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29200000001

第1章 气候与饮食的联系

气候对饮食的影响

风霜雪雨、阴晴冷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俗话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是这个道理。在景色秀美的江南空气湿润,雨水丰沛,气温偏高,为水稻的栽培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在北方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日照充足,适宜小麦的生长发育,这样就形成了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喜食面的饮食习惯。再有,在我国四川、湖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少见阳光,辣椒有祛风去湿、发汗驱寒之效,因此当地居民都喜欢吃辣椒,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长期以来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结果。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科学的营养应该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然而,不同地区、气候各异、饮食习惯不可能千篇一律,就是同一地区,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饮食结构也不尽相同。在炎热气候中,炎热天气会使人体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变弱,食物的消化,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成分的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致使食欲不振。因此,不仅热带和赤道地区,即使在温带的人们,夏季也总是选择新鲜爽口、易于消化和比较清淡的食物。如在热带和赤道地区许多地方的居民,至今仍以香蕉、猴面包、芋头、木薯、木瓜等为主食。而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我国,夏季也喜食清淡,人们除了吃素食外,还吃冷饮、西瓜等解暑食物,民间常煮绿豆粥,从药理上说可清凉、解暑、祛火。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人们散失的热量较多,就需补充更多的食物,而且清淡素食已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这时应多吃含脂肪和蛋白质较多的动物肉类。比如,几乎终年和冰雪打交道的爱斯基摩人,冬天主要以蛋白质和脂肪都十分丰富的驯鹿肉和海豹肉为食。夏天还吃些鱼。有时吃从冻原上采集的野草莓和野生芹菜,有趣的是,有个丹麦医学家对爱斯基摩人进行了为期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他们从不患心血管疾病。究其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正是因为食用鱼肉和海豹肉,才免于发生动脉硬化、脑血栓及心肌梗塞等人类这一大死亡疾病,这种独特的食物营养构成,学者们称之为“爱斯基摩餐”。

在我国的云、贵、川等西南地区,人们特别喜欢吃辣椒,这也是用食物来适应气候的一种对策。因为人们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知道,吃辣可以避寒去潮,而这些地区中,冬季里气温并不高,许多地区气候还非常潮湿,冷湿气候很易使人得风湿性关节炎和腰肌痛等症,辣椒属热性,有祛风湿、发汗健脾胃之效。科学研究还指出,不仅冷暖寒暑与饮食有关,而且食品本身的温度也很有讲究。适宜的食温可有助于味觉,有助于食欲,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科学家根据味觉与食品温度的关系,将食品归纳为喜凉食品和喜热食品。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喜凉食品和最适宜温度为:冰激凌为-6℃,水为8—13℃,果汁为10℃,汽水为5℃,冷咖啡为6℃,啤酒为9—10℃;喜热的食品温度在60—65℃,对人体最为适宜。

气候与饮食的密切关系

人类虽然食物众多,但各地天然食物的分布受气候限制甚大。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在冰天雪地之中主要摄入动物型食物;而赤道热带地区植物型食物来源丰富,有些地区土著居民的主要生产劳动就是采集。

在我国,气候对人们主食影响最典型的可算是“南稻北麦”了。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国人这种食性常一辈子也难改。在降水更少的内蒙古、西北地区和夏季很冷的青藏高原上,或因干旱,或因寒冷,那里已不能生长庄稼、树木,只能长草,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牧牛羊为业,因而便以牛羊肉、奶为主食。

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当时北方广泛种植的耐旱、耐寒又富有营养的小米,是广大老百姓的主食。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社”是土神,“稷”就是小米。可见小米十分适应当时北方的气候。因为正如《诗经》上所说,庄稼乃“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其中的“天”就是指气象条件。

水果的地域分布比粮食还要严格。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水果椰子、芒果、菠萝、桂圆、荔枝、柚子、香蕉等最怕0℃低温,因而只分布在华南地区。柑桔、枇杷等亚热带水果能耐轻寒,但在零下9℃左右甚至以下低温时仍会造成严重冻害,一般只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地区则盛产苹果、梨、柿子、葡萄等温带水果。我国长城以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因为冬季过于严寒,苹果等温带水果也难以生长。近年来,利用嫁接、杂交等方法,苹果已开始向更北地区扩展。

南北方蔬菜品种也有很大不同。以冬季当家菜为例,北方过去因为连温室蔬菜也没有,一冬都吃大白菜。但这种大白菜在南方却长不好。喜凉的北方土豆运到南方种植后会很快退化,如果无法做到及时调进新土豆种,那么就只能在高寒山区种植它们。南北方经济作物也大不相同。以制糖原料为例,南方有喜温暖的甘蔗,北方有喜温凉的甜菜。糖用甜菜现在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地区。我国古代没有甜菜,北方居民习惯吃咸,故历史上素有“南甜北咸”之说。

但即使南北方都能生长的作物,其品质和产量也有不同。例如北方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南方,磨出的面粉口感好。新疆等干旱地区阳光强、气温日较差大,生长期内热量丰富,因而瓜果特别甜美。鄯善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驰名中外。年雨量只有37毫米的甘肃敦煌,古代亦因瓜著名,因而得名瓜州。

天气和饮食的关联

传统中药十分重视天气、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凡是干燥的天气,容易伤肾脏;偏热偏寒的天气容易伤心肺;多风大风天气容易伤肝脏;寒湿或湿热天气则易伤脾胃。一年四季,天气、气候不同,饮食也有所差异。《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干燥偏寒天气(空气湿度低于40%,气温在5—20℃之间)。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规律,我国北方的秋季和南方的冬季,大都具有这样的天气特征。在干燥偏寒的天气下,“燥邪”易犯肺伤津,引起咽干、鼻燥、声嘶、肤涩等燥状,宜少食辣椒、大葱、酒等燥烈食品,而应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萝卜、番茄、豆腐、菱角、银耳、鸭肉、梨、柿、青果等,多饮些开水、蜂蜜水、淡茶、菜汤、豆浆以及水果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干燥寒冷天气(空气湿度低于40%,气温低于5℃)。这种天气在北方持续时间较长。宜多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千金翼方》载:“秋冬间,暖里腹”。我国冬天的饮食习惯的确是多食蛋禽类、肉类等热量多的食品,而烹调多半采用烧、焖、炖等方法,其中“冬令火锅”最受青睐,经久不衰。当然,干燥寒冷天气下,也必须注意饮食平衡,尤其要注意多食蔬菜,同时还要适当吃一些“热性水果”,如橘、柑、荔枝、山楂等。

湿润偏热天气(空气湿度高于60%,气温在20—30℃)。我国许多地方的春季具有这种天气特征。在这种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活跃,很适宜食用葱、麦、枣、花生等食品。同时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笋子、菠菜、芹菜、荠菜等。古人认为:“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适宜春季要注意用酸调味。

湿润高温天气(空气湿度高于60%,气温高于30℃)。这其实就是我国夏季的天气特征。此时人居天地之中,湿热交蒸,食欲普遍下降,消化能力减弱。故夏季饮食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泽鲜艳,可适当选择具有鲜味和辛香的食物,但不可太过。由于气温高,不可多食冷饮,以免伤胃、耗损脾阳。

其他适宜天气(空气湿度50%,气温在20℃左右)。此时,可供选择和搭配的食品较多,可以性味中性的食品味主,兼顾个人的饮食爱好。

饮食与气候结合的益处

平常人们的饮食之物如与气候联系起来,更有助于健康。一般说来,如果气候寒冷,宜多吃富含脂肪的食品,如肉类,也可适当饮些酒类,以助身体御寒。如果天气炎热,就应多吃宜于消化的植物类食品,并且应当力求新鲜,多喝饮料,以凉开水最好,至于酒类最好少饮。如果听从口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疾病丛生,因此,气候变化,饮食也随之做适当调整,不要一成不变,只顾满足自己的喜好,那样会得不偿失。

吃饭时不能不嚼而咽,也不宜悄无声息,吃饭时一句话也不讲。最好的做法就是与家人或亲密好友共同进食,笑话温和,其乐融融,不加约束,这样心中才能舒畅,消化能力才会增强。

吃饭时还应当从容不迫,午晚进餐之前,最好能休息一会儿,以五分钟为宜,餐后也应该再休息一会儿,以半小时为最好。食物也应有所挑选,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应当多吃,油煎与糖果,刺激性的食物应少入口为佳,一日三餐按时定量,十分的饭量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杂食可以不吃,做到这样,身体一定会常保健康。

同类推荐
  • 地球奇观(中)

    地球奇观(中)

    绚烂的大千世界带给我们无限精彩的同时也让人产生无尽的疑惑,比如,神秘的宇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是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千奇百怪的动物和植物又有哪些特殊的习性?对于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青少年来说,这一个个问号时刻萦绕在脑海中。
  • 原子弹之父

    原子弹之父

    本书介绍罗伯特·奥本海默——伟大的德国科学家、杰出的正义卫士的故事,讲述其作为犹太后裔的出生、其为制止纳粹德国对原子弹进行的研制、成功等。
  • 求知文库-生物工程的发展

    求知文库-生物工程的发展

    本书介绍了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知识。从生物工程的历史发展讲起,讲解了生物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给出了具体的事例说明。
  • 低碳生活三字经

    低碳生活三字经

    本书介绍低碳生活的理念与知识,涵盖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各个领域,并以日常生活事例、趣闻逸事、历史典故、先哲事迹、重要文献等对正文进行相关链接。
  • 奇思妙想搞发明

    奇思妙想搞发明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热门推荐
  • 闹钟旁的狗尾巴草

    闹钟旁的狗尾巴草

    即将逝去的青春里的遗憾,对未来我们的生活的向往。春来夏往,秋收冬藏,我们来日方长。
  •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本书通过佛学的12堂明心课,细致讲述从观照内心到开悟自我、从一份放下禅到一颗厚道心、从拥有包容的智慧到实现付出的力量、从舍下贪欲到心怀慈悲的人生开释历程,以理入事,以事入情,带领读者体会佛家的做人智慧,为那些追求幸福却又为现实所苦、被心灵围困而寻不到出路的朋友们指点迷津,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
  • 穿越成为铁血战士

    穿越成为铁血战士

    张峰,一名普通的地球人,在不幸去世后穿越成为了一名年轻的铁血战士。铁血部落里大放异彩,回地球痛报前世之仇。在成人礼里与异形决斗如何取得胜利?地球上,异形乱世,如何独战群兽?在各方部落星球的战斗里,他如何力缆狂澜?星际大战中如何巧去胜利,夺得各方星球?请大家敬请期待,多多支持!
  • 噬血君王

    噬血君王

    一个小型世界,但是有着逆天的功能。少年南宫百里手握武界,上捣天宫下毁地域。成就武道巅峰。
  • 绝代倾城:邪君爱上我

    绝代倾城:邪君爱上我

    前世,她是神界天之骄女,一招落败,被敌人打得被迫轮回;今生,她是个平凡的女孩,因头生莲印,经常被人欺负,可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恶魔突然变了个人?“丫头,你做我女朋友吧!”“为什么?”“丫头,我爱上你了!”“关我什么事。”某人脸一黑,忽然绽出个比太阳还耀眼的笑容,森森道:“丫头,被我盖了章,你是逃不掉的。”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28岁的梭罗,手执一柄斧头,只身走进瓦尔登湖,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在湖边独自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又两天,日升月落,四季往复。这段独居经历被他写成这部享誉世界的自然散文杰作《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它让人们看见了一种真实生活的可能,更在于它鼓励每一代年轻人不断追问自身,寻找真正的内心平静和生活的本质。选择孤独的人,未必孤独。梭罗用自己的实践向人们证明了:人不要需要很多物质,依然能够活得快乐。瓦尔登湖不远,它就在每个人心中。
  • 嘘,今夜有鬼

    嘘,今夜有鬼

    我能见鬼。真的,我不骗你,我家里现在就住着好多鬼。其实说起来他们‘鬼’还挺好的,除了有点伤眼睛。
  • 金华赤松山志

    金华赤松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巨人传

    无限巨人传

    地球上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史前庇护所,在其中某个庇护所中,保存着一个可以通往另一片星空的跃迁门。主角机缘巧合下来到了那片即将开始星系战争的世界。可以回归地球的主角本无需奋战,只需获得一些力量之后,就可在地球上作威作福。谁知跃迁的过程本身就打通了地球和这个战乱世界的通道。地球因为主角的原因卷入了种族存亡之战。而主角在后悔之后,为全人类而战。本书的力量体系为改造流,将出现中子星战体,量子思维中枢,以及泛维生命等。
  • 逆战之血夜黎明

    逆战之血夜黎明

    公元2016年,美国华盛顿发生特大爆炸袭击案,中国雇佣军“野兽”成员艾维奇.库克的家人也受到牵连。为了帮助库克查询事情的真相,正在休假中的野兽开始了行动。然而,随着谜团被一点点揭开,野兽雇佣军也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