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33200000010

第10章 张艺谋的还童术(4)

2001年9月,德里达到中国访问讲学,这个中国人文学界期待了近10年的访问,虽然没有引起预期的轰动,但也激起了不小的反应。在三联《读书》编辑部、在北京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厅,都可以说听者云集。没有狂热的场面,但有认真的聆听。德里达此番中国之行,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的话题扣紧了当前的全球化现实,无疑也在投石问路。不管是关于马克思的遗产问题,还是关于大学人文学科志业的价值建构问题,都显示了德里达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解构西方启蒙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家,此番中国之行却非常强调大学的人文精神建构,强调在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的功能作用,确实是出人意外,又发人深省。德里达已经年过古稀,白发如雪,却依旧精神闪烁,目光炯炯。在他深奥奇特的言说中,流宕着一种启示录式的灵气,似乎也有一种焦灼不安的预言。他在三联《读书》做的报告题为《大学的志业与无条件大学》,尤为强调大学志业所包含的人文和历史内涵。作为一个现场的参与者,我明显感到德里达关切的主题显示出新的品质关于“历史”,德里达在回答提问者的问题时这样说道关于‘历史’,我想可能你们有一些误解。因为从一开始,解构就不仅仅要求关注历史,而且从历史出发一部分一部分地对待一个事物。这样的解构,就是历史。只不过,在这个计划的内部,历史的概念不仅在历史学家那里,也在哲学家那里起主导作用,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等的历史都应该接受解构。我认为,以这种解构的方法,人们使历史中性化。解构全然不是非历史的,而是别样地思考历史。解构是一种认为历史不可能没有事件的方式,就是我所说的‘事件到来’的思考方式。”

德里达在这里并不承认他有人文的和历史的转向,他认为他的解构一开始就不是限定在话语和语言的层面,而是对一种机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并且,他始终参与现实的实践,也就是说,解构始终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关怀。当然,德里达也微妙地提到,他“不会一生总重复相同的东西”。这说明变化或转变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但他何以又不愿意承认他的解构思想在后期更倾向于历史与人文呢?至少他加重了对历史和人文的正面强调。这里面也可能有二重问题交叉在一起:其一,德里达早期的作品,如《声音与现象》、《写作与差异》、《文字学》、《边缘》、《立场》、《播散》等等,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没有强调解构的语言学特色。当然,对历史的解构本身就具有历史性,这一点确实是所有对德里达早期作品阐释的人都没有加以强调的。但这种印象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归咎于德里达自己,在后结构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历史”本身总是一个被质疑的对象,至少在那个时期是如此。对启蒙主义的历史观进行挑战,是整个七八十年代的风气,德里达本人也默许了人们把他塑造成尼采式的反历史的英雄。

从《马克思的幽灵》、《友爱的政治学》等近些年的著述,再看看2002年,德里达在英语世界里又推出的三本新书:《谈判》、《宗教行动》、《再没有不在场证据》,这些言说巳经直奔主题,全球化、宗教、人性与审美、遗产、当代民主政治、大学的人文精神等等,总之,他的思考既被现实难题拖着走,也可以说他卷人了现实与历史纠缠的乱麻丛中,这反倒显示出他的解构具有的亲切感和人性化的意味。

回过头去,重温一下德里达当年影响卓著的那几部作品,不要多,他的那有代表性的说辞,无疑可以感受到他当年对历史与主体所采取的果断拒绝立场。

1966年10月21日,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召开主题为“批评语言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时年36岁的德里达在会上作了题为《人文科学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的发言,这个来自结构主义老巢巴黎的青年人显然令所有的与会者大吃一惊。人们原本想听到正宗的结构主义声音,没想到却是面对结构主义进行彻底攻击的檄文。在该文中,德里达提出要重新思考结构的法则,即重新思考在结构构成中主宰着某种中心欲求的那种法则,去清理将结构的变动与替换与这种中心在场法则相配合的那个意谓过程。德里达呼吁人们开始去思考下述问题:即中心并不存在,中心也不能以在场在者的形式去被思考,中心并无自然的场所,而且在这个非场所中符号替换无止境地相互游戏着。那正是语言进犯普遍问题链场域的时刻;那正是在中心或始源缺席的时候一切变成了话语的时刻……

也就是说,一切都变成差异的系统,一切都变成符号的游戏,这是一场无止境、无终结的游戏。

这次发言后来成文发表,可说它就是解构主义的宣言。相当多的人以为读了这篇文章就可以吃透德里达,那记者编辑正是这么做的,德里达经常为此叫苦连天。这篇文章把结构的生成过程解析成是一个符号在差异系统中无限替换的过程,结构主义者设定的结构的起源与中心并不真正存在,它不过是人为的设定,是一种本体论一神学的在场梦想。德里达在此之前对胡塞尔的解释,以及他随后开展的所有的解构活动,都可以看到他对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解构,对形而上学的起源、中心和终极性,对真理在场和永恒性的彻底清理。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人们把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理解为一场无底的符号学游戏。

确实,德里达当初的解构看上去是彻底而且不留余地的,人们完全为他的颠覆性的思想所吸引。他直指整个形而上学的历史,它把这个历史看成一个隐喻替代的历史。那个本体并不存在,真理的绝对性也不过是人为的设定。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合乎逻辑的推演,实则就是隐喻替换隐喻的过程。德里达经常从语言学和词源学人手,去发掘那些人为的设定和概念偷换的游戏过程。这个“无底的游戏”是德里达揭示西方形而上学历史起源的观点和方法,这一立场转过来也对德里达本身的存在意义构成质疑。仿佛“无底的游戏”不是形而上学自我设定的游戏,而是德里达玩弄的阴谋。无底的游戏意味着解构本身是一个无止境的拆解过程,意味着解构否定一切真理性,否定一切意义,否定历史、人文和一切价值评判。很显然,对解构主义的这种认识在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就热闹过,而在中国当代的知识界则从来没有停息过。由于某种正统的主流观点的强大影响力,对解构主义的这种认识,显然左右着各个层面的人们。解构主义很容易就被认定为是一种不值得信任、没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对德里达(或者说对解构主义)的质疑和批判,在1992年的“剑桥事件”中达到顶峰。1992年,英国剑桥大学准备授予德里达荣誉博士学位,但是遇到了反对的声音,这在剑桥大学校史上是近30年来的第一次。争论随即波及英国全国,媒体作了狂热的跟踪报道。很快这就酿成国际范围的激烈争论。5月9日,英国伦敦《时报》登载了一封题为“德里达的学位,一个荣誉的问题”措辞严厉的公开信,就德里达将要被授予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发表反对意见。这封信代表了主流哲学界对德里达的一贯的态度,也代表了相当流行的知识界和社会上对德里达和解构主义的看法。

这些攻击可以归结为:其一,德里达的研究并不属于哲学学科,他以文学批评的方式颠覆形而上学的传统,对哲学学科的存在构成严重威胁;其二,德里达的思想威胁到真理和理性价值的存在,它是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其三,德里达的思想是有害的,承袭了60年代的风格,那些恶作剧般的攻击,特别对青年一代学者更具坏的影响力;其四,德里达的文风晦涩艰深,具有拒绝理解的恶劣品性。

在上面签名的有以《一元论》的编辑巴里·斯密斯为首的20位学者,他们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多所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其中还有德里达的故交旧友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分析哲学教授W.F.奎恩。令人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或英国的任何一所大学。这场攻击以失败告终。1992年6月11日,剑桥大学以公开投票形式,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授予德里达荣誉博士学位。

德里达事后在接受《剑桥评论》的编辑采访时,分析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他尤其提到英国剑桥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榜样力量。在此之前,德里达在美国和其他大学都接受过荣誉博士学位,并没有引起如此强烈的公开反对。很显然,也许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淤积了多年的愤恨超过忍耐的限度,在这一时刻找到爆发的机会。实际上,自从德里达崭露头角以后,对他的攻击就没有停止过。早在1983年,德里达出任法国国际哲学学院院长一职时,美国耶鲁大学的露丝·马尔肯·马库斯女士就写信给法国的文化部长,坚决反对德里达出任此职(她此次也在20人签名之列)。更猛烈的攻击来自一个专业研究者萨拉·里什蒙(SarahRichmond),她第一个指出德里达的“思想”“对年轻人是毒药”,法国的《明镜》(DerS和egd)周刊就用这一指责为标题,登载对德里达围攻的文章。罗杰斯克鲁顿(RogerScrutton)则谴责德里达的作品是“十足的虚无主义”。随后,另一家著名刊物《观察家》又登出文章把德里达称作“计算机病毒德里达说,这些谴责是由不负责的学术研究者提出的,并且是由那些不可能解读过或适当地解读过他的一行文字的新闻记者重复生产出来的。德里达不得不感叹道:这些谴责既可怕又可笑,但却总是发人深省。最重要的是,在一天里,它们所影响的人,远比事实上耐心地或艰难地解读他的出版物的人多得多。

德里达一直受到极其猛烈的攻击,一直被谴责为挖知识分子研究本质的墙脚。“剑桥事件”激起的骚动表明,对德里达的肯定被看成是针对所有欧洲教育和研究制度的严重威胁,甚至是对所谓的发达的西方民主的威胁。显然,如果仅仅是德里达一个人的作品,或者说一个学科,那还不至于如此遭受广泛的敌视,更重要的是,学生和青年教师经常性地积极参与到德里达的研究中来,使他的同行紧张到这种程度,按德里达的说法:以至于他们完全乱了方寸,丟失了他们自己所维护的学术规则。德里达指出:“如果这样的作品对他们如此具有威胁性,这是因为它不单单地是离奇或古怪,无法理解或异乎寻常(他们能很轻易地处置这些),而且如我自己所希望的,也如他们所相信的那样,而是远比他们所承认的,更具对抗性,更具严谨的论辩色彩,并且在对一系列占统治地位的话语的基本规范和前提的重新审核方面更具说服力,在对这些话语的评判原则、对学术制度的结构的重新审核方面也更说服力,在对依据这些从事的研究的重新审核方面同样更具说服力。这种质疑所做的是修改统治话语的规则,它试图使大学的环境政治化和民主化。”

针对那些对他所作的虚无主义、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的指控,德里达明确指出,30年来他一直在尝试,清晰地和不厌倦地尝试反对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应该承认:“任何只要稍微解读过我的作品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并且能轻易地发现,我完全没有破坏大学或任何研究领域的企图,相反地,我在(据我所知)我的诋毁者们从未做过的许多方面,都对大学或学术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我们回到那篇经典性的“解一结构”的论文,也可以发现,德里达的论说表现出的并不完全是虚无主义的或怀疑主义的思想,他确实质疑了历史与主体的存在根基,但他的质疑本身是在清理当代思想的基地,为可能的更真实的思想打下基础。德里达反对结构的整体化方案,他追求非整体化的思想,也就是不借助经验的有限概念,而是从游戏的概念出发。在他看来,整体化不再有意义,不是因为有限性的思维控制不了这样的话语场域,而是因为语言本身的有限性排除了整体化的可能。德里达把这个有限的场域称之为游戏的场域,因为它是有限的,所以它又是无限替换的。“它缺乏某种东西,即那种停止并奠定了替换游戏的中心”。这种由中心或源头缺失或不在场所构成的游戏运动就是那种替补性运动。

同类推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2010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文。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时文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发现唐诗之美

    发现唐诗之美

    作者通读全唐诗后,对唐朝诗人和诗作进行了整体的评价,并根据其艺术成就进行了排行和解析。本书对唐诗的艺术特点、写作方法、诸如格律、气韵、气象、意象、境界、意境、物象、词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炼字等具体写作方法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期读者能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本书对五绝、五律进行了总体的分类、排序、讲解,尝试用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全唐诗进行了一次新的归类和总结。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读者》·相处艺术

    《读者》·相处艺术

    《读者丛书》推出十周年纪念典藏版,纪念了近十年,80后人群成长道路上的《读者》精选,在这些选出的文字里,蕴含了这个时代人的成长脚印,每个人都可能从八本丛书里,或多或少找寻到当年阅读《读者》的乐趣。有人说,父母跟子女居住的最佳距离是一碗热汤的距离。一碗热汤的距离,事实上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最佳尺寸。每个人心中都必须揣着这把随时丈量与呵护他人内心的尺。
热门推荐
  • 寒山录

    寒山录

    正道沧桑扶浩气,三家五派争为先。白寒山上六世雄,天赐寒意化神功。共抗邪魔抵参天,一朝战伏血淋林。白家三孤得庇佑,死里逃生隐姓名。白家被魔教伏击伤亡惨重,大哥白雨,二姐白芷心,小弟白雾三人得以逃脱,无奈隐姓埋名几年后终究还是被魔教寻得踪迹···白雨舍身救弟,白芷心下落不明。白雾误入深山,与猿猴为群,却另有一番境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军火商

    大军火商

    游走在诸天位面的大军火,贩卖着诸天位面的军火,四处煽风点火,引发无限位面的大火拼。谋取着神也贪婪的财富
  • 平定江湖

    平定江湖

    祖宗规矩,岳秦两家是世仇,而且永不结亲。可是岳家的少爷却带着秦家的小姐私奔了。不料秦家小姐身亡,岳秦两家更加仇恨。三年后,秦家新现江湖一个俊美少年,武功高强且心狠手辣,带领整个武林与岳家为敌,引发了一场江湖浩劫。爱你时,可以为你舍弃一切荣华富贵跟你私奔。恨你时,谋略江湖,心狠手辣,诛杀你和你的家族。
  •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笑看人生凡世中,只因人在此山中;生当人杰死鬼雄,那要看你中不中!“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存在,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欲望!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存在,但是他已无力改变!他奋起挣扎,却无力改变!一场意外变了他的人生,他决定改变自己的人生!看他如何从小志向到国外的建国之路。
  • 斗破之天界之主

    斗破之天界之主

    少年为情所伤,穿越到斗破,开大界,创天界。泡尽天下美女,让主角吃屎。这里分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斗仙、斗神和传说中的神之不朽名不朽境。每阶分九星。主角功法散仙对应斗者、斗师、大斗师,人仙对应斗灵、斗王、斗皇,地仙对应斗宗、斗尊、斗圣,天仙对斗帝、斗仙、斗神,金仙对应帝之不朽。分前中后三期小成、大成、圆满。这分斗破篇与主宰篇,后面的以后会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斗至尊

    魂斗至尊

    热血的战斗,惊艳的魂技。一名孤儿,意外的穿越成为了一名无法凝聚魂力的废物少年。一块奇异的魂玉,让他从此踏上了不同寻常的修炼之路!这是一个魂铠称雄的世界,唯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留下自己的名字!职业等级:魂士、魂灵、魂师、大魂师、魂尊、魂宗、魂王、魂皇、魂圣、魂帝。药师、炼师等级分为十阶,十阶为最高阶位。ps:本书慢热,读者甚至可以略过前面十万字在看~~~
  • 浪漫专宠:遇见真命天子

    浪漫专宠:遇见真命天子

    苏言本以为会快乐的度过自己26岁的生日,却没想到男友张宇恒会在自己生日当天提出分手,这个特别的“生日礼物”犹如晴天霹雳重重的打在苏言的头上,难道六年的感情就这样说散就散了。极度难过的苏言举办了一场生日Party,喝的烂醉如泥的她却无意间认识了刚从国外回来的沈书遥,沈书遥的默默陪伴与关心渐渐感化了苏言受伤的心,可是正当苏言准备走出失恋的阴影去接受沈书遥时,沈书遥的身边又突然出现了一位娇俏可爱的美女谭雨晴,沈书遥对苏言万般的好却并没有跟苏言确定关系,感到迷茫的苏言毅然选择了辞职。收拾了行李苏言踏上了一个人的旅行,在旅行途中偶遇到了同路的江雨,阳光开朗的江雨慢慢得到了苏言的信任便选择了结伴而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