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3800000032

第32章 揭示宫廷剧中之真伪(2)

故事发生在北宋真宗年间。在真宗晚年,他的两个妃子刘氏、李氏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氏将李氏刚生下的孩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并污蔑李氏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氏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寻回流落民间的母亲,母子团圆,仁宗加封包拯,团圆结局。而刘氏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近年来又有内容相近的电视剧重现这段故事,善良的人们在为李氏的不幸掬一把泪时,也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误区,对这段故事深信不疑。殊不知,这则故事经过剧作家们的“戏说”,与历史的真实已相去甚远。

仁宗赵祯,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总体而言,仁宗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宋仁宗

关于他的身世,世人众说纷纭,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词,认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刘皇后之子。

据《宋史·后妃传》记载,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生下仁宗后,进为才人,后为婉仪。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五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当时仁宗刚生下,还在襁褓之中,即被刘德妃抱走,并把仁宗认为自己的儿子,和杨淑妃共同抚育。而李婉仪却失去了亲自抚育儿子的资格。宋仁宗即位后,李氏“默处宫中,与众婢无异”。其他人因畏惧刘太后的威势,也不敢对仁宗道出真相。因此,仁宗一直以为自己是刘太后所生,呼之为“大孃孃”,称杨淑妃为“小孃孃”。母子间一直感情融洽。而李氏直到明道元年才被封为宸妃,不久即病故,享年46岁。

1034年,刘太后死后,24岁的仁宗才开始真正执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杨淑妃(此时已为章惠太后)劝他说:“此非帝母,帝自有母。”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说出实情是极有可能的。

另一种说法是皇叔赵元俨告诉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于非命。”赵元俨自真宗死后,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仁宗亲政之际,赵元俨突然复出,告以真相,应该是情理之中。

总之,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在愤怒、悲伤的同时,马上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要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他怀疑自己的母亲死于非命,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祷告。

其实,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准备用一般宫人的礼仪治丧,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皇后的服饰装敛、发丧,并用水银宝棺。生母虽然厚葬,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把刘氏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把李氏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至此,真相大白,在这场“夺子案”中,刘妃、李妃确有其人,但其事绝非传说的那样,也没有出现狸猫的影子,只是后人对刘太后的做法进行进一步加工,才有了后来“狸猫换太子”的传奇。

另外,在仁宗认母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包拯的参与,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仁宗明道元年(1032)以前,而此时的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祐四年(1037),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在大约40岁时才离家去天长县任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怎么能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

自称“孝庄”是错误

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知道顺治出家心思已定,无法挽回时说道“我孝庄……”,甚至有人当面称呼她为“孝庄太后”,这些都不符合事实。

谥号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在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大臣等去世之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谥”或“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孝庄太后死后,康熙给祖母上的尊谥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是这位太后死后的谥号,谥号是死者的哀荣,也是对她一生的评价,孝庄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谥号来自称。

在谥法中,“文”寓有经天纬地、慈惠爱民和勤学好问之意,可见对孝庄的感恩推戴之重。

孝庄太后

根据谥法,谥号分为美谥、恶谥、平谥等三大类。属于美谥的有文(经天纬地)、武(威强睿德)、景(布义行刚)、明(照临四方)、平(布纲治纪)等。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等都以善于治理天下为名,所以被谥为“文”;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等以声威强盛著称,所以被谥为“武”。属于恶谥类的有炀(好内远礼)、厉(杀戮无辜)、幽(动静乱常)等。而愍(在国遭忧)、怀(慈仁短折)就属于平谥。总的说来,历代帝王大多都获得了美谥、平谥,只有少数皇帝才得到了恶谥。

另外,帝王为大臣们所赐的谥号叫官谥。在春秋末期一些有名望的文人雅士或隐士死后,其亲友门人给他议定一个谥号,叫私谥。私谥不能称“公侯”,只能称“××先生”、“××居士”,如晋陶渊明被称为“靖节先生”。

但是,不管什么谥号,都是在谥号的主人死后用的,因此,孝庄太后不可能在死前自称谥号。

古代臣见君王并非都要下跪叩头

通常在我们所看的古装连续剧中,每当遇有臣下朝见君王时,多用下跪叩头来表现。关于跪拜之礼,史书也有记载,例如:1792年,早已经崛起于西方的英吉利王国派专使出使大清帝国,这本来是一件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大好事,可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却坚决不准英国专使晋见,原因极其简单,因为英国专使马戛尔尼不肯对大清帝国的皇帝行下跪叩头的大礼。

这个在现代人看来根本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却被乾隆皇帝看得重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乾隆看来,上下几千年,纵横全天下,哪有臣下见君王不叩头、不下跪的理呢?

但事实上乾隆错了,且不说当时的西方各国属臣见君主根本没有“下跪叩头”之说,就是作为“下跪叩头”大礼发源地的中国,也不是从古到今都下跪叩头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臣子站立时是不跪拜国君的,只需相互作揖施礼。叩头礼也有,不过是坐着时,而古代的坐姿都是跪着的,并且是君臣互跪。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日本人双膝跪席,臀部压在脚后跟这种坐姿就是来源于我们中国古代。当时,君臣之间的举止性礼节,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而且君主也有向臣下施用的仪制。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时,向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并且是君主先向臣子施礼,还得是向大臣部下一一行礼,而大伙只要对周王行一次礼就行了。可以看出,这时在朝堂上最忙的人就是君主了,后世君主高居宝座岿然不动的景象,当时的君王们大约是做梦也没想到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平扫六国,天下归一,自以为建不世之奇功,但也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名号由王改为皇帝,自称为“朕”,制命为“诏”而已,并没有定下“下跪叩头”的臣见君之大礼。

同类推荐
  • 言商天下

    言商天下

    “苏言,你可愿助朕一统天下?”“陛下,在商言商,我就是一个商人。”“好一个在商言商,朕问你,这天下你卖不卖?”“我为天下带盐。”
  • 河山弈

    河山弈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在这片热土上,谁又甘心生而为臣?且看诸多英才各显神通,在朝廷疆场纵横捭阖,一揽至高风华!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今夜请小心

    今夜请小心

    本书只讲江湖,那个年代的江湖。讲给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你听。
  • 中国帝王谱

    中国帝王谱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从中国各朝代、古代西域及古代中北亚进行了归类录入。记时以公历为主,有些重要时间,夏历年底与公历跨两个公历年时,则将公历与夏历同时记入。另外,神话与传说虽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因已融入“文化”之中,且大多神话与传说都是朦胧而美丽的,不能因其不真实而否定和抹杀其历史作用和史学价值,因此本书亦将其按原样录入。
热门推荐
  • 龙在冥山

    龙在冥山

    你与我们青梅竹马,你与我们心魂相伴。你本是月氏长女,天定王后命,奈何王位只有一个,你只有一个。只道你心中有他人,却不知你为了救我已奔忙几万载。
  • 以为孤独是唯一擅长的节奏

    以为孤独是唯一擅长的节奏

    喜欢看的就看,不喜欢看的就...嘿嘿,一定非常好看的
  • 王妃好不乖

    王妃好不乖

    她肥嘟嘟因为一个雷劈,穿越到古代。她竟然在古代当上王妃?而且王爷还是一个脾气无常的男人!她堂堂月王妃竟然还要参加他的纳妾典礼!还要打扮得漂漂亮地去恭祝他们早生贵子?门儿都没有!于是,她和美妖孽出走月王府!但是出走不算,她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带到另一个独特的国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必须犯规的游戏2

    必须犯规的游戏2

    “我终于知道了,只有死人才能离开这里!”这一张血纸,看起来就像是来自地狱的请柬,所有人都因此呆若木鸡,浑身发冷。已经过去六天了。还有八天的时间。我们能解开这所有的谜吗?
  • 梦间故里又相逢

    梦间故里又相逢

    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让两人分离,长大之后,我们再次相见,你是否记得我们曾经的约定。我只喜欢你,仅仅是你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无重至过往随风忆

    时无重至过往随风忆

    刷动态时看到,学生时代喜欢的人现在怎么样了的话题。一瞬间想到,那时穿着校服,手牵着手行走在银杏街道。她说:“你喜欢我什么!为什么喜欢的人是我!我们会不会像他们一样幸福……”。记忆真的是奇妙的东西,有时候最美好最难过的事,只在某个不经意的事物或者一句话的瞬间形成。
  • 扑街者的成神论

    扑街者的成神论

    在21世纪,写小说之路荆棘重重,屡挫屡败,受不了打击的玉溪本想借酒消愁,却不想酒精中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
  • 始末传记音之篇

    始末传记音之篇

    饱受磨难和欺凌?没关系,在苦难中成长。饱受冷眼和谩骂?没关系,在风雨中蜕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道可道,非常道。我只想拿着我的吉他静静的弹着,我的舞台不在上面,而在需要我的地方。我的吉他可以帮助别人,可以抱打不平,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别人都叫我独行侠、、、、所谓的独行不是一意孤行,而是贯彻的意思。
  • 艳倾天下:爱妃朕来也

    艳倾天下:爱妃朕来也

    洞房之夜,邪魅的他割破她的手指,将鲜血滴入贞巾之上,从此睿智的帝王与聪慧的帝后拉开了爱恨情仇的帷幕!跌入父皇精心安排的棋局,被众宫妃围着明争暗斗,她巧妙周旋,而那野心勃勃的皇帝夫君,笑眼旁观之余亦渐渐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