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47200000003

第3章 唐代茶具鉴赏(3)

过去的茶碾,不外乎木制(陆羽设计)、陶制(扬州出工)、石质(西安出土),显得比较粗陋普通,而法门寺出土的茶碾,因为是皇室专用品,所以出身高贵,仪态万方,它用二十九两纹银打造而成,纹饰鎏金,通体方长,由碾座、碾槽、碾盖三部分组成,碾槽嵌入碾座中,中间深两头浅,恰似一艘尖底小船,槽口沿外折与碾座铆接相连。在碾槽座上口设一平面抽闸式碾槽盖和“U”形轨槽,盖板可在轨槽内推进、拉出,极为科学、方便,而在碾槽上设盖防尘保洁,是一大改进,这在唐代其他阶层的茶碾中是不曾见过的,无疑比陆羽设漉水囊以倡导卫生饮茶还向前进了一步。

与茶碾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只鎏金团花银轴,即碾轮。它由执手和圆饼组成,在轮的周脊处有细密的齿轮状浅沟,便于快捷地碾碎茶饼,设计上可说有独到之处。

二三百年后,北宋的蔡襄和徽宗赵佶才大力提倡“茶碾以银或铁为之”、“碾以银为上”,把银制茶碾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特别是徽宗,还绞尽脑汁地设计了茶碾的最佳形制:“凡碾之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中聚;轮锐而薄,则远边中而槽不戛。”(见《大观茶论》)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为之洋洋得意的设计早在几百年前就已成为李家皇朝啜调琴的佳物,如果他泉下有知,真不知会作何感想,沮丧?遗憾?抑或是欣喜。这种银茶碾的重见天日,其意义远比发现本身要深远得多。

银质金花茶罗子,钣金成形,由罗箱、罗盖、罗座、罗框和茶屉五部分组成,罗面料为细密的纱绢,出土时尚粘附有大量褐色粉末,估计为茶末。在罗框下面还有一抽屉盒,用来盛装罗过的茶末。罗箱底有錾刻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子一副共重卅七两”字样。该罗设计制作均匠心独运,结构合理,组合形的箱体精巧无比,较之陆羽的同类产品,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4)点茶器。包括秘色瓷碗和银茶匙。

五瓣葵口高圈足秘色瓷碗,素面侈口平底,高圈足稍向外撇,通体施青釉,釉层均匀凝润,粗看似乎应归入饮茶器一类,但由于口径和高度比普通茶碗要大,不方便饮用,兼之使用者又是王室贵人,所以明显不可能作为饮具,合理的解释就是划入点茶器中。

鎏金流云纹长柄银匙,柄长且直,匙面平整,用来击拂茶花,进行搅拌、调制茶汤。

(5)贮盐器

前文提过,唐朝人喜欢在茶中加盐,这一习惯影响日久,甚至延续到了晚唐,这一点可从法门寺出土了三种盐具的事实得到旁证。

鎏金摩羯纹银盐台,由盖、台盘、三足架组成,台脚架上刻有錾文:“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淦金银台一只。”

银质鎏金坛子,银板成形,圆筒状,上有盖;下有高脚束腰座,全筒錾刻纹饰极其细致精美。

盘圆座素面盐台,共一组三枚,标明为智慧轮法师所赐。

(6)取火器

陆羽对煎茶用水及火相当重视,这一点影响了整个唐代,因此,在唐代茶具中,不可能没有取火用具的踪影。法门寺出土了一双银火,亦即银质的火筷子,用来夹炭火。这种火上粗下细,上半部用一根银链条连接,使两根筷子不至子脱离,夹炭时相当方便。用银筷夹炭,充分显示了王室的奢华无度。

(7)饮用器

法门寺出土的饮茶用具主要是一套二合一的茶碾茶托,质地为玻璃,淡黄绿色,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玻璃质茶具,这表明当时民间制作茶盏茶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而且,用价值高过黄金的玻璃来制茶具,大概也只有皇族有这么大的能力了。

(8)清洁用具

这类揩洁物均用丝绸制作,如食帛、揩齿布、折皂手巾等。

如上所述,法门寺出土的唐宫廷茶具,大多鎏金纹银,质地之好、品位之高,确实为世所仅见,同陆羽时代因陋就简的朴素作风相比,王室这套美仑美奂的茶具,无疑浸透了劳动者的血汗。但它在设计制作上的重大改进,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随着饮茶文化的普及深入,茶具文化也必将向高层次发展。

至于说这套茶具没有和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晚唐饮茶已逐步过渡到点茶饮法阶段,可能是主要原因,那套繁文缛节正在慢慢消失,虽然,急功近利的宋人最后还是走向了极端。

四、民间茶具摆道场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茶圣陆羽推崇的茶具及皇宫内院里供王室使用的茶具,一种虽朴实无华却过于庞杂,且在设计和制作上的条条框框很多,其专业化的特征明显;另一种奢侈豪华,选材极为考究,制作相当精良,每一件茶器都是当世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可以认为其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要大于作为茶具的意义。那么,在一个天下贵贱均好饮的朝代里,平民阶层普遍使用的茶具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呢?虽然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不多,但通过近些年出土茶具的对比分析,我们仍可以勾勒出崇尚实用、走向自然这么一个大致的轮廓。当然,作为唐代茶具体系中最大群体的民间茶具,与以上二者是密切相关又有差异的。

唐代的民间茶具也大多是由遍布大江南北的窑场烧造的,其工艺水平当然不可能达到宫廷茶具的水准,比如说用瓷配料不够准确,淘洗不够纯净,练泥不细,杂质较多,火候不匀,导致器壁变形,造成产品凸起气泡或釉层脱落等现象,两相比较,优劣自分。因此,民间茶具的整体水平尚嫌粗糙,茶具配套规模较小,但就其品种和功用而言,却也不遑多让。

民间茶具出土实物并不多见,成龙配套的更少。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境内陆续发掘清理了一批中小型唐代墓葬,墓主多为中下层平民人士,随葬品中发现了各类茶具,堪称为民间茶具的代表,现归类简述之。

(1)碾茶用具

这套出土于武宗会昌二年(842)墓的茶碾,器型结构十分简单,也由碾轮与碾槽两部分组成,但其质地既不同于陆羽的木茶碾,也没有法门寺宫廷银茶碾的金碧辉煌,为少见的陶瓷质。这种茶碾较木质耐用,比金属制品价廉,很可能在晚唐民间颇为流行,后来逐渐被淘汰出局,五代或北宋初就彻底消亡。当然,这仅仅是笔者的推断而已。

其实,唐代民间还盛行一种名叫茶臼的碾茶用具,是一种瓷制或石制的擂钵,用来捣烂茶饼也十分方便,只不过是实物很少见了,但在唐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柳宗元诗:“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足以说明用茶臼捣茶,在唐代十分普遍这一事实。

(2)贮茶用具

茶饼被碾碎经罗过后就成了茶末,而茶末的收藏待用工具一般用瓶、盒或罐,这类贮茶容器的质地各异,宫廷用金银具,而民间则保留传统,常用漆器。这种木制雕刻品经涂漆后能较好地阻隔空气中水分的渗入,茶香不易散发。由于漆器制作历史悠久,实用性观赏性俱佳,深得唐人喜爱,所以尽管当时瓷业发达,漆器茶具仍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工艺化程度更高罢了。河南堰师曾出土了一只漆盒贮茶具。

(3)饮茶器具

唐代饮茶用具主要有盏托、碗、杯及茶壶这几大类别。其中盏托类是陆羽《茶经》所没记载的,但盏托在民间却相当流行,对这种风靡一时的茶具,陆羽不可能视而不见,《茶经》之不载,不知是疏忽还是另有缘故,这成了学术界的一个悬案。

盏托又叫“茶托子”,它的问世,还伴随着一则趣闻哩!据唐李匡《资暇集》记载:“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烫指,取碟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后人根据这段记载,认定盏托始于唐代,其实大谬不然。根据考古发现,在湖南长沙、江西南昌和吉安的东晋和南朝古墓里,都曾出土了茶托。因此,可以说盏托起源于晋代,发展子南北朝,流行于唐宋,它的发明,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就是到了今天,盏托在盖碗茶具、组合茶具中还被广为采用,可见其实用性之高,适用性之广。

唐代盏托釉色以青为主,间或有施白釉者,两种釉色盏托,在偃师都有出土,估计白釉当为邢窑出产。

至于民间使用的茶碗,种类较多,有五瓣葵口碗、青瓷碗和小瓷碗等等,釉色青白都有。可见,虽然有茶神陆羽极力推崇青瓷茶碗,但民间还是能做到兼收并蓄,并没有太过偏重某一类产品。

杯类茶具有深腹杯、浅腹杯、玉石杯和银杯,其中浅腹杯寿命最短,大约仅流行于唐代晚期。

漆器茶碗虽然已因蓬勃发展的陶瓷业而逐渐被瓷碗所取代,但甘肃武威唐墓中出土的“金银平晚宝相花碗”至少能够说明由于所在地域的不同,使用的茶具自然不能同步,发展是有阶段的。茶具发展的步伐,是与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合拍的。

茶壶在唐代被称为茶注子,以瓷质为主。以生产茶壶著称的湖南长沙窑出产的釉下彩绘茶壶,是陶瓷史上的一大杰作。唐朝茶壶堪称革新的是以短形小流代替了过去的鸡头饰流。

总之,唐代茶具的起源和走向都是质朴自然,陆羽《茶经》开了茶具先河;宫廷茶具更是推波助澜,茶具朝着质地精良、制作精巧的较高层次转化;民间茶具则在各地名窑的支持下独领风骚,陶瓷茶具步入起步阶段并逐渐成了茶具群体的主流。随着品饮方式的改变,茶具文化凝重古朴的色彩逐渐淡化,只有那不变的缕缕清香、点点雅趣在向我们诉说唐朝茶文化的辉煌。

同类推荐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古铜镜揭秘

    古铜镜揭秘

    我国是铜镜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千秋可鉴的艺术瑰宝。但由于某种原因,铜镜尚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而这恰好给铜镜爱好者留下了一个难得的收藏机遇和投资空间。
  • 课外雅致生活-闪射一串晶莹

    课外雅致生活-闪射一串晶莹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陶器、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陶器、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顾丞峰自选集

    顾丞峰自选集

    《顾丞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顾丞峰自选集》所收录的文章分“理评”“批评”“艺评”“杂评”四部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号玩家

    神号玩家

    无尽世界,有的真实、有的虚幻,与其只活在一个世界里,不如纵身沉浸在万千世界之中,有些让人伤心欲绝,有些则让人重燃希望,每个世界,都上演着挑战极限和突破边界的故事,尽情体验这些世界吧!无限的可能等你探索!————IMAX全新品牌形象片《无限世界》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现实世界的逍遥!虚拟世界的纵横!两个世界华丽的碰撞,这……是最好的时代!
  • 诉说年少青春

    诉说年少青春

    主旋律:失去了联系,一场梦惊醒——图书馆靠窗的座位上,她见到了那个她以为她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的他。——她以为他们只是萍水相逢,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绝对缘深。因为此刻,她的前桌坐着的正是那天匆匆一别的少年。顾少白,你是我年少的欢喜。
  • 如临溪上

    如临溪上

    唐溪冉做梦也料不到自己不就是拍个马屁嘛,竟然拍到马腿上了,然后就该死的差点小命难保,她太难了……于是就开启了马甲狂掉的旅途。 萧临澈本以为自家夫人仅是一个武功不错并且认怂有点快的平凡人,直到……看到自家夫人的第一个马甲。 以至于之后,他已经随着唐溪冉的马甲一层层掉落免疫了。 深夜,他邪笑:“老婆,既然你一直瞒着为夫,为夫便要家法伺候了。”
  • 永痕的青春

    永痕的青春

    “如果,再来一次你愿意吗?”顾一夌,不!我满足了,跟他在一起就算一分钟也愿意……本文主讲青春爱情。暂时停更!
  • 暴君滚开:本妃不要帮忙

    暴君滚开:本妃不要帮忙

    一个倔强的小哑巴,从有记忆的那一刻就生长在一个人称药王谷的地方,神奇的医术、可怕的毒王、人间地狱试药坊、魔鬼式训练的火营,而她却是这里一名被试药的人。狠毒的教主、无情的杀手,人性的纠结,身世成迷。隐藏身份,身不由己的卷入到上一辈的纷争之中。面对爱情,欲罢不能也不会失去骄傲妥协。
  • 魔法师林音荨

    魔法师林音荨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她今年12岁,是个乖巧的小女孩。她叫——林音荨。
  • 塌天之祸

    塌天之祸

    他只知道取五神器可打开魔咒,而他却只想拿神草翻天覆地;他打开魔咒只为拯救苍生,而他斗破苍穹只为救一人;昔日好友道不同,不相为谋,到底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 木甲狂刀

    木甲狂刀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一千五百年前,李太白一人一剑一壶酒破虚遨游,留下太白剑典。一千年前,张三丰神游至此,传下太极剑谱。一百年前,北方剑豪莫路一人一剑独战十万大军,鏖战三天,尽数斩灭,人称狂剑。南天剑豪陆昊剑挑南天四魔,封号天剑。东土剑豪董天罡,气势雄浑,一眼威慑群雄,自号霸剑。西极剑豪童皇,剑出如皇,堂皇大气,浩浩荡荡,人称皇剑。而所有人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秩序,会被一人一刀所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