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9100000044

第44章 涤荡尘埃(9)

一是六国余孽。国破山河在,祀绝人未死。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秦军虽然摧毁了山东六国的都城,俘虏和追杀了六国君臣,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将他们斩尽杀绝。比如,灭韩之后,秦军并没有杀掉韩王安,而是让他继续留居新郑,然而三年之后,当韩王安要被迁徙到郢陈(楚的旧都)时,韩国的旧贵族就在韩故都新郑发动了较大规模的叛乱,秦军平息了这场叛乱,为了根除祸患,秦军不得不杀掉韩王安。这说明,不管秦始皇如何对待被灭国的君主,被灭者一方总是以仇雠视之,伺机报仇雪恨,以图恢复。事实上,六国余孽的数量的确很多,秦灭齐国之前,就有数以千计的楚、赵、韩、魏等国的士大夫逃居在齐国。这些旧贵族可能数以万计,他们隐姓埋名,蓄志以待,伺机而动。在这些旧贵族和旧臣中,不乏将帅之才,谋略之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韩公子张良,楚贵族后裔项梁、项羽,魏公子魏豹,故齐王田氏之族的田儋,韩王信等人。这些人在秦末的农民起义中,都趁势而起,成为反秦主力。

第二类为仇秦的“侠士”。这类人物可以以高渐离为代表,虽然他们出身平民,与秦没有直接的为仇缘由,但是他们因“义”而仇秦,往往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奋不顾身,放命一搏。比如高渐离本是一个屠狗的屠夫,因为善击筑(一种乐器),与荆轲有过交情。荆轲刺秦王失败后,高渐离改名换姓,为人做杂役,因为击筑的才艺出众,被选入宫,为秦始皇击筑。后来,被人告发,秦始皇因为爱惜他的才艺而赦免了他,可是他并不领情,在筑里放了铅块,趁着秦始皇沉醉音乐,接近秦始皇,用筑猛击。大概由于他眼瞎了的缘故,没有击中,反而被杀。再比如,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和四个武士夜里微服出游,在兰池这个地方,遇见了一名刺客。这位刺客武艺高强,要不是随行的四名武士拼力相救,秦始皇很难幸免。这位刺客逃遁之后,秦始皇在咸阳搜捕了20多天,也没有找到刺客的影子。这说明宫里宫外,都有刺客的同党。这种似乎无处不在的危险,使得秦始皇防不胜防。

第三类是六国遗民。新不如旧,人之常情。山东六国之人,虽然也对故国旧主不满,但国破家亡的人生际遇,也使得他们对故国旧君有着怀恋之心,与新朝离心离德。项梁和项羽的谋士范增曾分析天下人心向背时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国人哀怜至今,所以过去的楚南公就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将军你能够起兵,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为君,恢复楚国,那么,楚国的民众都会归附你。事实也正是这样,及至陈胜、吴广起义,六国之民,赢粮景从,风起云涌,成了反秦势力的基本群众。

第四类是挟私报复之人。这类人因种种原因,对新王朝和秦始皇不满,寻机发泄,唯恐天下不乱。比如引发“焚书”、“坑儒”的侯生、卢生,那些没能亲自参与封禅大典的齐鲁儒生,被革职的官吏,被刑罚的黔首,以及叛臣降将等。这些人或捕风捉影,煽风点火,或假托天命,制造流言,总之是不让秦王朝有些许安宁。比如“阿房,阿房,亡始皇”歌谣的流布,“亡秦者胡也”的谶(chèn)语,“始皇帝死而地分”的石碣(jié)等的制作者,他们除了反映民众的愤怒情绪之外,同时也借以发泄自己内心的恶毒诅咒。

第五类是心怀不轨之人。这类人历朝历代都有,且数量不小,能量巨大。他们未必与秦王朝有深仇大恨,也并非出于正义之心,但一有机会便不择手段以逞其欲。比如赵高之流。赵高本是“诸赵疏远属”,也就是与赵王室已经很疏远的破落子弟。因为他的父亲犯罪被处宫刑,其母被罚没为官奴,与人野合而生赵高。因而赵高及其兄弟数人,都生于隐宫,成为被阉割的宦官。秦始皇见赵高能力强,又精通狱法,所以抬举其为中车府令。然而,赵高为了报一己之私仇,策划沙丘之谋,废长立幼,导致秦王朝灭亡。

第六类是草莽英雄。此类人物古时称其为“盗”,后世称之为“绿林好汉”。秦王朝法繁刑苛,人民动辄得咎,或被“黥为隶臣”,或被“刑为城旦”,许多人为了逃灾避祸,亡命江湖,靠打家劫舍为生。这些人平时隐迹山林,一旦有风吹草动,便会啸聚成军,甚至“席卷千里,南面称王”。比如刘邦手下的大将彭越,就曾经“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刘邦手下的另一个大将英布,原来就是一个为秦始皇修筑陵墓的刑徒,陈胜起事之后,率众千余,亡之江中为盗,先后在项羽、刘邦帐下为将,后被刘邦封为淮南王。

第七类为“天下豪俊”。“治世”之时,这类人物或隐身朝市,或避难山林,“乱世”之时,则相机而动,或为军中谋士,或为帐前幕僚,或为君国相邦。如张耳、陈余等人。张耳年轻时,当过魏公子毋的门客和魏国的外黄令,和陈余是刎颈之交。秦始皇多次下诏,让两人为秦官吏,可是两人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推辞不就。陈胜起兵之后,两人投奔其帐下,为之出谋划策,并奉命辅佐武臣“北略赵地”。此外,还有诸如孔子的后裔孔甲等鲁国的儒生,陈胜起兵后,孔甲为陈涉博士,最后竟然与陈涉同生共死。

第八类是闾里黔首。闾里黔首,也就平头百姓。老百姓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但自身却被压迫,被剥削,被欺凌,没有政治地位,没有法律地位,没有生存保障,终其一生,不得温饱,生如牛马,死如秋草。这些人通常以“顺民”的方式生存在社会最底层,大多不会主动介入政治,更不会主动造反。但是,在政治繁苛,赋税沉重,徭役频兴,大灾流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往往会铤而走险,崛起于陇亩之中。比如陈胜,本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然而激于事变,奋发崛起,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竟然“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①再如,汉高祖刘邦,出身平民,“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刘邦在给骊山秦始皇陵送刑徒时,许多刑徒中途逃亡。刘邦估计自己很难交差,所以干脆将刑徒统统放走。他率领部分刑徒流亡草莽。陈涉起义之后,他趁机在家乡聚众起兵,后来与项羽逐鹿中原,败项羽于垓下,再次统一了中国。

其实,有上述各类“怀有逆心”的人群存在并不可怕,也可以有所防范。任何一个新建的王朝都会有类似的敌对势力及相应的政治隐患。然而,这些人能不能成气候,归根结底取决于芸芸众生的政治态度,而芸芸众生的政治态度又直接受国家总体政治状况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主动权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只要最高统治者的方略和政策得当,芸芸众生就不会积极参与反对国家政权和皇帝的活动,甚至不会主动介入政治,因此形形色色的政治反对派也就很难兴大风作大浪。

但是,一贯相信“铜戟铁锤”政治的秦始皇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化解这些潜在的威胁,相反,由于他的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不恤民力,赋役繁兴,诛求无厌,反而更加激化了这些社会矛盾,人们积恨为薪,埋下了焚烧帝国大厦的政治动乱的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与其说是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帝国,不如说是秦始皇把秦帝国放在了干柴堆上。

①《史记·陈涉世家》。

§§§第六十六节耀武扬威——五次出巡始皇殒命

如前所述,秦始皇创建大秦帝国之初,为了保障秦帝国的国土安全和政权稳定,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生存性扩张战争,对内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强力推行货币、交通、计量器和文字的统一。从宏大的历史视角来看,这些政治和军事举措,对于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的确有着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但是,毫无疑问,完成这些宏大举措所要付出的巨大而沉重的代价,却是由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所承担的。对于秦始皇时代的广大民众而言,秦始皇“西抚诸夷,东占辽东,南平百越,北却匈奴”带给他们的,是无穷无尽的苦难。这一点,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感受最为深切,陈涉的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就道尽了天下人的共同感受。所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应者如云,天下为之震动。

事实上,天下人以秦为“苦”,并非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开始。统一前,七国鏖兵,秦军攻灭山东六国,杀戮无数,这不仅苦了六国贵族,苦了六国百姓,也苦了秦国百姓。统一后,六国贵族或被杀,被虏,或者隐避山野,屈身下流,失去往日的尊荣和富贵,自然倍感失落,痛苦莫名;六国百姓遗民被强行归于新的郡县制度之下,行秦律,服秦役,被奴役,被歧视,兵赋徭役的负担要比秦国民众更为繁重;秦国民众为统一战争付出巨大的生命和物力代价,原以为战争结束后可以免去这些痛苦,获得休养生息,但没想到统一后仍然兵戈不休,徭役繁重,赋敛繁剧,刑法苛严。在这些如山如海、无休无止的赋税徭役,如火如渊的严刑峻法面前,无论是六国之民,还是秦国民众,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强烈感受:“苦”!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天下民众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不满和反抗。由于赋税繁重,“百姓贺死而吊生”,用“渭水不洗口赋起”①的民谣,讽刺秦王朝的横征暴敛;用“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②的民歌,控诉修长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用“阿房、阿房,亡始皇”③的童谣直接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1年,有一颗陨石落到东郡,立即就有“黔首”在这块石头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④七个字,诅咒秦始皇,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仇恨。公元前211年,竟有人在华阴的平舒道上拦截秦始皇的使者,对他说:“今年祖龙死”⑤,“祖龙”就是秦始皇,公然咒骂秦始皇今年就死,说明人民的愤怒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斗争,对秦王朝统治者威胁很大,尽管秦始皇本人狂妄骄横、目空一切,也不能不对此感到担心。在统一后的十余年中,他在全国进行了五次远途巡行。秦始皇马不停蹄地“亲巡天下,周览远方”,当然每次都有其不同目的,但这五次巡行还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到各地耀武扬威,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出行时跟随他的有隆重的仪仗和庞大的车队:“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属车皆皂盖赤里,木(fān),戈矛弩菔(fú),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⑥这一套铺张排场的车驾仪仗,兼收东方各诸侯国统治者仪仗的特点:“秦灭六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秦始皇以这样威风凛凛的气势巡行各地,其他的目的——如“游观”、封禅、巡视边防——有的还可以达到,唯有防范人民反抗的目的达不到。而且就在秦始皇巡行的过程中,反抗秦朝政府的烈火愈烧愈旺,就连秦始皇本人,最后也在全国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前夕,死在巡行的途中。

秦始皇五次巡行,每次的路线都不相同,目的同中有异,其间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事件。

巡行陇西,首开恶例。秦始皇第一次巡行的目的地是陇西北地。关于这次巡行,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⑦这次出巡的时间是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秦统一六国的第二年,巡行的方向是咸阳以西,目的地是陇西边地。当时从咸阳通向西方有两条大路:一条沿泾水河谷上行,一条沿渭水河谷而至洮河流域,再往西就是通向西域的、后世所谓的“河西走廊”。秦始皇一行由咸阳出发,沿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达到渭水发源地陇西郡,又沿泾水至北地郡,直达泾水上游的鸡头山⑧,过回中⑨,然后返回咸阳。

秦始皇结束了在东方的战争后,次年就急急忙忙地到咸阳以西的地区“巡游”,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视察当地政务,安定西部边疆。多年以来,秦国历代君主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东方,一次又一次的兼并战争使得秦始皇无睱西顾。统一战争结束后,秦始皇西巡陇西边地,宣扬秦王朝的赫赫声威,震慑西域各国,安定秦王朝西部边疆,应该是他巡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其次,陇西是秦人的发祥地,陇西留给秦人的族群记忆,几乎全部是以征战杀伐换取生存空间的惨烈。秦始皇此次西巡,一方面是对祖先功业的缅怀与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祖先的告慰与自己功绩的宣示。如此臆测如果不妄,那么,秦始皇此次西巡故国土地,应该是有过诸如隆重祭祀一类的庆典活动的。

据说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的想法,就形成于这次巡行途中。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无光,鬼神作怪,非常惊恐,在万般无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采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见了,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洮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于是,便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

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封禅泰山,刻石记功。公元前219年,也就西巡归来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开始了第二次大巡行。这次的巡行方向是东南方,目的除了巡视郡县,检查山东六国旧地落实郡县制政权建设的情况外,最重要的就是祭天告成,歌功颂德,树立皇帝权威。这一次秦始皇的巡行队伍声势浩大,随行的重要官员,有武城侯王离、通武侯王贲、建成侯赵亥、昌武侯成、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摎(jiū)等。车驾浩浩荡荡由咸阳出发,沿渭水南岸的“华阴平舒道”,出函谷关,经雒阳县直至荥阳。然后由荥阳附近北行,穿过当时在此尚存的河道交通网,直达邹峄山(今山东省邹县南)。据说秦始皇到了峄山之后,登高远望,豪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派人刻于峄山之上。峄山刻石全文为: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王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这篇刻辞,四字一句,三句一韵。全篇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称颂秦始皇建立秦王朝的重大历史意义,批判“分土建邦”,称颂秦始皇统一六国,使得“兵不复起”,“黔首康定”,天下大治。客观来讲,这篇刻辞对于秦始皇的称颂,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改革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经济改革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4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为政大明

    为政大明

    外临建奴欲下关,内忧流民频作乱。汉家男儿须奋起,寸土不失存江山。在明末这纷乱大世之中,生死存亡之迹,如何让这片热土重燃生机,需选上一条路走……
  • 凤囚凰之涅槃

    凤囚凰之涅槃

    身为腾龙国四皇子的他,本来应该过着潇洒惬意的生活,但是因为她的到来,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无奈。你是谁?为什么在我的身体里?慕弘宇惊恐的问道。我就是你啊!灵魂共生你都不知道,土鳖,还什么文武双全呢!慕轻语不屑的撇撇嘴。喂,你个女流氓,离本王的王妃远一点。慕弘宇怒吼。你有没有搞错?激动什么啊!我就是你。摸摸自己媳小手怎么了!慕轻语满面的奸笑!
  • 三国之云风起

    三国之云风起

    (穿越,地点:落凤坡)咦,不小心穿越了。还不知什么情况,前面一个骑着白马长相奇怪的将军突然转身问道:“听说汝是西川人士,可知这地名为何?”正想支支吾吾的怎么混过去,忽然另一些零碎的记忆纷涌而至。不禁脱口到:“回军师,此地名为落凤坡。”此言一出,心里万千草泥马飘过,还有这么玩人的吗?
  • 朕乃大明战神

    朕乃大明战神

    他扭转乾坤,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没想到是个挂逼!主人公穿越到明朝土木堡,成为明英宗朱祁镇。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南征北伐、立不朽之世.......谁还敢说寡人是昏君?没错,寡人就是昏君!
热门推荐
  • 前线少女的终极幻想

    前线少女的终极幻想

    为了一万元游戏奖励费,方缓心动了。无奈之下方缓只能与〃那群人〃同流合污,却进入到另一个游戏中?究竟将江倾倾传至A市最豪华的学院那神秘人的目的何在?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 余生安稳的你

    余生安稳的你

    原以为,你是我若有似无的梦,而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或许,一个人总不会一直倒霉,你就是我的小幸运啊~——顾姝予余生安稳!
  • 穿越之夫君轻点爱

    穿越之夫君轻点爱

    两死党穿越到一不知名王朝的故事一个上一秒还在庆幸自己嫁了个断袖,但下一秒情况好像不对。“你......你别过来啊。”被逼到床角的白星雪努力挣扎着。“不要,我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你毁了清白,是不是?”夏熙晟挑眉继续逼近。“你清白了,我的清白不就毁了。”白星雪还在奋力挣扎。另一边,不就是个高冷男么,但这什么情况?说好的高冷呢?眼前这个死皮赖脸、恬不知耻的家伙是谁?混蛋,你手放哪呢?放哪呢?呜呜呜,就知道欺负我干不过你。
  • 凰断尘颜

    凰断尘颜

    我曾经许诺,你若君临天下,我必陪你看世间繁华,你若坠入轮回,我变替你屠戮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半是

    一半是

    挽袖一顾,半似生;梦醒一惊,半生情。年少便负有盛名的他和神秘美丽的她,一起拨开那埋藏于黑暗之中的秘密。
  • 大秦从当昏君开始

    大秦从当昏君开始

    胡非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秦二世,还是赶着始皇帝驾崩的节骨眼穿越而来。内忧外患,鹰视狼顾。为了活下去,他放弃了节操。多年以后,端坐在王座之上的胡非,俯瞰着下方万族来朝,无奈一笑。“其实朕也不想的,如果不是当年死了爸,朕更喜欢当一个飞扬跋扈调戏民女的帝二代呀。”
  • 球球吞噬者

    球球吞噬者

    呵呵,这本书是我的第1本书,不喜勿喷,谢谢。
  • 绝世倾城之尊主归来

    绝世倾城之尊主归来

    相传万万年前,龙族之巅生长着五界唯一一棵龙木,它亦是五行之力的缔造者,金、木、水、火、土,自其中衍生而出,又经数万年岁月的洗礼,它渐渐生出灵智,每每龙族之人于树下打坐修行,隐隐可见内里游弋着一尾金龙。相传万万年前,龙木孕出一果——龙御,得之亦可成为五行之力的宿主。故,此果一出五界皆惊,却偏偏被龙族一女子得之,进而修得龙神精气,成为龙族第一位龙神至尊。神界诸位神仙唯恐此女成长之后动摇神界至高无上的地位,纷纷出谋划策,一时间神界好不热闹,最后,以清冷绝尘之称的神尊,将其收归门下悉心教导。殊不知,此女神通广大,不但将神界搅了个人仰马翻,还顺道拐走了神界众神敬仰的神祇——神尊。若当年她不是与神尊之间的一场爱恋,怎会落得身碎魂消的下场?若是没有当年她无聊之时凝练的法器——无妄空间,悄悄锁住她的神魂,兴许这世上再也没有此人,再也没有那些纠葛!若不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得龙浩天的护心龙鳞为引,转生异世的她,又怎可能再次遇见他,那个令她第一眼便心生爱慕的男子,那个宠她入骨的男子,那个跟在她身后不断收拾烂摊子的男子,那个挡在她身前浑身浴血的男子……她恨!恨不得屠尽神界的一切,那些伪君子皆一个个道貌岸然,嘴上说的,心里想的,怎可尽信?她爱!上天入地,只为能够寻到他!她狂!血染白纱又何妨?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她的苦,她的泪,她的情,她的恋,她满腔的愁思更与何人诉?她一身倾城风华再次临世,冥冥之中似乎被牵引着,慢慢的朝他靠近……绝世倾城之姿,亦向世人传达着某个讯息:尊主归来!
  • 难忘的爱

    难忘的爱

    一个21世纪刚刚成年,一个叛逆却因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而内心痛苦的年轻人。在十年的人生中从无数坎坷,拼搏,奋斗和背叛,痛苦中来寻找自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的爱。终于得到了他要的那种真诚。