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2200000043

第43章 附录 段祺瑞大事年表(1)

1865年3月6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生于六安县太平集迤北三里祖居,祖父段佩(字韫山)早年曾与刘铭传贩过私盐、办过团练,镇压捻军有功,官淮军统领,领兵在外,父段从文在家务农,以租地耕种为生,母亲范氏。

1869年初,段从文为避刘姓土豪报复(土豪刘楠、刘枢横行乡里,段佩仗义诛杀,遂结下仇怨),举家搬迁到寿州炎刘庙。

1870年,段佩回乡探亲,决定迁至合肥城西桥大陶岗(今肥西县三十岗乡陶岗村)农村定居,购置了百余亩田地。

1872年,祖父段佩时任铭军直属马队三营统领,段祺瑞随到江苏宿迁兵营里,到附近私塾读书。

1879年4月22日(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二日),祖父段佩(以功累保提督衔记名总兵、励勇巴图鲁,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去世,段祺瑞哭护灵柩归葬合肥城西乡大陶岗,从此家道中落,到侯大卫村续读了一年私塾后辍学。

1881年,段祺瑞怀揣一块银元徒步数十天二千余里,来到山东威海投奔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被收留在军营中作哨书。

1882年10月1日,父亲段从文在看望他的归途上被同行的两人害死,段祺瑞请假奔丧未获准,只得致函合肥知县,请求缉凶,不久案破,凶犯被正法。

1883年5月10日母亲范氏因悲伤过度去世,抛下大妹启英十二岁,二弟启辅十岁,小弟启勋九岁,段祺瑞返乡治丧后回军营。

1885年6月,清朝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9月段祺瑞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备学堂第一期预备生,旋分入炮兵科。段祺瑞“攻业颇勤敏,以力学不倦见称于当时,治学既专,每届学校试验,辄冠其侪辈,与王士珍等齐名于世”,受到李鸿章的器重。

1886年,段祺瑞与宿迁举人吴懋伟之女吴氏在合肥结婚。

1887年11月,段祺瑞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炮科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

1888年冬,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它四位同学到德国留学。

1889年春到德国,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学习一年半炮兵,后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半年。

1890年秋,段祺瑞学成回国,派任北洋军械局委员。

1891年调到威海随营武备学堂任教官。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段祺瑞与学生一道为阵地搬运炮弹,抗击日军。

1896年初,段祺瑞被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旋兼行营武备学堂炮队兵官学堂监督、代理总教习。

1898年9月9日,以北洋新建陆军创设随营武备学堂期满告成,清廷给予炮队学堂监督段祺瑞等升叙加衔。12月新建陆军编为武卫右军,段祺瑞仍统领炮队,并赴日本观操。

1899年 12月,随工部右侍郎、山东巡抚袁世凯率武卫右军到山东镇压义和团,成为袁世凯扩编北洋军的重要帮手,编撰了许多本操练章典,是北洋三杰(北洋之龙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豹冯国璋)之一。

1900年5月18日,段祺瑞原配吴氏在济南病故。1901年5月31日,袁世凯将义女张佩蘅(江西巡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芾之孙女)嫁与段祺瑞为继室。11月7日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保奏段祺瑞“以知府仍留原省补用,并加三品衔”,“兼充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1902年5月参与镇压广宗县景廷宾起义。6月任北洋军政司参谋处总办,全面主持编练新军,7月9日升“道员留直隶补用,并加二品衔”。8月9日因镇压直隶广宗、威县反洋教团众“劳绩”,被袁世凯保奏,准赏戴花翎,加“奋勇巴图鲁”勇号。1903年12月4日清廷成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匡为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铁良为襄办大臣,徐世昌为总提调),段祺瑞任练兵处军令司正使,加副都统衔。

1904年6月,“武卫右军”改为“北洋陆军”,段祺瑞任第三镇统制官,辖第五协(统领雷震春)、第六协(统领张永成)、马标(统带张国泰)。

1905年5月北洋常备军第四镇成立,段祺瑞调任统制官,辖第七协(统领杨善德)、第八协(统领陈光远)、马协(统带孟恩远)。9月转任第六镇统制。10月清北洋军在河间府举行第一次秋操,段祺瑞任“北军”总统官。

1906年2月复任第三镇统制,驻宝鼎,兼督理北洋武备各学堂。3月17日补授福建汀州镇总兵,仍留北洋原任。5月8日清在保定创办“陆军行营军官学堂”,段祺瑞兼任学堂督办,北洋军官多是他的门生故吏。10月清政府在河南彰德举行南北两军第二次秋操,段祺瑞再次担任“北军”总统官。11月20日清廷准袁世凯开去各项兼差,陆军第三镇等收归陆军部统辖。

1907年9月,清政府调袁世凯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削去兵权,10月16日段祺瑞被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专意督办陆军各学堂。

1908年10月17日,段祺瑞任会考陆军留学毕业生主试大臣。11月慈禧和光绪先后病死,摄政王载沣欲杀袁世凯,段祺瑞制造假的兵变,致使载沣不敢动手。

1909年1月2日,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被“着即开缺,回籍养疴”,袁世凯临走前将北京私宅赠与段祺瑞,段祺瑞仍留军中,常赴河南彰德与袁世凯密议。12月29日又任陆军第六镇统制。

1910年5月25日,清廷以段祺瑞督办北洋陆军学务有功,赏头品顶戴。12月18日加侍郎衔,外放任江北提督,驻江苏清江浦,负责本地治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武昌起义,给袁世凯一个难得的机会。

清政府开始决定由陆军大臣荫昌赴鄂剿办,然而,荫昌手中无一兵一卒,好不容易调来一些军队,却又不听指挥。10月11日,汉阳光复,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接着,许多地方出现了动荡的前兆。

面对分崩离析的局面,载沣束手无策,内阁总理大臣奕匡和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那桐乘机进言重新起用袁世凯,处在窘境中的载沣别无良策只好采纳。10月14日,武昌首义后第四天,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段祺瑞接到袁世凯密电,去彰德开会。

10月20日,徐世昌秘密赶赴彰德,和袁世凯密商后,带着袁世凯提出的六个条件回到了北京。这六个条件是:明年即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参与此次事件诸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之全权;须予以十分充足之军费。清政府在一筹莫展之下,只好饮鸩止渴,10月27日,连续下四道上谕:召回陆军大臣荫昌,委任冯国璋和段祺瑞分别统率第一军和第二军,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海陆各军等。

10月30日,下罪己诏,11月2日,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大权在握,夙愿已偿,立即电令冯国璋向汉口发动进攻,同时电令段祺瑞的第二军由洛阳向前推进,并沿途布置。这之前,10月29日,北方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合部分将领,屯兵滦州,发动了兵变。袁世凯对此大发其火,对段祺瑞说:“我说过北方不能乱。我最担心的也在此。现在张绍曾果然闹起来了。朝廷上下,为之震动,京畿直隶,人心不安。此事必须尽快解决!”

11月2日,为了稳住二十镇,清政府特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前往滦州抚慰,谁知吴禄贞是个比张绍曾更为激进的革命党人。他在娘子关正太铁路车站与阎锡山秘密会晤,商定组织燕晋联军,三路夹击北京,吴被推为联合大都督兼总司令。袁世凯收买人刺杀了吴禄贞,二十镇兵变也随之失败。

1月17日,清政府电命段祺瑞为湖广总督,兼办剿抚事宜,12月8日,又让冯段对调,冯为第二军军统,段为第一军军统。正当冯国璋莫名其妙时,袁世凯又调冯国璋回北京,任命段祺瑞为第一军军统兼第二军军统。

12月29日,南方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段祺瑞极为震惊。

1912年1月1日,就在孙中山宣誓就职的那一天,段祺瑞纠合冯国璋、段芝贵等北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共和,主张立宪,声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反抗”。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孙中山妥协了。袁世凯在得到南方“清室退位后,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承诺之后,开始向清王朝施加压力。1月16日,袁世凯在去外交部的途中,有人向他投掷炸弹。袁世凯虽然秋毫无损,却借机不再上朝,躲在幕后,指使部下一个个跳出来逼宫。

1月20日,段芝贵到了湖北前线。1月23日,湖广总督兼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从前线发来电报,一方面报告军队倾向共和,军心不稳;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将尽力而为,但“成败利钝未敢料也”,借此给清王朝以威胁。1月25日,段祺瑞致电内阁,赤裸裸地开始了逼宫。他在电报中声称,前方将领及各地将领均表示赞同共和(这时的段祺瑞似乎忘了不久前表示要誓死反对共和维护立宪),听说载沣、载泽阻挠共和,多愤愤不平,甚至扬言“立即暴动”。此间恫吓之心,溢于言表。

段祺瑞唱起了红脸,袁世凯却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联同徐世昌、冯国璋、王士珍复电,希望段祺瑞劝解诸将领,不要轻举妄动。就在当天,段祺瑞领衔、北方诸军统兵将领42人、士兵40万人联名要求清廷宣布共和的通电已经公之于众。这封电报,宛如一颗巨大的炸弹,掀起了狂波巨澜。当内阁会议还在为共和和立宪喋喋不休时,袁世凯一言不发,出示了这封电报,人人变色,大局遂定,连素来强硬的良弼也在赞成共和的名单上签名。段祺瑞一电之威,可想而知!

1月30日,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自动颁布共和,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方商酌退位条件。2月5日,段祺瑞趁热打铁,率武汉战区十将官再次逼宫,催发共和诏旨。电报称:

三年以来,皇族之破坏大局,罪实难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祖宗有知,能不恫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因兵匪冻馁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谨率全军将日入京,与王公部陈利害。

段祺瑞居然要率军入京,清王朝一片混乱,人人自危。

1912年2月13日,清帝退位。2月15日,袁世凯在参议院选举中以全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俨然成为共和的缔造者,参议院甚至称其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

而段祺瑞也因为逼宫有功,被人视为“一造共和”的英雄。10月初,袁世凯当选为正式总统。

10月10日,在太和殿举行了总统就职和开国纪念的盛大庆典,下午,北洋军举行了盛大阅兵式,由段祺瑞作检阅总指挥长。

天气虽然不好,下起了雨,但阅兵却极为成功,袁世凯极为满意,说:“我看陆军总长该记头一功。”“总统过奖了。”段祺瑞推辞道。

雨越下越大,大家劝袁世凯回去休息,袁世凯临走前,把自己的黑色呢披风披到段祺瑞身上,说:“都是自己人,不必推辞。”受此殊荣,段祺瑞极为感动,不久,他又为袁世凯去了一块心病。

段祺瑞秉性刚直,刚愎好强,对袁世凯尽心尽力却不事趋奉,因而对袁世凯包办一切的做法加以抵触。袁世凯生性狐疑,加上旁人的挑拨,袁世凯对段祺瑞越来越不放心了。

1914年5月9日,袁世凯决定在原来总统府军事处的基础上,建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由他亲自掌握,陆、海、参谋三部总长均为办事处的大办事员,实际上是收回了分散于三部的军权。事情一开始,袁世凯瞒着段祺瑞,而让坂西利八郎和王士珍参与筹划,等到事情差不多时,才告诉段祺瑞。袁世凯的猜忌,使段祺瑞充满了怨气,他对身边的人发牢骚说:“当年朝廷不信任项城,今天倒好,总统也不相信我了。如此下去,他还能信谁呀?”

袁世凯听到了这话,解释说,当时段祺瑞身在开封,没法与他商讨,最后让段祺瑞不要多心。段祺瑞更为寒心,自己的话怎么这样快就传进了袁世凯的耳朵?

到了八九月份,袁世凯决定成立模范团。成立模范团,表明袁对小站宿将的疑忌,要以模范团来改造北洋军,而袁克定于此事最为热心。模范团原准备建成一个军,但袁世凯怕引起北洋将领的反感与不安,于是缩小为师,继而为团,其实相当于个混成旅。其人员配备,均由袁克定操纵,其装备、待遇均优于其他部队,俨然成为袁世凯的“御林军”。

段祺瑞对此事一直持反对态度,当袁世凯问他时也不置可否,以后统率办事处又专门开过几次会商议模范团的事,段祺瑞不是借故不到,就是到会一言不发。袁世凯本想让袁克定当团长,段祺瑞则当面否定说:“我看他不行吧。”半天没有结果,袁世凯怒气冲冲地说:“你看我行不行?”于是,袁世凯自兼模范团团长。段祺瑞嘴上不说,心中暗自生气。段祺瑞有个外号叫“段歪鼻”,一生气就歪鼻子,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有在他极其恼怒的情况下才出现。这一次,段祺瑞的鼻子歪了。

1914年10月,模范团成立了,袁世凯自兼团长,但到第二期时,便把团长让给了袁克定。模范团一事,加深了袁氏父子和段祺瑞之间的裂痕。

1912年3月,袁世凯想当皇帝的谣言开始流传。6月25日,他专门为此通电辟谣。到1913年9月二次革命被镇压下去后,袁的亲信就有人进言,隐隐地提到实行帝制。

1915年11月,袁世凯公开暗示了自己对帝制的态度,他说:“宣统满族,业已让位,果要皇帝,白属汉族,清系自明取得,便当找姓朱的,最好是明洪武的后人,如寻不着,朱总长(朱启钤时任交通总长)也可以做。”12月23日,袁世凯仿照历代皇帝在天坛举行了祭天仪式,把复古浪潮推向了顶峰。

在帝制活动逐渐公开之时,段祺瑞基于对袁世凯当年的“知遇之恩”,再次慨然相劝,袁世凯却敷衍了事。看到了袁世凯对谈话心不在焉的样子,段祺瑞动情地说:“总统,祺瑞自小站跟随总统,鞍前马后,将近二十一年,总统知遇之恩,祺瑞没齿难忘。如今国势危殆,倘有变动,后果不堪设想。祺瑞无知,赤诚可鉴,望大总统三思。”

袁世凯也装作推心置腹的样子说道:“芝泉,你是我的老部下,难道还不了解我吗?我可以告诉你,皇帝我是绝不做的。如今我这个大总统与皇帝又有何异?如为儿孙计则更不可。克定是个残废,其他几个亦无此才能。你尽可放心,不要胡思乱想。”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帝制自为,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次日,袁在居仁堂匆匆登基。段祺瑞没有参加“登基大典”,他在公馆与徐树铮说:“项城作孽啊!”

徐树铮也慨叹:“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同类推荐
  • 每想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粒沙

    每想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粒沙

    一曲《橄榄树》红遍海峡两岸,让人们记住了三毛,这个有着流浪意味的名字。三毛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流浪情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等以“流浪”为主题的书被奉为“永恒的经典”。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纪念张爱玲诞辰93周年。结合最新史料,最全面详尽的张爱玲传记读本!张爱玲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老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她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虚眯着眼睛看着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
  • 品中国文人(1)

    品中国文人(1)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神奏章

    女神奏章

    他是白天的肾虚公子,也是夜间的究极保镖。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也是面对极限困境也面不改色的战术大师。他是无“找我打架也要挑对时间啊。”“所以说,没文化真可怕,有空回去多念点书。”且看那被世人遗弃的少年,如何挣脱命运的囚笼,只为守护那一生的誓言,奏起一曲悠扬的女神之歌。没有穿越,没有YY,没有11,有的只是宛如诗歌般的温馨,那来自于心底那最纯净的暧昧,以及浩瀚壮阔又波澜不惊的战斗。
  • 神器的主宰者

    神器的主宰者

    一个随身带着系统的人在异界的江湖中游历的故事。
  • 异曲仙

    异曲仙

    一场车祸,孙帆穿越了,数千年后的地球,5个大陆板块分成人族,兽族,还有疑似神仙。一个中专生,一个将要上三类大专的学生,一个纯的不能再纯的屌丝男,怎么在中土大陆就变成了第一!~修文、习武,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 火影之波风苍羽

    火影之波风苍羽

    “他是我唯一认可的弟子。”大蛇丸如此说道。“他是我大哥。”某个狐狸脸一脸兴奋。“你就是辉夜姬?”金色的长发在落日的余晖中飘动,天蓝色的双眸闪动着迷人的流光。“你不该醒来,就让我送你继续长眠吧!!!”书友讨论群155151645
  • 剑武神

    剑武神

    【本书重写,更名《太古无伤》,望前往支持】他一袭白衣负长剑,有他的身影出没处便有杀戮,世人视他为魔,却不知他为何沉沦杀戮成魔;世人只知正邪不立,却说不出何为正?何为邪?天地不仁,视众生为蝼蚁,修仙也好,修神也罢,他只修顺从心意。当世间繁华落尽,他手中之剑便永远无情了……苍茫乱世,沉浮谁主?世间的爱恨情仇将如何上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繁香坞

    繁香坞

    如果你不相信爱,只有一次。请一定要阅读此文。如果你坚信爱与恨的雷同,那更要阅读此文。如果你爱了,请一定要深爱。因为人类的爱,与生俱来的只有一次。
  • 网游之三界游

    网游之三界游

    这里不是武侠世界,所以没有武当少林。这里非同西方魔幻,所以拒绝法师战士。《三界游》里包含了一个漫画般的游戏世界,里面有的是近千万的玩家和十六个各具特色的种族,我只是这里面的一员。原本只是想安心、安逸、安全的玩游戏的我无奈地发现,在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事情堆积下,我的实力随着游戏的进行是越来越靠近传说中的顶峰,所以游戏里的我毫无疑问不可能安心,更不可能安逸,也绝对不可能安全,我是一个时刻被610万对立阵营玩家所惦记的人。同时,我的现实生活也因为这个游戏发生了改变,最起码的一点我想我是肯定当不了宅男了。
  • 洪荒之盘古归来

    洪荒之盘古归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哪怕是在混沌之中诞生的先天神魔,也只不过是天道手中的一颗小小棋子。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却落了个身死道消的下场,一缕不灭真灵经历万世轮回觉醒了封印中的记忆。这一次,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次,他要与天斗个高低。这一次,他要与天分个胜负雌雄……【解释一下,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的仙侠洪荒文,大家可以把它当成玄幻洪荒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