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4800000023

第23章 烽烟:决定历史进程的战场交锋(4)

一路上,到处都是曹军丢下的车辆物资,山坡上有许多无主的战马,袁军毫不怀疑这是曹军仓促逃命时丢弃的。于是文丑的部下便争先恐后地跳下马,一窝蜂地去抢夺战利品。其实,他们中了曹操的计谋。此刻,曹操正在山头观望呢!一见文丑的队伍乱了阵,一声令下,曹兵就从四面八方围冲过来,见了袁军就杀。文丑也同颜良一样,还没明白是哪儿来的神兵大将,脑袋就被劈了下来,袁军全部溃散了。

白马、延津与曹操的两次交手,袁军连连失利,但从总的力量来看,袁军仍占优势。袁绍坚决主张渡河同曹操的主力决战,因为他自恃兵多,不顾沮授的再三劝阻,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进驻阳武,又涉过蒗荡渠,直逼官渡。官渡离许昌不到200里,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如果失掉官渡,那么许昌就失去了屏障。因此,曹操尽全力固守官渡,与袁绍相持不下。日子久了,袁绍感到军粮供应困难,就想方设法尽早结束僵持局面。他命令士兵沿曹营阵地堆起土山,筑起瞭望楼,让弓箭手居高临下,寻找机会向曹营射箭。曹军死伤不少。不过,曹军很快就有了对策,他们制造了可以抛发石块的发石车,只要扳摇车上的机关,就可以把大石块远远抛出。发石车抛石时响声如雷,俗称“霹雳车”。袁军的望楼被打得倒坍歪斜,士兵也头破血流、鬼哭狼嚎。袁绍又想起了挖地道灭公孙瓒的战术,就命令士兵偷挖地道,直通曹营。曹操就在军营前抢挖了一条很深的沟,蓄满水,只要袁绍的地道一挖到壕沟,水就灌入地道,这又破坏了袁绍的计谋。

尽管曹操打败了袁绍的多次进攻,但时间一久,粮草供应越来越困难,简直使曹操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曹操自知比起袁绍,他兵少粮缺,将士们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也太疲劳了,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便有意撤军回许都。他写信给荀彧,荀彧回信,借用了当初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相持的经验,说明现在袁、曹两军,谁先退谁的气势就会受挫。荀彧还表示尽力筹措军粮,支援官渡。曹操从荀彧那里得到了信心,他一边坚守官渡阵地,一边派骑兵四处侦探,寻找出奇制胜的时机。

不久,徐晃的部将打听到袁绍的大将韩猛从冀州运来军粮数千车,支援袁绍驻兵,即将到达。曹操就派徐晃率骑兵突袭,韩猛毫无戒备,战败而逃,几千车粮食全部被烧光。

时间一晃,袁、曹两军官渡之战已僵持半年之久。曹操急于速战速决,他绞尽脑汁筹划计谋。突有卫兵来报,从袁军那边跑来一个名叫许攸的官员,说有急事求见。许攸是曹操过去的朋友,曹操像对老朋友一样接待了他。许攸是因为在袁绍那里受了委屈,来投奔曹操的。原来,在袁绍轰走沮授后,许攸向他献计说:“曹军兵少,主力又在官渡与我军相持半年之久了,想必都城许昌一定空虚。请将军派一支轻骑兵,赶往许都,一定会毫不费力地得到许昌。”可袁绍却拍着桌案上的文书,瞪着眼睛,对许攸说:“邮城来报告说你的家属犯了法,已被审配逮捕入狱。你连家属都管不好,怎么还敢在我面前出主意呢?”许攸又气又羞,无意留在袁营,连夜投奔曹操。曹操听完,笑着说:“你来到我这儿,大事已经成功了!”许攸向他一一介绍乌巢的粮情和兵情,而且建议曹操派兵去袭击乌巢。他说:“袁绍派在乌巢看守粮仓的淳于琼是个骄傲自大、喜欢饮酒、警惕性特差的人。只要烧了乌巢的粮草,不出三天,袁军就会不战而乱,您就会结束官渡的相持局面,大获全胜了!”于是曹操就召集谋士们商量袭击乌巢的方案。

经过周密策划后,一天夜里,曹操派曹洪等将军守营,以防袁军前来偷袭。自己和张辽、于禁、徐晃等,精选5000名步骑兵,打上袁军的旗号,悄悄离开了官渡,向乌巢进发。途中碰上袁军哨兵,张辽骗他们说:“我们是蒋奇的人马,是袁将军派来加强乌巢守备的。”而且不等袁军哨军靠近,张辽就走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装出神秘的样子,说:“袁将军听说曹操要来偷袭乌巢,就派我们赶来增援。”袁军哨兵一见旗上斗大的“袁”字,而且因乌巢就在袁军大营之后,怎么也不会有敌人来,便不再怀疑,放他们过去了。黎明以前,曹军抵达了乌巢。而此刻夜夜饮酒的淳于琼睡得正香,袁军还来不及穿衣,曹军就冲了进来。霎时间,粮囤到处起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淳于琼也被曹操大将乐进一刀给收拾了,不久战斗就结束了。

乌巢这边火光冲天,不远处的袁营看得真切。大将张郃劝袁绍立即援助淳于琼,同时切断曹军退路,而袁绍在关键时刻一错再错,听信谗言,置乌巢于不顾,让张郃、高览二将前去袭击曹军大营。张郃苦苦劝说:“曹操很会用兵。他既然派精兵去偷袭乌巢,那么官渡的守备也一定不会放松,还是先去援助淳于琼吧!”袁绍仍执迷不悟,张郃、高览只好勉强带兵出发。袁军进攻官渡,遭到曹洪守军的坚决抵抗,背后又受到从乌巢回师官渡的曹军的猛烈攻击。张郃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加之不满袁绍的虚伪奸诈,就和高览一起投降了曹操。

乌巢粮草被烧,张、高二将投降,袁军果然不战自乱,曹军乘胜全军出击,袁绍还没来得及穿上盔甲,只穿着便服,扎着头巾,带着800名骑兵仓皇逃过了黄河。这些残兵败将们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势力,从此便没有声息了。

这次官渡之战,曹操用极少的兵力战胜了拥兵数十万的袁绍,以弱小的力量战胜了强大的势力。曹军势力大增,乘胜追击,继续向袁绍占领的地区进军,不久就统一了北方,为以后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汉献帝初平二年,孙坚被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死,孙策依附了袁术。孙策在袁术手下立了不少功劳,但不被重用,于是决定自立门户。他向袁术提出要渡江援救舅舅丹杨(今安徽宣城县)太守吴景,袁术同意了。孙策一边招兵买马,一边派人送信给周瑜,请他前来相助。周瑜马上领兵前去会合。孙策叫周瑜去协助他的叔叔周尚镇守丹杨。原来,袁术已经命自己的堂弟袁胤前往丹杨,要取代周尚为太守,孙策不想丹杨成为袁术的势力范围。但是,周尚没有违抗袁术的命令,他带着侄儿周瑜来见袁术。可是,周瑜认为他最终难成大事,于是,在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周瑜寻找机会投奔了孙策。孙策听到周瑜前来,亲自出迎,马上授予他“建威中郎将”之职。

周瑜天性喜爱音乐,精通音律,孙策便又送给他许多乐器。这一年,孙策和周瑜都刚好24岁,孙策娶了美女大乔,周瑜娶了美女小乔。

孙策、周瑜进击寻阳,大破据守寻阳的庐江太守刘勋,再向西攻击刘表的部将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只身而逃,妻子儿女都被孙策军俘虏了。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后,周瑜留守巴丘(今江西巴丘)。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外出打猎,被仇家射死。周瑜和张昭共同主持军政大事,辅助孙策的弟弟孙权。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胜袁绍,下书孙权,要他送儿子入许都做人质。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决。周瑜说:“我建议将军不应听从曹操的命令,而应该练兵积粮,等待时机。”于是,孙权决定不送人质。

建安十一年(206年),江夏太守黄祖派部将邓龙领数千人攻入柴桑(今江西九江),周瑜马上还击,生擒邓龙,送往吴郡由孙权发落。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讨伐黄祖,命周瑜为前部大都督。这场战争,孙权终于为父报了仇,射杀了黄祖,并且还得到了一员大将——甘宁。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在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攸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今河南南阳),另遣轻骑袭襄阳(今属湖北)。八月,刘表病亡,曹军放慢进军速度,施加军威,欲不战而得荆州。时孙权派鲁肃以吊丧为名,往观形势,拉拢刘备,团结刘表旧将,对付曹操。鲁肃在途中得知曹操进军荆州的消息,乃昼夜兼程赶向襄阳。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军。正加紧准备迎敌的刘备得知刘琮投降时,曹军已过宛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属河南)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今当阳境),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5000,昼夜行3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并获徐庶之母,迫徐庶来归。张飞率2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令曹军疑惧,刘备方得脱险,东奔汉津(今钟祥境),恰遇关羽船队,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接应。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先遣诸葛亮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今湖北鄂州境)。

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淝水之战

以苻坚为王的大秦,从表面看,势力强大,超过东晋。已经继承王位20多年的苻坚,现在日思夜想的是降服晋朝,统一天下。

然而王猛却于几年前去世了,此时的大秦,没有一个人的才智能比得上王猛。东晋虽然兵没有大秦多,但朝廷由谢安辅佐,谢安推行宽厚仁爱的措施,深得民心,朝廷和睦,晋室逐渐兴旺起来。

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苻坚决定要攻打东晋。出兵之前,他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善于阿谀奉承,说:“陛下御驾亲征,所到之处,必然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有征无战。晋国主子或投降或逃亡,此举定能统一天下,创建万古伟业!”

朱彤的一番话,说得苻坚心花怒放。但大多数人却与朱彤观点不同。尚书左仆射权翼,有理有据地反驳朱彤的言论,他说:“晋国虽弱,但君臣和睦,况且有谢安、桓冲等杰出之人,故此时伐晋不妥。”太子左卫李石越立即赞同权翼的看法,补充说:“晋国的百姓也拥护朝廷,而且有长江天险可守,臣夜观天象分析镇星守斗牛。说明福地在晋。所以,现在伐晋凶多吉少,愿陛下等待机会,再出师不迟。”

苻坚的弟弟阳平公苻融也反对此时伐晋,并且说了三条理由,苻坚还是听不进去,说:“朕屯兵百万,粮草如山,以胜兵追穷寇,岂能不胜?”苻融又说:“大军一出,朝中空虚,遍布朝廷内外的鲜卑、羌、羯各族起事就不好办了。”苻坚不以为意,说:“我对他们恩重如山,他们感恩戴德尚不及,岂能恩将仇报。”

苻融见苻坚如此顽固,只好使出最后一招,把王猛临死之前说的话又重新提起:“东晋虽居江左,却是晋朝正统。他们与邻国和睦相处,国内百姓生活也很安定,臣死以后,陛下不要攻打晋国,鲜卑、羌虏才是后患。”

王猛在世时,句句千斤,但现在他已去世7年,苻坚也就不以为意了,仍然武断地下令出师伐晋。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八月十一日,苻坚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出征,战旗猎猎,刀光剑影,前后延续达一千多里,其势空前。

东晋朝廷得到大秦出兵伐晋的消息,慌作一团,孝武帝召集众臣商讨对策。唯有谢安不惊不慌,很坦然地阐述了“有道”与“无道”的关系,也就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两国交兵,无道必败。大秦无端进攻大晋就是无道,而且违背民意。我们抗击侵略,是有道抗无道,必定胜利。这谢安可不是一般人物,曾隐居东山,后被重新起用。“东山再起”就是由他而演变出的一句成语。

谢安的话,鼓舞了多数大臣的志气,最终统一意见,出兵抗秦。孝武帝任命谢安为全国统帅,负责抗秦之事。

秦军大兵压境,晋朝百姓人心惶惶。但谢安稳如泰山,不是下棋欣赏歌舞,就是游山玩水,神态自若,他有意让老百姓看见他的举止行动。老百姓见谢安这样镇静,也就安下心来,京城刚刚出现的混乱局面不扫自除。

谢安见是时候了,连夜召开军事会议,主要将领谢石、谢玄、辅国将军谢谈(谢安之子)、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胡彬、刘牢之等均参加会议。谢安让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水军守寿阳,让谢石、谢玄带兵8万北上阻止秦兵。其他将领也一一予以部署。众将领见主帅谢安神态自若,毫无惧色,也有了信心,领命而去。

胡彬率5000水军从淮河西行,赶赴寿阳,但走到硖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听到寿阳被秦军苻融攻占的消息,便随机应变,决定驻扎硖石这个要地。

同类推荐
  • 做新时代最好的党员

    做新时代最好的党员

    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对党员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以实际行动做新时代最好的党员?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作者的切身体会,从“知”与“行”的角度,指导党员修好共产党员的“心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自觉经受党性磨炼,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本书收集了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综合研究、政治素质研究、心理素质研究、业务素质与行政能力研究、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能力研究、经济管理能力研究以及公务员年终考核与公开考录领导干部情况等内容的55份调研报告。注:此订价为两册书价格。
  • 国情读本

    国情读本

    本书是《新世纪农村青少年必读》的其中一本。本书主要从伟大祖国国情概况、专题国情两个大的方面讲述国情知识,其中第一编又分为我们的家园、硕果累累的中华文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三大块,第二编分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对金融危机三大部分进行讲述。内容浅显易懂,文图并茂。
  • 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

    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

    立体展现毛泽东非常岁月,深度解析大事件后果前因。聚焦历史长河还真貌,回溯变幻风云写春秋!此书时间跨度从1964至1969年。主要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最为动荡时期毛泽东的重大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作者参阅大量史料,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在生动翔实地还原“文革”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同时,也探究了动乱发生、发展的原委和过程。书中载入的一百余幅毛泽东“文革”岁月珍贵照片,分为彩色黑白两种,百分之九十属于首度曝光面世。整部书稿集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集收藏价值、欣赏价值于一身,弥足珍贵。
热门推荐
  • 千古江山醉

    千古江山醉

    天下为棋,我既不是棋手,也非棋子。血雨腥风,随身侧而过。在皇权的争夺战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楚子鱼看着这满城血雨腥风,却只想着怎么抱得美人归。
  • 三国之从并州开始的崛起

    三国之从并州开始的崛起

    丁毅:我要华夏文明遍洒天下,我要治下百姓乐业安居!吕布:能够陪主公征战四方,是布的荣幸赵云:为百姓,我能赴汤蹈火刘备:我的汉室江山啊,我愧对先祖啊,我不甘啊曹操:我做的最错的抉择,便是错信了丁姓小儿孙权:为了江东男儿的性命,我可以交出权力吃瓜群众问丁毅:谁给你的勇气敢让你去图谋天下?丁毅郑重的答了一句:是系统。“靠——”“靠——+99”
  • 所谓灵能者

    所谓灵能者

    本文定义修真者为灵能者,具体概念上会有所不同,灵能者的定位更广泛,更像是有统一实力衡量标准的异能者。所设定的世界为近未来,元素较多无法概述,有爽文套路。剧情流,女主视角,偏群像文。
  •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佛说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中华高手

    网游之中华高手

    一代影王突然因病退役,有人说传奇将不再延续,也有人说这是上天对他的制裁,因为他太过妖孽……但,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故事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不能在职业赛场上所向披靡,那就回到网游玩转江湖。
  • 幽冥夜神

    幽冥夜神

    黝黑的双瞳,桀骜不驯的鬼剑,在幽冥相遇。一段传奇就此展开……少年阿凡在生死之际觉醒暗夜之瞳,得万古神兵幽冥鬼剑,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手持鬼剑,血染幽冥,荡尽鬼地,独霸诸天,开启了他成就一代夜神之路。
  • 普通人的生活弱小而无助

    普通人的生活弱小而无助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弱小而无助有感而发,随笔写写,叙事参考朱一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些年,那些事儿

    那些年,那些事儿

    时光飞快逝去,感觉时光瞬间划过笔尖,留下的却只是记忆,那些过去的点点滴滴饱含着多少我们之间的诗情画意,回忆过去,你天真可爱,早已如同昨日那青青小草,醉了夕阳,美了黄昏。
  • 知是辰光更有时

    知是辰光更有时

    柏先生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人生前二十年,清冷淡漠,孤傲腹黑,而遇上知更以后的所有时光,唯有,深情不负去她的城市,走她走过的路,吃她吃过的菜,等,有她的一天柏辰已经做好一直等下去的准备时,她终于回来了知更:“柏先生,我们可不可以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