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98100000011

第11章 在南通吃河豚

去南通的第一顿饭,就令我既惊又喜。

具体上了多少道菜,已记不清了。惟独只记住红烧河豚。河豚在许多人心目中,相当于明星级食物。我在千里之外做其“追星族”久矣。想不到今天能在南通圆梦。

南通位于长江下游,离入海口不远,正符合《辍耕录》中所说适宜河豚生长的环境:水之咸淡交处。是河豚每年立春自海里回游江中产籽生育的必经之路。今天,我就在这里“拦截”了一条河豚。兴奋的程度,如同拦截了一枚富有杀伤力的“洲际导弹”。

河豚之魅力,其一因为味美异常,其二则是靠它那魔幻般的“杀伤力”渲染出来的。对此,早在《山海经》里就谈之色变:“又北二百里,日少咸之山……敦水山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之鱼,食之杀人。”可见这是河豚区别于其他鱼类的最大特征。纵然河豚剧毒,古今诸多“仁人志士”仍拼死而食之,这加倍烘托出它的鲜美,乃至挡不住的诱惑。吃河豚已非寻常的饮食活动,而变成了一种冒险,人们除了品尝美味,还额外体会到历险的刺激。此乃天下所有的鱼肉都无法达到的神话般的境界:使一位美食家同时又成为麦哲伦式的冒险家。玩味河豚,不亚于发现新大陆。

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有多美就有多危险》。反过来说了可以:有多危险就有多美。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河豚,正合适。最高形式的美,常常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以女性来打比方,古希腊的海伦,本土的西施、杨玉环,皆使其拥有者玉碎宫倾。这似乎才是“倾国倾城”的真正涵义。追求最高形式的美,注定将有危险相伴随,甚至要面临生死的考验。下面就看你的勇气了:是望而却步,还是宁愿灯蛾扑火,做好以身相殉的准备?那是在殉美啊。“拼死吃河豚”之人,自然不畏惧做美的牺牲品(“美”本身就包括美味之美)。

河豚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头等彩票,简直带有象征意味。一方面,吃河豚而未死(若九死而未悔则更棒了),相当于中大彩般的庆幸。另一方面,河豚之美仿佛人间仙境,还没有听说哪种食物能与之并驾齐驱,你若亲自游历一番,必然满足最大的好奇心。在孟子眼中,最好吃的东西是熊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他所谓的鱼想来不包括河豚鱼。或者说,估计孟子不知道河豚鱼的“厉害”。若是将河豚鱼与熊掌摆在一块,他恐怕会另做一番选择。当然,必将伴随“激烈的思想斗争”。在胆怯的人那里,把熊掌奉为美味之最,比较有安全感。而对于不怕死的人,熊掌哪能跟河豚比呀,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看来孟子,乃至整个儒家传统,都还是比较惜命的:避开传奇的河豚而不谈,以世俗的熊掌为最佳抉择。

儒家追求熊掌(如同世俗中的功名),道家的生死观、审美观、价值观,倒是离河豚的传奇色彩更近一些?尤其魏晋风度,竹林匕贤一类,视富贵如浮云,弃名利若敝履,却不吝于为美而赴死的。为美而殉死,在他们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相当于大醉一场。

苏州的朋友车前子说:“既然河豚如此危险,人们照例应该敬而远之,为什么还敢拼死一吃呢?其实只要宰杀烧烹时得法,并不会一吃而送命的。更主要是河豚鱼在传说中,它是太鲜美了,以至鲜美到了神秘。这当然是诱惑人的。到最后,吃河豚的人,实在吃的是传说,吃的是传说中的神秘,吃的是传说中的神秘的鲜美,已不是河豚鱼了。”河豚之美,至少有一半是靠各种诗赋、典故、谣谚,“炸作”出来的。古人就像今人造“星”一样,包装出了“河豚这个饮食文化中的顶级传奇。甚至连确实存在的危险,都成了一种调料。吃河豚,仿佛对命运的赌博、对人生的游戏,玩的就是心跳,吃的就是刺激(可比辣椒、芥茉之类刺激多了,心理的刺激要远甚于生理的刺激)。”

因为有河豚,吃饭才成了生死考验:美(哪怕是美味之美),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你为追求美的体验,究竟有多大的勇气与决心?

今天,一盘红烧河豚就像高考的试卷,摆在了我面前。手拿筷子、心跳加快,我跟考生一样紧张。是一路答下去呢,还是弃权?

说实话,这次来南通,我对吃河豚毫无心理准备。事先不知道南通也产河豚,以前只听说江阴一带是河豚的产地,《明嘉靖江阴县志》:“河豚鱼,一名鲑,立春出于江中,盛于二月。无颊无鳞,口目能开及作声,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汪曾祺也跟我说过江阴产河豚最多、最好,他年轻时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敢吃河豚,后来一直引以为憾。其实仔细一想,南通、江阴,同处江之尾、共饮一江水,饮食原料及习俗不会有太大区别,自然也将吃河豚视为一大盛事与壮举。河豚是昂贵之物,想不到主人舍得让我们一行尝鲜、猎奇!

河豚一度是禁品(仿佛禁书),明令禁止普通的餐馆销售。这次属于破例了。一是因为这家饭店属于五星级,厨师皆有烹饪河豚的资格证书;二是因为——主人说实话了:提供的河豚是人工养殖的,比野生的毒性要小一些,加上整治得法,不至于中毒的。

在江南,主人以河豚相招,表示盛情,但绝不会劝你吃的。劝酒不劝河豚鱼。我听车前子说过仪征一带过去有规矩:有人请吃河豚鱼,吃的时候要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放在主人桌上,表示即使出了问题,与主人无关,是自己嘴馋,来买死的。虽然同行的吉狄马加、叶兆言、祁人等都已开始畅怀大啖、筷子起落如雨点,但想起这个快要失传了的老风俗,我还是悄悄摸出一个钢蹦儿,不易察觉地压在盘底。以这个举动,怀念那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旧习俗:至少,今天,它还在我——在一个浪游至此的旅人身上延续着。只要还有一个人遵循着,老风俗就没有死。

在想像中最美味的东,无疑是河豚。它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然而一旦在现实中吃到,难免会有淡淡的失望,淡淡的惆怅。盘中的这条红烧河豚,比成年人的巴掌略大一圈,煮出了稠粘的肉汁。确实比鲍汁还要鲜美一些。而且跟吃鲍鱼一样,搭配了一小碗白米饭搅拌着吃。可惜鱼肉,挟了几筷子品尝,却远远不如想像中的鲜嫩。主人相告:为防止贵宾中毒,特意嘱咐厨房多烧了几分钟,因而稍微有点老了。这样毕竟更安全一些。《辍耕录》说河豚“煮治不熟则能伤人”。朱伟《考吃》也比较夸张地告诫必须烧透:“试验之法,用一根纸捻蘸汁,如能点燃,便知熟了,否则就是没熟。要烧到水分彻底蒸发干,只乘一层油。要是烹不透,也必死无疑。”

主人啊,你不知道我就餐前,在盘底压了一枚五分钱硬币(为了河豚,死在我眼中只值五分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你不知道我为了求得河豚的鲜嫩,甘冒放弃性命的风险……所以你才让厨师多烧了几分钟。可你同样不知道,这多余的几分钟,就使河豚的滋味由神话堕入世俗,就使现实与我原始的想像失之千里。河豚仍然带给我特殊的口感,却达不到绕指三日不绝、绕梁三日不绝的神曲般的境界。

眼前的河豚,纯属酱烧,未加更多的配料。若是参照严有翼《艺苑雌黄》所云,添加点菘菜、蒌蒿、荻芽之类,是否更妙:“河豚,水族之奇味,也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南人言鱼之无鳞无鳃无胆有声目能廷者皆有毒。河豚备此数者,故人畏之。”河豚属于有毒的美,让人既爱又怕;但真正的爱,终会压倒怕的。说到蒌蒿、荻芽,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他仅仅看见蒌蒿、芦芽,就联想到尚未上市的河豚了:吃河豚的季节,快要到了吧?

听符中士先后说,他吃河豚,也有淡淡的失望,总觉得比想像中的味道差了许我。当然,他承认想像中的河豚味道,并非自己的亲身体验,完全是根据旁人所说形成的一种印象;而人们所说的河豚美味,不会单纯地只指舌头的味觉感受,还包括心理感受在内所有体验的综合。美味一旦在传说中被变本加利地美化,乃至被神化,自然非现实所能企及。

我没想到在南通能吃上河豚,还有一个原因:季节不对。此时是盛夏,而古人吃河豚一般选择清明之前,尤其是东坡所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时,《石林诗话》:“浙人食河豚于上元前,常州、汇阳最先得。方出时,一尾至值千钱,然不多得。二月后,日益多,一尾才百钱目。柳絮时,人已不食。”朱伟先生解释:因清明前,河豚的皮外毛刺较短软,清明后毛刺变硬;河豚以清明之前者佳。我审视眼前的河豚皮(已被厨师事先剥下,搁在鱼背上),确实布满粗硬的毛刺;刚刚放到唇边,顿觉如砂纸或猪鬃般扎人。主人笑了,教我将鱼皮放回盘中,翻过来卷着吃,即毛刺冲内而背面光滑软组织冲外(跟穿翻毛皮袄似的),以避免正面的细刺戮口。他建议最好整个吞下,不要咀嚼。又说这样消化后,极其养胃,鱼皮融化成稠浓的汁液,会给胃壁覆盖上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粘膜。

我试着这么做了,感觉良好,胃里顿时暖融融的。像一只肉乎乎的小手在胃里按摩。河豚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是鱼皮,只要把毛刺对内包裹起来,其糯软滑腻就胜过甲鱼的裙边。嘿,河豚原本穿一条带刺的裙子,把它撩起来,才会体会到其内里的柔情。

据说烹饪时,也要将鱼皮、鱼肉、鱼骨分开,依次下锅的,以掌握火候:先入鱼目,再入皮,再下骨,再下肉。这样最后下锅的鱼肉才能保持鲜嫩。前后加热时间一定要超过四十分钟,而且用猛火和中火,不用小火;如此才能凭借高温消除残余的毒性。

临离开南通前一天,在狼山风景区的梅林春晓餐厅,东道主又招待我等吃了一次河豚。“梅林春晓”原为张謇的私家园林“梅”,是一处依山势而建、亭阁相连的临江建筑,现改设餐厅。透过包厢的玻璃窗,可俯瞰大江东去、百舸争流,如同悬挂的山水画卷。在原汁原味的涛声、江风、水色中,慢条斯理地品尝河豚鱼,搭配着洋河大曲的醇香,简直分不清自己究竟置身于画里画外。过去的日子里,还有哪一天,能经得上今天?能比今天更像是神仙般的生活?美味在口,美酒在手,美景在望,我真有些飘飘然了。这次的河豚,红烧的时间较上次短一些,因而鲜嫩得多。但仍然没达到我想像中完美的地步。我不愿相信河豚之美仅限于此。聊以自慰:恐怕现在所能食用的河豚,都是人工养殖的吧;至于野生河豚的滋味,姑且保留在想像里,永不触犯,永不打破……

南通,谢谢你,谢谢你的河豚鱼。它毕竟使我饮食的神话更走近了一步。吃完河豚鱼,我觉得自己像“过来人”了,从死的边界走过来,从美的边界走过来。河豚,离天堂(无论是“死”的意义上的还是“美”的意义上的),只有一步之遥,一纸之隔。遨游一番,我又重新回到人间。河豚,既是死神的敲门砖,又是美神的敲门砖。

南通,待我老了的时候,想来你这儿做隐士,你欢迎不?你还会用河豚鱼招待我吗?最好是野生的河豚鱼。那时候,我会比现在,更不怕死了。一生,已享受到足够的美,死而无憾了。完美的河豚鱼,将使我对美的终生体验,更为完整……

同类推荐
  • 大佛寺诗联选

    大佛寺诗联选

    本书是一本古今诗人吟颂张掖大佛寺的诗联荟萃,作品主题鲜明,咏意厚重,风格迥异;诗集编排得体,融贯尔雅,和谐成篇。这对弘扬佛寺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将会产生一定影响。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千秋教化

    千秋教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皇盛宠:妖孽毒妃

    邪皇盛宠:妖孽毒妃

    “丫头,你请本王看了一场如此精彩好戏,本王也送你一样礼物如何?”“什么礼物?”“以身相许……”
  • 鹿晗,你是我的未来

    鹿晗,你是我的未来

    她为了他,用了半年时间将大三大四的内容学完,还打算出国创业。可是在她出国回来时,竟然还带了两个萌娃,这两萌娃又是谁的呢?……
  • 我念碎荒

    我念碎荒

    修行一途,乃是夺天地之造化,取万物之灵气而强己身。而修行者,须经凡渡双天,修行三重,太玄四方,幻灵五变,浮生六道,天罡七星,太极八卦,乾坤九秘,方可以洪荒为尊。一个在青梅竹马婚宴上意外死亡的莫名穿越者,在宿命的指引中,踏上了求索洪荒之路……
  • 终究是大梦一场

    终究是大梦一场

    秦煦旸找到了一生的救赎沈梦溪一生都在忏悔叶梦最后丢了心
  • 超能狂少

    超能狂少

    兵王回归都市,踩恶霸,整流氓,逗校痞,混校园。
  •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缘来还是你

    网游之缘来还是你

    网游小宠文期待男主追妻火葬场当然一定一路宠到底
  • 有势无恐

    有势无恐

    当某人头顶东皇钟与另一个头顶封神榜的人把美国打的天翻地覆之时,另外一个空间的他在做什么呢?当某人得知被魔动炮轰出了筑基而愤怒不止之时,另一个空间的他又在想什么呢?这么大的空间动静产生了,那么那些维持空间历史平衡的人会任由这些不和谐因素去影响历史吗?那他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还有,这些空间会与我们所在的空间相交吗?答案很快就会揭晓,而且那些不和谐的空间中也产生了与之不和谐的因素……三国中的文臣武将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轮回。全新的剧情,全新的主角,全新的轮回小队……他们,即将登场……
  • 重启者的日记

    重启者的日记

    重启者,他是将这个病态的世界带来结束的人但他又和诺亚一样,也是为这个世界带来希望的人。可是就像“有人”的歌词一样有人家财万贯却还失声痛哭,有人身无分文却也活的舒服。有人已经对这个世界失望至极,但也有人觉得这个世界万般美好。重启的路上必将被百般阻挠,但他必将渡过难关,因为他是重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