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8600000041

第41章 管理体制改革(4)

但这种破天荒的事,谁敢擅自做主。一个多月过去了,邓旭初几乎是掰着手指度过这漫漫长夜。上面还是没有回音。而在校内,种种猜测、议论却从各个角落传了出来。

“还没有听说别的大学搞过岗位津贴,我们能搞?”

“我早就说过,这种改革是短命的!”

“这一次看邓旭初怎么收场?”

邓旭初心里一阵震颤。是的,他作为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曾面对全校干部立下军令状:“党委办不成这件事,甘愿集体下台!”乌纱帽,他早已置之度外,此刻最使他不安的是交大面临着改革夭折、前功尽弃的危险,面临着他雄心勃勃重振交大雄风,建成第一流大学计划破裂的危险,他感到无颜面对那些“干牛活,吃羊草”的教师们,无法面对那些眼睛,那些在校园的小道旁,在教学楼中,在实验室里,在图书馆,那一双双向他投来的失望、疑虑交织的目光。

他强打精神,再次要求上面听他一次当面汇报,结果,他失望了。

怎么办?是进还是退?退,比割他的心都难受。为什么要后退呢?邓旭初想起了1938年5月,他从广州北上去陕北,在武汉得知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掉,交通中断,山高路远,他沿着公路从信阳、南阳绕道北上,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向前的情景。难道,路才走了一半,就要后退吗?他拼尽全力稳住脚步,一步一步在泥泞中挣扎着走向彼岸。

为什么要后退呢?邓旭初想起钢铁运输线上的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血雨腥风里,没有一个战士想过“退”字。

今天到了交大改革的关键时刻,他怎么会后退呢?清晨,他来到办公室,推开堆积如山的文件,拿出笔在小黑板上写着:“办学难、改革难,红军不怕远征难!”

深夜,他本想整理党委会上的发言,却不知不觉中又在纸上涂满了“办学难”的字句。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困难而诞生!

自古改革者的道路又有几个顺顺当当。今天的改革者又何尝不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规矩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而邓旭初说人的眼睛是长在前面的,要向前看,要干过去没有干过的事,想过去没有想过的办法。内部有阻力:干吗这么多新花样?吃惯大锅饭的人、改革中利益受损者、那些“阿混”们立即起来反对。有极“左”思想者,无论你怎么做,他们总会不满意。一旦受挫,社会上风言风语,众口铄金。从思想观念上来看,有些人有顾虑,怕改革会搞乱一个单位或一个城市;有些人左顾右盼,怕摆不平;有些人怕违反上级规定。但邓旭初最怕的还是得不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唉,怎么了?房子好像在摇动,邓旭初来不及移步躺在床上,甚至来不及搁下手中的毛笔,脑门就“嗡”一声,摇摇晃晃地摔倒在地板上!

醒来时,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郑重地告诉他:“为防止心脏病再度复发,出院后需要绝对休息一星期,暂时不能上班工作。”邓旭初从床上爬起来,立即打电话,要求第二天预定的书记、校长会议改在自己家里按时召开。

那份请示报告打上去又是几个月了,还要等下去吗?邓旭初自从病倒醒来的瞬间,就痛苦地接受了一个观点:毕竟年纪大了,时间不能再等了!

还等什么?等了几十年,邓旭初仿佛又回到从前。那是在皖南事变越狱后的路途中,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与难友露宿在一个古庙中,凛冽的寒风穿过窗户,像锋利的尖刀刺着他的全身。半夜,寒气更加逼人,又冻又饿,他几乎昏迷过去。眼皮越来越沉重,困死了!但他明白,此时眼皮一合,也许永远难以睁开了!于是,他在心中一遍遍地唱着国际歌,挨到天亮。此时的他一贫如洗,身无分文,放下知识分子强烈的自尊心开口向别人讨饭,话到嘴边,眼泪早已涌出眼眶。他曾发誓,总会打出一个人人有饭吃的天下。

长期形成的事业“大锅饭”今天要被打破,许多人想不通,人人有饭吃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已成为人们的普通常识。因此,一提起改革管理体制,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党不忠”,有违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家中,邓旭初脸色苍白地躺在沙发上参加会议,他决定不再等了,他说:“岗位津贴这钱要发,不管什么风险,改革是一定要进行下去的。”他和刘克、朱雅轩等几位同志,拟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上面既然对交大全面实行“岗位职务津贴”的请示报告不批准,那么我们选择一二个系先行试点,积累点经验总是可以的吧?

试发岗位津贴的第三天,有关部门便进驻交大调查此事。

校园内顿时不安起来,各种议论不断涌现。交大领导班子中一些干部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邓旭初劝慰他们说:“这岗位津贴是我主张坚持制定的,如有错误,我邓旭初当属‘元凶祸首’。如果追查责任,也该有我来挨板子,无论风险多大,我担,无论责任多大,我负。”

调查组的负责人××和邓旭初是来自解放区的老干部。邓旭初见到他便说:“欢迎你们来交大检查工作”。

××知邓旭初话中有刺,忙说:“不,不叫检查,是了解情况。”

邓旭初说:“检查就是检查,我喜欢直来直去”。邓旭初了解××同志是较开明的,交大开始制定岗位津贴时还得到他的关心,相信他能实事求是地调查。

××同志率领调查组进行了四五天的调查,听了方方面面的意见,临走前,紧紧地握住邓旭初的手:“该是表态的时候了,可该说些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你们的做法是对的。”一股热流迅速传遍邓旭初全身,他已感受到××同志带给他的力量。还要说什么呢?这已经足够了,两位老战友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同志回去以后,向上面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汇报,不久上级部门作了批示:试行两个月,结合工资调整给予解决。

两个月,是否太少了?××同志也同情交大的处境,愿为交大说说话。

还担心什么呢?交大的改革路子是对的,自己也快要离休了,要为交大,为教育界办件好事!他不顾疲劳,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在北京,他亲自向劳动人事部作了汇报。很快,劳动人事部对交大改革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交大改革的条件是成熟的,可以试行发放岗位津贴,便将两个月改为长期试行。

不久邓旭初出席上面一次会议,在发言中,他表露了几年来交大改革的艰辛和期望,他把长期淤积在心中的苦闷全部发泄出来,他感到轻松多了,却根本没有考虑他是在什么场合下发言,他的发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改革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克服了吃大锅饭的现象,学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正如前来参观的人所说:“交大人精神振奋,走路都比人家快。”当时情况确实如此。刚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及时出版了党委办公室编写的《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改革初探》,该书总结了交大的改革经验和有关规章制度,一出版,就成了畅销书,一再重印,仍供不应求,总共发行了10万余册。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来交大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对上海交大工作成绩的赞扬声不绝于耳,邓旭初却认真地说:“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我们小小一个交大、小小一个党委、小小一个邓旭初,想第一个跨出这‘第一步’,休想!”

上海交大发放岗位津贴后,其他学校也跟着做了,后来,全国高校和政府机关也都基本上发放了岗位津贴,开始不赞成的同志也拿到了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作为一种工资奖励模式迅速在全国推行了,很少有人知道津贴背后的艰辛故事。万事开头难,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是邓旭初领导的上海交大。

5.自费工资改革

发放岗位津贴是上海交大工资改革的雏形,对于巩固和扩大管理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岗位津贴发放以后,交大各方面的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大增。假期中,许多教研组教师放弃休息的时间,主动到中央各部、上海市各工业局及有关工矿企业争取科研任务。材料系1981年科研项目只有41项,经费39万元,1982年达100项,经费139万元,增加100多万元。根据《教师工作规范》,教学效果良好,才能享受津贴,同时规定,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两年内要写出一篇关于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教材内容改革方面的文章,这大大提高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感。许多教师拿到岗位津贴,为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交大教师而感到自豪,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以保持这种荣誉。一些老教授对中年教师发津贴表示同情,他们说:“我们30多岁已拿到200多元工资,现在40岁的中年人还只拿几十元,补贴一点完全应该”。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邓旭初发现现行工资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教职工的工资水平和工资等级不能反映他们的业务能力。不论贡献大还是小,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这本身就是‘大锅饭’。现有工资制度中没有正常的升级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制度与人事制度严重脱节。中年教师工资偏低,职级不相称,劳酬不对应。中年党政干部工资偏低,许多专业教师因此不愿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党务工作。现行工资制度种类繁多,级差混乱。脑力劳动者的工资低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许多人还不在级内。然而国家一时又无力通过工资制度改革来改变这种职级不符的状况。同时学校也缺乏调整和分配工资的自主权。”

邓旭初认为打破“大锅饭”,改革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把劳动制度(教师工作规范、干部岗位责任制)人事制度(教师升级标准)和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结合起来。劳动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是分配制度的依据。在没有完成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会出现更高水平的大锅饭。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完成了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整个改革就会失去一个重要杠杆,无法巩固和持久。

1983年4月,邓旭初说:“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搞到底不可,现在我们完成了劳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的任务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交大各项改革都走在前头,别人都在盯着我们,工资改革必须马上搞。”

上海交大要实行自费工资改革的设想得到上海市政府、教育部和劳动人事部的支持。经全面考察,他们确认交大通过人事制度和劳动制度的改革,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进行自费工资改革的条件是成熟的,批准交大进行自费工资改革试点。

学校根据现在工资制度存在的实际问题,很快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干部实施工资制度(自费)改革的若干规定》。把学校当时实行的11大类100多个工资等级统一为干部和工人两个工资标准。明确教师、干部的职务、职称工资等级线,职级不符合的各类人员,凡能全面完成任务,并经考核合格,力争使其在二三年内达到职务、职称的最低工资等级。建立正常的升级制度,规定升级的年限。对完不成工作规范和岗位责任制的人员,发折扣工资。根据国务院工调文件的政策原则,结合学校考核办法和本人的原工资水平,按照重点解决中年骨干教师与干部工资的精神,一律按新工资标准实行重新定级,对工资不在级上的进行重新定级。

工改后,全校3188名教师、干部中参加调资定级的有2747人,月增资金额共55698元;按参加调资定级人员计算,平均每人每月增资20.28元,其中教学人员平均增资22.51元,党政干部平均增资14.59元。全校除按国家文件应增工资外,自费增发每月1.7万元,按全校3188名教师和干部计算,人均每月自费增资5.48元,按实际参加定级的2747人算,人均月增6.35元。

但这5.48元与以前的6元职务补贴大不一样,有人说:“6元钱初步调动了人的积极性,5.48元更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竞争的局面。”

因这5.48元与以前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显地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改革后,最多的超过二至三级,最少的则低于国发(82)140号文件规定的增资额。全校有54名正副教授原工资在133元以上,这次一般的定在最低职级线上,即五级一等160元;个别的定在了3级2等即268元,拉开了差距,这是以往历次调资中没有的。这次工资改革是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施的,有根有据,定得高和定得低的人都感到有压力,只有努力工作。

最主要的是通过实施《教师工作规范》、《教师升职标准》、《职务工资制方案》三大规定,使每个教师的劳动、升职和分配直接挂起钩来,使每个人的业务能力、贡献大小、工作好坏,直接与工资相联系,摒弃了过去那种论资排辈,轮流升级,只比待遇,不比贡献的陋习,打破了工资制度上的平均主义,确保了中年骨干教师实现职级相符。

上海交大工资改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其经验在许多地区得到了肯定或推广。

1983年3月,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召集首都各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大会(约500多人),邀请邓旭初介绍上海交大改革的体会和做法,反响十分强烈。会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了专题简报,全文刊登交大领导的发言,并在北京地区广泛散发。1983年5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高校工作会议,请邓旭初介绍上海交大的改革经验。上海交大改革的影响已经扩大到全国范围。

通过参加武汉全国高校工作会议,上海市教卫办领导舒文同志感触很深,返沪后,决心要在上海高校中尽快推广上海交大的经验,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这时候,有人写了封捕风捉影的检举信,说是邓旭初将自己的工资提了100多元。于是,一个工资改革调查组迅速被派驻上海交大。

1983年8月下旬,上海交大党委召开欢迎大会,调查组的同志说:“我们这次来交大,一是奉命办事,二是改革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既要总结经验,更要找出缺点。我们调查的内容主要有:第一,定编和制定工作规范的情况;第二创业与创收的关系;第三,工资改革的做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调查组认真倾听了对改革意见多的同志的意见,启发他们大胆发言。一次,在管理学院座谈会上,调查组启发说:“关于工资改革听说大家反映很大,你们都听到些什么?对哪些人的工资意见最大?”

9月下旬,调查结束,针对调查组提出的问题,上海交大党委进行了说明,完全澄清了事实。调查组说:“这次上面要求我们进行调查,这说明上级对交大改革是十分关心的,也是有所了解的,而且还听到了反映,也是有一定看法的,因此,我们在基本肯定交大改革的同时,对于这些反映和看法,也不得不有所表示和交代。”最后调查组把这些“表示”写进了《关于交通大学管理改革与工资改革的调查报告(草稿)》(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同类推荐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

    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一生波澜起伏,他抱忧国爱民之心,寄豪情于辞章之间,格调激昂而情致沉练,以诗入词,存世词作颇多。他师法于古诗,壮心激昂,其豪放之词曲律清扬,含蕴高古,风流豪俊又不失婉约之致,南宋飘摇风雨之路,他踽踽独行。本书赏析稼轩词之风格特色,点拨南宋之昔世烟云,以抒情的笔调写出辛弃疾剑胆琴心、词意纵横之间的傲然而立之风骨,结合宋词的创作技法等方面探究,写出词人的传奇一生。
  • 林肯传

    林肯传

    本书是戴尔·卡耐基为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所著的传记,详述了林肯坎坷但充满传奇的一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贫困,却对读书充满兴趣,凭借天分和努力,他成了一名律师,经常以自己微薄的收入为当事人垫补律师费。接触政治后,林肯对政治充满兴趣,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从事法律事业让他对社会底层民众充满理解与同情。几经沉浮,林肯终于赢得选举,掀开了美国历史新的篇章——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统一。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就是要出头

    我就是要出头

    老师:“那就王xx来当班长,大家都没意见吧?”余小郁:“我有意见!”老板:“既然大家都同意假期加班......”余小郁:“我不同意!”劫匪:“所有人双手抱头蹲下,还请大家配合一下!”余小郁站起:“我不配......”砰!医生:“显然,患者的死亡是个不争的事实。”余小郁掀开白布坐起:“谁说的?”大牧师:“神说......”余小郁:“我没听神说过。”所系不同,所务各异,行非凡之事,成就非凡人生!余小郁:如果不是这破系统,你以为我愿意当出头鸟?
  • 重生之萌妻难养

    重生之萌妻难养

    前世,谷以希被爱了五年的男友和最亲的闺蜜同时背叛。那天,谷以希出差回来,想给男友一个惊喜,在打开房门的那一刹那,她看见男友在和自己的闺蜜偷情,男友惊慌失措,连忙解释。谷怡希放下行李厢,从包里拿出一盒茶叶,说:“这是给你的礼物,从此以后,你我便是陌生人。”第二天,谷以希遭受车祸,在生死的一瞬间,她听到了她闺蜜的声音:“谷以希,你有什么能耐能让那么多好男人喜欢上你,你没我漂亮,学历没我高,你凭什么?去死吧你!”在生死一瞬间,她才明白她的闺蜜竟如此恶毒,若有来生,我谷以希必定好好活下去。
  • 完美少女之魔都夜梦

    完美少女之魔都夜梦

    完美少女,魔都风云!!!大小姐众星捧月,再续枭雄传奇……
  • 清魔传

    清魔传

    一把魔刀两股斗气三生修炼四相方圆五魂齐聚世道不公,我愿化身成魔,待看奴隶少年如何战天下
  • 家有考生--中考篇

    家有考生--中考篇

    中考年年有,但学生应该怎样复习,怎样考试,家长应该怎样推波助澜,助孩子一臂之力,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健康的体魄和敏锐的心智,将直接关系到中考的状态甚至考试成绩。本书将好的方法和技巧收集沉淀、整理归纳并梳理成文,力求使考生及家长们轻松掌握,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功效。
  • 婚姻料理

    婚姻料理

    美女厨师阿琴与大学教授杨树和他们的女儿桃子原本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幸福三口之家,因为阿琴无法忍受丈夫醉心科研而从不顾家,最后选择离婚。离婚后的阿琴,在接连不断的相亲中,分别和四位迥然不同的男人之间发生了一连串好笑又无奈、温暖又感人的爱情故事。
  •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

    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

    有人说,每个人都能等来一场盛世花开,而我却始终等不到。是时间不对?还是地点不对?抑或是我总是低头走路?错过一场又一场的花开季节,直到心力憔悴。也许,我遇上的,只是昙花开,却没有来得及反应。花开花败,梦醒心碎,最后,终于明白:乞丐不能爱公主,沈筠威不能爱流氓。一个危机重重的缉毒任务;一场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两个相爱至深的人始终无法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相对,每一次他们看到的都是对方模糊的身影。他们的爱情似乎就注定要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