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5100000017

第17章 个人和社会(1)

请学会拥抱这个社会

中国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对于社会的认识,要么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要么是道听途说。到了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对这个社会表示了极大的不适应,想辞职,想去考研。

我读大学时,也曾觉得社会很黑暗,作为一个把“正直”当做第一人生信条的人,我是最见不得社会上那些虚伪的人。

但是,上班后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是真实的。人具有两面性,我也有两面性,在我的身上绝非只有正直和善良,也有不宽容和不慈悲。

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的时候,难免会美化,夸大,这方面我不能免俗。所以通过文字想象一个人的生活,往往是你想象中的样子,不是完全真实的我。

我每天在博客微信上回复大学生的信,兢兢业业,坚持了6年了,不容易吧,很多人表示要向我学习,将来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你看,网上的秋叶似乎没有一点世俗烟火气,不收钱,不图利,这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真实的我每天都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被人认同,然后希望出本书能大卖,赚点稿费。因为我也得吃饭睡觉,赚钱养家。只不过我能骄傲地说,我是站着挣钱的,这钱不是靠坑蒙拐骗或者依附权力赚来的。

一个人正直还是虚伪,评价的标准是自己还是别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那是不正确的,坦率地说我明白这个道理差不多过了30岁。

为什么我在前面学习的方法里强调要培养多维的思考框架?就是这个社会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上的事情并不是简单可以用好或者坏来划分,很多问题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

恰恰是那些不了解社会的人,容易依据看到的现象就对社会上的事情下断言,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就速速做结论,这恰恰是我们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会出现“老人摔倒不扶”的热点话题,很多人认为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沦丧。

不扶并非完全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有人围观的情况下,我会打电话报警,但我是不敢去主动去扶的,我也害怕被“彭宇”了(假如你不了解彭宇案,可以去百度下)。不帮扶老人不能说明我们变坏了,而是不好的制度设计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好报,所以不扶成了正常人趋利避害的正常心理。如果改变制度设计,愿意做好事的人会很多的。

这个社会是变得冷漠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妖魔化一切看起来冷漠的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旁观者效应”。这个效应是说在紧急情况现场,假如旁观的人很多,大家都以为别人会对受害者提供帮助,自己就没有去帮助,结果是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想各位假如了解这个效应,就可以让我们对人性稍微恢复一点信心。有些人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帮扶,有些人只是误以为自己不需要去做,因为肯定会有别人去救。

很多人以为自己比别人更道德,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善良,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客观,可惜这些优势是靠不住的。真相是你大概不比其他人更好,当然也不会更坏。只不过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时候你展示的是让人喜欢的一面,有时候展示的是让人讨厌的一面。

进了大学,一定要找机会深入了解这个社会。学习是一种方式,阅读是一种方式,交友是一种方式,旅游是一种方式,打工是一种方式,公益是一种方式,支教也是一种方式。这些都是让你了解社会的窗口,就好比盲人摸象,只有多摸才能尽量了解全貌。

千万不要因为融入社会时,遇到不期而至的挫折和打击,就变得偏激,甚至用更恶的恶来对付那些对你不好的人。

想了解我们国家和美国对孩子的社会教育有什么不同吗?推荐一本书《美国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手册》,假如你们要出国,这本书也用得上。

实操训练

找一个参加过山区支教的老生做一次采访

搜索“麦田计划”,或者了解下你们大学的山区支教活动,找一位参加过活动的同学,和他约一次采访,问问他:

1.你为什么要去支教?

2.在支教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3.支教让你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哪些改变?

和与你拥有完全不同经历的人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也是了解社会的一个好办法。

还能信任这个社会吗?

很多同学说这个社会太黑了,一个月生活费,甚至一个学期的学费都被骗子骗走了,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我安慰说,坏事已经发生,只能接受。但要好好总结为什么被骗。把这些被骗的原因一一记下来,就当花钱买了教训。

假如上当是因为你的善良,请不要因为受骗就变得冷漠,只是我们需要更加提升鉴别骗子的能力。

在网上,不同的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命运有很多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但没有让我们变得耳聪目明,反而变得愤愤不平。有的同学看到种种新闻,特别是微博上的新闻,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绝对的公平,我们顶多在人格精神和生命上享有公平的权利,但在经济和政治上,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平等过。

弱者只会抱怨上天的不公,但强者抱怨后会用行动去改变现状。自己越强大,社会对你越公平。

只是如果有一天你强大起来,希望你能尽量公平地对待弱者。

要成为强者,就必须努力。优秀的人共同的特点是比平凡的人更努力。他们都知道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没回报,有回报也不一定在当下,但是人必须努力才有机会实现梦想。

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所回报,回报大小取决于你设定的目标的合理性、努力程度与努力的方式方法。有句话说得好:必须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人的心态与思维方式影响人的情绪,人的情绪的确能影响人的行动。

我在教育行业待了十几年,越来越发现,寒门未必出学子。一个为每日温饱忧心的孩子,在生活的压力下,反而不能更好地学习。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学习,甚至影响了心态。他们更容易因为不公平现象产生对社会的敌意,更不排除个别同学在金钱刺激下,走上过度追求物质的歧途,这比无法完成学业更可怕。穷困不可怕,负面心态才可怕。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个世界这么黑暗,该怎么办?

如果细究历史,就知道当今的时代并不是最坏的时代,只是一个还不够好的时代。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而忘记了人来到世上的使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凡是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别人努力上的人,内心都充满了妄念。

想想有一天,孩子问你生活在那个糟糕的时代,你为改善它做了点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深信这世界不完美,但依然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

最后推荐一本书,熊培云写的《重新发现社会》,看看他是怎么理解社会的。

实操训练

寻找你身边的正能量

有没有发现你身边一些人总是充满热情地生活?他们是怎样思考和进步的?

百度关键词“起步者十二问”,找到豆瓣链接,然后去看看各行各业起步者的故事,想一想,谁才是你的学习榜样?

没有钱也能做公益吗?

有个同学跟我说有同学生病,学校号召大家献爱心,他家庭条件不好,其实不想捐款,但大家都捐款,自己不捐款就没有爱心,所以还是捐了一笔钱,但生活费就紧张了。他很想知道,如果不捐款,是不是就是一个自私的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在单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爱心不应该是被逼来的。用慈善的名义逼别人行善,本身就是一种恶。只有善意才能慢慢培养出善意,这种功利性慈善往往会培养出一堆借助慈善投机的人。

每个人有捐助的自由,也有不捐助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因为自己捐了款就有了道德优势去指责别人不行善,那样,行善就变成一种功利行为。

公益慈善行为应该量力而行,善心不分多寡,嘉行不分高下。做慈善不只是捐款捐物,慈善的形式本来多种多样,平民百姓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接济,也是慈善。每个人让自己生活好,这也是慈善,因为我们不需要社会救助,就是节约了社会救助的资源去帮助其他的人。

有的人行善对回报有期待,这样的慈善也应该肯定。实际上大部分人还做不到做慈善不求回报,这回报也许就是一句“谢谢”的感恩之言。

很多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在公交车上给妇幼老弱让座,结果被让座的人坐得理所当然连句谢谢都没有,这种让座的尴尬,可能让你下一次就不愿意让位给妇幼老弱。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西方社会,慈善行为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在我们国家,富豪们的慈善行为更多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这里面的行为模式有巨大的差异,不能要求中国的企业一下子就能与世界接轨。

在中国,很多企业做慈善更多地是一种公益营销,甚至是一种通过从事政治上正确的事情为自己的事业和财富建立安全感的行为,但这样的慈善依然是值得鼓励的。因为一个社会善良的言行多了,才会走向积极正面。

当然,最好的慈善是低调行善。所谓低调行善,就是我帮助你,未必要你回报我,也未必要世人知道你接受过我的帮助,只需要你将来有能力时,也如我一样去帮助别人。

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受资助者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因此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在大学,一个接受了贫困助学金的同学,一旦抽烟、喝酒、配手机、用电脑,就可能被取消受资助的资格。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受助者普遍抱有这样的看法:

他接受了我的钱,应该给我写信言谢,否则就是不感恩;

他接受了我的助学款,就要按我设计的路线读完大学,否则就是违背了我的助学初衷。

毫不客气地说,类似这种要求受助者作出种种承诺的行为,实质是资助者自命拥有的道德高点,对受助者进行“道德绑架”和“意志依附”。

为什么受助者一定要报恩捐助者?为什么受助者一旦接受捐助就无法按照自己意志去生活或学习?为什么捐助者不想想,很多受助者其实是很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接受别人帮助而不能自立?

受助者接受帮助后,依然有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的自由。接受捐助但不对捐助者做出承诺,并不意味着就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我们受助者日后如能在别人帮助下,摆脱困境,拥有一份体面工作,敬业爱岗、辛勤劳动,这何尝不是回报社会?

行善应该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愿望,套用一句话:“无论是贫困还是富有,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我都愿意尽我所能去做善事。”大凡宗教,例如佛教就鼓励人多布施。世间万物,都是菩萨分身,你不是在布施,而是在践行对佛的忠诚。

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一定要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不能说等我有能力了再回报社会,这个观念本来就是错误的,每个成年人都有能力回报社会,问题在于你想不想做而已。

过去有一句话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是说慈善就是捐款,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捐助给需要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义工其实都是行善的方式。

西方国家非常强调小孩子要参加社区义工。联合国认可的民间慈善组织国际狮子会的宗旨就是强调慈善应该是志愿行为。国际狮子会的理念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致力于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人们,亲力亲为——出钱、出力、出席、出心。不能把慈善简单等同于捐款行为,要把慈善变成自己对身边的人、社区的人长期的服务行为。

实操训练

了解社区义工慈善模式

百度关键词“狮子会”“社区义工”“麦田计划”“立人图书馆”等关键词,了解国内一些公益活动的运营模式,了解下你们学校所在的城市有类似的公益项目可以参与吗?

微博上看到让你不平的事情怎么办?

我刷微博时,在上面经常看到各种让人愤愤不平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被情绪裹胁,没有办法做到就事论事,用我的一句话就是:“很多质疑和回应都不是高质量的质疑或回应,都是用谩骂回应谩骂,用立场回应立场,用情绪战胜情绪,用抱团战胜抱团。”

在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网络环境里,偏偏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训练,就是建立独立思考、理性沟通的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你很难成为一个理性的公民。

其实,我30岁前也算是一个愤青和口水党,现在回头看当年的很多思想和言论,自己也觉得天真可笑。到了30岁我才慢慢有点理性,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会理性思维的艰难。

我一直提倡要独立思考,要尊重客观事实。特别是在网络,不要被情绪裹胁,判断一个网络热点事件应该忠于事实,不是站队抱团攻击谩骂。

比如网上有一条微博转发很高。你不知道的数据,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1978名,1970年第82,1976年第84,1980年第94,1990年第105,2008年第106,2010年第127;但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1995年第7,2000年第6,2007年第4,2010年第2。把全中国人工资收入加在一起,除上这个国家的GDP,中国是8%全世界最低!

同类推荐
  •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在“世界首富”耀眼的光环背后,比尔·盖茨身上有许多为人忽视的东西,那就是他致富成名的秘密,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市场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力量。这里旨在把握比尔·盖茨走向成功的奋斗过程,揭开比尔·盖茨敛财聚富的神秘面纱!
  • 女孩幸福要趁早

    女孩幸福要趁早

    本书案例丰富,从形象、心理、婚恋、职场等方面,介绍了女孩如何打造美丽的自己、如何从心理上成为自信的女性、如何把握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让女孩尽早成为内外兼修的魅力女孩,尽早获得一生的幸福。
  •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是一门巧妙运用语言逻辑的学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办事能力。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说话技巧,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或是工作创业,都一定会潇洒自如。
  •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

    本教材为适应阶段性就业指导的需要,按照高职毕业生最后一年就业时间顺序,以就业问题为中心而编写,内容包括就业形势分析、就业途径、求职择业的准备、求职的方法与技巧、笔试与面试技巧、实习与试用期、签约与报到、女生择业心理指导与策略、自主创业的策略与方法、就业规则与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角色转换、就业专项指导等。书中分环节地、实事求是、系统、完整、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本书特别强调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突出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 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化解疑难,不可或缺的智慧心法;开悟思路,步步为营的人生航标。前车之鉴,50个谬误道尽一生常见认知误区;智者点拨,50个谬误助你轻松跨越人生险境。人生最可怕的是与谬误如影相随,却无法自知。二十几岁决定人的一生,而谬误导引你坠入万劫不复的糟糕险境。本书为你扫除关键时期的所有拦路虎,让你轻松迈入成功的快车道。
热门推荐
  • 冷静易先生

    冷静易先生

    “站住,很好啊你自己算算你欠我多少钱了?你说怎么还吧,嗯?”哎哎哎好好说说话着呢怎么就把人给弄到墙角去了呢?被逼到墙角的那位只是弱弱的来了一句“那那那要不……”而我们的易总嘴角上扬“好,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我就勉强收下了,现在就去民政局”“昂,哎不对等等”我们的江小姐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面前的易总等这句话等了多久,当然我们的江小姐从此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易景繁,你混蛋”
  • 旋风少女之爱之光

    旋风少女之爱之光

    历经重重洗礼,戚百草正式踏上元武道的征程,进入了元武道界观众的眼中,她用独创的绝招旋风三连踢,双重三连踢,旋转风暴等一路制霸日本、新加坡等各类积分赛,终于取得市青赛资格,并晋级俱乐部赛,更因为美少女挑战赛错手将故友劲敌婷宜踢成了植物人而练习寸止,让她对元武道又有了深刻的新领悟。
  • 天王穿越带个天后回现代

    天王穿越带个天后回现代

    ,,,,,,,,,,,,,,,,,,,,,,无无无无
  • 延安南路初恋小事

    延安南路初恋小事

    “不,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还要更早。嗯,是一年级分班考试的时候。她在我前面座,黑黑的,小小的,穿的白裙子,我提前五分钟交了卷子,想看到她的名字。施筁,记住了”“我和她一定会在一起,我们都生在二十四号,注定要‘爱到死’。”“以后如果生男孩子,就把他扔到山沟沟里,男孩像我,不好。一定要生个小公主,家里有两个公主,多好。”“我会和她结婚,会走到最后,但现在,我还是想要疯狂的多爱几次,她,会等我吗?”“今天我在飞机上遇到她了,旁边的男孩子不怎么说话,在帮她剪指甲,真好。”“我后来真的也谈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女孩,但好像忘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如果以后还有机会能和她说一句话,那一定是对不起。对不起,我们那么有默契,相遇在最好的年纪,对不起,那些年十几,我不懂爱情。”
  • 神秘之诡

    神秘之诡

    神秘?祭祀?古典?异世界的文字?将为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不死的魔

    不死的魔

    杨天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五中黑魔,而且是不死的黑魔,被凡人恐惧,被修仙者追杀,无处安身立命,从一个安静的学生到一个人见人怕的杀手,他不得不选择这条道路。
  • 随身带着超级星球

    随身带着超级星球

    玩着游戏的张若愚意外触电,导致昏迷,醒来后……
  • 阵图

    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观超正的大魔王

    三观超正的大魔王

    当魏长安死后重生来到异世界,结果母亲就这么死了??本想着安安稳稳渡过一生。“什么?!你居然说我体内有个魔王?我也要成为魔王?作为一名受到社会主义关怀的青年,我是不会这么同意的。”嗯~真香~
  • 崩裂降临

    崩裂降临

    2190年,人类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突然的猛烈进化,成了现实中存在的怪物。它们袭击了人类,切断了整个全球人类的经济来源。直至后来,幸存的人们形成了反抗军,决定夺回这个已经变化巨大的地球。可他们发现,这些怪物,仍旧进化,形成了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