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3300000066

第66章 老子在陇西邑的遗踪探秘(1)

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副会长杨培林

今甘肃临洮, 周朝时称陇西邑。周安王十八年(前384年), 秦献公初政, 置狄道县; 周赧王三十五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 设陇西郡, 治狄道; 民国18年(1929年) 1月改称临洮。我国东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陇西李氏的先祖老子, 因所著的《德》、《道》五千言, 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最高智慧, 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传播, 其文化之光已辉映全球, 他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位文化名人。然而, 很少有人知道,老子著《德》、《道》五千言的地点和老子晚年生活的地区, 是在今甘肃境内的渭、洮、湟流域, 老子的终老地在今甘肃临洮的岳麓山凤台。所以, 十多年前,笔者曾冒昧地写了《老子出关、西入及飞升地考析》一文, 大致勾勒了老子后半生的行踪轮廓, 引得老子后裔、沈阳奥特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铮先生为老子飞升处捐赠了老子巨型雕像。现在, 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即将在兰州召开, 笔者不惮浅陋, 仅以老子晚年在古陇西邑的几处遗踪及纪念地的资料连缀为文, 献给大会, 祈盼专家学者指正。

老君山老君殿东周时, 今渭源境内尚未建县, 汉代才置首阳县, 西魏改称渭源县。《水经注》卷十七“渭水上” 的首句注文云: “此县有高城岭, 岭上有城, 号曰渭源城。” 从而可知, 老子西来时, 今渭源城附近还是无城邑的渭河谷地, 其西北面的百里外, 就是周期时的陇西邑(今甘肃临洮), 此地当为陇西邑辖境。

渭源县文化旅游局整理的资料表明: 老子一行溯渭水西行到今日的渭源城附近时, 见河东南有座山峰峦奇秀, 林木苍郁, 便攀上山腰。山腰既有天洞岩洞, 又有清泉, 就住了下来。老子离开后, 人们就将这座山叫老君山, 将石洞叫老君洞, 将泉叫龙眼泉。传说,此泉之水自老子饮后, 天旱不减, 天涝不增, 清冽沁脾, 饮了爽神健体, 视为神泉。唐宋时期, 就在龙眼泉之上修了老君殿, 塑了老子金身, 供人祭拜; 在山下的河西岸兴筑了城堡。明清时期, 又在老君殿周围兴建了十几座庙宇, 使老君山成了殿阁栉比、苍松掩映的文化风景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 传说中老子一行到老君山的日子, 举庙会纪念老子。

现今, 山门正面匾额“老君山” 三字, 为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所题, 背面匾额“道德元源” 四字, 为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老君山不仅是当地居民晨练和休闲的场地, 还是当地人民纪念老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 更是渭源这个旅游文化大县著名的景点之一。

曲子寺·海巅峡寻禹迹

距今3500年前的治水英雄、夏王朝的奠基人大禹, 治理洪水12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凿龙门, 通大夏, 决河亭水, 放之海, 身自持筑臿(Chā铁锹), 胫毋毛” , 身疾肢枯,而造福于华夏万世。这位大圣人的出生地传说就在洮河下游的西岸。《水经注·河水上》“河水又东洮水注之” 注文云: 洮水过狄道(今临洮) 城西北下, 有大夏河(今广通河) 注入; 大夏河注入洮水前的北岸为“大禹所出” 之地。老子在陇西邑寻访圣迹, 大禹出生地和大禹治水的遗迹必不可少, 而治水遗迹又距城较近, 最易寻访。

从临洮城南溯洮水而上, 约25公里即今三甲水电站库区3公里的东岸, 山腰有一座酷似暗褐色巨型鹅卵倒立的石崖, 顶端高出水面约200米, 体围约100米, 从石崖与山体相连处可逐级攀登, 崖顶面积约150平方米, 西为庙宇一座, 东有小舍两间, 四面筑有围墙。庙宇和石崖统称“曲子寺”。曲, 在当地方言中是指以有目的行为改变人或物的情状。如制作穿牛鼻骨的桊(juàn) 子, 叫“曲桊子”; 面对不学好的顽童, 好心人会劝其家长说: “你把他曲一曲, 曲过来, 那是一块好材料。” 传说, 曲子寺的得名与大禹教育象的故事有关。故事梗概, 参见拙作《老子出关、西入及飞升地考析》, 此处不再赘述。联系大禹教育象所选取的环境, 曲子寺最为相似。这里三面是悬崖, 只要入口处有人看守, 再顽劣的孩子也难逃走。可惜, 这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 未能充分利用。现今, 庙里供奉着菩萨, 又将寺名改为“势至寺”, 刻在石碑上, 但四乡群众仍然叫它为“曲子寺”, 每年农历四月初在此举办传统“花儿会”。

关于曲子寺石崖的来历有两说: 一, 本是鲁班准备塞海巅峡的一背斗沙石, 背到此处歇脚时, 鸡叫了, 便倒在了山坡上。这种传说与鲁班是能工巧匠的特点不符合。二, 原为大禹之父鲧运来堵塞海巅峡的石料, 运到这里时, 接到了处罚他的命令, 便搁置了起来, 成了一座石崖。

此说与鲧用堙堵法治水失败的史实完全相符, 再加上大禹利用此地教育象的故事, 更富有历史教育意义。

从曲子寺溯流再上约10公里, 就是海巅峡。只见石山断裂处, 洮水奔泄, 双崖悬绝。因古时峡之东西两山, 林木森郁若交锁, 故名“锁林峡”。又因峡南有黑奠寺, 故名黑奠峡。

这三个名称中, 海巅峡之名, 最合实情。登上峡的崖顶南望, 四周高山峻岭间, 是一块巨大的盆地, 洮河傍北山而流。在“峡断锁林开” 之前, 这里应是个大湖(海)。俯视峡道,长约200米, 东西崖壁, 犬牙交错, 好像刚裂开, 间距约30米, 水色澄碧无波。据当地群众讲, 峡深无底, 有蛟出没, 20世纪60年代梅川水库决口后, 峡中一条蛟的尾部被折断漂至峡外, 捞出后称重为7.5斤。还说, 在峡南的峡城川的东面山沟里, 有很多海燕化石, 常被人拣去当药用。所以, 海巅峡之名最实际, 最能令人联想到成峡前后的地质地貌史, 也能使人明白为什么《禹贡》里没有导洮水的记载。这些, 老子来时, 也许会见到想到。

海巅峡水, 冬季凝为厚冰, 可资通行。东面悬壁上, 有古人建过栈道的约20厘米大的数十个方形凿孔, 兴废年代无考。按正史中的军国大事推测, 秦昭王27年(前280年)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 因蜀攻楚黔中”, 不走严冬冰封的海巅峡, 必过此峡之栈道。汉唐时的陇蜀丝茶之路, 此峡必为隘口。大宗蜀地的川茶、蜀锦、蔗糖、棉织品等先运到狄道中转站,西域的美玉、金砂、药材等物, 又通过狄道中转站, 经此峡运往蜀中。唐中宗景龙初(约707 年), 李白随父迁居绵州隆昌(今四川江油), 途经祖籍狄道(今甘肃临洮) 时, 拜谒了先祖老子飞升地凤台、东川汉代李仲翔家族墓群、槐里李广故里和城北西凉王李暠故里及皇陵后, 也是通过海巅峡而去蜀的。唐末五代的300年间, 峡周围的道教场所都变成了藏传佛教的寺庙, 如地竺寺和海奠寺, 就在峡南的北山坡上, 汉文的石碑被改成了玛尼石。宋代熙宁年间, 熙河(即洮河) 之役后, 这条陇蜀丝茶之路才得以复兴, 峡之东崖上有正书的“摩崖绍圣四年(1097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毕工” 12个字, 列为4行, 后列“王存王安刊记” 6个字一行, 字径约15厘米分左右。从而可知, 这时峡中的栈道仍存, 否则这些文字是镌刊不上去的。清乾隆《狄道州志》卷一《山川》云“今峡上有篆字, 盖宋金时所镌”。

如今不见古篆字于峡壁, 疑是地震时峡壁刻篆字处的岩石被崩落了, 不是有几处栈道凿孔也不见了吗?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 杨继盛贬为狄道典史后, 在崖西的山上开采煤, 并撰《开煤山记》, 刻于西崖上。碑面打磨得平正, 长约2.5米, 高约1.7米, 距水面高约1米。

从碑文最后的“嘉靖三十年腊月十五日刻” 可知, 此碑是在峡封冻期内, 工匠站于冰面上施工的。到这个时期, 栈道已废弃。现在, 海巅峡水电站正在施工, 不久将建成。在开发利用洮河水利资源的同时, 若能将峡东崖古代的栈道修复起来, 既方便行人, 又增加一个特色旅游景点, 更是弘扬老子“道法自然” 思想的一个实举。

三危山觅舜德遗风海巅峡和曲子寺所在的两山之间, 是一条约15公里的长沟。《水经注》称此沟为“蕈垲川”, 沟里西注入洮河的水为“蕈垲川水”。从沟名可知, 这条长沟及南北两坡, 在1000多年前是盛产香菇之地。唐末五代以后, 此地改称“宗丹沟”, 直至如今。“宗丹” 是藏语“吉祥” 的意思。两个名称都表明, 这里确实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沟南绵延10多公里的险峻大山, 最高峰海拔3126米, 相对高度1106米, 像巨大的屏风竖立南天, 故名南屏山; 还因山上林密草盛, 亦称翠屏山。炎夏时, 山巅仍有积雪耀目, 人们还将“南山积雪” 誉为一景。

沟北山势低缓, 上有田园村庄, 从西至东的十多公里间, 山头不同名称各异。在中段以东, 有三座兀立欲飞的危崖, 名为秋蝉崖、笔架山(由寺崖与麻家崖构成) 和高石崖。

其中寺崖主峰海拔2600多米。三崖向阳一侧壁立千仞, 长度分别为三里五里不等。三崖附近地区, 就是远古时虞舜“窜三苗于三危” 的地方。

三危山, 在《书经》的《舜典》和《禹贡》里均有记载, 历来的不同解释被新《辞海》归纳为两说: 一在甘肃敦煌市东南, 主峰海拔1947米; 二在甘肃陇西县西北。经我实地考证, 第二说的县名和方位都不确切, 应为甘肃渭源县西南。“窜” 是舜时5种流刑的一种,即“以其恶之尤者” 强制迁徙的意思。舜时, 南方洞庭湖一带的苗人部落中, 有些部族多次叛乱, 因而被舜以流刑中的“窜” 法, 强迫迁移到了西北高原的三危山周围。

敦煌三危山和渭源三危山, 虽然都在今日的甘肃境内, 但两者东西相距千里, 所处自然环境迥异。前者在沙漠边缘, 多风沙, 缺水少草木, 若将“三苗” “窜” 于此, 让他们怎样适应环境而生存下去? 这显然与舜“流宥五刑”、“五流有宅, 五宅三居” 的刑教相悖。何况那时的炎黄大地上人口稀少, 更没必要将三苗强迫迁移到“流沙之西” 去。而渭源三危山附近, 有洮河, 多小溪, 高山和丘陵上草木繁茂, 多珍禽异兽, 气候温润, 可耕可渔, 可猎可牧, 将三苗“窜” 于此, 更能体现舜的仁德。所以, 我以为第一说难以服人,第二说纠正后才符合实情。

“窜三苗于三危” 的事, 发生在大禹治水之前, 当大禹治平水土时, 就出现了“三危既宅, 三苗丕叙” (三危地区已能安居, 三苗大有功绩可记叙) 的可喜局面。因而, 老子到陇西邑后, 舜德的这种遗风, 他一定会追寻。其结果, 史籍和传说中, 均无反映。但陇西邑的苗人去向却可探索。

据《史记·秦本纪》载: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 西戎人由余向秦穆公介绍西戎社会时说: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 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一国之治犹一身之治, 此真圣人之治也。” 在这种上下同心的社会里, 除了戎人, 当然还有羌人和苗人。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 年), 秦国出兵“伐戎王, 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 遂霸西戎”。十二国之地, 包括了后来的陇西、北地全境; 十二国之人, 更少不了戎人、羌人和苗人。老子来陇西邑之后, 这里戎人、羌人和苗人和睦相处的安定景象他一定目睹到了。

老子飞升以后, 秦孝公元年(前361年), 西戎的獂王反叛了, 秦国发兵“西斩戎之獂王”。而大禹时, 已经有功“丕叙” 的三危山三苗, 却无异常举动。秦惠文公更元九年(前316 年), “司马错伐蜀, 灭之”; 秦昭王六年(前301年), “蜀侯辉反, 司马错定蜀”;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 因蜀攻楚之黔中, 拔之”。36年间, 秦国三次用兵于蜀, 第三次“发陇西” 时, 司马错率领的队伍中, 除了士卒役夫, 还有用来治理蜀地的文官和属员。“楚之黔中”, 即楚国的黔中郡, 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贵州苗族人传说, 他们的祖先是秦时随军从北方而来的功臣。我以为这个传说可信。西南苗族人的祖先, 就是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发陇西, 因蜀攻楚之黔中” 时, 随秦军去蜀的陇西郡三危山三苗。他们有祖先在大禹时“三苗丕叙” 的光荣族史, 经过1000多年的繁衍发展, 有了不少为国家可用的人才, 随军拔取黔中治理蜀地时, 立功得赏、封官封地的苗人, 就会安家定居于西南地区。而留在陇西郡三危山的三苗后裔们, 在与定居西南的族人取得联系后, 两地相比, 西南的优势更强,他们便在西南族人的帮助下, 陆续地举族迁到了西南地区, 成了现在的西南苗族。所以,秦汉以后的史籍和传说中, 就没有陇西郡三苗的记载了。

老子在三危山寻觅舜德遗风的踪迹, 典籍中虽无片言只语, 但在关于高石崖和附近的老子庙的明清诗文和传说中, 却有一斑可窥。

同类推荐
  •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古代哲学的智慧(译文经典)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世界范围内研究古代哲学的权威皮埃尔·阿多的代表作品,他是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法兰西学院大奖获得者。阿多是福柯欣赏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把维特根斯坦介绍到法国的主要人物。本书是皮埃尔·阿多畅销的作品,版权已销售至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墨西哥等14个国家。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何为哲学?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普鲁斯特的美学

    普鲁斯特的美学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法国20世纪初的伟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奠定了其文学大师的地位,写作风格和技巧突破传统小说,本书从其人格美学、风格美学、叙事美学、小说美学、戏剧美学、时间美学、空间美学等多个方面细致研究了其艺术美学,是一本普鲁斯特美学研究的较为系统全面的专著。
热门推荐
  • 贼官传说

    贼官传说

    项颜:一个不幸来到宋初的教师,一来才发现自己竟然是个贼,而现在被卷入了一场血案之中,同时,还有一本隐藏着秘密书。为了逃避追杀,冒名顶替当了一个穷乡僻壤的县令,演艺了一出《贼官传说》。在当县令时,博得了流氓县令,诗人县令,淫贼县令等众多美誉,引出了许多故事后来,通过正规的不正规的方法,登上了高位。谢丝思:风情万种的女子,为了找那本书而留在了他的身边,最后却发现不能自拔,在爱情与恩情之间,她陷入两难。张碧涵:大家闺秀,身负灭门惨祸,留在他的身边却是为了找出真正的凶手,爱情和家仇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唐诗韵:江湖侠女,原本是真县令之妹,投奔家兄才发现家兄已故,而项颜则用哥哥的名字当官。无处可去她只有留在了他的身边。日久生情,面对爱情和名义上的哥哥与妹妹,他和她又该如何抉择.
  • 真元实素

    真元实素

    大道天下,如何才能成为绝世独有的元素师,是凭着天分?努力?还是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聆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缘也无份

    无缘也无份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大家都知道我喜欢你,你却装作不知道。小学生文笔,只为自娱自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宠恋:爆萌宠妃戏妖王

    圣宠恋:爆萌宠妃戏妖王

    擦!诺佳卡卡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既然喝一口水就赶上穿越的潮流,好吧!穿越也就算了吧,一穿就又赶上了嫁人的潮流,这个时代肿么了?坑爹不带怎么坑的啊!而且这个不是说残暴,其实霸道又腹黑的王爷又是肿么回事?纳尼?既然是她要嫁的男人!吸气~呼气,好吧,我想说这个王爷也挺好的嘛~起码不像别的男人三妻四妾啊。神马?还附送宝贝和神宠,哇哈哈~~话说,当个王妃也没什么不好,有地位,有金钱,有美男老公,哈哈,本小姐的愿望肿么都实现了,简直是人生顶级赢家啊~~呜哈哈~~~本小姐的黄金座右铭是:”打她老公的主意,!来人啊,开门,放狗。打她的主意?呸!本王妃是你能肖想的吗?再说了,王爷同意了吗?“本文爆笑,欢迎跳坑。
  • 暗夜君主

    暗夜君主

    胡孟凡本是京城龙头天下集团的太子爷,却为何要从最底层开始混黑?本以为童年的惨痛经历会永远埋没,可家庭的巨变却让他不得不重拾那一段的人生!且看胡孟凡如何从一个小混混成长为令全世界闻风丧胆的暗夜君主!~~~~~~~~~~~~~~~~本书讨论群:104413209欢迎大家成为暗夜的一份子新书期【加更】说明(每多500点击加一更,每多50收藏加一更,每多200人气加一更,新书期有效,可以叠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少密恋偷心女

    冷少密恋偷心女

    想偷的没到手,却被一个恶魔一样的男人缠上了。他的理由是她偷了他的心,偷心?什么时候的事啊,还真不知道。可他的心自己实在是不稀罕,这可怎么办啊?难道要揉碎了喂狗??一个小偷,一个邪恶的男人,剪不断,理更乱的纠缠不休。
  • 天道修神传

    天道修神传

    所有人都羡慕成仙,但是你知道成仙后的生活吗?世人都说成仙好,但是成仙后,仍然需要奋斗,需要修炼,而本书主角辰枫,他修炼百年便已成仙,他,踏天宫,闯六界,虐尽六界天骄,无人不知。他闯神墓,结姻缘,受神帝百万年之力,他拆穿幕后阴谋,拯救六界苍生。看一神秘少年,顺应天命修仙,却行逆天之道。持神剑,破苍穹,照乾坤。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天道的一个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