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1100000022

第22章 林中路(4)

由此可见,完全的、完成了的、因而是经典的虚无主义虽然包含着“对一切以往价值的重估”,但这种重估并不单纯是以新的价值来替代旧的价值。价值重估成了对价值评价的特性和方式的颠倒。价值设定需要一个新的原则,即需要某种东西作为它的出发点和立身之地。价值设定需要另一个领域。其原则不再能够是已经失去生命的超感性世界。因此,以被理解的重估为目标的虚无主义将去寻求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于是,虚无主义本身就成了“最充沛的生命的理想”。

对虚无主义的揭示表明:根据尼采的阐释,虚无主义不外乎是这样一种历史,在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价值、价值的确立、价值的废黜、价值的重估、价值的重新设定。最后而且根本上,是对一切价值设定之原则所作的不同的评价性设定。最高的目的、存在者的根据和原则、理想和超感性领域、上帝和诸神——所有这一切被先行把握为价值了。由此可见,只有当我们知道了尼采所理解的价值为何时,我们才能充分地了解尼采的虚无主义概念。

价值

海德格尔认为,价值是强力意志本身所设定的它自身的条件。只有当强力意志作为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显露出来,并因此被把握为一切现实的现实性之际,我们才能表明,价值从何而来,一切价值评价始终由何种东西来承荷、受什么引导。通过海德格尔的阐述,我们得以明白价值设定的原则。价值设定将成为“原则性的”,也即,从作为存在者之根据的存在而来是可实行的。

19世纪,关于价值的谈论是司空见惯的。当尼采的著作面世后,关于价值的谈论就成了大众化的事情。人们大谈生命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在哲学的学术研究中,在新康德主义的改造中,人们获得了价值哲学。人们构造出种种价值系统,且在伦理学中探究价值的层次。甚至基督教神学中,人们也将善的最高存在者,规定为至高的价值。

关于价值,尼采在他的《强力意志》里这样写道:“‘价值’的观点,也就是着眼于生成中的生命的相对延续的综合产物来看的关于保存——提高的条件的观点。”

价值的本质在于成为观点。价值是指已经被收入眼帘的东西,意味着一种观点看的视点,这种观看针对某个东西。价值处于与一种“如此之多”的内在关联中,与量和数的内在关联中。

由于将价值标识为一种观点,便得出了对尼采的价值概念来说是本质性的一点:作为观点,价值总是被一种观看且为这种观看而设立起来了。这种观看具有这样的特征,它看,是因为已经看到了;而它已经看到,是因为它表象并设定了被看见的东西本身。

价值之所以为价值,是由于它起作用,是由于它被设定为标尺。它被设定起来,通过一种对必须被指望的东西的看望而被设定起来。一切存在者都是表象着的存在者,因为在存在者之存在包含着一种欲求,即一种露面的冲动,这种冲动使某物显现出来,从而决定着它的出现。一切存在者的本质——具有这种欲求的本质——于是就占有自己,且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视点。这个视点给出要遵循的视角。这个视点就是价值。

尼采认为,作为观点的价值在本质上是、并因而始终同时是保存和提高的条件。价值被设定之处,必然总是有两种制约作用的方式被收入眼帘了,而且是这样,这两种方式总是一体地相互联系在一起了。为什么呢?因为表象着、欲求着的存在者在其本质中就是如此这般地存在的,即它需要这视点。倘若作为观点的价值必然既制约着保存着又制约着提高,那么,这种价值是何种东西的条件呢?

保存和提高标志着生命原本一体的基本特征。生命之本质包含着生长欲望,即提高,生命的任何保存都服务于生命的提高。任何一种生命,倘若只知一味自限于单纯的保存,那么就是衰败了。

作为观点,价值引导着那种“着眼于综合产物”的观看。这种观看一向是那种贯通一切生命体的生命目光的观看。由于生命为生命体设定视点,生命在其本质中便表明自身是设定价值的生命。

“生命的综合产物”依赖于那些保存和持续的条件,即持续者只是为了在提高中成为非持续者才持存。这一生命的综合产物的延续乃基于提高和保存的交互关系。因此,这种延续是一种比较而言的延续。它始终是生命体的“相对延续”,也就是生命的“相对延续”。

用尼采的话来讲,价值就是“着眼于生成中的生命的相对延续的综合产物来看的关于保存——提高的条件的观点”。在尼采形而上学的概念里,“生成”这个单纯的和不确定的词语并不意味着万物的某种流变,也并非意味着纯粹的状态变化,也不是指无论何种发展和不确定的展开。“生存”是指从某物到某物的过渡,莱布尼茨在《单子论》中称之为“自然变化”的那种运动和激动,这种运动和激动完全支配着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尼采将这种支配作用思考为存在者的基本特征。他将规定着在其本质中的存在者的那个东西把握为“强力意志”。

如果说尼采以“生成”一词结束了对价值之本质的阐述,那么,“强力意志”这个词就启示着那个根本来说来完全包含着价值和价值设定的基本领域。

“生成”,对尼采而言就是“强力意志”。这样“强力意志”便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在尼采的用语中,“强力意志”、“生成”、“生命”和最广义的“存在”,都是指同一个意思,那便是“强力意志”。在生成内部,生命即生命体便构成自身为强力意志的诸中心。这种中心因此就是统治产物。尼采所认为的统治产物就是国家、科学、社会等。所以尼采也可以说:“‘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这种统治中心的增或减的观点”。

在上面所引的对价值之本质的界定中,尼采将价值把握为生命的保存和提高的观点上的条件,但又在作为强力意志的生成中看到了生命的根据,如此一来,强力意志便被揭示为设定那种观点的东西。它根据它的“内在原则”作为存在者之存在中的“欲求”来作价值评价。强力意志乃是价值设定的必然性的根据和价值评价的可能性的本源。因此,尼采说:“价值及其变化始终与价值设定者的强力增长成比例。”

由此我们看到,价值是强力意志本身所设定的它自身的条件。只有当强力意志作为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显露出来,并因此被把握为一切现实的现实性之际,我们才能表明,价值从何而来,一切价值评价始终由何种东西来承荷、受什么引导。现在,价值设定的原则是已知的了。价值设定将成为“原则性的”,也即,从作为存在者之根据的存在而来是可实行的。

因此,作为这样一种已知的也即被要求的原则,强力意志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价值设定的原则。此外,强力意志也是对以往的一切价值的重估的原则。但由于以往的最高价值是从超感性领域的高度上统治了感性领域,而这种统治的结构就是形而上学,所以随着对一切价值之重估的新原则的设定,也就进行了一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颠倒。

由于尼采将虚无主义理解为那种对以往的最高价值的废黜的历史的规律性,且又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意义上来解说这种废黜,这样,依照尼采的观点,虚无主义就植根于价值的统治和价值的崩溃中,从而也就植根于一般价值设定的可能性之中。

强力意志

关于强力意志的本质,海德格尔认为绝不能单纯根据流行的关于意愿和权力的观念来理解它,而只有通过一种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沉思,通过一种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历史的沉思来理解它才有可能弄明白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

对于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我们绝不能单纯根据流行的关于意愿和权力的观念来理解它,而只有通过一种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沉思,通过一种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历史的沉思来理解它才有可能弄明白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

尼采在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里,首次在特定的相关语境中道出“强力意志”:“只要有生命的地方,我就会找到‘强力意志’;甚至在仆人的意志中,我也找得到那种要做主人的意志。”

意愿是做主人的意愿。这样理解的意志还存在于仆人的意志中。尽管这并非说,仆人力求摆脱仆人的角色而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这样理解,仆人尽管身为仆人,但总还想支配某种东西,也就是他在自己的仆役中所命令和利用的东西。这样,他作为奴仆也还是一个主人。做奴仆也就是想做主人。

意志绝不是一种愿望,也不是一种对某物的单纯追求。不如说,意愿本就是命令。这种命令的本质在于,命令者在对作用行为之可能性的有意识的支配中成为主人。在命令中被命令的,乃是这种支配的实行。在命令中,命令者服从这种支配和支配能力,并从而服从自己。命令,要与那种对他人的单纯的发号施令区分开来,它是自我克服,比服从更难。意志乃是专注于所接受的使命。只有不能服从自己的人才需要特别的被命令。意志所意愿的,并不是追求它还不具有的东西。意志意愿它已经具有的东西。因为意志意愿它的意志。意志意愿自身。意志超越自己。这样,意志之为意志意愿超出自身,从而必然同时超过自己、支配自己。因此,尼采说:“一般的意愿,无异于要更强大的意愿,生长的意愿……”。在这里,“更强大”意味着“更多的强力”,而后者意味着:只有强力。因为强力的本质在于成为那个支配一向已经达到的强力等级的主人。只有当强力保持为强力之提高,且受命于“强力之增大”,强力才是持久的强力。强力的本质包含着对它自身的征服。这种征服归于强力本身且来自于强力本身。

在“强力意志”这个名称中,“强力”一词所命名的无非是就其为命令而言的意志自我意愿的方式的本质。作为命令,意志专注于其自身,也即专注于它所意愿的东西。强力意志是强力的本质。它显示出那种作为纯粹的意志而自我意愿的意志的绝对本质。

作为意志的本质,强力意志的本质乃是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存在的最内在的本质”。这里的“存在”依照形而上学的语言用法,是指存在者整体。因此,作为存在者的基本特性,强力意志的本质和强力意志本身是不能通过心理学上的考察来加以确定的,相反,心理学本身倒是通过强力意志才获得了它的本质。所以,尼采并不是从心理学上来理解意志的,相反,他将心理学规定为“强力意志的形态学和发展学说”。这种形态学就是关于存在的存在论,而存在的形式——通过外观向知觉的转变——在知觉的欲望中显示为强力意志。

作为强力意志,意志是趋向更大的强力的命令。倘若意志能够在对自身的征服中超越当下的等级,那么,这种等级必须首先已经被达到、保证和保持。对当下强力等级的保证是强力之提高的必要条件。但为了意志能够自我意愿,也即为了一种要更强大的意愿的存在,一种强力的提高的存在,这一必要条件还是不充分的。意志必须观人一种视野,且开启出这一视野,从而才显示出那些可能性,为一种强力之提高指明轨道。意志必须这样来设定那种超出自身的意愿的条件。首先,强力意志必须设定强力之保存和强力之提高的条件。意志包含着对这些共属一体的条件的设定。

只要意志意愿征服它自己,它便不会安于生命的任何一种丰富。意志在呈献出它自己的意志中发挥其力量。意志不断地作为同一个意志返回到作为相同者的自身那里。存在者整体的本质是强力意志;存在者整体的存在方式就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

如何来思考“强力意志”与“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之间的本质关系,现在还无法阐述,因为对于本质与存在之区分的来源,形而上学从没有做过思考。

倘若形而上学将在其存在中的存在者思考为强力意志,那么它就势必将存在者思考为设定价值的东西。形而上学在价值、价值作用、价值废黜和价值重估的视界中来思考一切。现代形而上学由此发端,其本质在于:它探求绝对不可怀疑的东西的确定可知的东西、确定性。

由于强力意志对它本身的持存保证,设定为一种必然的价值,它同时也就为这种对一切存在者的保证的必然性作了辩护;而这一切存在者作为一种本质上表象着的存在者始终也是持以为真的存在者。这种持以为真的保证叫做确定性。因此,依照尼采的观点,作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原则,确定性只有在强力意志中才能真正找到根据。

对意志的当下所达到的强力等级的保存,在于意志用一个它能够随时且牢靠地动用的东西的圆周区域把自己包围起来,以便能够从中争得它自身的可靠性。这一圆周区域界定了对意志来说直接可支配的在场者之持存。这一持续的东西只有当它被一种摆置带向状态时,才成为一个持久的东西。这种摆置具有表象性的制造的特性。尼采将这个持续的东西称为“存在者”。自西方思想的开端以来,存在者就被当作真理,而同时,“存在”和“真实”的意义却是变化多端的。

从那种对当下达到的强力等级的保证来看,真理是必然的价值。但是,真理不足以去达到某个强力等级。强力意志只有从意志之可能性而来才向其本身开放。

强力意志的本质统一性是强力意志本身。这种本质统一性乃是强力意志作为意志直面自身的方式。它将强力意志本身置入其本己的考验中,结果,强力意志在这样一种考验中以其最高的形态展现出了自己。这种展现在此绝不是一种事后追加的表达,这种展现所决定的在场乃是强力意志的存在的方式,并且,强力意志就是作为这种方式而存在的。

然而,强力意志的存在方式亦是它置身于其本身的无遮蔽领域中的方式。强力意志的真理即植根于此。强力意志之本质统一性问题就是作为存在者之存在的强力意志在其中存在的那个真理的方式问题。而这种真理同时也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形而上学便是作为这种真理而存在的。由此看来,现在所追问的真理并不是强力意志本身作为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必然条件所设定的那种真理,而是设定条件的强力意志本身已经在其中成其本质的那种真理。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

    本书是作者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成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柱、实践基础、根本原则、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安全保证、领导力量、领导方法等方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阐述了重大时代课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本书有两大特点:第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第二,研究内容既内含实践逻辑,又内生出理论逻辑,具有思辨性。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深渊主宰

    重生之深渊主宰

    残忍,无情,冷血,嗜血这些毫无人性的情绪全部融聚于一身!末世十年之久的挣扎生存,早已让他的良知被恶魔吞噬。“我只有一个礼物送给你,那便是死亡!”重生于末世之初,让一切从头再来……
  • 随身空间之幸福在身边

    随身空间之幸福在身边

    带着空间穿越?没落的医学世家?有亲人?有爱人?前世今生的目标,梅雪安很用心的的去实现。姬梓墨,强势霸道,立志做个“千古明君”登基数年却无子。太后有命,圣旨下,各家大臣纷纷送女入宫,梅雪安无奈的成为其中一员。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但这句话显然不适合用在梅雪安身上......两人的相遇,是她的希望,还是他的希望,亦或是彼此的希望?
  • 毁灭王神

    毁灭王神

    这里有肉身强大的武者,魔力恐怖的魔师,兼修魔武的毁灭者。邪魔入侵,人类之间又互相倾轧,大地之上到处都是战火与尸骸。就在人类大地将要覆灭时,一个天才少年与消失了无数年的王神剑相继出世,震惊十方。他们能否拯救世道于将倾之间?重现那个无敌传说?一切尽在毁灭王神。
  • 傲娇王妃拥入怀

    傲娇王妃拥入怀

    “你只能是我的人!”“哪都不安全,来我身边吧”“忘了没关系,我记得就好!”“当然要宠你,谁让你是我的人”冷面战王在她面前要多不要脸就有多不要脸,某只懵逼的王妃表示:”王爷!您的人设还要不要了!!“某王爷淡然表示:”人设哪有你重要~“
  • 不求天命

    不求天命

    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声音,向天发出。刺破苍穹,逆天而行,破天改命。他被煞气所入侵,但是无上神灵的传人。心有邪,但不从于邪。不愿堕入无边地狱。努力修行,步入神道,破除煞气,改变命运。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遇见失恋的你真好

    遇见失恋的你真好

    “青春就像一个抛物线,梦想有多远,它就能抛多远,而我的青春就像一团毛线,想起来就乱成一团,没想到暗恋一年的女神,也在暗恋我,而因为现实我们却不能在一起,”张逸帅说,胡子萱笑了笑盯着天空说:“那比我好多了,我帮助人家找到了恋爱,自己却失了恋,因为我爱上那个我帮助的人,可笑吧,可能是我失恋次数太多了把,好想谈一场不失恋的恋爱。”幸好,让我遇见了失恋的你。这是我很用心的一部作品,费了很大的心血,是我们写在日记本里的故事,有点现实,有点悲伤,是和我们的青春说再见的故事。
  • 清宫虞路

    清宫虞路

    嘉庆六年,钮祜禄氏入宫,当时的宫中各方势力,诚妃皇后明争暗斗,华妃见缝插针,三方势力,你争我斗,小丫头钮钴禄氏如何在这处处危机的宫中,成为赢家?
  • 大神的呆萌沫沫

    大神的呆萌沫沫

    苏沫沫因为室友的一个赌约,向排行榜第一的大神表白,结果表白错人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进来敲敲门砖吧!
  • 一品仵作夫人

    一品仵作夫人

    她是一个没有姓名没有来历没有身份的孤女,一朝被仵作收留,成为一个修颜女。他是一个身世显赫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公子,一夕得罪权贵,被外派做个小县官。他是一个战功赫赫满身功勋阴冷腹黑的异国将军,一时功高盖主,流落乡间街头落魄。一场凶杀案,将这四人联系在了一起。爱恨,情仇,国恨,还有扑朔迷离的身世。一环扣着一环,正当他们快要解开谜底是,谁知,他们又陷入了一场毫无硝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