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6600000027

第27章 佛教寺院和四大名山(12)

1949年以后,我国政府先是在敦煌建立文物研究所,“文革”以后扩大为敦煌研究院。数十年来,学者们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随着人们对敦煌文物的不断深入研究,可以预言,敦煌学将日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二佛教文学

在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佛陀不断被神化,各种“本生谭”或“本生故事”纷纷出现。在北传佛教的经典如《六度集经》、《佛本行经》中,也收集有大量佛本生故事;而投身饲虎、尸毗王救鸽、长寿王、九色鹿等故事,则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佛教文学题材。大乘佛教经典如《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往往通过大量譬喻、寓言、佛菩萨求道说法故事的生动描述,吸引了‘广大知识人士和社会民众,有着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随着译经事业的推进,汉魏以后,融华梵为一体的翻译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而诞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许多汉译佛典经高手润色,不仅内容奇异,而且文词优美、清新,为文学界展示了特殊的意境;而大量的佛教术语和词语,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语言文字宝库。

魏晋时期,在玄学流行的背景下,玄言诗颇受社会的青睐。与此同时,大乘空宗般若思想借助于玄学而获得发展,一些佛教学者将般若空观融人诗歌,使原来的玄言诗增添了一层恬静闲适的优美境界。如谢灵运的诗,善于将山水自然之美与般若性空思想结合,表现别有一种幽远深邃的意境,对后人的诗歌创作极有影响。

由于祥宗崛起,禅与诗在唐以后过从甚密,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两者都需要内在的感受和体验,都注重启示和象喻,追求言外之意,强调幽远的境界。元好问《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骚人墨客通过参禅体验,在他们的诗文中表达禅理和禅趣;禅僧通过与文人酬唱,述说他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解。诗禅来往,相得益彰。王维与禅僧交谊很深,他的诗作往往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传禅学趣旨,美化隐逸生活。如《鹿柴(zhai)》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融自然与人生理想为一,既表现了空寂宁静的山水,又抒发了恬淡空灵的心绪,把禅学的深远意境化入清雅素朴的诗句。

后期禅宗从直观体验角度推进神秘主义,强调从意境上领悟所谓“成佛作祖”。这种禅学为两宋士大夫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熟习琴棋诗画的同时,他们热衷于参禅悟道,从禅学中获得精神慰藉。通过参禅,宋代十大夫丰富了自己的诗歌题材和意境,为后人留下许多不朽之作。苏轼《书李端叔诗后》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则参禅。”意思是说,好的诗句应该与禅学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题西林壁》诗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内中把宇宙人生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禅的深刻感受,达到“彻悟言外”之旨。他的《赤壁赋》由于引入了禅的意境,显得自然、质朴、幽远。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不用陈词滥调,却喜欢从佛经和禅僧语录巾寻找典故,显得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从南北朝起,佛教为了扩大影响,增强对民众的宣传效果,出现“转读”、“梵呗”、“唱导”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转读即唱经,以抑扬顿挫声调咏诵经典;梵呗即歌赞,以诗偈赞唱佛、菩萨;唱导指以多种形式讲说佛法,宣唱化导他人。通过这些形式,有力地推动了佛教向民间的发展。

唐代佛教达于鼎盛,梵宇林立,信徒激增,每逢佛教节日,各地大型寺院成为民众举行庆祝活动的聚会中心。在聚会上,僧侣们以通俗的语言宣讲佛经内容,增编故事情节,伴以音乐,说唱兼施,便于一般民众接受。这就是所谓“俗讲”。如9世纪初长安兴福寺僧侣文淑擅长俗讲:“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拜,呼为和尚。”(赵磷《因话录》)俗讲所据的话本,是被称作“变文”的一种文学形式。敦煌遗书中发现的《维摩诘经变文》、《目连救母变文》、《降魔变文》等,属于和佛教有关的变文;而《王昭君变文》、《董永变文》、《孟姜女变文》等,则是取材于史书传说的变文。这些俗讲和变文,对宋以后兴起的说唱文学影响很大。

直接继承变文而形成的是宝卷,间接受变文影响而形成的有弹词、鼓词以及话本。宝卷形成于宋代,它以韵文为主,间以散文,题材多为佛经故事。明清时期,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宝卷已广泛流行。弹词和鼓词均盛行于明清;前者主要流行于南方,而后者则主要流行于北方。自宋真宗明令禁止变文流行后,变文开始在民间以话本形式出现。话本是文字记录的说唱故事,它的进一步发展即章回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作品是明清时期章回小说的代表,其中因受佛教影响,不乏佛教有关人生如梦、因果相循等思想的宣传。三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源于古代印度,传人中国之初,称为“梵呗”。初期传播佛教音乐的重要人物,都是来自印度或西域的僧侣。如康僧会有《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并传《泥洹呗声》;支谦有《连句梵呗》;帛尸梨密多罗有《胡呗三契》等。但因语言和音乐传统上的隔阂,佛教音乐在由印度传人中国汉地时,起初尚不易适应,故而需要予以改造,即进行“改梵为秦”的工作。

相传“改梵为秦”之作,始自三国时的大才子曹植。《法苑珠林》说他酣游鱼山时,闻空中梵天之音而“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他曾创造一种类似“声曲折”(相当于曲线谱)的乐谱,成功地记录了外来佛曲,使之“传为后式”。曹植实际上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创始人。

南北朝时期,一批具有民族文化和艺术素养的佛教徒,通过各种形式创作和传播佛教音乐。竟陵王萧子良曾“集京师善声沙门”于一处,专门研讨和创作佛教音乐。粱武帝萧衍“素精乐律”,他曾利用裁定梁朝雅乐的机会,亲自制作《善哉》、《大乐》、《大欢》、《天通》、《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10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这些宣扬佛法的歌词,均可配以佛曲演唱。由他亲自制定的、含有佛教内容的梁代雅乐,在隋代曾被视为“华夏正声”,并“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制定隋乐,从而给后世宫廷音乐以深远影响。可见,梁武帝为印度佛教音乐的进一步汉化奠定了基础。在同时代的北方地区,也是“梵唱屠音,连檐接响”,佛教音乐气氛很浓。

隋唐时期,佛教音乐达到鼎盛。在隋代宫廷设置的“七部乐”、“九部乐”中,采用了大量佛教音乐,如天竺乐《天曲》就是佛教乐曲。隋代出现的《法曲》,则是由佛教音乐演化而成。在九部乐基础上,唐代宫廷音乐发展为“十部乐”,其中除天竺乐属佛教音乐外,西凉乐、龟兹乐等西域音乐也与佛教音乐有密切关系。

在唐代,佛教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义是传播佛教音乐的中心。佛教音乐的创作、宣唱和演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配合佛教思想的宣传,唐代佛曲进入大众化、通俗化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佛教音乐的完全汉化。一批才华绝世的佛乐专家,通晓大众心理,精研音乐之道,主动大胆创新,征服无数善男信女,以至出现“士女观听,掷钱如雨”,“听者填咽寺舍”的盛况。如释文溆善于采用乐曲演唱变文,“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令当时的宫廷音乐家都表示折服。他的说唱音乐曲调成为教坊作曲艺人学习的典范。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长安庄严寺乐僧段善本与号称“宫中第一手”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比艺,其音乐修养和演奏技巧使对手惊叹不已。义据载,佛教音乐家释宝岩每于法会之际凳座讲唱,而往往未及开口,便“掷物云崩,须臾坐没”,大量施舍之物顷刻间淹没他的座位。

宋以后,佛教音乐继续吸收民间乐曲和外来乐曲,以充实自己。元代佛教音乐多吸收当时盛行的南北各种戏曲、散曲的曲调;而同时,南北曲调也深受佛教音乐的影响。曾一度失传的“瑜伽施食焰口”,随着元代密教的复兴而再度流传,并经后世的增益而逐渐演变为融赞、偈、咒、器乐、手印为一炉,带有某种情节性的佛乐套曲,影响至今。明成祖永乐十五年( 1417),颁布御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50卷,通令全国佛教徒习唱,其中大部分曲调为当时流行的民间乐曲。自此,佛教音乐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走向融合。

近代佛教音乐基本保持了明清的传统。从内容上看,佛教音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名为法事音乐或庙堂音乐,主要是唱给或奏给佛、菩萨、饿鬼等听的,包括于佛教仪典、朝暮课诵、道场忏法(如水陆法会、放焰口等)中所用的音乐。另一类名为民间佛乐或民间佛曲,主要是唱给一般佛教徒和普通民众听的,它们往往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若从形式上看,佛教音乐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乐,另一类是器乐。声乐包括独唱、领唱、齐唱、轮唱;而声乐曲调的主要形式,有赞、偈、咒、白等。其中,赞用以歌颂佛、菩萨的功德,如《三宝赞》、《炉香赞》等;偈用以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咒是咒语、真言,如《往生咒》、《普庵咒》等。器乐主要演奏曲牌。各地方各派系的寺院所用曲牌不尽相同,如江苏地区用十番鼓,山西五台山用八大套,北京智化寺用京音乐等。

佛教音乐的主要目的,在于“宣唱法理,开导众心”,“集众行香,取其静摄专仰”,所以,它的基本特征,可用“远、虚、淡、静”4字概括,以肃穆、平和、典雅为高。基于这一宗旨,也就决定了乐器的使用。

佛教音乐所使用的乐器,白明代开始,在早晚课诵、祝圣仪式等寺院内部日常宗教活动中,各寺院都比较统一,即只使用经书中称之为“法器”的打击乐器,如磬、引磬、木鱼、铛、钹、钟、鼓等,配合声乐曲调,达到清彻、肃穆的效果。在其他佛事仪式中,特别是民间应赴的佛事仪式,各地使用的乐器则不尽相同,地方色彩较为明显。在打击乐器外,吹管乐器有管子、笛、笙、唢呐、箫等,主要用于世俗化的佛教音乐活动中。北京智化寺音乐以纯器乐曲为主要特色,该寺使用吹管乐器演奏的曲调,既有悲怆的宗教色彩,典雅的宫廷情调,也有浓郁、纯朴的民间音乐韵昧。

●四佛教绘画

佛教绘画是引导民众坚定佛教信仰的一种重要手段。佛画既可形象地传播佛教教义,又可供佛教徒顶礼膜拜,还可使寺院殿堂神圣庄严,造成一种特殊的宗教气氛。中国佛教绘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存,是中国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载,东汉明帝(58 -75年在位)时代就已有个别中国画家制作佛画,但并不普遍。六朝时期,佛画成为绘画的重要题材。凡能作画的,几乎都能作佛画。东吴画家曹不兴,接受西域佛画艺术影响,所画佛教人物传神逼真,被称为中国佛像画的始祖。他的大弟子卫协改变传统民间绘画粗犷豪放的风格,向工巧细腻的方向发展,传说他有作七佛图而不敢点睛的逸闻,赢得“画圣”的美称。继曹、卫之后,东晋顾恺之在佛画理论和技巧方面取得划时代的成就。他的特点是注意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强调形神兼备。所作维摩诘壁画,曾轰动一时,与戴逵所塑佛像、师子国王像,被时人称为建康瓦棺寺三绝。顾恺之作画,也有不轻易点睛的记载,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睛)之中。”

此后,南北朝名家辈出,其中以刘宋陆探微、梁代张僧繇( ydo)、北齐曹仲达尤为突出。陆探微的人物画笔画细密,笔势连绵不断,达到了“令人懔懔若对神明”的境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使始于顾恺之、戴逵的“秀骨清相”一派南朝画风臻于成熟。这种画风,是在东晋南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思想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张僧繇“善图塔庙,超越群工”,一生绘制了大量佛寺壁画,深得梁武帝欢心。他吸取西域绘画技巧,创造出没骨画法,即采用浅深渲染的手法,突出形象的立体感。《历代名画记》评论顾、陆、张3人的作品说:“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张僧繇在江陵天皇寺画的卢舍那佛像,唐人阎立本初见时不以为然,再看则叹,三看则惊,一连看了10多天,甚至躺在面壁前观摩领会。北齐曹仲达来自西域,他的佛画特色,是在服饰方面直接师法印度艺术,所画人物衣服紧贴身体,如被水打湿似的,显示出人体线条之美,被时人称为“曹衣出水”。

可惜,这一时期专业画家的作品多已佚失,幸赖民间画工创作的大量石窟壁画,使我们得以直接了解当时佛画的基本面貌。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是现存国内最早的石窟,该石窟的壁画主要反映小乘佛教内容,包括佛本生(释迦前生)故事、佛传(释迦一生教化事迹)故事、因缘譬喻故事和佛涅槃故事等。壁画色彩绚丽,菱形构图(即在每一菱形范围中,表现一个故事情节)是其显著特点。壁画中各种人物如菩萨、伎乐、飞天,个个面相丰圆,身躯壮实,富有立体感,并具有西域佛教艺术造型和传神的特点。它反映了印度佛教艺术进入新疆地区以后形成的独特民族风格。而在克孜尔石窟以东的新疆各石窟中,中原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增强,壁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坐了变化。

敦煌是西域与中原两种佛教艺术的交汇点。在十六国和北魏中期的敦煌壁画中,这两种艺术风格共存,而以前者为主。北魏晚期的敦煌壁画,则明显受到始于大同云冈石窟、成于洛阳龙门石窟的中原佛教艺术影响,在大量的佛教故事画中,出现了众多中原汉装或南朝名士的形象。而敦煌北周时期的壁画,人物形象肌肉丰腴,广额圆面,则是受了张僧繇画风的影响。中原佛教艺术在敦煌石窟所引起的变化,标志着它已突破西域佛教艺术的规范,逐步形成中国佛教艺术体系。

随着佛教的鼎盛,唐代佛画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初唐厕家于闻(今新疆和田)人尉迟乙僧在长安期间,绘制了许多寺院壁画。他长于以色彩晕染的西域艺术手法,着力表现西域风情和人物形象,同时又吸收中原传统的线型勾勒,使他的人物画有“身若出壁”之感。他曾多次作过以《西方净土变》为题材的壁画,以气象万千、歌舞升平的画面,反映出初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面貌。生活于盛唐时代的“百代画圣”吴道子,在集诸家画师大成的同时,尤其推崇张僧繇。他一生创作了400多幅壁画,所画人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开元( 713 -741)、天宝(742-756)以后佛教和道教壁画的楷模。这时期寺观壁厕中的菩萨、天神、力士等造型,以人间体态为模特,更加体现H{现实性的美感要求,绚丽多彩,仪态万千。这表明,中国佛教壁画已进一步世俗化了。

敦煌的唐代壁画,多以大幅“经变”(根据佛经故事绘制的锄)为主,以经变的形式来讴歌佛国的欢乐和美好。如在净土变中,描绘出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等景物,着意将西方极乐世界装饰得分外庄严、美丽。这种画面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和人民愿望。大量的壁画还点缀有人间社会的生活小景,表现出盛唐的社会风习,基调乐观、明朗,富有情趣。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有五章内容:第一章阐释伊斯兰教人权传统的特色;第二章着重讲述《古兰经》关于人权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教导;第三章借助非穆斯林在穆斯林社会中的生活经历,深入阐释前述第二章的人权原则和教导;第四章专门讲述穆斯林传统社会的变迁;第五章重点论述代表性的国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摘选的伊斯兰传统相关人权的一手资料、穆斯林世界一些重要思想家和活动家的传纪概略等内容。
  • 点亮心灯的善缘

    点亮心灯的善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本书作者星云大师以朴实无华的笔法,讲述了人生在世和善与幸福的关系,以此温暖这个社会。
热门推荐
  • 风流佛陀

    风流佛陀

    都说男人有钱会变坏,男人不坏无人爱。为了有人爱,我要学坏,为了学坏,我要有钱。我本纯情,奈何我不能不流氓。我欲拜佛修心,奈何拜佛佛崩溃。我因女人而变强,因变强而要女人。贾乐,本来一个纯情的山区小农民,因为神秘来历的怪瞎子说他是欢喜佛转世,赠送了他一本金书,刚翻开看却自行隐没进他的额头之中。面对众多奇遇和突如其来的幸运,他只好从此走上了应该有的和不应该有的奇妙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握剑掌天涯

    握剑掌天涯

    他是笑话吗?不是。这是他故意的,你笑了我,我就可以笑你了。他是废物吗?不是。他只是喜欢YY而自恋是他的本色。他就是叶天,一个没死干净的人,他来到了神武大陆,创下了一部属于自己的传奇,写下了一部,人们难以忘怀的玄幻。你们就准备带好自己的眼睛吧!看看叶天是如何的奇葩,如何的YY。
  • 卿君怜惜

    卿君怜惜

    天生随性的自由的柯妮蔏、不经意间穿到了古代,虽是公主,却独守一人,即是王妃却不得不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本书是文坛新锐李娟的散文合集,这些文字都与记忆有关,讲”童年”、”成长”、”青春”、”改变”以及种种”瞬间”的事,她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对小事件的追索中迸发富有哲思的思想火花。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
  • 回到过去做兄长

    回到过去做兄长

    周建国重生了,回到过去的年代,父母不在家,下面一堆弟弟妹妹,承担养活弟弟妹妹的重任。前途是光明的,过程的艰难吧,勇敢的面对吧。之前那本书完完了,这本书装傻充嫩,两个重点:一么,写黑市,赚钱;二么,写票据,目的还是赚钱。
  • 快穿之我弟总是大佬

    快穿之我弟总是大佬

    我是韩平平,我和我的名字一样普通,但是我有个弟弟叫韩不凡大家都叫我们不平凡姐弟,但是我们真的很平凡......韩不凡:“真的平凡吗.....”有一天一个暂时叫精灵的不明生物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从此展开了各个位面的穿梭之旅......韩不凡:"你确定不是找男人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上风华

    路上风华

    她是一心复仇的落寞孤儿,他是江湖世家的翩翩公子,他们第一次相遇,他便赴死只为救她,她的命运因他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