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300000020

第20章 肝胆系统——有无魂魄,使用良方是养护肝胆的真经(1)

桂枝汤——调和阴阳,群方之首

每年一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来我这里问诊,大多数情况是感冒。感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风寒型感冒,另一种是风热型感冒。在汉朝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感冒被称为“伤寒,伤风,中风”,这是东汉末期大疫里的主要病。张仲景将感冒概略地分为两大类,即所谓的表虚、表实。表虚者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可以桂枝汤治疗。表实者除了也会出现头痛、发热、恶风寒的症状,还会表现出身体疼痛,全身关节酸痛,汗发不出来、咳嗽哮喘等,可用麻黄汤治疗。

理所当然,桂枝汤就是出自《伤寒论》中的有名方剂,由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大枣3枚,甘草6克组成。桂枝汤以桂枝为君(主药),臣以苦酸微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功效称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虽然是感冒,但在用法上,张仲景也有特殊要求:一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也就是说吃完药后要稍微吃一些热粥,进行发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的加盖衣被,约2小时)。这其实是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发汗,也是有要求的,一是要汗出周遍:即汗出要遍身,光鼻尖、心口窝出汗不行;二是出小汗,出微汗,不可出大汗,不能遍身流漓;三是持续出一段汗,约一时许,即可盖被保温一时辰。汗出透了,才能达到出热退、脉静身凉的目的。另外,《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客”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汤中所用的甘草是蜜炙过的,这也是中药一大讲究。炮制药材可增效,减毒,所以要求严格。比如甘草,别名“国老”,生甘草性凉,清热用。甘草蜜炙,蜂蜜是甜的,甘者缓也,蜜炙后的甘草药性缓和,可以调和诸药。

关于桂枝的用量,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

相传清代浙江有一户姓倪的富户,一天,他的小妾生病。名医金慎之诊察之后,认为病人所患为伤寒。于是用了医圣张仲景的名方“桂枝汤。”由于病人体质较弱,金大夫特意只用了桂枝5分(约1.5克)。病家拿了药方到一家名叫“三益堂”的药店抓药,谁知药店柜上新来了一个伙计,他竟然把桂枝的量抓成了5钱(约15克)。病人服了取回煎好的药后,次日就一命归西了。倪家怀疑是大夫开错了药,于是把金大夫告上了县衙。经过查对药方和药渣,才发现是桂枝的药量出了致命的错误,金大夫才得以雪洗冤屈。为了警示后人,县官还命三益堂药店在死者的墓旁建立了一座“桂枝亭。”

在古代,肉桂树叫“梫树”,因为在肉桂周围长不出其他杂木,它似乎有一种侵略的力量,排除其他的风木之气。这力量有多强呢?据说有人曾做过实验:用肉桂木做个小木钉,钉到其他树上,那棵树第二天就死掉了。肉桂树这种“侵力”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记录。西方国家叫肉桂树为“犹大树”,传说中背叛耶稣的犹大就是在肉桂树下上吊的——一个人做了坏事,内心有愧地走到这棵树下,他身上的邪灵被这棵树的力量赶走,于是就良心发现、上吊自杀了。

传说归传说,但桂枝确实是一味好药。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最主要的基本方之一,原名阳旦汤,也被称为中医的“群方之祖”。传统中医认为,桂枝汤有表证则解肌调营卫,无表证则补虚调阴阳,既治表又治里,既祛邪又扶正。简言之,桂枝汤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体温降低,又可使体温增高,对汗腺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使汗腺分泌亢进,又可使汗腺分泌减退。因此,由桂枝汤加减变化而来的28个药方,并不仅限于治疗外感风寒,使用频率非常高。

曾经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患者,是双鸭山人,县级医院诊断她患有肝硬化,她有一个亲戚刚好住在我们小区,便推着轮椅到我这儿来了。根据她的病历本上描述,面色偏黑,肝脾大,常有胸肋痛,去医院检测她的黄疸指数、胆红素都没有异常,皮肤、巩膜都没有黄染。她爱人是西医大夫,给她配了很多的中西药都没有效果。他们当地医生称她这是疑难杂症,要到省城大医院试试。

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只要你去医院看病,不管之前在哪个医院出示什么化验单,到了另一家医院看病的话,都要重新化验一遍,他们说“这叫按规矩办事”,可事实上化验出来的结果和之前的化验结果相差无几。在开方前,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一般的肝硬化患者只要给予疏肝和血的药物,一两个疗程都会见效的,但据她丈夫描述,疏肝和血的药也吃了不少,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一边思索着,我随后问:“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她想了想说:“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想起来了。自从得这个病后,我每天都会出很多汗,每天都要换内衣,而且每件内衣脱下后,都发现衣领、腋下很黄,洗也洗不干净。再一个就是腰髋感觉很重,还很痛,行动都觉得很困难。”我再看看舌苔,白腻,摸摸脉搏,沉细,便给她开了桂枝汤,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芪10克,一共3剂,温服,喝完后再吃点热稀粥,盖上被子出一身汗。

三天后,她爱人笑着就过来了,说了奇怪了,出了一身汗后,疼痛减轻了不少。于是,我再给开了3剂,吃完后,她就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在她爱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我的诊室,说我医术高明,拖了这么久没治好的病,竟然给几剂药给治好了。

我告诉她,肝硬化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治不好,是因为黄汗,把黄汗治愈后,再治疗肝病,则肝病很快就好转了。这正好符合张仲景的“先表后里”的原则。只要继续服用疏肝的药,不用多久,她的病就会好起来的。

果然,一年后回访,她已经完全康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这里,又一次验证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多么深远,该说的,该教的,都事先给你说明白了,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如何运用,就在于你个人的努力和修行了。

平肝清热茶——慈溪太后的平肝秘方

几年前,我的诊所门口新开了一个川菜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里面吃饭,据说味道很好。排队的人也是年轻人居多。

过了两个月,在川菜馆的旁边又新开了一家叫“疯狂烤翅”的烧烤店,里面全卖烧烤类的,像烤鸡翅、烤羊肉串之类的。碰大天气好的时候,风一吹过来,整条街都飘着刺鼻的辣味,那些吃不了辣的人都连连打喷嚏。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学生、年轻白领排队,争相购买。即便辣得说不上话来,眼泪只往外流,一个劲地咳嗽,但下次绝对还是他们的“忠实顾客”。

我是个北方汉子,喜欢吃面食、炖菜,从不吃辣,这样的排场从来不凑热闹,只是很好奇为什么这样的餐馆会这么红火,所以有时候我常常站在门口,观察这些来来往往的人。这天,我又站在门口,这时走来一个年轻时尚的女性,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嘴角很红,看上去好像裂开了。她非常有礼貌地问我,附近有没有药店或诊所?我问她怎么了?她指了指自己的嘴角说,上火了,非常厉害,嘴里长了很多泡。我说,你要找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抬头一看,刚好看见了我的诊室,就笑了起来。

带进诊室后,我问她什么原因引起的?她说自己也说不明白,反正最近这一段时间经常口干舌燥、口苦,不瞒你说,嘴巴里好像还有一股味道。睡觉也不太安稳,嘴角很疼,都不太敢大声说话,大口吃饭,老受罪了。我看看她的舌苔,果然是比较厚的,就问她平时是不是喜欢吃一些辣的、咸的食物?她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前段时间我老愿意上隔壁两家去吃饭,称得上是常客了。最近上火了,我就尽量克制自己,可心里还是像猴爪子似的,直发痒地想去。

我告诉她,她这种情况属于肝火太旺,生活不规律,吃咸食物过多、吃辣食物,以及熬夜、工作压力大都有可能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病。最关键的是要戒掉贪食辛辣食物的爱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合自己的饮食习惯。

听我这么说,她就弄不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南方人吃辣的不上火,北方人一吃就上火?我说,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南方空气湿润,很适宜吃辣,而北方空气干燥,就像干柴火一样,被风吹得很干了,突然还加一把火,那还不得烧着了。再说了,人和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南方有的人也会上火,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要是工作压力大,熬夜特别多,你让他再去吃辣的,情况也会和你差不多。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精密而神奇的调节器,能够自动调节体内的寒热湿燥,如果不是过于嗜好某类食物,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如果体质欠佳或者嗜好过重,那么它们就会自己发威,给一点“颜色”给你看看。但好在我们的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是比较“神通广大”的,可以用“一物降一物”的办法来对付它。

她连忙问,是什么办法?我告诉她,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曾披露了宫廷的一个“秘方”——“平肝清热茶”,用龙胆草1.8克,醋柴胡1.8克,甘菊花3克,生地黄3克,川芎1.8克,加水煎汁,或者索性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一天1~2剂,就能够清除肝火,解热除烦。这个方子据说颇受慈禧太后的偏爱,肝火很大的她,每天一定要喝上一杯“平肝清热茶”。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而现代人肝火偏旺经常导致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胁部疼痛等症状,这时候如果可以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不但能够平肝火、清肝热,呵护和我们的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肝脏,还能让人的精气神都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有时候,我自己着急上火了,出现肝火旺的情况,也会喝这个茶,很方便,坚持喝上一段后,效果也非常好。《黄帝内经》中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对于容易上火的人,其实每天多喝性凉解热的绿茶,多吃西瓜、梨,吃饭的时候多喝绿豆汤,就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事实上,不光是她这一个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肝火偏旺的症状,经常有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肋部疼痛等症状,尤其到了燥热的夏日这些症状更是变本加厉,这时候你就可以为自己泡杯“平肝清热茶”。 只是,“病从口中入”,人之所以会生病,大多数都是因为这“口”。如果你不“好那一口”,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你的身体也不会来“惩罚”你。

茵陈蒿汤——历代医学家祛除湿热黄疸的首选方

小时候,在我们村有一个老爷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人有个病痛什么的,都会找他看。我常常喜欢去老爷子家串门,看他一边摆弄那些药材,一边嘴里唠唠叨叨汤头歌。但这位老爷子生怕有人来偷师学艺,嘴巴里念叨的汤头歌也是嘟嘟囔囔的,外人是听不清楚的。

有一次,我死磨硬赖让他教我一首汤头歌,老爷子琢磨一会,便张口就来:“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这首“汤头歌”我至今记忆犹新。长大后翻阅时才发现,它算不上是一首汤头歌,只能算是一首有关茵陈蒿的诗歌。茵陈蒿是一味有名的药材,它首当其冲的作用是治疗肝炎。关于茵陈蒿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华佗在世时,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也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给他治病。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怎么回事?原来,那个人回家后,没有粮食吃,就吃了一个月的野草,没想到病全好了,那种草,就是青蒿。于是,华佗便弄了很多青蒿回家。

回到家,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几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责问:“你真的是吃青蒿吃好的?”“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三月里的。”“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是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黄疸病的人。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用茵陈蒿、栀子和大黄组成了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为历代医学家所首选,这个方子便是茵陈蒿汤,来源于《伤寒论》。黄疸病的主要特征是黄,有句话叫“身黄如橘子色”,患者没有出汗,或者仅仅是头部出汗,小便不顺畅,腹部稍稍有点胀,吃不下东西,吃了就感觉很头晕,心里很烦闷等症状。而此方中,茵陈蒿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黄疸的要药,由于其性寒凉,善于清热利湿退黄,尤其擅长治疗湿热黄疸,大黄苦寒,通腑泄热,利胆退黄,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栀子苦寒,清热利湿退黄,使体内湿热之邪通过小便排出。三药合用,共同起到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

说到黄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新生儿。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引起黄疸偏高,黄疸偏高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半个月内自行消退,如果婴儿的黄疸不是逐渐消退,而是逐步加深,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药物治疗了。

那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正巧赶上隔壁家张婶的媳妇生孩子。张婶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儿子结婚五六年了,媳妇的肚子一直没动静,这好不容易怀上了,可把一家大小高兴的。快到临产的时候,特意叫了一辆车,把媳妇拉倒镇上医院去生产,天如人愿,她家媳妇顺产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7斤重。三天后,她媳妇带着孩子出院了,张婶挨家挨户给送了两个喜蛋。

同类推荐
  • 向老天爷要健康(四季合辑)

    向老天爷要健康(四季合辑)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饮食宜忌?当天气变冷或变暖时我们要怎样养护自己的身体?有哪些简单又实用的减肥养生小窍门?本书是作者迷罗在节气养生上的精华之谈,融入了中医、瑜伽相关内容,是一套汇集经络、瑜伽、食疗的三合一健康养生手册。方法简单高效,事半功倍,老少咸宜。本书是四季的合辑。
  • 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2

    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2

    由内而外,千年汉方浸没浮华尘嚣,皈依自然,百草圣经渲染不老容颜。“‘本草纲目’中的女人养颜经”热潮未退,“养颜经Ⅱ”已踏浪而来。更全面的美容良方,更贴心的养颜指导,让女人在浮华都市里觅得一处静心之地,尽享传统中医美容养颜的奇效。清水半勺,本草三分,容颜便如自然天成。
  • 便秘食疗食谱

    便秘食疗食谱

    本书含便秘菜品类食疗食谱和便秘粥类食疗食谱两部分。每个配方根据药食性味、功能、特点,科学配伍;每道菜品、汤羹,既有配方、功效,又有制作方法。
  • 专家讲解高血压实用药疗——选好方案用好药

    专家讲解高血压实用药疗——选好方案用好药

    现代高血压防治策略,包括针对处于不同危险分层人群进行分级预防,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进行全面干预。改善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是基础手段,合理应用降压药物为重要手段,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颇。只有这样,才能使血压平稳达标,才能消除或减弱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才能延缓和逆转靶器官损害,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总的心血管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 跟我吃不得痛风

    跟我吃不得痛风

    本书由痛风防治专家张明医生等人精心编著而成。全书共分七章,依此论述了“怪病”痛风的流行病学及遗传倾向;痛风的发病机制;痛风的诊断和鉴别;痛风的并发症;痛风的预防、保健及饮食原则;痛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和动动原则等。并收集了几十种低嘌呤类的动、植物食物推荐给痛风患者食用。
热门推荐
  • 尊上您家作精已上线

    尊上您家作精已上线

    莫婉柔乃是现修仙界一股泥石流,以前的莫大小姐为人低调江湖少有传闻,现在的莫大小姐好好的一个美人儿偏偏长了脑子……
  • 我就是个平事儿的

    我就是个平事儿的

    这家伙真奇怪,哪有救人于水火之中,却还要收取费用的?那些看似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在他这里却是易如反掌,让人又爱又恨的他究竟是什么人?渐渐的发现,没想到平时吊儿郎当的他背后竟然背负着一个巨大的压力和一个不该发生的故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租个美女当老婆

    租个美女当老婆

    本来只想租个美女应付一下相亲,没想到居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所谓艳遇不断,暧昧连绵,当别人在为没有美女而苦闷的时候,我却因为美女太多应接不暇而苦恼,神呐请救救我这个迷失在鲜花丛中的小草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空回轮

    时空回轮

    时间,何处始何时终?空间,何处是边哪里是界?时空有轮回吗?一秒,眨一下眼;那么一天呢?一年呢?一百年呢?一万年呢?几个少年为了查明教授死因,不惜一意孤行,闯入了未来的时空,酸甜苦辣,却又轮回,爱恨交织,却又演绎了一场时空轮回的爱情绝唱。异域时空,杀机四起,为了不辱使命,甘愿舍命留在外星辰.......且看未来的世界还是充满了腥风血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妈妈当医生

    妈妈当医生

    本书从让妈妈们困惑的宝宝难题入手,对照每一种问题给出相应的家庭识病和养护方法。
  • 云惜星辰

    云惜星辰

    好人不长命,那为何还要当好人?誓言即能随风散,何苦还要入情深?阴差阳错,带着前世的记忆轮回转世,是祸还是福?若是此生为祸害,是否可以贻害千年!“子钧,等我长大你娶我为妻吧!”“叔叔有妻子了。”“我知道的,人死如灯灭!”她若是死了,你会像曾经忘了我一样,那般决绝。
  • 卿心如雪

    卿心如雪

    奈何命运对她如此残忍,想要的偏偏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摆脱不了。她是骁勇善战的暗卫,她是情丝眷恋的千金。身份交错,命运改写。她不过是一个寻常不过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