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2200000042

第42章 旁人眼中的段祺瑞(17)

1925年12月中旬,徐树铮从国外回来,兴高采烈地来见段。段一见他,显得挺不高兴,仿佛说:“这时候你回来干什么?”撵他快走。小徐在京住了不过几天,于12月底离开北京乘坐专车南下。没想到专车开到廊坊,便发生了事故。当时报纸上登载说是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替父报仇,其实谁都知道是冯玉祥的主意。当时一股空气对小徐不利,老段当然早有耳闻,所以见徐回到北京,立刻催他快走,不料最后还是难逃别人的毒手。小徐是老段一生中最宠信的人物,竟在他身任执政的期间,又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糊里糊涂被人杀掉了,段祺瑞如何能够不气?由于徐树铮的死,老段鼻子又气歪过一回,大半天不能正过来。

老段当了执政,真是号令不出国门一步,执政的风光只表现在出门的时候净净街而已。所以连他的内弟吴光新都看出苗头来了,借着到日本观操的名义,一去不复返了。

段祺瑞的执政下台以后,第三次到天津过寓公生活,这一次住在日租界须磨街,和王揖唐的公馆正对面。

南门仓的公馆只留下一个赵文贵带着几个人照看,全家上上下下都跟老段到了天津。段下野以后,公馆的规模也缩小了。厨房里面只剩下八九个人。当差打杂的,连看门的在内,不过十来个人。原来太太小姐们一个屋里就有三四个老妈子,现在也就是一两个人。他的总管孙荣贵在民国5年就死了,以后换过秦瑞廷、李庆云等几个人。他每次换总管,都是从老人里面找。这次到天津,总管周克勤又走了,公馆里面当差的老的老,小的小,要不然就是目不识丁,不能够写写算算,实在找不出人来了,才派我给他当总管。

过去在北京的时候,家务事都由张夫人做主,现在老段比过去认真了,每月的日常开支,如柴米油盐以及烟卷茶叶之类,都要一天一天记在账本上,每月送给他过目。当时他的生活费用,光是这些日常开支,每月大概在五六百块钱以上,在他说来,那已经是十分节约的了。我给他管这本小账,一管就是两年多。

1928年,段祺瑞带着张夫人和二姨太到大连住了不少,公馆里的人们仍旧住在天津日租界。他的几个年轻的姨太太们平素就背着老段常常出去听戏、看电影,老段走后,就更肆无忌惮了,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去逛公园,划船,天天晚上要到深更半夜才回来。我一看这样搞下去,万一发生什么事情,这个责任我可担负不起,就规定每天晚上11点上门。关照姨太太们,出门的时候,务必在11点以前回来,过了11点,上了门,任凭是谁我可就不开了。执政不在家,门户不得不格外小心。

前面说过,老段一生气,鼻子就歪了,所以人家都管他叫歪鼻子。起先我还不相信,后来亲眼看见过几回,才知道不是别人捏造的。不过,由于我个人的缘故,惹他动了回大气,甚至气歪了鼻子,十几年来只有一次,我直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是1929年,段祺瑞从大连回来以后不久,忽然吩咐我把他的三姨太太(我们平时称她作刘三的那位)送回北京。我当然遵命办理,把刘三送到朝阳门里南小街竹竿巷她的娘家。见着了她的妈,我们称呼她刘老太太,临走时,我说:“明天我就回天津,您有什么事没有?”她们娘儿俩什么话都没有说,第二天一早我就回到天津,向老段复命。老段说:“以后每月给她寄30块钱去。”下一个月,我当然照办,并把这笔开支记在账本上面“付三姨太太30元”。月底,我照例把账本送给老段审核。他看着看着,忽然把账本一扔,什么话不说,鼻子立刻就歪了。我一看他动了真气,也不知道哪笔账写得不对,也不敢问,心想等下去,不是等着挨揍吗?只好把账本拾起,放在他桌子上,悄悄溜了出来。隔了一天,我得去领账本呀,又到他房里去了。他看见我,指着账本说:“以后不许叫她三姨太太,写刘氏。”我当然唯唯称是,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可是为什么不许称三姨太太而要改称刘氏呢?过后听老妈子们议论,才知道刘三不规矩,事机不密,被老头子发觉,把她休回去了。而且说也奇怪,和刘三胡搞的,不是外人,竟是段宏业的儿子大旺。刘三走后,她生的儿子十二仍旧留在公馆里,由奶妈抚养着。

段祺瑞的姨太太们由于我看家时期,门户太紧,当时嘴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可把我恨透了。等到刘三被老段休回北京,刘四、李五她们兔死狐悲,把这口毒气喷到我的身上,想在老段面前拨弄是非,又不敢自己出头。这几个姨太太平素都把姑奶奶捧得挺不错,就把姑奶奶鼓动出来,在老段面前告了我一状,说我没规矩,不把她们放在眼里,非把我撵走不可。老段起初还不听,可是这位姑奶奶说:“你要再留下他,那我就没法儿在公馆里住下去了。”这样老段才决定叫我回北京。张夫人听了,还问老段说:“你干嘛叫小王走呀!”老段说:“姑奶奶说的,要留下他,姑奶奶就要走了。我能让姑奶奶走吗?”这一来,张夫人当然不好再说什么了。于是我离开了天津段公馆回到北京闲住。

我回到北京有半年光景,有一天看见老段的四姨太太刘四坐着一辆洋车从铁狮子胡同走过。我很奇怪,向别人一打听,才知道刘四也和刘三一样,被老段打发回娘家了。后来听说刘四嫁给了一个在报馆做事的,日子过得还不坏。

又过了一些时候,有一天,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到北京来,派人把我找去见他,说:“现在我在天津就了个小事,营业税处的处长,你给我帮忙去吧。”当然,我在家里闲住也住不起,段宏纲有这份好意,我自然挺感激,就随他到天津,在营业税处第一分处(英租界)当办事员。过了几个月,调到河北地纬路总处里在庶务上办事。又过了几个月,便派我到会计室担任会计主任。我虽然离开了段公馆,可是十几年的老人,没事的时候,短不了到段公馆里去串个门儿。

1931年,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妄想吞并我国的东北四省。可是他们又不敢立即明目张胆地统治东北,很想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找一个适当的人物,给他们做个傀儡。由于段祺瑞过去的地位和他同日本人的历史关系,就成了日本小鬼认为是最适当的对象之一。于是日本人如城口等等,便三三两两,陆续在须磨街段公馆出现。而老段的亲信,也有一些人如梁鸿志等,利欲熏心,希望老段再一次东山再起,也在一旁打边鼓,极力怂恿。

蒋介石风闻老段被日人包围,恐有不妥,便派人接段到南方去。这一天,段宏纲忽然把我找去说:“老头子已经答应老蒋到南边去了。我也决定跟他去。营业税处的事就委托你替我办交代。这里交代完了,宅子里一些零碎事,你也给料理料理。宅里有些人跟着到南边去,可是带不了这么些人,你发给他们每人三个月遣散费,让他们回家。还有租界里的自来水、电灯等等费用,也别欠人家的,一项一项还清了,就算你手续交代了。事情办完了,你也回北京去吧。咱们后会有期。”我听他说完,当然表示一定照办,还到段公馆里看看老段和张夫人。在他们动身那一天,我送他们到车站上,替他们张罗一切。张夫人,二、五两位姨太太,姑奶奶,上上下下一共几十口人,都随老段一同到南边去了。他们在上海住的是霞飞路陈调元的公馆。

老段走后,我先把段宏纲营业税处的交代办清,就到公馆里替他结束善后。这些佣人,有的跟随老段多年,很不愿意走。我费了好些唇舌,才把他们一个一个对付走了。再把水、电手续一一开销清楚,把房子交还房东,我也就离开天津回到北京来了。

1936年,段祺瑞死在上海,听说临终时还亲笔写了一个“八勿”遗嘱。当时蒋介石的意思是本想在南方给老段安葬,段宏业不同意,不知道他有什么理由,坚持一定要运回北京来。当段的灵柩运到北京时,我也到车站去迎接。宋哲元、秦德纯等等华北政权的要人,以及老段生前的亲戚、门生、旧部,也纷纷到东车站来接灵。当时吴佩孚在四川、西北过了一段流亡生活已经回到北京,住在什锦花园。他平素虽然很少到段公馆走动,这一天也亲自到车站来迎接他这位老师的灵柩。

灵柩到站以后,先抬到西直门旁边一个庙里停放,迎灵的人分批前去上祭。第二天早晨就把灵柩运到西山卧佛寺,停放在该寺北屋西里间,砌了一段洋灰墙和外间隔断。段宏业当时也曾为他爸爸在八宝山等处找坟地,东看风水,西瞧地理,怎么也没看好一块合适的茔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进占华北。北京成了敌伪在华北统治的中心,日本的机关、军队、文武官员陆续进入北京,一方面大兴土木,一方面便尽量占用北京原有的王公府第大小公馆,段祺瑞的南门仓公馆自然也被日本人看中了。由于段祺瑞生前和日本人有些因缘,遂由日人城口出面交涉,给了段家40万块钱将房产买下。

这天有个过去在段公馆里的旧同事来找我,说:“日本人催着段府上腾房呢。大爷(段宏业)派大旺来了,咱们去看看,顺便给帮帮忙,你看怎么样?”我想,多少年的关系,这也是份内的事,便和他一块儿到南门仓去。一进大门,看见赵文贵带着几个夫子忙得两脚朝天,还有段家几个亲戚在旁边跟着忙合。院子里点着了一堆火,大旺指挥着夫子们把许多书、报、文件,一堆一堆地抱着往火堆里扔,旁边还有几个人拿着小棍在火里拨弄着,免得火势太大,把房子点着了。老段60岁的时候,曾经办过一次60大庆,当时政府要人如吴佩孚、靳云鹏等等都送有诗文、对联,事后段公馆曾把它印成两册《延庆录》,粉纸铅印,装订得相当考究。这本《延庆录》印成以后,曾经分送给亲友们做为纪念,但公馆中还剩下不少,现在就一本一本送到火堆里烧化了。不但如此,连段祺瑞生前虔诚讽诵的佛经,也没有逃出这场劫数。我在旁边跟着招呼料理,信手一翻,看见一捆一捆的信件,拆开大致看看,都是过去军政要人和老段往来的私信,有许多是段本人亲笔写的。我当时自然不了解这些信件都是很宝贵的第一手文史资料,也送到了火堆里。大家正在忙乱的时候,有一个段家的亲戚,忽然从火堆里拿出一册很大的木版线装书,拿过来看了两眼,大声向大旺说:“这是你府上的家谱呀,也烧了么?我看应当留一留吧!”大旺点点头。但在书堆里找了半天,再也凑不成全部,大概已经放在火堆里烧成灰烬了。

公馆里的文件、书籍烧完以后,接着就把各种木器家具和房内摆设的古董玩物,陆陆续续抬到公馆门口一字排开陈列起来,于是大街上立刻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小市。北京城里的拍卖行、古玩店都派了有眼力的伙计前来瞧货。这些家具、古玩,很快就被这些商人们用很低的价钱成批买去。

日本人进入北京之后,不仅没有放过段祺瑞生前的公馆,而且也没有放过他死后停灵的所在。卧佛寺也被日本人征用了,催着段家把段祺瑞的灵柩移出去。段宏业找了许久,却没有找着一块满意的风水地,现在叫他移灵,当然更抓瞎了。幸而段祺瑞的三弟段子猷的儿子,曾给段子猷在西郊置了块坟地,于是就把段祺瑞的灵柩匆匆忙忙地从卧佛寺中起出,移到段子猷茔地南面,就靠着大道边埋葬了下去。有些和老段生前友好的人都感慨地说:“没想到老头子轰轰烈烈一辈子,死后会没有一块葬身的地方!”

1950年,我在街道上当养路大队长,参加劳动的人都在东四八条休息,我给他们送茶送水,突然一个青年人过来向我招呼。我乍一看,真愣住了,没认出是谁来。细一端详,才认出是段祺瑞的小儿子——十二,就是刘三所生的儿子。他本来是双胎,却只留下他一个,大名字叫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的小名儿叫十二。原来他在解放后参加劳动,当了养路工人了。我和他攀谈了半天,才知道他又和他妈一块儿过呢。

我们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短不了谈些段公馆的事,张夫人死在上海了,二、五姨太送了老段的终。李五也回到北京娘家,改嫁别人了,段宏业在解放后不久就死了。大旺原来娶的是龚心湛的女儿,因为大旺又讨了个日本女人,就和原配离了婚。解放以后,大旺也死在天津了,留下两个男孩子。段宏业还有几个姨太太,也生了几个儿女,解放后都在天津上学,现在有的已经在小学里当教员了。

自从这次我和十二见面以后,又前后遇见过两次,听说他现在在郊外一个学校里当勤杂人员。

(王楚卿,李宜琛整理)

同类推荐
  • 一路有树

    一路有树

    周末的晚上,应朋友之邀去看京剧《杨门女将》,中国京剧院莅临成都演出。我这个人很少做随意性的事,那么一个不懂京剧的人架起势去看京剧,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一,附庸风雅,想想那是国粹,自己一个文化人应当对之有兴趣才是;其二,怀想逝去的青春。
  • 袁崇焕

    袁崇焕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 悠远的云

    悠远的云

    王英在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先后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长篇传记《悠远的云》。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知道毛泽东同志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谁作的吗?这首充满感情、寓意深刻的词是他为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女士而写的。这位年仅29岁的女英雄,正是我们这本小册子所要叙述的主人公。开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911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是清清楚楚的,并为她今后坚定不移地投入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达·芬奇

    达·芬奇

    在人类文明的灿烂历史长河中,欧洲文艺复兴古文化运动,无疑掀起了一阵阵艺术狂澜。这个时代,俊才辈出,群星闪烁。而其中最耀眼的一颗艺术之星,便是列奥纳多·达·芬奇。他的作品,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开放的一朵奇葩。达·芬奇是一个农妇的儿子。他的父亲也仅仅是芬奇镇上的一个公证人。他虽然出身卑微,但自幼勤奋好学,智力过人。他生逢其时。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艺术界群星脱颖而出,争辉斗灿。他14岁便进入著名画家、雕刻家和已经有许多卓越作品的大师维罗奇奥工作室,在那里苦学勤练绘画、雕塑6个年头。他随身携带笔记本,时刻留心观察生活。那本子上画满了各色人物的面孔、表情、手足和身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难立三十

    难立三十

    张原立,四川边陲县城里出来的凤凰男,改革开放后长大的一代。没有殷实的背景,没有显赫的靠山,自己一人在上海独立打拼,到现在还和女友分别租住在不足十平的格子间里。总想着出人头地,却总是实现不了,展眼三十将至,张原立还是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挣扎,不知该去向何方。
  • TFBOYS爱的秘密

    TFBOYS爱的秘密

    青春需要磨难,爱情需要困难。完美的爱情不常见,因为太少了。坚固的爱,需磨,需离,需恨,需信任......为何我们要等到情同陌路了,才知挽留;才懂爱情;才去珍惜;才甘流言;才服命运;才愿相信,你是唯一。
  • 快穿之我成了玛丽苏女主

    快穿之我成了玛丽苏女主

    一次意外猝死,贺元被一个坑货系统给绑定了,从此踏上了玛丽苏的不归路。什么?必须救女主?还得跟男主HE?做他妈的春秋大梦去吧!系统惨叫:“宿主,官配不可拆!”贺元冷笑:“不好意思男二已经上位了。”
  • 萝莉!接招来我怀

    萝莉!接招来我怀

    【全本免费】她为了复仇踏入桃藤,却不料……//银魅妖霸道的落下一吻,神色冰冷得宣布:“萝莉,你是我的!休想逃掉!”//南流枫忧郁系的亚麻色瞳孔默默地注视着她,温柔的笑着:“丫头,我喜欢你,可是,只要你幸福就好!”//蓝隐烈一只手紧紧的环住她的腰,另一只手穿进她的发丝,邪魅的靠近:“宝贝!你说我是先问你的唇呢?还是先吻你?”//美男来袭,萝莉接招!一个无情嗜血,一个温柔寡言,一个邪魅专情,美男轮番上阵,深情轰炸,她节节败退,仰天长啸:“我是来复仇的!不是要嫁人的!”//看冷酷女王如何揭去伪装,变身呆萌公主!此书献给闺蜜!【懒姐新文《血族殿下捕萌物》亲们一定要看……】
  • 少年,请放手

    少年,请放手

    从开始,到相恋。又从相恋,到无奈。源于身世,源于阻碍。各种问题席卷而来,噩梦出醒,记忆丢失,那个黑色的箱子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 夜凰“霸”夫

    夜凰“霸”夫

    当天朝国情局最是无情无爱的传奇夜长留,一夕穿越到星夜国最为放浪形骸的女王爷身上!在那个男子为尊的时空,会发生什么值得后世千古流传的神奇经历?遇上一群人中龙凤逐鹿天下,她的出现又将改变什么?天下易主,那个命运霸主究竟是谁?结局,谁能料到!
  • 龙耀四海

    龙耀四海

    老话说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老话又说清酒红人脸,钱帛动人心。白手起家不容易,富不过三代,穷不及五门,穷时世不容我,富时我不容世,真金难换是真心,真心良友值千金,真心红颜更是万金不换。红尘旅途一场梦,到头来雷一笑终于明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乃是人间一等一的哲理。
  • 花树眼中的园丁鸟

    花树眼中的园丁鸟

    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主旋律,有的笔锋犀利,有杂文之辛辣;有的语言委婉,有散文之气韵;有的直白如话,不碍读;有的咀之有味,当细品……作品融内容的丰富性与写法的多样化于一炉,为现代寓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值得一饱眼福!作者陈福荣2002年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春蚕奖”。寓言作品散见于《故事大王》、《少年文摘》、《童话寓言》、《优秀童话世界》、《中学语文报》、《温州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更多的则是发在《中国寓言网》上。
  •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厌倦了厮杀的刘熙,重新回到了久违的都市之中,本想平平淡淡的做个普通人,奈何……既然平凡已经成为了一种罪,那便轰轰烈烈的高歌一回。“我要千万年后,史书上还记载着我的大名,在这繁华的都市纵横逍遥一生。”——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