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91100000212

第212章 一扫而空

晚上批示奏折时,我看到了刑部宋承祖上奏的关于金华原知府事任一松的审查报告,经查实,任一松自身并没有贪污枉法之行为,只是不务正业,随意将大权交给原通判刑方卓,致使不少官田被贱卖于个人之手,幸未对大多数百姓造成伤害,刑部提议以渎职罪处理。

我叹了口气批示到,从轻处理,削职为民。这任一松和施宏生一样,都是放错了位置,如果有一天我要是组建文化部倒是可以考虑此人。

任一松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官。

在九月一号正式颁布《官员行事准则》之前,我也就网开一面,至少任一松不贪,而官场上不贪的官员不多,风气污浊的官场连好人都很少见到。

人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关键,而兴趣爱好则应该作为首选之参考因素,做自己喜欢的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毕竟主动与被动的差别是相当大的。

“玖儿,你看看这个。”我批完奏折,将陈晃的信递给了全玖。

“安南国君陈晃?”

“恩,就是此人。”

全玖认真地看完后道:“这安南国受过我朝不少恩赐,蒙古人一来就变得两面三刀,这次若不是侬复一事,他们也不会来朝恭贺官家,玖儿以为此人不是什么好人。”

我点头道:“玖儿,朕午后和贾似道等人开会商议,大多数人都认为当以安抚为上,玖儿怎么看?”

全玖想了想道:“官家,以目前的情形看,确是只能安抚,我朝没有能力两面开战,玖儿觉得有朝一日,在官家决定北伐中原前,便可效仿汉武,将安南和大理一并收回,至于那侬复,倒是可以好好想想,是否有利用价值。”

“利用?”

“恩,官家您想,广源郡一带属于我大宋,安南和大理交界处,如果侬复真想聚众起事,而官家又可收复侬复的话,或许侬复就是一支秘密奇兵,对于官家出兵安南和大理时一定会有所帮助的,不过,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可能。”

“呵呵。”我突然笑道,“玖儿,神人也。”

“和官家呆久了,玖儿也成神人了?”全玖看着我乐道。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似一把尖刀插在敌人身上。如果我能收复侬复,那广源郡也是群山环绕,可藏兵数万,或许真的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

“玖儿,给陈晃回信。”

全玖拿出硬笔记录起来,我道:“朕已收到国君之来信,内容尽悉。陈元使节代国君送之贺礼,朕谢国君有心。自秦时赵佗以来,安南诸地时为天朝州郡,时为藩属,其人大都为我华夏一族,朕不会不理。今蒙古大敌当前,国君能够以大局为重,忍辱潜心,可敬也。我大宋与安南宗藩数百年,一直亲密无间,朕相信国君之选择实出无奈。以中立相持,朕以为可,待他年朕出兵灭蒙时,安南方可永保安宁。至于侬复,朕已派人查之。”

“官家,那玖儿叫小七进来,让他明日找人将此信交给安南使节吧。”

“玖儿莫急,等两天再给也不迟。”

“嗯。”全玖会心应道。

咸淳元年八月八日,大宋皇家报正式发行。

我国最早的报纸大约出现在唐朝时期。其起源是当时的官府发行了一种叫做《邸报》的手抄公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后世之人认为它是最早形式的“政府公报”,也就把它当做了报纸的初始。

北宋年间,民间科学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后来经过周必大以及沈括后人的不断更新改良,到了南宋,雕版印刷术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层出不穷。

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使得报纸在宋朝时期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两宋之人,特别是京城家中稍微富裕的大都有两份报纸,一份是所谓的官报,一份是“小报”。“小报”靠着各种博人眼球的八卦新闻,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上到官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性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先,以“官报”为常。因为“小报”的影响力太大,严重冲击了“官报”的效果,加之“狗仔队”的道德操守也不高,时不时会报道一些假新闻,所以南宋统治者决定全面禁止“小报”发行,但由于“小报”确实很受市民喜爱,甚至许多政府官员也以看“小报”为乐,所以虽然明令禁止,“小报”仍畅销不衰。

一大早,临安百姓发现了另外一份官报--大宋皇家报。在百姓心中,朝廷之上便是皇室,这份报纸既然以此为名,想必其权威性还在官报之上。

首版皇家报只印了一万份,其中的三千份通过官府驿站发往各地府县衙门,剩下的则在京城销售。官报的发行量一般在十万份以上,连偷偷摸摸出版的小报,其印刷量也能上万,所以七千份大宋皇家报在推出的首日便一扫而空。

“给我一份。”

“我也要一份。”

“就剩两份了?都给我吧。”

“怎么这么快就没了?”一位起来得较晚的百姓不高兴道。

报贩们倒是很高兴,这么快就全部卖完了,可以早点回去休息或者做下一份工了。

对于这座人口超过百万的临安城来说,七千份报纸虽然不是沧海一粟,也是够少的了,何况这还是皇室的报纸。

“当今皇上还真是英明,这种官场营私舞弊的现象早就该整治了,我等商人所赚之利有一半都白白奉送给了官员,心有不甘啊。”坐在一间茶铺的包房内正喝着早茶的郑虎臣边看报边说道。

“没错,郑兄说得对,看来这次皇上是想彻底整顿了。”一旁的林志雄笑道。

郑虎臣看完后低声道:“只是不知道能否实行下去,林兄,当今朝廷可不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还有那贾似道一党当道呢。”

林志雄道:“拭目以待吧,或许有可能呢?”

“可能性当然有,如果贾似道真能一手遮天,这份报纸也不该出现了。我总觉得,这世道要变了。”

“郑兄,你一向关心朝事,这世道是变好还是变坏?”

“当然是好,林兄有所不知,我的生意一半以上都是官府的项目,所以和官府接触颇多。陪吃陪喝几乎是每日必定的,私下时,我也听这些官员谈起朝中之事。”说到这里,郑虎臣往前凑了凑,声音更小道,“林兄,皇上自登基以来,新开商业部,农业部还有那大宋银庄等,据说都是为了分化贾似道的权力,而且当今皇上自日有食之以来,对于朝廷的掌控越来越强了。”

林志雄也小声道:“那说明皇上英明,早该如此也。”

郑虎臣点点头道:“正是。”

“对了,郑兄,你这次来京和萧天谈得如何?”

“已经谈妥,上月萧天去过我的作坊,就合作事宜基本达成一致。这次我来回访,就是和狮峰商行签定协议的。”

“如此恭喜郑兄了。”

郑虎臣端起茶杯笑道:“林兄,能和狮峰合作还得多谢你的引荐,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哈哈,郑兄,你我之间何须客套。”

“林兄,这次我和萧天谈定,其商行之货物凡是需要铸造的金属制品都由我苏州代为加工。以后我是想逐渐减少和官府的合作,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和狮峰合作上来,唉,和官府打交道真叫个累,心累。”

“那很好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常常在临安相见了。”

“恩,只是这次来没有见到呼延公子,甚为遗憾。”

“怎么?郑兄,呼延公子不在吗?”

郑虎臣叹道:“据萧天说,最近呼延公子很忙,只能下次来再见了。”

“话说回来,我对呼延公子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郑兄有所不知,上次在福州,若非呼延公子出面帮忙,我很有可能赔得倾家荡产啊。呼延公子是干大事之人,虽说有些神秘,却不失为性情中人。”林志雄心怀感激道。

郑虎臣又看了会报纸,突然道:“林兄,你是福建路人,你看看,你们福建路要成立监察公署和南衙了,这可是我朝第一家啊。”

“呵呵。”林志雄笑道,“郑兄,这点我可是早就知道了。”

“啊?林兄消息如此灵通?”郑虎臣有些不相信。

“不瞒郑兄,此事和我还有些关联。”

“哦?说来听听。”

“好。郑兄,你知道我前些日子在福州府衙和船舶司打过一场官司,主审官是福州知府事章松,后来在呼延公子的帮助下拿到了朝廷商业部的批文。当时帮我打官司的讼师名叫孔坚,也是我的一位好友,这孔坚原在福州府担任幕僚,精通我朝律法。大约半月前,福州知府事章松章大人突然光临寒舍,找到了孔坚,说要推荐其到福建路南衙门任职,我细问之下,章大人才告诉我,说朝廷要在福建路设立监察公署和南衙,自己受新任监察公署署令陈大人所托,要找一位精通律法者出任南衙推官,所以我比报纸上的消息早了数日知道。”

“原来如此。”

郑虎臣看到报纸的最后,一下赞道:“林兄,这报纸不愧是大宋皇家报,竟然敢指名道姓的刊登出贾马两府之争。”

“是吗?”林志雄接过报纸看完后道,“贾马两家之争在整个临安城几乎是家喻户晓,不少小报上也有刊登,但没有这上面说的详细。虽说只是件小事,却关乎到两家大人的声誉,外界传言,两家都想私了,那贾家意思是要马家认个错,这事就算了,而马家认为错在贾家,也要贾家陪个礼,甚至连医药费都不用出了,但双方均是不愿低头,这事后来闹到了临安知府事潜说友潜大人那里,贾马两家各自派人到临安府衙,偏偏这潜大人又是一个公事公办的主,尽管知道贾家马家都不是自己能得罪了的,但为了昭示自己办案的决心,将此案上奏到皇上那里,也不知道是谁将这事从宫中传了出来,这一下更是闹得人人皆知了。”

“上奏皇上?”郑虎臣不信道,“真的假的啊?就这点小事。”

“这也是小报上的传言而已。”

“那后来呢?”

“后来就没有下文了,这不,隔了十多天,又在皇家报上登出来了。”

郑虎臣想了想,意味深长道:“林兄,此事颇有深意啊。”

“郑兄,恕小弟愚钝,何意?”

“你看这最后一句,临安百姓翘首期盼官府早日判决。什么意思?这只不过是一桩小案件,难道还值得皇室过问?依我看呢,这最后一句说不好就是皇上之意。”

同类推荐
  • 罗邦记

    罗邦记

    茫茫尘世,谁王谁寇,忠义千秋,不负少年。网罗贤士,民安邦宁。
  • 套路古人的方法

    套路古人的方法

    作为一个大学宿舍之子,穿越后想的不是怎么去搞事情,而是打算去旅游看看隋唐时期的风景,看看没有被开发的自然风光,去去有水的罗布泊,最好能去欧洲走一趟,北极熊也瞧瞧。然后看看行军打仗,唐朝的陌刀到底是个什么样,门神秦琼到底能打几个体育老师。最后当然要看看这个时代的妹子到底怎么个漂亮法儿。尽量亲身体验体验。总之是一肚子的疑问和想法。但是手下不乐意领导天天游戏人生,于是他们开始利诱上司好好上班!这怎么行!我还打算去澳洲抓点考拉去非洲看看动物世界!
  • 国色千娇

    国色千娇

    可以在古代和现代来回穿越的咸鱼,依然是一条咸鱼。直到有一天,有人想吃煎咸鱼......
  • 小小刁民

    小小刁民

    这是两个刁民和一个准刁民的故事。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玩官、考官、做贤官,官运亨通。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佐官、经商、掌兵权,玩个自在。还有一个跟着刁民们练兵、救急、当幕僚,累的要死。三个娃娃一台戏,何况刁民。各位,好戏即将开台……
  • 小皇帝的强国梦

    小皇帝的强国梦

    玉帝制作的《变形记》。“小皇帝”穿成了真皇帝。21世纪的初中生,被玉帝制作的《变形记》选中,重生为扶不起的阿斗。本来只想个无忧无虑的二世祖,没想到玉帝非逼着他做什么千古一帝!他说:让我败家我很在行!可是让我……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魏文帝曹丕,大文学家,文治武功一流。岂是他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败家有道,学业无成,溺爱之源中的不加修裁、随其任意疯长起来的盆栽废材“小皇帝”可比的。学渣废材VS超级学霸?爱斗地主的初中生重生刘禅后,发现他手里的牌其实是逆天的——只要正确利用好每一张牌,再与东吴暧昧一下,还是能战胜魏文帝的。回到三国斗地主!最初书名。后面剧情有彩蛋,有激情。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
  • 风魔师

    风魔师

    魔法师自古便一直是强力的代表,从最强的时间空间等变种,到金木水火土五大常规类,似乎只有风系处于不强不弱的尴尬境地,甚至被诟病成“逃命法师”那么,这就是关于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是最强的“逃命法师”的故事多年老书虫书荒,闲的蛋疼写点东西。欢迎多多评论交流
  • 我本天之骄女

    我本天之骄女

    可怜的上官晚萧穿越了,来到异界大陆,本以为可以当个快乐宝宝,结果宝宝每当上一天,漂亮娘亲没了,便宜爹爹也没了,不过没关系,又冒出来一个便宜爹爹,便宜娘亲?这次还附带一个便宜姐姐?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好吧我们可怜的宝宝不知道,分不清,国王赐了一个便宜夫君?要不干脆别想那么多了,活着且活着,干嘛要那么努力?吃软饭不好吗?所以后来就有了:“喂,我不想努力了、你养我怎么样?”某男说到“养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总的让本王知道岳父大人是谁吧?”其实某男的想法是,万一岳父很有钱,岂不是我也可以不努力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岳父打了个喷嚏“哈切,这天气是越来越不好了,不知道我的孩子如今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
  • 宁澹居文集

    宁澹居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记(第九卷)

    史记(第九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从火影开始的无限轮回

    从火影开始的无限轮回

    身受重伤?无药可医?不存在的!天赋不足?寿命不足?更是不可能存在的。轮回之力附身,死亡离我而去,你们口中的死亡只不过是我新生的开始而已!待我归来一切皆是虚妄!书友群:178511651
  • 缕青丝忆千年

    缕青丝忆千年

    李承晓无意中穿越到七狄村,受尽千般辛苦,创造百年奇迹。十年相恋相知,一生一世一双人。
  • 罪恶之城

    罪恶之城

    徐凤,一个大我十几岁的大龄女友,此言一出,真是罪恶,而我一个19岁的小屌丝的奇妙生活就开始了……
  • 和总裁老公灵魂互换后

    和总裁老公灵魂互换后

    慕容夕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她居然和她的挂名老公互换灵魂,哈哈哈,真的是太爽快了。慕容夕发誓她要把傅夜璟当初对她所做的一切都报复回去,冷落他,不给他好脸色看,让他独守空房……傅夜璟:傻子,这还不是你自己的身体。慕容夕一僵,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1vs1)
  • 闺谋

    闺谋

    那年,三月动水,湮远的山花,似曾相识。谁说,除了朝暮的思念,他已别无长物。绿意展开的瞬间,千里烟云,千里风。云山之外,十面桃花,弹出水之袖。朱门水祭,谁若那远年的回音,相信风来必会水动------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坑品保证。新书《梦鱼堂诡话》已上传,请多支持!
  • 鹿boss的乖巧小助手

    鹿boss的乖巧小助手

    他是国内最火的90后小鲜肉,国内无人不知的鹿晗,人气超高的,是所有鹿饭心目中的王子,而她只是个平凡的鹿饭,鹿晗的狂热爱好者,在别人看来,简直实在太追星了,当她遇到了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