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700000004

第4章 小人百态——丑态种种(4)

王钦若看到自己的异己寇准得宠后,心中极不平衡,打击寇准成为他的目标。在实现他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采用了挑拨离间的手法,即在宋真宗面前搬弄是非,说寇准的坏话,从而在宋真宗和寇准之间制造了一条鸿沟,使宋真宗开始对寇准产生不满,由欣赏寇准变为对他的嫌恶,因此得不到信任的寇准自然要从权力的顶峰滑落下来,王钦若的阴谋也就自然得逞了。

小人在打击异己时爱用挑拨离间的手段,并且善于运用这个手段,任何人都应该注意自己是否被列入了小人的异己分子名单,如果是的话,那么对小人的挑拨离间就不得不防了。

2.制造陷阱,玩他人于股掌之间

小人打击异己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借助外部力量,迫害异己;一是自己创造机会,让人陷入圈套。制造陷阱,诱人入套是小人在打击异己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十分歹毒的方法,一旦成功,往往能最大程度达到小人的目的,而他的异己一旦落入圈套,往往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制造陷阱的小人事先经过周密的安排、计划,给自己的异己挖好陷阱,设好圈套。之后,小人再想办法将异己引入陷阱之内、圈套之中,这样一来,异己就像凶猛的老虎失去锋利的牙齿一样,对小人没有一点反抗力量,只能任由小人宰割。因为他们一旦落入陷阱,钻进圈套,就会被小人牢牢地套住,就算他们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济于事了。小人利用这一招打击异己,历史上有许多案例。

李适之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大臣,因为有才能并且勤于政事被任用为宰相,而他又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所以,他就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右丞相李林甫的对立面上,于是李适之成为李林甫打击的目标。

为了搞倒李适之,李林甫想了好多办法,但总觉得不是很完美,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为李适之设好了一个圈套。

这一天,李林甫派人到李适之府上,请他到自己家里喝酒,说是自己喜得佳婿。李适之本来就看不惯李林甫的所做所为,所以根本不想去赴这个宴,但又怕和李林甫的关系搞得太僵,于是只好极不情愿地前往。

酒宴开始之后,李林甫亲自为李适之斟酒,双手举着,送到李适之面前,这一过分谦恭的举动使李适之不知如何是好,他猜不出李林甫到底是何用意。但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拒绝,便双手接过,一饮而尽,李林甫连呼好酒量。接着,李适之又起身为李林甫敬酒,以表谢意。

李适之生性豪放,又爱饮酒,这天晚上又喝了不少,渐渐有些醉意。这时,李林甫说道:“华山有金矿,如果开采冶炼,可以富国。”

李适之半醉半醒地问道:“右相所言可是事实?”

李林甫说:“不瞒左相,这是小婿户部员外郎郑平从工部员外郎口中听说的,工部员外郎管库藏钱帛,怎么不关心金矿的事?想来必定属实。”

李适之点了点头,李林甫接着说:“陛下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如果奏明圣上,圣上一定会龙颜大悦。”说到这里,他环顾了一下众人,说:“大家可不要抢功呀!”大家笑了笑都说:“有右相在,我等哪敢抢功?”

李林甫说:“我已位及人臣,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了,这桩美事还是留给左相吧!”

李适之听后也没有细加考虑,一回到自己的住处,便乘着酒兴写了一份奏疏,向皇帝禀报了华山有金矿这件事,请求皇帝派人开采,增加国家收入。

唐玄宗接到李适之的奏折后,对这件事很重视,便向李林甫询问这件事。当他得知这一奏折果然是李适之所奏时,心中不禁窃喜,知道李适之已经钻进了他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

李林甫略带些忧虑地说:“华山有金矿,微臣早就知道,只是没有向陛下奏明。”

“右相为何知而不报呢?”唐玄宗很纳闷。

“实不便奏报。”李林甫回答说。

“为什么呢?”唐玄宗追问道。

这时,李林甫才笑着说:“难道陛下忘了,华山是陛下的本命山吗?”

唐玄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华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唐朝的皇帝们又大多信奉道教,唐玄宗也不例外,他把华山视为本命所在。开元初年,唐玄宗还曾经试图派人在华山西峰的半山腰凿上“开元”两个字,只是因为山峰过于陡峭才取消了这个计划。

李林甫将这些说起,就是为了说明华山是皇帝之本命,王气之所在,不宜开凿,李适之为了金矿开采华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唐玄宗听了李林甫的话后,好像突然醒悟了一样,他对李林甫说:“今天这件事幸亏爱卿提醒,如果听了李适之的话,开采华山,惊动了玄元皇帝的在天之灵,说不定会给大唐带来深重的灾难,李爱卿真不愧是朕之忠良之臣啊!”

李林甫故作谦虚地说:“陛下过奖了。臣真的希望陛下能够修道有成,万寿无疆!”

唐玄宗对李林甫的恭维话非常满意,对李适之却是越想越气。李林甫走后,他便把李适之叫来,大声训斥:“你身为左相,处理事情却欠考虑,你明知华山是朕的本命所在,为什么还要奏请开凿,真不知你是何居心!从今以后,如果再有什么事需要上奏,先和右相商量一下,他同意了你再上奏!”

李适之满肚子委屈,唐玄宗却不容他申辩,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地出宫,后悔不该听李林甫的话,误入了他的圈套。

这件事以后,唐玄宗开始对李适之疏远起来,李适之无法越过李林甫直接面见皇帝,他这个宰相也只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正的实权,陷入了受制于人的可悲境地。

李林甫对李适之,采用的就是制造陷阱,引诱他们钻入圈套的方法。小人就是这样,事先经过精心设计,为自己的异己挖好陷阱,设好圈套,之后,他们又用某种方法引诱异己落入陷阱,使他们误入圈套,再接下来,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异己进行打击了,结果是左丞相李适之被疏远,李林甫的阴谋得逞。

小人在为异己造陷阱、设圈套时,非常善于伪装,因为只有他们伪装得好,他们造的陷阱和设的圈套才不会被异己识破,如果他们露出一点点破绽,那么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会招来异己的奋力反击。

制造陷阱,诱人入套的方法对于小人的异己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因为异己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小人的陷阱中的,在落入陷阱之前,他们很难看清那是小人设置的圈套,而在落入陷阱之后,他们就是有浑身的解数也难以施展了,他们只能被小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受到沉重地打击。

3.装弱放烟雾弹,使对手掉以轻心

小人非常明白,在与别人斗争的过程中,自己并不是总处于优势,而且最经常的情况是小人的对手往往比较强大,这时由于自己羽翼未丰,力量弱小,小人就伪装自己十分软弱,使别人不注意自己的存在,同时,他一方面趁机拉朋结党,积聚力量,一方面严密观察,寻找机会。

装出弱势的小人是要使人掉以轻心,这是他在自己力量还弱小的形势下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使小人能够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因为装出弱势,可以赢得别人的同情;装出弱势,可以遮掩自己的锋芒;装出弱势,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正因为此,小人常常通过装出来的弱势,将自己深深地保护起来,而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又很快表现出其强悍内心,对异己分子大打出手,毫不手软。

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年届十七,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美女充实后宫,年方十五岁的邓绥也被选入宫中。邓绥高大丰满,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在宫中如云的美女中仍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宫廷中的人都为她的美丽所折服;并且她为人聪慧,非其他女子所能比,所以,她一进宫便得到了汉和帝的无比宠爱,第二年的冬天便被封为贵人,皇后阴氏从此被皇帝疏远了。

邓绥虽然得到汉和帝的专宠,但她知道自己刚入后宫,根基不深,难以马上扳倒阴皇后,坐上皇后的宝座,因此,她仍用尽心机,刻意显示自己的贤淑。

内廷中的皇后、嫔妃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她们佩戴各种各样的金银首饰,身穿亮丽的衣服,呈现出一派富贵俗艳之气;而邓绥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加修饰,不戴饰品,只穿浅色素雅的衣服,这在一片俗艳之中尤如出水芙蓉,更加引起汉和帝的注意和喜爱。同时,邓绥的这一举动又使阴皇后和众嫔妃误以为她甘愿淡泊,不争宠献媚,这使她们对邓绥开始掉以轻心了。

每当汉和帝临幸她的时候,邓绥都称病请免,于是汉和帝就无节制地临幸其他嫔妃,虽生了不少皇子,但都因先天不足而早夭。邓绥装作对此非常着急,常常有意为此哭泣、叹息,又多次选取美女,让汉和帝临幸,以便多生龙子,这样,汉和帝更加宠爱她了。

汉和帝宠爱邓绥,宫中对邓绥也是一片赞美,这使阴皇后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她开始憎恨起邓绥来了,几次对邓绥恶语相向。一次,汉和帝病重,阴皇后暗地里说:“皇帝死后,我临朝称制,一定要把邓氏满门抄斩,不让邓氏全家留下一个活口。”这句恨话被宫内杂役听到了,而宫内的杂役们多数早已是邓绥笼络好的心腹了,这句话很快便传到邓绥那里,她决定以此作为反击阴皇后的机会。

邓绥对这件事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当着众宫人的面,她一边哭一边说:“我竭心尽力地侍奉皇后,可是她却还不能宽容我,看来我确实应该死了。妇人虽无从死之义,但是我死可以上报皇帝的宠爱,中解宗族之祸,下不使阴后有‘人彘’之机。”这番话表面上看是邓绥自谦自怜,没有害人之心,其实她话中有话,绵里藏针,直刺阴皇后。原来“人彘”有个典故,汉高祖刘邦死后,阴险毒辣的吕后迫害刘邦生前的宠妃戚夫人,将戚夫人的手足全都砍去,让她住在猪圈中,称她为“人彘”,邓绥这番话无疑是将阴皇后比做吕后。

说完这些话后,邓绥拿起毒药,作势要饮毒自杀。自然她身旁的宫人会将她拦住,夺走了毒药。

这件事传到汉和帝那里之后,他对阴皇后的话非常气愤,对邓绥却更加怜惜了。

永元十四年(102年),阴皇后因为巫蛊、诅咒一事被废,忧愁而死。不久,邓绥由贵人晋封为皇后,达到了她的政治目的。

自从邓绥进宫之日起,她就认清了自己最强有力的异己,那就是阴皇后,但当时,邓绥刚刚入宫,根本没有能力动摇阴皇后的地位,并且稍有不慎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她不得不将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夺权意图隐藏起来,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异己。

而邓绥伪装出来的谦恭也着实令阴皇后迷惑了一阵子。这为邓绥赢得了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她一是想尽办法获得汉和帝的宠爱,一是笼络大批的宫人,让他们作自己的羽翼。经过一番精心营造,她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此时的阴皇后也看透了邓绥的本质,当阴皇后再想控制邓绥时,她已经无能为力了。

小人知道在自己力量弱小时如何保全自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以此来麻痹异己,让异己对自己掉以轻心,自己则在暗中积聚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撕去伪装露出真面目,凭借自己积聚的力量给异己以致命的打击。如果小人明知自己力量弱小,却对那些力量强大的异己直接对抗,那只会自讨苦吃,异己没有被打倒自己的地位却被动摇,更有甚者会性命不保。小人之所以为小人,也具备一定的才智,他们是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之举的。

怒而挠之;亲而离之;卑而骄之。

——兵书

4.口蜜腹剑,令你疏于防范

小人清楚地知道,对异己要坚决打死,但针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针对不同特点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才能最好地达到打击异己的目的。对有的人,可以通过正面攻击,利用武力打倒,而对有些人,只能表面装作一团和气,暗中做手脚,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倒。

对异己伪装出和气的小人,其目的就在于让那些异己的高度警惕性丧失。因为小人和异己是一对冤家,双方像水火一样不相容,因此每一方都对另一方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对方击败,甚至会被对方一口吞掉,在这样的情势下,小人是难以对异己造成重创的。小人的聪明之处在此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对异己的矛盾并不是完全暴露出来,而是在异己面前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以此来迷惑对方,让对方对自己的警惕性降低。异己的警惕性一旦降低,那么就给小人造成了可乘之机,小人完全可以在异己放松警惕的一刹那将他们置于死地。

严挺之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大臣,不管论才还是论德,都可以做宰相。但是,严挺之生性耿直,不肯折腰事权贵,所以一直与宰相李林甫不和,在仕途上并不得志。

开元二十四年,严挺之在李林甫的陷害下被逐出京城,先到氵名州任刺史,后来又调到绛州,唐玄宗由于受李林甫的迷惑,对这件事也没有过问。

六年之后,唐玄宗在宫中和李林甫谈起了历史上的名君和贤臣,评价他们的得失功过。谈着谈着,唐玄宗忽然心血来潮,提起了已经作古的大臣张九龄,张九龄也是因为李林甫的陷害而被罢官的,在谈到张九龄时,唐玄宗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李林甫马上说张九龄居官自傲,违背圣意,结党营私,作出不轨之事,不应对他惋惜,但唐玄宗对李林甫的话却像没有听见一样,他的内心仍然感到一丝内疚,他由张九龄又想到了与张一起被贬的严挺之,便问起了他的下落,李林甫只得如实相告。唐玄宗听完后说:“严挺之是个忠直之臣,人也很干练,这样的人可以重用,不应该在州郡做事。”

听到这里,李林甫不禁心慌意乱,严挺之是被他赶走的,如今再被朝廷召回京城,岂不是将一只老虎安置在自己身旁。一时不慎,自己的相位就会不保。严挺之是他的仇人,他决不能让已被打倒的政敌再重新站起来。他心里虽然这样想着,但表面上却又装出很恭顺的样子对唐玄宗说:“陛下爱才重才,实为明君。如果陛下信赖我的话,这件事就交给卑职处理吧!”

唐玄宗点了点头,说;“那就有劳爱卿了。”

在返回官邸的路上,李林甫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静下来,他对唐玄宗的举动有些吃惊,更害怕严挺之会东山再起,他必须要想到一个办法不露声色地遏制严挺之的复出。这一夜,李林甫久久不能入睡,他苦苦思索着,终于,一个毒辣的计谋渐渐酝酿成熟了。

第二天,李林甫召见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严损之是一个小官,他虽然与严挺之是同胞兄弟,但性格却迥异,他才能平庸,胆小怕事,没有远大的抱负,只图平平安安过日子。

听说李林甫要见他,严损之很是害怕,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与李林甫政见不和,恐怕自己因此受牵连,所以当他见到李林甫时有些举止失措。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李林甫面带亲切的笑容,和颜悦色地迎接他,并让人为他斟茶让座,没有一点儿盛气凌人的样子,也看不出有什么敌意。

之后,李林甫才貌似关心地对严损之说:“尊兄先前在京时,勤勉供职,政绩斐然,我对尊兄也一直以朋友相待。但后来,他被贬出京城,我也爱莫能助,他做地方官这么多年,一定吃了不少苦,也该回京城了,我们应该想个办法调他回京,这样对你有好处,我的心也才能安宁。”

同类推荐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心态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心态

    读者朋友,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心态问题而成为一个失败者。让我们从现在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能,把挫折与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请打开本书,开始我们的好心态之旅,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份鼓励,带来一份鼓励,带来一份慰藉,带来一份豁然,带来一分快乐……
  • 酷说女人

    酷说女人

    女人一生贫图的是一个“情”字,一生妄想的是一个“真”字,可一旦遭遇“另一半”,往往就撞她个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打理好自己的日子,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就成了一件特别需要的事情。事实上,女人——思考,男人就苦笑。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该执著时执著,该放弃时放弃,衡量清楚,才不会太过于委屈自己。苦苦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但迷失了自己,也徒然地耗费了青春和精力,与其如此,不如轻轻放下,反而会惬意无比。人生需要放弃,放弃了无路可走的死胡同,你就会有新的契机。
  • 关于骄傲的格言

    关于骄傲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对骄傲有一个新的认知,也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方为正道。
  •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迫使人们为成功而奋斗,为人生而规划。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和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不管你是身居高位,还是市井平民,均是如此。于是,如何说话、做事、做人也就成了人生在世,离不开的三件事。会说话,得天下。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上山擒虎易,求人办事难”,在办事过程中如果一根直肠子到底,不懂得方法、手段、策略,就难免吃闭门羹。
热门推荐
  • 怕水的鱼

    怕水的鱼

    爱情是一个亘古长谈的话题,也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正常人为之遐想的字眼,而这世间最难走的路也恰恰是爱情,走过山盟,走过海誓却往往走不过通往心灵的条条隐秘。最痛心的不是背叛,而是永远失去,那时候彼此还深爱着对方,就像那距离最遥远的不是天涯而是心灵。这是一部爱的圣经,在这里你能感同身受心甘情愿的痛楚与快乐。这是一个浪漫的国度,在这里你能身临其境青春年少的风流倜傥。水是生命之源,一如这爱情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最原始爱情一样,如果说爱情是充满营养物质的水,那么人便是置身其中的鱼,鱼离不开水,就像诗人离不开爱情一样施展,是一个诗人,无论是学校里还是社会上,无论是爱情中还是生活上在施展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意象,总是挂满了诗句,因为爱情的坎坷,他时常把自己比作一条鱼,一条怕水的鱼。诗人的爱情总是很纯洁,总是充满了幻想,因为爱情他变的绝望,因为绝望他变得与眼前的社会格格不入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江湖伴鬼行

    江湖伴鬼行

    一杯陈年酒,敬百战的修罗鬼,祝君恶障有穷,善业无疆;一首摇篮曲,唱折翼的姑获鸟,望汝弃绝浊世,早返仙乡;一段桃花枝,送美貌的狐妖女,愿卿容颜永驻,长伴君郎;一刃龙渊剑,荡天下的不平事,唯我江湖伴鬼,诗酒清狂。……这是一个被恶鬼附体的修罗剑圣,带着魑魅魍魉闯荡江湖的故事。修为境界:人间境、养生境、德充境、帝王境、宗师境、齐物境、逍遥境
  • 豪门暖婚:言少的首席娇妻

    豪门暖婚:言少的首席娇妻

    席筱紫本是一名孤儿,被收养后一直被虐待,可她都坚持下来了,因为在那个冰冷的家里她能见到她暗恋七年的欧阳睿。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冷漠对待席筱紫,成为邢琳琳的未婚夫,她妹妹的未婚夫,她顿时崩溃,冲出家门淋了一夜的雨,就在那个雨天,她认识了他,那个冷漠的他;那个高贵的他;那个爱席筱紫到骨子的他......
  • 神奇宝贝之创神使

    神奇宝贝之创神使

    古代的力量,神兽的契约,在旅程的开始光顾了汐墨,命运再次转动。同伴的陪同,带来的却是凄凉的结局。穿越改变的并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人。黑暗的势力,因我崛起,也因我而毁灭,可代价是……
  • 圣主的异界生活

    圣主的异界生活

    第一次尝试没有任何盈利想法,写的玩罢了。
  • 霸道总裁的娇娇妻

    霸道总裁的娇娇妻

    默然的父亲默东宣布破产,不可一世的默氏集团,也随着时间让人淡忘了。默氏大小姐默然,为了救病重的父亲,听从继母安排,接受了继母所说的卖身合约。那年她十七岁。继母携她卖身巨款逃走,父亲默东因无钱救治,死于霍氏医院。男主,霍翼洛,看着眼前的女子,样子看起来很小,为了钱,连这种事情都能接受,不过,这也好,他不喜欢拖泥带水,有个继承者就好了,女人他不缺,还真犯不着为了继承人,把自己锁在婚姻里,有钱找人来生就好。
  • 时光久伴不弃v

    时光久伴不弃v

    ?最怕拼了命的珍惜到最后还是什么都留不住.
  • 养女逆袭:废才中的天才

    养女逆袭:废才中的天才

    别人穿越就算不受宠也有个正经身份,自己却穿越成养女,还是个身份诡异有废才和天才双称谓的养女。装废才我能行,可是天才该怎么装?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那年的波折,改写了她的一生。雪花,美丽而易逝,而这次先消散的却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