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

“无,怎能胜他们呢?”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不信是真谛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算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也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

“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

“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

“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我不是众生 惟宽禅师有一次被一位学僧问道:“狗有没有佛性?”

“有。”惟宽禅师答。

“你有没有佛性?”“我没有。”

“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是佛吗?”“也不是。”

“那你究竟是什么?”“我不是一个‘什么’!”

学僧最后问道:“那是我们能够看到或想到的吗?”

“那是不可思不可议的不可思议。”

我是什么?我就是我,如果人人都能肯定自我,那就是真我,所谓真我非众生,非不众生,那是个什么呢?不能代替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几次三番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着说:“我们已发心出来参学,而且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可惜。这样吧,从现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那五件事呢?”

道谦非常自然的说道:“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言下大悟,从此再也不敢说辛苦了。

谚语说:“黄金随着潮水流来,你也应该早起把它捞起来!”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万丈高楼从地起,万里路程一步始,生死烦恼,别人丝毫不能代替分毫,一切都要靠自己啊!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至容易做到的,我们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他们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之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山禅师道:“你非常辛苦,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生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就把烛吹灭,德山到此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遂将疏钞取出焚烧,当火焰上升时,他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经典,再究竟的讲说,仍是分别知识;禅门无言,终究是无分别心的证悟。夜晚,是黑暗的,点了烛火又再吹灭,这意谓着外在的光亮熄灭以后,内心的禅光就会亮起来了,这个禅光,看清楚了真我,所谓语言文字,分别意识都是大海一滴了。我是侍者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助他开悟,一天呼唤道:“侍者!”

侍者一听国师叫他,立刻回答他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无可奈何的道:“不做什么!”

过了一会,国师又叫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又无可奈何的道:“不做什么!”

如此多次;国师对侍者改口叫道:“佛祖!佛祖!”

侍者茫然不解的反问道:“国师!您叫谁呀?”

国师不得已,就明白的开示道:“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道;”国师!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慧忠国师此时只有对侍者慨叹道:“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

侍者仍强辩道:“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

慧忠国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慧忠国师与侍者谁负了谁,这不去论他,但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不敢承担佛祖的称谓,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禅门讲究“直下承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众生只承认自己是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沉沦生死,无法回家实可悲也 。

无门禅师说:“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上刀山!”老国师年高心孤,对侍者用按牛头吃草的方法,使共觉悟,无奈侍者只是侍者,不是佛祖耳。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

“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觋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

“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文殊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逢到知音,有人认识他了。

原来,文殊文喜,是自他不二啊!有我在云岩昙晟禅师与长沙的道吾圆智禅师,同是药山惟俨禅师的弟子,两人友谊非常亲密。道吾禅师四十六岁时才出家,比云岩大了十一岁。有一天云岩禅师生病,道吾禅师便问道:“离却这个壳漏子,向什么处,再得相见?”

云岩禅师毫不迟肄地道:“不生不灭处。”

道吾禅师不以为然,提出不同的意见道:“何不道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

道吾禅师说后,也不等云岩的回答,就提起斗笠往外走去,云岩禅师便道:“请停一下再走,我要请教你,拿这个斗笠做什么?”

道吾禅师答道:“有用处。”

云岩禅师追问道:“风雨来时,作么生?”

道吾禅师答道:“覆盖着。”

云岩:“他还受覆盖也无?”

道吾:“虽然如此,要且无漏。”

云岩病好时,因渴煎茶,道吾禅师问道:“你在作什么呢?”

云岩:“煎茶!”

道吾:“煎茶给谁吃?”

云岩:“有一个人要吃!”

道吾:“为什么他自己不煎?”

云岩:“还好,有我在。”

云岩和道吾是同门兄弟,两人道风不同,道吾活泼热情,云岩古板冷清,但两人在修道上互勉互励,彼此心中从无芥蒂。他们谈论生死,有道在生灭处相见,有道在无生灭处相见。生灭与不生灭,其实在禅者心中均一如也。道吾拿一斗笠,主要是让本性无漏也,房屋漏水,茶杯有漏,皆非好器,人能证悟无漏(远离烦恼),即为完人,病中的云岩,论生死,非常淡然;论煎茶,“还好,有我在!”如此肯定自我,不随生死,不计有无,此即禅之解脱也!自伞自度 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

“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

“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如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一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隐藏的回答道:“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跳。”

学僧再进一步的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无差别呢?”

同类推荐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是《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之一。《了解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为回族提供了彻底的一神论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伊斯兰教与回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 定不在境

    定不在境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人及该做怎样的人的道理。
  •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

    《刘法慈心解心经》是在刘法慈讲解《心经》的讲稿的基础上,经过后期整理而成的。这部书,不是讲解经典的知识,而是传播经典的内涵。这部书,不仅拥有广度和深度,更是把经典的智慧带人生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喜乐。这部书,不只是让我们理解《心经》的文字,更是通过文字的奥义看到我们自己的心。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反观自照,看到真实的自己,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觉悟自我。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经”。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黑暗的救赎

    重生之黑暗的救赎

    “你爱我吗?”“爱!”“那你…会救我的,对吗?”“…对”“那就杀了我…”
  • 错染成婚,腹黑总裁求放过

    错染成婚,腹黑总裁求放过

    一场连环计,她成为了家破人亡,水性杨花的扫把星。一场交易,她摇身一变成了集万千羡慕于一身的秦太太。却不知,他们是人前恩爱,人后路人,貌合神离的假夫妻。当所有的阴谋败露,一场蓄谋的大火烧尽了所有的情分。五年后归来,她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的报复,却不知……她再一次的陷入了男人的圈套。“这一次,我以身为诱,想要骗你一辈子!”秦观止看着身下的女人说。“可我对你没兴趣……前夫!”“我会让你把‘前’字去掉的!”
  • 花开平凡岁月

    花开平凡岁月

    秦伟东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困惑,困惑的时候,他就已经往往会想起过去,从他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想。想那些在自己生命里形形色色的人,还有许许多多他经历过的事。
  • 穿越万界之我的系统是亚滋

    穿越万界之我的系统是亚滋

    21世纪寒冰雪,在学校放暑假回家之后,在床上看小说的她猝死在床上,得到系统的她又会得到怎样的体验呢
  • 我被黑化大佬绿茶了

    我被黑化大佬绿茶了

    【互宠系列】一心搞事业的腿精女总裁x乞丐扮猪吃虎的邪恶小奶狗(男主病娇偏执,女主自强型女boss。无恋爱脑,非白双洁)孟晴曾在雨夜大发善心,收留过一个雨夜晕倒的少年。??可多年后,已成为集团总裁的孟晴,迫不得已需要商业联姻时,一向乖巧的少年突然撕破了脸,和她二哥结盟,吞了她的财产,占了她的公司,也坏了她的联姻。??孟晴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只觉得自己的青春喂了狗。??可少年却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脸委屈地仰望着她,仿佛她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明明是孟晴你不好,背着我偷偷找男人,想要抛弃我的。”孟晴:...这绿茶一样的语气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学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代号“疯狗”的学生。不过众人不知道的是,令他们闻风丧胆老师头疼的疯狗,在回家后,却变成了某人小乖乖。彼时,小乖乖正站在孟晴身后,帮她揉捏着太阳穴。“舒服么姐姐?”孟晴悠哉悠哉:“别转移话题,成绩单拿来。”在别人面前,他是偏执的商业奇才,也是没良心的白眼狼。可他根本不在乎别人对他的任何看法,只要她的目光可以放在他的身上,便此生足矣。??她曾是他遥不可及的光,可当时光轮转,他只想将这束光牢牢攥在心里,再也不放开。
  • 两京风华录

    两京风华录

    兴风作浪的寿安公主重生了!!!这是一个“小公子在外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故事。寿安公主李忻得偿所愿,嫁给暗恋十年的清河郡王,但在大婚前一晚,夜闯大明宫的她一把火烧了皇叔的紫宸殿,最后被未婚夫一剑刺死在大殿之上。那晚,熊熊烈火染红了长安的夜空。一睁眼,她成了深陷命继子继承案想要成为女户的失孤少女,绞尽脑汁琢磨着回到两京兴风作浪……可是成为女户,她还需要一个上门女婿,这个路上掉下来的昏迷少年,不捡白不捡。
  • 彼时花开人不知

    彼时花开人不知

    有人说,错过太久,就会永远的错过。你说,感情,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在这一个人的感情里,我总是遍体鳞伤。有人说,当一个人出现过,别人都会是将就。你是我的特别,我却只能将就。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我们都在里面扮演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爱与被爱过。
  • 曲意逢迎

    曲意逢迎

    当她遇见了他,人生的轨迹就在他的影响下发生着渐渐的改变,没有人发现,她的心渐渐地不再属于那个逢意······然而在没有人发现的角落里一个叫林远兮的少年,默默地看着他的珍贵在慢慢成长······校园还是职场,职场还是黑道,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玄机······
  • 神眼少年在都市

    神眼少年在都市

    游戏主播、金牌作家、天才学者、商界巨腕、妙手神医、武林高手,这些原本没有一毛钱关系的头衔,却聚集在一个十七岁少年的身上,双眼中青光闪烁,且看他如何凭借神奇双眼超越平凡,叱咤风云。林笙:我的双眼可以看穿世界!
  • 异界之称霸宇宙

    异界之称霸宇宙

    一位少年.....一位宇宙强者......一个变成僵尸的少年变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