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52000000025

第25章 艺术的春天正“叶浓”——中国山水画创作院执行院长叶浓成功之路

他似一株渺小而有顽强生命力的树苗,历经了乌云和闪电的惊扰,战胜了酷暑难耐的毒热,顶住了寒冬的重雪坠压,在万物复苏的春日,勇敢地伸出他那稚嫩的树枝,长出细嫩的叶芽,给人以无限的生命的活力!

他擅长山水画、油画、书法等,其作品多次见诸于报纸杂志,中央电视台曾数次采访报道,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参展,并作为国礼馈赠外国贵宾,部分作品被德国、法国等国收藏家收藏……他就是中国国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中国山水画创作院执行院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金葵花国画中国艺术委员会主任、《画易》杂志社总编叶浓。

幼年乱画本无意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是当今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画家村”,这里聚集着数以千计的国内外书画艺术人才。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就坐落在这里。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记者驱车前往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对叶浓进行了深湛明达的采访。

他中等身材,体态端庄,一头黑发卷卷的、长长的,微长而白皙的面庞透显出中年男子的帅气与魅力。他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水乡小镇——金阁,父母一生中养育了四个子女,他排行老三。

在他童年时代,家境贫寒,困苦难耐,父亲因当时的社会背景,由一名小学教师划成了“右派分子”,经常挨批挨斗,只有母亲整天把守着孩子们以种菜维生。由于家庭人口多,孩子们也渐渐长大,生活更加艰难,姐姐仅读了二年书就辍学回家种田,每天在生产队劳动挣一分工以减轻家中生活压力;哥哥勉强读到小学三年级,同样因家中贫困原因而退学回家种田。为此,不仅姐姐和哥哥都哭过,妈妈也曾无数次暗暗落泪。

叶浓从小文静、体弱,也是父母较为袒护的。转眼到了他该上学的年岁了,父母认为他不适合种田,说什么也要让他好好念书,将来有个出息能保一条生路。那时在老家上小学报名费和书本费共3毛钱,妈妈拎了一小竹篮鸡蛋到镇里食品收购站去卖了,给他做了一个黄棉布书包,把他送到村里小学。说是小学,其实就是生产队租的一家村民的房子,请上了村里一名较有文化的人当老师,不拿工资,以记工分形式代替报酬,教孩子读书写字。当叶浓拿到新课本的第一刻起,他觉得进入了一个童年的迷幻世界,他不知所措。

读书使人聪明,学习使人进步。一段时间后,叶浓对读书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每天放学回家,把长凳搬到门口的晒场上,把书包挂在凳子的一端,书、笔把长凳上放满了,他认真地做着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每每看到孩子这么用心,妈妈总是苦中有乐!

转眼小学一年级结束了,当时根据地方的年级设置,二年级的学生读书要到离家有3里地的大队小学去念了,这时的叶浓比刚上学时要成熟多了,他告诉父母,自己不怕路远,学习一定会用功的。其实,家中孩子多,父母又因生计的压力,几乎很少有空去照顾孩子们的这些琐事,而当时在叶浓幼小的心田中,他已经感悟出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他没让父母多操心,学习一直很优秀。当时他的班主任储老师一家对叶浓也很喜欢,在学习上给了他诸多的支持与帮助。

叶浓的父亲是一个有多种才艺的教师,他不仅会画画、写毛笔字,同时对音乐、工艺等都略通一二。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或许是命运的注定,叶浓从小对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小图案开始感兴趣,且时不时地写写画画,以至于有时在作业本上都画有小鸡、小鸭、小树、小房、小人……但这一切都是在无意中延续,因为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书画家。

寒门小子初显才

有一天,父亲无意中发现了他有画画和写毛笔字的迹象,不仅在作业上有,还看到他不时用粉笔在墙上、地上画出各图案,且有一点逼真,觉得这孩子有书画的天赋,父亲笑呵呵地鼓励他说:“画得不错,你要喜欢画,家里要有钱的话,我买些纸和画笔(毛笔、蜡笔、彩笔)回来给你。”父亲的鼓励与支持,对叶浓的进步很大,从那时起,他除了学习功课外,一有时间就学画画、写毛笔字。也就在那时起,他有了画纸和画笔,因此,他的画越画越好,毛笔字也写得相当不错(仅当时而言)。

那时,农村经常放露天电影,叶浓也偶尔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看,别的小伙伴看电影,他却看电影放映机和幻灯机,放映机边都站的是大人,小孩在大人中间根本就看不到银幕,村里的孩子们都抢到银幕前去了,只有他久久地看着放映机。谁也没想到,几天时间里,他利用放学的机会在镇上的一些垃圾堆里捡了不少碎玻璃片和一些断残的细电线和一些别人用过的废旧电池,再买上一个手电筒灯泡,用纸板盒做成的圆筒,把电池放进去,再前后压上细电线,经他几经摆弄,灯泡亮了;他用毛笔在一块块碎玻璃片上画上鸟、树、人、山等,到了晚上,他召来村里的小伙伴,对着白墙上用灯光照着,把画了画的玻璃片一块一块轮换在灯光前插上,玻璃片上的图案就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墙上,村里的小伙伴们见此情景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大人们更是夸:“叶浓这孩子真是个天才!”

护子护才父母情

时间又一晃3年过去了,叶浓已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这时他的画技不仅有了一定的进步,且书法也有了一定的起色。家中虽然苦,父亲还是省吃俭用,为他买了不少画画和写毛笔字的材料。叶浓知道,这些钱都是家里用种菜、养鸡和鸡蛋换的钱。为了让他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放学回家和星期天,父母几乎不让他做任何农活,都是姐姐和哥哥做了,哥哥有时因农活重,不免也牢骚几句,但父母总是袒护着叶浓,为此,妈妈也没少受委屈。但哥哥毕竟是哥哥,他有时也为自己有这么一个有才能的弟弟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因为,叶浓此时在附近的十里八村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家”了,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画的画,特别是有一幅《猛虎下山》水彩画挂在堂屋中央很显眼,村里在他家门前的晒场上放露天电影时,每次放映前都有数以百计的乡亲们来“参观”,赞不绝口!

有一天,镇上来了个画像的,以素描画法为主,此人在镇上租了一个店面,不少人家把老人画像送来给他画,3块钱1张,画得像极了。父亲听到后,来镇上找到这位画师,要求收其儿叶浓为徒,还请画师去家做客,这时,叶浓开始有了第一位“师傅”,也开始学习素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叶浓也能画人像素描了。那时此地农村没有这种画纸,为了支持他画画,父亲顶着30多度的酷暑高温步行40多公里为他扛回一沓画像纸,供他画像学习。真是父爱大如天啊!这时的叶浓在书画技艺上有了一定的功底。

为了使叶浓有更好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学好文化功课后,将来在书画方面有所发展,父亲在叶浓上初中时,把他送到了邻乡的一所中学去学习,这里的条件比自己家乡好,师资力量也强。他来到这所中学后,更加勤奋学习,他深深懂得自己的家境和父母的用心良苦,除学习功课仍一直没有放弃书画的练习。学校出墙报,他积极参加,搞设计、画图案,墙报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师生们欢迎。当时,他的班主任彭老师家访时告诉他父母:“叶浓这孩子学习认真,多才多艺,我很喜欢他,放在我的班上你们放心;他听话、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听了彭老师的话,父母不知如何表达感谢之意,他们只能希望孩子叶浓争气,将来成才了,有出息了,一定要报答老师的恩德。后来因为家中经济和生活困难原因,叶浓又转到另一所中学学习,临别学校时,师生们对他是依依不舍,都盼望他将来再来学校走走,学校一定欢迎他。他只能接受现实,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养分,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来改变这一切,改变家庭生活。

拜师学艺成长路

1980年,父亲右派问题得以改正,叶浓一家生活发生了变化,父亲恢复教师原职,全家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叶浓因早前辍学,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他与哥哥、弟弟3人在老家镇上的一家“工艺美术服务小组”待业(工作)。这期间,叶浓有了充裕的时间从事书画创作,家乡的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大河水塘边时常能见到他手握画笔或是素描或是用水彩在画画,每每此时,他的身边总有一群儿时的同伴或乡亲们在观看,并不时对他的画提出“像”或“不像”,对这些不是行家胜似行家的乡亲们的“指点”,对叶浓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的成长打下了及其扎实的艺术生活基础。

孩子大了,对于事业发展的定位,父母是最关心的。这时,姐姐早已出嫁,哥哥已结婚成家,全家6人住在三间平房里,其中哥嫂二人占了一间,一间是堂屋,父母把仅剩下的一间中间隔断,父母住一半,他和弟弟住另一半,这对于叶浓的创作很受影响。为了给他有个创作的空间,父母主动住到附近的一间小土屋里,把一间房子让出做了叶浓的画室,他虽然没有感激父母的话语,但他深深懂得二位老人对他寄予的厚望,他就在这间创作室里,夜以继日地画啊写啊,创作多幅油画、水彩画、素描、书法等作品,并相继向有关报刊投稿,《安徽教育》杂志、《芜湖日报》等陆续发表了他的作品,同时,他也不断参加县、市有关书画作品展览,观众反响强烈。他就像一株春天的幼苗正茁壮成长。

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叶浓凭借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在书画艺术上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仅凭目前这样“封闭式”发展肯定是不行的,应该走出去,应该求得书画界一些专家的支持,不断开阔视野,在书画技法、技艺上学习深造,以致更专业,方向更明确。1982年,淳朴憨厚的父亲为了他专程步行几十公里来到县文化馆,找到了当时的文化馆美术老师邢见,父亲把叶浓学书画情况介绍给了邢老师,并请邢老师多加指导,邢老师一口答应了。随后,从未出过远门的叶浓在父亲的带领下从乡下来到县城拜见了邢老师,从叶浓身上所透溢出的乡下孩子的纯真、乖巧、质朴,深得邢老师的欢心,从此,师生二人一见如故。

那时,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发达的皖南农村来说,人们很少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或无奈,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也不好,所以乡下人上一趟县城是不容易的,像叶浓这样的乡下孩子能去县城,且还在城里见到了像邢老师这样的“美术家”,这是让村里很多同伴们所羡慕的事。叶浓对这次县城之行和与邢老师的相识很是珍惜,根据邢老师的指点与要求,他回到老家后连续精心创作了《乡路》《小女孩和狗》等几幅油画送县文化馆展出,随后又参加了芜湖市书画作品展,叶浓的作品不仅受到观众的好评,更得到了书画界的关注。有人称他是“书画界的江南才子”!这之后,有不少单位请他作画,金阁电影院当时请他画了一幅巨大的《红日》电影海报宣传画,轰动了全镇。

被“发现”的人才

1984年,叶浓成为了村里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当他第一天走上讲台的时刻,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他终于意识到一个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成功,即使今天的工作是成功的起点,那他也一定要在这个起点起好步,张开人生的风帆,迈向成功的顶点!

在任教师期间,叶浓除了备好课,教好学生外,他还积极以创新的思路,扩大教学内容和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为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作了不少教学尝试。如:外出写生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如今是司空见惯了,但在80年代初期,在经济并不发达的皖南偏僻乡村,对那些从未见过世面的孩子们来说听也未听过,更何况现在老师就要带他们到田野上去画画,学生们高兴得都蹦了起来,他们拿着画笔和画本,自觉排成整齐队伍向田野进发,他们要把家乡的美景用画笔画个够!

第二年,因工作需要,叶浓调到本县原黄塘乡大浦小学任教。这里离家有20多公里。第一次出远门工作,父母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还是鼓励他多锻炼一个人独立在外生活和工作的适应性,不独立就不会成材。他到大浦小学工作一年多后,当时的黄塘中学正好缺一名美术老师,因为叶浓的书画才能早就引起了地方政府和教育界的重视,随后他又调到黄塘中学任教。

作为一名中学的美术教师,各方面的要求可不像在小学了,每天面对的都是个头与自己一般高的男女学生,他们的感知、感觉和社会阅历也正不断成熟,这对当时仅20出头的叶浓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

刚开始,一些学生因为他年轻或不了解他,认为他没多大能力,甚至对他以一种藐视的态度。但叶浓没有责怪他们,反而更加亲近这些学生,他要用自己“年轻教师的柔情”打动他们,他要用自己真才实学来“征服”这些看不起他的学生;中午,他和同学们在一块吃饭聊天,周末他主动到学生家家访,利用业余时间公开拿出“看家本领”为学生现场作画,一幅幅动人、逼真的书画作品不断完成,学生们终于对这位年轻的老师刮目相看了,而且学习美术的热情更高了。经过他教过的学生至今都对这位老师难以忘怀。如现在江苏无锡江南大学工作的叶良成,每每提及叶浓老师总是心存感激之情,因为他就是受了叶浓老师的影响,后来当了兵,现成为了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更是一名画家。

人才总会被重用,是金子何处都会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1987年,市县文化局领导到黄塘乡检查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情况,在黄塘中学无意发现了叶浓的几幅油画作品,赞赏之余,领导们已有了心思,当时县电影公司正缺美工,而这个美工不是什么人都能任的,他需要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外,且能在高大的墙壁上悬空作画,因为电影宣传海报要大气恢宏,扣人眼睛,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个教师应该很适合。随后,文化局领导回到县城后经与有关部门协调,把叶浓调到了县城电影公司任专业美工。他创作的多幅巨型电影宣传海报在县里引起很大反响,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和肯定,同时,“叶浓”这个名字在县城也广泛被人所熟知。

一幅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她反映出了现实生活的一景,更让人有一定的视觉美感和对心灵的撞击,同时也折射出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功底,特别对艺术家人格魅力的复现。叶浓的艺术作品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再次证明他已开始离开了成功的起点,迈向了成功之路。

小城第一“下海人”

20世纪80年代,正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各条战线在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正发生巨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形势喜人,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也就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广告装潢设计”这一当初认为新型产业的关心关注度不断重视,同时工作人员“下海”也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在共青团县委的支持下,叶浓成立了一家“青年装潢公司”,经营一段时期后,他觉得有很多技术和设计跟不上节拍,决定外出学习。当时,叶浓这位号称在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毅然决定停薪留职,将前往我国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特区”去寻求人生的“下海”的第一桶金——到那里去学习先进的装潢设计技术,学成后回内地再度发展。

叶浓此举一出,在县城不亚于一颗炸弹,引起众人惊座……

飞速的车轮在不停地飞转,叶浓的心情也略显沉重。他坐在车窗前,目视窗外不断闪过的田野、树木、村庄、高楼……是啊,弃职求新,背井离乡,这毕竟是件大事,如果此行成功也罢,不成功将来……他一直在沉思,思绪如浪潮翻涌,无法抑制。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他到了深圳,并与原先约好的一位友人见了面,经多方努力,加之他个人的书画才艺,他被聘为新华社深圳分社的一位美术编辑。他的目的很明确:以工作为基础,学习深圳先进的广告、装潢、设计为目的,回内地创办公司求发展。

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他这个从一个偏远县城来的人来说,那才叫大开眼界,这里的城市建设、街区设置、灯光设计、户外广告的设计、人群的稠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这是老家的县城无法比拟的。工作之余,他走遍了深圳重要地段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对于这些街道和建筑物内的广告、装潢、设计等,他仔细地看,认真地记,并拍成图片后反复研究,学习他们创意和设计理念,同时不断加以个人的元素构思,一段日子后,他心中有了底数,他要把这些先进的东西带回老家,让老家的县城和人们的生活也在发展中变样。

一眨眼一年过去了,身居外乡的叶浓突然有了回乡的念头,因为他一直较为念家,更想念家乡的白发亲爹和亲娘,更想尽快回去把自己早有念想的计划去实现,创办一家现代化的“广告装潢设计”公司,让家乡的县城也闪现现代化大都市里的流行色彩,让自己的人生再次体现出成功的价值和意义。

此时,叶浓在老家的这个小县城已是一个很有影响和知名度的争议人物,原因总结有三点:一是他的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影响,二是在当时有人想到县城工作很难,而他从乡下调到县城后第一个弃职“下海”,三是此次从深圳回归。因为这在当时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在一个年轻人身上能发生这三个焦点之事的人几乎是绝无仅有。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踏上了故乡的泥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平房,叶浓很少外出,他几乎天天和家人待在一块,感受着久日没能拥有的亲情的温暖,同时,在这看似无声胜有声过程中,他正在酝酿着人生事业的一件大事,终于,不多日,县城第一家具有现代化技术设计的“物资广告装潢公司”挂牌成立,公司的董事长就是叶浓。人们一直关注的“叶浓这次回归要干什么”的谜底也终于解开,人们无不对叶浓的创业和敬业精神所钦佩!更多领导和友人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信任。开业不久,公司的业务络绎不绝,广告和装潢设计是如火如荼,兴隆有加。正是因为叶浓创办的这家公司,使这个县城第一次出现了霓虹闪烁的现代化城市的流行元素,人们无不为此情此景而感到惊奇和惊喜!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管理和设计施工体系,同时,也正是有了他的影响和带动,县城开始有了类似公司的出现,但叶浓和他的公司一直是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同时叶浓的名字也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几乎成了街谈巷议的新闻人物。

由于事业的繁忙,他这期间几乎放弃了书画创作,但他一直也想再次手握画笔画点什么,可就是没有时间,更让他感到烦心但又不得不参与的各种应酬几乎是累垮他的身体,加之对公司的管理的精力不足和市场竞争之激烈,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司生意滑坡,叶浓再次被逼近失业的边缘……

北京创业再辉煌

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像山间小径一样,这条路有时先折回来,然后伸向前去;像山间小径一样,走这条路的人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累了就歇在路边的人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企业的鼎盛时期已不再显现,他有过痛苦和忧伤,但他没有气馁和放弃奋斗,他一度时期把自己关进自己的画室,又重操画笔,开始在创作中寻找灵感和慰藉。

2002年下半年,他远在北京工作的弟弟回家探亲,在见面闲聊中给了他一些启发,弟弟告诉他:“你人品厚道,性格豪放,为人诚实,又有艺术天赋,你更适合从事书画艺术事业,企业到此关门,去北京发展,根据你的条件和优势在北京一定能成功!”

2002年11月,叶浓终于来到北京,寻求着新的人生坐标。

初到北京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他住在朝阳区管庄的一个出租房内,房子仅有10平方米,除了一张床和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几乎没有其他东西了。白天他外出四处找工作,累了就在马路边坐下休息,饿了咬上一口捎带的馒头,夜晚回家时几乎累垮了,没吃饭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次来京,他意在书画艺术上发展,但不管如何,生计是第一位的,他必须要先找到一份工作,有了收入,生活就有保障。终于,有一天他被一家企业录用,专门从事产品图案设计,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公司离他住处很远,他花30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骑着上下班,这样人虽然累了一点,但能节省很多车费。弟弟和他住的不远,因为工作关系,每周只能和他见上两次,每次见面,兄弟二人谈工作、谈未来,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这给他这位初来北京的“书画家”以很大的精神安慰。

叶浓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工作之余,他经常在市区走一走,了解一些适合他将来发展的一些信息,因为现有的工作只能是暂时的,他要发展自己的事业,更谋求创办一家适合自己才能展示的公司,有了公司,有了资金铺垫,他将在书画艺术上奋斗下去,这是他来京的重要工作思路。

半年后的一天,他经与弟弟商量,目前北京展览行业很火,如开办一个展览展示公司一定收入不错,再说他懂设计装饰。在弟弟的鼓励下,他把半年的收入拿出来,又拼凑了一些资金创办了一家展览展示公司。这个公司创办后不仅收入颇丰,也对他书画创作起到了积极影响。

经过四五年的奋斗,他在北京相继接触到了一些书画艺术界朋友,在此间已有一些现象隐约预示出他再次走向成功的迹象。他自知自己要在书画艺术上发展,仅凭目前的知识结构还不够,还必须要学习更多知识,使自己的艺术功底和知识结构更加丰富。他在做好公司业务的同时,报考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并毕业,之后从师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名下学习山水画,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中国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充满了活力。细细看去,不难发现,这是以“动态”为基本结构的发展态势,使中国山水画在承前启后的“转型”与“嬗变”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这对他在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先后创作了多幅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书画作品展览,并出版了数部专着和作品,多家媒体给予报道。他的书画作品,尤其是山水画,笔法厚重,功力深蕴,轻重适度,远近明晰,构图独特,气势磅礴,宏伟大方,神韵十足,扣人心弦,夺人耳目。

关于叶浓及作品的评论

叶浓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当今书画界也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据记者了解,仅关于他这个人及作品就有很多评说。

中国国画院名誉院长龙瑞在《叶浓山水画》一书序言中这样评介道:

中国国画院山水精英班办学理念,一直是强调中国山水画要重视传统。中国山水画是我们民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中国文化建设主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山水画是特别带有传统绘画文化的文脉,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叶浓同学原来就具备了这一方面的修养,同时也具备了笔墨的功夫。青绿山水是他的画从中体现的绘画的一种个性,他的画有一种中国的精神。他又比较关注生活,他画了很多画,有些写生作品是从生活中捕捉到一些素材,然后转换成中国画的。看他的画感觉到有一种文气和儒雅的感觉,这是他的特点,叶浓画得好。

当代青年山水画家,叶浓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并因此而引起我们的关注。

叶浓以脚踏实地、甘于寂寞的勤奋精神为人称道。多年来,笔耕不辍,日积月累,分明表现出他的执着。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处处体现着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精神,而且,他始终以现实生活为灵感之源,坚持写生,在生活的沃土中撷取灵感和激情,作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笔墨娴熟,具体表现出少有的苍茫之美。

他的笔墨率性而不拘谨“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地之生,地之造成”的佳境,显示出一种难得的苍茫气息和隽永意蕴。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叶浓的山水画,以现实感受为基础和前提,把传统笔墨精华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以质取胜。我们看到,他作品中的笔墨松动却不浮华,新颖而不张扬,这个与他在北大学习书法与金石有一定的关系,趣味始终使他的作品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他的作品传承着古老文化的文脉,又在磨炼中形成独特风格,意味深长,韵致悠远。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书画俱老”与“画气为主,画像为辅”的画之本法,尤其是以古人诗、画论题款的整体性和画面结构性,画中充满着诗和书卷气,这是值得称道的。

叶浓作为青年画家,取得如此进步,是令人高兴的。当然他还在一个攀登的过程之中,他的努力,必定会迎来丰收的季节。对此,我是充满厚望的。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在《香港美术报》撰文评论:

最早对叶浓的印象是他作为《笔墨纸砚》杂志总编辑,为刊物的生长空间忙碌着;其后知其醉心于翰墨,在书法领域是一个致力狂草的人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再后有知道醉心于中国画,为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学员。于是便平添了几分亲切感呢。等到看了叶浓的作品,感到他的确在绘画与文化互动上颇有心得,值得申说。

叶浓的画浓郁的文化氛围与那些野狐禅的怪诞和准西画和丑陋划清了界限,其画面充满中国情绪和东方风韵。细看,他从中国历代山水大师那里吸收了不少精华,在“走进经典”中获得了中国山水画的主脉。

我感到叶浓有一种重新续接青绿山水画的文化指向,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久已衰落……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用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彩色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5页)正如文化的多样性一样,中国绘画也应该坚持多样性,水墨境界之高迈固然代表了中国画的高境界,但是青绿山水画同样是时代民族的大气象,应该重新激活这种颇具再认识价值的绘画语汇,以画幅巨大张力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来展现大国崛起的东方精神世界。

叶浓的画,画的浓郁明快而富于装饰性,他反对一味追求怪丑画风,也反对挪用西方现代派绘画来冒充创新。他的《春江帆影》《家在高山巅》《青山湖色绿如染》《翠山云瀑图》《雨后青分外明》《云表奇峰》《春山人家》《万里云山》,是其青绿重彩山水画创作的成功之作。所作之画,初看用笔精到,细看结构更胜一筹。画石采用大斧劈大胆落笔并细心收拾,云水用细线精细勾纹富于流动感,沟壑造型独特别致新颖颇有立体感。用笔上坚韧遒劲、富于刚柔变化;设色上好用冷色调,用青色绿色、蓝色赭色皆施,在大片树叶的处理上用色大胆,色彩明丽而不俗,体格高雅而清润不燥,传达出画者用传承传统又加以创新,在自然山水仙境般的旖旎绚丽中的表达中,传递出画家对当代青绿重彩山水语言的摸索追求。

作家、诗人李飞骏说:

叶浓画家一直站在中国书画艺术的最前沿,在深入国画传统上下了苦功夫,叶浓的青绿山水画重视笔情墨趣,又具有深厚的写生功底,能较充分地表现出客观对象的特征,在“再现”与“表现”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叶浓乃业界有名的性情中人,胸怀坦荡,热血激情,其舍弃平远独取高远、深远视角,似乎更能贴近他的性情和表现21世纪中国的时代精神。其作品构图方式舍弃了传统的两段式、三段式、S形,多采用难度较大的“满构图”,章法讲究,起承转合有度,满而不堵,气韵生动,顶天立地,气象恢宏。其笔下高山长岭,气势雄奇,寺庙殿阁、流云飞瀑、巨岭碎石、茂木丛林,可谓景物繁密,层次丰富,构图布局大开大合,笔墨语言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油画写生、造势的优势,尽显叶浓“笔力扛鼎”的硬功夫。

在绘画技巧上,青绿山水与其他山水在用墨和渲染上有所不同。叶浓在用墨和渲染上集合了中国传统的用墨技巧的基础上加以重彩渲染,一般都是一次染完,不做第二次渲染。学油画出身的叶浓,对复色、色阶等色彩应用技巧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一般用复色而不用国画惯用的单色,一次调色完成,使他对青绿山水的色彩处理出类拔萃。

传统的文人画只有摆脱过时的文人趣味,才能获得新生。山水画只有摆脱固化的程式,才能有所发展。青绿山水画只有超越既有的笔墨色彩,才能开创当代青绿山水画的新局面。传统是财富不是包袱,无须动辄抛弃、颠覆,只有内化成自己的血肉才能成为巨人。传统是手杖,不是手脚,只有离开手杖才能健步如飞,登上艺术的高峰。江山如画,还山水画以颜色的青山绿水,更应该画胜江山。叶浓对青绿山水坚持和守望令人敬佩,对青绿山水画种的研究、思考和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绿山水复兴的希望。

2010年,在国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在北京小堡“画家村”宣告成立,叶浓以他独特的书画才能和厚德人品受聘为该院执行院长。2011年2月19日,中国山水画创作院举行揭牌仪式,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代表文化部到创作院考察指导并与龙瑞院长为创作院揭牌。在揭牌仪式上,叶浓代表创作院讲话,这是他今生今世最为幸福和最为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从一个偏远水乡的孩子能成为今天的国家级画院执行院长,这一路走来辛酸喜甜只有他自己知道。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只有勤奋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不误地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未来的艺术事业进程中,我们衷心祝愿叶浓为中国的山水画艺术事业作出更加骄人的成就!

(此文首次公开发表)

同类推荐
  •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叙述了鸦片物种的传播、扩散到收缩的全过程,及其受到烟草影响,从药品到毒品的转换过程。鸦片作为一种“商品”,长期参与人类贸易。本书是一部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不断干预下的鸦片罂粟的历史。
  • 园丁集

    园丁集

    《园丁集》写于1915年,是泰戈尔的一部被称为“生命之歌”的力作,共85首诗。诗中,诗人以他那仿佛来自天堂的文字,细腻描叙了青春懵懂的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向往、追求、烦恼与忧伤,以火热的语言吟唱着青春时代的心灵悸动,格调清新,情感灵动,语言柔美,极富浪漫色彩,同时又融入了诗人对爱情的哲理性思考,是不可多得的爱情诗集。
  •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孙中山先生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近代以来,为了寻求民族振兴之路,为了融入世界潮流,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曾经力主洋务救国,郑观应、唐廷枢、张謇曾经依靠实业救国,容闳曾经推行教育救国,康有为、梁启超曾经追求立宪救国,宋教仁、黄兴曾经希冀议会救国。最终,孙中山将中华民族引上了一条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重的现代化之路。百余年来,实现现代化是华夏儿女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轴。其间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经历了说不尽的挫折与磨砺,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终于驶入了通往现代化的正确轨道。
  •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本书每篇的最后一节则采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热门推荐
  • 就凭我喜欢你

    就凭我喜欢你

    大一新生徐乔西在室友的提醒下,注意到同班的冷面男神陈景琛,和众多女生一样对陈景琛颇有好感。但因为一场误会,徐乔西害陈景琛当众出丑,并遭到陈景琛的冷漠对待,以为自己被陈景琛讨厌了的她心生挫败,同时觉得陈景琛太小心眼,因此二人愈发敌对。从此冷面男神变成腹黑boss,二人相爱相杀的生活就此展开。
  • 穿越之负心王爷追逃妃

    穿越之负心王爷追逃妃

    “冷幕,你真的始终都没有爱过我?”花素沫沙哑的声音。“。。。。是”冷冷抛下这句话,然后离府而去。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一起了。一纸休书,佳人泪。三个月后,冷幕的出现再次打乱了花素沫的生活。想挽回么,对不起,晚了。。。
  • 五府记

    五府记

    混沌初开,生一气而化三清,升其清者为天,沉其浊者为地,居其灵者为人。五府者,肾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五府也。由是则人者纳天地二气,淬己身之府,是谓炼府。少年破茧而出,化蛹成蝶,修常人之所不能想,而傲立人间。此之谓——五府记。
  • 网游之问天

    网游之问天

    网游原来也可以这样?人类科技与仙,鬼,妖,魔,天使,血族的对比,仙,鬼,妖,魔,天使,血族与外星科技的对比,外星科技与异能的对比…………一切应有尽有,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网游!
  • 魔帝追妻之神女么么哒

    魔帝追妻之神女么么哒

    凤清尘本人天才中的天才,奈何无父无母孤儿一枚,一生活的也是潇洒肆意,可是老天爷不让她好过和刚刚拐到手的男朋友来一段生命的探讨就遇上了大地震。于是凤清尘就凉了。
  • 想象一下

    想象一下

    一章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不同,全是甜甜的爱情
  • 和七仙女在一起的日子

    和七仙女在一起的日子

    一个男人和七个女人的故事
  • 尊贤

    尊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被四个大佬罩着

    我被四个大佬罩着

    一次意外,我成为了职业选手,更意外的是,我被四个大佬争着宠!
  • 六界闻录

    六界闻录

    《六界闻录》有记载,华州的万灵时代中的两界山为修道人心中第一修仙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