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9300000013

第13章 英雄出少年(3)

同样地,在法国和英国的诗人中,我们也可以列举许多类似的例子,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锋芒毕露,成绩斐然。事实上,正如它所表现的那样,诗歌天才是依赖特殊的气质和天分的,这是它最早表现的迹象,如果它在20岁之前还没有表现出来,那么,多半它压根就不会表现出来了。法国思想家和散文作家蒙田曾经表达过这种信念,即我们的心灵是在那个年龄成熟的。他这样描述说:“如果一颗心灵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在力量和美德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迹象,那么,我们以后也永远不可能再指望它出现了。”尽管这个论断或许过于武断,但是,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真理。我们的心灵和头脑都是在年轻的时候汲取和培养起真正美好和可贵的品质,尽管大自然中也有一些植物花开得很迟,但是,绝大多数草木都是在青春旺盛的春天和夏天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在生命终结的秋天和冬天绽放。

爱尔兰诗人摩尔留意到,几乎所有一流的喜剧和悲剧,都是年轻人的作品。罗普·维加和卡德龙这两位最为多产的剧作家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作——前面一位是在12岁,另一位则是在13岁。罗普·维加经常背诵他自己创作的诗歌,他把它们写下来,并用于和小伙伴们交换版画和玩具。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在12岁的时候,他不仅写作短篇诗歌,而且开始创作戏剧。他的英雄田园诗《阿卡迪亚》发表于18岁那年。1588年西班牙舰队攻击英国时,他恰好与他们同行。在那次充满危险而又劳而无功的旅行中,他写了几首诗歌。但是,直到他返回西班牙并加入教士队伍后,才开始创作那些使他声名鹊起的成百上千的剧本。卡德龙同样是一位年轻时就非常多产的剧作家,他为自己祖国的戏剧宝库增加了将近400部作品。他的第一部作品《卡罗·德尔·西洛》是在他年仅13岁时创作的。5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教士,在他加入教会之后,就只写关于圣歌、圣诗的题材了。

这些年轻的西班牙剧作家们在很早的时候,他们的艺术生命就走向了成熟。就像生活在南部地区的女孩子们在太阳的照耀下提早进入青春期一样,他们也是在中年以前就创作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相对而言,在北部地区,智力的发展和成熟要缓慢得多。然而,拉西勒在25岁时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成功的悲剧,他的名作《费德勒》完成于38岁那一年,他自己认为这部作品是表现他的戏剧天赋的最完美的结晶。莫里哀在童年时所受的教育非常之少,但是,他通过勤奋努力弥补了自己在早期教育方面的不足,31岁那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作品《冒失鬼》。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31~51岁死亡那些年间完成的。伏尔泰是从讽刺他所在的耶稣会学院的神父们开始走上创作之路的,他从12岁那年开始就在那里接受教育,据说当时佩勒·杰伊曾经预言他——“他将成为自然神论的泰斗。”伏尔泰的父亲希望他能够学习法律,当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喜欢写诗并经常参加巴黎街头欢乐的群众聚会时,他认为他的儿子已经前途尽毁。20岁那一年,伏尔泰对当时法国君主奢侈逸乐的专制发表讽刺性言论,因此被监禁进巴士底狱。在那里,他修改了自己19岁时创作的悲剧《欧迪波》,并开始了另一部作品《恩里阿德》的写作。22岁那一年,这部悲剧公开上演了。

科特泽普也是一个有着剧本写作天才的早熟例子。6岁时他就尝试诗歌写作,并在7岁那一年完成了一个只有一页的喜剧。他常常偷着溜进魏玛大剧院,按照通常的规定,他是不能进入这个地方的,因此他就设法把自己藏在巨大的锣鼓后面,直到演出开始为止。他平常最大的娱乐就是摆弄各种各样的戏院的模型,并在上面操纵木偶表演。当他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他的第一部悲剧就在耶拿私下上演了,此时他年仅18岁。几年之后,在塔林居住期间,他又创作了一些作品,其中就包括在英国家喻户晓的《陌生人》。席勒从19岁的时候开始创作《强盗》,21岁时他发表了这部作品。他的《菲斯科》和《宫廷诱惑与爱情》这两部作品则完成于23岁。

维克多·雨果同样是一个早熟的剧作家。他在年仅15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部悲剧《埃尔德梅勒》。他曾经连续三次获得百花学院颁发的奖章,并因此被授予该学院的“大师”称号。20岁那一年,他创作了《巴戈·雅戈尔》,次年他的《汉斯岛》和第一卷《颂歌和抒情诗》又接着问世。同时代的法国诗人几乎都是年轻人。讽刺评论家莫罗就曾经对此说过:“在法国,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大于18岁的作家会受到尊敬。”卡西弥尔·德拉维尔14岁时就开始创作诗歌,并在20岁那年出版了第一卷诗集。拉梅内在16岁时写出了不朽之作《信徒的诺言》。拉马丁的脍炙人口的《诗人的沉思》在他28岁那年完稿,这部作品在4年内的销售量达到了惊人的40 000册。

在英国的作家中,在剧本创作和诗歌创作上小小年纪便才华横溢的例子也非常多见。坎格卢夫在19岁的时候创作了冒险故事《匿名者》,而他的《双面商人》则作于20岁那一年。事实上,他所有的剧本都是在25岁前完成的。据威策雷自己说,他在19岁的时候就创作了《丛林里的爱情》,而20岁时则写了《普通商人》。但是,麦考莱却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因为第一部提到的作品《丛林里的爱情》显然是到威策雷30岁那年才公开上演的。法格哈尔的《爱情和瓶子》写于20岁,另一部作品《不变的夫妻》则写于22岁。他也属于英年早逝的一位,29岁就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创作了著名的《纨绔子弟的计谋》。温伯卢在写出《故态复萌》和《被激怒的妻子》的初稿时,还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奥特威在24岁时创作了第一部悲剧,他的最后一部也是最经典的一部作品《幸存的威尼斯》则作于31岁时。沙瓦吉在18岁时创作了第一部喜剧《女人是一个谜》,并在20岁时创作了第二部作品《蒙着面纱的爱情》。查尔斯·第伯丁16岁时就出版了《牧羊人的技巧》;而谢里丹也因为在26岁那一年出版了他那令人捧腹大笑的《丑闻学校》而登上了荣誉的顶峰。

在英国的诗人中,尽管也有许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才华横溢,但或许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那些早熟的诗人。我们对于乔叟、莎士比亚或者斯宾诺莎的少年时代的所作所为知之甚少,即便是对于他们的青年时代,也是所知无几、不甚了了。就现在所掌握的资料,莎士比亚的第一首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他自己将其称之为“我创作的第一个产物”——创作于他28岁那年。大约是在同一时间,他开始写作剧本,此后就一发而不可收,直到他52岁临死前不久为止。斯宾诺莎的第一首诗《牧羊人的日历》作于26岁,与此相类似,弥尔顿也大约在同一年龄创作了他的假面剧《司酒宴之神》,尽管他在此之前早就已经锋芒毕露了。但是,和弥尔顿相比,考雷显得更为早熟,虽然他一生的创作水平都没有达到后者的《失乐园》那样的高度。早在15岁的时候,考雷就出版了一卷名为《诗歌奇葩》的诗集,在那里面,除了其他作品外,还收录了他12岁时创作的《皮拉姆和提斯柏的悲剧历史》一诗。

蒲柏也是属于“对数字口齿不清者”。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立志要成为一名诗人,并为此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尽管他一生都被头痛折磨,身体残废,健康状况不佳,但还是想方设法地要写出优美聪慧的诗句。正所谓从小看到大,“童年时代可决定一人之未来”,《丹西阿德》的作者最初是从打油诗起步的,还在12岁的时候,他就因为嘲讽教师而被学校遣送回了家。但是,我们绝不要以为这个小男孩的头脑里就只有讽刺人的话语,事实上,他积蓄的东西多着呢。约翰逊说蒲柏在12岁时就写了《孤独颂》,14岁时写了《寂静颂》,16岁时则写了《田园诗》,尽管这些作品一直到他21岁时才发表。在25~30岁期间,他潜心翻译了《伊利亚特》。无独有偶,约瑟夫·艾第申也是一个孩提时期喜欢恶作剧的调皮男孩,尽管他在学校是领头闹事的孩子王,但是无可否认他是一名勤奋的学生,在牛津时他因为写拉丁诗而闻名遐迩。

天才少年夏特顿“在骄傲中毁灭”,这位聪颖过人的少年只活了17年零9个月,如同流星滑过天际一样,他也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了。诗人坎贝尔曾经这样评价他:“没有哪一位英国诗人可以在16岁的时候和夏特顿相媲美。”他著名的作品《自由颂》及那首精美绝伦的《吟游诗人之歌》或许可以最典型地反映出他那熠熠生辉的才华。但是,他那狂野的咄咄逼人的气势,他那睥睨天下目中无人的自傲,他那有着极大缺陷的道德品性,还有他对生活真谛的全盘误解,这些因素加起来毁灭了他,正如它们的力量足以毁灭一个比他更强大的人一样;在生活之路刚刚才开始延伸的时候,他用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在这里还有更多有关早熟的诗人的例子。赫伯主教在还是一个7岁的孩子时,就把《费德卢斯》翻译成了英文诗句,在他进入牛津大学的第一年,就因为写拉丁诗而被授予奖章。伯恩斯尽管在孩提时期反应非常迟钝,但16岁那年他也开始写诗。詹姆士·蒙哥马利13岁时开始写作;14岁时,他就写了一首一千行的模仿英雄气概的史诗,并开始创作一组名为《世界》的组诗。罗杰斯把自己献身于诗歌创作的第一次冲动归之于他在孩提时期看贝第所写的《吟游诗人》而产生的羡慕之情与崇拜心理。当他还在自己父亲的工厂里当一个小职员时,就多次打算去拜访约翰逊博士,但是,在真正到达诗人的住处之后,他的勇气却在他即将叩响门环的时候化为乌有。在约翰逊去世两年之后的1786年,23岁的罗杰斯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迷信颂及其他的诗》。同年,伯恩斯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

托马斯·摩尔又是一位早熟的诗人。他从小就是一个英俊的男孩;儿提时的朋友之一约瑟夫·阿特金森曾经把他描述为是在维纳斯的怀抱里嬉戏的婴儿丘比特。13岁时他就给塞利雅写情诗,14岁时开始翻译《阿克那里翁》。同年他创作了一首有关“大口地将高脚玻璃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的诗和另一首“跟随快乐列车跳舞”,后一部作品很可能使得他的母亲——一个善良贞洁、笃信宗教的杂货店老板的妻子——感到惊慌失措。但摩尔最终走出了铺张华丽的诗歌创作的路子。都柏林·阿克那里翁也是因为《爱尔兰颂歌》和《拜伦的一生》这两部作品而最终闻名于世。

一些过于早熟的年轻诗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精力消耗过度,往往英年早逝。亨利·柯克·怀特所有的诗歌都是在13~21岁期间创作的,而他也因此在21岁那一年油竭灯枯。迈克尔·布鲁斯也是死于21岁,在他身后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短篇诗歌作品,最后都作为遗作出版了。《时间的轨迹》的作者罗伯特·帕拉克死于28岁;同样的例子还有约翰·济慈,21岁那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这也是所有英年早逝的诗人中最伟大和最璀璨的一本诗集。24岁那年则出版了最后一本诗集,此后不久,他就离开了人世。然而,济慈在最初的孩提时代绝不是一个早慧的人。当他还是一个上学的小男孩时,以其酷似猎狗的好斗性格而闻名于校,他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打架。尽管他这期间也是一个兴趣广泛而又孜孜不倦的博览群书者,但是,在他身上并没有显现出什么特殊的天才人物的迹象。一直到他16岁那年,他在看斯宾莎的《仙境皇后》时感到这部作品犹如一道闪电一样照亮了他的心灵,从此之后,阅读和创作诗歌成了他短暂一生中的主要工作。

雪莱是同一时代又一颗璀璨的巨星。他的早熟达到了令人诧异的地步。当他还是一个在伊顿公学求学的15岁男孩时,就已经创作和出版了一套传奇文学,并出于对收益的考虑,将其在朋友之间广为传播。很小的时候,他就被人称为“疯子雪莱”或者“无神论者”。1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他的《马伯女王》,并为这部作品加上了无神论的注解。19岁时,由于他坚持捍卫无神论而被驱逐出牛津大学。从那之后一直到他30岁那年意外溺死,他写出了一系列精美的诗歌。雪莱从来就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与其说他是一个正常的、强健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些不断跳动着的痛苦神经集合体。在他身上,充满了最离奇的荒诞不稽的幻想和各种各样的古怪念头。在大学时,他被认为是一个“疯子”。然而,他的思维却非常迅捷微妙,他那脆弱的神经的每一根纤维都充满了敏感,在他那些作为天才结晶的丰富的作品中,洋溢着音乐般的狂野和想象——或许比他所处时代之前或之后所诞生的任何诗歌都要伟大。

拜伦也是一位伟大而古怪的天才,他和济慈及雪莱一样,属于同一个群体。由于从小性格暴躁,脾气粗野,他上学时在学业上一直漫不经心,然而,他却在还不到8岁的时候就“坠入情网”。拜伦生来畸足,在阿伯丁的时候他被人取笑为“跷跷脚·乔迪”,但是,这个倔强的男孩却硬是用自己的努力在青年运动会上证明了自己,并且,和济慈一样,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走上了成功之路,在同学中鹤立鸡群。当他在著名的剑桥三一学院求学时,养了一只熊和几条狗,此外还有许多在旁人看来古怪的言谈举止。外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对一个诗人的特殊训练!然而,在他才12岁的时候,就因为对一个和他年龄相当的表姐产生了那种还带着孩子气的朦朦胧胧的感情而投入了诗歌创作。尽管他少年任性、性格也不稳定,但无可否认,他是一个嗜书如命者,他贪婪地遨游于文学的海洋之中,并很早就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思想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当他18岁那年还在上大学时,他印刷了一本薄薄的4开本的诗集,私下里进行传阅。次年,他发表了《闲暇时光》。对于这一作品,亨利·布莱汉姆在《爱丁堡评论》上发表了攻击性的言论,拜伦年轻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出于报复心理,他在21岁那年又发表了《英国吟游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这一作品。3年之后,在他24岁那年,他的《贵公子哈洛德》的第一篇问世了。“而到25岁的时候”,麦考莱这样评述说:“他发现他自己已经攀登到了文学殿堂的顶峰,司各特、华兹华斯、骚塞以及所有其他著名的作家都拜倒在他脚下,对他只能是仰视。在历史上,几乎还没有可以如此迅速地登上荣誉顶峰的先例。”参见麦考莱《散文》。拜伦死于37岁——对于许多像他这样的天才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年龄。

同类推荐
  • 展现人格(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展现人格(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青少年最想问的66个人生不等式

    青少年最想问的66个人生不等式

    本书采用辩证的手法,阐述生活中常见的66个人生不等式,这些不等式浓缩了人生百味,内容涉及人生各个方面,包括做人、做事、生活、说话等。
  • 渠成,水自到

    渠成,水自到

    而其中“渠成水自到”,“1+1=7”的新木桶理论,“机会就是敌人”,“商人的天职就是创造价值”等一系列具有颠覆性的思想,新颖而深刻,会让你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陇南纪事

    陇南纪事

    本书是一部简明回忆录。记录了一位年轻大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锻炼,学习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的经过,全文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行文客观真实。
热门推荐
  • 中国后妃传

    中国后妃传

    本书以历史为依据,将后妃们的真人、真事还原。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感觉到曾经发生在皇家后花园的故事。
  • 网游之一切为了生存

    网游之一切为了生存

    一个为了生存的青年,决定进入一个虚拟的网游去做一个商人赚钱来维持生活,但这个虚拟的世界带给他的却是很多很多。虚拟的世界映射了人生的百态,许多现实得不到不敢做的,在虚拟的网游世界中都可以做到,很多人都会幻想,幻想自己成为一个侠客,十步杀一人,每个人都会幻想,幻想自己经过奇遇获得稀世珍宝,那么让我来为大家完成这个幻想吧。
  •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封信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十万余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老蔡(朋友们以前习惯叫他小蔡,现在都叫他老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老蔡在微博中以自强不残、爱开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袅袅残烟入君心

    袅袅残烟入君心

    流离失所的柳忆轻被花楼的姑姑收留,从此变成了名满京城的花魁,可有一天如烟姑娘无故消失了……没几日,风流成性的三王爷与一位女子喜结连理。这女子相貌平平,毫无出色之处。所以啊,人们都说这女子真真儿是拴住了三王爷的心。可谁知命好的三王妃却在两月过后突然西去。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潇传奇

    月潇传奇

    茯月自幼无依,幸被暗月门主收养。茯月身兼门主重担,身世之迷也成了她的心尖儿上的忧愁。当身世之迷真相大白于天下,她毅然辞去江湖门主之位,一心想为家族平冤昭雪而混迹于朝堂于乡野间,千里江山,万里画卷,天下之大,何处为家?他是三大圣门圣宗门门主宗之潇,曾凭一次追杀便与茯月结识。当他得知她是他定了童子婚约的妻,他该当何去何从?
  • 觅青梅

    觅青梅

    那一年烽火铁骑在北宗和南芜两国之间踏过,留下无数血迹残尸,哀鸿遍野。他身为北宗第一大将军在大势将去的时刻,独自直击敌人内部,也就在那一年英勇骁战的大将军也因此离奇失踪……再次睁开眼时,他脑海中的记忆已经全部消失,看着眼前的清灵女子,他的心第一次触动。再次相逢,他还是那个灾难中得兴归来的大将军,万般记忆重新浮现在脑海中……相逢,错认,一场又一场的宫廷算计,皆是数不清的烈火硝烟。
  • 你好秘书

    你好秘书

    原本觉得枯燥,一本正经的颜秘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让傅云觉得变得不一样了。但既然喜欢上了,傅云开始了漫长的追妻路。那这位完美的颜秘书,介意谈个恋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