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1100000028

第28章 人,诗意地栖居(6)

诗人的尺度

海德格尔认为,为了对做诗进行思考,我们就必须一再来思索在做诗中被采取的尺度;我们就必须关注这种采取的方式,这种采取在于让那种已被分配的东西到来。做诗的尺度是什么呢?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疏异者。

只有在一味劳累的区域内,人才力求“劳绩”。人在那里为自己争取到丰富的“劳绩”。与此同时,人也得以从此区域而来,且通过此区域,去仰望天空。这种仰望向上直抵天空,而根基留在大地上。这种仰望贯通天空与大地。这一“之间”分配给人,构成人的栖居之所。我们现在将这种被分配的贯通——天空与大地的“之间”由此贯通而敞开——称为维度。此维度之出现并不是由于天空与大地的相互转向。可以这样说,转向本身居于维度之中。维度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空间的延展;因为一切空间因素作为被设置的空间的东西,本身就需要纬度,也就是需要它得以进入其中的那个东西。

维度之本质是那个“之间”——即直抵天空的向上与归于大地的向下——的被照亮的、从而可贯通的分配。据荷尔德林的诗句所云,人以天空度量自身而得以贯通此尺度。人并不是偶尔进行这种贯通,而是在这样一种贯通中人才根本上成为人。所以,人虽然能够阻碍、缩短和歪曲这种贯通,但他却不能逃避这种贯通。人之所以为人,总是已经以某种天空之物来度量自身。就连魔鬼也来自天空。所以,荷尔德林接着又说:“人……以神性度量自身。”神性是人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栖居的“尺度”。所以,只有当人以此方式测度他的栖居,他才能够按其本质而存在。人之栖居基于对天空与大地所共属的那个维度的仰望着的测度。

测度不只测度大地,所以绝不是简单的几何学。测度也并不是测度自为的天空。所以测度并不是科学。测度测定天空与大地两者相互带来的那个“之间”。这种测度有其自身的尺度,因此有其自身的格律。

人就他所归属的那个维度来测度他的本质。这种测度将栖居带入其轮廓中。对维度的测度乃是人的栖居赖以持续的保证要素。测度乃是栖居之诗意因素。做诗即是度量。那什么又是度量?倘若我们将做诗思考为测度,那我们显然不可能将这种做诗安置于一个关于度量和尺度的任意观念中。

或许做诗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度量。也许我们必须以另一种声调将“做诗是度量”这句话说成“做诗是度量”。在其本质之基础中的一切度量皆在做诗中发生。所以,我们要注意度量的基本行为。度量的基本行为在于:人通常首先采取他当下借以进行度量活动的尺度。在做诗中发生着尺度之采取。做诗是“采取尺度”——从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来加以理解;通过“采取尺度”,人才为他的本质之幅度接受尺度。人作为终有一死者成其本质。人之所以被称为终有一死者,是因为人能够赴死。能够赴死意味着:能够承担作为死亡的死亡。只有人赴死——而且只要人在这片地上逗留,只要人栖居,他就不断地赴死。但人之栖居基于诗意。荷尔德林在人之本质的测度借以实现的“采取尺度”中看到了“诗意”的本质。

然而,我们怎样证明荷尔德林是将做诗的本质思为“采取尺度”了?我们在此没有必要证明什么。所有的证明都不过是依据前提的事后追加的做法。依据被设定的前提,一切均可得证明。但我们只须注意少数几点。我们只要关心诗人自己的诗句便可以了。因为荷尔德林首先真正追问的只是尺度。此尺度是人借以度量自身的神性。荷尔德林诗云:“神莫测而不可知?”这显然不是真的。因为,倘若神是不可知的,那它作为不可知的东西又怎么能成为尺度呢?但是,需要确认一点的是,神之为神对荷尔德林来说是不可知的,且作为这种不可知的东西,神恰恰是诗人的尺度。因此,让荷尔德林困惑的还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在本质上保持不可知的东西如何能成为尺度呢?因为人借以度量自身的这种东西无论如何必须公布出自己,必须显现出来。而如果它显现出来了,那它就是可知的。可是,神是不可知的却又是尺度。不仅如此,保持不可知的神也必须通过显示自身为它所是的神而作为始终不可知的东西显现出来。不光神本身是神秘的,神之显明也是神秘的,所以,荷尔德林提出下一个问题:“神如苍天昭然显明?”随即他又答曰:“我宁愿信奉后者”。

现在,我们要问,诗人为什么愿意做此猜断?接着的诗句给出了答案:“神本是人之尺度。”人之度量的尺度是什么?不是神,也不是天空,亦不是天空的显明。此尺度在于保持不可知的神作为神怎样通过天空而显明的方式。神通过天空的显现乃在于一种揭露,它让我们看到自行遮蔽的东西;但这并非由于它力求将遮蔽者从其遮蔽状态中牵引出来,而只是由于它守护着在其自行遮蔽中的遮蔽者。因此,不可知的神作为不可知的东西通过天空之显明而显现出来。这种显现是人借以度量自身的尺度。

对于人的通常观念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令人不解的尺度;对于无所不晓的陈腐的日常意见来说,它看来也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日常观念和意见往往都声称自己就是一切思想和反思的准则。

然而,为什么这种在我们今人看来如此怪异的尺度被允诺给人并且通过做诗的“采取尺度”而向人公布出来了?因为惟有这种尺度测定着人之本质。因为人是通过贯通“在大地上”与“在天空下”而栖居的。这一“在……上”与“在……下”是共属一体的。它们的交合乃是贯通;只要人作为尘世的人而存在,他就时时穿行于这种贯通。

因为人在经受维度之际存在,所以人之本质始终必须得到测度。这样,就需要一个尺度,它同时一体地关涉整个维度。洞察这一尺度,将它当作尺度来加以测定且将它当作尺度来加以采取,这对诗人来说就意味着:做诗。做诗就是这种“采取尺度”,且是为人之栖居而“采取尺度”。因此,紧接着诗人便说:“神本是人的尺度”。

现在,我们知道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了吗?既知道又不知道。说知道,是因为我们接受了一个指示,知道要在何种角度上去思考做诗。说不知道,是因为作为对那个奇怪的尺度的测定,做诗变得愈加神秘兮兮了。因此,倘若我们准备在诗的本质领域中逗留一番,做诗就势必还是神秘兮兮的。

当荷尔德林将做诗思考为一种度量时,还是令人诧异的。如果说荷尔德林洞察到作为一种度量的做诗,并且首要地将做诗本身当作“采取尺度”来贯彻,那么,为了对做诗进行思考,我们就必须一再来思索在做诗中被采取的尺度;我们就必须关注这种采取的方式,这种采取在于让那种已被分配的东西到来。做诗的尺度是什么呢?是神性;也就是神吗?谁是神呢?也许对人来说,这个问题太难了。因此,让我们先问问什么是神?

荷尔德林在《在可爱的蓝色中闪烁》一诗中有这样几行诗:

“什么是神?不清楚,

但他的丰富特性就是他的天空的面貌。

因为闪电是神的愤怒。

某物愈是不可见,

就愈是归于疏异者……”

对神来说疏异的东西,是指天空的景色,天空的景色是人非常熟悉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是在天空下、大地上的一切;那不可知者归于这一切为人所熟悉而为神所疏异的东西,才得以在其中作为不可知者而受到保护。诗人召唤着天空景象的所有光辉及其运行轨道和气流的一切声响,将这一切召唤入歌唱词语之中,并使所召唤的东西在其中闪光和鸣响。

不过,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并非是去描写天空和大地的单纯显现。诗人在天空景象中召唤那种东西,后者在自行揭露中恰恰让自行遮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在各种为人所熟悉的现象中,诗人召唤那种疏异的东西——不可见者为了保持其不可知而归于这种疏异的东西。

只有当诗人采取尺度的时候,他才做诗。由于诗人如此这般道说着天空之景象,即,诗人顺应作为疏异者的天空之现象,也即不可知的神“归于”其中的那个疏异者。我们通常所见的表示某物之景象和外观的名称是“形象”。“形象”的本质是:让人看某物。而映象和模像是真正的形象的变种。真正的形象作为景象让人看不可见者,并因而使不可见者进入某个它所疏异的东西之中而构形。因为做诗采取以天空之面貌为尺度,所以它便以“形象”说话。因此,诗意的形象不是单纯的幻想和幻觉,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想像,是构成形象,即在熟悉者的面貌中的疏异的东西的可见的内涵。形象的诗意道说将天空现象的光辉和声响与疏异者的幽暗和沉默聚集于一体。通过这种景象,神令人惊异。在此惊异中,神昭示其不断的邻近。因此,荷尔德林在“充满荣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几行诗后接着写道:

“……我要说

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

也难与人的纯洁相比。

人乃神性之形象。”

“……夜之阴影”——夜本身就是阴影,是那种绝不会漆黑一团的幽暗,这种幽暗作为阴影始终与光明相亲切,为光明所投射。做诗所采取的尺度作为疏异者——那不可见者就在其中保护着它的本质——归于天空景象中熟悉的东西。因此,此尺度具有天空的本质特性。但天空并非纯然是光明。高空的光芒本身就是其庇护万物的浩瀚的幽暗。天空的可爱蓝色乃是幽深的色彩。天空的光芒是庇护一切可昭示者的日出日落的朦胧。此天空乃是尺度。所以,诗人一定会问:“大地上可有尺度?”且诗人必定得答曰:“绝无。”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说“在大地上”时,我们所命名的东西只是就人栖居于大地且在栖居中让大地成为大地而言才存在。

但是,只有当做诗实现而成其本质,且其本质是我们所猜度的,就是作为一切度量的“采取尺度”,这时候,栖居才会发生。这种“采取尺度”本身乃是本真的测度,而不是用那种为制作图纸而准备的标尺所做的单纯测量。作为对栖居之维度的本真测定,做诗乃是原初性的筑造。做诗首先让人之栖居进入其本质之中。做诗乃是原始的让栖居

人栖居,是因为人筑造。并非由于人作为筑造者仅仅通过培育生长物同时建立建筑物而确立了他在大地上天空下的逗留。只有当人已然在做诗的“采取尺度”意义上进行筑造,人才能够从事上面这种筑造。本真的筑造之发生,乃是由于做诗者存在。

做诗筑造着栖居之本质。做诗与栖居并不相互排斥,做诗与栖居相互要求着共属一体。“人诗意地栖居”。这个诗句的真理性以极为不可名状的方式得到了证明。因为,一种栖居之所以能够是非诗意的,只是由于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

无论在哪种情形下,只有当我们知道了诗意,我们才能经验到我们的非诗意栖居,以及我们如何非诗意地栖居。只有当我们保持着对诗意的关注,我们才能期待,非诗意栖居的一个转折是否和何时在我们这里出现。只有当我们严肃地对待诗意,我们才向自己证明,我们的所作所为怎样和在哪种程度上能够对这一转折做出贡献。

做诗是人之栖居的基本能力。但是,人之所以能够做诗,始终只是按照这样一个尺度,即,人的本质如何归本于那种本身喜好人、因而需要人之本质的东西。依照这种归本的尺度,做诗或是本真的或是非本真的。

所以,本真的做诗也并不是随时都能发生的。本真的做诗何时存在,能存在多久?荷尔德林对此有所道说。这几行诗是:

“……只要善良,

这种纯真,

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度量自身……。”

荷尔德林说:“与人心同在”,也即:达到人之栖居本质那里,作为尺度之要求达到心灵那里,从而使得心灵转向尺度。

只要这种善良之到达持续着,人就不无欣喜,以神性度量自身。这种度量一旦发生,人便根据诗意之本质而做诗。这种诗意一旦发生,人便人性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的生活”——恰如荷尔德林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就是一种“栖居生活”。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哲学深处的漫步

    哲学深处的漫步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毋庸置疑。出生的不平等本身就在起跑线上让许多人失去进入上流的勇气。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不平等而放弃努力。虽说人命天定,但我们仍然有理由选择灵魂的高贵。
  • 家范的教育智慧

    家范的教育智慧

    《家范的教育智慧》内容简介:一般人只知道司马光有一部治国的书叫《资治通鉴》却很少有人知道司马光还有一部齐家的书叫《家范》。《家范》并不是仅仅讲如何治家问题,司马光在《家范》卷首引用《大学》里的一段话,来阐明他写《家范》的目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司马光自己也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热门推荐
  • 带炮后卫

    带炮后卫

    留洋球员悲剧了,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结局。我宣布,我张腾不仅要一炮而红,更要用我的重炮技能轰出自己的一片天!
  • 城市里的小人物

    城市里的小人物

    生活、工作、事业、爱情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而每个人所经历的又大不相同。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会不会不再孤单。大城市里的每个小人物。
  • 家有妖精

    家有妖精

    我不确定是不是只有一个世界,但我确定你和我在我的世界里相遇过,哪怕是梦,也是美好的。
  • 士虞礼

    士虞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剑狂枭

    傲剑狂枭

    大涅槃时代,地球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隐藏于世界各个角落的空间开启,昔日沉眠的旧神复苏,人类的主宰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阳光中荡漾的腹黑少年偶获经验值系统,注定要以绝世之资登临这波澜壮阔的舞台。PS:剑与魔法交织,龙与少女横行,高武,机甲……,缤纷混乱的世界,强者才有话语权,这片星空下究竟谁才是霸主?
  • 重生之IQ皇后

    重生之IQ皇后

    这个皇后也叫黄依依,父亲是当朝宰相,门生遍布朝堂深受皇帝的忌惮。宰相特别疼爱自己的长女,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性命。所以皇帝娶了宰相的女儿做皇后制约宰相。但是皇帝不喜欢彪悍的黄依依但是又不得不装作很爱她的样子。而被宠坏的黄依依虽然很彪悍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心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的很难听又不会真的去做,为此得罪了很多人,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恶毒的妇人,所以一不小心就被害身亡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雾寒霜雪

    雾寒霜雪

    消失二十年,曾在江湖上掀起血雨腥风的雾寒刀又重现江湖,平静的江湖又会涌起怎样的暗流?
  • 韶华这一生

    韶华这一生

    一个平凡的女人的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平凡是真的平凡,就连经历都是别人身上的都发生过的,至于不平凡……该文祝愿所有的女性都能平安顺遂的过完自己幸福的一生。
  • 关于我和张先生

    关于我和张先生

    第一次听他说爱我是在初春彻底分开是在秋天我站在街头晚风一吹就知道不是春天的风了熟在春热恋于夏分别在秋从此春夏秋冬皆遗憾散伙是人间常态我们也无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